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盛世文豪-木兰竹-第4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娘的!为什么边疆那些杀神们也派人来了!那一个个杀气都快直冲云霄,朝着门楼阴测测的笑的样子,让属国使者们脑门上冷汗直冒。
    看起来好像马上就要杀上来一样!皇帝陛下到底想要干什么!
    不过这在晖朝皇帝和百官眼中,那哪是杀气腾腾,那叫气势十足;那也不是阴测测的笑,而是十分具有精神气。
    余柏林微笑着,在边疆军队的方阵入场时,终于可以肆无忌惮的讲解这些方阵所代表军队的丰功伟绩,他们领头将领的赫赫声名,如此解说,让属国使者们头脑一片混乱,胡思乱想不断。
    而这还没完。士兵方阵之后,还有战车方阵,最新式的火炮方阵,枪支方阵。他们还用板车运了一艘战船模型来,那是水师武器方阵。
    属国使者们彻底吓蔫了。
    
    第72章
    
    余柏林还以为之后还会有各种挑衅各种打脸各种试探,没想到阅兵式之后,属国使臣们纷纷要求回国,赏赐都不讨要了。
    封庭笑得见牙不见眼,每一次他们都这么老实多好啊。
    不过咱晖朝作为宗主国,是非常大方的,赏赐还是要给的。每人一车书,包含四书五经各种注解,还有当代文豪们的诗词集。
    都是印刷版本的,新鲜活字印刷,充满着油墨香味。
    初次之外,封庭还一个国家写了一副祝福的对联。这礼真是十分厚重,一点都不和往年的庸俗套路相同,真是充满了我大晖朝人文光芒。
    拿到赏赐的属国使者们都在苦笑不已。
    他们宁愿和之前一样庸俗,一样套路,求别这么清丽脱俗成吗?
    有些不识相的属国使者们开口讨要金银,说这些书本他们没用。
    余柏林笑道:“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正因为你们不识得文化的好处,我们才会将其赏赐给你们,让你们多读点数,多用心提升自己。温饱之后,就该知礼仪。你们也看到了,大晖万千气象,盛世气息。圣上希望你们也能和大晖一样。”
    “你们不用担心看不懂,自己先研究一下,若是研究不透,欢迎你们再来请求帮助,我们会派大儒到你们那里,帮忙教化百姓。”余柏林微笑,“你们也属于大晖,我大晖的教化之功,自然不会少了你们,请放心。”
    属国使臣眼睛瞪得溜圆。
    虽说他们已经向晖朝称臣,成为晖朝属国。但在他们心中,也就是挂个名号,偶尔来打打秋风拍拍龙屁而已。
    他们一点也不想和晖朝成为一体!
    但他们能直说吗?能说我们虽然称臣但是我们自认为还是独立的国家并不准备和你们一起玩接受你们的统治和教化吗?
    不能!
    有些事,私下是事实,但表面上却不能说出来。说出来就是天大的事。
    他们只能苦哈哈的收着一车的书,并将皇帝陛下的对联恭恭敬敬的收到锦盒里,表示一定要好好保存起来。并且表示,他们一定用心研读这一车书籍,提高自己和国民的文化素养,绝对不会再让皇帝陛下操心,也不会问晖朝要人去教化他们。
    余柏林带着一干鸿胪寺官员,目送他们远去。
    我们都是一家人啊!欢迎再来啊!
    不不不!我们不来打扰你们!
    “这大概是我接待这些蛮夷最轻松的一次。”待送走了所有属国使者之后,一个鸿胪寺的老官员感叹道,“希望以后也如此。”
    余柏林道:“只要晖朝国力强盛,皇帝圣明,他们再来几次,都是这样。”
    鸿胪寺官员们纷纷称是。
    终于完成了这一次任务,余柏林正等着皇帝嘉奖,却在回府途中,被人碰瓷。
    圣女:“德王爷!”
    余柏林:“……”
    余柏林:“不,我不是。”
    于是让侍女扮作自己,偷偷留在京中,想要碰瓷德王的圣女,因为和师太道姑开宗教领袖会议,宫宴和阅兵式都没能参加,并不知道王爷的车架到底是个什么标准,结果碰错磁,撞到德王隔壁余柏林的车架上,被余柏林叫人塞住嘴绑住后,关起来了。
    余柏林回家,拎着正躺在炕上发懒的封蔚,借封蔚的令牌,紧急入宫见了皇帝陛下。
    封庭:“……”
    封庭:“你确定真的是那个伽罗国的圣女?”
