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生子]青山记事-第3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告知不要轻易去当出头鸟之后,立刻乖乖的整顿完,重新开店,保证物价。没有门路打算死扛的那些商家,直接被按照触犯新法规进行判处。
短短的时间,这京都内就完全稳定了下来,民众包括一些受益的商家,立刻对这新商业法规全盘接受了下来。有些诚信的商家表示,这样的法规简直就是给他们在打保障的。
京都内的情况每日都有专门的探子汇报给圣上。当圣上知道,京都内并没有出现什么大骚乱不说,反而比以往发生寒冬的年份更加安定,立刻觉得自己的决定做对了。这钟亦文果然是不能放的。
往年发生寒冬,物价涨了好几倍,就是普通的小户人家都吃不消,更不要说贫穷人家,总会有不少百姓冻死冻伤。而与之伴随的便是各种各样的犯罪,偷抢事件没少发生,甚至还有激发民怨挤爆官府的。今年的物价稳定,虽然贵了一些,但大多数人家还是买得起的,买不起的也有官府的贴补,所以没有骚乱是肯定的。
不过,虽然京都这边成功了,但圣上还是没有敢立刻全国推行,而是选择了几个州府在今年实行,其他的则需要等到明年或者更久一些。这最终被选定的地方就是兖州、冀州、豫州、扬州四个地方。
兖州被选出来是毋庸置疑的,兖州的商家是今年依靠官府才慢慢进入的,官府的威信非常大,直接颁布商业法规几乎是不用花什么力气的事情。冀州和豫州被选中,其实最主要的原因还是因为离京都近,可以方便快速的得到消息,出现问题也能快速解决,所以相对安全。至于最后一个扬州,却是圣上冥思苦想之后才决定下来的。扬州的商家基本上都是纯商户,没有什么根深蒂固的官府关系,所以执行起来会比较顺畅,另外就是扬州的知府乃是一个清流,能力也不错,加上扬州多学子,只要他们看到了商业法规的好处,必然会竭力帮助推行法规,后面甚至不需要圣上多操心。
等到钟亦文知晓自己的想法又被偷偷盗用的时候,还是陈一诺打算出手皮子去和商家买卖之后才知道的。虽然商家们最后卖出的价格,由于官府定价的问题,并不算高,但是因为买的人多,卖出去的量大,反而并不比往年赚的少。陈一诺的这批皮子售出去的价格还不错,已经超过了他的想象,算是小赚了一笔。
钟亦文让陈一诺帮忙弄了一份商业法规回来,又了解了一下推行的过程。最后只能感慨一句,圣上绝对是走了狗屎运,否则这么多的漏洞怎么没有人察觉利用哪。果然那些奸商事实上也是不够合格的。
钟亦文想了想,知道圣上还有立刻往其他地方继续推行的意思,立刻开始执笔记录,将这推行的方案更加完善。
钟亦文不是一个喜欢多事的人,但是由于这最初的商业法规的设想是由他提出的,加上现在圣上又毫不怀疑的按照他的想法来推进商法,钟亦文觉得有必要来帮忙提些建议来规避一些风险和漏洞。这不仅仅是为了回报圣上对自己的信任,也是为了看到燕国进入一个更加完善的商法时代。
钟亦文整整花了两天时间才将自己的想法全部整理出来,其中就包括法规应该根据地区来不同设定,需要国家来协助核定的物价也应该根据各个地区的不同,来确定不同的物品及价格。另外就是关于推行商法的时候需要小心遇到的风险,地区不同,遇到的风险也会不一样。钟亦文提出的就包括避免个别地区官商勾结,双方私下商定物价从而让一些官员从中渔利;要注意个别大商户偷偷大批量抢购按照官家物价出售的商品,从而造成物品的短缺,影响到商法的推进甚至引发名乱;最后就是供不应求和供过于求的时候,官府可以实行的一系列应对方案。
钟亦文需要上呈给圣上的东西,是通过江末江大人递交上去的。这也是钟亦文按照之前江大人的要求将陈一诺带到江府探望江大人一家的时候,拜托给江大人的。
钟亦文他们见到江大人的时候,江大人的心情并不是很好。全是因为太子被废,皇后于氏到处找人帮忙,结果原本已经预定告老还乡的礼部尚书于大人也不走了,让原本以为可以升官的江大人生生的停在了原来的礼部侍郎一职上。
