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小日子-第1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不急。”于乐心握住赵和安的胳膊,将人按在椅子上,“先坐下。”

  “你这段日子,成日里往外面跑,我……”

  “夫郎,对不起,这段日子忽略你了。你知道的,我就是去看看那些种子发芽没,你别生气。”心里一着急,赵和安就想站起来,又被于乐心给按下去。

  “坐好。还学会抢话了!”于乐心苦笑不得,“我又没说要怪你,只不过见你这段日子辛苦,人都瘦了,心疼你而已。你想到哪里去了?”

  “我以为……”赵和安看了看于乐心的神情,不像生气的样子,便道,“我以为夫郎是气我这段时间光顾着照看我的那些种子,没顾上你。”

  “对,我是生气了。”于乐心故意冷脸道。

  “夫郎,对不起。我错了。”除了道歉,赵和安也想不出其他什么话了。

  “我气你不爱惜自己的身体。”

  “嘎。”赵和安愣了一下,原来夫郎是因为这个啊!那就,“夫郎,我错了。”

  不管怎么样,道歉就好。

  “真错了?”于乐心偷眼瞅他一眼。

  “错了。”赵和安点头。

  “错哪了?”

  “错在不顾惜自己的身体,让夫郎担忧了。”

  于乐心满意的点点头,“既然知道错了,那今日就待在家里好好休息。”

  赵和安顿时苦着脸为难道,“夫郎……”

  “嗯?”

  “我就出去……”赵和安狠了狠心,只竖了一根手指头,“我就出去一小会,很快就回来。”

  “一刻钟。”

  “谢谢夫郎。”赵和安心里欢呼一声,激动地抱了于乐心一下,这才出门去,觉得夫郎十分通情达理。全然没想过自己其实是被于乐心牵着鼻子走了。
  

  
  





第24章 糖人
  清明前后,地里的辣椒苗长了不少,终于可以准备移栽。因着之前一阵倒春寒,原本直接洒在地里的种子没适应,长势就比不上那些用来育苗的,冻死了一些。

  番椒刚刚移栽完,又要准备番薯育苗,还有苞米,一茬接一茬的。赵和安日夜忙着,于乐心也陪他一起忙,除此之外,还得管着赵和安饮食身体,就没个得闲的时候。

  毕竟是第一回种这东西,什么经验都没有,赵和安也没有办法,只能多盯着点。好在今年气候看着还好,没有什么大灾,且过了前几个月,东西都长起来后,夫夫俩就轻松了不少。

  夏日多雨。

  于乐心一早起来,外面的地还湿着,空气里水汽蒙蒙的。想到赵和安那些宝贝东西,脸也没洗就跑地里去了。

  所幸昨夜的雨不大,地里的作物没受什么影响。番椒早让他摘了都吃了好多回,番薯赵和安说是要□□月才成熟,倒是这玉米。

  苞米杆子又长高了不少,苞米外面的那层皮还青嫩嫩的,看着就喜人。于乐心挑了大的摘了几个抱回家。

  “夫郎,这是什么?”不等于乐心回答,赵和安就要去拿。才抓在手里,就被烫得“嘶”了一声,差点没给扔地上。

  “唉,这么猴急做什么,我才要说烫手的。”于乐心见了,忙放下手里的东西,抓起赵和安的手呼呼吹着,“给我看看,烫伤没。”

  吹了一会儿,又将赵和安的手附在他二手,冰凉凉的,没一会儿赵和安就觉得被烫着的地方已经不难受了。但他并没有就此抽回自己的手,而是借机多停留了好一会,要不是他自己不安分,非要作怪去揉于乐心的耳垂,于乐心还没有察觉。

  “夫君做什么?”于乐心拍了一下赵和安的手,瞪了他一眼,也不是生气,大概就是无奈吧。

  赵和安自知理亏,不敢多言,眼睛扫到桌上的东西,又问道,“夫郎,这是什么?”

  “你的宝贝都不认识了?”

  “我的宝贝?”赵和安一开始还有些不解,而后忽然想起之前被于乐心打趣,顿时明白过来,“这是……苞米!”

  赵和安心里有些欣喜,“苞米已经熟了吗?可那位大哥说要七月下旬才能收啊?”

