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穿到明朝考科举-第17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从前看不觉得,现在知道了崔燮跟谢瑛的关系,这书简直是不加掩饰地秀恩爱啊
真想穿回去采访一下大明官员们的感受
104L:最爱猫科动物
然后第三箱是《锦衣卫之塞上风云》,这部和《塞上英雄录》基本上是同期连载的,但是除了王阳明和杨一清陕西大捷部分,内容完全不同
啊,谢瑛老师解说了,这本书是在明朝收复蒙古之前定下文字稿的,作者是水西先生李东阳,史上第一部 画影短片就是根据这部手稿的开头画的
这段逸闻在唐寅、祝允明、李梦阳、康海、王九思等当时名人的笔记里都有
105L:六道太太?
谢博士还在讲名人笔记里的锦衣卫故事,崔老师已经拿上来了第四个小箱子,按顺序可能《塞上英雄录》,也有可能是《锦衣卫之纵横四海》
106L:aEE?
哦哦哦哦!!!都不是!!!是锦衣卫连环画的文字手稿!
之前都是印好的图书,这箱的都是一张一张的格子纸和白纸,看笔迹都不一样!!
107L:子桓殿的黑猫?
谢老师开始解读了!第一份手稿居然是,居然是崔燮的!
锦衣卫之风起云涌的大纲草稿!!!
108L:大郎快起飞
我一直以为崔燮就画图呢,原来连初稿也是他搞的
真正是靠一己之力撑起锦衣卫系列的男人!
109L:L!nk
持续几十年的连载,都是他写大纲、做人设、画草稿,这感情真长久。现代人都有七年之痒,人家这五十年高强度工作都没痒过啊
110L:大萌王朝
古代人比现代人对爱情忠贞多了
111L:小岚岚岚岚
第二份文稿也没写名字,谢瑛现场和连环画上的内容对照,确定是龙泉隐士,就是王阳明之父王华的
112L:深水人鱼
我从阳明文集里看过一封王阳明早年写给崔燮的信,还抱怨他爸管的严,不许他看连环画呢
113L:ad?
父、父爱如山
114L:某子
父亲写女装大佬,当然不想让儿子看了
115L:南瓜木鱼
王圣人没有成长为女装大佬,多夸了爸爸的用心教育……
116L:clair
是啊,偷偷写女装大佬的王爸爸把儿子培养成了翰林院第三大武功高手
117L:玛丽简
这个箱子里放的都是作者手稿,不光是第一代的阁老们,前七子、吴门四才子的都有,还有明代著名美食家费宏
118L:轩轩
费宏就是崔燮出海后当的首辅,果然阁老都写了锦衣卫
这几个人倒是大大方方题名,不像前辈们的手稿都不写名字的
119L:阿CC
毕竟前代作者辈份都比主编大,那时候锦衣卫又还没成国民大作,他们写起来也很有心理压力的
120L:摩卡
啊,崔老师又开新箱子了,这箱是《塞上英雄录》!
居然还有塞上英雄录手稿,俩张国舅亲笔写的!
【大张国舅专访山海卫将军王项祯。JPG】
【小张国舅专访安顺伯。JPG】
121L:柠萌苏打水
呃,怎么说呢,稿子真不是一个画风啊
122L:adsdddr
写的也挺好吗,中心清楚内容顺畅容易理解,字也不错
123L:司马懿
但是不像《塞上英雄录连环画里》,开场就是一段诗啊,有点……质朴
124L:左转天堂
质朴好,质朴才不会被选上语文课本
老实说锦衣卫连环画虽然挺好看,但是我并不想在语文课本上看见它,不想分析李千户智赚倭寇海船那段表现了人物什么性格
125L:风里刀
这一箱书都搬完了,考点居然才添了这么几个,真令人欣慰
126L:aya12588
是啊,就剩下两个大箱子,还有一个装的是动画箱,松了口气
幸好崔首辅是恋爱型的,他要是事业型的,今天要添的考点还不知要多多少呢
127L:翻糖
第二个开的就是放动画箱的箱子!
