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微臣在下-第3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欢迎大家留意见么么哒(づ ̄ 3 ̄)づ!


第73章 致命一击
  这个世界上有很多的事情都是说不准的,不然就不会有一个词叫做“突变”了,但是众人谁都不会想到这个词居然有一天会这么快的应验在圣眷正浓的连大人身上。
  就好像一夜之间,连大人串通外敌,实乃奸细的消息瞬间传遍了北朝上下,而停云公子正是他用来伪装自己的一个身份。
  也就好像一夜之间,当朝公主之暴毙如落地实锤般和那个被众人判定为“叛徒”、“奸细”的连大人再度牵扯上了关系。
  都说“流言止于智者”,可在绝对的证据面前,即使是智者也无法反驳。
  当连应被押解着跪在朝堂之上接受百官,接受那个人的审问时,他还有些没有回过神来,一切的一切都太快了。可是他又好像一点儿都不慌张,因为在此之前他就有了一种隐隐的、不好的预感。
  早在之前的那场君臣较量上不就已经知道有人要对付他了吗可他的陛下以为啊,只要将他与公主赐婚就能躲过一劫,可此刻公主之死却恰恰成了最致命的一击。
  师禹啊师禹,为了保住我却搭上了自己唯一的妹妹,那么现在你还会想保我吗或者说,你会不会恨我呢……
  如果要怪的话就怪他们实在太自大了,低估了对方的实力,也低估了对方的智谋。
  一环扣一环,多么精妙啊!
  先让一代忠臣、谏臣梁寻在“无意间”听到他和当今皇上之间有不正当关系的传闻,挑起了那一场极有可能导致君臣关系破裂的君臣之争。
  接着在那场君臣之争之前又安排好当日趁乱逃脱的那几个叛徒奸细来倒打一耙,顿时将矛头指向了连应,置他于不仁不义之地。
  可或许对方也没想到皇帝居然会用出赐婚这么一招,故而还安分了些时日,只是这些时日也只是给了对方时间想出更毒更狠、更致命一击的计策来——以公主之死来置他于死地。
  就在他和公主那场单方面的激烈争吵之后,连应有想过去找公主说清楚,毕竟他对敏蓉这丫头虽然没有恋人之间的喜欢爱慕,但哥哥对妹妹的喜欢关爱之情还是有的,而且他也不想因此而让师禹为难。
  只是他自己都没有想到的是,他这一去正是将自己送上了死地。
  当来到公主寝宫的门口,连应在发现宫里寂静的可怕,空无一人时就感觉到了一丝不对劲和不安,而这股不对劲和不安的感觉在他敲了很久的门都无人应答的时候则更为浓烈。
  就在他准备离开时,一个人从后面击中了他的脖颈,陷入昏迷之前他分明看到那人穿着锦钰宫宫人的服饰……
  彻底醒来的时候连应才看到了他一直未得见的公主殿下——一身血地躺在血泊中,漂亮的大眼睛瞪得很大很大,直直地看着他这个方向。
  而那些流干了的鲜血正是从腹部一处刀伤处流出来的,至于那把刀……正被紧紧握在连应自己的手中。
  连应还没来得及做出什么反应,或者说还没从敏蓉身死的震撼中回过神来,门就被一下子撞开了。
  他抬起手遮了下被强光晃到的眼睛,还未做出任何辩解就有人一把指正他是杀害公主的凶手。而等他放下手时,那些蜂拥而入的人已经将他狠狠捉拿了起来,他能看到的只有师禹那愤怒悲痛不已却又冷到极致的一双眼,看着他,让他如坠冰渊……
  再然后啊,他就被带到了这里,听着这些文武百官的辩驳、批判之语。其实这么多人里面,骂他的、怀疑他的有,支持他、相信他的也有,但明显前者更多。可当一份通敌的书信摆在众人面前时,那一瞬大家都沉默了。
  “启禀陛下,这是臣在连大人书房里找到的一封书信,其中所书内容皆是与南朝重臣通谋之语,还请陛下定夺。”
  一言出,群臣又开始纷纷骚动了起来,原本骂的人、质问的人骂得更凶、质问得更凶,而那些原本支持的人大都选择了沉默不语,只有极少部分的人仍旧支持着。
