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逐王-第9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封野一把抢过信,迅速扫了一遍,沉声道:“陈霂说中庆已遭两次攻城,双方均损伤惨重,他担心要失守。”
  “信中可有提宁王?”燕思空从他手里拿过信,边看边道,“在云南时我曾派使臣前去为楚王求亲,宁王明明是有联姻之意向的,为何迟迟没有……”看到后面,他怔住了,“死、死了?”
  “堂堂一个亲王,竟被枣核噎死,你可敢相信?!”封野狠狠一拍桌子。
  侍卫吓得伏地,默默地跪退了出去。
  “说不定是被谋害了。”燕思空深吸一口气,“宁王世子显然不愿跟着楚王谋反。”
  “现在当如何?我们拖住中原之兵力,已经没有余力去助陈霂了。”封野眯起眼睛,“可他如败了……”
  燕思空冷静了下来:“中庆凶山险水环绕,乃天然拒敌之屏障,不会那么容易被攻破的,信中也说了,双方均损伤惨重,朝廷两番攻城不下,恐怕已经畏首畏尾了,我以为中庆还能撑住。”
  “眼下或许能,但朝廷已经快要负担不起三路战事,眼下最有可能攻取的便是云南,若朝廷加派兵马,誓要平定楚王之乱呢?我们远在千里之外,鞭长莫及。”封野心绪一阵浮躁,陈霂是他牵制诸侯的一枚重要的棋,有陈霂在,所有的战事还是陈家的家事,诸侯作壁上观,甚至一大半想让陈霂当皇帝,可若陈霂败了,他必遭诸侯围攻。
  燕思空捏着那封信,眼中情绪变幻莫测:“此事你不必操心,我来想办法,眼下你要全力以赴,攻下延州,等你攻下了延州,朝廷害怕了,就会将大军往中原集结,中庆只要再熬个数月,定能解除危机。”
  封野握紧了拳头,目露凶光:“延州,我志在必得!”
  ——
  燕思空分别以封野的口吻,给宁王世子和陈霂各写了一封信。
  给宁王的那一封,是规劝宁王与自己联手,辅佐楚王登基,信中晓以大义,威逼利诱,宁王虽未公然谋反,但与楚王暗中勾结,朝廷定然知晓,此时宁王死了,宁王世子的处境十分尴尬,燕思空并不指望一封信就能劝动宁王世子谋反,但多少可以令他有所顾忌,不会对陈霂落井下石。这封信他命人八百里加急,暗中送递。
  给陈霂的那一封,则派死士佯作被擒,因为这封信,需要落到攻打中庆的将领手中。信中半真半假的掺杂了许多消息,譬如封野打算攻下延州后,就派心腹大将阙忘去救云南,又譬如明示宁王早已收了陈霂的聘礼,为爱女结了亲,正暗中招兵买马,要去援陈霂。这封信的内容无论朝廷信不信,至少都会对宁王世子生疑。
  送出这两封信,燕思空又用与陈霂约定的暗语写了一封短信,安抚陈霂务必固守城池,自己正在想尽办法助他解除困境,这封信,燕思空让阿力用佘准的渠道送了出去。
  尽管担心陈霂的处境安危,但燕思空知道,眼下最重要的是攻取延州,只有封野拖住了中原的战事,朝廷才不会将兵马战车驶向云南,而一旦封野拿下太原,中原门户大开,皇城近在咫尺时,朝廷哪还顾得上什么楚王,定会集中兵力在对付狼王。
  可那个时候的狼王,恐怕已经立于不败之地了。


第220章 
  为了阻止或拖延罗若辛出兵援延州,封家军再一次决定黑夜攻城。
  燕思空命人搜集了全军的粪便,畜生的、人的,将其泼洒在了太原往延州的两条路上,那气味熏天,臭不可闻,前去执行军令的将士都叫苦不迭。
