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即日为君-第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也在一个固定范围,既然如此,为何要用不重要的事情浪费朕的精力?
“这第二点,朕是在说朝臣们在另一种意义上的玩忽职守。每日上朝都在五更,天都未亮,住在宫外各处的大臣们更是要起的比朕还早。他们辛苦吗?自然是辛苦的。他们忠于职守吗?自然是忠的。但是在朕看来,他们只是行为上的称职,而心思并没有和行动一样投入。他们之中的谁都没有意识到,一份小小的奏折,会牵扯出多么大的麻烦。他们没有意识到,这么做是在犯错。当一个人犯了错误而不自知时,这个人是很可怕的,因为他已经失去了警惕之心,迟早会酿成大祸。朝堂之上就更不能儿戏。
“然后是第三点,这一点你也意识到了,但恶劣影响却不止你所述的这些。这种歪风邪气不单单是影响到大殷官员们的作风,还会在潜移默化中影响到百姓对朝廷的感官。这是个不值得信任的朝廷,这是个虚伪的朝廷,这样的朝廷即使做出什么坏事,都是预料之中的,生活在这样朝廷的治理下,会很不踏实,就像随时会地震一般。当一个朝廷失去了他的百姓,那么。距离覆灭也就不远了。”
岳智猛一抬头,眼睛瞪的老大:“皇兄慎言!君臣得宜,天下太平,朝政必将万世永固,皇兄切莫再提如此言论!”
借着岳智的激烈反应,我也反应过来,自己的言论,尤其是后者,是在太过激进。封建时代定然不会意识到何为人民群众的汪洋大海,我得想法子补救,转而又道:“弟弟,你可知水能载舟亦能覆舟的道理?百姓温顺则是风平浪静,百姓桀骜则风高浪险。为君者最终治的是民,治民就要治民心。民心定则天下安。”好险圆回去了,这种洗脑一般的工作真不适合我做。
岳智抬头看我的眼睛,我只好与他对视,我看见他突然笑了,心中一个激灵:“阿智为何这副模样?”笑的我鸡皮疙瘩都起来了。
“皇兄,臣弟只是没想到,皇兄居然心思如此通透,倒是我等自视甚高了。”
等等,亲爱的弟弟,你在说什么?怎么我一个字都听不明白?
“皇兄,臣弟想向你辞行。”
这下轮到我悚然一惊了:“阿智,你在说什么?你再说一遍?”
岳智却啪啪两下撩开衣摆,扑通跪在我跟前开始请罪:“皇兄恕罪,臣弟并非有意隐瞒,实乃事出有因。父皇临终之际将皇位传于你后仍不放心,便密诏外公进宫,留有一道圣旨,希望外公能监督新帝品行,必要时可设计试探,若皇兄并无资质,再由外公和臣弟一同摄政,待后宫有皇子降生,好生培育王位继承人。显然是父王多虑了,皇兄虽然自由散漫多年,却心怀宽广,大智若愚,是国君的不二人选,臣弟再滞留京城也没有意义了,恳请皇兄让臣弟回封地去。”
若不是场景不允许,我简直要掏掏耳朵,我听到什么了?最有希望接走皇位的人居然没有丝毫不臣之心,还打算开开心心的回家?居然还组团来坑我?
“阿智你……呵,你们真是……”我一时不知该说些社么才好。撑着桌子揉一揉额头,我高声喊来门外候着的陈福,“去,把张丞相给朕带来紫宸殿!”
陈福一溜小跑领命而去,我则是定定的瞪着岳智看。岳智垂首不语,一副任打任罚的模样。见他这副模样,我气不打一处来颤抖着手指着他:“你。你就给我跪着吧!张玉立没到你就别想起来!”岳智毫无义义,连眼皮都不带抬一下。
莫名其妙我就更加生气了,一手抄起桌上的茶杯欲喝,凑到嘴边了才发现已经喝完了,又是一阵憋气,我哐的一声盖上杯盖,在室内来回踱步,跟脚下扎了钢钉似的。我越想越不明白,岳智一个堂堂皇后的亲子,铁板上定钉的皇位继承人,居然表现的这么坦荡,丝毫不在意自己的位子被别人给顶了。这是心大还是有病?我三两下冲到他跟前就想问,你小子是不是有什么阴谋,为什么不想当皇帝?可是我这番质问有毫无立场,自己一个当皇帝的居然整天梦想着别人觊觎自己的位子,这大概才是众人心中的有病。
然后就这样,我憋着气,岳智做着锯嘴葫芦,生生扛到了张丞相的到来。
张丞相一进门就见岳智跪在地上,慌了神了,两步助跑,扑叽一下也搁我跟前跪着了:“陛下息怒,都是老臣的主意,秦王他只是听了老臣的话才欺骗了陛下,要罚就请陛下责罚老臣吧!”
