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盛世文豪-木兰竹-第3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王海全揭开糊名之后,放声大笑道:“果然是余长青,崇之又要得意了。”
副考官无奈摇头:“下官又要见到崇之那一张得意嘴脸了。”
王海全大笑。
……会试放榜,余柏林的几位友人十分焦急忐忑,不能淡定的坐在屋里等候。但在贡院之前翘首以盼,又觉不够潇洒,于是便定了百香楼的雅座。
百香楼早就预定满,赵信说预定这么一个位置最好的雅间有多么不容易。余柏林端起茶杯,遮住嘴角弧度,深藏功与名。
余柏林本没打算出来等,封蔚在家准备好了一切,就等着他金榜题名之后,敲锣打鼓各种庆祝。不过兴奋的封蔚随后被皇帝陛下叫进宫了。
会试放榜不只是考生们关注,皇帝陛下也很关注。
在会试放榜时,勤劳的皇帝陛下就已经拿到了上榜名单,要从里面挑人排名。
所以说在殿试之前,有些人的大体名次就已经被皇帝陛下定下来了,其余的……嗯,看发挥和看脸。
如果被皇宫的威严吓到了,御前失仪,当然就会被拖下去了。
如果殿前发挥不好,连通顺的文章都写不出来,就算皇帝陛下想让你到二甲,也只能放到三甲了。
封蔚在提前知道上榜名单和跟余柏林一起迎接重要一刻中选择了后者,但他哥显然并没给他选择的权力,直接把人提溜走了。
排位什么的最头疼了,皇帝陛下身娇体弱,还是拉着弟弟一起劳心劳力吧。
既然封蔚都走了,又恰巧有友人相约,余柏林便欣然一起前往贡院等候了。
除了按捺不住等候在贡院之外的人之外,更多学子等着报录人上门报喜。
报录人早就打通了关节,这边杏榜上填一个名字,报录人那里就已经得知了中榜人的姓名籍贯住处,一队人便吹吹打打往中榜人住处赶去。
自己前来贡院看榜之人,报录人都会留心。除暂住客栈的外地人之外,京城中学子,即使自己前来看榜,报录人也会前去报喜。
贡生得中,举子心中欢喜不言而喻,其出手打赏十分阔绰,若是豪门勋贵,那报录人所得赏赐可就足够他们吃上好几年了。即使原先家境贫寒的举子,中举之后,大多会有贵人相助。即使没有贵人相助,中了贡生之时,附近都有同乡帮忙打赏。
这可都是人情。
余柏林等人虽然来到百香楼等待,但家中已备好了赏赐,迎接报录人前来。家中亲人好友,也早早等候着放榜的消息。
放榜之日天还未亮,等候的举子已经翘首以盼。
这日京城终于放晴,前一日晚上还在下大雪,雪积了挺厚一层。待红日东升的时候,晶莹的白雪反射着晨辉,京城如同笼罩在一片金光之中。
“我们几人籍贯在京城。听闻会馆之前,彩棚搭的遮住了整条街。”赵信笑道。
京城修建有供各地举子进京赶考的会馆。因外地举子都会提前进京,耗费较大,因此大多会选择在会馆居住。而且会馆中还能结交同乡,所以一些籍贯在外地,但家在京城做官,有府邸的举子,也会在放榜时到会馆等报录。
“你若想要风光,可以到一处外地会馆集聚的地方等着,到时候报录人吹吹打打过来,别人都伸着脖子等着是哪家会馆举子,然后报录人一念,京城的,”卫玉楠抿了一口茶水,道,“你就等着挨揍吧。”
赵信嘴角抽了抽:“我看起来很傻吗?”
卫玉楠点头:“有点。”
余柏林也道:“还真是子诚兄做得出来的。”
陈磊微笑不语。
赵信举起双手:“成,成,我做的出来,那现在去?”
