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大唐崛起[系统]-第3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夜色下的草原一片宁静,只有偶尔呜呜穿过的夜风。远处似有几堆火燃的正旺,负责守夜的安北军沉默地围着火堆,尽忠职守地护卫着营地。沈倾墨盯着远处看了眼,身形很快便隐入黑暗。他沿着帐篷走了几步,轻轻停住脚步。阴影里,一名难民打扮的男子单膝跪地,恭敬道:“公子。”
  沈倾墨微微垂眸,看着寻来的护卫淡淡应了声。
  今晚无月,四周的光线极暗。护卫低着头看不到沈倾墨,但跟着沈倾墨久了,很容易便从声音中判断出这会对方大概并不愿意看到自己。他不敢惹怒沈倾墨,飞快道:“卑下有事要禀。”
  “说!”沈倾墨面无表情道。
  该护卫松了口气,一叠声道:“前日蔡伸在云中城发现了黑骑卫的踪迹,对方似在寻找平安县男。”
  对于黑骑卫能从代州一直追到草原,该护卫倒也佩服他们对平安县男的忠心。想想他们一路在重重回鹘骑兵的围堵下潜入安北,不定吃了多少苦头。让他自个说,公子何必瞒着平安县男黑骑卫的消息。纵是黑骑卫找到平安县男,难道还能对公子有什么妨碍不成?当然,这些话护卫是不敢跟沈倾墨讲的,连一丝意思都不敢流露出来。他虽不明白沈倾墨这样做的用意,但总归同沈倾墨对平安县男的心思脱不开关系。
  果然,沈倾墨听了冷哼道:“人呢?”
  “被蔡伸扣住了,对方只来了一人。”
  沈倾墨沉沉地看着他,一句“杀了吧”到了嘴边,突然想到李流光,微微一顿换成了,“关起来,别让他死,也别让他跑了。”
  护卫赶紧应是,脑子里想的却是这趟来之前几个人打赌,赌沈倾墨会不会杀被他们扣住的黑骑卫。绝大多数人摸着沈倾墨的性子,都赌公子二话不说会杀了了事。只有蔡伸故作高深,赌沈倾墨多半不会杀人,只会将其关起来。护卫意外于沈倾墨竟似没有杀人,猜不透其中的缘由,想着回去怎么也得问问蔡伸到底怎么回事。
  念头闪过,护卫定了定神,轻声道:“还有一事。于护军传来消息,圣人已知公子在安北,催促公子尽快返回长安。”
  听到圣人二字,沈倾墨不耐烦地冷笑起来,“回去做什么?”
  护卫仰头看向沈倾墨,说:“回鹘大军被于护军带兵堵在了洛阳,于护军说圣人欲同回鹘和谈,舍洛阳以北给回鹘。一旦和谈成真,回鹘人恐怕就要调转兵力对付郭凤虏了。”
  这则消息太过意外,沈倾墨足足沉默半晌才问:“和谈?”他似提到什么好笑的事,嘴角挂着一抹讥诮,冷声道:“于怀恩确定说的是和谈?”
  护卫不知沈倾墨是何意,重重点头应是。
  沈倾墨嗤了声,突兀想到李流光晚上说的“反噬”,若有所思地眯起眼,心不在焉道:“你跟于怀恩说,我打算长居草原,回不回去等他们和谈完再说。”他心里隐隐生出一个念头,具体是不是如他所想就要看“和谈”的结果了。沈倾墨冷笑着想,和谈!那个人怎么可能会和谈!
  他说完便走,留下护卫一个人发愁。于护军的意思很明显,圣人要让公子回去,但公子不肯他们又能怎么办?
  护卫的担忧沈倾墨自不会在意,他静静地回到帐篷,坐在榻前凝望着李流光,脑子里想着晚上听到的几则消息,一时全无睡意。待到天蒙蒙亮时,枯坐了半夜的沈倾墨缓缓起身,先是依着习惯去外面练了套刀法,简单洗漱过后才端了盆热水回到帐篷。
  他时间掐的正好,李流光刚刚起身,看到沈倾墨便笑着问:“外面天气如何?”
  “尚可。”
  随着沈倾墨进来,一股冷风扑面而来。李流光下意识拢了拢袖子,沈倾墨已站到他面前,“冷?”
  李流光点点头。沈倾墨垂眸握住了他的手。触手感觉冰凉,像是有雪花落在沈倾墨的心上。夏天的时候还不觉得,随着天气转冷,李流光体弱的毛病显露了出来,首要便是比常人怕冷。沈倾墨曾提议要不要先把火盆点起来,被李流光拒绝了。他只是早晚有些冷,白天活动开也不觉得什么。这么早点火盆,未免有些太过夸张。
  “五郎?”