哎呦我那个气:“合着你们就是重情重义,都是朕在无理取闹是吧?好,好好,是朕无理取闹了,既然都嫌站着累,那都跪着吧!”我一甩袖子,黑着张脸就往外走。这一老一小是拿我当傻子耍呢?想想自己这几日都说了什么做了什么,我脸上就火辣辣的痛,恨不得找个地缝钻进去!我真是个二百五!
作者有话要说:
吃中饭这个事情吧,也是很晚才约定俗成的,过世后因为生产力水平的问题,大家一天都只吃两回。不过我在前章随手就写了吃中饭,现在就懒得改了,就当大殷也流行一日三餐制吧。
第13章 零壹叁
我憋着一团火在勤政阁里来回踱步,光可鉴人的地板都要被我的鞋底搓出火星了。恼羞成怒也不过如此。电光火石间什么都想明白了,自以为的机敏灵巧和潜意识的高高在上都成了笑话,满朝文武都看着我自导自演,我还自鸣得意的入戏颇深。
我问张丞相:“打朕当上皇帝起,你们的试探就开始了?”
张丞相诚惶诚恐的劲头已经过了,待我问话时反倒冷静了下来:“不敢有瞒圣上,皇位一事非同小可,臣等定要严阵以待。”他这么说,等于是默认了我的说法。
我立刻在脑子里捋自己的思绪,张玉立既然这么说,那么从岳礼登基开始,任何一件有些分量的事务都可能是所谓的考验。我立刻想到了由岳智亲自做下的决定,立后。
恰好张玉立又开始坦白:“石家不过从五品武官,地位不高,石家女若为后定然不能日后立威后宫,于情理上也不利于陛下笼络朝臣,若陛下选择立新后自也无可厚非,但陛下并未如此。”
“所以呢?朕着算是合格还是不合格?”我冷声问道。
“若立新后,是陛下善用权术,自有图谋,若仍立石氏女为后,是陛下重情重义,不忘初心。臣等会忠于霸主,诚于仁君。”张玉立的恢复几乎无可挑剔。
我轻笑一声,这道难题原主倒是误打误撞过了。其实这也是一个在现代社会很常见的选择题。你是会选择一个严苛冷血手段强硬的老板,还是会选择一个温和容人善待下属的老板?前者不一定残酷到难以相处,后者也不一定职场前景广阔。
原主在众多劝阻中仍坚持将自己的原配妻子立为皇后,原主的选择张玉立看在眼里,更将原主的赤诚之心记在了心里。这正中他的下怀。因为这个阶段的张玉立不需要么一个多英明神武的帝王,只要坐在那个位置上的人品行过的去,就能通过验收。
可惜的是,原主没能迎接张玉立的下一步考核,就意外离世,壳子里头换了个我。大概是一时的满意让张玉立放缓了步调,所以在我适应新身份的时候,他并没有发动密集攻势,这反倒让我得以安然无恙的度过适应期。
可是我为了避免出错对政务撒手不管的态度,又激起了张玉立的脾气,他开始在朝堂之上就一些重要政务冲我呛声。我自是不会拿他怎么样,但也会烦,导致自己不由自主的和张玉立怼起来。而对张玉立而言,最怕的就是我对朝政无态可表,我为了怼他脱口而出的话语,就又成了他评价我的参考。
“老臣别的不敢说,但陛下眼界极广,心思也极通透,对待政事总能于无意间找到真正行之有效的办法。先帝若泉下有知,定然欣慰后继有人。”张玉立一板一眼的说,鬼知道我是怎么在这样的音调中听出了激越。
“所以呢?你就又想试探朕看不看重这个位子?在不在意手足情?皇帝这个位置是你让坐就坐,不让坐就不能坐的!”我这话说的十分狠辣,直接就是在说张玉立妄图玩弄权术,妄图操控王位更迭了。
这时候岳智突然说:“此事是臣弟特意要求的。”
我转过脸来看他,岳智跪在地上背挺的笔直,声音也很稳:“年节本就是皇室回宫之日,能帮到丞相帮到皇兄,臣弟也就顺水推舟了。”
“帮朕?你们这倒是真帮了朕啊,怎么,弟弟你不想做这个皇帝?”懒得再遮遮掩掩,我一发直球送过去,“这可是九五之尊,天下之主,你本就是太后的嫡亲子,最后坐上皇位的却不是你。弟弟,你甘心吗?”我逼近岳智,虽然觉得话说的有点过分,但就是管不住自己的嘴。
