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小日子-第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安娃子,我说刚才瞧着有人在你爹娘坟前,猜莫不是你,没还真是你娃儿。我刚叫了你好多声你都没听见,我还以为自己想错了呢!”来人是个约莫有五十岁左右,见着赵和安格外热情,“今日是来上坟的?”

  “带着夫郎来见见爹娘。”赵和安的语气不见热络,淡淡回了一句。

  “夫郎?”赵建林疑惑,随即反应过来哈哈笑了几声,“好好好,你娃子总算是成亲了,这样,你爹娘也可以安心了。”

  岔了那么一句,赵建林又将话题转回来,“你这就要走了?”

  赵和安才答了一个是,赵建林立刻就不开心,板起脸,带着愁容,“安娃子,你这是还怨着我们哪!成亲不与我们说就罢了,这都到了家门口也不愿来家里坐一坐。”

  “堂叔严重了。”赵和安不承认也不否认。

  “罢,你心里怕就是怨着我呢?唉!以前就算了,现在嘛,堂叔就舔着老脸请你到家中坐一坐,吃顿饭,也让你婶婶见见侄儿夫郎。”看赵和安犹豫,赵建林又补充道,“你叔爷爷前两年已经去了,这你应该是知道的。还有你堂姑一家,也搬到你姑父他们村去了。如今这儿就剩你堂叔了,你还要拒绝吗?”

  看赵和安尤有迟疑,赵建林一瞪眼睛,“难道非得堂叔跟你磕头请罪你才能舒心”

  “别,堂叔,小子错了。这便与堂叔一道家去。”话说到这份上,赵和安再不应面上也过去,再说赵建林这人还不错,实则与他也没多少怨处,不过是摊上几个破亲,这才与他断了关系。

  赵建林家并不富裕,房子看着是多,不过都是前几辈留下的老房子。

  这时节已经冷起来,村里各家的火堆也早已烧起来。赵建林一家子人正围着火堆烤火,一边做些小活计。

  “他娘,安娃子来了。”还没进门,赵建林就喊开了。

  申氏从房里出来,笑道,“哎呦,果然是安娃子哟!刚你叔说是你我还不信呢?外面冷,快进屋坐。”

  说完,瞧见赵和安后面还有一个小哥儿,就问了一句,“这还是哪家的小哥儿?”

  赵建林给她使了个眼色,让她别多说,抢在赵和安之前道,“这是安娃子的夫郎。”

  申氏会意,心思转了一转,亲热的拉着于乐心,“哟,安娃子都娶夫郎了。我看看,这模样可真俊,跟安娃子看着就相配。走走走,快跟堂婶进屋,外面冷,别冻着了!”

  于乐心和赵和安二人被热情的申氏拉进屋,赵建林几个儿子媳妇忙起身让坐。

  “安娃子,还有他夫郎,都坐。文儿夫郎,去拿些干果出来招待客人。”

  “嗳,娘,我这便去。”

  等二人坐下,申氏又一个一个地给两人介绍家里人,“这是你文弟,安娃子还认得不?”

  “还认得。”赵和安点头。

  “安哥,安哥夫郎。”

  “这是你明弟。”

  “安哥,安哥夫郎。”

  “还有,云儿和齐儿,这两个小的你怕是认不得了。”说到这,申氏脸上不免闪过一丝黯然,很快又消失不见。

  “安哥,安哥夫郎。”赵和云与赵和齐同声道。

  接下来几人便是闲聊些家常,毕竟多年不走动,彼此之间仍有些陌生,连带着言语间也带着几分小心翼翼。到快晌午时,申氏就带着儿夫郎开始做饭。赵和安来的突然,家里也没有准备什么,只能多炒个两个菜,烧个鸡蛋汤,另外煮了家中还剩下的一点腊肉。

  吃过饭没多久,赵和安就接着家中还有事带着于乐心告辞了。不过,今日这么一来,往后这门亲戚大概是又要走起来。

  






第11章 这个家就交给你了
   离开赵建林家赵和安并没有直接回家,而是带着于乐心往别处走。

  认出走的不是回家的路,于乐心心中疑惑,出声问了赵和安一句,“夫君,不回家吗?”