  “陛下,臣绝不相信连大人会通敌叛国,这其间必有小人暗中陷害。”黎青率先站了出来声明自己的态度,果决非常。
  其实他这些日子查的东西已经有些眉目了,只要再给些时间必然能将对方揪出来,只是没想到对方动作这么快。为此,他现在已经自责死了。
  “陛下,臣附议。连大人自上任以来为本朝做了不少事,其推行的政策更是利国利民,解决了我北朝不少的民生、官吏问题。试问如此一个忧国忧民的人怎么会做出叛国一事”
  蒋崇正见黎青自站出来说了这番话后许多人看他的眼神开始不善,连忙也站出来难得说了番漂亮话。
  一方面他和黎青好不容关系才又亲密了些,这时候他老婆(想明白之后自认为的)被人这么用眼神群起而攻之他能不护着吗
  另一方面,也是最重要的一方面是他怎么都不相信连应会背叛北朝,或者更准确的说是连应会背叛师禹。就凭着当年这个人义无反顾地踏入迷雾岭去救当时还是将军的陛下一事,他就觉得哪怕这个人会背叛一切,都不会背叛他的陛下。
  “上将军这话可是言重了,连大人当真是好一个‘忧国忧民’啊,竟连那封书信都是在一本名为《治民方要》的书里发现的呢。”
  那个之前汇报的武官嘲讽地说着,然后转向跪在地上的连应状似求教道:“还望连大人能告诉小官,您一个为人臣子的人是如何能够大言不惭地写下‘治民’二字的呢莫不是认为自己还能再往上爬不成”
  这武官所言虽极为不稳重,但却点名了一点——虽然连大人如今位极人臣,但丞相之上不还有个皇帝吗若是通敌叛国是为了这个倒是合情合理了,更何况一个大臣写出《治民方要》这样的书来的确不妥。
  早在那武官说是从书房里搜出来书信的时候连应就料到了会有这个环节。也怪他之前不谨慎,原想着这书写完之后私密地交给师禹就好,却不曾想他也有会被抄家的一天,当真是天意弄人啊。
  正待连应开口回答那个出言挑衅的武官时,一个声音自殿外传来,同时响起的还有甲胄撞击时发出的铿锵声。
  “若是别人自然不行,但连大人却可以。”一身戎装的江白朗在众人惊诧的视线中昂首阔步地走了进来,而跟在他身后的竟是许久没有上过朝的、传闻与陛下不和睦的、老狐狸似的襄王爷。
  “不管别人知道与否,但本官和襄王爷可都是知道连大人和陛下乃是过命之交,这《治民方要》写出来也一定是为了陛下的,你们这些人乱嚼舌根,瞎起什么劲儿”
  江白朗这不客气的一句话一出来就算是得罪了大半的人了,不少比他官高的都纷纷冲着他怒目而视,可在接触到他身后老狐狸师襄似笑非笑的目光时又都瑟瑟收了回去,转而窃窃私语、交头接耳了起来。
  江白朗看着这群人根本不把自己的话当回儿事不由气急,正准备再说些什么就被师襄拉了拉袖子,不解地回过头却见师襄带着指示意味的视线瞄向了龙椅上的那个人,便瞬间明白了对方的意思。
  “咳咳,诸位大臣争这些有个什么用,陛下还没发话呢。”
  江白朗这一句话有如当头喝棒,直接敲醒了那些各怀心思的官员——是啊,陛下还什么都没说,他们在这儿早早地议论来议论去不是找死吗而且陛下那么疼爱公主,现在的心情估计差透了,指不定会拿谁开涮呢。
  一下子,百官都安静了下来,怯懦的视线看向高座上的那个威仪的男人。
  师禹没有看那封通敌卖国的书信,也没有看文武百官,更没有看穿着一身戎装进来极其不合规矩的江白朗,从始至终看的只有跪在堂下的连应一人而已。
  那双暗黑深沉的眸子里翻滚着连应看不懂的东西,那张面无表情的脸看上去决绝、冷漠、无情,让人不寒而栗。
  这一瞬间,连应竟有了一丝惶恐,他竟担心师禹会真的不信任他,会真的因为敏蓉而杀了他……
  “你还有什么话可说”良久,师禹淡淡地说出了这样的一句话。
  听上去没有愤怒,没有责备,可就是这样的一句话才让人格外的惊心。
  “陛下,微臣可以解释……”连应刚开口就被一摞奏折狠狠砸在了脸上,瞬间额头、嘴角都出了血,那四散的奏折也摊开了一地。
