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逐王-第7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第170章
昧爽时分,在京官员已经整装理冠,离开家门,赶往皇宫参加早朝。
此时天色昏暗朦胧,大半个京城尚在沉睡之中,离宫较远的官员,半夜便需出发,一辆辆马车的轮毂碾过青石板路,发出沉闷而重复的声响,偶有小石子飞蹦而起,击打在车厢上,能将车内瞌睡连天的官老爷吓一个激灵。
早朝是每一个在京从四品及以上官员必修的任务,寒来暑往,日日如此。
一样的时辰,一样的礼仪,一样的规矩,一样的人,一样的朝服,若朝中无大事,连早朝的内容也大抵一样。
可今天,却注定有许多不一样。
这不一样先从燕府为主人准备的朝服开始。
朝服以玄色为主,绛色为辅,按照品级和职能,官帽上的翎羽、腰带和朝服上所纹绣的图案都有十分严苛的讲究,一点都不能有差错,但朝服的样式均是宽袖大袍,襟怀广博,寓意“服章之美,谓之华,礼仪之大,故称夏”。
朝服需干净齐整,任何人不得亵渎。
可也有一种情况下,能上早朝而不穿朝服。
此时燕思空正在阿力的伺候下,穿上一身内白外红的法袍,头上的乌纱帽换成了獬豸冠,獬豸冠在过去只能由御史佩戴,传闻上古神兽獬豸脾性忠贞耿直,能明辨是非善恶,因而由执法吏员佩戴,以示秉公执法的决心。
此冠流传到今朝,早已取缔,官员一律配统一的乌纱帽,但仍有一种极端的情况可以戴上它,并同时要穿上这鲜红似血的法袍,代表该吏员要在早朝之上做一件名震天下、九死不悔的大事——死弹。
所谓死弹,是豁出身家性命,作保举证之真实的弹劾,但凡有一句诬告都要治罪。当一个官员身穿红法袍、头顶獬豸冠死弹时,所有被弹劾的人,只要在京,只要活着,都需位列于前,接受皇上和百官的质询。
一般人难以生出这般鱼死网破的决心,因而如此庄重的死弹,已有几十年不曾见过,燕思空今日之举,必将载入史册——无论对他是褒是贬。
当万阳听到动静赶来时,看到的就是燕思空已齐整完毕的背影,她呆住了:“你……”
燕思空回过身来,顶冠上浮刻的獬豸露出狰狞地凶相,仿佛吐纳之间,就能吞尽罪恶与黑暗,可他的面色却沉静若水,只有那对漆黑的瞳眸,正在筹谋着席卷一切的风暴。
身着法袍的他,身形高大而颀长,大片大片滴血般的鲜红将他无暇美玉的俊颜衬得愈发清冷而肃穆,庄重得不似凡人,令人想要跪拜于他脚下,半点不敢亵渎。
从第一眼见到燕思空起,万阳就知道外界所传非虚,他是除表哥以外,她见过的最好看的男人,可偏偏他……偏偏他是个无情无义、无羞无耻之人。
她的心直往下沉:“你要弹劾谁?”
燕思空一字一顿清晰地说道:“谢、忠、仁。”
万阳如遭雷击,眼前之人看起来是那么陌生,就像他们是第一次相见,可笑这竟是她成婚三载的额驸!“你、你要弹劾谢忠仁?”
“还有诸多阉党。”燕思空顿了一下,“达一百三十八位之多。”
“……为何?”
似乎觉得这个问题有些可笑,燕思空淡淡一勾唇:“阉党作恶多端,人人得而诛之,夫人为何问‘为何’?”
万阳轻咬薄唇:“你不就其中之一?”
“夫人说得对,所以,我也要弹劾我自己。”燕思空让开一步,将身后之物展示给万阳看。
那是一副刑枷。
阿力拿起刑枷,犹豫地看着燕思空。
燕思空用双手郑重地举起一个厚达半尺的奏折:“来吧,给我戴上。”
万阳几步冲了上来,逼视着他:“燕思空,你到底想干什么?!”
燕思空柔声道:“夫人莫急,小心动了胎气。”
经燕思空的提醒,万阳才想起来,自己听到动静就急匆匆赶来,忘了戴上假的孕肚,幸而她体态曼妙纤瘦,并不显眼,她下意识地捂住了肚子,突然,她恍然大悟,不敢置信地指着燕思空:“你……原来你是为了……”
燕思空安抚地拍了拍她的背:“夫人会为我求情吗?”