    余柏林:“微臣确定。虽只见了那圣女一面,但那和旁人完全不同的毫不娇柔做作,丝毫不掩饰想要留在陛下后宫或殿下后院的思想的样子,让微臣印象深刻。”
    封庭无语。
    好一个毫不娇柔做作。一般人的确做不出抛下回国的使团,自己偷偷溜到德王府门口拦车的事。
    伽罗国使团中,已经有一个圣女跟着回国了,留下的这个,他们完全可以当做冒充的人,直接砍了。
    伽罗国只能只认倒霉。甚至已经被吓破胆的他们自己都会希望,只要晖朝不追究,砍了就砍了吧。
    所以,余柏林才会紧急进宫,问问皇帝陛下,是砍了,还是不砍。
    要是不砍,就让人带着她去伽罗国,好好利用一下。
    皇帝陛下毫不犹豫:“既然真正的圣女不小心被想要鹊巢鸠占的侍女背叛,差点被害死,好不容易才逃了出来。我大晖自然责不容辞,须将真正的圣女送回去。”
    余柏林当即会意:“沈大人还在京城。正好可以让沈大人护送圣女回国。”
    余柏林所说沈大人,乃是镇守西北边疆的千户沈成。伽罗国便在西北,丝绸之路上。
    “长青说的是,沈卿的确是适合人选。”封庭微笑。
    封蔚插嘴:“既然敢冒充圣女,肯定他们国内有人接应吧?伽罗国是我们属国,圣女在伽罗国地位十分高。阴谋杀害圣女,肯定和政权有关系。这事我们肯定要管,说不定还要和他们打一架。所以沈千户多带点人。”
    封庭欣慰点头:“澈之说的是。”
    余柏林神情也很欣慰。封蔚想动脑子的时候,看事情还是很通透的。
    余柏林和封庭对视一眼,都从对方眼中看到了自豪。这一刻,他两心情合一了。
    封庭定下这件事之后,立刻召来了沈成。
    沈成听圣女自己偷偷留下了,一脸“她是不是傻”的表情。
    当余柏林一脸沉重的说,伽罗国国内肯定在政变,侍女丧心病狂居然想偷梁换柱鸠占鹊巢,伽罗国可是我们的属国我们绝不能忍,沈大人你一定要好好给那个不给晖朝面子的阴谋篡位者一个深刻的教训。
    沈成神情先是空白了几秒,然后也立刻换上了同样沉重愤怒的表情:“末将一定全力护送圣女回国!并且将阴谋者斩落!”
    封庭点头:“就拜托沈卿了。”
    黄内侍将密旨递给沈成。沈成跪下叩谢皇恩,然后揣着密旨,点好这次和自己一起来京城参加阅兵式的兵,带着装着圣女的马车,匆匆回西北去了。
    封庭十分高兴。他一高兴,百官就有了福利。
    在晖朝,百官的假期其实挺多的。
    五日一休沐,清明、端午、中秋、重阳等节日还有七日休假。
    这些都是小头,更重要的是,他们还有一个月的寒假。
    论假期的总量,比现代社会的国定假日还多。
    不过他们的寒假并不是就不去上班了。而是不上朝,也不点卯。每日官员还是要去官衙逛逛,把当日之事处理了。公务是不能积压的。
    当然,如果你觉得家里比较舒服,家又在本地,也可以将公务带走处理。
    要是清闲衙门,比如翰林之类,就完全可以甩开了膀子玩了。
    而且这段时间有公务的部门,大概也就是大理寺这种需要断案的部门,或者各级地方官衙。其余部门都已经不做事了。
    当然,如果有加急的事,大家该回来还是立刻要回来的。
    若是家在外地的官员,还能更人性化一点。
    他们在放假时,就向上司打报告,然后整个假期就可以不管公务,回家和家人团聚了。剩下的家在当地的官员,轮流值班。
    就和现代社会单位放假的值班制度一样。
    除此每人都有的假期之外,官员还有婚假,嫡子及冠也有假,儿女成婚也有假,父母亲戚去世也有丁忧假。
    其假期福利简直让后世公务员泪流满面。
    晖朝这时候的正月初一,并不是春节。春节是立春之日。正月初一叫元旦。而元旦并不是特别重要的节日,春节才是。在晖朝老百姓眼中,大概立春才是一年真正的开始。
    余柏林所在时空,在新华国成立之时,因需要和国际接轨,改用阳历,并将阳历一月一日改为元旦,然后将本应该在立春过的春节改到旧年元旦过,而立春不再设假日。