不过见到钟亦文和陈一诺两人上门拜访,江大人露出了久违的笑脸,对于钟亦文拜托他呈给圣上东西也是一口就应了下来。
江大人非常的庆幸他在收到钟亦文的东西之后,就立刻派人直接送到了宫里。他自己甚至连钟亦文让他帮忙送的是什么东西都不太清楚,结果第二天一早早朝的时候就被圣上夸赞了一番,然后下午就接到了圣旨升为礼部尚书。至于原本一直占着茅坑不拉屎的前礼部尚书于大人,被圣上封了一个太师,虽然名为正一品,却是一个没有任何实权的职位。
钟亦文递交上去的那本东西,被圣上找了几个心腹大臣一起过来研读推敲,添加了不少内容之后,由翰林院掌院沈营沈大人重新誊抄,成了一本秘密的文档。不过,几个大臣他们谁都没想到这些到底是谁提出来的,只当是圣上越发的圣明。
☆、第85章 新生(四)
钟亦文接到圣上派来赐赏的德公公的时候,正是秦非分娩的当天。
德公公领着一行人根据圣上的要求,一路上都比较低调。结果等到了钟家的汤池小院的时候,明明听到里面有不少人声,但是他们一行人站在雪地里敲门敲了半天,却根本没有人过来应门。
最后还是一个侍卫打算爬上院墙去探一探究竟,才被秦九的兄弟们眼尖的发现,开了门迎进来。
“不好意思,这位公公,几位爷,我们爷今日添丁,家里忙的乱糟糟的,还请诸位见谅。”陈管家连连道歉,生怕惹怒了什么大人物,“你们稍等,我现在就去后院请我们爷过来。”
“状元郎今日添丁也是大喜事,不碍紧,能够遇上此等喜事也是我们几个的运气!”德公公对钟亦文的印象不差,加上圣上对钟亦文可算是恩宠有加,所以他说起话也也非常的客气,让陈管家一下子就安心了下来。
陈管家又告罪了几句,然后让家中的下人先给德公公他们送上茶水点心,赶紧让人去后院叫钟亦文。
钟亦文此刻正在院子里急得团团转,压根不知道现在要怎么办才好,现在他是连这天冷都顾不上了。要不是阿墨发现他的不对劲,给钟亦文披上大氅,又递了一个小手炉,只怕钟亦文冻坏了自己都不知道。
听说圣上安排了人过来,钟亦文是压根理都不想理,还是被陈家的大哥儿给劝住了,只说现在还早,最快也要到晚上才能生下来,不用一直在外面等,让钟亦文先忙自己的事情去。钟亦文这才被下人拉着,依依不舍的离开去前院接待德公公他们。
“状元郎,恭喜恭喜啊!”德公公一见到钟亦文就先道喜。
到了前院,钟亦文总算恢复了以往的冷静,笑着给德公公回礼:“让公公您久等见笑了。头一回做阿爹实在是太过紧张激动,所以还请公公您见谅!”
“不碍事,不碍事!”德公公呵呵笑了起来,“状元郎,接旨吧!”
“臣钟亦文接旨!”
德公公将圣旨宣读了一边,大致内容就是表彰钟亦文为国为民,乃国家社稷之幸,赏了钟亦文一堆东西,外加一块“天”字令牌。
钟亦文接过“天”字令牌的时候真的是非常惊讶。他压根不敢相信会这么轻易的收到一块“天”字令牌,这可比那些珠宝银两的赏赐可高级多了。最直接的用途就是能够有圣上赏赐的两个暗卫保护安全,并且有专门的通道直接给圣上上书。
燕国的皇帝从开国以来就设立了三种象征不同意义的令牌,既“天”、“地”、“人”三种。此令牌由皇上赏赐给有功之人,本身只能由个人使用,但却能有一次免除死罪的机会,不论是自己家人还是其他人都可以使用,一旦使用了这免死机会,令牌既刻被收回。
“天”为明牌,赏赐给有功的大臣们,但是真正能够得到这令牌的大臣却非常的少,一般受赏的都是为燕国立过汗马功劳的大功臣。如今的朝中得到过此令牌的只有两个人,一个是曾经驱逐过游牧族保下兖州的大将军曹允忠,另一个就是深受圣上宠爱的安乐王。钟亦文便是第三人。想来圣上也是将兖州的功劳和这商法的功劳合在一起赏赐了钟亦文才能够得到这“天”字令牌。