  当日他们在大营中泼洒马粪,是为了掩盖硫磺的味道诱罗若辛入营,如今他要让罗若辛闻到这个味道,就想起那被大火焚烧的地狱,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同样的黑夜,同样的马粪,罗若辛定然草木皆兵,不敢轻易出击。
  封野分出两只骑兵,各领五千人马埋伏在山林里,一边各配两门风神大炮,每个人身上都带着火,只要太原军一出现,迎接他们的将是炮击和漫山遍野的火把。
  入夜之后,封野带着大军挺向了灯火通明的延州城,他们知道封野必将趁热打铁,因而早有准备。
  中军步兵五万,两翼骑兵各一万五,携有大炮、火铳、投石车、攻城锤、云梯,共七万大军,列阵于延州城下,锋锐的长枪就像漫漫无边的松林。
  一声尖利地号角划破漆黑的夜空,三军将士齐齐发出深沉地吼声,他们吼着从蜀地一路杀到中原的那句“降则不杀”,这四个字即是开战的宣言,也是对敌军的悼词,更是对城中军民的承诺。封家军一路践行了“降则不杀”,暗中痛击了大量摇摆不定之人的斗志,因而一路以来碰到的敌人,败就一溃千里,鲜少有拼死抵抗的。
  封野站在三军之中,头顶的血红狼首大纛旗,迎着西南风舞动,一个硕大的“封”字就像拥有巫力的符箓,令人望之生畏。他用了五年的时间,从一个亡命天涯的死囚,变成了逐鹿中原的狼王。
  他看着不远处的延州,他眼里没有一张张拉满了的弓,也没有黑洞洞的炮口,他仿佛透过这并不雄伟的城池,看到了紫禁城,他的双眼中,写满了凌于九霄之上的野心。
  号角声戛然而止,大军瞬间归于平静。
  封野低头看了封魂一样,封魂抖了抖身上的金红软甲,气沉肺腑,颈项冲天,对着悬挂于顶的满月发出了响彻云霄的狼嚎。
  敌军无不毛骨悚然。
  王申拔出佩剑,大声吼道:“放箭——”
  战鼓喧天,箭如飞蝗,交织往来于夜空之上,弓箭手放出第一波箭后,整齐划一地蹲地补箭,步兵则训练有素地将盾甲举过头顶,连成一片又一片的铜墙,挡住了大部分流矢,当仍有不少士卒倒地,延州城楼之上更是惨叫不止。
  “放箭——”
  盾甲破开,弓箭手起身、拉弓、放箭,一气呵成。
  起初双方往来的箭雨尚有时间规律可循,但三轮过后便再无章法,一片又一片的士卒倒下了,城楼上的敌军下雨一般往下掉。
  号角三长一短,那是封野下令攻城。
  步兵阵营从两边退开,大炮和投石车被推了出来,朝着延州城发起了猛攻。
  一时间,火炮和巨石疯狂地袭向了城墙,延州城上八门红衣大门也齐齐咆哮,震天的爆炸声令大地亦为之颤抖。
  燕思空看着如蝼蚁般被炮火撕碎的将士们,被火光映衬得忽明忽暗的脸上,找不到一丝情绪。
  所谓一将功成万骨枯。
  炮火和巨石将城墙砸得千疮百孔,敌军的尸首伏满了城楼,但又源源不断地替换上新的。
  太原城是真正的当代雄关,但延州不是,城高城厚都不突出,这也是尽管延州兵马、粮草充足,封野依然敢以仅仅倍数之兵强攻的原因,这几台漂洋过海、重金买来的风神大炮,将会把泥石城墙像豆腐一样撞碎。
  倘若二十多年前的卓勒泰有如此厉害的大炮,区区广宁怕是连第一次攻城都守不住。
  不过,延州城配的红衣大炮也不是吃素的,封家军亦损伤惨重,如果迟迟不能压制延州的火力,就算把城墙像皮一样扒了,他们也难以靠近。
  燕思空道:“狼王,此时我们吸引了东城门的主力,或可派兵去偷南城门。”
  封野点点头,下令张榕领兵一万,带着云梯去攻南城门,若张榕能破开南城门,他们就从南城门入城巷战,即便不能,也能分散东城门的兵力。
  “报——”传令兵自三军中策马奔来,直跑到封野身边:“狼王,太原出兵了!”
  封野眯起眼睛:“加紧攻城!”