  “先不回,还得再去一个地方。累了?”赵和安看了看于乐心的脸色,以为他累着了。

  “不累。”于乐心做惯了活,身体强健,不过一点点路而已,哪有什么累不累的。

  看他神色不似作伪,赵和安放下心,想了想,还是伸手牵住了于乐心,“那走吧。”

  “嗯。”

  赵和安要去的地方就在旁边挨着的山上。四周除了树木枯草,就孤零零地立着一个坟头。

  赵和安提着的篮子里还剩下一些香和纸钱,于乐心原以为是文婶备多了,到了此地才知是他想错了。不过于乐心虽知道了赵和安是要带着他来此祭拜,却不知这里面躺着的人是谁,遂问赵和安道,“夫君,这里是?”

  赵和安仍同先前一样,将东西摆好,答道,“这是李叔,家里先前的管家。”

  于乐心也蹲在赵和安旁边,同他一起烧纸。赵和安便一边跟他说些事情,“李叔他原本不是这里的人,家里糟了难才同家里人一起逃难的。不过后来他家里人都死在了路上,他也昏倒在路边,我爹正好路过救了他。后来李叔一直没有再娶,说是要报答我爹的救命之恩,就一直留在我家做管家。我爹出事的时候他也跟在我爹身边。”

  提起当年之事,心里总免不了有几分伤感,赵和安说了一句便略过不再提,转而继续说其他的,“李叔不是族里的人,我只能另寻个地埋葬。他又没个后,也就只有我每年记着给他烧点纸了。”

  于乐心静静地听着,偶尔劝慰一两句,说些话儿,夫夫两个也更亲厚了些。

  回到家中,上午在赵建林家中耽搁了大半天,午饭也没回来吃,文婶不知道原由,问赵四老爷在村里可有什么常走动的亲戚,他也不知。担心大半日,好容易看着人回来,连忙上前问个不停,“老爷和夫郎可算是回来了!这一上午的可是去了哪家?吃过饭没有?”

  “去堂叔家坐了一阵,在他家吃的饭,文婶宽心。”回话的是于乐心。

  “嗳,文婶晓得了。锅里还留了饭,菜也热着,老爷和夫郎可要再吃点。”

  于乐心连忙拒绝,“不用了。”

  两人说了几句,赵和安插嘴问道,“文婶,忠叔和赵四在家吗?”

  “在呢。你忠叔他在房间,赵四在后院劈柴。”

  “那正好,让他们将手中的活计停一停,先来见一见夫郎。”赵和安吩咐道。

  “是该见一见,我这就去喊人。”

  文婶去喊人,于乐心也趁此机会回了趟房间,再回来时手里还拿着东西。早上文婶特意提点过他,他手里也没什么物件,便只准备了些铜钱,钱不多,三人各给了一百个铜板。

  人见过了,赵和安又拉着于乐心熟悉家里。屋前的竹林,院前院后的樱桃树、李子树、杏树、枇杷树、桃树……赵和安通通介绍了个遍,前院的屋子大多住人,后院则是几间堆杂物的屋子,还有厕所和牲畜棚。当然,赵和安还着重向于乐心介绍了他的工作房。

  一脚踏进去,想往里走走都难,于乐心心中只有一个感觉:乱。特别乱。暗暗在心里决定,一定得找个时间帮他收拾收拾。

  这些于乐心熟悉了,晚上关上门。赵和安又扯着于乐心坐在油灯下,拿出一叠田契,仔细交代家中情况。

  “家里原本有一百五十亩上等地,八十多亩水田,以及四十亩下等田地,共计二百七十四亩。前些日子我又买了五十亩水田,二十亩上等地,三十多亩沙地,也都在这里了。镇上还有两间铺子,我都租出去了,这是地契。”说完,一股脑地将东西全塞到于乐心手里。

  所以,这就是当时说的良田百亩?

  这还不算,于乐心还没来得及反应,正怔楞的时候,赵和安又起身打开柜子,从衣物底下又摸出一个匣子,打开,里面有五百两银票。

  嗯……这银票?

  于乐心大受打击,总觉得自己似乎受到了欺骗。他的夫君,似乎比他知道的有钱多了!

  赵和安拿着银票,有些不好意思道,“前些日子买地,家中存款都用的差不多了,这是前几日拿到的。夫郎你收起来吧。”

  于乐心眼睛眨了眨,没太明白赵和安的意思,“夫君?”

  “以后这个家就交给夫郎管了,夫郎可要把东西收好。”赵和安觉得此刻的夫郎莫名的有些可爱,还有些可口,让他想要……看着于乐心的眼神慢慢变得炽热。

  于乐心却是完全没有注意道赵和安的眼神,低下头,盯着桌上的东西心里不知道在想什么,半晌,才抬头,看着赵和安,目光灼灼,“才成亲一日,夫君就这么信我了?”

