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穿到明朝考科举-第13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等回头找着好作者,单给他们开个《少年锦衣卫》系列……
崔燮心里有了盘算,却不想说出来叫那两个小家伙骄傲,只负手笑道:“这事不急在一时,还得看你们将来的表现。不过今日你们能揭穿奸宦本象,为朝廷除一大祸患,老师也有东西奖励你们。你们随我过来。”
他带着两位小国舅便往还没建利落的后花园走。
花园中间搭起一片毛竹脚手架,四周围着布幕,里头正搭建小楼。楼架外面已铺设好青石甬道,分隔出几片花圃树丛,树荫下还摆了石桌石凳,花园一角更辟出了习武场。
崔燮带这两兄弟去的,便是挨在谢瑛家一侧的习武场。
那里地面都是整块石条拼成,平滑干净,贴着墙摆有装得满满的兵器架子,练功用的沙袋、石锁、梅花桩,墙边钉着射箭靶子。而在月亮门旁特搁了一座石桌,上面摆着一个高大的多层木箱——
说是箱子,几乎就是个柱子,外表不是光滑溜圆的,而是一楞一楞的,一眼看不出有多少面。其上下共分十层,每一层、每一面都只有窄窄的木条框着,中间都是通透的,箱子里面衬着巴掌大小的彩画小人儿。
仔细看来,那些小人和《崔岳孤养生论》里印的绣像一模一样,只不过画得更多更细。顺着这些木框看一圈过去,就像是看着小人儿慢悠悠练完一式拳脚。
崔燮站在稍靠后的地方,含笑看着两个孩子上下摸索木箱。等他们看得差不多了,他才上去在箱子顶上抠了抠,拉出一条绳子,用力拉动。箱身内的图片顿时嗡然转动,化作斑斓色块从一个个小方框里转过,他又加快了拉绳子的速度,慢慢调试着,终于在某一刻,框中的画面变得清晰了。
框中的小人不再飞速流转,而是开始在框子里活动,快而清楚地转动肢体,打拳踢腿,好似在箱里活了起来。每一层的小人儿都这般活动着,两位国舅看了上面看下面,只恨自己没多长几双眼,看得不全。
崔燮不住手地拉着绳子,看着他们着迷的神色,心里倒微觉遗憾——
技术问题不好解决,没能弄出电影胶片那样长长的可以来回拉的片子,只能把图片分粘在高大的多层转轮上,让人看的时候自己从上到下,一个动作一个动作看了。
两位国舅还是头一次见着这种高科技,喜欢得无法自拔,一面照着画上的动作练习,一面胡乱夸着:“真乃神技也!”
“先生怎么能做出这等神仙般的东西!”
“我若不是先看了它不动的模样,真要以为这箱子里藏着个会动的神仙妖怪了!”
张家兄弟沉迷动画不能自拔,连旁边月亮门叫人推开都没发现。
崔燮倒是听着门外的脚步就听出来了,不过在两个弟子面前不好过去接人,仍站在桌边拉着绳子,只扬起脸向门后露出个笑容,招呼道:“谢兄来了?”
谢瑛应了声“贤弟”,便走上前来。
他一出来便见两位国舅的眼睛粘在动画盒子上,身子跟着小人儿乱动,而崔燮站在他们身边,拉着绳子转动里面的画片。那绳子是麻搓的,有些粗糙,拉久了在他手指上勒出了些红印子。谢瑛便从怀里掏了块手帕来,垫上手上快步走上去,接过绳子替他拉了起来。
两人一倒手,节拍错了,画面又变回了飞转的色块。张鹤龄兄弟才从动画中回过神来,看见了刚刚过来的谢瑛,惊喜道:“谢镇抚!你看我们先生给我们做的、做的……”
“动画。”崔燮也起不出什么漂亮名字,索性就占了动画这个词,对弟子们说:“你们两个不是想跟谢镇抚学断案么?今日就先不练武,叫谢大人给你们讲案子。”
谢瑛笑道:“两位国舅出手便斩落了奸宦李广,如今满朝谁不夸耀?今日若讲,就该讲国舅智擒李广的案子。”
是叫谢镇抚讲他们俩办的案子,还是看先生的动画呢?
