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逐王-第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文案
一个野心家刀尖林立的权谋之路
一个小人物披荆斩棘的救世之途
一个士大夫枕戈旦待的治乱之旅
一个理想者万死不折的救世之行
CP属性:腹黑野心受X傲娇战神攻
这是一个有关权谋天下,朝堂沙场、爱恨情仇、理想与信仰先破后立的故事。年下狗血虐,攻渣受也渣,配角也没几个好人,更没有完人,每个人都像人——有着善与恶共存,光辉与苟且并行的人性。
一个超级谋士和超级神将相爱相杀的故事。
主角:燕思空(元思空),封野

第一卷 风起青萍 

第1章 
  是夜,暴雨狂注,银河倒泻,密帘般的大雨遮蔽了稀薄的月晕,广宁卫内鲜有灯火,黑云压城城欲摧。
  寅时刚过,正是人熟寐之际,突然,一阵粗暴的砸门声凿透了雨幕,困得直点头的陈伯吓得一激灵,猛地绷直了身板。
  他清醒过来,掌上灯,撑上伞,小步跑到门前,还未开口问,砸门的人已经操着大嗓子吼道:“千户大人,我是胡百城啊,城内有流民滋事!”
  陈伯打开门:“胡大人……”
  胡百城声如其人,粗粝孔武,络腮胡上沾满了雨珠子,随着他的声音乱颤:“快去把你家老爷叫起来!”
  “是,是。”陈伯连连点头,转身往屋内走,他年逾花甲,步履有些蹒跚,还要小心躲着地上的水坑。
  “嘿呀!”胡百城看他的样子就着急,也顾不得礼数,大步就往厢房冲。
  刚冲到屋檐下,“吱呀”一声,卧房的门从内打开了,一高大挺拔的男子只着里衣站在门口,沉声问道:“何事如此惊慌?”
  四下漆黑,看不清他的相貌,但秋分寒雨夜,穿着如此单薄而不见战栗,半夜惊起而声音不显颓靡,仅是站定,就给人山一般的稳重,他便是广宁卫守备千户——元卯。
  胡百城拱手道:“元大人,城内有流民聚众滋事,就在钱大人的府衙附近。”
  “且去看看。”元卯转身回屋。
  屋内亮起了灯,一个温婉柔美的女子盈盈走了过来,手里还拿着一件袄子:“老爷,可是城内有事?”
  元卯一边穿衣,一边转过脸来:“又是从泰宁来的流民。”他约莫三十出头,阔额高鼻,剑眉星目,俊朗之余,还自有一股出众的英锐之气。
  她幽幽叹了口气:“这些时日不断有流民涌入广宁,惹得城内鸡犬不宁,也不知何时是个头。”她将袄子披在元卯身上,细心地盘上扣子,“雨夜甚寒,加件衣裳吧。”
  元卯凝重道:“现在还只是小祸,若不安抚得当,流民变流寇,那才是大祸啊。”
  她面露忧色。
  元卯紧了紧她的披肩:“轻霜,快回去歇息吧,别受凉了。”
  岳轻霜点了点头:“老爷小心。”
  元卯温和一笑,抚了抚她的秀发:“夫人放心。”他抓上雨笠,出了门。
  侧卧的门突然打开了,门缝里露出半张白嫩小脸,和一只灵动的大眼睛,并小声地叫了一句“爹”。
  元卯道:“聿儿?你起来作甚,快回去睡。”
  “爹几时回来?”那声音带着浓浓地酣意。
  “天亮便回。”元卯踏出一步,又顿住了,“爹回来给你们带张瞎子的包子。”
  那眼睛微微一弯:“好。”而后轻轻掩上了门。
  ——
  一阵狂乱的马蹄踏过积水,跃溅一尺有余,以元卯为首的骑伍沉默地疾驰在大雨中,他们各个蓑笠加身,腰配宝剑,笠沿低压,看不清神情,但必然是极为严肃的。
  不久前,金人大败晟(读圣)军,擎州沦陷,朝廷竟然下令放弃辽北七州,退军撤民,固守潢水以南。
  辽北七州乃晟朝北境天险,自古谓我中原子民抵御游牧民族侵扰的天然屏障,一旦放弃,则北境几乎无险可守,便是卖国也不敢如此明目张胆。
  元卯与广宁知州钱安冗密谈过此事,钱大人以为,朝廷此番作法,恐是国库要被瓦剌和金人两条战线拖垮了,擎州失守是压死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收缩防线也是无奈之举,加之必有昏聩之人扰乱圣听,才会做出这样浅视的决定。
  放弃辽北七州,遗害中原何止一朝一国,定是要被永世唾骂。
  只是可怜了以泰宁为首的七州子民,在那片土地上耕耘了几百年,如今被迫扔下赖以为生的祖产田亩,大批南迁,听说南迁当日,哀嚎盈野,怎一个“残”字了得。
  流民大多流入了广宁,而原本前方有天险横亘、只作为辽北七州战略后勤的广宁卫,此时和金人只隔了一道潢水。
  元卯为了治理流民之乱,已经很久没能安寝。流民固然令人头疼,可最让他担心的,却是那些如狼似虎的蛮夷……
  一时思绪的散乱,令他没有注意到前方冒出来一个黑漆漆的东西,待他定睛一看,似乎是个孩童时,马儿已经近在咫尺,他心神一颤,猛拽缰绳,马儿受惊,尖锐的长啸划破雨夜,它前蹄蹬空,马身几乎直立了起来。
  元卯被甩了下去,重重地摔进了冰冷的雨水里。
  后面的随从也纷纷扯住缰绳,若不是训练有素,怕是要撞成一团。
  “大人!”胡百城紧忙跳下马,去扶元卯,“大人您没事吧?”
