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这剧本要凉[重生]-第3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我转身拿起放在旁边的,魏叔的长刀,抱在怀里走出了营帐。徐长治跑了过来,向我禀报道:“殿下。据悉,魏将军最后一战,单人杀敌上百,率兵斩杀突厥上万人。如今阿史那的大军深入腹地,折损严重,微臣推断,我们只要能守住此地,很可能有转机。”
我点点头,跟徐长治一起回了城楼上头。我眺目远望,城外不远处可看见一堆密密麻麻的营帐,想必那就是阿史那的部队了。
城门楼上风萧萧兮易水寒,我却不打算跟荆轲似的一去不复返。我不是来送死的,目前的局势看上去对我们极其不利,但实际上依旧可以起死回生。
幸而北方军没放弃希望,把阿史那堵在了这个前不着村后不着店的地方。这里易守难攻,东北军和西北军很快就可以包抄过来,届时阿兰桑若再断了后,阿史那就成了困兽。我只要等,让钟伯琛和大哥解决了东部战场,把东北军从进退两难的境地解救出来,再等西北军支援。到时候我们保不齐能把阿史那给反咬死在此地。
事实证明,我的猜测是对的。阿史那心里也有数,翌日黎明,阿史那的军队再度发起进攻。
这是我第二次亲临战场。第一次则是劝西北军回头。然而那次远比不上如今这般惊心动魄。剑战横空金气肃,旌旗映日彩云飞。杀声震天,突厥人架着梯子和枕木冲撞城门,我命人搬石头往下砸。我这射箭技术一如既往的差劲,为了不浪费箭,干脆跑去敲战鼓。敲着敲着,我忽然看不清东西了,这才发现自己不知不觉地淌了一嘴的眼泪,齁得皲裂的嘴唇发麻。
我终于哭了出来。再度失去了“父亲”的我,借着隆隆鼓声哭了个痛快。
作者有话要说:
_(:з」∠)_开虐了(二次强调),
请不要殴打作者……
另外有请杀青成功的魏将军发言:
魏叔:“我去找早早躲清净的先帝爷喝酒了!娃娃们保重!”
就是这样喵!(捂住头不让你们薅毛)
第65章 【坚守】
第一场战斗持续了整整三天,最后以阿史那鸣鼓收兵,我们获得了阶段性的胜利而告一段落。这之后又断断续续地打了一个多月,我军依旧稳稳地驻守在此地。
冬至了。陆久安弄了些饺子。虽然个头小得可怜,但到底是热乎饭。我又命人支起大锅,熬了浓浓的一锅牛骨汤,让将士们暖肚子。
我端着饭碗坐在城门楼上发呆。看着魏叔用命换来的粮饷,咬了咬牙,张嘴全灌了进去。我被烫出了眼泪,刚勉强咽下去,又听见号角声起,连忙把碗一扔去扛旗。城门楼上的士兵们严阵以待,徐长治匆匆走过来说道:“殿下,突厥人在叫阵,让您下城楼决斗。不如微臣代替您下去,砍他几个敌将杀杀他们的士气?”
“不,没必要的。”我搂着战旗回道。当初刘将军就是受了挑衅,结果折在了这上头,看来突厥人中不乏有高手。我们没必要为逞一时之快而送了命,他叫阵就任他叫,横竖老子不下这城楼,你也奈何不了我。
然而突厥人叽哩哇啦地喊个不停,用蹩脚的中原话骂了我十八代祖宗。我依旧无动于衷,直到突厥人扛了个旗子立在城门楼下,大声喊道:“中原人,你们的将军在这里,不下来看一看吗?”