这个是那种装了放大镜的迷你动画箱,出现得比较晚
最早的动画箱是崔燮制造的分层动画箱,一层只能放几张图片,只有广场健身拳才用它练习分解动作
后来都是小图片、长传送带,能播放更长时间,靠箱外放大镜观看的动画箱了
128L:绿帽侠
不对,这个不是,崔老师说,这个箱子上装的不是玻璃而是水晶,里面的卡位也很大,跟博物馆现存的那些动画箱不一样
129L:精准分析
他把刚才看过的画片拿过来放在动画箱里,正好能卡上,一套八张,合上箱子,透过镜头可以看到里面的画面
130L:三长一短选最短
谢博士也凑上去看了,不过他们不敢拉牵动转轮的绳子,怕朽坏了,就带着摄像机一个透镜一个透镜的转
每个透镜正好对应一张图片,对得还挺齐
131L:smart
谢博士说,这个动画箱的结构和别的动画箱相似,应该也是可以达到连放效果的
当时崔燮应该是把这个箱子和图画作为一份珍贵的礼物送给谢瑛的,为了配合图画本来的大小,才把箱子做成这样的
132L:小巩
嘿呀!
我本来以为这个是动画箱的原型,你想玻璃传到中国比较晚嘛,有可能他是因为没有玻璃才用水晶代替的
要真是这样,他在弘治十几年就画出世界各地风景,那就真能确定是穿越的啦
133L:口吕品?
有道理
134L:拿破伦酥
又来了,穿越党收收脑洞,看专家们讲解不好么
135L:羰
行了行了,还有最后一个箱子,专心看开箱吧
136L:诚基
哦,这个箱子里也是画,不过都是卷轴
崔老师正在打开卷轴,这个速度比较慢
137L:odkgfjnmait
是谢瑛!谢瑛骑马的挂画!
跟小图画风不太一样,画得更写实
看来谢瑛就长这样,要不崔燮为什么对他一见钟情,至死不渝呢
谢瑛说这就是崔燮送给他的第一张画像,就是一见钟情那次之后!
138L:598744
呸,打错了,是古代的崔燮给古代的谢瑛的画
139L:(⊙o⊙)
这满满一箱的画都是谢瑛吗?还是他们俩的?觉得画小图不够秀,得拿挂轴来?
140L:别来春半
有崔燮的,这张是……青年时的崔燮,可能他们不是每年一张地画吧,会不会还有其他的画?一个画家不可能专门给爱人和自己画肖像吧
141L:疏风
崔首辅告诉你,可能
142L:叶子
这箱画也是从年轻画到年老啊
陪葬不搁金玉器,满满的都是他们自己的画像,简直就是要在地下重温这一辈子似的
143L:dkot85222
陪着彼此的只有彼此吗?太恩爱了
144L:角色
压箱底的是世界地图和明代地图,是他们曾经一起走过的地方吗?还是寄望来生要再一起走过
145L:阿妹你可长点心吧
不过这份明朝地图很值得研究啊,跟现代地图和之前明代官方地图的形状都不一样,是公鸡形的
146L:白桃
这应该是在北拒鞑靼之后,收复天山一带时画的
同学们注意,考点又来了,大家要好好记忆啊!
147L:xiaoxiong1908
终于来了,我就知道崔和衷放不过我们
148L:别怕,我不是什么好人
考试狂魔崔和衷,从明成化年间就专注摧残学子,五百年后的学生也逃不过他的魔爪……
149L:夏楠
诶,地图底下还压着一张纸,只写着一句话
“这个时代变得越来越快,越来越好,我没什么要说的了。”
150L:loka
这句话是不是有点怪
151L:卜卜安
好像不是给谢瑛写的,而是给后世考古的人写的,本来想留给咱们点儿什么话,结果没留似的
152L:山风
细思恐极,等专家讲解
153L:fandal
谢老师果然上了,不愧是专门研究崔燮的谢瑛,肯定能理解!
154L:空空
紧张等
155L:兰斯洛特
呃……谢老师说,这句话应该是对后世我们这样开发了墓葬的人写的
他会留下这纸书信的行为背后隐藏了他本身有希望后世人看见他所留下的书画,了解他和谢瑛的人生,和当时其他许多精彩人物的心情
然后这句没什么可说的,其实是鼓励后世人努力发展进步,他作为前辈不会用自己的经验固封你们
156L:明日天涯
阅读理解十八级吧这是?