  “还没熟透呢?算着时间应该是要等七月下旬才可以收。”

  “哦。”赵和安点头,随即又问道,“既没熟透,夫郎怎么现在就摘了,可能吃了?”

  “自然能吃。”于乐心肯定道。

  说了这儿么会话,桌上玉米的热气也散去一些,不再那么烫,赵和安重新拿起来。观察了一会儿,不确定道,“夫郎这是用火烤的?”

  “嗯。”

  赵和安没怀疑于乐心的手艺,先抠了几粒扔嘴里。甜甜的,带着一股焦香味儿。嫌一粒一粒的抠费劲儿,赵和安直接上嘴啃。

  见他这副样儿,于乐心不由自主就笑了,果真跟他自己说的一样,很喜欢吃烤玉米。他忽然想起前世,他们第一回见面。

  那时他已经离开了同安镇好多年,也掉进那吞人的漩涡好几年。原想着任性一次,不期然地碰到了赵和安。

  自己说想家了,明明不善言辞的一个人却绞尽脑汁的将自己所知道的一切描述给他听。

  “我想吃糖人了!”

  “嗯?什么糖人?”于乐心说话 声音太小,赵和安没怎么听清。

  “我想吃糖人。”或是触景伤情,于乐心此刻迫切的就想要一个糖人,那个他从前没有等到的糖人。

  还是问他借的钱呢,可自己都没吃到。

  “我想吃糖人,夫君你买给我好不好。”越想于乐心心中越觉得委屈,看着赵和安的眼里几乎都要冒泪花了。

  赵和安没能理解于乐心的迫切,想了想安慰道,“我明日买给你。”

  于乐心听了更委屈,又强调一遍,“我现在就想吃。”

  “那我待会就去镇上给你买。”

  于乐心听了总算开心一点,但这样又要等好长时间,便提出,“我跟你一起。”

  “好。”赵和安没有异议,反正夫郎开心就好。

  接下来许是一直念着事儿,于乐心饭都吃的不□□然。以往总是赵和安催着他,如今却是他一直眼巴巴地等着赵和安。

  到了镇上,赵和安牵着于乐心的手来到卖糖人的摊子前。他们来的早,也没人,也不需要排队。

  “两位客官,要买糖人吗?”摆摊的是一个老人,笑眯眯的,人看着很是和善。

  “要两个。”赵和安回道。

  “客官看喜欢什么样儿的?”

  “夫郎喜欢什么样的?”赵和安偏头看于乐心。

  于乐心摇头道,“说好你给我买的,当然要你选。”

  赵和安闻言,瞧着摊子上各式的模型犯了难,看了半天,忽然灵机一动,“叔,便照着我和夫郎的样子做两个,可以吗?”

  “哎,可以的,可以的。两位等等,马上就好。”

  看得出来,老人是做惯了这个的,手上动作及其熟练,赵和安和于乐心没等多久东西就做好了。

  “客官,您要的糖人拿好喽。一共十文钱。”

  赵和安付了钱,接过东西递给于乐心,“夫郎,给。”

  “嗯。”

  于乐心舔了一口,抬头对着赵和安笑了一下。

  “很甜。”

  顿时云开雨霁,仿佛蒙在心头的那层阴翳就此散去,心中的执念也终于得以放下。

  赵和安原被于乐心这一早上的异常举动拉扯起来的心也在这瞬间放下。

  

  

  

  

  

  





第25章 第 25 章
  玉米可以吃了,赵和安想着也该给姑姑家送一些尝尝,吃个新鲜。

  赵和安拿着东西到姑姑家时,赵永怡也在家。

  “怡弟竟在家?”按理现在还不到休沐日。

  赵永怡道,“再过几月就要秋闱了,夫子特许了我回家自己温书,隔上十日去找他一趟就可以。”

  赵和安点点头,赞同道,“这样也好,在家自在,也轻松一些,学堂里的氛围太过浓重,搞得人紧张不已。”

  赵永怡应和道,“哥夫说的有理。”虽他原意并非如此,赵和安说的他也有几分赞同。

  “对了,哥夫今日是来?”

  “来给你们送点吃的。”赵和安随他进屋,放下背篓,从里面拿了一个苞米出来,故作神秘道,“怡弟可知道这是什么?”

  “这是,”赵永怡亦有些好奇,看了眼,脱口道,“苞米!”