  “不碍事……”元卯的帽笠掉了,雨水泼了一头一脸,他抹掉脸上的水,眯起眼睛看向前方那一小团黑影。
  胡百城大骂道:“大胆,竟敢冲扰千户大人的坐骑!”
  元卯摆摆手:“好像是个孩子。”他站起身,走向那黑影,随从举着灯跑过来,一照,果然是个孩童,正头埋膝盖,赤脚蹲在及踝深的水里,瑟瑟发抖。
  如此寒冷的雨夜,他衣衫褴褛,瘦弱不堪,背上的肋骨如鳞栉,根根分明。
  胡百城皱起眉:“你突然冲出来,是何图谋?”
  不能怪他小题大做,这孩子多半是流民,他们已经被流民惹出的各种祸端弄得苦不堪言,谁知道这孩子是不是被指使来作乱的。
  那孩童颤巍巍地伸出手,细细的手指指向元卯脚边,小声说:“……鱼。”
  声音极为虚弱。
  元卯低头一看,哪里是鱼,不过是块略有鱼形的破木头罢了。
  这孩子怕是饿到眼晕了吧。元卯心里低叹一声,辽北七州来的流民太多,朝廷拨的粮食从上至下层层盘剥,到了广宁,根本不敷使用,他便是同情也同情不过来。听说很多流民因为瘟疫死在了半路,能够活着到广宁城的,还算是幸运的了。只是寒冬将至,像这样的小儿,怕是熬不过了。
  元卯向随从吩咐道:“给他点吃的,我们走吧。”
  随从从身上摸出干粮,扔了过去,孩子扑到雨水里,抓起干粮,疯狂地撕咬了起来。
  “快让开。”随从呵斥道。
  他一边啃,一边向一旁退去。
  元卯走向自己的马。
  “……马有腿疾。”
  元卯一愣,转身看向那孩童:“你说什么?”他以为自己听错了。
  “左前踵肿胀,触地则生痛,生痛则燥乱。”那孩子的声音依旧微弱,但元卯却听见了,他观察了一下,自己的马儿一直在踩水,看上去确实是有不安。
  “你个毛小子胡说八道什么!”胡百城斥道。
  元卯问道:“你怎么知道它有腿疾?”
  孩子不再说话,继续啃着干粮,他不过是想还这一饼之恩罢了。
  “抬起头来。”元卯抬高了音量。
  孩子顿了顿,缓缓抬起了脸来。
  大雨唰唰落下,在元卯和孩子之间形成了一道模糊地水墙,火光羸弱,他的脸隐藏在阴影之中,可恰在这时,一道闪电在半空中炸亮,伴随着闷雷滚滚而至,群马惊乱,四周顿时明如白昼,就是这一瞬间,元卯看清了孩子的脸。
  他心脏咯噔一跳。
  孩子苍白的小脸被雨水洗刷得干干净净,尽管饿得双颊凹陷,两眼无神,依旧看得出三庭五眼,极为精巧秀美。
  元卯激动地一把夺过随从的灯笼,大步走到孩子跟前,仔细端详那张脸,颤声问道:“你……叫什么名字。”
  “燕思空。”孩子的声音微若蚊呐。
  元卯竖起耳朵辨认:“思……空,此名何意?”
  提到名字,孩子的眼中闪现一丝微弱的光。他尽量挺直了背脊,抹掉脸上的雨水,看着眼前高大英武的男人,不卑不亢地答道:“思空见远,无欲则刚。”水滴砸地,噼啪作响,孩子的声音如一道清弦,幽幽回荡在众人耳边。
  “……你爹是读书人?”