我这番话过后,张玉立都有些躁动,但岳智却毫无波动,他只是抬头看我:“这又有何不甘心?现在你是皇帝。”
我定睛看她,对视之下却察觉不出他的丝毫勉强,我没来由的一阵苦闷,迅速转身后撤,我都不知道自己在焦躁什么,我又问:“弟弟,这个皇位,为兄让与你如何?这不是在开玩笑。”
“这等想法,皇兄,你不应该有,”几乎是没有犹豫,岳智对着我这么说了一句,“大殷的皇位是你的,也只能是你的。”对上他黑的发亮的眼眸,我幽油然生出一种惊悚敢。这里面,怕是有什么事,然而我却开不了口询问。
“皇兄,是你的,终归是你的。切莫再有退让的想法。”
看着岳智不同以往的严肃眼神,我心头一突,深感还有什么灾难在等着我。
自那日勤政殿的一番剖白,岳智没有再多做停留,匆匆告别太后,便像来时一样浩浩荡荡的走了,还带走了大量宫中赏赐和皇城特产。送别他时,岳智依然是笑容和煦,在宗人之中看见我的视线,还会回以一个灿烂的微笑。若无其事的像来时一般模样。我幽幽叹气,觉得这刚出正月的皇城越发冷了,大概是要化冻了吧。
自此,太后也恢复了深居简出的状态,再不特意喊我去她的寿康宫。我不清楚太后是否加入到张丞相的计划中,不过这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我开始亲政了。
大殷的朝政结构与唐代三省六部制度相仿,却在三省之外还设有一个丞相的实职。也不知该说大殷的中央集权制度在进一步深化,还是说皇帝掣肘多,权力被大臣分散。因为这个朝代的政治发展规律显然不符合中国历史上的规律。
但显而易见的,大殷丞相的权力很大,最直接的表现就是,他可以监督考察帝王,甚至是影响帝位人选。虽行为虽受到三省制约,但任何政令,各省长官都会听取丞相的意见。正所谓掌丞天子,助理万机,大殷这个王朝的丞相可谓是将丞相的职能发挥到了极致。但这也是有渊源的。
相传开国皇帝身边有一能人,是自开国皇帝起事起便跟从左右的得力干将,上知天文下知地理,才智非同一般,可以说大殷的江山一半是这人帮着打下的。待到开国皇帝称帝,封赏功臣,本是要赐此人一个异姓亲王之位,彼此共享江山,但此人只说了一句话,臣还想同陛下做永世知己。第二日,皇帝便改了诏书,此人也成了大殷第一个丞相。
自此,丞相之位成了一个十分特殊的官职,宁缺毋滥。就任此职的人必须有过人的能力,当整个朝堂都找不到这么一个合适人选时,这个位置就算烂在那里也没人能去坐。大殷维持到现在已有三百六十五年历经十任帝王,但丞相只有三个。别看张玉立如今白发苍苍老态龙钟,甚至性格倔强好管闲事,此人也曾是惊才艳绝一人物。
张玉立年轻时,曾五考不中,从十五少年意气风发,一直蹉跎到三十壮年的沉稳豁达。五考不中后,张玉立索性放弃了科举,觉得读万卷书始终不如行万里路,遂告别乡里亲人,出门游学。一走就是五年。期间结识无数人历万种事,心性反倒越发通透明达。
恰逢他出门在外的第五年,大殷遭遇了史上最严重的一次旱灾,连绵千里的沃土皆成荒田,奔腾不息的长河裸|露河床。这次的天灾几乎将大殷逼入绝境。更火上浇油的是,太平盛世时隐藏在黑暗中的腐败官员为了自身利益瞒报灾情,贪墨灾银,捕杀灾民。
没人知道当时身处灾情最严峻之处的张玉立是怎样活下来的。待回到家乡,张玉立次年便参加了科举,这第六回 科举,他中了榜眼。之后便是张玉立个人波澜壮阔的政治生涯的开始。从文宣帝到承业帝,直到如今的岳礼,张玉立这个丞相的位子一直稳如泰山。
我大概能想到当初明明放弃科举的张玉立,是经历了怎样的心路历程,才再回科举考场。生灵涂炭加之官场黑暗,这样的社会环境之下很容易催生英雄或者有英雄情结的人,当时的张玉立怕是愿化身火把,热烈的灼烧着腐朽恶臭的大殷官场。