  张榕领兵绕向南城门。
  火炮依旧轰鸣,投石车投掷的巨石木块砸得延州城墙石土飞溅,城墙已然破损不堪。
  封野下令上云梯。
  燕思空拉住他:“再等等。”
  此时城楼上的反击依旧颇猛,上云梯定然伤亡惨重。
  封野凝重道:“我担心伏兵挡不住罗若辛。”
  “罗若辛自视甚高,一场大败一定令他比从前更加谨小慎微,以太原至延州的距离,他就算冲破了伏兵,天明之前能到已是快的。”
  封野深吸一口气,双目直勾勾地盯着焦灼遍地、血流成河的战场。
  这无疑是他们打过的最惨烈的一战,自蜀地至中原,封野碰到过的敌人要么没有延州强大,要么靠着文斗解决了,攻城实属下下之策,却不得不为之。
  双方的大炮毁了多架,死于炮击的尸体堆满了整片战场,呛鼻的硝烟混杂着浓郁的血腥味儿,闻来令人作呕。
  封野见时机已到,下令上云梯,并许先登城头者重赏,擅自后退者立斩。
  四辆云梯车顶着飞矢流石冲向了残破的城墙,不断地有士卒倒下,又有新的补将上来,云梯车行过的碾痕被尸体覆盖,他们冒死将云梯车推到了城墙根,一批又一批地士卒登上云梯,爬向城楼,迎接他们的是利箭、刀枪、石木、沸水、火油,于是一批又一批的士卒摔下云梯,在墙根下堆起尸山血海。
  前有加官进爵的封赏,后有退步则斩的军令,他们疯了一般涌上城墙,第一个士卒跳入了城楼,很快就被刀剑贯穿,接着是第二个、第三个,当越来越多的人跳上了城楼,此势已一发不可收拾。
  延州城破!
  封野握着缰绳的手发出咯咯地声响,他拔出佩剑,厉声吼道:“全军出击,拿下延州!”
  天方破晓,三军如饿狼扑食,冲向延州城,喊杀声震荡山河,惊起林中飞鸟无数。
  封家军以所向披靡之势,一夜间攻破了延州,入城后,是一阵激烈但短暂的巷战,眼看大势已去的延州将士断断续续地投了降。
  诸侯纷争不比外族入侵,将士们没有弥天仇恨,封野一直践诺“降则不杀”,因而也没有国破家亡的忧虑,尤其在皇室不得人心的情况下,自然大多不愿白白送死,所以败则必降。
  日出以后,千疮百孔、血流漂橹的延州城暴露在天光之下,残尸遍布城墙内外,惨景宛若人间地狱。
  延州守备自刎,降兵过万。
  传令兵来报,罗若辛出兵来援,遭遇伏兵激战,我军不敌撤退,但罗若辛得知延州已破,也无奈撤兵了。
  入主延州后,他们需要做的事很多,首当其冲的就是清理战场,盘点战损,安顿伤残,修复城墙。
  封野和燕思空两天一夜没合眼,尽管疲累不堪,但亢奋更甚。
  拿下延州,意味着他们有了攻取太原的机会,此番两战皆利,实在令人欣喜若狂。
  好不容易得了一会儿喘息之机,封野和燕思空草草吃了顿饭,期间也在不停商议着军务。
  吃完饭,封野勒令燕思空留在帐内休息。
  “休息?”燕思空反驳道,“哪有空休息,延州的粮库我还没看呢。”
  封野命令道:“延州城的一切都跑不了,不必急于一时,你脸色太差了,去睡一觉。”
  “现在叫我如何睡得着。”燕思空面显喜色,“延州城破,太原指日可待了。”
  “睡不着就闭眼睛躺着。”封野按着他的肩膀,将他推进内帐,按在了床上。
  “那你呢?”燕思空看着封野,“你亦是满脸倦容。”
  “我没事,我还要去……”
  燕思空握住封野的手:“身为三军主帅,保重身体是重中之重。”
  “我身体好得很。”封野捏了捏燕思空的脸,嘴角轻扯,“你应该最是知晓。”
  燕思空淡笑:“身体好,也不该吃年轻的老本,你可知当年三国纷争,为何最后天下归晋,就是因为司马懿活得最久。”
  封野坐在他身边,挑了挑眉:“你总有道理。”
  “道理之所以为道理,就是因为它是对的。”。
  封野拉着燕思空,一同仰倒在了榻上:“那我便陪你休息一会儿。”
  燕思空嗤笑:“陪我……”
  “我真的胜了。”封野突然喃喃说道。
  燕思空偏头看着他。
  “你可知……有时我恍然之间,觉得自己在做梦,我是真的领着两千封家军,一路打出了二十万大军,打下了十数座城池吗?”