众人:“……”
赵信脸皮太厚,即使三对一也没有胜算啊。
几人说说笑笑之后,心中稍稍轻松一些。
这时候,会试开始唱名,最后一位是三百一十四,也就是说,这次会试,共取三百一十四位贡生。
会试排名对殿试虽有参考借鉴之意,但重要还看殿试发挥,因此排位靠后的贡生也并不沮丧。
再来,就算拍到三甲,赐同进士出身。同进士就能接受州府学堂书院聘任,并且参加能在吏部记名的官员的选拔。除了名声上矮进士一头,前途上不能进翰林及内阁之外,同进士在前途上并无太大阻碍。
同进士出生,坐到封疆大吏,六部高官的比比皆是。只是政敌在打嘴炮的时候,会拿出身说事,他们本人也会觉得这是一个缺陷而已。
对于大部分贡生而言,考中贡生便是侥幸,同进士也能做大官啊。
不过现在,即使是排名最后一位的贡生,也做着殿试一鸣惊人的美梦。谁也不会把自己的目标,就定在一个同进士上。二甲可争,一甲也是可期的。大家都是志得意满之时。
唱名唱到前一百时,余柏林几人已经听到了自己相熟的几人的名字,但他们四人的名字还未唱响。
是名列前茅,还是名落孙山,几人心中甚是煎熬。
不久之后,卫玉楠名字最先唱响,乃是今科第三十二名。
卫玉楠本来很平静的样子,在名字唱响之时手一抖,不慎弄翻了杯子,茶水倒了一身都是。
旁边伺候小厮立刻上前给卫玉楠擦拭身上的水珠,卫玉楠却顾不上失仪,呐呐道:“我中了!”
“恭喜芝兰。”陈磊最先反应过来,拱手庆贺道。
“芝兰,恭喜恭喜!”
“恭喜芝兰兄,高中贡士。”
卫玉楠缓了好久,才缓过神来,抑制不住脸上喜意道:“芝兰得中,几位也必定高中。”
“借芝兰吉言……”
话还未说完,经楼又唱到几人名字,而且还是连唱。
陈磊得中第八位贡士,赵信得中第七位贡士,按照经房来算,陈磊和赵信各自为尚书和诗经第二。
陈磊激动不已,赵信却开始嘴贱:“咦?我只是第二?谁抢走了我的经魁?”
众人怒目而视。
你丫刚才还紧张的不得了,嘴里念叨是不是没戏了。结果现在就开始嘚瑟了。
“不用担心。”陈磊对余柏林道,“你的才华,众所周知,会试放榜,要么不中,要么高高在上。且等经魁吧。”
赵信和卫玉楠两人也点头称是。
余柏林若不是因为生病或者发挥等意外因素,在他发挥良好的情况下,要么高中魁首,要么直接罢落。
余柏林的老师和友人,也正是担心这一点。
前朝丞相,就是因为年龄直接罢落。罢落者言,此子将相才,需多加磨砺,他日必成大器。
其实众人心中都明白,那前朝丞相必定怄的要死,但对于这个满口“我对你好我赏识你”的官员,还得做出十分尊敬的姿态,甚至以后发达了,也要善意对待。
因为开了这前科,一些官员就会对年龄偏小的考生以“多加磨砺”为借口直接罢落。
当然,所谓“多加磨砺”,其实也是内有猫腻而已。
张岳担忧,虽然有他做靠山,仍旧有人会拿余柏林年龄做文章,让他“多加磨砺”。
余柏林著《春秋集注》之后,张岳才略微放心。有这一本经义打的,想要对余柏林不公的人,也要掂量一二。
当他得知自己房师为主考官之后,张岳就更不用担心了。在他听到余柏林说发挥良好之后,心情很是放松。大概他是关心余柏林的人中,最不担忧之人。
但张岳却并没有告诉余柏林这些事。一是他想给余柏林一个惊喜,二是假如遇到意外,让余柏林空欢喜一场就不好了。
几人说话之时,经楼继续唱名。当唱到诗经魁时,赵信差点把桌子掀了。
“李潇?!”赵信激动道,“蜀中李潇?!可是我所知那一位?!”
“蜀中李潇,还治《诗经》,除了李湘陵之外,难道还有如此凑巧之事?”因李湘陵已经放弃科举好久,又一直给人一种颓废之感,乍一听到这一名字时,众人都不敢相信。
作为同治《诗经》,又同擅长诗词之人,赵信心仪李湘陵许久,也为李湘陵自暴自弃心疼许久。这一听到诗经魁居然和李湘陵同名同姓还是同一籍贯,他表现的比自己中的还激动。
因为李湘陵这事太让人惊讶,当余柏林之名被唱会元之时,雅间中其余几人居然都没有在意的,纷纷讨论这个李潇,是不是他们认识的那位李湘陵。
余柏林嘴角抽了抽。怎么莫名觉得有点委屈。连老师都只关注李湘陵去了吗?