“地”也是明牌,赏赐给为国为民的有识之士,他们不是燕国的官员,却对燕国有过极大的贡献。不过,“地”字牌从开国至今能够送出去的也不过了了的五块而已。一个是曾经参与了燕国科举制度设立的一方大儒,另外三人都是在燕国遭逢大灾难的时候挺身而出的勇士。倒是最后一块“地”字令牌备受争议,被当时的皇帝赠给了与他存有私情的有夫哥儿。所以,如今“地”字令牌已经被慢慢的弃用,后来的皇帝们宁愿赏赐别人其他令牌也不会选择“地”字令牌。
“人”为暗牌,是皇帝赏赐给一些不能被人知晓之人的,多为一些暗士暗桩等人。至今“人”字牌是最神秘的,谁也不知道到底有多少人受到过“人”字牌的赏赐。而“人”字牌闹的最大的一回,便是当今圣上尚未登基之时,前太子命自己的手下官员通缉一人,偏偏那人就是拥有“人”字令牌的。不过,前太子心狠手辣,根本不顾那人拿出的令牌,直接将人斩首示众,立刻被朝中数位大臣联名弹劾,最终被先皇直接废了太子之位。而那个拥有“人”字令牌的也不是其他人,正是秦山。
如今钟亦文得到这“天”字令牌,绝对是天大的喜事。钟亦文送走了德公公之后,愣是坐在厅内乐呵了半天也没有回过神来,还是陈管家过来提醒钟亦文要不要去后院的时候,他才想到今日家中的大事。
“怎么样,怎么样?要生了吗?”钟亦文一到后院就拉着阿棋询问。
阿棋也是急得满脸通红,却压根不知内情的:“不知道啊,爷,我就没看见里面的人出来过,怎么办?”
已经有了一个儿子和一个哥儿的吴远安却是经验十足,正稳稳的坐在一边燃着火盆的小亭阁内等着:“你们着什么急?夫郎生孩子半天一天都是正常,有的更是需要一天一夜才能生下来,哪有这么快的。”
可不是,秦非快到中午的时候才感觉到肚子不舒服,现在刚到傍晚,而且又是头胎哪会有那么快。
钟亦文自己也清楚这个道理,但是就是心急难耐,忍不住想要进去看看,却被陈家夫郎命令守在门口的陈家大哥儿给拦了下来,并且怎么也不让钟亦文进去。只把钟亦文急的在外面直跺脚。
和吴远安坐一起坐在亭子内的是陈一诺以及秦九,陈一诺眼看着钟亦文的样子,乐得哈哈大笑,真的是一点同情心都没有。倒是秦九还好心一点,不过说出来的话等于没说:“弟夫,你不用着急啦。梅子说过,小非的身体不错,生个孩子绝对没问题,你就放心的过来坐着一起等吧!”
不远处的梅子直接给了秦九一个白眼。
等到天色渐渐暗了下来,陈管家正准备叫家中人的人都去吃晚饭的时候,屋子里突然传来秦非的一声尖叫,这还是这么大半天的时间来,秦非第一次叫的这么厉害,吓的钟亦文脚下一滑,要不是阿棋阿墨双双扶着,只怕肯定要摔上一脚。
一声响亮的婴儿啼哭声打破了所有的宁静,小包子终于来到了这个人世间。
钟亦文他们等在外面,还没有来得及惊喜,就听见里面的陈家夫郎大叫了一声:“主么,别睡,肚子里还有一个没有出来!”
啊?外面的人全部面面相觑,没有人说过秦非怀的是双胎啊,怎么会还有一个。
果然,没一会儿功夫,又一阵婴儿的啼哭声响了起来。比起第一个小包子的声音,这第二个小包子则要细弱很多,也不知道健不健康,估计也是因为太过虚弱,所以才会被忽视掉。连之前来帮秦非诊断的大夫也没有发现。
钟亦文果断的决定以后再也不找那个庸医,实在是太坑人!
陈家夫郎叫了他家大哥儿重新送了一份热水送进去,他们准备的东西都是一个小包子的量,突然多了一个,只能临时准备。幸好,钟亦文他们不缺钱,加上陈家夫郎以及借住在他们家的吴家夫郎两人都帮忙准备了不少,才会让衣服摊子尿布之类的没有那么紧张。
陈家夫郎和吴家夫郎两人一人抱了一个小包子到外间来给钟亦文看,钟亦文看到两个小包子实在是紧张的手都不知道要怎么放才好。
“恭喜爷,一下子添了一个儿子一个哥儿,可真是福运双全!”陈家夫郎笑着给钟亦文道贺。
钟亦文笑的眼睛都要眯上了,掏出赏银,给了陈家夫郎和吴家夫郎两人一人一份,连陈家大哥儿和小哥儿两人的都没有少。随后钟亦文通知陈管家,家中的下人们全都不能少,全部都要赏。
“叔,我要看弟弟!”小辰一进来就扒着钟亦文,要看他手中的小包子。
钟亦文还没说什么,那边陈家夫郎就先逗弄起了小辰,指着他手中的和钟亦文手上抱着的问道:“小辰少爷,这里有两个弟弟,你要看哪一个?”