  沈倾墨嗯了声,却没有放开李流光的意图。等到他觉得李流光的手暖过来了,才轻轻松开手,替李流光将袖子叠起,垂眸问:“七郎现在洗脸?”
  李流光有些恍惚,仿佛回到国公府,当初家中下人便是这般贴心合意。他回过神来轻笑道:“唔,做的不错,赏!”
  沈倾墨唇角翘起,配合地问:“七郎要赏什么?”
  “五郎想要什么?”
  沈倾墨微微顿了顿,意味深长地说:“我想要……暂时先留着,等日后想要了,五郎记着给我就好。”
  他不说什么,只说让李流光替他留着。李流光眨眨眼,跟着笑了起来。“好!”
  出于默契,李流光干脆没问沈倾墨想要什么,不过依着沈倾墨的性子,别的也吸引不了他。李流光琢磨着沈倾墨大概是对火铳、炸裂弹一类的武器有了兴趣,不知为何现在不要,要先留着。
  说来,李流光一直打算攒点星币重新兑换一支火铳送给沈倾墨。虽然沈倾墨的刀法厉害,但冷兵器和热武器的差距不小,李流光希望沈倾墨能更有自保之力,免得遇到之前的红衣女子吃亏。如今沈倾墨不提,他便也笑着换了话题。
  简单的洗漱过后,李流光一头扎入工坊,心思放在了工坊的新人磨合上。之前李流光让郭凤虏帮着他招募二百名工匠过来,不需限定什么手艺,只要是匠人便好。从晋阳到安北逃难的人不少,想要挑选出二百名工匠并不是什么难事。郭凤虏将李流光的事放在心上,这次送到工坊的人全部都是经过挑选,符合李流光要求的人。
  李流光用新人替换了安北军,重新培训过水泥的煅烧之法,并立下一系列奖罚制度。虽然是第一次接触水泥,但正如李流光预计的那样,技术工种就是比杀人工种更细心,更快上手工坊的事。在他的重奖下,不过几天便有一名老工匠找上来,忐忑表示李流光挖的窑不太合理,受热不均匀,若能倾斜一些效果会更好。
  李流光从善如流地依着他的建议重新挖了窑,水泥的产量果然比之前略有提高。
  “你想要什么?”结果出来,李流光心情颇好地问。
  老工匠犹豫片刻,一咬牙跪在李流光面前,颤抖道:“奴听闻小郎君是、是……”是什么他敬畏地看着李流光,却是不敢说,只是趴在地上态度卑微地表示,“奴在云中城曾跟江浦一家相识,江浦说小郎君妙手回春,可换血救人性命。奴有一子如今性命垂危,恳请小郎君出手相救。”
  求圣域术士出手救命,这是老者过去从未敢想的事。他便是再心焦儿子的性命,也知道在圣域术士眼中,凡人的命同蝼蚁差不多,许是多看一眼都是浪费。但他在云中城恰好便住在江浦家附近,日日听着江家人念叨着如天上谪仙般的小郎君。听得多了,他不由生出一股奢望,能不能求小郎君也给济郎看看。知道的人都笑他痴心妄想,只有江家人说小郎君心善,若是他求了,未必不会答应。
  就冲着能见小郎君一面,他抛下云中城的家业,将济郎托付给江家人照看,一把年纪千里迢迢跟着到了霍林河。如今机会就在眼前,老者说不出是害怕多一些还是希望多一些,只凭着一腔孤勇,跪在了李流光的面前。
  “看病?”这个答案超出了李流光的预计。他微微沉吟,倒不是不愿意,而是自个知道自个的情况,他对此一窍不通,拿什么去看病。之前江家正郎不过是误打误撞,运气的成分更多一些。
  他不说话,老者的身体抖得更厉害了,却还是期盼地抬头,恳求地看了李流光一眼。过去人人都说术士高傲,看不起凡人,但小郎君却似不一样。自来到工坊,老者虽只远远见过李流光几面,却对李流光印象极好。工坊的匠人私下讨论,都说小郎君脾气好,跟谁说话都温温和和,笑起来更是温文尔雅,就像是画中的仙人一样。若非如此,他也没有勇气提出这个要求。
  老者哀哀地看着李流光,一颗心仿若飘在空中,不停地上下。好像过了一瞬,又好像过了很久,他听着李流光问:“令郎生病多久了,有什么症状?”