  “怡弟见过。”赵和安奇了。

  赵永怡定了定心神,镇静道,“只听人说过。”

  “怡弟果然聪慧,只听说过就能一眼认出来。”赵和安佩服道。

  “呵呵,大概那人描述的细致,印象比较深刻。”

  赵和安听他这么说,不免来了兴致与赵永怡交流一二,“那人都与怡弟说过些什么?可知如何种植,产量如何?若是产量低可能是什么原因引起……”

  赵和安一连问了一大串问题,赵永怡凭借着记忆将自己知晓的全告诉了赵和安,“至于如何提高产量,那人倒没怎么细说。”

  赵永怡这么一说,赵和安顿时有些失望,又暗道自己贪心,已经听怡弟说了那么多还不满足。

  “不过,说到这个,愚弟倒有一点想法,哥夫可要听上一听?”

  赵和安眼前一亮,“怡弟且说。”

  “愚弟以为要提高产量,不外乎从八个方面入手:土、肥、水、种、密、保、管、工。土,即土地,土地好坏至关重要,这才有良田劣田之分;其次,土地的耕种、保护、规划等也至关重要。”说到这儿,赵永怡顿了一下,“愚弟还有一个想法,关于土地改良,为何不能将劣田变为良田呢?”

  “劣田变良田?”赵和安顿觉思维大开,看着赵永怡的目光都炽热起来。

  赵永怡心道惭愧,这不过也是他占了便宜,没想到竟然收获了哥夫如此热情,实在不应该,“不过,这想法我也就是听人说过,具体如何却是不知?”

  “怡弟不懂也正常。”赵和安此时心态极好,念及赵永怡的身份,更加无所谓,“你继续说,其余七法又如何?”

  “所谓肥,即土地施肥……”

  待赵永怡将其余七法尽数说完,赵和安豁然开朗,看着他的眼神尽是崇拜。

  赵永怡有些受不了他的目光,“哥夫,我先把这些东西拿给娘去。”

  说完就抱着东西往厨房走,背影瞧着竟有些狼狈。

  不多会儿,于氏从厨房里出来,“和安来了,怡儿也不知道叫我。”话语里对赵永怡似有几分埋怨。

  “姑姑别怪怡弟,都是我拉着他说话说得兴起,一时忘了。”  

  “嗨,你这孩子,这么急着为他说话做什么,我又没说要怪他。”于氏嗔道几句,又问道,“吃饭没有?难为你和乐哥儿还天天的想着我们,一大早的就来送东西,还缺你那点吃的不成,急个什么劲。”

  “吃了早饭才来的。”赵和安苦笑不得,“知道姑姑不缺。但这是我跟夫郎的心意,姑姑您就收着吧。”

  “好了,我又没说不收。中午留下吃饭,姑姑给你做好吃的?”

  “家中还有些事要忙,姑姑留着下次一起吧。”赵和安软言拒绝道。

  “你这孩子。”

  赵和安欲要说话,于氏又道,“算了算了,知道留不住你,我给你记着就是。”

  “多谢姑姑。那我就先回去了!”

  “回吧。路上小心点。”于氏点头,又不放心嘱咐了一句。

  “知道了。”拢共也没有多远的路,赵和安听了倒也不说于氏多想,只觉得心里一阵暖。

  自上次与赵永怡一番交谈后,赵和安顿时拨开云雾见月明,脑子里清晰无比,一个想法接一个,迫不及待地又是翻书又是实践,比之之前更为忙碌。于乐心无法,只能在他饮食上更加用心,时不时地还拉他去转一转。

  

  

  
  





第26章 第 26 章
  九月里,赵和安和于乐心正在院子里打梨,就听外面锣鼓喧天的。锣声远远的,两人一时也没想到村里又出了喜事。 

  赵和安正想出去瞧一瞧,就听人在叫,“和安兄弟,和安兄弟……”

  赵和安和于乐心一道出去,只见来人满面喜色,一路跑来气喘吁吁的,“和安兄弟,还有和安他夫郎,怡小子他中解元了,报喜的官差来了村里,荣婶让你两快些过去呢!”