那深邃地双眸望进万阳眼中,令万阳不寒而栗,她颤声道:“燕思空,你是人还是鬼……”
“走在人间是人,走在阴间是鬼。”燕思空勾唇一笑,俯身在她耳边阴恻恻地小声说道,“你猜猜看,当我穿过京城,走过午门,踏过金水桥,步入的那个雕梁画栋、富丽堂皇的宫殿,是人间,还是鬼域?”
万阳惊得后退了几步,看着燕思空的眼神,充满了恐惧。
“为夫此去,生死难料,望夫人看在你我的结发情分上,为我求情。”燕思空再次举起了手,命令道,“阿力。”
阿力给燕思空戴上了沉重的刑枷,铁器碰撞合扣的脆响声回荡在屋内,使得本就沉闷的空气更如凝固了一般让人难以喘息。
“原来这么沉……”燕思空喃喃道。这东西,元卯戴着它赴刑场,封野戴着它下牢狱,元南聿更是在十三岁的垂鬓之年,以单薄的身躯扛着它走过千里的流放之路。
他所受的苦楚和煎熬,又算得了什么?
幽幽十七载,十七年来,他做梦都想将这东西架到仇人的脖子上,而现在,他就要去实现。
什么也不能阻止他。
万阳就那么眼睁睁地看着燕思空刑枷加身,双手恭敬地举着死弹的奏折,一步一步地走了出去。
燕思空没有坐马车,因为此刻他已是戴罪之人,他就这么徒步走向了皇宫。
路上,他遇到了早起劳作的百姓,以及和他一样上朝的官员,皆以震惊的目光看着他。愈靠近皇宫,则认识他的人愈多,众人都被他的穿着和面上的肃杀之气震慑住了,竟无一人敢上前询问。
宫中传来景阳钟庄重如闷雷的声响,几百年来,朝代交替,江山易主,这代表着帝国威严的钟声却不曾一日中断过。
官员们如往常一般鱼贯穿过午门,汇聚于太极殿前,御前太监挥舞着净鞭,三声脆响,依仗军整齐划一地以长枪杵地,声威撼天动地,官员们分列两队走过金水桥,进入大殿。
而这其中,一身红袍、刑枷加身的燕思空在百名官员中十分扎眼,众人窃窃私语,惶惶不安。
当燕思空跨过太极殿高高的门槛时,他突然顿了一下。
身后的官员都跟着他止住了脚步,另一排的官员为了保持队伍整齐,也不得不停下,他微微偏头,小心翼翼地催促道:“燕大人?”
“刀尖林立啊。”燕思空目光空洞地看着这奢华的宫殿,轻声感叹。
那人不解:“……何处?”
“脚下。”
燕思空言毕,跨过门槛,挺直着胸膛,一步一步地走了进去。
昭武帝看着燕思空的时候,脸色骤变,他似是猜到了燕思空要做什么,头顶寒气四溢,脚底却登时发热,生出一种想逃的冲动。
他愣愣地看着百官叩拜行礼,好半天,才轻颤着问向燕思空:“燕卿,你想……干什么?”
燕思空出列,直挺挺地双膝跪地,托高了手中厚厚的奏折,那一页又一页的白纸黑字,承载的是天底下最血腥最丑陋的罪恶,他朗声道:“臣,燕思空,弹劾奸宦谢忠仁与其一百三十八位党羽犯下的三百七十四项大罪。”他微微一顿,“包括臣在内。”
满朝震惊!