旗杆顶上,拴着魏叔的头。随着突厥人的乱摇,如同一颗破败的驼铃,在风中微微晃动。
我的心顿时被攥成了一团,胸腔里带着火几乎燃尽了血液。守城的士兵们瞬间被激怒,不少人趴在城楼上嘶吼,骂阿史那是畜牲。阿史那趁我们不备,又派出弓箭手偷袭。数位士兵被击中,一时间乱成了一团。
上官夏匍匐在地上抢治伤员。我则把战旗往肩膀上一搭,居高临下地吼道:“阿史那,你他娘的就是个泼妇骂街,爷爷我就是不下去,不给你耍阴招的机会。你折辱我们大将军的尸身,却折不掉他的魂!有本事你攻下来这座城啊!奶奶的,老子敢陪着城池共存亡,你除了会玩阴谋诡计和残害同族之外,还会个什么?”
“成王败寇,中原的王若是不服气,来战一战!”门楼底下忽然换了个人喊话,说话利索了许多。
我见那人一脑袋的羽毛头饰,推测他应当是个小头领,便冷笑一声道:“寇?你们踏在我们的土地上,抢着我们的东西,本就是一群佞寇。你们且继续为阿史那效命吧,下场无非就那么两个——被我们打败或者被阿史那用完就杀。”
“中原的王,你休得挑拨离间!”那男子恼羞成怒,叉着腰又开始叫骂。
我懒得听,哈哈干笑几声后呵斥道:“狗奴才!去问问你们的主子,手上沾染了多少同族的血!老子敢站在这里给同族人当挡箭牌,而他阿史那却缩在后头捅刀子。你拿他当“王”,他却不过把你们当成一条狗罢了。老子懒得跟你们这群可悲的癞皮狗说话了,能动手别哔哔!”
说罢我使了个眼色。徐长治立刻举起长弓,一箭便射穿了那人的脑袋。士兵们叫好声一片,我则满心嘀咕:“同样是一起学的射箭,怎么我连弓都端不正……”
突厥人见诓不出来我,便不再叫阵,而是再度发起了进攻。砍杀声远播而至,如洪水奔腾,似震雷轰响,使得城墙嗡嗡作响。鏦鏦铮铮,金铁皆鸣。黑压压的一片突厥人扛着长梯架在城墙往上爬。我又命人往下砸石头,不行就浇热油。又是打了数个昼夜,城墙上下遍地尸骨,血迹在凌厉的寒风中冻成了冰,红漆漆地涂得到处都是。
是夜,突厥人再度收兵暂退。大雪北风催,带着慈悲埋葬了掉落至城墙脚下的尸体。我灵机一动,命人去抬冷水,顺着城墙,成缸地往下浇。等了一宿,果不其然,城墙结了一层厚厚的冰。突厥人攻城架不住梯子,又不可能现凿冰,只能跳脚继续骂我。
就这么折腾来折腾去,我军又守了几个月,愣是熬到了开春。连我自己都觉得不可思议,这千疮百孔的城门楼居然没塌方。我跟守城将士们都混熟了,揣着袖子蹲地上唠嗑。有几个年岁不大的娃娃兵问我皇宫是什么样子的,我回皇宫就那个样儿,无非屋子大点儿院子多点儿,其实冬冷夏热住得挺不舒服。再加上咱们穷得叮当响,屋顶漏了我都舍不得修。
于是有个士兵自告奋勇地说,等打完了仗就去帮我修房顶,他家可是祖传瓦匠。我甚是宽慰,正想着要不要换个装修格调,徐长治突然把我拉至一边小声道:“殿下,粮饷不太够了,约莫还能扛一个月。”
“跟朝中联系上了吗?让兵部尚书想办法把南边的粮食运过来。”我问道。
徐长治面色不佳,略一踟蹰后说道:“殿下,微臣不敢瞒您。我们已经与兵部尚书失去联系许久了。派出去的密函全部石沉大海……好像是出事了。”
我沉默,心里的不安徒然增大。我摸不清是信被劫了还是什么别的原因,只问道:“丞相他们怎么样了?晟宣国和祁国打出去了吗?”