  “自然信夫郎的。”赵和安眼里带着笑意,他大概瞧出夫郎内心不知缘何总带着一分不安,大抵是新到这个家的缘故。因着这个,赵和安便拉着于乐心熟悉这个家,把家交给他管,以期他能快些放下内心的忐忑。

  “夫君,谢谢。”

  忽然被抱住,赵和安心里又欢喜又有些好笑,他的夫郎莫不是对他太客气了些?

  抱了一会儿,赵和安拍拍于乐心的背问道,“夫郎,可好些了?”

  “嗯。”声音听起来瓮瓮的。

  “那便把东西收好,我们该歇息了。”

  明明再正常不过的一句话,于乐心却似乎从中听出了几分别的意思,思及自己现在正赖在赵和安的怀中,脸颊倏然开始发起烫来,不用看他也知道自己的脸该是红的厉害。手忙脚乱地起身,拿着东西拖拖拉拉的,半天也没放好,还是赵和安几次催促他才上床。

  

  

 


作者有话要说:
越来越短小的我。





第12章 归宁
  第三日归宁。

  赵家没有长辈,是以这等人情往来之事便由于乐心接手,但他到底才嫁过来,怕自己拿多了惹人闲话,便只按着寻常的份来准备的,任谁也挑不出错处。

  做这些于乐心也没背着人,但文婶虽看在眼里,劝了两句后于乐心没听,也不好再多说什么。料着赵和安到时候总会知道,她也没跟赵和安说,说多了还显得自个嘴碎,夫郎心里怕也会不高兴。

  果然,到了第二日,赵和安看到带的东西,倒也没责怪于乐心什么,只玩笑着说了两句,“夫郎才刚成亲就想着要帮为夫节省了!”

  “不是。”学的倒快,不就逗弄他几回,现在倒是换他打趣自己了,不过于乐心还不至于应付不过,“我是按习惯准备,尽这些,足够了!”

  赵和安直接忽略他后面那句,吩咐文婶,“不是就好。文婶,我记得姑父好像抽烟,家里不是还有盒烟叶子,你去取来添进去。再有,办席的酒不是还剩下好些,也取两坛送给姑姑她们喝。还有猪肉,也吃不完,便再取些来。其他的,你尽看着有什么能拿的就再多添些去。”

  “夫君,不……”

  “不什么?夫郎这样,姑姑和姑父还以为我待你不好呢!今日带回去的礼重些,姑姑也就知道我看重你,也才会放心。夫郎说说,是不是这个理?”

  “话虽如此,但……”

  “好了,夫郎就听我的。再耽搁可是要迟了?”赵和安一直抢话,就是不让于乐心说出什么拒绝的话来。

  忠叔和文婶两个人装车也快,这不,两人没等多大会儿就好了。

  听到文婶招呼,赵和安直接拉起还在心里纠结的于乐心出门,将人安置在车上,他自己就坐在前头驾车。

  两家离的不远,没多久就到了。

  知道他们今天要来,大门一早就敞开没关,于氏时不时就要往门口瞧上两眼,看看人到了没有。

  “姑姑、姑父。”

  “哎,乐哥儿,”听到于乐心的叫声,于氏立即出门,“还有和安,你们可到了。这一路上冻坏了吧!快进屋喝杯热水暖暖身子。”

  于乐心哭笑不得,这才几步路,“姑姑,没事的,不怎么冷,还是先把外面的东西搬进来吧。”

  “东西你别管,让你姑父还有怡儿搬去,你们俩歇着。”于氏才不听他的,使唤着赵向荣和赵永怡干活,非拉着于乐心和赵和安进屋。

  “怡弟他还在家!没回学堂?”于乐心有些意外。

  “他在东屋忙呢!这不是他说非得等你归宁过后才回去。要看你过得好他才放心。我看啊,他就是不想去学堂,故意托了你的事来堵我的口。”

  于乐心听了心中泛暖,“怡弟他也是关心我,姑姑可别这么说。”

  “知道,知道,就你俩感情好。姑姑胡乱说的,行了吧!”于氏原也只是随口说说,就没抓着不放。

  “和安,来,喝水。”

