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盛世文豪-木兰竹-第6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本官是清楚你们的顾虑的,既然决定合作,本官也就打开天窗说亮话了。”余柏林道。
余柏林用的是合作,明摆着没把岱钦等人的“归顺”当回事。岱钦几人心中又提起来。
这种心里亮堂,又一点也不轻敌的文官,最难缠了。
“这几年草原上天气如何,本官也是略知一二。”余柏林道,“分给你们草原,分给你们牛羊,冬日酷寒,夏日干旱,你们又能支撑多久?再说了。在你们归顺后不久,其他部落大概也要归顺了。你们要能抢到的草地也不多,或许能解一时难题,但这又解决得了几年?”
余柏林扫视了那几人一眼,继续道:“若是诸位只想自己过得好,即使现在也能做到吧?我们晖朝提供给诸位的金银牛羊,也足以让诸位过上和我们边疆官员一样舒适的生活。我想诸位已经享受过那样的生活。”
岱钦等人脸上的表情越来越凝重。
余柏林道:“但诸位既然抛弃了这种生活,甘愿回到草原上,过着比起之前完全不如的生活,摈弃了享受,那么诸位是……放不下自己的部落吧。”
岱钦脸色立刻苍白:“大人这是何意?”
这是怀疑他们的“忠心”——虽然他们本来就没有这东西,但是谁会在归顺的时候,明晃晃的摆在表面上来谈?
“本官不是说了吗,合作。”余柏林笑道,“本官记得,岱钦统领,也是有你们大汗的血统对吧?”
岱钦沉着脸道:“是。”
“那么统领应该知道,你们王国破碎之时,有一部分人西迁?”余柏林问道。
岱钦思索了一会儿,回答:“略知一二。他们西迁之后,就和我们并无联系,听闻建立了国家,不过现在也散了。”
岱钦言语中对西迁的那部分鞑靼十分不在意。毕竟即使在草原鞑靼心目中,西方也是蛮夷贫乏之地。
他们对待欧洲来的夷人,和晖朝对待他们的态度差不多,甚至更差。
晖朝人和他们一样,好歹都是黄皮肤黑头发黑眼睛。那些白皮肤各色眼珠子头发的夷人到底是什么鬼?
一看就不是正常人。
若不是惦记着抢劫夷人商队的事业需要可持续发展,路过的夷人商人早就被他们杀光了。
余柏林站起李,取出一卷地图,在桌上铺开。地图虽然并不详细,只列举了各国分布,没有山川河流,但那地图十分大,铺满了余柏林面前桌子。
余柏林示意岱钦走到桌前,指着红色的区域道:“这就是他们当初建立的帝国。”
岱钦眼珠子都快瞪了出来:“大人说笑吧?”
其余几人首领也凑上来,看着比晖朝区域还大的地方,一个个都是眼珠子快要瞪出来的表情。
“并没有。”余柏林拿起笔,在上面划了几下,道,“不过现在已经变成这样了。余下的这一小块地方虽然还自称继承了你们大汗的血脉,实际上已经接受了大食的文化,变成了信仰真主……嗯,你们知道的那种男的裹头巾留大胡子,女的全身黑纱只露出眼睛的样子了。”
岱钦等人一脸恨铁不成钢的样子。
这么大、这么大一块地方!比晖朝还大!怎么就没了呢!怎么他们黄金大汗的血脉!就变成那副鬼样子了呢!
岱钦心情激动之余,自觉勉强了解了余柏林的心思:“大人的意思难道是,让我们去抢原本属于我们的地方?”
余柏林笑着摇头道:“你们也看到了,现在那一块地方布满了大大小小的国家,就算每个国家都不堪一击,但蚂蚁尚且能咬死大象,以你们的人手,拼不起消耗。本官让你们去抢,不是坑你们吗?”
岱钦等人面面相觑。你叫我们来不是坑我们吗?晖朝什么时候不坑我们了?
难道……这次的余布政使,是个好人?
几位壮汉忍不住抖了一下。
好可怕!一阵恶寒!
余柏林一脸“我真的是好人”的微笑,手指滑向另外一边:“你们知道这里吗?”
岱钦等人视线投向晖朝的东面,与晖朝隔着写着“大海”区域的东面:“这里是?”
余柏林笑道:“诸位既然认识刚才吃到的红薯,那么这些作物来自哪里,不会没有打听过吧?”
岱钦等人呼吸立刻急促起来:“遍地黄金之地!”