两位国舅是这也舍不得,那也丢不下。崔先生索性替他们选了,把绳子和手帕都给他们兄弟,叫他们自己拉着绳子放动画片玩。他们两个大人就去盯着修楼的,早些把书楼建起来,以后两位国舅就能安心在楼里看书、作文章了。
国舅们很想拒绝这样的未来,然而崔先生是个冷面严师,越见他们有出息了,越不肯放纵他们。还是谢镇抚体贴人,趁崔先生看楼时安慰两位国舅:“往后我没公务时便常过来看看,给二位国舅讲案情。”
他是崔先生的救命恩人,有他在,崔老师总肯对弟子们抬抬手。
二张也拿他当救命恩人拜了拜,小声说:“陛下当初赐这宅子,其实也有叫镇抚教我们兄弟的意思,不然怎么特旨赐在这里呢?谢镇抚千万要常来,我们兄弟天天盼候着。”
谢瑛唇角微挑,露出个十分温柔的笑容:“这是自然。”国舅们不嘱咐,他也要来的。
有谢镇抚保护,两位国舅就敢放心地玩儿动画箱子了。
谢瑛却是全大明最早见识过拉大片儿的,改良版做出来后,崔燮还叫人改了自己那个镶水晶镜片的箱子,里头也贴上这样的小画片,跟他一道在屋里看过高清版。
他既见过更好的,也就不怎么沉迷这种大众版,在这箱子和画片大批做出来后,倒是帮着崔燮做了回推广。这回自然不用像还得跟崔燮装不熟时那样,穿着新衣裳往郊外跑,“不经意地”叫人看见,而是直接叫人抬了大箱子运到北镇抚司,公然放在庭中,当作他镇抚使给下头人的福利。
崔岳孤先生的养生导引术。
经过国丈认证,天子过问,首辅都曾派人买回家的,能教人健体延年的真道术。
谢瑛拉着箱上的绳子,转得里面的图片连成一个个会活动、会打拳的小人儿,叫同僚们闲着没事时跟着动弹动弹,养身健体。
十四千户所里的校尉、力士们依时操训,他们这些掌刑的人却成日窝在北镇抚司,如朱大人这样腰往横着长的也颇有几位。且不说岳孤先生在《养生论》中论证了体肥易生痰疾,只说他们做军人的要护卫天子,人胖了,身子不灵活了,叫圣上瞧着也不像样。
他在锦衣卫里推行此物,还教人养生操,不管练的多不多,看的人总是多的。甚至有各府的侯爵、伯爵特地往镇抚司来打听这动画箱子,谢瑛便自掏腰包订做了,送往各家勋爵府与他们所掌的五军都督府中。
崔燮自己也订制了好几个这样的箱子,又叫居安斋描了八段锦的画片,弄了不少动画箱,送了几位师长,更在居安斋、绸缎庄、锦荣堂外各放了一座。每天早晚开店前、收摊后,就叫掌柜带着店伙占着人少的地方依样做一套操,若有路人看见了也想练的,就叫他们也跟在后头学做。
等这动画箱在京里风靡开来,不显山不露水了,崔燮便搬了一套以他自创操为主,剔除了拉拉队操和高踢等高难动作的特制彩色动画箱,送到久盼彩页养生论不得的刘阁老府上。
刘吉早就听说了崔燮做动画箱,推广养生功法之事,本来觉着他不知自己为他做过的事,不会送来,还曾打算订做一套。却不料他竟特特地送上门来了,感动得连忙叫人引他到正厅喝茶,自己换了件衣裳,到厅里见他。
崔燮虽是来送礼的,却不是来巴结他的,态度仍然不像别的送礼人那么谦卑。
不过他有技术,足可弥补态度上的不足,刘首辅也不介意这点,含笑说:“前日老夫与岳孤略论养生之道,却不想岳孤便记下了,特特送这画箱来,实在出我意料之外。老夫明白你的好意,虽然我今年也有六十五岁整了,但朝政艰难,时局未稳……”
他仰头看向画箱,感叹道:“这朝中却缺不得惯经风雨之人坐镇,老夫虽年迈体衰,却不得不为国珍重啊。”
……
洪武十三年,太祖就颁定了六十致仕的退休标准,虽说永乐之后有反复,不过刘大人这岁数也就别提为国,还是为自己珍重,该准备准备让新人——比如说李东阳啊、谢迁啊、杨一清、杨廷和啊他们都上位了吧?
他看着老首辅意气风发的脸庞,又不好叫人退休,只好多讲了讲老年人要重保养,尽量不要起床太早,不要骤然受寒,不然也容易受风。
特别是半夜在宫门外排队吹冷风,特别容易引起老年人心脑血管骤缩!
刘首辅正当志得意满之际,听不出他的言外之音,含笑答道:“老夫明白你的心意,自会为朝廷、为陛下好生保重。你只管与老夫齐心戮力国事,将来你再长二三十岁,老夫还待将这首辅之位交到你手中呢!”