啊?小辰有点懵懵的,完全不知道为什么会有两个小弟弟,根本不知道要怎么选择。
小辰纠结的小模样,立刻让钟亦文他们所有人哈哈大笑。
一直等到所有人闹完,被陈管家叫了去吃饭,外间才终于安静了下来。钟亦文轻轻的走进房间内间,看到秦非正累得闭着眼睛睡得正香,两个小包子也是一模一样的表情,钟亦文只觉得心中一阵温暖。有了他们,钟亦文的心中多了一份牵挂,多了一份责任,更加多了一种名叫感动的情绪。
☆、第86章 围猎(一)
“阿爹,阿爹,你回来啦!”
稚嫩的幼儿声音远远的从长廊上传了过来,伴随着的是哒哒哒的脚步声音。
“小少爷,慢一点,小心一点!”身后跟着的下人急匆匆的不敢离开左右,生怕一不小心出现什么意外。
钟亦文笑眯眯的看着朝自己跑过来的小包子,半蹲了下来,等到小包子跑过来的时候,直接抱在了怀里,亲了一口,乐呵个不停:“小坏蛋,就不怕摔了啊!”
小包子眼睛一转,神气的表示:“不怕,阿爹会接着我的!”
钟亦文哈哈大笑,摆手让跟着小包子的下人先下去,自己亲自抱着小包子去后院。
转眼间,钟亦文一家在京都已经度过了三年时间,马上又到了会试的日子。这三年来,除了一开始会试殿试的时候钟亦文大出风采,后面倒是低调的很。翰林院侍读一职算是清闲之位,本来是需要为新进翰林的进士们讲读的,但事实上钟亦文他们一届并没有进士正规入翰林。进入翰林的除了钟亦文,就是几个走后门的,名不正言不顺,并不需要专门的人来教导。加上钟亦文本身自己也是初入翰林,要讲课也轮不到他,所以他这个翰林院侍读真的是轻松无比。
若不是翰林院掌院学士沈营沈大人时不时找钟亦文聊上一会儿,只怕钟亦文早已经淹没在了人海里,三年时间下来,谁还记得他这个曾经风头十足的状元郎。不过,钟亦文倒是对这样低调的日子满意的很,更何况是不是真的低调,估计也只有钟亦文自己清楚。
钟亦文家的大包子和小包子已经两岁多,正是活泼好动的时候,而且让人很无语的是,大包子钟白苏呆萌呆萌的,和小辰小的时候差不多。但是小包子钟白芷却不是一个省心的,小小年纪就是一个小人精。
钟亦文抱着白芷一进后院,秦非就看见了,顿时脸上又沉了下来:“白芷,不是让你乖乖坐在那儿的认字的吗?”
白芷其他人都不怕,唯有害怕秦非,一看秦非变脸,立刻乖乖的下来,哒哒哒跑到秦非的身边,一副小心翼翼的模样:“阿么,我错了。我想阿爹快回来了,就偷偷跑过去等阿爹。以后我不敢了!”
对着和钟亦文有六七分相似的白芷,秦非还真的生不了气,但是他也知道,这白芷在家里几乎没人管得住,他这个阿么再不管教,将来还不知道变成什么样子,只能硬着心肠道:“去找白苏一起认字吧!”
钟亦文从来没有在管教两个小包子上面插过手,反正他自己对着两个小包子是一点办法都没有,什么严父慈么,在钟家压根行不通。钟亦文恨不得将两个小包子宠上天。大包子白苏是小子,长得和秦非有几分相似,虽然呆了一点,钟亦文却喜欢的不行。小包子白芷是个哥儿,自小就聪明,嘴巴甜的要命,整个家里就没有一个不喜欢他的。
“行了,他们两个还小,等大一点就懂了!”钟亦文搂着秦非说情。
秦非白了钟亦文一眼:“三岁看到八十,他们已经不小了。白芷很聪明,跟他讲道理他都能明白,要是这个时候不教,他学了坏的,怎么办?”
