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盛世文豪-木兰竹-第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书名:盛世文豪
    作者:木兰竹
    文案
    文豪这职业,本应该写写诗词歌赋,做做书法丹青,嬉笑怒骂间挥斥方遒。
    可他左边大腿挂着的是当朝太子,右边大腿挂着的是太子他弟,当朝王爷经常来混饭,连当今天子都笑眯眯称他贤弟的时候,余柏林觉得,闲云野鹤的生活离他越来越远了。
    内容标签: 平步青云
    搜索关键字:主角:余柏林 ┃ 配角:封蔚 ┃ 其它:木兰竹
    金牌编辑推荐:
    余柏林文豪这职业,本应该写写诗词歌赋,做做书法丹青,嬉笑怒骂间挥斥方遒。可他左边大腿挂着的是当朝太子,右边大腿挂着的是太子他弟,当朝王爷经常来混饭,连当今天子都笑眯眯称他贤弟的时候,余柏林觉得,闲云野鹤的生活离他越来越远了。
    作者行文风格细腻流畅,细节之处古风韵味浓厚。故事开篇,一个清贫的书生形象被刻画的格外传神。主角因救人而卷入未知事件,脱离原本的生活,为情节后续发展逆袭成为一代文豪,飞黄腾达做出很好的开端和铺垫,为通篇文章带来更加强烈的悬念和逆袭感。
    
    第一章
    
    作者有话要说:  看文前必看:
    此文既然为文豪,不可避免会有诗文的描写。此文男主设定是全部诗文都是自己创作,但是因为作者水平有限不可能和曹公一样自创诗文,所以在涉及具体描述的时候,我会借用古诗词。你们就当做男主在这一刻文豪附体,这些诗文都是他自己原创就好。
    我只解释这一次,以后不再赘述。
    余柏林检查了一下背篓里的行囊,把背篓上遮阳的竹篷正了正,听过李叔的一番唠叨之后,就出了门。
    他所住的是京城郊外一处小院子里,靠近城门,进去就是繁华的市集,生活较为方便,守城门的士兵们也挺和善,没有仗势欺人的。
    据说守卫这边城门的将领是个好人。
    而余柏林所读的书院却在更为郊区的地方,从他的小院子里出发,需要翻越两座山。
    余柏林已经是童生,准备今年下场考取秀才。虽然搬到了京城,但他无论权势金钱,都不可能在城中找一处书院就读。
    不过京城繁华,各地学子聚集,许多外地学子为了盘缠,在科举落榜之后并不回乡,而是就地找了投靠或者工作。
    选择教书的自然也不少。
    余柏林父亲已经去世,作为举人的父亲仍旧有两三好友联系。在余柏林家逢大难的时候这些人没有出面,但见余柏林已经考取童生,并且成绩不错之后,他们在余柏林写信请教之时,也不介意施展举手之劳,推荐一二还在京城的好友,让余柏林就读。
    反正余柏林又不会拖欠学资。
    这两座山余柏林已经爬习惯了,他的体力不错,也会些拳脚功夫,听说有流民作乱,不过流民也不会缠着他这看上去就贫穷无比的书生。
    这时候的山并未开发,余柏林在途中看见什么山珍草药,还会拾取起来。
    他不算有钱,但暂时也不缺钱,拾取的山珍草药都是晒干了自家用。偶尔遇上珍贵的,再包装一下送给老师。
    不过珍贵的并不常见。
    附近住民也有靠山吃山的,只有一些不常见或者不值钱的草药,才会遗留下来。
    余柏林一路优哉游哉的在林荫丛中赶路的时候,突然听到远处金属碰撞声,心中一凛,连忙停下了脚步。
    难道是流民?还是山贼?这一代应该没有山贼才对。
    余柏林可不觉得自己这武力值能跟山贼两个打,而这里离城门有一段距离,也来不及折返。他立刻把下摆挽起,将地上一大石头扔进背篓里,手脚并用,麻溜的爬上了旁边一棵枝繁叶茂的大树上躲藏起来。
    其身手之利索,完全不像是个柔弱书生。
    让余柏林庆幸的是,他刚爬上树上,那声音就朝着自己这边过来了。最后居然就在自己躲藏的树下打了起来。
    那是三个壮实男子,围攻一个估计和余柏林差不多大的少年。而那少年胸前居然还绑着一孩子。
    孩子看上去不到一岁,手脚并用的攀在少年身上,神情木然,显然已经吓傻了。
    那孩子年纪不算大,但绑在一半大少年身前,还是颇为碍事。不过即使这样,少年武艺比那三个男人高强多了。其中两个男人追来的时候身上已经带着伤。当三人和那少年你追我赶来到树下的时候,少年一杆回马枪,其中跑在最前面的那个男人一声惨叫之后应声倒地。
    另外两人脸上也露出恐惧之色,但显然他们知道,放过这个少年之后,等待他们的也和死亡差不多,因此两人还是将少年围堵在当中。
    而少年也伤的不轻。为了护住胸前的孩子,他身上其他地方伤横累累,衣服已经如同破布,红色的血液流出之后,很快就变成了褐色,看不出衣服原本的颜色。
    连孩子身上也沾上了红褐色。不过看那孩子虽然被吓傻了,但既然没哭没闹,应该是还没伤到。
    即使已经伤成这样,从少年的头饰和手上那杆银枪,余柏林还是能看出,这是个富裕人家——甚至是有权势的人家的孩子。
    毕竟富裕人家的孩子可没有这么高的武艺。
    难道是山贼劫道,只剩下这一对兄弟了?