昭武帝瘫软在龙椅上,双目圆瞪,半天说不出话来。
燕思空续道:“弹劾的奏章在此,臣另有一牛车的罪证,令家仆拉至午门外恭候,随时可呈交三法司。”
那是他和佘准花了十几年的时间,精心搜罗的阉党在各地犯下的罪孽,时间跨度长达二十年之久,罪证清晰可考,触目惊心。
一片倒吸凉气的声音,百官各怀鬼胎,有的已经吓得腿肚子直哆嗦。
这时,孟铎站了出来,沉声说道:“陛下,燕大人既戴獬豸冠,批红法袍,以示死弹的决心,按照祖制,陛下应将谢忠仁从狱中提到太极殿,恭听对他的弹劾。”他环视四周,“至于其余官员,除了远在地方的和品级不足以上朝的,大概都在这里了吧。”
昭武帝张了张嘴,脸上的横肉抖了一抖,他抬起手,下旨道:“将……罪臣谢忠仁,提至太极殿。”
第171章
谢忠仁被押至了太极殿。他一身囚衣,灰白掺杂的头发散乱不已,双颊深深凹陷,佝偻着背脊,步伐十分缓慢,看上去老态龙钟,想来牢狱中的日子,很不好过。
燕思空定定地望着谢忠仁,脑中闪现的却是他身穿锦衣华服,到哪儿都前簇后拥的画面,曾经这阉贼是多么的风光、多么的神气、多么的重权在握、为所欲为,如今这狼狈的模样,真像一条人人喊打的土狗。
你也有今天。
谢忠仁看到一身红袍、带着刑枷跪在地上的燕思空,呆住了,那松垮的眼皮下,一对灰蒙蒙的眼珠子转了一转,顿时就猜出了个大概,他的身体克制不住地颤抖了起来。
百官私语的声音就像太极殿上空盘飞着数不清的蚊子,听得人头疼。
孟铎大声道:“陛下,罪臣谢忠仁已带到,应令燕思空将奏折呈于御前,或直接宣读。”
蔡中繁也站了出来:“臣以为,应让燕驸马宣读。”
祝兰亭也道:“臣附议。”
昭武帝点了点头,此时已经有些六神无主了。
燕思空两只手都卡在刑枷里,十分不便,但还是费劲地展开了奏折,在开口之前,他看了谢忠仁一眼。
俩人的目光隔空相对,燕思空眸中那阴冷地恨意和汹涌地杀气,令谢忠仁遍体生寒。
燕思空将目光移了回来,气势凛然地朗声读道:“兵部右侍郎臣燕思空谨奏,臣铭感天恩,常愧与奸宦共,罪责难辞,今戴罪谏诤,舍身图报,乞赐圣裁铲除恶贼,肃清宇内。今外有夷狄卓勒泰逼境,内有奸宦谢忠仁误国,至国祚危机。唯有内贼不去,而可除外贼者,故陈谢忠仁一十八项大罪!罪其一,专权擅政……”
谢忠仁龟缩在一旁,浑身发抖地看着燕思空,不知是气的,还是怕的。
燕思空不卑不亢地宣读着谢忠仁的罪孽,每一项都有理有据、头头是道,满朝文武,光是自己耳闻、目睹、以及躬亲经历的,就能对上好几项,可谓人事物俱全,听之令人发指。
昭武帝越听,脸色越难看,他额上一层一层地下汗,于吉掏出丝绢要给他擦,他却一把抢了过来,掀开玉旒,颤抖地擦拭着。
那奏折足足宣读了近一个时辰,读到他们构陷广宁守备元卯时,他的声调不自觉地发颤,有一种难以名状地痛几乎冲破胸口喷涌出来,但他生生压制了,他知道此事年代久远,难以考证,不能成为要害一刀。弹劾完谢忠仁,又将他的主要党羽逐个拎出来“上刑”,包括燕思空自己参与的几件见不得人的事,也毫不容情地陈于纸上,而因为是他自揭,手里满是证据,则更能让人信服。
待燕思空说完最后一句“叩请圣断”,他的背脊已然湿透,神智恍惚,双腿因长时间跪着而狠狠发抖,尽管嘴唇惨白,面如菜色,似是要虚脱了,但眼神却不曾涣散,反而更加凌厉地瞪向谢忠仁。
他依然豁出去了一切,倘若这都除不掉谢忠仁,他就一败涂地。
这时,大殿之上,已经跪下了一半的官员,伏在地上瑟瑟发抖。
谢忠仁好半天才缓过神来,他跪爬到大殿中间,哭喊道:“陛下,老奴冤枉啊,燕思空含血喷人,此人、此人狼心狗肺,欺师灭祖,断不可信啊!”
昭武帝怔了好长时间,才有气无力地说:“众卿,可有话说?”
还是孟铎第一个站出来,大声质问:“谢忠仁,你可知什么是死弹?这獬豸冠、红法袍始于汉唐,流传至我朝,意义重大,谁人敢儿戏?燕大人死弹,必是证据确凿,他岂会为了污蔑你赔上自己的身家性命?”
“胡说!”谢忠仁颤抖道,“燕思空是个、是个见风使舵的小人,颜阁老在世,病榻前他比他儿子还孝顺,颜阁老病故,他就向我谄媚奉迎,如今见我入狱,又来落井下石,他阴险歹毒,他奸猾巧诈,他……他才是奸佞!”
孟铎道:“燕思空已经自陈罪过,他罪责难逃,他所弹劾之人,亦应由三法司审讯。”他拱手道,“陛下,臣恳请将燕思空所呈之罪证收归大理寺!”
“陛下!”兵部尚书杨玉清喊道,“怎可听燕思空一面之词,就草率治罪,臣冤枉啊!”