第250章
刘阁老这般年纪; 竟还要投身广场舞事业; 健身报国,实在令人感佩。崔燮看着他这不伏老的劲儿; 忽然想起自家祖母也是夕阳红的年纪; 两个弟弟又正在冲刺岁试; 体力消耗大,也该多运动运动; 便定了一座八段锦动画柜; 叫人送回迁安老家。
造福完了亲生的家人,他又想起了他老师的岳父——给居安斋大开方便之门; 帮着他们建起南京分店的成国公朱仪。
成国公跟刘首辅差不多年纪辈份; 崔燮送他的也是首辅同款养生动画; 随附的信中执足了晚辈礼,只说是代老师、师母为老国公调养身体。
朱国公激动得把属下、故交都请来,动画箱子高高地摆在堂上,叫管事拉动绳子转出动画来; 叫人都看看自己的女婿何等孝顺; 教养学生都不忘叫弟子孝顺他们。
几位与他相好的侯、伯、都督眯着眼凑上去看; 有的赞赏这箱子,有的则笑话他偌大年纪还爱这年轻人的东西。却有一位守备太监杨太监见多识广,羡慕地说:“咱家收着宫里的信,说这岳孤养生论是皇爷赞过的,五军都督府都收着这样的箱子,叫将士们学练哩。听说是京里匠人都能做这箱子; 从居安斋买了画片子搁上就能转,可惜什么东西传到咱们南京就慢了。今日不是托老国公的福,咱家还难得一见这箱子呢。”
也有一位与京中亲友来往密切的老将成山伯附和着说:“可不是,京里有的东西,咱们这儿总得拖多少日子才有。就那居安斋,在京里做了多少年,还不是去年才教国公引到咱们南京的?虽是开了铺子,锦衣卫新书也还慢京里一两个月呢!”
也有叹息锦衣卫大杂剧的:“分明是十五场的南戏格局,却偏偏是北词北曲,寻不到好班子唱!听说京里有个锦衣百户高某,先前伺候过成化爷的,排的一手好戏,人都能飞天下海,活神仙似的!”
本来南京才是繁华风月地,这几年什么彩图书,什么窄衣、新戏都从北京运来,连状元都出在了北直隶,好像大明文风文运要北移似的!
朱仪挑眉一笑:“移到北京就移到北京,反正我那徒孙儿从京里寄过来的及时,南京还是我第一个收着。你们要看这动画,只管来我家,带着儿孙们都来,我可不是那小气的人!”
就是成国公再不小气,他们能天天带着儿孙往国公府跑吗?听说人家北京有的是会做箱子的木匠,锦衣卫、太子幼军、五军都督府……甚至大街小巷都有动画供百姓们学练养生功!
南北两京并列,南京还是大明立国之地,凭什么就不如北京!
就该在军里普及动画箱,将操训的拳脚刀枪练法都做成这会动的小人,一营里发几个箱子,叫军士们跟着学。那学得好的跟着快的打,学不好的自己看画片一张一张摆姿势,这不比叫人在前面带着练的还强?
一群留守南京养老的勋贵、将领认真研究起了怎么把动画箱子弄到自己府里、营里。
成国公虽然抱着自己的箱子不许人动,倒也给他们指了条明路:“何不去居安斋问问?这好东西就是他们家兴起来的,他们定然认得木匠!”
对,他们定然还能弄来新的动画!
众人连家都顾不上回,立刻叫了长随家丁往居安斋要动画箱子。小计掌柜就是靠着老国公的庇护才安安稳稳开起店的,自然不敢不卖国公面子,也不敢得罪这群勋贵,只得记下各府要的数量,把自家雕版的工匠当作木匠用,加班加点地雕动画箱。
亏得崔燮本来就想在南京推广健身操,给他送箱子时顺便就带了图纸来,不然两京之间来回跑这么一趟,那些等不及要动画的官人们非得他的骨头拆了不可。
众家勋贵、督军府上有了动画箱子,从居安斋买上了岳孤养生功法、五禽戏、八段锦的小图片,底下的同知、佥事、镇抚……同南京六部的文官们也有不少悄悄购置这北地来的高科技产品的。
北风南渐,吹得从各省来应这场应天乡试的才子们竟有些心寒。
打从成化二十三年那科会试,北直隶举子崔燮力压江西神童费宏中了状元,北方的文风似乎就渐渐兴盛。就在那一科前后,崔燮主持出了《国子监名师系列》《成化二十三年高分闱墨集》《进士经验集》等书籍,北直隶学子中便有不少是读了他的名师笔记,才在临考前将文章拔起一段,以至压过了南方士子的排名。
而那场春闱之后,他的书连同居安斋的锦衣卫院本、画本就随着归乡的举子进士们同回南方,把彩印技术也带了过来。
也不知他们怎么印出那样生动细腻、精细入微的彩图,画中锦衣卫几欲从纸上跃出,佳人更是楚楚令人生怜。
不仅印刷技术直到五年后的今天也没人能破解仿制出来,那些彩印书、连环画的“崔美人”画法也风行一时,以俗盖雅。
如今世人都趋向俗艳的崔氏美人图,不知欣赏秀逸洒脱的文人画,一副北京居安斋印的大幅美人像,运到江南来,价钱几欲压倒沈周、吴伟、唐寅等名家!