    因为春节很重要,所以官员们每年的寒假时间是不固定的。而是要把春节、元宵这两个重要假日包含进去。元旦能包含就包含,不能包含就以春节和元宵为重。
    不过一般而言,元旦和春节相隔不远,有时候还会重合。至少在历史记载中,还未有寒假时,三个节日不能在寒假一起过的时候。
    今年使臣来的时候,日子非常过分,恰好把春节和元旦都占了,官员们本该放的假没放成,眼见着寒假已经被占用了一半,眼见就要到元宵了。
    这假期,大部分时候是不补的。因为寒假的规定就是,有急事也得来上班。属国来朝,自然属于有急事。
    但封庭心情好啊,所以官员们就有福利了啊。皇帝陛下说,大家辛苦了,所以被占用的假期,朕补给你们。寒假就往后延十五日吧。
    官员们感动的泪流满面,大呼陛下圣明。
    余柏林也终于迎来了入朝为官之后,第一个真正悠闲的假期。
    他入朝为官时第一个中秋假期,为了表示新人的勤劳刻苦,主动要求值班。第一个重阳假期,则在准备属国入朝之事了,忙的脚不沾地。
    现在,他终于可以休息一下了。
    一个月啊。当失去了自由支配的时间之后,才能会更加深刻的感觉到假期有多可贵。
    皇宫虽然大,但是真没什么景致。包括御花园在内的几处花园,早就看腻了。因此一放假,封庭就携妻儿,到封蔚家住下。封蔚名下和皇庄名下的温泉庄子轮着住,轮着玩。
    至于宫里,名义上就交给何太后管了。宫里人都是听皇帝陛下和皇后娘娘的,何太后和还没死的何贵妃也管不动。有什么事,宫里就会派人将事情送出宫,交给成皇后。实际上还是成皇后管。
    都在京城,又不远。
    封庭带着封蔚玩的时候,余柏林被他当做一家人,自然也是带着一起玩的。
    今年冯努终于回来了,把冯苗苗接走了。小宝没见到小伙伴,还有些失落。
    不过又能日日和余柏林在一起玩,小宝孩子心性,很快就把小伙伴抛到脑后。
    大宝小宝都很久没有跟余柏林朝夕相处了,两个孩子都兴奋的很。封庭便让余柏林带着大宝小宝玩,随便玩,不用跟他汇报。他和妻子就着重在这一个月陪着封蔚了。
    封蔚是他们两夫妻带大的,在他们心中,大宝不是他们的大儿子,封蔚才是。自从登基之后,封庭夫妻两认为他们平时太忙,又不能和封蔚一起住,实在是冷落了封蔚,十分愧疚。便借由这一个月的假期,力图把封蔚缺少的父爱母爱补回来。
    封蔚虽然心里无语,很想对哥和嫂子说自己已经不是小孩子,再过两三年就该及冠了。但封庭和成琪芳只会用慈爱的眼神看着他:“是的,澈之已经长大了,不是小孩子了呢。”
    封蔚:“……”总觉得他们心里所想和话中所说完全不是一回事。
    不过封蔚大部分时候,在他哥和他嫂子面前都是个听话体贴的好孩子。所以这段时间,他就乖乖任由封庭和成琪芳折腾,陪着哥和嫂子到处乱逛,接受他哥的教导,并且听他嫂子的唠叨。
    因一家人曾经住在狭小的院子里很多年,所以封庭和成琪芳对封蔚,比普通人家的父母更亲近得多。
    封蔚也只能苦哈哈的彩衣娱亲,逗他哥他嫂子开心。
    余柏林为封蔚默哀两秒,一手牵着大宝,一手牵着小宝,每日教功课,讲故事,陪玩耍,十分开心潇洒。
    小宝也该启蒙了。大宝已经跟皇帝陛下申请,自己给小宝启蒙,不信任那些学士们。
    即使现在这些翰林学士已经对皇帝陛下无二心。但大宝曾经受到的委屈给他留下了不小的心理阴影,他不信任这些人,担心小宝也被欺负。
    在大宝内心中,他虽然尊敬太子太师陈曦,但潜意识中,尊敬归尊敬,信任却没多少。
    小时候的经历会给孩子一生都造成影响,特别大宝还是一个早慧的孩子。
    这种不信任感已经在他心中根植。他能理智的选择可以信任的人,但在心中并没有安全感。只有家人和余柏林能让他全心全意的信任。
    封庭也发觉了自己儿子这个心理问题。但他并未觉得有什么需要更改的地方。