    余柏林考虑了一下,觉得这种可能性很大。虽然他不想惹麻烦,但都到了眼前了,也不能见死不救。
    他小心翼翼的把石头取出来,拿在手上,趁着一男子在自己所藏的树枝正下方站着不动,看着另一男子和那少年打斗,伺机而动,余柏林将手中石头狠狠的砸了下去。
    那石头准确的砸到了男子的脑袋上,接着高度和重量,一声闷响,男子的脑袋就像开了瓢的西瓜一样,红红白白四溅而飞。连声惨叫都没有,就丢了命。
    这里恐怖的景象显然让另一男子吓住了,少年趁着那男子一愣神,手中银枪一送,给面前那男子穿了个透心凉。
    此时,那少年也终于坚持不住,银枪往地上一插,人依靠在银枪,慢慢的单膝跪在地上,大口大口的喘着气,显然之前只是靠着意志支撑。现在看着敌人已经尽数被杀,他精神一下松懈下来,人就撑不住了。
    余柏林连忙从树上滑下来,大声道:“没事吧?你是哪家人?我马上送你回京城。”
    少年快要涣散的眼神在余柏林出现的那一刻渐渐聚焦:“谢谢救命之恩……”
    刚说完,他就往旁边倒去。
    余柏林立刻上前两步将人接住。
    “不要……报官……去……”话未说完,少年已经失去意识。
    不要报官??余柏林顿时背后被冷汗浸湿。
    不愿意报官,这可就……麻烦大了!这难道不是单纯的山贼劫道?就算是家族倾轧,那也该报官吧?这是凶杀案了啊!
    到底是多大的麻烦,这凶手到底是多硬的后台,才让少年连报官都不敢?
    余柏林脑海中立刻闪现一连串古装电视剧,那种混合着武侠和官场的,什么千里追杀之类的。
    他甚至一瞬间生出了把少年扔这不管的冲动。
    他等平民,可没命卷入什么政治斗争啊。
    “呜。”少年胸前的孩子动了一下,表示了自己还活着。
    余柏林瞪着怀里一少一小,最终无奈的叹了口气。
    ……老爷出门上学途中折返回来,还带来了一伤患一小孩,把李叔吓得不成。
    “去跟老师请个假,就说我上山途中不小心扭了脚,从山上滚了下来,摔伤了。”余柏林道,“李妈,照着这个方子去捡药。”
    李叔李妈唯唯诺诺的应道,心中虽然担忧,但余柏林近两年的作为,让他们并不敢多言多语,只按照余柏林的吩咐做事,更不敢出去乱说。
    余柏林背篓中带着干净的衣服和自家泡的活血舒筋的药酒——别说一路上的危险,就是到了私塾中,磕着碰着也是有可能的。余柏林一向准备周全。
    也幸亏当时时辰较早,再加上流民作乱,山上并没有其他行人。余柏林将人把衣服剥光,用药酒擦去血污,裹上自己的衣服,将人偷偷抱了回来,这一路上并未遇到其他人,也是老天保佑。
    那小孩被余柏林放在背篓里,换了个环境,被陌生人带走,也不哭不闹。
    余柏林很担心他被吓傻了。
    余柏林自己医术不错,院子里一直晒着草药,凭着自己采摘和从农户家里收购的草药,基本上能自给自足。其治疗金创伤口的药也有,只是没有效用较好的。
    他让李妈去抓的药,其中有好几味药材,是制作效用较好的金疮药缺少的。至于为什么要绕这么大的圈子,也是他所看的电视剧和小说的经验。
    谁知道那群人会不会神通广大到去各个医馆药铺去搜寻买了金疮药的人?虽然天子脚下,这么嚣张不合常理。但那少年既然连官都不敢报,说不定还真有这么不合常理的事存在。
    余柏林检查过那少年的伤口。不知是他真的武艺高出追杀的人许多,还是运气特别好,少年身上并未有致命伤,甚至较为严重的伤都没有。
    虽然伤口又多又吓人,但基本上都不深。
    当然,如果没有余柏林及时给人包扎止血,那少年也估计会因为失血过多而死了。
    事有轻重缓急,给少年重新用烈酒擦拭消毒伤口,并换上伤药包扎之后,余柏林才有精力去管那小孩子。
    那孩子在李妈端来米糊糊喂他的时候还能乖巧的吃东西,看来吓得不是太傻。