  燕思空笃定地说道:“是的。”
  封野闭上了眼睛:“我胜的越多,我便越怕败,最近我时常梦到爹,他在梦中似乎想与我说什么,但我从来听不清。”
  “你如今已独当一面,是当世第一神将,靖远王殿下怕是没什么能教导你的了。”
  封野摇了摇头:“爹看着我的眼神,很是忧心。”也许他知道,梦里的那双眼睛在忧心什么,那分明是自己的心魔,这世上只有他知道自己藏着怎样的野心,而他不会告诉任何人,尤其是燕思空。
  燕思空握紧了封野的手:“待你杀进京师,亲手了结谢忠仁的那一天,你便不会在再梦中迷茫了。”他将谢忠仁投入大狱后,便鲜少再梦到当年那个断头台,复仇,令人同时沉陷与解脱。
  封野轻轻“嗯”了一声,反握住了燕思空的手,紧紧地握着。


第221章 
  延州一战,封家军共伤亡三万余人,又得降兵一万余人。
  一夜之间,伤亡超出了他们的预料,如今正直盛夏,尽管用了最快的速度掩埋尸体,依旧挡不住满城飘荡的腐臭和血腥味儿,久久不能散去。不过,以延州、庆阳为据点,拿下周遭的弱小城池对他们来说已是探囊取物,他们将从这些府道中征上更多的兵马和更多的粮草,然后去征伐更大的城池、更广阔的江山。
  稳定好延州,封野即刻派出了使臣去太原,一来说降,二来伺机贿赂太原官将,延州一战的惨烈,让封野和燕思空都不想再打攻城战,以太原的坚城高墙,兵多粮足,要攻下这样的城池,难如登天。
  他们也收到一些线报,朝廷打算再从两湖调兵十万,一来增援太原,二来很可能会去攻打庆阳。如此一来,朝廷便无力再向云南增兵,陈霂将得以喘息之机,如今双方僵持不下,接下来,恐怕拼得就是粮草了。
  陈霂再次来信,说朝廷的粮草估计过不了冬,但中庆的粮草同样难以熬冬,他起了出城一战的意。
  燕思空连忙给他回信,让他务必据险以守,不要应敌,等到朝廷挨不住退兵的那一天,胜利信手拈来。
  写完信,燕思空叫来阿力,令他将信送出去。
  阿力揣好信,就离开了营帐,可很快地,他又一步步恭敬地退了回来。
  燕思空转头一看,封野正迎面大步走进来。
  “阿力,你先下去。”燕思空道。
  “站住。”封野的声音不大,但自有威严。
  阿力为难地看着燕思空。
  “怎么了。”燕思空不解道。
  封野背着手,上下打量了阿力一番,面无表情道:“拿出来。”
  燕思空一怔,微眯起了眼睛。
  阿力则看着燕思空,没有动作。
  “把信拿出来。”封野加重了语气。
  燕思空轻声道:“阿力,拿出来,然后退下。”
  阿力拿出了信,递给了封野,并退出了帐篷。
  封野当着燕思空的面拆开了已经封好的密信,匆匆一扫,却发现里面有诸多暗语,不能尽详其意。
  封野看向燕思空,质问道:“你和陈霂暗中书信往来多久了?”
  “一直都有。”燕思空平静道,“怎么,难道狼王刚刚知道我在助他?”
  封野目光一冷:“你要与他通信,为何不用我的信使,偏偏要暗中用佘准的江湖路子,还写只有你们二人看得懂的暗语,你说过不会再欺瞒我。”
  “我与楚王一直都这样联络,若冒然换了渠道,他岂不起疑?我早前与你说过,云南之危我来处理,你也同意,何来的欺瞒?”
  “你是我的谋士,却以这样的方式与陈霂私通信件,你就不怕我起疑?”封野狠狠将信扔在了地上。
  “我与他联络,是为了助他保住中庆,积蓄力量,他日与你汇兵,并吞天下。”燕思空皱眉道,“你又在怀疑我什么?”
  封野抿着唇,双拳在背后紧握,尽管他明白,没有燕思空去稳住陈霂,陈霂很可能保不住云南,可当他的斥候探知燕思空与陈霂在暗中联络,用的还是暗语时,他无法不去猜测这些暗语背后都代表着什么意思,有没有他不想看到的内容。
  燕思空捡起了信,心里堵得慌:“这封信,是我劝陈霂沉住气,千万不要出兵,等敌军粮草耗尽自然退兵,你觉得我会与他说什么?”