  普普通通一句话,落在老者耳中仿若天籁。他急着将济郎的症状一一说出,李流光眉头微蹙,越听越觉得像是前世的肺结核。如果只是肺结核的话,问题并不大。李流光想了想道:“令郎现在哪里?我跟你去看看。”
  只一句话,老者的眼泪瞬间夺眶而出。他激动地连连磕头,抖着声音道:“……谢小郎君,豚子尚在云中城。”


第65章 霍节
  李流光决定往云中城走一趟。给姚家济郎看病是一方面,更多还是准备回仆骨部落看看。他出来有些时日了,不知道安北军收割的碱草堆积了多少。
  郭凤虏人在霍林河,但收割碱草的事也一直没有耽搁。原先谁也没准备长留霍林河,只打算等这边开矿走上正轨,便继续回仆骨造纸。如今郭凤虏兴起建城的念头,很多事就要重新计划了。
  他要走,沈倾墨自然跟着,尤其是李流光这个时候回云中城。想到那名被扣在蔡伸手中的黑骑卫,沈倾墨便不可能放李流光独行。除了沈倾墨,郭凤虏特意点了三百名安北军由何览带队,负责保护李流光。更有挖出的第一批石炭准备送回云中城探探市场。结果原本只是李流光的私人行动,跟随的人却越来越多,全部算下来足足有六七百人。
  对于郭凤虏的安排,李流光自个觉得无所谓,但却担心沈倾墨不喜人多,专门跟他解释道:“上次霍林河的回鹘人跑了一个,郭都护担心他引来回鹘大军。护卫的人多些,也是郭都护的好意。”
  他还想要再说些什么,沈倾墨已连连点头,对此表现的十分通情达理。更主动表示草原广袤,难免有心怀叵测之人藏在暗处,李流光身边多些人保护也好。
  李流光一时有些意外,忍不住古怪地问:“真的?”问完他自个先笑了起来,坦坦荡荡地望着沈倾墨等他给出一个解释。
  尴尬尚未滋生便被默契所取代,沈倾墨对上李流光纵容的态度,只觉得过去的小心思都被李流光看透。但既是七郎没有表现出不满,便是默认了他的行为。这个结论让他的整颗心仿佛浸泡在春水中,点点酝酿全是欢喜。他将欢喜表现在脸上,不受控制地勾起嘴角,一眨不眨地看着李流光,说的很慢却很认真,“我虽然不喜人多,只想同七郎在一起,但比起来更担心七郎的安危。”
  当然,还有一个原因他没有说出口。跟着的人多了,便是有黑骑卫潜伏在草原,看到安北军估计也会谨慎行事,避免了同七郎的相逢。念头闪过,他将其压在心底,嘴角上翘的弧度不免更大了些。
  虽然李流光已经想到原因多半就是这个,但亲自听沈倾墨说,感觉又是不同。他看着沈倾墨璀璨的笑脸,说不出为什么,好似有股陌生的情绪自心底泛起。李流光下意识移开视线,顿了顿才慢半拍地嗯了声。
  好在这种古怪的感觉并不长,郭凤虏又找了过来,很快便转移了李流光的注意力。
  郭凤虏来为的是运石炭回云中城售卖的事。他自己拿不定注意准备多少,便想问问李流光的意见。在郭凤虏看来,石炭自然是个好东西,但考虑到云中城百姓烧惯了木炭,草原牧民又习惯于晾晒牛粪用于冬季取暖,他便不免有些忐忑,生怕送回去的石炭卖不出去。
  郭凤虏将这些顾虑讲给李流光听,整个人表现的患得患失。刚发现石炭之际他光顾着高兴,如今要面临市场的检验,他就像刚学着做生意的菜鸟,眼巴巴地等着“前辈”李流光指点经验。
  李流光听他说完,半天不知道说什么好,想了想直白地问:“都护觉得同样一斤石炭和木炭,哪个更耐烧?”不等郭凤虏回答,他继续道:“我听都护一直说部落习惯晾晒牛粪用于冬季取暖,那都护觉得部落的人是喜欢烧牛粪吗?还是不得不选择烧牛粪?”