“不知。”徐长治又将声音压低了几分:“殿下,算来我们已经守了四个月了,然而我们却没接到任何的外援……殿下您,还是做好最坏的打算吧……”
我故作淡定,将不合身的头盔正了正道:“无妨。丞相说挺过半年就有转机。我们再等等。”
我是信任钟伯琛的能力的。再不济,还有我那大刀底下出威望的大哥。一想起钟伯琛,我竟夕起相思,寻了个没人的犄角旮旯将他给我的玉佩拿出来亲了亲,暗道这日子可真快,一眨眼就是个弹指数载。我们这对儿奔三的老爷们,老夫老妻得却搞了个“两地分居”,真真想煞个人。
正感叹着,我的袖子里突然滚落出一物。捡起来一看,原是母后给我的玉佩。我顿时懊恼不已,我该把此物给兵部尚书他们留下,免得我回不去……
呸呸呸。我赶忙啐了一口,把这晦气的想法压了下去。这时陆久安端着碗热汤走了过来,让我赶紧暖暖身子。我随手把玉佩给了他,让他替我收好,正端着碗喝了一口,就听陆久安惊诧道:“咦?这玉佩怎生得一模一样?”
我呛了一口,只见陆久安打兜里摸出了阿兰桑的玉佩,举在阳光底下比对了一阵子后道:“真真一模一样……哎哟,上头还刻了字。”
我慌忙抢过来仔细辨认。确实,母后的玉佩跟阿兰桑的玉佩,除了上面的刻字之外,从玉料到纹路,皆极其相似。母后的玉佩上刻着个“彻”字,想必是父皇的名字;而阿兰桑的玉佩上刻了个馨字,不知指得是谁。
我惊得说不出话来,下意识地问道:“你还记得母后的闺名吗?我忘却了。”
陆久安不假思索地回答道:“奴才记得,太后娘娘的闺名是顾馨。”
说罢我俩都愣住了。我从脑海中把阿兰桑的面容跟母后年轻时的样子叠在一起,虚虚实实,大差不离,竟有六七分相似。
我跳了起来,顺着城楼疯了似的跑来跑去,吓得陆久安在我背后追着。我跑得大汗淋漓,最后仰天吼了一声。原来不是我的错觉吗?从第一眼开始,我就觉得阿兰桑面熟,跟她自然地亲近。我本以为我是被她这般勇敢又美丽的人儿给吸引了,结果是我骨子里的血脉在作怪。
母后那“夭折”的女儿,极可能没有死,而且就是阿兰桑。这对儿一看就是定情信物的玉佩,不可能被随手给丢了,更不可能被阿兰桑的父母捡走。唯一的解释就是,这玉佩是父皇给阿兰桑的。
陆久安终于追上了我,气喘吁吁地刚要说话,我抱住他的肩膀兴奋地嘶吼着:“我有姐姐了!本王的皇姐还活着!”
陆久安吓坏了,叽里咕噜地跑去叫徐长治。徐长治又跑过来问我怎么了,是不是“旧疾复发”,脑子又不清醒了。徐长治是知道母后曾诞有一女的,我便把这两个玉佩给他看,最后扑在他身上打提溜:“长治!父皇他没有抛弃我跟皇姐,你看,他指引我见到了阿兰桑!”