万万没想到,专家解读起东西来跟我们做阅读理解是一样的生拉硬扯
157L:谢崔
但他长得好看,扯得好听
158L:燎原火
我看见崔老师都忍不住了……躲着镜头偷笑了,然后过来要求发言
【崔燮忍笑。JPG】
159L:白色世界
还是崔燮了解崔燮,肯定能把阅读理解做得更好
160L:芦荟
我、我的耳机是不是出毛病了?
什么叫“我受到了古代同名名人的鼓励,决定向一见钟情的对象谢博士求婚?”
161L:plan123
你的耳机没出毛病,我们老师都开始紧急科普同性生理卫生教育了
162L:冷冷
大家挺住!谢博士没答应!他挺住了!他摇头了!
163L:故园风雨
哦……呃……
他是没答应,但他反过来求婚了
他说明代的崔燮就是先和谢瑛结婚的,他不想和古人完全相同,他要首先向崔老师求婚
164L:安静
他说看到古代的崔燮和谢瑛在那种社会条件下都能坚持恩爱一生,他也希望这样用尽力气爱崔燮一辈子
165L:sina
崔老师答应了!
满面笑容的答应了!
我感觉看了一场假考古,这分明就是包裹在考古节目正直外表之下的恋爱指南!
第315章 正德番外
公元1519年; 正德元年。
弘治天子在位三十年而崩,传位至长子朱厚照; 改元正德。尊张皇后为皇太后; 册封元妃王氏为皇后,立元子载垠为皇太子。
二皇子朱厚炜得封蔚王,公主朱秀荣封太康长公主。
正德怜爱弟妹; 欲使他们长在京中孝顺母亲张太后,便在城中建蔚王府,令蔚王兼任国子监西学馆提点,替自己主持编纂算数、农经、格致等泰西学科的书籍。太康公主的驸马赵生是国子监译字生,也跟着蔚王研究西学。
到了新朝; 阁老们依例都要辞一遍官,天子依例要挽留一回。
弘治朝的首辅刘健于弘治年间便因年迈而主动辞官; 回乡养老了。继任的首辅李东阳因体弱多病; 便借此机会坚定地辞了官,而剩下两位阁老谢迁、程敏政年纪都在七旬上下,也到了该务色继任者的时代。
新朝也该选新阁老了。
内阁四员满额,三人内阁也是常态; 不过如今内阁不仅人少,阁老们也都在弘治朝辛苦多年; 精力不济; 还该多选一位。
谢迁、程敏政会同吏部、兵部二尚书,大九卿,及五品以上科道言员共举廷推; 公推了崔燮、杨廷和二人备为内阁,并以张元祯陪上。
正德天子便指了崔燮、杨廷和以翰林院学士的身份入阁。
李老师刚当阁老时,崔燮便摩拳擦掌地准备平倭,不过当时外有胡马窥疆,内有灾荒频发,不具备这样的条件。而今他自己当上了阁老,皇位上坐的皇帝又是好大喜功出名的朱厚照,他还用顾忌什么?
当然是顾忌一眼没看住,这熊孩子自己出海了呀!