余柏林干咳一声,打断几人讨论后道:“我想,或许就是那一位。我出京游学时,曾与李湘陵有一面之缘。湘陵兄道,会参加此次会试。”
赵信激动道:“长青!这就是你不对了!你居然见过李湘陵,为何不和愚兄说?”
我见到李湘陵跟你有什么关系?我又不知道你对他如此狂热。我还以为你只是对他只是普通的正常的对待有才华的前辈的感情!
余柏林心中腹诽,嘴上也不饶:“我也不知道你这么重视他,重视到都不给我道喜了。”
赵信这才尴尬道:“咦?刚才唱了你的名字了?”
余柏林:“……”
他看向其余两人,卫玉楠低头喝茶,陈磊露出歉意一笑。
余柏林也想掀桌了。难道刚才唱会元之名的时候,你们都没听吗!
“那个,会元啊,恭喜恭喜。”卫玉楠拱手道。
余柏林:“……”不是很想说谢谢而是想说呵呵怎么办?
“看来这一次主考官很公正。”陈磊拍了拍心爱弟子的肩,“长青要不负主考官所托,好好准备殿试。”
老师你转移话题的手段也不高明。
“哎呀,会元啊,不错不错。”赵信道,“长青你认识李湘陵,可否为我引见?”
赵信更是完全不掩饰的表示自己的不在意。
余柏林心累。这时候他非常想念封蔚。若是封蔚知道他考中会元,肯定会非常高兴吧。
更让余柏林心累的是,他坐马车回家,一路上大家讨论杏榜,少有说起会元余柏林的,都是诗经魁李潇是不是风流才子李湘陵。
许多人都猜测李湘陵怎么突然想通,来科举。还有人怀疑,李湘陵不是不理仕途文章很久,为什么能突然一鸣惊人夺得诗经魁。还有人编写了缠绵悱恻的故事,大致是先人梦中感化、仙人显灵点化、美人巧言劝化。
预计之后会有许多以李湘陵为主角的话本出现,说不定以他为原型的戏曲也要出现了。
或许这些话本戏曲还会流传百世,成为什么民族瑰宝、古典名著之类。
余柏林想想都很心塞。
其实他并不是重虚名的人,但是会元这么大的事,居然没人注意一下他,想想就很郁闷啊。
更让余柏林心塞的是,他回家就被张岳叫去了,张岳第一句话就是,“那李潇就是李湘陵吧,他终于想通了啊”。
余柏林委屈:“老师,你叫我来就是说这句话吗?我考中了会元了啊。”
“啊,你这次要么落榜,要么会元,王阁老公正,你得了会元,没什么大惊小怪的。”张岳道,“你说那李湘陵是怎么想通的,不会真的得了仙人显灵点化?”
余柏林:“……”老师你这么急着叫我来,就是和我八卦李湘陵吗?
张岳还真是。八卦什么的,友人之间不太好说,两个儿子又常年泡在京郊军营不回来,跟老婆讨论一风流才子张岳又要吃醋,只有余柏林这个比儿子还亲的弟子能陪他八卦。
而且其实弟子中了会元,张岳还是很激动的,他急需用八卦来缓解自己激动的心情。
余柏林听张岳天马行空的说了一大堆玄幻故事,越发想念封蔚了。
连两位老师都这样,难道只有封蔚会激动一下了吗?
宫里,封蔚在得知余柏林中了会元之后,欢喜的蹦了起来。
真的是蹦了起来,还来了个原地后空翻,特别精彩。
封庭笑眯眯的看着蹦来蹦去像只猴子的封蔚,一点都没觉得弟弟有点疯。
“这下子就是三元及第了。”封蔚蹦高兴了之后,趴到封庭面前兴奋道,“三元及第每朝每代也就一两个啊,哥刚登基第一次科举就有个三元及第,这不比地方上那些人呈上来的奇奇怪怪的东西,这是真正的祥瑞!”
“不是三元。”封庭笑道,“是六元。”
封庭赞叹:“三元天下有,六首世间无啊。”
封蔚眼睛一亮,对啊,余柏林已经得了小三元,现在连中解元、会元、状元,岂不就是连中六元?