无论如何,张玉立自有他的成功之处。当时的大殷边界防线遭到外敌的强势入侵,连线收缩,而内在又有贪官污吏搅风搅雨,本性柔弱的文宣帝若不是遇到了一个强硬的像块石头的张玉立,怕是就要背上亡国之君的罪名。
之后张玉立手把手教着并不比他小多少的文宣帝整肃超纲,选任贤臣,培养军队,倾尽全力挽回了整个王朝的颓势。他是整个王朝的得以延续的最大功臣,是万民膜拜的好官,是百官拜服的丞相。文宣帝甚至把儿子交给了张玉立教导,也就是原主的爹,承业帝。
于是不难理解为什么承业帝死后将辅佐新帝考察新帝的的担子,放心的交给了张玉立。大概张玉立在这两任皇帝心中的地位,堪比伊尹在商汤心中的地位。
这样一个人物,到底是看中了我哪一点,甚至放心让我亲自治理朝政?我端着架子正坐在朝堂的龙椅之上,面朝着已经熟悉的文武百官,在张玉立殷切的目光下面无表情的听着大臣上奏。大概在张玉立心里,我这不叫面无表情,叫威仪天成吧。这该死的忠臣滤镜。
作者有话要说:
昨天看大神的文去了,沉迷小甜文不能自拔,晋江币又少了一截,哎,花的总比充的快。
昨天的更新我会找机会补上,立志新年日更后突然拖更一天,心里怪不舒服的_(:з」∠)_
第14章 零壹肆
自从把话说开,张玉立就热衷于对我进行帝王权术的教导,大概是原主前二十年在政治教育上一片空白,致使张玉立恨不得抓紧一切机会对我进行填鸭式教育。我压力很大呀,大到对着如今满桌珍馐都有些食不知味了。
石锵坐在我对面,她停下了筷子关切的问:“皇上,可是饭菜不合口味?”
最近石锵可得意了,虽然以她的性子,即使得意也不不会浮于表面,但我会看不出来吗?打我辞职无望后,这姑娘连找我吃饭都积极了起来。本来宫里头用膳都是各自吃各自的,但在年前,为了更好的交流情报,商讨事情,我时不时让石锵和罗纯来紫宸殿一同用膳。到了现在,这两个人要是想和我一块吃个饭什么的,提前只会一声,御膳房就麻溜的准备好了吃食,人来就是了。
我其实挺后悔的,太放纵她们了,如今我在她们面前根本找不回王者的威严了。哎,头痛。
于是我说:“石锵你别得啊,我有的是办法不做这个皇帝。”
“哦,那没关系,继承人在哪呢?”石锵愉快的收回了她装着好玩的关切,态度轻佻的说。
登时我就泄气了。没有,岳家轮到这一辈已经一个亲近点的旁支都找不到了。早在上上一任帝王时期,岳家的皇子皇孙就因为夺嫡死了个干净,最后轮到一个柔弱平庸的文宣帝白捡了一个帝位,而文宣帝又十分悲剧的只有承业帝一个儿子,其他的全是闺女,等到承业帝继位,四个儿子连死了两个,可偏偏原主的弟弟并不想篡位当皇帝。
我捡了一块红烧肘子在碗里,红彤彤的肘子皮软烂到一碰就破,露出肌理分明鲜嫩入味的肘子肉,然而我只是兴致缺缺的用筷子戳了两下,后抬头问石锵:“你说岳智为何不当这个皇帝?难道有什么难言之隐?”
石锵也同我一样夹了块肘子,她倒是胃口颇好的一口吞了,吱吱呜呜的说:“能有什么难言之隐?你倒是举个例子啊。”这妮子在跟我混熟了之后真是一点端庄大气的样子都没了。
我自然不介意她是什么样子,需迅速凑过头去,好像身边还有外人一般悄声说:“你说他这么笃定王位只能是我的,会不会,他不是岳智的亲弟弟?”
石锵的腮帮子都不动了,眼睛瞪的螺样大:“你说什么呢!”她啪的一下撂下筷子,含在嘴里的肉渣顺着气流喷出,我惶恐躲避。
“你也像话一点!嘴里还有饭呢!”把我给恶心的,感觉浑身都是脏东西。
石锵囫囵吞下嘴里的食物,怒不可遏的瞪着我:“你说话能不能过过脑子!秦王不是阿礼的亲弟弟还有谁是!混淆皇室血脉罪名足够诛九族的了,你把皇族威严当什么了!”