余柏林心中疑惑了一下,这称呼好耳熟。然后,他立刻警觉起来。
早在他刚认识封蔚之时,就和皇帝陛下,提起过新大陆之事。他舅舅正是因为负责此事其中一部分,成为皇商。
在给皇帝陛下介绍新作物的时候,他编出的故事中,还附带了新大陆的矿产图。
虽然余柏林并未负责此事,但他知道,随着新的作物的寻找,矿产的开采也从未停止过。
现在整个世界都还未进入工业革命时代,晖朝的科学技术仍旧是世界最强。
这其中就包括了晖朝的造船技术。
早在前朝,海上航线贸易就已经十分活跃。武宗时期虽然对海禁看管的严格了一些,但仍旧是允许海上贸易,文宗也对经济很有一手。
当今圣上更是在余柏林给他打开了一扇新世界的大门之后,对海上贸易十分感兴趣。
华夏海上贸易,最远的地方已经到了非洲,余柏林曾经收到的赏赐中,就有来自埃及的一些精美黄金饰品。
这一条航线已经非常稳定,一般他们一路沿岸航行,几乎不会遇上危险——除非人祸。
可想而知,晖朝的造船技术有多先进。
而且我们还有茶叶,还有指南针,在摸索了几次之后,已经建立了十分稳定的前往新大陆的航线。
皇帝陛下直接将开采来的矿石当做商品拉回来,铸造的金银已经塞满了私库。
皇帝陛下曾经赞叹,新大陆真是遍地黄金之地。
但这是晖朝的机密之事,连诸位辅政大臣,也是在朝堂清洗完毕,何次辅致仕,他的老师张岳进内阁之后,才知道此事。
可见皇帝陛下瞒得多好,也可见皇帝陛下手中力量有多强。
岱钦居然知道这个称呼?难道是朝中有人走漏了风声?
余柏林笑道:“既然统领已经知道,那就不用本官多介绍了吧。”
岱钦并不知道这是多么机密之事,他在经历过刚才的心情激荡之后,不由松懈下来,被余柏林套了话:“我知道的并不多,是……和夷人打交道的时候,听他提起过这个地方。原来,红薯是从这个地方得到的。”
岱钦激动道:“难道这一处已经被皇帝陛下占领了?还要分给我们?”
余柏林心中松了一口气。岱钦这言行,应该没说谎。的确欧洲那边在发现新大陆之后,似乎也是这么称呼新大陆。
他示意几人坐下,待几人更加焦躁之后,才放下手中的茶杯,表示润完了喉咙:“算不上占领吧。你们知道的,我们晖人手也有限。且晖人安土重迁,去那么远的地方定居,并非我们民众所愿。”
“但此地情况,我们当然是清楚的。”余柏林吊足了胃口,慢悠悠道,“此地,现在仍旧是无主之地。”
岱钦几人一副快要呼吸不过来的样子。
余柏林并未说谎。现在新大陆乃是欧洲等国家流放犯人之地。而且因为有晖朝的介入,他们并未能建立起统一的组织来管理这些人。
更别说建立一个比较平稳的组织。
至于原住民。晖朝从来不主动开屠杀,但那些夷人可没有晖朝好说话,动不动就是种族灭绝政策。
晖朝派往的将士反而成了那些原住民的保护伞,让不少原住民心甘情愿为晖朝驱使,只为求得生存之所。
但因为晖朝国内还有一堆烂摊子需要收拾,人手实在是不够,皇帝陛下知道,一口吃不成大胖子,并没有现在就占领此地的意思。
毕竟隔着一个大海呢。
所以皇帝陛下的目的,还是把那里的矿产全部运回来而已。
还有好多金银。
但天下没有不漏风的墙。晖朝在秘密开采了几个较大的矿产之后,那些欧洲人自然也窥得了消息。
他们自然不愿意放弃这么多金银,便派人来抢。
他们不知道矿产在那里,便打着抢劫晖朝船只的主意。
晖朝已经打了好几次遭遇战。
当然,晖朝都胜利了。
但毕竟那么大一块陆地,咱们也不能拦着别人登陆。皇帝陛下一直在愁。
余柏林打的就是祸水东引的目的。
“这里是无主之地,尚且没有国家。”余柏林道,“倒是有些夷人也发现了这里,派了不少强盗来,算不得什么厉害的势力。”
“从这一块,到这里,全是草原,宽阔的草原。”
“天气越来越寒冷,越来越干旱,这是老天爷的事,我们改变不了。草场质量也越来越差,我们也没办法。”
“但是一块地不够吃,两块地呢?三块地呢?这么大一片地方,和晖朝中原地带一样宽阔的草原,你们的牛羊要吃多久才吃得完?”
“你们不习惯潮湿炎热,这里的气候和你们草原上的气候一样,你们完全不需要适应。”
“一块和你们的故乡气候环境相似,更宽阔的草原。一块没有任何国家的无主之地。这里唯一的军队,只有我们晖朝的将士。”
“你们想要用什么样的战功,来换取,真正的草地?”
“不是别人部落里的草地,不是分了就少的草地,不是眼见着越来越荒芜的草地。”
“是分不完的,真正的会增加的草地。”
余柏林语气变得越来越缓慢,在众人眼前,似乎已经展现出碧草连天,牛羊遍野的景象。
宽广的、无主的草地!
“若是你们不相信,可以派人乘坐我们晖朝的运粮的官船去看看。”余柏林的语调充满着诱惑力,“当今圣上为何登基短短几年,就扭转了对你们的颓势?”
“那些军饷,那些粮食,是从何而来的?”