而且余柏林不同于其他朝代那些独中三元者,真正的三元及第为连中三元,而他自应试以来从未落第不说,甚至错过都未,乃是真真正正的连中三元,连中六元。
独中六元者,从古至今,只有一位,而连中六元者,只有余柏林一人。
这是真正的三元天下有,六首世间无。
“这是真正的吉兆,皇兄一定文治大成。”封蔚正色,俯首跪叩。
封庭忙把封蔚拉起来,道:“是啊,好兆头,咱们带上你嫂子和侄儿,出宫给长青庆祝庆祝。”
“是。”封蔚开心笑道。
于是,这两兄弟啊,你们忘记殿试都还没举行吗?
作者有话要说: 前朝丞相那个原型是张居正,不过张居正是乡试故意被人罢取。
前朝解元那个原型是唐伯虎,完全是无妄之灾,卷入朝中大臣斗争而已。
连中六元历史上只有两人,明朝黄观是真正的连中,被朱棣灭了九族。清朝钱棨只能叫独中六元,因为他期间落榜很多次,47岁被乾隆点为状元。
其实我这文是架空,别考据别考据别考据,考据我也不会理的,真的不会,真的真的。
今天C罗终于圆梦,更新美食番外一章庆祝一下,虽然我并不是足球粉,但路人旁观也觉得这娃很不容易啊。
第54章
余柏林遭受张岳八卦摧残之后,精疲力尽的回到了家中,看到家中等候的众人时,那一刻心里是懵逼的。
封蔚上来就给了余柏林一个拥抱:“长青,恭喜!”
“谢谢……”感觉到封蔚怀抱的温度,余柏林今天一天的郁闷顿时烟消云散。
“林,恭喜!”大宝牵着小宝。
“会元!林!”小宝挣开大宝的手,就往余柏林身上扑。
封蔚在小宝的踢踹下,松开余柏林:“懂不懂什么叫尊重长辈?”
说完他把小宝抱起来,虎着脸打了小宝两下屁股。
“恭喜贤弟。”封庭笑眯眯道,“连中六元,古往今来仅贤弟一人。”
余柏林刚想说殿试还未开始,是否中状元还说不定,准备谦虚一下。然后他突然想起面前这人就是决定殿试名次的皇帝陛下,那谦虚之词堵在喉咙里,就说不下去了。
成皇后看着余柏林尴尬的样子,微笑着给余柏林解围。
余柏林松了一口气。
越和皇帝陛下相处,就越觉得他和封蔚果然是亲兄弟。
今年皇帝陛下大规模试验新作物,还从海外夷人手中收购了其他种类的新作物。今天恭贺余柏林拔得魁首,皇帝陛下难得从皇庄带来了不少新作物。
按照余柏林画的图鉴,皇庄中除了之前的辣椒、西红柿、南瓜之外,还种上了皇帝陛下派的人新找到的甘薯、土豆、玉米和花生。
在发现美洲的时候,玉米和土豆已经在美洲拥有几千年的种植历史,其品种已经改良的较为完善。
而甘薯从美洲被带回欧洲之后,已经在西班牙普遍种植。
这三种作物都不但高产饱腹,还不占良田。
甘薯、土豆和玉米都耐贫瘠,其中甘薯耐旱、土豆耐寒,玉米可在山地种植。晖朝疆域广,各地地质气候有很大差异,传统的粮食作物在这些年频繁的气候灾害中,已经不能满足人民果腹的需要。
在找到的新农作物中,甘薯、土豆、玉米这三种可做主食的农作物,最为重要。让封庭松了好大一口气。
他能管得住人祸,却管不住天灾。
余柏林没想到皇帝陛下这么快就找齐了最为重要的几种新作物,也没想到这些品种虽说不上优良,但也足以作为主要粮食作物种植。
听寻得此类粮食的人说,在新大陆的原始居民已经广泛种植此类作物。但发现新大陆的欧洲人除了甘薯之外,其余作物并未重视,甚至只是把它们当做观赏植物。
这一点和余柏林原来所在时空历史进程类似。不过他们很快就会发现这些可食用的农作物,并且加以重视吧。
对于培育良种,拥有几千年农耕文明的华夏,这时候若说第二,全世界就没人敢说第一了。对于能吃的东西,华夏人民永远都会报以难以想象的热情,发挥出难以想象的潜力。
听闻只一年时间,皇庄农人们已经摸索清楚种植方式,也留够了种子,今年开春就要在全国推广了。
这种不占良田又能充当主食的作物,推广起来可比棉花快得多,朝中上下几乎声音一致。
民以食为天,没读过书的人都明白这个道理。