    余柏林想了想,将人拎起来,狠狠的在小孩屁股上拍了两下。那小孩嘴一瘪,“哇”的一声大哭起来。
    “哭出来就好,哭出来就好了。”余柏林将小孩抱在怀里颠着哄着。
    他现在心情十分灰暗,总有一种好不容易平静下来的生活,将要一去不复返的辛酸预感。
    
    第二章
    
    少年晚上发起了低烧,折腾了一宿才好转。余柏林客串大夫,一晚上没睡好,第二天补了半天觉,才恢复了精神。
    人都救回来了,总不能死在自己家里。
    想着自己不过平常出门上学,就遇到个大麻烦,余柏林这段日子叹的气,比他穿越过来的这两三年都要多。
    除了还躺着的少年和他将带来的麻烦,余柏林眼前还有个小麻烦。
    他低头看着挂在自己衣襟上,乖巧的吐着泡泡的小孩,两只手将小孩抱起来,手臂伸直,把小孩从自己怀里扯开。
    小孩眨了眨圆溜溜的眼睛,小巧的鼻子抽了抽,嘴巴一瘪,眼泪珠子就开始吧嗒吧嗒往下掉。
    余柏林连忙收回手臂,让小孩继续挂在他衣襟上。
    小孩的眼泪水立刻憋了回去,在余柏林胸前蹭了蹭,继续乖巧的吐泡泡。
    又把小孩扯开,小孩开始掉眼泪。
    再把小孩抱回来,小孩蹭了蹭,乖巧吐泡泡。
    ……
    余柏林眉毛跳了跳。好像一只大型电动玩具。
    还是有自动开关的。
    “小公子肯定是吓到了。”李妈很喜欢小孩子,可惜小孩不给她抱,“本能的黏着救了他的老爷。”
    余柏林一只手托着在他怀里自娱自乐玩的眉开眼笑的小孩,另一只手按住眉头。
    小孩灵智未开,只拥有小动物般的本能,对余柏林异常亲近,半点不能离。
    或许等他遗忘了那段恐惧,会好一些?
    幸亏他已经向老师请假,不然总不能带着一小孩上课吧?
    余柏林课业在私塾属于顶尖的,平时学习也刻苦,老师并不担心他会荒废课业。在得知余柏林不幸摔了之后,老师念着伤筋动骨需好好休养,安排了作业让余柏林回来时交之后,十分爽快的准了余柏林一月的假。
    当然,余柏林等送走了眼前的麻烦之后,就会回去上课,用不着一个月。
    现在即使在家,余柏林也不会闲着。
    他对自己很有信心,却不会小瞧这个时代的读书人。他前世因一些原因,遗憾的没能经历千军万马过独木桥的高考,今生倒要经历一次过独木桥了。
    小孩很乖巧。
    余柏林念书的时候,他就在余柏林怀里窝着。
    余柏林练字的时候,他就在余柏林身旁靠着。
    若不是半步离不得余柏林,小孩乖巧的过分了。
    余柏林第一次见到这么黏他的孩子,心不由软了几分,对于救了个大麻烦的郁闷也不知不觉消散了。
    福祸相依,谁又也不知道这是福是祸。说是麻烦,说不定也是大机遇。
    就算什么都不是,救了两条性命,总积了德吧。
    至于被自己砸死的那条命。嗯,杀坏人嘛,那也是积德啊。
    封蔚醒来,重新见到余柏林的时候,就见着自己好不容易救回来的孩子,和自己的救命恩人相亲相爱的和乐融融画面。
    春日的阳光并不晒人,余柏林搬了一张软榻在树影下,半躺在软榻上,手中握着一卷书,怀里爬着一只娃,嘴里念一句,小娃娃应一句。
    “天对地,雨对风。大陆对长空。”
    “咿咿呀,啊啊呀。啊啊啊啊啊。”
    “山花对海树,赤日对苍穹。”
    “咿呀唔哇哇,咿呀咿呀咿。”
    “雷隐隐,雾蒙蒙。日下对天中。”
    “啊啊哇,哇哇哇。呀唔咿呀咿。”
    “风高秋月白,雨霁晚霞红。”
    “呜呜哇哇哇,咿呀咿呀啊。”
    ……
    封蔚紧皱的眉头在见到这一番有趣的景象后,渐渐舒展开来。
    余柏林瞥见来人,将书卷放下,小孩抱起,翻身下榻道:“你醒了?”