徐长治便跟着我一起傻乐,跟哄小孩似的把我背下城楼休息。我嚷嚷了一路,惹得不明真相的守城军们也陪着我傻笑,还以为是收到什么捷报了,一时间有了些许的春暖花开的感觉。
我果然不能输,我得活着回去告诉母后,你心爱的女儿如今是一只美丽的猎鹰,在广阔的草原上展翅高飞。她还有了心爱的郎君,她的郎君很疼爱她。她有你的容貌,父皇的英勇。
她是我们家的孩子,被先祖所祝福的人。所以她流落到了异族,依旧是骄傲的公主。
我扑在魏叔的棺木上,喊着把这个喜讯告诉了他。魏叔在里头无声地回应着,在我心里爽朗地大笑。我又哭了一场,不过是喜极而泣。魏叔的头颅我会抢回来的,城池我也要守住。我这辈子贪得不多,唯独今日我不能退步。
我抱着魏叔的大刀继续蹲城楼。夜里打盹时梦见六弟的孩子出生了,又见风就长似的,很快便会走路会说话了,白嫩嫩,软糯糯地喊我“皇叔”。我刚把这小棉花团抱起来,一转身看见岑蛮走了过来,他已经长大成人,跟大哥一样英姿飒爽。岑蛮带着自己的娇妻,指着她圆滚滚的肚子说道:“五叔,你要当皇爷爷啦!”我乐得手舞足蹈,跑去找母后报喜。母后正在给未出世的曾孙做小衣服,见我乐出了鼻涕泡,懒洋洋地说道:“你皇姐也快有娃娃了,到时候别忘了给他取个好名字……要中原的名字……”
我在梦里笑出了声,差点就地打个滚。醒来后发觉自己还坐在冰冷冷的城楼上,耳边是战旗呼啦啦的飘动声。萧萧马鸣,悠悠旆旌,我帐然若失,却更加坚定。我要守住这里,才能守住我的美梦。
一晃两个月过去了。粮饷吃光了,我们便跟城内的老百姓借粮。借不来,就去山沟里刨点野菜充饥。我已经连续两天没吃饭了,陆久安拿来了半个巴掌大小的饼子塞给我,让我充充饥。我却让他拿给徐长治吃,毕竟他这个“将”不能倒下。
陆久安原本肥硕的身材已经瘦了四五圈,面带菜色地说徐长治派了一小队人马去打听消息。阿史那的军队也断了炊,比我们稍微强点的是,他还能去抢附近百姓的。不过突厥人吃惯了肉,冷不丁一吃糠咽菜,竟闹出了病。他们快不行了。咱胜利在望。
我虚弱地点点头。饥饿的滋味不好受,肚子里实在没东西时,胃便开始消化自己的肉。我的前胸似乎已与脊背碰到一处,身子骨仿佛要变成透明的了。士兵们的状况也很差,然而尽管如此,依旧有小兵悄悄往我手里塞野果子。我见他们年岁都不大,摇头拒绝了。有个看上去尚未成年的士兵问我,为什么朝廷不管我这摄政王了,怎么没人来支援。我便回,快来人了,我人缘好着呢,他们不会不来找我的。
结果朝中真的来人了,不仅如此,来得还是那个让我朝思暮想的人。
翌日,徐长治派出去打听消息的人马回来了,带来了钟伯琛和一些粮食。我终于喝上了一口热粥,瘫在钟伯琛怀里,任他一勺一勺喂我。我有些不好意思,小声嘀咕道:“分开这么久,终于重逢了,结果竟是这么个稀松平常的场景。按理说,不应当是你踩着七彩祥云,从天而降地来找我吗?”
钟伯琛笑了,却笑得几分勉强,眼里有了一丝凄惶。我看着他眼尾处一抹淡淡的皱纹,半坐起身搂住了他的脖子,小声道:“是不是……出事了?”
钟伯琛伸出手指,顺着我骨瘦嶙峋的面颊一遍遍摸着,亲吻着,最后终于说道:
“庆王叛国,投靠晟宣国,伙同征安将军,断了西北军的路。朝中半数重臣殉国,崇王军被围困……小五,我们没有支援了。”
作者有话要说:
_(:з」∠)_不。不要给我邮寄刀片!
过不了海关的!而且运费很贵的!