  “谢谢姑姑。”赵和安接过碗向于氏道谢。

  “都是一家人了,还跟姑姑客气什么!”都说‘丈母娘看女婿,越看越满意’,于氏现在差不多就是这个心情。

  “姑姑说的对,都是一家人。我不跟姑姑客气,姑姑也别跟我客气。”赵和安笑着同意了于氏的话,顺便也为之后的事提前埋下个引子。

  “好好好,不客气。”于氏哪里知道赵和安怎么想的,只想着赵和安不跟她见外,她就高兴了。

  外面,赵向荣拿不定主意,只有找于氏,“他娘,这东西放哪,你出来看看。”

  “不就放那屋里吗?一天天连个小事都不好,什么事都要问我。”于氏冲着外面嚷了两句,又不好意思地跟夫夫俩解释,主要是对赵和安,“唉,你姑父他就是这样,什么都要我盯着才行。你们先坐一会,我出去看看。”

  “姑姑,你去的,不用管我。”

  “哎!那姑姑出去看看,和安你先坐会儿。乐哥儿,你照顾着和安啊!”不知道赵向荣那头又怎么了,心里想着,也就没有否决赵和安说的,出去了。

  于氏出门,见着赵向荣就道,“你不知道乐哥儿他们在啊!有什么你看着放不就好了吗?非得找我。”

  “他娘,不是,我这不是看着乐哥儿他们带来的礼太重了,这才跟你讲一声嘛!”赵向荣解释。

  “算了,我看看。”于氏接受了赵向荣的解释,打算看看都有些什么,忽然又想起什么,“哦,对了,怡儿呢?”

  “放车去了。”

  “哦。等他回来,让他进屋去陪他哥夫去,都是读书人,有话聊。”

  正说着,赵永怡就到了,“娘您找我?”

  “刚说让你进屋去陪你哥夫呢!对了,你弟哪儿去了?这孩子,早跟他说你乐哥今天回门,让他不要乱跑,结果才转个眼人就不见了。”

  “在大伯们那边跟康弟一起玩儿呢?”

  “怡儿你先去你大伯他们屋里头叫他回来,把康儿也一起叫来,还有顺便跟你大伯他们讲一声,乐哥儿和他夫君回来了,中午就别做饭了,就在我们屋里一起吃。”于氏没空,只有吩咐赵永怡去做。

  “知道了,我这就去。”

  “快点,说完回来去陪你哥夫说说话。”于氏又催促一遍。

  赵永怡没有耽搁,于氏说完他就去了,他自己也想要早点见于乐心和赵和安。

  “乐哥,哥夫。”赵永怡喊完人就回来了,后面还跟着两个小的,也跟着他喊人。

  “乐哥,哥夫。”

  赵永言和赵永康嘻嘻哈哈的,根本没把赵和安当外人,叫了人就窝在于乐心身边吃东西。

  “哥夫,他们两个皮的很,你别见怪。”说完,赵永怡又虎着脸去训两个小的,“你们俩看看自己,像什么样子!当着客人面,一点礼都不懂,让人看了笑话。”

  无奈两个小的一点都不怕他,背地里冲他做个鬼脸,转过头来又装作一副可怜兮兮的样子跟赵和安卖好,“哥夫才不是外人。”

  “而且,哥夫,你会笑我们吗?”

  赵和安憋笑否认,“不会笑话你们的。康儿和言儿说的对,哥夫不是外人。刚刚姑姑还说了,都是一家人,不要这么客气,怎么怡弟现在还跟我客气呢?”

  “哥夫说的对,娘(二妈)都说了别客气。我们俩可是听娘(二妈)的话。”赵永康和赵永怡一听,更觉得自己有理。

  赵和安刚刚站他们那一头,成功堵住赵永怡的口,两人心里不由更加喜欢他这个哥夫,赵永言还悄悄地告诉赵和安,“哥夫,我娘今天做了好多好吃的!”

  于乐心离的近,恰好听见他讲的,问了句,“姑姑都还没做呢,你就知道了?”