    因为他自己也是这种人,甚至几乎所有帝王都是这种人。他们并不信任他人。
    他和儿子,至少还信任家人,信任一些臣子。很多帝王,是谁都不信。他们已经幸运太多了。
    正因为有信任的人,他们就算心底并不真正信任其他人,也能根据判断,对事不对人,在某些事情上,将信任给人。
    大宝现在信任的臣子只有余柏林,但并不是信任的只有余柏林。他年纪还小,接触的臣子还少。
    待解除久了,日久见人心,以大宝的性子,还是会有其他信任的臣子的。就算大宝不愿意信任人,余柏林是个好老师,他一定会教导大宝信任。至少余柏林身边的友人,会让大宝先天就有几分好感。只要有好感,信任就不远了。
    就像是陈曦。大宝现在只是敬佩,当敬佩慢慢加深,变成信任看重就不远了。
    不过,选好除家人外,第一个信任的人十分重要。
    封庭想了想,觉得教导自己儿子,他居然也只信任余柏林。
    本来他并不想让余柏林树大招风想暂时压一压他。但现在他权力在握,封蔚也成长很快,不可能连个臣子都护不住。再加上余柏林的老师和友人已经结成一张牢固的关系网,现在虽不显,当几年后新的翰林进入国家中枢之后,余柏林就更不惧怕别人了。
    所以现在余柏林就算树大招风,风也不能拿余柏林如何。
    余柏林日日和金刀卫见面,家中一切事宜都向金刀卫开放,就算有人想污蔑余柏林,余柏林不用自己动手,金刀卫就能拿出足够的证明余柏林清白的证据。
    所以,臣子完全不用担心树大招风,只要他后台够强。
    余柏林的后台是他,他又不是傀儡皇帝,不需要向谁妥协,难道还有比他更强大的靠山吗?
    封庭在听完大宝的请求之后,就下定了主意。
    “不用担心。”封庭将儿子抱在膝盖上,捏了捏儿子已经出现婴儿肥的小脸,“以后你和小宝,都能和以前一样,和让你们信任的人在一起开开心心的读书玩耍。现在和以往不同了,爹爹不会让大宝小宝受到任何委屈。咱们一家受委屈的日子已经过去了。”
    是的,现在他不会让三个儿子受到任何委屈。这就是作为一个合格的父亲,应该做的事。他甚至比起让儿子们成才,更乐意将儿子们宠成小混蛋。虽然他知道这样在皇家是很不应该的。但若人能理智的控制自己做任何正确的事,就没有那么多情不自禁了。
    当然,我的儿子们都棒棒哒,就算宠宠宠宠上天,也已经成为比所有人都优秀懂事的好孩子!皇帝陛下喜滋滋的想着。
    被“儿子”的封蔚:???
    大宝知道余柏林以后不但能教小宝启蒙,也能继续担任他的老师,甚至能有更多的时间和他见面时,心中高兴都快抑制不住了。
    不过父皇说了,这要保密,在他下旨前不能先说出来,要给林一个惊喜。所以大宝一直乖乖保守秘密,只是比平时更活泼几分。
    余柏林只当大宝好久没放开玩耍,太兴奋了。
    余柏林很欣慰。他一直认为大宝太懂事太老成了。现在大宝有了他这个年龄的活泼,他非常开心。
    余柏林把大宝抱起来,大逆不道的在太子殿下的额头上亲了口,道:“大宝还是个孩子,可以更顽皮一些。至少在我这里,可以更开心一些。”
    “那小宝呢!”很感动的大宝还没把话说出口,小宝已经不依不饶的用脑袋顶着余柏林的腿,脑袋转了转去的,磨得余柏林只想笑。
    余柏林将大宝放下来,把小宝抱起来,一视同仁的给了小宝一个额头吻:“小宝已经够活泼了!”
    小宝抱着余柏林的脖子使劲蹭:“林偏心!”
    “对啊对啊,我就是偏心。”
    “林偏心我就哭!”
    “哎哟,小宝羞不羞啊,还掉金豆子。”
    “噗……”大宝忍不住笑道,“之前谁说的他已经是大孩子了,再也不会掉金豆子了。”
    小宝眼珠子转了转,特别聪明的说道:“小宝不掉金豆子,掉银豆子!”
    大宝和余柏林都忍不住大笑起来。
    小宝嘟着嘴,大声道:“林和大哥,坏!”
    “怎么?谁惹咱们的小宝了?”