众阉党齐喊:“臣冤枉啊。”
燕思空耳边充斥着杂乱的争执声,两派相互唾骂指责尚嫌不够,几乎就要蹦高打起来,他双腿痛麻得将要跪不住了。这些时日为了整理罪证,撰写奏折,他夜不能寐,也想不起来进食,身体从未如此虚过。
读完了这弹劾的奏折,就好像续积了十七年的一股劲儿,突然被释放了,这一刻,他再难以支撑自己,眼前一黑,他栽倒在地……
——
燕思空醒来的时候,不出意外地发现自己已经被关进了大牢。
他自陈罪状,条条属实,当然要下狱候审,至于谢忠仁和其他人,他知道孟铎等人不会放过这千载难逢的机会,而昭武帝这般缺乏主见的君主,是斗不过那些人中龙凤的大臣的。
不过,他仍不敢掉以轻心,他也曾以为内阁联合重兵在握的亲王,一定可以将阉党屠戮殆尽,却不想结局那般惨痛。
他躺在散发着霉腐味儿的、硬邦邦的榻上,脑子里纷乱不堪,他十分想知道,由他一手挑起的腥风血雨,如今是一番怎样的景象,可他已经身陷囹圄,剩下的事,只能交给孟铎、赵傅义等人了,至于他能不能离开这里,关键,恐怕得看万阳。
他看着灰突突的头顶,突然自嘲一笑。
终于,他也进来了。他已竭尽所能,若苍天有眼,就让邪不压正,就让海晏河清,就让他报这血海深仇吧!
——
在狱中呆了两天,除了送饭的,无人搭理他,直到第三天,他见到了孟铎,孟铎要提审他。
按大晟律,无论清白与否,提审就要先鞭十下。
燕思空苦笑道:“廷尉大人,我全招供,这十鞭子可否免了?”
孟铎板着脸看着他:“孟某身为大理寺卿,怎可知法违法,燕大人就委屈一下吧。”
燕思空被架在了刑具上,狱卒拿下刑鞭,重重摔在地上,啪地一声响,听得人心颤。
燕思空淡淡一笑,未再言语。
狱卒挥起鞭子,抽向了燕思空的后背。
背上顿时燃起了一条长长火龙,疼痛只钻脑门,他狠狠咬住了牙。
鞭子一下一下地抽在背上,雪白的囚衣顿时渗出了一道道血痕,直到十下鞭完,燕思空出了一身的冷汗,牙关都在打颤。他知道狱卒已手下留情了,否则现在该是皮开肉绽,站都未必站得住。
狱卒将燕思空放了下来,让他坐在椅子里,他背后疼得厉害,自然不敢靠,只能别扭地前倾。
孟铎道:“燕思空,我问你的话,你要如实作答。”
“谢忠仁如何了。”燕思空抢先问道。
孟铎愣了愣,狱卒喝道:“大胆,现在是廷尉大人审问你,轮不到你说话!”
燕思空充耳不闻,只是直勾勾地盯着孟铎。
孟铎沉默片刻,挥了挥手:“你们都下去,我要单独审讯他。”
“是!”几名狱卒鱼贯离开。
燕思空追问道:“孟大人,那阉狗到底如何了?”
“陛下已责令三法司彻查你在弹劾状上提及的每一个人和事,谢忠仁今日被上刑了,他应该……”孟铎深深吁出一口气,“翻不了身了。”
燕思空眼眶一热,眼泪竟是毫无防备地滚落下来,若不是背后的疼痛令他分外清醒,他几乎以为自己在做梦。
谢忠仁被上刑了,他必遭严审,无论最后他能不能活命,昭武帝都已经完全抛弃了他,正如孟铎所说,他不可能再翻身了。
十七年啊,他终于迎来这一天,他付出的一切,都是为了这一天!