  赵和安敛着笑意看着自家夫郎,看来他这爱逗弄人的毛病由来已久。

  赵永言被问倒,憋着脸不服气地说,“我就知道,我昨天都看见了,娘准备了好多东西。”

  “对,我也看见了。二妈准备了很多好吃的。”赵永康和赵永言两人一向哥俩好,这个时候自然要力挺赵永言。说完,两个脑袋全转过来看着赵和安,再次寻求认同。

  赵和安笑,“好了,哥夫相信你们。来,这些糖你俩拿着分。”

  “不给乐哥和哥哥。”赵永言没跟他客气,心里还记着刚刚的仇。

  “不给。”

  “不然,还是给乐哥一点吧!”赵永康扯扯赵永言的袖子迟疑道。

  兄弟两默契十足,赵永言眼珠子滴溜溜转了两圈,看起来颇为大方地拿出了……一颗,“那就给一个好了!”完了还不忘跟赵和安求表扬。

  “嗯……言儿和康儿很乖。”赵和安几乎要破功,忍不住笑出声来。

  两个小的心满意足,末了又想起一旁的赵永怡,冲他做了鬼脸,嘴里含着糖,话都说不清楚,“锅锅嘟大罗,不稀饭吃(ci)糖,就不给锅锅分了。”

  话是这么说的,但赵永怡分明从两个人的眼里看出了得意,甚至他都能脑补出两个人心里是怎么想的。

  就不给你吃!就不给你!咯咯咯,气死你。

  “你们两个,好的很!”回头再收拾你们。赵永怡不再理两个小鬼头,转而和赵和安说话。

  赵和安向来深居简出,不怎么与人来往,好友也就那么一二个,于交谈一面上不大擅长,因而话题多由赵永怡引着。

  这边,赵和安和赵永怡正说的起劲,就听外面一阵叫骂声。

  因中午要在赵向荣家吃饭,李氏也过来帮着于氏做饭。不过就是件小事,哪家都是这样的,偏赵母要闹出点事来。

  李氏才进厨房不久,后脚赵母就在院子里骂开,明里暗里指责于乐心和赵和安的不是,说什么来也没不问她一句,没个晚辈的样子。说了两句,又说起于氏没把她这个婆母放在眼里之类的话。

  于氏出来,心里也没个好气,怨道自家婆婆无理取闹,什么时候闹不好,非要在今天,因此说出的话也没那么好听,顾忌赵和安在,没明着骂,全是软刀子。

  “娘这是说的哪里话。按理,乐哥儿是我哥的独苗,姓的是于,不是赵,不过因着我的关系,敬您几句,您还真当他是自个儿的孙子了!再说了,就您做的那些事,要说把乐哥儿当您亲孙子,这也没人信哪!”

  “你……”

  于氏根本就不让赵母说话,“至于我,我这不是怕娘累着吗?什么活儿都不敢请娘做,就让娘等着吃还不好?娘您平白无故地冤枉我,媳妇,传出去媳妇还要脸不要了?”

  “你……”

  “哎,娘您要说什么?慢着点说,可别气着了!”于氏语气听着恭顺,像是真的是关心赵氏,怕她气着。

  “你这个泼妇。”赵母怒骂。

  “娘这话骂的,媳妇可是不认。我一没骂人二也没对娘不敬,怎么就成泼妇了?”

  “老二,你管不管了?就这么看着你老娘受欺负。”说不过于氏,赵母便去呵斥自己的二儿子。

  “娘,阿芹她没有错。”

  “你什么意思,她没有错,错的就是你娘了?”赵母顿时怒了。

  赵向荣不说话,但明显是这个意思。

  赵母又要开始骂,幸好赵向富及时回来把她劝走,制止了这场闹剧。

  赵母走后,于氏看到赵和安,“和安哪!对不住你,你第一回上门,就碰上这个。”

  “姑姑忘了,又跟我客气什么!我可是把姑姑当亲姑姑的,姑姑也要把我当亲侄儿才好。”赵和安就没当回事,还反过来劝慰于氏。

  “哎,好好好!姑姑把你当亲侄儿,心疼你呢!你进去坐坐,姑姑给你做好吃的去。”于氏听了赵和安的话心里舒畅不少,对赵和安的态度,好得直要比过自家两个小子去。

  吃过午饭,待到半下午,两人就回去了!

  晚间,赵和安和于乐心夜话时,忽然想起问道,“怡弟明年可要下场?”

  “是这么打算。听他说,若是明年乡试过了,后年开春就接着去京里参加会试。”

  “怡弟年岁还小,不再等一等?”

  “听他说,夫子倒是要他压一压。但他自己等不了,姑姑他们也说不动他,只能由他去了?”说到这,于乐心也开始担心,赵永怡年纪小,到时候叫他们如何放心他一个人去京里,怕是姑父要陪着的。

  “这样,就再看看吧!正好豫章兄后年也要去,到时候我跟他讲一声,两人一道,彼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