王守仁到居安斋挑新题集时,远远便见到有秀才捧着新出的《锦衣卫》边走边叹,感慨时俗日薄,世人只知浓艳美人好,不知欣赏真才士名家手笔。
他就忍不住看了一眼那人手里的书——还是上个月的旧书,正连载到十三千户与上岸的倭寇接战,倭寇们提着精钢长刀,猿形鹤势地奔袭上岸,欲以人海之势压倒他们国朝军士。然而正在此时,天海之间黑压压地铺排过来一大片阴影,其上乘着一名戎装重甲,身材丰壮的将军。
他那深沉厚威严气息,顿时压住了倭寇残虐形象给读者带来的隐忧。
想起这结局,他就有点感激居安斋,在学子们乡试之前画到这样叫人安心的地方,省得有人担心着锦衣卫的输赢,收不回复习的心思了。
不过话说回来,锦衣卫院本已写到结局,看过院本其实就不会太担心。还追着看图画书的,必定都是极喜欢“崔美人”画法,爱里面英俊勇武的锦衣卫的人。
这样爱画,还嫌弃什么崔美人画法庸俗,吹捧什么江南才子呢?王守仁微微哂笑,绕过那几名书生,往店里走去。
错身而过之时,他忽然听见离得稍远的一名书生说:“这居安斋与崔状元关系匪浅,他家印书用的又是崔美人的画法,这崔状元与崔美人怕不是有什么干系。”
一名中年书生捋须答道:“是有关系,我曾在戚致远公文集中读到一篇建迁安藏书馆志,其中讲到书馆前身,便是崔侍讲母亲的嫁妆,那崔美人在崔侍讲寒微时曾租过他的院子做书斋。”
众人都看向他,连王守仁也微微停步,回头看向他。那人捋须时手指微翘,竟比常人多出一根枝指,显得有些怪异。
形貌古陋,手生枝指,倒像是一位著名的吴中才子。
王守仁停步看向他,琢磨着是否该上前结纳一番。那人倒不怕别人看他的枝指,光明正大地露出手,笑着说:“你们早不曾买过迁安戚县令的游记?那里写得清楚,是那崔美人恰租占了崔侍讲母亲的嫁妆门面开的书斋,后来她随夫婿远走,留下的画师归了居安斋。如今世面上的崔美人画全是仿品,居安斋的画师仿得最精而已。”
那本戚致远公文集存世量极少,寻常人连听都没听说过,也就是早年有几个与致荣书斋有来往的大客商捎来过数十本,不是爱藏书的名士都不知道。
王守仁跟崔燮相识这么久,却因年纪小,也不大清楚对方入仕之前是怎么过的。他不由得跟着多听了几句,却听那枝指生抛开戚致远公的游记,忽然论起了风月:“崔侍讲必定是个多情人物,不然怎么自从崔美人离开后,至今不曾婚娶,还一路扶持着能仿她画风的居安斋呢?”
……崔燮那么风光霁月的伟男子,怎么会惦念着别人的妾室!
王守仁听不下去了,闪身拦住他们,给崔燮正名:“你等是今科考生,怕也都是读过崔侍讲编订的必读笔记,进士经验的,算他半个徒弟,怎能如此编排他!崔侍讲不婚,自是因为他气运太盛,于家人有妨克,为了家人才不成亲,和什么崔美人有何干系?他是个导饮服气的居士,自然不近女色。”
他指着店门外正叫几名客人拉动着围观的动画箱道:“这正是崔侍讲命人制出的养生功法动画,依着《岳孤养生论》而制的。我曾与道士辩过他这动功导引法的优劣,也亲身试过多年,确实益气强身,胜于静坐。崔侍讲这般出尘人物,岂会如你等所言,与妇人有牵扯?若再这般说,休怪王某不客气了!”