“好好好,我认错,我不该恶意揣测他人,都是我的错。”我也觉得这话说的不地道,人家即便不想帮我摆脱麻烦,我也不能恶意揣度他人啊。哎,越活越回去了。我只好看向石锵腹部的方向,那里现在被餐桌挡着了。
“希望你肚子里的是个儿子。”我如此感叹。
“那自然是儿子,打怀上他起我就爱吃酸,太医也诊过脉了,说是皇子的可能性大。这个儿子没得跑了!”石锵满意的抚摸着显怀的肚皮,向肚里的孩子传递爱意。
“如此就好了。”我也眼巴巴的看着石锵的肚子,传递着自己的意念,一定要是个儿子啊。
内心完成了一个求子仪式,我又问石锵:“阿纯近况如何?年后就不怎么看她出现了。”
“你说她啊,说是嚷嚷着要给没出生的孩子做衣服鞋袜,现在成日窝在她的甘露殿,就见宫人一筐一筐的给里头送衣料,但到现在我也没在她那见着成衣。”石锵道。
“这样不好啊,孕妇总是窝着不动,很影响生产体力,生孩子没力气可不行,阿锵,有空你也多带她出来走走。”两个孕妇都是二十不到,虽然原主这个父亲也才刚满二十岁,但我还是控住不住思考如今这局面究竟是人性的扭曲,还是道德的沦丧。哎,明明都是才高中毕业的孩子。
石锵吃饱喝足,撂下碗筷看着我叹气:“你说你已经四十了我本是不太信的,毕竟你有时候比阿阿礼还不靠谱,但有时候吧,我又觉得你确实挺像个叔叔辈的人。你对我和阿纯太包容了,不是阿礼那种退让的包容,而是更……哎呀,我形容不了,你明白我是什么意思吗?”
我安安静静的等着石锵词不达意的说完,然后凑近揉了揉她的脑袋:“傻孩子,我是多大人你们又是多大人?我还能跟你们急吗?总之这个皇宫里,我最近亲的就是你们两,对你们好点并不为过吧?”石锵默默任我揉她的脑袋,人也随着我的手劲一晃一晃的。
一阵后她才把我的手打下来:“哼哼,光对我们好有什么用啊?你去对丞相好啊。只要你每日多花点时间听他絮叨,张丞相能感激涕零你信不信?”
瞬间我便苦了脸:“哎,别提他,头疼。”
张玉立的锥心泣血我都看在眼里,这日临近下朝,我鬼使神差的想到了石锵的话,出言让张玉立留下。顶着张玉立差异的目光,我面无表情的先回了紫宸殿。一般而言请大臣商讨要事都是在勤政殿,毕竟空间小了点,没有那么重的距离感,彼此也好说话。
我大马金刀的坐在主位上,迎面走进来的张玉立恭敬的行了个礼。
“丞相,交给你个任务吧,虽然朕听过你的描述,但还是不够直观,希望你能将朝中官员关系整理成册给朕送来,最好是附带关系图,朕好一目了然。”
“臣领旨!”张玉立非常激动,好像见饲育多年的果树终于结果了一般激动。
我在心底幽幽叹气,多么容易满足的老头,于是我又说:“先不着急做,朕身边需要一个得力的人,最好对朝中机构职能行|事方式都很熟悉,但职位又不起眼的臣子。丞相可有推荐?”
张玉立略一思索,然后眼睛一亮:“还真有这个人选,陛下应该也有印象。”
“谁?”我问。
“李勉。”张玉立答。
稍一回忆,我想起了这个人:“吏部员外郎李勉?”
“陛下,此人心思纯正,颇具才华,但为人过于刚正,与他同科的进士多已官拜侍郎,外放为官的也有做了刺史的,但此人为官多年,仍是个员外郎。难得的是,李勉是朝中少有的,即供职过翰林院又轮值过六部之人,倒是十分符合陛下的要求。”张玉立因一部解释了一番推举此人的理由。
不错,职场经验丰富,性格低调固执,还敢在朝堂之上接我的话给我搭台,就是这个人了!
张玉立小心翼翼的看了我一眼,犹豫着问:“陛下,臣斗胆,敢问陛下为何需要这么个人?”
我觉得做丞相的,不至于想不明白我为什么要找这么个近臣。大概是习惯性的试探我吧,出于对敬职敬业的老一辈的宽容,我耐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