  “解元!怡弟他竟中解元了?”于乐心惊道。

  “是呢,中了解元,报喜的官差还在荣叔家里呢。”

  于乐心心道,怎么会不一样了?随即又想可能是自己引起的变数不再多想。

  因于乐心心中那点意外,一时没顾上报信的人,赵和安见状忙跟来人道谢,“多谢永山兄弟过来报信,我跟夫郎这就过去。”

  “哎,好。那我先走了。”信带到了,赵永山就告辞赶着去赵向荣看热闹。

  到了赵向荣家里,村里几个德高望重的人也都在,来报信的官差坐在堂屋里,其他人围在一边招待着,一边同那官差打听些事。两个官差面上看着倒和气,对于其他人的问话尽数回答了。

  赵和安和于乐心到了之后,同人说了些话,于氏又拿出些银子给了两人,赵永怡还未回来,两个官差便没有多留,只坐了一会儿就走了。

  赵永怡回来已是九月底,村里出了他这么一个解元,一荣俱荣,个个都觉得与有荣焉。尤其是赵家的族老,更觉得这是光宗耀祖的大事,应当摆宴庆祝一番。

  “姑姑刚刚找你说什么呢?”赵和安出来只看见于氏的背影,随口问了一句。

  “过几天要宴请村里人,要我去帮忙呢。姑姑也真是的,这么大的事,不用她说我也会去,还专门来一趟。”

  “怡弟回来了?”

  “才回来,不过又去镇上拜访夫子了。”于乐心点头,随即又想到,“姑姑让我跟你说一声,让你也去,到时候就在前面给她撑撑场面。”

  于乐心说着脸上就泛起笑意,赵和安听了也不由失笑,“姑姑还真是,怡弟那么一个解元摆在那里,我去撑什么场面?”

  “嗯,我看姑姑就是请你去前面坐着玩,而我就只有哭兮兮的在后面打杂了。”于乐心垂眼可怜道。

  赵和安亦随他玩笑话,苦着脸认真思索一番,道,“夫郎辛苦了,不然我两换一换。”

  于乐心看着赵和安,狡黠道,“那还是算了,我可不耐烦应付那些人,便还是丢给你的好。”

  “那便如夫郎愿。”

  说了两句玩笑话,赵和安便正色道,“怡弟忙过这几日应该能空闲些吧?”

  于乐心想了想回道,“大约也就这几日了,忙过了就好了。夫君问这个做什么?”

  “有些事想同怡弟商量。”

  “什么事?”于乐心顿了一下,又问道,“可能同我说?”

  “这有什么不能说的。”赵和安失笑,“就是关于那番薯的事。我当时也是听那位走商说这东西产量高,能做粮食才买的。夫郎也知道,当今天下,农人全仗着几亩地吃饭,别看赵家村里人人都能吃饱穿暖,可这世上,多的是吃不饱穿不暖的人。”

  “夫君怎么会想到这些?”赵和安说的,于乐心也知道一些,不过他想不明白,向来衣食无忧的人怎么会突然想到这些。

  赵和安叹了一口气,才道,“多年前我曾与师兄外出游学过一年,路上见的多了,心有不忍,故而这些年来,总想着能有办法改善一番。”

  “所以夫君便买了番薯。”于乐心了悟道。

  “嗯。”赵和安点头,又有些懊恼道,“当时那位跑商说这番薯和玉米能亩产千斤,可如今收获却不足八百斤。”

  “夫君且放宽心,头一次侍弄这些,总归不熟练。再说了,选种这些也是关键。再有就是,毕竟是从外邦引进来的东西,水土不适也说不准。”赵和安的担忧,于乐心心里却没想太多,毕竟后来他是成功了。

  “怡弟也同我说过一些,我也有了一些头绪。现在倒是在想如何让这东西进入村人的视野。”

  “夫君想让村里人也跟着种。”于乐心福如心至。

  “夫郎聪明。我想着由村里人先种上一些,大家知晓了其中好处,自然便有越来越多的人愿意种植。”

  “夫君想的长远。”

  “可是,”赵和安脸又苦脸道,“现在难的是如何让村里人相信,并且愿意种植这东西。”平白无故的,别人怎么会轻易相信他。

  赵和安愁眉不展,于乐心便也帮着他想办法。

  “哎,有了。”

  “夫郎有办法了?”赵和安思绪被于乐心一声打断。

  “怡弟过几日不是要摆宴席吗,到时候不就正好可以将这东西做成一道菜,大家必然会有好奇心,不就正好可以借此机会把这东西推出来。而且,有怡弟的名声在,大家怎么也会信几分。夫君觉得如何?”