    封蔚上前两步拱手道:“谢恩人救命之恩。”
    “不用谢。”余柏林一手抱着孩子,一手整理了一下衣摆。
    既然醒了就赶快走吧赶快走吧!
    封蔚见孩子手脚并用的攀着余柏林不放,忙上前接过孩子。
    孩子一离开余柏林,就开始掉眼泪。等封蔚将其抱在的时候,就变成嚎啕大哭。封蔚手忙脚乱的哄了一阵子,孩子哭得上气不接下气。
    余柏林叹了口气,只得又把孩子抱回来。
    孩子回到余柏林怀里之后,终于止住了啼哭。他小声打着嗝,在余柏林胸前蹭掉了眼泪鼻涕,小脸皱做一团,小模样分外可怜。
    看着封蔚无措的样子,余柏林解释道:“孩子可能被之前的截杀吓到了。”
    封蔚道:“我不是坏人……我救了他……”
    余柏林从封蔚茫然的神情中居然看到了一丝委屈。这可和之前的杀气凌凌的样子完全不符啊。
    “孩子还小,哪懂这些。”余柏林安慰道。
    “他懂你救了他。”封蔚还是一副很想不通的模样。
    “这个……他还是能察觉危险的,大概知道我抱着他的时候是在已经安全以后吧。”余柏林看封蔚终于不怎么委屈了,有一种在哄孩子的错觉。
    封蔚看看小孩,又看看余柏林,再看看小孩,头疼道:“这下怎么把人带回去。”
    “等孩子熟睡后吧。”余柏林听到封蔚要走了,小孩醒来哭不哭就顾不上了。
    想来回到了亲生父母身边,也不会哭了吧。
    封蔚点点头,也只得这么办了。
    “还未请教恩人名讳。”封蔚面带歉意道。
    对面少年救了自己,还要帮忙带孩子,实在让封蔚很是尴尬。
    “在下姓余名柏林,柏树林,无字。”余柏林领着封蔚来到堂中坐下,让李妈端来茶点,“陋室茶水粗劣,见笑。”
    封蔚接过茶水抿了一口,不是什么好茶,入口却并不涩口。
    “余兄可唤我封二。”封蔚报出一个明显的假名,他观察了一下余柏林的神色,见其并无怒意。
    被人救了还不说真名,这种事的确不好,余柏林生气也是应该的。封蔚心想。
    他本想解释一二,余柏林立刻道:“在下知道君有为难之处,君晕倒之前说不要报官。”
    所以我不问,你也别说了。
    我宁愿不要什么回报,不要遭祸就成。
    封蔚明白了余柏林未尽之意。他并不觉得余柏林胆小怕事,反而觉得余柏林通透。并且,在知晓麻烦的情况下,还救治自己,可见其品性。
    “余兄放心,我不便报官以及说出名字,有其他原因,并不会给余兄带来麻烦。”其实肯定有麻烦,不过他既然活着回来,就没有麻烦了,“待尘埃落定,我必定再来拜访。”
    余柏林松了一口气。见封二轻松的态度,大概真的不会有什么事。
    看来是大家族倾轧,为了家族面子不便报官?那只要封二还活得好好的,就的确没什么麻烦了。
    放下了最大的担忧,余柏林和封蔚之间的气氛轻松许多。两人聊得也算投机,余柏林惊讶封蔚见识之光,且不知道封蔚心中更惊讶余柏林的博学多才。
    后两人互问了年龄,封蔚比余柏林还大一岁。那“余兄”也就变成了“余兄弟”。余柏林也顺着对方,叫了一声“封兄”。
    “那孩子是我侄儿,还未取名,家人唤作小宝。”封蔚介绍道,“余兄可有功名?”