  封野深吸一口气,只要一牵扯到与燕思空有关的私事,他总是难以克制自己的脾气,这么多年过去了,他竟还是不能对此人淡然处之,他低声道:“于公于私,我都不喜欢你用我看不懂的暗语跟陈霂往来书信。”
  燕思空叹道:“我可以告诉你这些暗语指代的意思。”
  “你也可以瞎编。”
  “那你到底要我如何?”燕思空沉声道,“你一面要我控制陈霂,一面又不愿我与他联络?你若掌控得了他,自不必我……”
  “我早晚可以!”封野低吼一声。
  燕思空浑身一僵,直直地盯着封野。
  封野阴冷地说道:“早晚有一天,你只需讨好我一人便足够。”
  燕思空感到一丝寒意侵骨,封野掌控得越多,就越像“狼王”,而那个记忆中单纯恣意的少年,渐行渐离,他真的害怕,有一天他在这个男人身上,再也找不到他所熟识的封野的影子。
  看着燕思空僵硬的神色,封野顿了片刻,走了过去,将他揽入怀中:“我诸事繁忙,脾气难免急躁,你懂吧。”
  “……嗯。”
  封野抚摸着燕思空的背脊:“我说了要对你好,便会做到,但你不可以隐瞒我任何事,往后你与陈霂有联络,必须告诉我。”
  燕思空面无表情道:“好。”在封野身边的日子,依旧是如履薄冰,哪怕比从前好了不少,他也时刻不敢松懈,生怕哪里又挑起了封野的疑心,不免一场质问与争执。
  “待我拿下太原,我会让你带兵,如何?”封野在燕思空耳边低语。
  “多谢狼王。”
  燕思空淡漠的语调令封野心口堵得慌,他抬起燕思空的下巴:“你不是想要兵权吗?我会给你的。陈霂给得了你的,我会给你,陈霂给不了你的,我也会给你。”
  燕思空定定凝望着封野的眼眸:“陈霂之于我,只有君臣、师生之情,你大可不必如此忌惮他。”
  “我忌惮的,是他对你的非分之想。”封野低下头,在燕思空唇上印下一吻,“我只要一想到他想对你做这些,我就难以忍受。”
  “那便不要想。”
  封野露出一个冷笑,再次浅吻那柔软的唇瓣:“我会让他,不敢想。”
  ——
  去往太原的使臣回来后,探知了一些新的情报,罗若辛是太原总兵,但朝廷给太原增派的三万援军的将领汪昧,与其时有摩擦,尤其在罗若辛中伏后,对他更加瞧之不上,认为他沽名钓誉。
  燕思空派人打探了一下这个汪昧,此人乃武举人出身,据闻相貌俊朗,风流倜傥,领兵打仗自有一套,是一员大将,他与罗若辛一样,都想在太原一战上大显身手,罗若辛怕他抢功,袭营根本不带他,反而授之以柄,俩人之间的关系愈发微妙。
  与封野商议后,他们打算利用此二人的矛盾,离间之。
  他们先是在城中散布汪昧有意投降的谣言,然后重金收买了罗若辛的家仆,将汪昧的一副画像,藏入了罗若辛小妾的闺房里,听闻汪昧所到之处,都令当地女子倾慕不已,若罗若辛发现自己的小妾藏了汪昧的画像,恐怕要把脸都气绿了。
  接着,燕思空给祝兰亭写了一封信。
  自燕思空离京后,为了安全着想,与祝兰亭的联络极少,但不曾断过,佘准和祝兰亭是他了解京师情况的主要来源,祝兰亭也在等着他拥楚王进京承继大统。他要祝兰亭上奏昭武帝,弹劾罗若辛无能,不禁中计遭伏,且对延州见死不救,要昭武帝将太原的兵马大权交给汪昧。
  待罗若辛得知消息,公仇私恨之下,他必然要先下手为强,想办法除掉汪昧,而要除掉汪昧,最好的办法就是借刀杀人,这刀,自然最好是封家军的刀。汪昧也是聪明人,不可能没有防备,他们就可以坐山观虎斗,看俩人能斗出个什么结果。
  这离间之计,是自古庙堂沙场上屡试不爽的第一妙计,只要计成,甚至可以轻易颠覆一个国家,难以从外部攻破的三丈雄关,他们要想办法从内部击溃!
  不久之后,他们就接到了罗若辛被弹劾的消息,早在延州失守之初,罗若辛已经上书请罪,敷陈原委,由于他父亲是前朝功勋大将,此时朝廷又缺人,他自认虽然有过,但不至被撤换,可现在遭到弹劾就不一样了。
  朝廷还未有所决断,消息已经传到了太原,燕思空料想此刻的罗若辛定是焦急万分,毕竟京师离太原这么近,一道圣旨下来,两三日就能到,他的总兵之位,恐怕不保。
  很快地,罗若辛就指使自己在朝中的同乡御史,上书称坊间流言,汪昧已被封野收买,有通敌叛国之嫌。
  汪昧又快马加鞭令信使将自己的奏折递往京师。
  至此,二人已是势同水火,只欠一个爆发之机。
  封野和燕思空静观二人斗法了两个月,觉得时机已到,该有所行动,借机除掉一人。


第222章 
  封野又派出曹雨,带着大军跑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