你们要相信,这时有多虐,后头有多甜……
第66章 【成婚】
三哥反了,占了鸿濛城自立为帝。意料之外,情理之中。他这么一反,我终于知道了到底是谁蛊惑培国公和滇亲王叛国。是我大意了,三哥跟培国公这群贪官本就是一条绳上的蚂蚱,私下里来往甚密。
钟伯琛证实了我的想法。不仅如此,他还得知,之前三哥与晟宣国谈的买卖并没有黄,而是三哥联合八皇子侵吞了钱粮,谎称李擎没给粮食,骗过了户部的人。如今三哥用来当军饷的那批粮食,就是从这里头贪出来的。
我觉得好笑。岑家注定要出一个叛国贼吗?三哥这个时候窃国,窃到手的皇位他能坐多久?就算我们输了,让阿史那跟晟宣国给打了进来,他们会留三哥这个傀儡皇帝吗?
父皇啊父皇,你给我的那个皇位,我嗤之以鼻;却有人为之疯魔。不知是这世事的错还是人心的恶。
我正想着,钟伯琛突然趴在我耳边一遍遍说对不起。我问他为何道歉。钟伯琛搂着我的腰,把头埋在我的肩膀上,语气因不安而微微发着颤:“小五。我让东北军……去支援崇王了。如果我们还能挺住三个月。。。三个月。。。”
我沉默了一瞬,旋即咧嘴笑了起来,亲了亲他的脸蛋:“干得好,不愧是我的大宝贝。”
我懂,他放弃了这个战场去保后方,是对的。若东北军不去支援,西北军又被截断,大哥将必死无疑。届时东部战场一垮,国家就彻底没了,那么我们现在打得再好也了无意义。只是三个月的光阴,我们真的还能挺住吗?
钟伯琛带来的粮食少得可怜,而且是单枪匹马地跑来找我。我估计这小伙子压根就是打算跟我一起殉国。虽然我对他愿意与我同生共死甚是感动,但我觉得,就算要凉了,我们也得凉得有意义点。
“所以说,再等三个月,大哥那边就能赢了吗?”我问道。
钟伯琛见我淡定自若,似是有些惊讶,忐忑地看了我一会儿后才回答道:“阿兰桑的部落趁阿史那不在草原,占领了他的地盘,部落扩建迅速。祁国大皇子跟晟宣国新帝因分割领土上产生了分歧,又见阿史那被困在了此地,隐约都有了些想要“坐山观虎斗”,好坐收渔翁之利的意味。两国联军跟崇王在东部打打退退,全然没了一开始的气势。然而我们还有一个后手。”
“哎哟。”我来了精神,坐直身子饶有兴趣地看着他。钟伯琛顿了顿,看我的眼神好像更加复杂了。我闹不清这老哥欲言又止个什么劲儿,催促他赶紧说话。钟伯琛压低声音道:“祁国国君派出五万精兵,走海路入境,绕过了祁国大皇子的眼线。大皇子现在还蒙在鼓里,待抄了他的后路,东部战场将扭转乾坤。”
“所以说咱熬三个月还是能看见胜利的?!”我喜形于色,又抱着他的大脑袋亲了一口:“那就行,不枉我拼了这么一场。”
钟伯琛却笑不出来,愣愣地瞅着我手舞足蹈地告诉他这几个月是如何如何抵挡的阿史那。我刚讲了一半,他突然抬起手给了自己一个嘴巴,啪地一声清脆作响,惊得我一哆嗦慌忙去抓他的手。
“小五。阿史那误以为此地是我朝的主力,所以他不会放弃夺城的。守城军还剩不足三千了,然而阿史那的大军足足是我们的十倍!小五,你走吧,好不好?这里我来守。好不好?”钟伯琛面色发白,脸上的五指印衬得更为鲜明。他近乎快要急哭了出来,眼里带着血丝,抓着我的肩膀,捏得我生痛。
我想他是煎熬的。钟神仙到底不是真的神仙,我这个重生了的王也不受上天眷顾。我们这座城池应当是挺不到看见胜利了,这是没有办法的事情。钟大丞相又得看着我嗝屁,想想我都替他闹心得慌。