  “当然是……”郭凤虏蓦地住了嘴,半晌后一跃而起,长长吁了口气。这个世界没有傻子,好东西怎么会有人不喜欢!石炭同木炭价格相仿,却比木炭耐烧的多,云中城的百姓怎么会舍石炭取木炭。至于他担心的部落不接受石炭,更是瞎担心。牧民冬季烧牛粪,是实在没得选择。草原地势特殊,木炭产量稀少,每年供给云中城的居民都不够,城外的部落买不到木炭,只能靠牛粪枯草等度过寒冬,又不是真的喜欢烧牛粪。
  想到这里,他自嘲地笑笑,重新坐回李流光的对面,亲自为李流光倒了一杯茶,才叹口气说:“让小郎君见笑,某实在是穷怕了。”
  郭凤虏性格直来直往,同李流光说话也是如此。他并不掩饰安北都护府的窘况,丝毫没有顾忌自个面子的意思。李流光对郭凤虏印象本就不错,中途虽然有些误会,但解释开了也便没什么。如果同郭凤虏一道相处,更是喜欢郭凤虏这种直接的性格。
  对于郭凤虏担心石炭卖不出的另一层原因,李流光只让他放宽心。安北都护府很穷,并不意味着他治下的部落很穷。过去安北都护府在草原不征税、不纳粮,只等着朝廷调拨军饷,又经常遇到军饷被扣,当然穷的叮当响。可安北都护府治下的部落却不一样。这些部落依附安北都护府,除了要防着回鹘人之外,既没什么乱七八糟的税收,又没一层层剥削下来的官吏,便是比不上中原百姓富裕,也比安北军日子好过多了。
  他听薛扬说起,每年云中城冻死饿死的都是安北军的人。外头的部落怎么都能想办法活下去。再不济还可以跟着回鹘去抢,而安北军呢?只能困守云中城,忍着挨过冬天。
  如此,郭凤虏实在没必要担心太多,还是想着法子扩大产量要紧。
  他一番话说的郭凤虏心结解开,踌躇满志地离开了帐篷。李流光看着郭凤虏的背影微微笑了起来,其实若是同安北军绑在一起,倒也不是一件不能接受的事。
  ……
  待得众人都准备好,李流光一行便踏上了返途。他同三百安北军在前,剩下的人押着石炭紧紧缀在后面。快马赶路几日后,何览窥着四周的地形,告诉李流光再有一日他们便可返回云中城。
  李流光松了口气,为了尽早赶回云中城为姚家济郎治病,这几日他们几乎就没怎么离开过马背。安北军习惯了马上的生活还好,他过去虽然骑马,却远远没有这几天强度大。几日下来便觉得两条大腿内侧磨得火辣辣地疼。现在还勉强能撑着,再久一点怕就不行了。
  沈倾墨看出他强撑,微微皱眉道:“先歇会吃点东西,下午再赶路。”
  “也好。”李流光点点头,转身看向身后。运送石炭的队伍已经同他们远远拉开距离,姚家济郎的父亲年纪大了,跟不上他们的速度,也在后面的队伍中。他收回视线,没有先下马,而是等沈倾墨跳下马,才扶着沈倾墨的胳膊,艰难地爬下马背。
  待到两条腿站到地上,李流光忍不住嘶了声,沈倾墨不动声色将他抱在怀里,眼含期待道:“七郎要不要涂点药?”
  李流光苦笑,“晚上再涂吧,下午还要赶路,涂了也不管用。”
  听他这么说,沈倾墨眼中的失望一闪而过,扶着李流光坐好。何览跟在两人身后,有条不紊地指挥着安北军放哨、准备吃食,看向李流光的眼中混杂着闪烁着同情的笑意。
  远处,几名牧民打扮的男人远远避开了安北军,朝着相反的方向打马而去。其中一名男子身形健硕,半敞着胸怀,浑身透着一股彪悍之气。李流光若是在此便会认出,这名男子正是同他失散已久的霍节。
  霍节转身看着似赶路中途休息的安北军眼神复杂,他身边跟着的另一人狠狠啐了口,骂道:“人人都说安北军勇猛,要我说全是软蛋。眼睁睁看着回鹘人从安北进了大唐,屁都不敢放一个。咱们还跟回鹘人真刀真枪干了几场,安北军呢?还有心思挖什么石炭!”
  他口中满是对安北军的厌恶,又一人叹息道:“许是郭都护有什么难言之隐。”
  先前的男子哼了声,反问道:“什么难言之隐?”
  眼看两人便要起争执,霍节收回视线,摆摆手,“安北军如何同我们无关,还是尽快找到七郎要紧。”
  听他提到李流光,两名男子同时面露担忧。其中一人低声道:“上次咱们混进去看了,七郎没有在回鹘人的俘虏中。他能躲得也只有安北了。”
  霍节眉峰紧锁,突兀道:“丁润几个去了云中城还没有消息?”