  “家父是昭武九年的举人。”
  “你也读书?”
  “家父授业。”
  “你为何知道我的马有腿疾?”
  “我娘是医女。”
  “医马?”
  “医人。”孩子低下头,他惦念着手里粗硬的干粮,逐句在敷衍。
  “既是医人,何以诊马?”
  “皆是骨立肉附,自有相通之处。”孩子实在忍不住了,又咬了一大口干粮。
  胡广城催促道:“大人,不宜在此耽搁。”
  元卯深吸一口气,心脏跟打鼓一样狂跳着,他大脑发热,一时意起,做出了一个改变了很多人的命运、甚至是大晟国运的决定:“你跟我走吧。”
  孩子茫然。
  元卯居高临下地看着他:“跟我走,你便不用挨饿,但从今天开始,我是你爹,你要姓元,元思空。”
  孩子依旧茫然着,也许是饿的,也许是这话来得太过突然,他一时不知作何反应。
  元卯伸出手。
  孩子犹豫了一下,也只是一下,便拉住了那只大手,不用挨饿的诱惑实在太大了。然后他身体一轻,被元卯抱在了怀里,用蓑笠裹住了他瘦弱冰冷的身体。
  孩子的大脑一片空白,那胸膛厚实而温暖,环抱着他的手臂刚硬而有力,俨然是世上最安全的所在,让他甚至怀疑自己在梦中。
  自泰宁至广宁,千里之途,他眼看着熟悉的邻里一个个倒下,然后是家眷、最后是父母,安乐富足的生活一夜间化为泡影,从小没吃过苦的他,远离故土,流落街头,忍饥受冻,比野狗还不如……
  可他想活下去,他爹的谆谆教诲言犹在耳,他娘的温柔抚慰永远烙印在肌理,他们都希望他活下去,他想活下去。
  马儿重新跑了起来,他小心翼翼地抓着元卯的衣服,既贪恋那许久不曾碰触过的温暖,又不敢靠得太近,只能紧绷着身体。
  突然,一只大手抚上了他湿漉漉的头发,他微微一怔,眼眶一热,滚烫的泪水沉默地流了下来。
  他放下警戒,充满依赖地窝在元卯怀里,昏昏欲睡。
  元卯的手从孩子的头顶落到他单薄的背脊,一时百感交集。
  后来的事孩子记不大清了,毕竟他当时只有九岁,且饿得两眼昏花,恍惚间,似乎看到军士们拿着刀剑驱赶流民。
  唯有“元思空”这个名字,晃荡在模糊的意识之间,变得越来越清醒。
  元思空……从今天开始,他叫元思空。
  =
  开新文啦~~今天是我写网文八周年纪念日,《逐王》是我的第16篇文,我统计了一下,自己这八年写了922万字了,逐王完结的时候,应该差不多能破千万了吧
  八年的时候,我收获了很多很多,今后也将满怀着对创作的热爱,一直一直写下去,感谢一直陪伴我、支持我的读者们=3=
  不忘初心,以梦为马,坚定前行!


第2章 
  四年后
  “二哥,二哥!”一道兴奋的叫嚷随着急奔的脚步声由远及近地传来,未见其人先闻其声,便能在脑中勾勒出一副欢脱少年像。
  元思空正躺在码得整整齐齐的藁(读搞)草堆上看书,被日光晒了一天的干草暖烘烘的,散发着青涩而淳朴的味道,嗅来很是舒心。他的眼睛还盯着泛黄的卷页,眨也未眨,懒洋洋回道:“这儿。”
  下一刻,果见一青衫少年冲进了马厩,几步跑到藁草堆前,利落地空翻而上,草堆仅是微晃。动作之敏捷,足见下盘稳健。
  “二哥!”那少年扑到元思空身上,目光则移向他手中的书,“‘《艺文志》’……你又在看什么邪书?”伸手就要抢。
  “什么邪书,这是阴阳术数之书。”元思空扒开他的爪子。
  少年轻哼一声:“你见天逼我背孔孟,自己却有闲趣看这些书。”
  “那你背了吗?”元思空坐起身,故作严肃地盯着少年秀丽俊俏的脸,一瞬间有点失神。尽管过了这么多年,有时他还是忍不住感慨,明明是毫无血缘的人,容貌怎会如此之相像。
  藁草堆上,坐着两个年龄相仿、容貌相似,甚至都着青衣的少年,活脱脱如一个模子刻出来的,只不过二子气质大有不同,一个满溢天真的少年气,一个则有着超越年龄的稳重。
  这少年便是元家最受宠爱的幼子——元南聿。
  元南聿哂笑:“背了呀。”
  “是吗?待我来考考你……”
  “哎呀二哥。”元南聿撒娇道,“我尚未记牢呢,下次嘛。”
  “你背了个鬼。”元思空笑骂一声,他拽了拽元南聿的衣服,“说了多少次,不要跟我穿成一样。”
  “你天未亮便出了门儿,我哪儿知道你穿什么衣裳。”元南聿复又亢奋起来,“二哥,城南李员外家今日嫁女,可热闹了。哇,紫楠木打得大箱子,要两个壮丁抬,足足装了十六箱嫁妆!爹晚些要去吃酒,肯定有好多好吃的,我们一起去吧。”
  “不去,又不是咱家娶媳妇儿。”元思空道,“你有空多看看书、练练武,别老去凑那些热闹。”
  “爹不也去凑热闹。”
  “胡说,爹是去凑热闹吗?去年李员外给将士们捐了两千冬衣,今年要修葺南城墙,也要找州里的缙绅乡豪们筹措,你当爹真有心情吃喜宴。”
  元南聿抓了抓脑袋,似懂非懂:“这置办冬衣、修缮城墙的事儿,钱两不该朝廷出吗?”