然而我心里却一阵轻松。我知道,我迟早得凉在这剧本里。守城而死,以身殉国,应当是我最好的结局。我窝囊了两辈子,最后能死得如此有意义,到底没辱没了父皇的骐骥,也总算是“无债一身轻”。
“我们去见一见魏叔。他的尸身还没有下葬。”我拉着钟伯琛的手站了起来。钟伯琛梦游一般木讷地被我拽到了隔壁营帐,冷不丁瞅见了魏叔的棺木,手掌缩了一下,攥住了我的手指。我带着他跪在棺材前说道:“叔。小五不孝顺,偷偷跟他私定终身啦。怕被您打,一直没敢告诉您。上回一没注意露了馅,把叔气得不轻。但是小五还是想跟叔说——我俩许了一生一世,死了以后也要继续纠缠,掰是掰不开了,只能求叔成全。他日泉下相会,还望您手下留情,打他就成别打我……”
钟伯琛轻笑出声,终于从痛苦与自责中稍稍逃了出来。我们对着魏叔的棺木拜了拜,我又将阿兰桑可能是我皇姐的事儿告诉了他。钟伯琛陪着我一通缘分妙不可言,最后跟着我登上了城楼。
我将钟大丞相介绍给了士兵们,表示我们全国第一大才子经过精密推算后得出一个结论——咱这边最多不出三个月就完事了,阿史那挺不住了,咱比突厥厉害多了。士兵们听闻后士气高涨,欢呼雀跃地奔走相告,仿佛看见了近在咫尺的胜利。
这之后的日子里,我与钟伯琛一起蹲城楼,应对大大小小的进攻。有了他的陪伴,日子似是没那么苦了。吃不饱肚子也无所谓,只要夜里能与他相拥,短暂地休息一会儿,便又恢复了精神头。我们俩都邋里邋遢地胡子拉碴,互相取笑对方是糙老头子。徐长治跟上官夏蹲在我俩对面,各种挤眉弄眼让我们注意一下形象,陆久安却一副看破不说破的表情道:“也不知昨晚谁偷偷跑去了上官太医的帐篷里……”
徐长治便脸红脖子粗地追着陆久安打。陆久安一路嚷嚷:“不就仗着有人疼吗!当初是谁帮你送的信,谁给你做的接应,谁在你爬太医院墙头的时候帮你垫着的……你这没良心的……”
士兵们便围观成一团起哄。我不嫌事儿大地抖搂徐长治跟上官夏的黑料。上官夏笑容慈祥地说道:“殿下,您屁股上几颗痦子,微臣都知道。您何必这么见外地说微臣坏话呢?”
于是士兵们又嘘我们关系真乱。人在地上坐,锅从天上来的钟伯琛随口接了一句:“哪有痦子……”
场面便失去了控制。
这样吵吵闹闹的日子,说白了就是在苦中作乐。突厥的进攻越来越频繁,也越来越凶猛。阿史那在不断磨损我们的兵力,并试图探出个虚实来。阿史那已经无路可走了,就算放弃啃我们这块硬骨头,他也回不去草原了。因为阿兰桑已经端了他的老巢。东边是晟宣国和祁国联军,这两家跟他绝不算盟友,抢土地抢得正开心,他走过去等于自投罗网。西边又绕不过去,只能从我们这个钉子户身上找麻烦。
我约莫着,阿史那的全力猛攻就在这几日了。然而我无力阻止,只能顺其自然撑一天是一天,多守一日便是赚大了。昔日里和我们一起打趣的士兵越来越少,有许多人昨日还问我何时能回到家乡,今日便成了具冰冷的尸体,被抬走匆匆掩埋,巍巍城墙下,死人骸骨相撑拄。
两个月过去了。守城军骤减到了一千出头。半数死于伤口恶化。可怜白骨攒孤坟,一向淡看生死的上官夏终于忍不住落了泪,愤愤不甘地说道:“若不是没药……若不是……”
徐长治拍了拍他的肩膀,也说不出来什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