至于少数非要掉书袋唱反调显示自己很有思想的人,就无视吧。
这种人会被全朝廷上下所有智商正常的人鄙视,将来前途堪忧。
“棉花,朕准备强制推广。”封庭非常有魄力,也非常有胆量。
余柏林心中感叹。就算历史进程不同,但到某一重要时期,总会有同样睿智的额人出现,推动华国继续前进。
在他的时空历史上的这一时期,也发生了强制推广棉花,并且引进新作物的事。
只是这进程较为缓慢,战线拉的很长,引发了许多问题。
不过还好,最终华国人民都挺住了,为现代辉煌的新华国奠定了基础。
历史会变,自然规律却不会变。这一段时间正好是小冰河时期,华国气候将越来越恶劣,若无耐贫瘠的新的高产作物出现,华国社会的动乱可想而知。
余柏林这一次蝴蝶,让新作物率先一次性到位,并在英明的君主的支持下,很快推广到全国。
这时候小冰河时期还未发展到最恶劣的时候,晖朝各地的自然灾害也只是初见端倪,国库也还未空虚。
这时候推广了新作物,想来小冰河时期的影响会比余柏林时空更小。
社会也将更加稳定。
余柏林心中思绪万千,但这些事他只能闷在心底。
还好计划一切顺利。
封庭虽然不知道什么小冰河时期,也不知道海外将迎来爆炸式的发展。但他已经了解了这些新作物的重要性,也已经预见到在发现新大陆之后,晖朝势必将与海外国家有更紧密的接触。
闭关锁国是不可能的。从打探的人传回来的消息,海外国家的武器船只发展的越来越快,若晖朝跟不上他们的步伐,早晚会被超过。到时候,就算闭关锁国,晖朝这么大一片土地,海外夷人难道不会垂涎?难道不会直接用武力轰开晖朝国门?
南边北边的“邻居”尚且会来“打谷草”,那些夷人有了机会,怎么可能放过晖朝?
封庭是个有责任心也有野心的皇帝,他可不会等别人打上门。
别人在发展,他就要比别人发展的更好。在别人抢上门之前,他先打上门去。
想来把他们挨个儿打怕了,就没人会打晖朝的主意了。
封庭别看身体柔弱,施政上却铁血的很。他在华夏历史上赞誉极高,奠定了华夏在世界的霸主地位。
然而他在世界历史中……嗯,余柏林等人是恶魔,他就是魔王。到了现代社会之后,海外国家研究历史的人说起他,都是咬牙切齿憎恨不已,一切恶毒的词语都会用在他身上。更别说海外文艺作品中,封庭被丑化的更厉害了。
据说他头生双角,长着破破烂烂的蝙蝠翅膀,手上拿着三叉戟,还会喷火。他会吃婴孩,喝处女血,召唤魔物。他有三宫六院嫔妃三千,嗯,真的是三千,有名有姓的三千。这三千都是魔女,都是他的部下,经常为他在战场上做妖法。
封庭:……?
成皇后:……?
华夏众人:……?
咳咳,反正在海外众多魔幻背景的作品中,封庭都是大BOSS。连架空类的异世界作品中,都尝尝以他为原型打造BOSS角色。
反正那时候的华夏人民看着海外文学,心底很酸爽就是了。
大魔王封庭此时正和余柏林谈笑风生,谈的恰巧就是海外局势。
此时朝中重臣只是对晖朝附近国家很了解,对欧洲等其他大洲都是不了解的。
皇帝陛下在学习中,这些臣子们自然也在学习中。
皇帝陛下比他们懂的都多,当然聊起来就没什么意思。
余柏林“从先父那里学到了许多海外之事”,本身又对这些事感兴趣,“特意与夷人接触并学习”。封庭不但能和余柏林聊得开心,还能了解许多他还未曾知道的消息。
比如那神奇的新大陆,比如一直往南也有一块不错的陆地,比如要开拓海外,晖朝的海岸线很重要。
封庭聊得很尽兴,封蔚听得热血沸腾。
“海岸线?”封蔚手指蘸着酒水在桌子上粗略的画了一下晖朝疆土轮廓,“高丽……印南?”
封庭点头:“这两处小国家实力不强,还特别烦人。”
余柏林嘴角抽了抽,道:“陛下也要从长计议。”
“当然。”封庭遗憾的看着这两处地方,然后把大宝抱到自己膝盖上道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