  元思空的眼神陡然变冷:“辽东的军饷哪一年是能准时、准数到的,若非如此,我家……”眼前浮现了苦涩不堪的前尘往事,他及时止住了话头。
  元南聿虽然与他同岁,却是十足的孩子心性,与他说也没用,自己较同龄人早慧太多,倒显得异端了。
  “你不去,那我也不去了。”元南聿失望地说,“我陪你看马。”
  “马厩有人,既不用我看,也不用你看。要么你去帮帮大哥,或者回去陪着娘也好。”
  “我每天早晚都陪娘呢,大哥没意思,我喜欢跟二哥在一起。”元南聿嬉笑道,“昨个儿爹还跟娘夸你,说你马养得好。”
  元思空看向不远处成排的马棚,棚内的马儿体健毛亮,各个品色都好,一看便知是良马。这四年来他除了读书习武,花费最多心思的就是这些马了,他也不禁有些自得:“咱们的马是河北路的马苗,有契丹血统,马苗好,才能养出好马。”
  元南聿似乎与有荣焉:“也要二哥养得好。”
  “可惜爹还是不让我剖一匹……”元思空颇有些失望。
  “爹说那样犯军法呢。”
  “迂腐。”元思空收起书,“回去吃晚饭吧。”
  “哎。”
  ——
  薄暮时分,俩人回到了家,却在庭院里见到了应该已经去李员外家吃喜酒的元卯。
  元卯正带着一个十六七岁的少年往外走,并说着什么,那少年俊逸挺拔,器宇轩昂,身披轻甲,英姿卓卓。
  “爹?”元南聿讶道,“你怎么还没去啊?”
  “爹有事,你们吃饭去吧。”那少年正是元卯的长子,元少胥,已经从戎。
  元思空见元卯的表情非比寻常,却也不敢多问,领着元南聿往正厅走去。
  “空儿。”元卯突然叫住了他。
  “爹。”
  “你过来,爹问你几句。”
  元思空走了过去。
  元卯与四年前无甚变化,只是眉宇间更显刚毅沉稳:“空儿,你可知广宁卫、包括周围的州县,最多可以调集多少战马?”
  元思空心头大震。
  元卯是广宁卫守备,最大的职责是守护广宁城,镇守潢水的另有其他军队,只要金人不过潢水,上头不做调动,元卯只需屯粮练军,按兵不动,如今元卯却问他战马的事,难道……这一天终于要来了?
  自放弃辽北七州,晟军退守潢水以南,朝廷议和,通商互市,换来了三年太平。去年局势有所变化,金人妄图跨过潢水,被晟军逼了回去,其实他们都明白,此非久安之计,没有了辽北天险的辽东,已然暴露在金人的铁骑之下。隆冬将至,潢水眼看又要结冰,正为金人入侵铺好了桥。
  元思空暗暗握紧了拳头:“应可调集良马两千匹。”
  “好,我让徐虎安排,你随他去挑。”
  “爹。”元少胥蹙眉道,“空儿还小,此等大事,怎能任用一个小儿。”
  “空儿育马多年,他善钻研,比谁养得都好,看马也准,我让他跟着徐虎长长见识,谈不上任用。”
  元思空听着自己的心脏在狂跳:“爹,是不是……金贼打过来了?”他生在辽北,从小伴着金人食人饮血的故事长大,也见过被金人劫掠过的城池的惨状,更因为金人才家破人亡,他惧怕金人,但彻骨的恨意更盛。
  “暂时还没有,是大同总兵向我们要马。”
  “大同总兵?”元思空虽不太了解局势,但勤读兵书,知道大同离他们还有段距离,广宁并非育马良地,有限的马也都是供给辽东的,怎么也轮不到大同府来要。
  “他们明日入城,爹还有很多事要筹备,回头再说,少胥,走了。”元卯说完,匆匆走了。
  “大哥,怎么回事呀?”元南聿一把拽住元少胥的袖子,“大同不是离我们老远了。”
  “也不算太远。”元少胥神色有几分复杂,“靖远王领兵追击瓦剌败部,一口气追到了内喀尔,结果险些中埋伏,丢弃辎重才全身而退,现在需要来广宁补给,不然就回不去。”
  元南聿不解道:“那去京师补给岂不更近?”