  就这一下子,群臣都屏住了呼吸。江白朗刚要上前也被师襄强制地拉住了胳膊,示意不可。
  “解释你还要怎么解释!”好像沉积的怒火一下子被点燃了,师禹猛的站了起来,赤红的双目像是能喷出烈火般灼烧眼前这个人。
  “公主宫里的人说亲眼看到你进了公主的房里再也没有出来过,而公主被发现死时你又恰巧在身边,手里还拿着凶器。你要怎么解释解释这是一场误会,还是一场巧合”师禹一字一句地说着,一边说一边走向那个血流不止的人。
  额头上的血、嘴角的血在流个不停,可连应完全没有去理会。他想解释,想说这不过是再拙劣不过的设局,可是在师禹那越来越阴冷、越来越狂暴的表情下,他发现说出一句话是多么的费力和困难。
  因为师禹已经不再信任他了。
  因为无论如何,他都“害死”了师禹最最疼爱的,也是唯一的妹妹。
  “还有人说那天在你的宫里听到了公主和你在争吵,吵完了还是哭着跑出来的,你能解释这是为什么吗嗯”
  一步一步,越来越近,可那每一步却都好像踩在了连应的心上,让他喘不过气来。
  而师禹的这一句话让他恍然原来对方早就想好了这一步,也因为这一步使得这个设局变得不那么的拙劣。
  “连应,你杀的不是别人而是朕唯一的皇妹啊,那是朕的亲人啊!而你又算个什么东西!”狠狠地捏住眼前人的下巴,师禹冷冷的视线扫过连应面上每一处的血痕。
  “连应,你太叫朕失望了……”
  “来人,把连大人打入天牢……”


第74章 局中局(一)
  “我猜皇帝一定是疯了,要么根本就不是本人,他怎么会把阿应给打入天牢呢明明知道阿应是被冤枉的不是吗”
  襄王府上,四个朝廷重臣围坐了一桌,江白朗最先沉不住气,拍了下桌子气不过地站了起来嚷着。
  “那是我们知道连应是被冤枉的,陛下可就不一定了。”黎青这个时候反倒静下了心来,甚至悠哉悠哉地喝起了茶。
  “你什么意思难道这两人之间的关系我们还信不过吗?”江白朗直接向黎青发送了个眼刀子过去,“反正我不管,我要去宫里一趟再求求皇帝。”
  “你坐下吧。”师襄将一副马上要出发架势的江白朗拉住,“其实大家都是相信皇帝和阿应之间的关系的,这个时候我们做什么都不好使,还是静静看着比较好。”
  “看着怎么看着你们几个人是不知道天牢的环境有多恶劣,阿应身子骨那么弱能在里面长待吗”江白朗只要想想就急得要死了,“而且那个什么神医的徒弟也不在,如果阿应真的出了事救都来不及救,真不明白你们是怎么待得住的!”
  “你现在去就有用了吗?”黎青瞥了他一眼,一边的蒋崇正十分狗腿地给他把茶沏满。
  “不管有没有用,不去的话起码我心难安。再说了,万一有用呢总之同意我去的就举个手。”
  江白朗刚说完就“哗”的一下举起了自己的手,而对面两个人呢,一个在悠哉品着茶,另一个在狗腿地看着那个悠哉品着茶的人悠哉品着茶,至于自己身边这个也是许久不表态。
  “你们!”江白朗气急败坏地放下手,扭过头恶狠狠地瞪了眼那个本该和自己统一战线的人。
  “咳,小朗朗啊,你应该相信陛下。”师襄在对面那个品茶人戏谑的目光里开了口。没办法,这个时候能冷静下来思考的人好像也就只有他们两个了,而能劝住江白朗的也只有自己。
  “兵法有云,行事切忌‘打草惊蛇’,可这世上还有一种行为方式叫做‘引蛇出洞’。我们现在能做的就是顺其自然,另外就是相信我那个皇帝老弟是不会让人失望的。”师襄笑着说了出来。虽然只是一种猜想,但他无比相信这个猜想的真实性。
  “如果顺其自然的话我岂不是更应该去宫里求求皇帝”江白朗不傻,瞬间就明白了师襄的意思,然后反问道。
  两人默然,突然觉得对方说的好有道理的这种感觉是怎么回事
  “好了好了,就算我不去求皇帝,去看看阿应也是好的吧。”江白朗给了这两个“聪明人”一个台阶下,其实冷静下来仔细想想,这个时候估计皇帝必然是谁都不想见的。