    封庭正带着妻子和弟弟去山上转了一圈,运气很好的捡了些能吃的蘑菇和几颗野菜回来。他们一家曾经经常做这些事,所以拾取蘑菇和野菜的熟练度,比周围农户也差不到哪去。这附近的山又是温泉庄的地盘,普通农户不能上山采摘。所以他们足足采了两篮子。
    他本想跟儿子们炫耀一下自己采的蘑菇,就听到余柏林和大宝的笑声,已经小宝的控诉。
    小宝见自己皇帝爹沉着脸,好像要发怒似的,连忙道:“不坏!不坏!小宝和大哥、和林玩!在玩!”
    封庭憋不住也笑了:“真的在玩?没有欺负你?要是欺负你,爹罚他们打手心!”
    小宝急了,忙不迭的道:“不坏!没欺负!不打不打!爹……”
    小宝嘴一扁,就急得掉金豆子了。不,现在叫银豆子。
    逗哭了自己小儿子的无良爹哈哈大笑,而无良爹的妻子和弟弟也丝毫没有同情心,也在跟着笑。
    小宝银豆子掉的更厉害了。
    余柏林和大宝忙手忙脚乱的安抚小宝:“小宝别哭,陛下不会罚的,没事没事,对吧陛下?”
    封庭看着余柏林不赞同的眼神,和大宝谴责的眼神,笑得更大声了。
    小宝也哭的更大声了。
    余柏林……很想揍皇帝陛下一顿。
    
    第73章
    
    终于,余柏林和封蔚两人摆脱了熊家长。
    元宵节之后,封庭感伤多年来从未带夫人好好出来逛过,从小院子到大院子,一直都只能看着四方天,实在是太不好丈夫了。
    而帝后出游实在是太劳民伤财,于是封庭便带着成琪芳,去京郊旅游看春雪去了。
    私自出京……私自……
    因为大宝小宝还小,带上不方便,于是帝后二人边将两儿子丢给大儿子,不,弟弟了。
    就这么丢下了……丢下了……
    可以,这很帝后。
    余柏林还是第一次,和金刀卫指挥使郑牧见面。
    之前只能说叫见过,不算正式见面。
    帝后二人心血来潮要出游,为帝后任性买单的自然是勤勤恳恳任劳任怨的金刀卫。郑牧在接到这个命令之后,决定亲自带队保护帝后。
    他脸色很不好。
    封庭拍拍郑牧的肩膀:“爱卿,拜托你了!”
    郑牧脸皮抽了抽,没好气道:“陛下,请慎行!”
    封庭又拍了拍郑牧的肩膀:“小舅舅,拜托你了!”
    郑牧拒绝回答,并向皇帝陛下扔了一个白眼。
    封庭笑眯眯的拉着郑牧的手,向余柏林介绍道:“来来,贤弟,我给你介绍一下,这是我表舅,郑牧渔樵。”
    郑牧渔樵的意思,是姓郑名牧,字渔樵。余柏林忙作揖道:“郑指挥使,久仰久仰。下官余柏林,字长青。”
    那郑牧出自的郑家,乃是开国元勋,世代继承者镇守边疆。
    也是皇帝陛下的母家,追封为慈贞皇后的先太子妃的娘家。
    不过这个娘家,是有一定水分的。要成为太子妃,出身宗族得是大家族,但不能从大家族嫡系找,而是从旁系官职较低的嫡女中挑选。
    这样,未来皇帝既有大世家支持,又因为皇后直系外戚地位并不高,不至于外戚专权。
    不过郑牧是个例外。他和太子妃乃是亲姐弟,郑牧为老来子,太子妃出嫁后,郑牧才出生。郑老夫人是高龄产妇,现代都危险,更何况古代,拼了命才生下这孩子。郑老夫人去世后,郑老国公悲伤过度,三年后也跟着去了。
    恰巧先太子妃在郑牧抓周时身体不适,检查出身孕,并诞下一子。
    这不但是先太子第一个嫡子,也是第一个儿子。而且郑牧足月才出生,长得白白胖胖十分可爱,甚至因为外甥像舅,郑牧和他刚出生的嫡子看着就像亲兄弟似的,更让先太子喜爱几分。于是将郑老国公先后辞世之后,先太子边向武宗请求,把小舅子带在身边自己教养。
    郑牧小小年纪就表现得聪慧老成,先太子越来越喜欢他,特意叮嘱儿子封庭要把郑牧当亲兄弟看待。先太子心想,以后他儿子就是未来太子,也是未来的皇帝,郑牧就是儿子的左臂右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