    “只是童生,准备今年下场。”余柏林道。
    “我见余兄高才,若考取秀才之位,我可与家人商议,为余兄求得贡生名额。”封蔚平静道。
    余柏林端着茶水的手停顿了一下。这是显露自己的身份了?能直言轻松为人求得贡生名额,可不是普通高门。
    救命之恩大如山,封蔚这是试探,余柏林是就此了结,还是将恩情记下。
    若是前者,封蔚会感叹其知足之心;若后者,封蔚则会赞扬其深谋远虑。
    无论选择什么,封蔚都不会对余柏林有不好的看法。
    只是聊过这么一场,封蔚已经知道余柏林是个胸有沟壑之人。再加上毫不犹豫对陌生人施以援手,其纯善更是难得。
    余柏林也在想,是求一个贡生把这次恩情了了,还是留着看以后有没有更好的机会用。
    不过就算这次求了什么,救命的恩情也会记在对方心中。余柏林不用求什么,只要对方记着自己,自然有许多方便之处。
    若对方真有那么大的本事,快点让对方把恩情还了,让对方放下心头包袱,说不得会对自己更有好感。这对于自己的仕途可能更有益。
    余柏林沉思了片刻,也不扭捏推辞,道:“我想试试自己的真正的本事,举人并不是我期望的终点。若我能金榜及第,举人,也是考得上的。”
    “若是封兄真有那么大本事,在下还真有一件事求到封兄身上。”
    封蔚点点头:“余兄弟但说无妨。”
    “先父为国捐躯,但堂叔为霸占财产,联合乡官昧下先父功劳,将先父挡于忠义祠之外,并欺负我孤儿寡母,强行分家。先母病中带着我投奔舅家,不久后也与世长辞。”余柏林低头看着手中的茶水,语气沉痛道,“族中之事为私事,在下不会假于他人之手。只先父不得入忠义祠,得本该得的名誉,为人子者,实在寝食难安。”
    封蔚叹息:“这不是什么难事。余兄弟把具体情况给我,我派人查实之后,自然为令尊令堂正名。”
    余柏林站起来,对着封蔚深深一作揖。
    
    第三章
    
    封蔚正想把余柏林扶起来,被余柏林放椅子上的小宝先不干了,张嘴就开始嚎。
    余柏林手忙脚乱的把小宝抱怀里哄,两人面面相觑。
    “咳,若事情能办成,封兄大恩,柏林没齿难忘。”余柏林的姿态放得很低,不像是让人报恩,而是求人办事。不过余柏林表情再诚恳,怀里小宝又扭又蹭不配合,场面还是显得很滑稽。
    封蔚也被小宝弄得一个头两个大。他怀疑,就算自己趁着小宝睡熟了偷抱回去,待小宝醒来之后,也会有好一阵闹腾。
    咳,自家的孩子,为什么要用“偷”这个字……
    “还好是你侄子,不是你儿子,这可太黏人了。”余柏林好不容易把小宝哄好,感叹了一句。
    封蔚顿时眼睛一亮,心中豁然开朗。
    对哟,这是我侄子又不是我儿子,反正回去也是皇兄头疼,他愁个什么劲儿?
    封蔚庆幸的表情太明显,让余柏林忍不住嘴角抽了抽。刚还一副高深莫测的样子,现在怎么就喜形于色,毫无城府似的,这是精分吗?
    或许只是年轻还小……
    小宝的实力抢戏让现场严肃的气氛“噗”的一下被吹散了,两人又天南海北的聊了些有的没有的,树立大概那种“你很厉害”“你也很厉害”的印象之后,就开始吃晚饭。
    听说要吃晚饭,封蔚神情有点懵。
    这个时代讲究过午不食,平民甚至只吃中午一顿,达官贵人咋吃早晨中午两顿,午后没有正餐,饿了就用汤汤水水点心之类垫垫,正餐是不包括晚餐的。
    这当然也有科学依据。
    现代社会有夜生活,晚上不吃饿得慌,吃完后到睡觉时也消化的差不多了。古代没有电灯,入夜之后就得睡觉。油灯蜡烛什么的花钱不说,还伤眼睛。
    那秉灯夜读什么的叫刻苦,效果还不一定好。
    睡得早了,吃了晚餐就不容易消化,容易得病。
    中医有个说法,是夜不积食。
    但余柏林已经习惯了现代的生活节奏,晚上不吃饿得慌。吃了之后他也不会急着睡,不能看书的话背背书还是可以的,毛笔字写得大也不怎么伤眼睛,油灯钱他还是出得起的。
返回目录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