  此话一出,几人都没有异议。别看师襄和黎青分析得头头是道,但说到底不过是猜测罢了,万一师禹是真的下狠心了呢毕竟死的不是别人,而是他唯一的皇妹,其生母还是抚养师禹长大的人呢。
  更何况江白朗刚才那一番话有一句说的不但没错,还非常中肯,那就是以连应的身体肯定受不了天牢那样潮湿阴暗的环境,偏偏这个时候那个“小医仙”还不在,实在让人烦恼。
  “陛下,皇后娘娘在养心殿外求见。”门口,刘安颤颤禀告道。没办法,皇帝都已经把自己困在这应承阁里许久了,说是谁都不召见,但是这回来的可是皇后娘娘啊。
  其实起初皇帝吩咐过就算是皇后来了也不见的,刘安自然也照着这吩咐小心回绝了皇后的请见。
  “皇帝虽然不见本宫,但却不会连本宫肚里的这个孩子都不见吧”
  皇后娘娘就是皇后娘娘,即使孕中略显憔悴也丝毫不减其清贵之姿。这个时候摸着那圆滚滚的、好像随时都会生产的肚子,只是那么简简单单的一瞥,这里面含着的贵气和威严都让刘安差点跪下。
  “这……”刘安为难,皇后要是非拿这肚子里的孩子说事那他也完全没办法啊,毕竟这孩子可金贵着呢,要他说只要不出意外,这孩子生出来就会被立为太子,迟早会是未来的皇帝。
  “刘公公是聪明人,这里面的利弊关系肯定能想得明白。况且本宫并不欲为难公公,只是要公公前去通报一声,成与不成本宫还是听陛下的。”
  皇后一番言辞恳切,实在让刘安找不出什么可以回绝的借口了,只好任命地去通传一声——这个时候的皇帝陛下可惹不起啊。
  端木熹微看了眼刘安离去的方向,如果她没有记错的话那个方向正通向原来的冷昕阁,现在的应承阁,看来如她所料,这个皇帝果然和她的弟弟有什么关系……
  “娘娘。”方才一直不在的彩儿此时就像突然冒出来似的,走近端木熹微身边低低唤了一声。
  “怎么,出什么事了吗”彩儿向来稳重,如今这副神色凝重的样子足以证明出了什么不好的事。
  “娘娘,老爷来了,现在人都快到养心殿了。”彩儿低声回道。
  这话里的“老爷”自然是皇后娘娘的亲生父亲——前右相端木良大人了。但有一点不可忽略的是,端木良既是端木熹微的父亲,也是连应的父亲,如今这个早已辞官了的老人这么直闯宫闱为的是什么,明白人稍微想想就能知道。
  “胡闹。”端木熹微呵斥一声,内心有些紧张担忧。虽然父亲因着她这个做皇后的女儿也有可以自由出入宫里的权利,但在这么一个节骨眼上擅闯宫门,即使是两朝元老的父亲恐怕也不会被轻易放过。
  “彩儿,你亲自过去一趟,让父亲回家等着,就说我这个做姐姐的怎么都不会见死不救的,一定会帮弟弟说话。”端木熹微吩咐一句,彩儿立马照办。
  她这个父亲呐,虽然看上去顽固不化,固执得很,这段时间以来和阿应的关系看似僵硬,但实则身为一个父亲,哪有不关心自己孩子的道理更何况她还清楚的是这些年来,其实父亲一直都对阿应深感歉疚得很。
  对于父亲会直接入宫觐见皇上来求情这样的事情她真是一点都不奇怪,她只担心父亲太过冲动反而会惹怒皇上,毕竟这个时候的皇帝脾气可不好惹。
  “皇后娘娘难不成还真想阻挠我吗?”只可惜还未等彩儿走远,一个气势犹在的中年男人便走了过来。
  “父亲”端木熹微脸色一变,却是赶紧迎了上去。
  “熹微啊,爹爹知道你是担心爹爹,但眼下这个情况我不亲自过来相求应儿该怎么办”端木良拍了拍女儿挽着他胳膊的手,率先道。
  “如今这样的形势下,我怎么可能不坦白你弟弟的身份难道由着那些人暗自揣度、编排应儿的身世吗?这些话若是传到了皇帝的耳朵里,那应儿就是真的没救了。”
  虽然气不过自家儿子做出那样的事情来,可在儿子性命攸关的时候,他又怎么可能还去斤斤计较呢?再说这些天那些话真的是传的越来越难听,他自己的儿子他怎么打怎么骂都行,别人要说却是绝对不可。
  说到底,端木老爷子还是个极其护短的人,而且他也绝对不相信自己的儿子会干出通敌叛国的事情来,一切的一切必然是有人从中作梗。