“好吧,好吧!”钟亦文对于两个小包子的教育完全放手,随便秦非去教吧。要是长歪了,将来再掰回来就是,他钟亦文的孩子还会有不好的。
“今天怎么回来的这么早?”秦非终于发现钟亦文回来的时间好像不对,这太阳还没有下山哪。
“明天圣上准备去春狩,可以带亲属,明天一起去怎么样?你的弓带过来之后,一年也没有一两次机会使的,这次去凑凑热闹吧!”
这也是钟亦文提前回来准备的原因。京都不比以前他们在钟家村,几乎没有什么可以打猎的地方,福管家他们帮秦非将弓箭带过来之后,大部分的时间都是束之高阁。这一回圣上准备春狩,三品以上的官员可以带亲属一起参加。钟亦文只是从五品的官员,原本是没有资格的,但是人家在圣上有脸啊,德公公特地提醒钟亦文如果想要带亲属也可以。
秦非心中一动,但是他知道京都这边不比钟家村,不想给钟亦文添什么麻烦:“这个还是算了吧?”
“嗯?难道你是怕再次输给我?”钟亦文戏谑道。
“怎么可能?”秦非以前和钟亦文一起打猎是没怎么赢过他,但那也是秦非故意让着钟亦文的。
钟亦文点头:“那就一起去!明日让陈管家他们帮忙看着两个小包子,咱们偷偷出去。”
秦非看着钟亦文,有点哭笑不得的感觉:“有你这么做人家阿爹的吗?亏得两个小包子还这么喜欢你。”
钟亦文可管不了那么多,自打有了两个小包子之后,秦非的心思起码有一大半放在了两个小包子身上,钟亦文早就觉得自己失宠了。这次能够有机会拐着秦非出去,钟亦文才管不了那么多。
春狩安排的地方就在京都郊外的皇家围场,是一个半封闭的地方。早在半个月前,围场就开始清理,将一些凶猛的老虎、狼、熊瞎子等等驱赶了出去,留下的都是一些没有什么太大杀伤力的猎物。和真正的野外狩猎相比,危险性小了很多。毕竟过来的都是皇上皇子官员大臣,并不是真正的猎人。
春狩的队伍从京都城内开始出发,官员亲属可以乘车也可以骑马,并没有什么要求。不少文官的选择的也是乘车,倒是武官都是选择了骑马。
钟亦文原本打算低调一点乘马车,结果刚到地方,沈营沈大人就让人送了两匹马过来。不用说也知道是给钟亦文和秦非准备的。
这三年下来,钟亦文和沈大人熟识了很多,除了一起在翰林院供职的原因外,最主要的还是沈营和钟亦文脾气相投,如今两人算得上是亦师亦友的关系。钟亦文不止一次带秦非一起去拜访沈营,沈营对他们夫夫两人可熟悉的很。
钟亦文和秦非相视一笑,只能翻身上马,跟着春狩的队伍一起前进。
皇家围场离京都也不算远,不过他们一行人的速度都不算快,所以也花了近半日的时间才赶到围场内。围场边缘已经建好了一个一个的帐篷,每户一个,早就准备好了。
午餐是圣上让人早就安排好的,也不用他们再另行准备,直接让人过去领取就可以。钟亦文和秦非并没有带下人过来,倒是安排在他们隔壁一间帐篷的沈营大人叫了一个下人过来帮他们。
第一天并没有什么其他活动,不少人都会选择在下午休息之后去试试打猎热身。真正的围猎比试是安排在第二天,当天围猎比赛的第一名会被赐予勇士的称号,所以不少人特别是武官都兴致勃勃的想要拿个第一。第二天晚上是篝火晚会,也是最热闹的时候,第三天春狩结束,下午就会返程。
钟亦文对于什么勇士称号并没有太大的兴致,他更喜欢乘着人不多的时候,和秦非一起出去转转。吃完饭,两人都没有休息,钟亦文直接拉着秦非,带上弓箭骑马出门。
秦非在大青山打猎的时候,并没有什么代步的马匹,只因为大青山山路崎岖,马匹根本走不了。但这皇家围场不一样,围场内一望无际,只有在遥远的天尽头,才能看见山林的影子。若是不骑马,光靠走的,还真没办法去打猎。这要改成骑马打猎,秦非还真的需要时间来适应。
钟亦文就没有这个麻烦,他原本就会骑马,以往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