那人叫王守人骂得微露惭色,拱手向他道歉,怪自己不该为流言所误,以讹传讹。
王守仁淡笑道:“你议论的又不是我,我怪你什么。只要你们以后莫再传这些不经之谈,听到别人说时也帮着维护崔大人,就算他没白费心力做那些科举用书,教寻常士子得闻名师精义。”
他话说得这么硬梆梆的,软糯的江南书生都面红耳热,没法给自己递台阶。那名拿着锦衣卫小册子的书生没话找话,强夸他:“兄台性情端方,人物俊秀,若玉映珠辉,光彩耀目,言辞亦清畅条达,想必曾受名家之教。却不知该如何称呼?在下顾璘,这位是吴中第一才子,书家祝允明……”
祝允明谦虚道:“何敢称第一,不过是略通诗文,随家外祖与岳父学过几年书法的不第之人罢了。”
王守仁也听过吴中才子祝允明、都穆、唐寅、文徵明之名,神色微微放软,拱手答道:“在下王守仁,字伯安。”
顾璘想来是极喜欢锦衣卫的,夸他都夸他像锦衣卫,怎么偏还要装个不喜欢的样儿,边看还边嫌它俗艳?
他心中念头略转,忽然忆起“玉映珠辉”这个词是锦衣卫画册中形容安千户的,他自己生得疏眉朗目,是英伟俊朗的人,并不像那个爱扮女装的安千户。他皱了皱眉,正要劝那位顾书生夸人时别乱挑词,但见对方满脸真诚,又觉得不该为了一名赞词较真。
那安千户虽着女装,可那不也是为了解救百姓,寻到倭寇的大本营?
为国为民不计身名,这却是大丈夫所为,他也不该因对方办案时穿女装就瞧不起人家。不然的话,他岂不也和这些议论崔世兄与崔美人如何的书生相似了?
安千户的图像从他眼前掠过,他又想起多年前曾在父亲书房里看过锦衣卫几张掉落在地上的锦衣卫绣像。
那里就有安千户的。
他当时其实看清了,就是为了父亲的面子不曾说过而已。但如今锦衣卫第一部 已快到结局,安千户在后几本画册里换上男装后不仅不似女子,反而英勇敏锐非常,又充满报效杀敌之志,全篇看下来比别的千户更显光彩,甚合他的喜好。
也不怪父亲最喜欢安千户,偷偷收藏他的画像。这人物要是不总穿女装,他简直也要喜欢他胜过谢镇抚了。
第251章
江南才子虽说对京里人; 或者说对崔翰有点酸溜溜的; 但是把醋味去掉后,也都是见识广博、学问淹通的风流才士。那位祝允明更是工于书法、诗作; 因手生枝指; 还自号枝山; 是个相当豁达的人。
王守仁听了他一首观王维真迹作的《王右丞山水真迹歌》,甚是为诗中“行云淡映荒水陂; 似有斜阳带微煦”的句子倾倒; 深爱其闲远清幽之韵。
这真是隐士之诗,一洗他胸中读多了崔燮寄来的拟古诗而生的头巾气!
这些日子翰林院编完了实录; 太子也正位东宫了; 李学士就捉着崔燮学写古诗; 而崔燮写出的诗……在京里没人爱看,就源源不断地寄给王守仁,等着他回诗唱和。
王圣人并不懂他那等着自己成圣,沾自己诗文中“答崔侍讲”、“和崔翰林”、“读岳孤养生录有感”标题出名的心态; 因此读了太多崔诗后; 就有些生理疲劳; 提笔回诗都回不出什么好诗来。如今遇上了真才子,读了几篇叫人神清气爽的诗词,他也文思纷涌,与祝允明等人唱和了几首新诗。
他还记得崔燮爱跟他和诗,拿着宴中新题的诗作跟众人说:“崔世兄亦是爱诗人,吾将抄录此诗与他看。”
祝允明惊讶道:“世兄?初不闻王贤弟与崔大人相熟?”王守仁之前帮崔燮讲理时; 也是一口一个崔侍讲、崔状元,完全是站在公理正义上维护他,谁想到他们俩是相识的,这位王公子竟能和朝廷大臣兄弟论交!
王守仁半点不心虚地说:“我若不是与崔世兄熟悉,又怎么能如此清楚地反驳祝朋友那段崔美人的推论?戚致远公在文中既已说明白了崔世兄与那女子并无瓜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