孟铎看着燕思空的眼泪,深深皱起了眉:“燕大人,赵将军临行前,嘱咐我们要相信你,助你完成弹劾大事,如今我们都得偿所愿,亦为天下、为万民除掉了那奸贼,可你这些年的所作所为,实在令孟某不解。”
燕思空平静地说道:“我与那阉狗,有不共戴天之仇,老师病故后,我苟且偷生,周旋于他身侧,就是为了搜罗罪证,伺机报仇。”
“原来如此。”孟铎感慨一声,拱了拱手,“燕大人卧薪尝胆,忍辱负重,为此不惜背负骂名,实在可歌可敬。”
“万不敢当。”燕思空嘲弄一笑,“我亦是阉党一员,虽然并非出自本心,但也助纣为虐,罪不可恕。只求廷尉大人念我赎罪立功的份儿上,在陛下面前为我求情。”
“燕大人多虑了,若燕大人所陈之罪行属实,则罪不至死,燕大人又是驸马之身,亦有赵将军与祝统领等为你求情,陛下定会从轻发落。”孟铎又道,“我等也会为燕大人美言的。”
“多谢廷尉大人。”
“孟某今日提审燕大人,主要是为了核实阉党的罪行,燕大人如实回答就好。”
“定知无不言。”
孟铎微挑眉:“既是知无不言,不如就从燕大人如何与谢忠仁结仇说起吧。”
燕思空一怔,沉默了。
“怎么,燕大人不愿意说?你与他结仇,定也在你弹劾他的罪状之内吧。”
燕思空深吸一口气:“实不相瞒,下官原籍泰宁。”
孟铎一惊:“你是辽东人?可你……”
燕思空点点头:“二十一年前,韩兆兴丢擎州,陛下下旨放弃辽北七州,我的家人在南撤途中病死饿死,家破人亡。”他闭上了眼睛,那时他尚年幼,如今回忆起来,已经心如止水,可个中痛楚,注定是伴随他一声的梦魇,“我隐瞒出身,改变口音,入朝为官,是怕被阉党察觉。”
“你入朝为官就是为了报仇?”
“不错,但我劝廷尉大人切不可将此事写入案审,否则必会被阉党抓住把柄,斥我假公济私。”
“你放心,我明白。”孟铎看着燕思空的眼神,平添了几分怜悯。
俩人谈了足足两个时辰,燕思空将自己知道的和盘托出,以为自己的弹劾增加分量,和那些一牛车都险些拉不下的证据一同,将会是把阉党送上刑场的助力。
那日审讯结束后,万阳也适时来狱中探望他——腹上微微隆起。
燕思空看到她,心里多少有了底,含笑道:“夫人来看我了。”
万阳看着燕思空的眼神极为复杂,她低声道:“我越来越看不懂你了。”
“看不看得懂,又有何妨?”燕思空忍着鞭伤,慢慢爬到了铁栏前,“夫人可带了伤药。”
万阳从携带的木篮中拿出了一瓶上好的金疮药,她皱眉看着燕思空:“你……伤得可重?”
“皮肉伤,没有大碍。”
万阳抿了抿唇,最终还是没说什么:“这是嬷嬷熬的汤药,还有一些你平时喜欢吃的菜。”
“多谢夫人。”燕思空也不客气,捧着碗吃了起来。
万阳看着燕思空狼吞虎咽,几次想开口询问,又欲言又止,最后,她扭头看向一旁的狱卒:“你,出去。”
“殿下,探视人犯时,小的是要……”
“本公主探望我的夫君,谁准你一个外人站在这里。”万阳杏目一瞪,“滚出去!”
“殿、殿下……”
“怎么,你是不把本公主放在眼里吗?”万阳大声道,“孟铎若有异议,叫他自己来找我。”
“小的不敢,小的这就下去!”狱卒惶恐地退了出去。
燕思空也放下了碗筷,正色道:“殿下,阉党已经完了,此时是清算之时,正好能将封家的冤案尽数推给谢忠仁,倘若陛下有意为封家平反,这就是我与封野谈判的最大筹码,我必须尽快从这里出去啊。”
万阳低声说:“我知道,我明日就会进宫去求父皇,但我有一个问题,你必须如实回答。”
“请说。”
“你为何要帮我表哥?”
燕思空毫不犹豫道:“我是大晟臣子,平定内乱,为君分忧,还需要什么理由?”
“我不信!”万阳厉声道,“少拿这些冠冕堂皇的话糊弄我,我与你成婚三载,还不知道你是什么人?你无利不起早,谁知道你又在为自己谋划什么。”
燕思空笑道:“若我能说降封野,那可是立下重功一件,不仅能令我免除罪责,还能令陛下对我更加赏识。况且……”他诚恳说道,“封野是你的表哥,我怎忍心见你受此煎熬。”
万阳心头一颤,她定定地看着燕思空,明眸闪动,显然十分动容。
燕思空一拱手:“一切就拜托殿下了,赵傅义将军亦会举荐我出兵平叛,陛下此时为阉党一事劳心劳力,无暇顾及我,只要陛下心一软,此事可成。”
万阳点了点头:“交给我吧。”
“多谢殿下。”
万阳收拾起碗筷,迟疑地说道:“你……好好养伤。”说完低下头,拿起木篮,起身走了。
第172章
树倒猢狲散,谢忠仁的衰落,一日当年颜子廉病逝一般,将他的整个党派拖入了深渊。
对谢忠仁的审讯尚在进行,对阉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