  两名男子摇摇头,迟疑道:“或许是云中城难民太多,找起人来需要时间。”
  “最好是如此。”霍节叹息道:“七郎自小没吃过苦头,这段时间同我们失散,还不知道要受什么磋磨。”他每次想起李流光,都不免想到那次陪着李流光去纸坊。外面天气炎热,李流光乘坐的马车却是冰爽怡人。他感叹着李流光的享受,舒服地抱着沁凉的玉枕怎么也不肯撒手。李流光只是捧着本书笑盈盈地看着他,抬手将一直用冰镇着的酸梅汤推到了他的面前。
  每每想到这里,霍节都忍不住叹气。过去七郎真是在锦绣堆中长大,一朝落难也不知道能不能扛过来。最后看了眼安北军的方向,霍节几人商议着朝着前方的部落赶去。
  身后,李流光裹着狼皮褥子,半靠着沈倾墨,等着何览将烤好的兔腿递过来。


第66章 辐射
  十月的天气已愈来愈冷,谁也没有想到这个时节会有一场突如其来的暴雨。
  云中城守城的兵士一个个如冻得哆嗦的鹌鹑,拢着袖子,缩着脖子,尽量将自个挤在不怎么大的雨具中。负责西段城墙的小头目孙周青不停地提醒手下兵士打起精神,越是这种天气越是不能放松警惕。
  “老孙,这天气真邪性。”孙周青的手下之一陈克缩着脖子,跟在他后面大声道。
  孙周青听了,脸上闪过一抹不易察觉的担忧。老话说得好,一场秋雨一场寒。他都已经能想到这场雨过后,草原会冷成什么样。过去也是这样,一过九月气温就骤降,冬天说来就来了。每年这个时候,弟兄们受冻的都不少,今年更是……他探头看了眼城外黑洞洞的难民区,除了偶尔大雨中夹杂着幼童的哭喊,整个难民区没有一丝动静。也不知道这一场雨过后,里面会有多少老弱抗不下来。
  他心中叹息着,就听着身后陈克问:“头儿你说都护带人去挖的石炭到底是啥?石头烧成的炭?真的能帮咱们扛过冬天?”
  孙周青也不知道石炭是什么,不过听说石炭是都护府的术士发现的,应该做不了假。他正要说话,突然间竖起耳朵。瓢泼大雨中隐隐传来沉闷的马蹄声,听不出人数多少,但应该少不了。“警戒!”他蓦地一声高喊,整个西段城墙都动了起来。原先拢着手的,缩脖子的,找地偷偷避雨的,纷纷抓着武器冲到墙头,戒备地看着马蹄声传来的方向。
  因着下雨,天色太黑,便是目力最好的人也只能看出几百米的距离。远处一道黑线如浪潮般朝着前方推进,随着黑线靠近,重重的马蹄敲在地上,也敲击在难民区的人心中。
  没有人点灯,细微的骚动响起在每个帐篷。守城兵士的注意力都放在远处,不提防一匹快马冲到墙下,举着令牌大声道:“我是都护麾下参军何览,速速打开城门。”
  “何参军!”墙上听到的人点着火探出头。果然,城门外浑身湿透,身形狼狈的人正是都护心腹,第一批去了霍林河的何览。孙周青一溜烟跑下来,手脚麻利地指挥着人打开城门,凑过去问:“都护才走没几天,参军怎么回来了?”
  何览甩着身上的水,说:“小郎君有事,我们是护送小郎君回来。”
  听到小郎君也在,孙周青顿时吃惊地看向外面。这么大的雨,小郎君他……孙周青一个念头还没转完,远处的马蹄已近在跟前。何览打马迎过去,一众安北军没有停顿快速穿过了城门。安北军后面跟着的是一辆辆盖着草毡遮雨的马车。孙周青身侧的陈克伸着脖子盯着草毡,想看清里面是什么。打头的安北军似有停顿,很快一人离队又返回到城门,飞快说了句什么。
  孙周青便看着马车周围的兵士撩起草毡,冲着他们大声喊:“你们队正是谁?过来领取五十斤石炭。”
  “石炭!”陈克的眼睛亮起,用力戳了戳孙周青。
  孙周青几步并做一步窜过来,探着火把睁大眼睛看着车上堆积的黑黝黝的石头,忍不住问:“这就是石炭?”
  之前说话的兵士点点头,称出五十斤石炭,吩咐道:“过去木炭怎么用还怎么用,用火点燃就好。记得屋里留个缝,不要把门窗关死了。”
  孙周青听着心中嘀咕,怎么还得给门窗留个缝?烧炭取暖留个缝不是把热乎劲都跑了!但既是上头这样吩咐,他就照做,上头总不会害他们。待得最后一辆马车走完,孙周青指挥着手下关好城门。陈克在身边撺掇着:“头,咱们试试石炭?”
  孙周青瞪了他一眼,想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