不当家不知柴米贵,不当阁老不知愁事多。
崔阁老比当今所有臣子都知道朱厚照在历史上的形象。在别人都以为又要来一位太平天子时,就叫谢瑛赶紧把锦衣卫巡察皇城的工作再安排细致些,巡逻人员中多多安插不畏皇权的人。
出乎意料的是,这位新皇竟安安稳稳地在宫里待住了,竟没打算和国舅们一起走访边关,看看北方的察合台汗国。他仿佛继成了父亲的沉稳性情,勤心理政,不辍早朝、经筵,常开日讲。朝政之外,每天只看看边报,按月翻翻新出的《塞上英雄传》《塞上风云》就满足了。
日子久了,崔燮终于敢相信,这位历史上没什么好名声的天子已彻底扭转性情,不再好大喜功了。
他把精力从朱厚照身上撤回来,上书请太子出阁读书。
正德天子从小受着他的教育,知道他和别的先生不同,元子交到他手里,不会像自己少时般受尽题山文海之苦,当下便允了奏章,又加他个詹事府詹事之衔,让他总管东宫事务。
崔燮这三朝元老的身份之上,又加了个三朝皇子师之名,居安斋的科举笔记、模考试卷、考场经验集卖得更兴头了。连同他指导研究出的高压锅、罐头、松紧带、橡胶鞋底和轮胎,因冠了个“阁老”之名,也添了一圈光环。
不仅本国人,外国使者、商人来到中国,都要捎这些东西回国。
朝鲜这个年年来朝,年年给点薄贡便厚着脸皮大求封赏,连天子都忍不住下旨命他们三年一朝的国家不提,琉球、安南、占城、暹罗、麻喇加等国都纷纷来大明上贡,求允许他们进港购买新出特产。
这些东西技术含量其实不高,但贵在橡胶难得。只有大明两座海岛与云南有胶林,原产地印第安远在海外,太平洋黑潮又把持在大明水师手中,其他国家很难弄到。
小国靠朝贡,靠大明封赐或贸易购得这些珍品,而不肯纳入明朝封贡体系的地方,就难免动了别的心思。
正德二年,向大明朝贡多年的西海道刺使大内艺兴便遣使入贡,以求换得明国出产的高压锅、罐头。但是到宁波拜见当地镇守太监时,竟遇上另一队自称日本使者的海船,欲与他争使节的位置,骗取大明赏赐。
西海道从弘治二十四年就已向大明朝贡,这是哪儿来的野使,敢冒日本使节的名,抢他们的东西!
正使宗设怒发冲冠,当场与对方争指起来。
那家使者却是室町幕府管领细川高国的使者,弘治二十二年就进中国……骗过赏赐的宋素卿。两人在驻守太监面前争到险些拔刀,官府又分不出真假,南京守备索性设宴招待他们,请吃了一顿就要把他们都打发回国。
宗设到了海船上,越想越怒,在大明守备千户所巡逻的海面上就悍然与细川高国的使团战成一团。
海上枪声交作,滚石乱飞,火焰从一条条海舟上升起。当地备倭指挥使刘锦、千户张镗乘船出海镇压,长径炮上镗,将这两支船队大半儿打烂在海中,锁拿两位使者,押入京城受审。
在宫中安安静静当了几天太平天子的正德拍案而起,露出了武宗的本质。
“日本刺使大内义兴是父皇曾发给过金牌勘合的正经大臣,足利义高是何等人?且那宋素卿分明是明人,竟以日本国使者的身份入贡,必是假冒使者的海盗!
“足利义高勾结中国海盗,欲入中国为祸,并在日本海上追杀真正的日本使者,是将朕与大明尊严置于何地?这等无君无父的巨寇,朕岂能容他们!”
立斩宋素卿,集结水军,平海外巨寇足利义高,教这群企图愚弄大明天子的跳梁小丑知道何谓天威难犯!
朱厚照不会是想亲征吧?
可千万别亲征,他在正史上就是淹死的,万一历史的惯性特别强,让他淹死在日本海里了呢?
崔燮提心吊胆地等了半天,终于等到了天子口中的平倭大将——不是御驾亲征,不是大将军朱寿,而是锦衣卫指挥使谢瑛与十四所千户。
兵部尚书王琼立刻反对:“朝廷大事并非涂画般容易,应选熟悉水战的大臣去,怎能令不习水性的锦衣卫出海?”
说着又瞟了崔阁老一眼——这眼风可不只他一个人在递,三位阁老、六部堂官,二十多双眼落在崔燮脸上,逼着他把这个被连环画洗脑的皇上劝正经了。
崔燮心里呵呵了一声。
派锦衣卫出海算什么,没打算御驾亲征就算他教得不错了。
但身为内阁三辅,他还是负责任地劝天子另选擅领水师的将军平寇。就算要派锦衣卫过去,也可以,但锦衣卫只可代天观战,必须令懂海战的将领指挥,不可使谢瑛等人指挥战斗。
虽然他认识谢瑛多年,深知他是个文武双全之人,但他绝不会因私谊而举荐不合适的人上战场!
然后他身子深深躬下去,饱含深情地说:“臣诚知陛下怜惜海外小国弱民,不忍其遭受海寇侵扰之意,故令水师代其清剿海盗,以保民安。之所以令锦衣卫出海,只因其为天子近臣,陛下可以其为耳目,如同亲见海上战斗情势。”
正德顺势点了点头,说道:“正是,朕其实也不一定要派锦衣卫出海,朕知道我大明军士精壮善战,出战必胜,想亲眼……”
崔燮朗声打断了他:“陛下即便令锦衣卫出海,众人又不通文墨、不解书画,如何能令陛下如临海上?臣却略能画几笔,愿随锦衣卫人等出海,为陛下画来这场海战现场海船倾翻,血肉横飞之态。”
不不不,哪儿有内阁大学士出战的,崔先生不可!