  赵和安认真将于乐心说的在脑中过了一遍,“此法可行。多谢夫郎解惑。”

  见赵和安眉头舒展,于乐心顿时也开心了,又道,“那我明日就去跟姑姑说一声。还有,估摸着怡弟过几日也会来家里,你到时候再与他说一说,问问他。”

  “好。”赵和安点头,尔后又问了一句,“夫郎如何知道怡弟会来?”

  于乐心看着赵和安笑而不语,赵和安摸不着头脑,只能自己在心里猜或是他两兄弟感情好吧。

  没过几日,赵永怡果然来了。赵和安同他说了番薯的事,赵永怡听完也对此有极大的兴趣,对他的想法大力支持,甚至到了还亲自帮他们宣传。

  番薯育苗时,赵和安下了有五十多斤的种,收获了约有七百多斤;而玉米当时种子约有五六斤,收了五百多斤。

  宴席过后,零零散散的有村里人来问,不过一开始大多只是抱着看看的态度,真正买的却没几个。赵和安心里有些着急,却也无可奈何,还是于乐心给他想了个办法。

  就趁着傍晚,村里人都忙完回家歇着的那会儿,赵向荣和赵向富两个人一人背着一背篓红薯种和苞米种大摇大摆地在村里转了一圈。路上见着人了就同人说两句。

  “还不是我家永怡说的,那府城周围的村子好多人都在种这东西呢,听说一年下来,那一亩地能收六七百斤呢。”

  “六七百斤,叔,您可别吹了!”之前赵和安他们也说过这话,不过没几个人信的,只当他们吹牛。

  “不是,我们家永怡可是中了解元的人,还骗你做什么。”闻言,赵向荣就板起脸,心里不甚乐意。

  “真是永怡说的?”

  “滚滚滚,一群臭小子,你还不信你叔了?”

  赵向荣这般态度,众人反而信了几分,且两人背篓里实打实地也背了东西回去。想着,各家的人回家去一合计,既然解元家都要种这个,没理由拿话骗他们,而且这东西也不贵,几斤也还是买得起的。

  有几分心动,又有点怀疑。如此,各人抱着观望的心思,便想着先暂时买个几斤放着,等明年看赵和安还有赵向荣几家人的动向。

  人大多好热闹,又有随大流的心思。因此只要先有一家人干了,后面的人就一个接一个。其他人一见去赵和安家的人多了,生怕自己去晚了赶不上趟,到时候买不着吃亏了,哪里能忍,遂都一股脑地挤进了赵和安家里。

  赵和安一见这个阵仗,原本还担心事情不成,这下却是苦于人多了,怕是东西分不过来。

  “这怎么突然就这么多人了?”想着地窖里剩的不多的番薯和玉米,赵和安就一阵头疼。

  于乐心瞧一眼外面乌泱泱的人群,也道,“是呀,人这么多,也不好分,少了哪家的都不是。”

  “唉!”

  “这,夫郎估摸着除了自家留种的,大概能给出去多少?”

  于乐心在心中算了算,道,“番薯应该能匀出三百斤,苞米的话就只能匀出两百斤了。”

  “那便这么着吧,一家分一点。”

  “行,提前与他们说好,各位叔伯婶子明白我们的难处也不会怪罪。夫君这便去吧,忠叔还在外面呢,再晚点他该应付不过来了。”

  “好,夫郎先去把文婶和赵四都叫来,待会儿估计有的忙。”

  “我这就去。”

  话说完,一个往里,一个往外,各自办事去了。

  赵和安一出去,围着的人立马又上前,开口叽叽喳喳地说个不停。先前赵和安总不出来,还以为赵和安不卖给他们了,心里隐隐有些后悔,不免有些着急。

  “各位叔伯们,都安静一下。”声音小了,完全被其他人的说话声所掩盖。

  无奈之下,赵和安气沉丹田,奋力一吼,“都安静听我说。”

  这一声洪亮至极,围着的人皆愣了一下,而后又小声说了几句,过了一会儿才算全安静下来,赵和安便接着说下去。

  “各位叔伯,先前说的两样作物种子,还是照以前说的卖。但小子实在没想到这一下有这么多人,家里余的也没多少了,因此小子不得不提前说好,能卖给各位叔伯的不多,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