  “胡闹。”元少胥拍了拍他的脑袋,“什么都不懂,快吃饭去。”说完追向元卯。
  元少胥走后,元南聿还在迷糊:“什么呀,大同是挺远的吧……二哥,你听懂了吗?”
  “嗯。”元思空一边思忖,一边往屋内走去。
  大同总兵就是大名鼎鼎的靖远王封剑平,乃大晟唯一的异姓王,曾勤王救国,力挽狂澜,为大晟江山立下赫赫战功。戍边二十载,宣府、大同防线固若金汤,瓦剌南征北战,以猛虎之势拓张版图,听说都远征罗刹了,惟独水丰土肥的中原,他们觊觎多年也打不进来,就是因为有靖远王镇守边关。
  所以大同府别说要马,就是要把广宁城搬回去,朝廷说不定也会答应。
  当然,靖远王确实没法去京师补给,手握重兵者草率近京,视有不臣之心,是大忌讳。
  虽然并非是金人打来,让元思空心稍宽,但想到他们辛辛苦苦养的马要给外人,他心里还是颇不痛快。
  “哇,那明天岂不是就能见识封家军了?听说可威风了,二哥,明天我们一定要去看看!”
  “好啊。”元思空也跟许多大晟男儿一般,对那号称天下第一军的封家军充满了好奇与神往,虽然他还是舍不得他的马。
  俩人一进屋,扑鼻的饭香袭来。
  “娘,大姐,我们回来了。”
  岳轻霜从后厨走了出来,手里端着一盆热腾腾的骨汤。
  “娘,你怎么还去后厨。”元思空忙跑了过去,接过她手里的汤,放在桌上,并埋怨道,“后厨油烟大,你又该胸闷了。”
  岳轻霜笑道:“不碍事,这几天还不算冷,我感觉心肺舒畅许多。你看,你爹和你大哥去吃喜宴,咱们在家也要吃点儿好的。”
  “爹他……”
  元南聿刚要说什么,被元思空以眼神遏制了。
  岳轻霜身体孱弱,还有气喘的毛病,冬日尤其难熬,很多事他们都不愿让她操心。
  元南聿马上噤声,抓起一块酱烧肉就扔进了嘴里,那烧肉刚出锅,还冒着白气,一入口,就在他唇齿之间翻滚起来,他边跳脚边叫:“哇,好烫,哇,真好吃!”
  岳轻霜和元思空都忍不住笑了起来。
  “一家就属你最小,也属你最没规矩。”一道悦耳的女声从身后传来,那声儿如夜莺般好听,却非寻常女子般酥软,而是澈亮的、脆脆的,沁人心脾。
  来者是一个豆蔻少女,乃元家长女元微灵,以脱俗的美貌和飒爽的性格名冠辽东,与元少胥是龙凤胎。
  元家血脉独特,岳轻霜共生了两对孪生子,元南聿也是,只是元南聿的同胞哥哥幼年夭折,所以四年前那场寒雨夜,元卯见到元思空,才会毅然将他带回家收为养子,令人不得不感慨命运之奇异。
  “大姐。”元南聿嘻嘻笑着,“娘做的酱烧肉太好吃了。”
  “娘,都跟你说过很多次,不要亲自下厨了。”元微灵将岳轻霜按在椅子里,“这酱烧肉我也会,下次我来做。”
  “呸,让大姐做,猪都死得冤枉。”
  “兔崽子,找打是不是!”元微灵冲过去要打他,元南聿隔着椅子躲闪。
  岳轻霜佯怒道:“你们的爹不在,就敢在饭桌上放肆了。”说完自己先笑了起来,她拉住元思空的手,“空儿,还是你稳重,你看看这一大一小,女儿没有女儿的样子,弟弟又顽皮,要不是你管着他,怕不要上房揭
返回目录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