做阁臣不能去,臣可以辞官。只要能满足陛下的心意,臣不在意身份。
崔阁老不在意,天子、阁臣、六部、九卿可都在意得很。刚廷推出来的阁臣,不能为了让天子看个战场图就辞官了啊!
坐上皇位,刚想释放一下天性的正德天子就叫先生吓回来了,连忙断了御驾亲征的小心思,连锦衣卫也不派了,老老实实由兵部举荐将军。
崔、杨两位老师对他还是很好的,提议派几个画师随船,好画回前线将士平灭倭寇的英姿,回来制成画影给他看。
海船还没出港,文思院的画匠们就忙忙碌碌地制起了画影。这些画匠虽没见过大海,却见过崔燮画的锦衣卫,照猫画虎也能画出逼真的海景来,配上爆竹、水浪、玻璃镜反光制成的声光特效,看着十分逼真。
可惜正德天子人在画影前,心却在千里外,看着再好的画影也仍难解忧愁。
直到西北一带发来的战报开解了他这点遗憾。
大胜。
鞑靼残部向北逃入大漠。
当地胡人举族内附,等待朝廷派官治理。
平倭虽然诱人,可西北一带更是指着他这个天子指点战略和民生,他又岂能为了外国百姓抛下中国百姓!
正德自我安慰了一阵,令都察院、吏部共推人检治边疆,并下旨令军人在当地修筑水泥路,以便胶轮车出入。
有平坦的路,有胶轮车,那片土地才算真的连在了大明身上。不然道路不通,人畜难以出入,土人还是窝在那里过着贫苦的旧生活,还算什么归化呢?
正德天子站起身,拿朱笔在文华殿后的大地图上画了个圈。
从这里向西向北,只要是能住人的土地,大明的礼仪教化都要传过去;从东南沿海到印第安大陆,也不许任何海寇作乱,杀害良善百姓。
父皇当初做的事,他要继续做下去。
做个能令百姓丰衣足食,大明无人敢侵扰的皇帝。
正德四年,大明水师终于擒获了令假使臣出使大明的匪首细川高足,平定逆臣足利义晴幕府,重新封赐日本国主,并赐汉姓。因其国事素来被幕府把持,国主不习政事,正德便遣使臣代其理事,又令驻扎在陆奥的水师分兵护持列岛,以防再有叛臣作乱。
这一年,武英殿大学士崔燮指导着西学馆格致生与工匠共同研制的蒸汽机终于完善,可装载在大福船上,使船不须借风力,仅凭船身两侧的的明轮与螺旋浆之力前行。
有了这不怕风向变化,凭自身之力就能随意变换航向的船,不多年后,大明海路都已被梳理一清,所有商船、使船、客船都在水师监护下,再没有海盗肆虐的余地。沿海城市也渐次开放港口,方便各国使者、客商往来,禁海的规条渐松弛,东南沿海凭走私壮大的旧族也渐渐凋零。
航海收入真正从市舶司进入国库,国库丰盈,百姓日渐富庶,朝廷才有更多银子养兵、安民,修桥铺路,修坝拦水。
十年后,崔燮告老还乡,回乡后悄悄带着早已致仕的锦衣卫指挥使出海旅游,从此再无音讯。
虽然崔先生走了,正德却也不再有甩下国事出游的冲动。
这么大的国家,这么大的海域,都需要他这个君王勤心维护,他哪儿还敢放松?先生们渐已年迈,而他正在壮年,该由他撑起这片天下,给后人建起一个更好的江山了。
作者有话要说: 历史人物的番外我怕写不好,破坏人物的形象,王守仁番外就不写了
番外到这里就结束了,这篇文也正式结束,非常感谢大家这一年多的陪伴
科举这篇查了太多资料,也挺累的,我会休息一阵,下一本写个比较悠闲的古穿种田文,就叫《穿到古代当名士》,怎么样?
【 http://。cc】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