  “父亲,话虽如此,但你实在犯不着亲自过来,这些事情女儿会交代清楚的。”端木熹微蹙眉,她不能由着父亲把整个端木家族都牵扯进去,那样后果或许会更严重。
  “你放心,为父心里有数。而且不管怎么说我也不可能让你独自一个人面对,你现在可还怀着为父的大胖外孙呢。”端木良笑了笑,继而又道,“况且咱们端木家世代为官,世代忠良,皇帝总要给咱们几分薄面吧。”
  既然父亲话都说到这份上了,端木熹微自然不可能再回绝些什么。
  也罢也罢,这次应儿的事情闹得太大,如果有父亲和整个端木家族撑腰,应该会容易些。
  话再说回到刘安小心通传这里,那句话刚落音没多久就听到了应承阁里来自皇帝的带着怒火和悲痛以及失望混杂而成的声音——
  “朕不是说了谁都不见吗”
  刘安额头上都冒冷汗了,这当头谁想、谁敢打扰皇上啊可是皇后的话又不能不传达到,他们这些当下人的可真命苦哦。
  “陛下,皇后娘娘说肚里的小皇子也十分想见您呢。”刘安无奈,只能这么转了个说法道。
  里头静静的,沉默了好一会儿才听到皇帝压抑了不少的声音:“皇后已经到了快要生产的紧要关头,让她没事就不要出来晃了,回去待着好好养胎备产,朕有时间会亲自去看她的。”
  既然搬出了小皇子陛下也还是拒绝接见,那刘安肯定不可能再找死地多说几句,立马领了命离开,可还没走出几步就被一个跑过来的人给撞到了。
  “瞧瞧你,慌慌张张的,成何体统就你这样子还要继承干爹的衣钵呢!”刘安被撞了一下,回过神来就发现竟是自己的干儿子春子,忙压低声音道,“你这着急忙慌地跑过来是干吗”
  “干爹,我这不是有正事吗?”春子擦了把头上的汗水,还没喘口气儿就接着道,“养心殿外现在可不止皇后娘娘一个了,国丈大人也到了。”
  “这是什么架势”饶是见多识广的刘安这个时候也困惑不已,一个皇后娘娘不够,还来了一个前右相的国丈大人这群人组团想干啥呢
  “干爹,这可怎么办咱们还要不要禀告陛下啊”春子眨了眨眼,拿不定主意地问着。
  虽然看干爹这样子明显是吃了闭门羹,但他还是觉得这事儿不好揭过去。而且他有一种隐隐的预感,不问的话会两边都得罪,无论是皇帝还是皇后和国丈。
  刘安想了想,然后可谓是做出了他人生中最大胆的一个决定。
  他一步上前,站在应承阁门外,冲着里面再度高声说了一句。
  “陛下,皇后娘娘和国丈大人皆在养心殿外求见,说是有要事相商,恳请陛下无论如何要见上他们一面!”


第75章 局中局(二)
  养心殿内。
  “皇后和国丈亲自前来究竟所为何事若不是什么大事还是容后再谈吧。”面无表情的皇帝看着眼前这两个暗自压下焦虑的人开口就是逐客令。
  可以说,现在的师禹完全没那个心思,也没那个时间听眼前这两个人再说些什么。
  “陛下,臣妾深觉连大人之事颇有不妥,此番前来实为……”端木熹微率先开口,既然皇帝不耐,她也只能开门见山地说了。
  “皇后再过不久就要生产了,这个时候还是好好回宫歇着要紧,别再烦恼这些与己无关的朝堂之事了。”对方话还没说完就被师禹打断了,紧接着又转向了意欲开口的端木良;“国丈也是,听说最近国丈身体不舒服啊,不如随皇后一起回去让太医好好瞧瞧”
  虽是问话,但听着的两个人可一点儿都不觉得他们能反驳得了。
  “陛下……”端木熹微和端木良同时上前一步,一副不肯罢休的样子。
  “刘安,送两人回懿仁宫,再请个太医过去瞧瞧。”师禹绷着脸,对着一边垂手恭立的刘安下令道。
  “嗻。”刘安应了声之后也只有苦哈哈地走向端木家这对父女,“娘娘,大人,请随奴才走吧。”
  端木熹微冷冷瞥了眼笑得谄媚的刘安,心知这次恐怕真的说不了什么了,正准备走的时候冷不防的听到了“咚”的一声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