岱钦深呼吸了好几下,才勉强平复住自己的情绪,他疑惑道:“如此好的地方,为何皇帝陛下不自己……”
“因为我们人不够。”余柏林微笑道,“你们既然已经归顺我们了,就是我们大晖的子民。以往我们的矛盾在于,我们土地就这么多,够你们放牧,就不够我们耕种了。现在有这么多的土地,你们养再多的牛羊,我们也有地方耕种。所以,世界这么大,要不要一起去看看?”
岱钦等人双目赤红,完全被余柏林的话蛊惑了。
要!当然要!
第89章
在完全调动了对方积极性之后,余柏林微笑送客。
扶持这些人,余柏林和封蔚商量了许久,又累死了金刀卫几匹好马,与皇帝陛下商议后,才下了如此决定。
这么大一块地方,要说皇帝陛下没动过将其收入版图的心思,那是不可能的。
但这其中遭遇的问题很明显。离晖朝这么远的国土,晖朝并不好管理。
再加上想来抢这块地方的国家很多,若要保住这一块地方,需要投入许多人力物力。晖朝自己内部问题都不断,如此一来,得不偿失。
皇帝陛下是一个很伟大的人,从他能从得失中取舍,就能得知。
皇帝陛下在思考之后,放弃了将其收入国土的打算,接受了余柏林在那片国土上,扶持一个亲近晖朝的政权的建议。
余柏林选择游牧民族,一是因为他们够凶悍,能自己应对大部分来袭者。
二是他们的生活习惯根深蒂固,经历了这么久的融合都未曾改变。换一个地方,也难改变。
他们不接受定居和耕种的生活,也几乎不接受新事物。在晖朝毗邻的地方,这样做能很好的预防被晖朝文化吞噬。但这也让他们很难赶上晖朝技术进步的步伐,在晖朝大步迈前的时候,他们就显得没有竞争力。
而且他们擅长陆军,海军还得靠晖朝支持。
以后为了扶持他们在新大陆站稳脚跟,晖朝会不断提供新武器,提供兵力支援。会让他们不断习惯有晖朝的支持。在他们经济困难的时候,晖朝也会给予援助。
他们只需要舒舒服服的继续他们习惯的生活方式,其余需要改善生活的所有物资,晖朝都可以卖给他们。
余柏林的目的是,借由他们根深蒂固的生活方式,不让其在之后的技术大浪潮中有得到发展的机会,不让他们有机会建成自己独立的、完善的、自给自足的工业体系。他们的一切物品,都可以从晖朝购买。
这样即使上层对晖朝统治者不是忠心耿耿,但国与国之间,利益是永恒的。有了永恒的利益连接,就有了永恒的友好(从属)关系。
为此,余柏林选择了周边政权中,武力值最强悍、观念最顽固最不接受改变的一群人。
在冷兵器时代,他们在马背上的武力值几乎傲视全世界,这给了他们几乎盲目的自信。
从他们内心来说,目前只服气晖朝。
所以就算有夷人来寻求合作甚至投靠,这群人都只会把人抢了然后赶出去,不砍下他们的脑袋,都算夷人运气好。
而且他们在不擅长其他方面技术的前提下,冶炼也要靠晖朝。晖朝拿走矿石,以矿石折算,给他们奴隶主提供大量冶炼好的金银装饰首饰,鉄制器具,轻易就能得到对方的支持。
让他们感觉这矿产被晖朝占了,和被他们占了是一样的,他们不用寻什么工匠,就能得到成品。
正是因为有对对方的了解,余柏林才将其作为培养对象。
而且,如果鞑靼喜欢上了那一片辽阔的草地,将其作为福地,会有越来越多的鞑靼往那边去开展新生活。
鞑靼还是奴隶制,只要奴隶主想过去,他们旗下的那些牧民就只得跟着去。人都往那边去了,晖朝就能轻轻松松收取他们原本的土地,渐渐将其纳入版图。
虽然因为气候变动,北边变得很难熬。但是有余柏林的科学轮牧方案,再加上新作物的粮食支持、新大陆的物资支持,要让晖朝的民众渐渐将整个草原都划入自己生活范围,并不难。
在三人讨论许久,皇帝陛下又和朝中文武重臣讨论许久之后,力争达到算无遗策。
以后,皇帝陛下还会迁荒年、失田的民众去新大陆开垦,派读书人去那边教化民众。以后就算因为隔得太远,让晖朝不能在那里保持统治,但是只要那里民众有一种自己根是在晖朝的感觉,只要晖朝又比他们那里强大,就能在思想上永远保持对那里的统治。
不过那都是之后的事了,现在余柏林需要的就是忽悠这些鞑靼们心甘情愿的将人力物力投入到新大陆圈地盘。
只要他们愿意,余柏林还能给他们提供许多可供放牧的地方。
南边越过赤道,也有一处很适合放牧的地方不是吗?
只要鞑靼乐意,晖朝的船只就能送他们去各个可以放牧的地方。只要他们拳头够大,想圈多大的地,就圈多少的地。
待他们站稳脚跟,晖朝就送去移民填补劳动力空缺,驻扎兵力建立军事基地帮其保护政权稳定。
晖朝,真是好人啊。
这么无私奉献,简直可以列入历史上感动全球N大人物。
对了,如果有哪些少数民族,想要扩充地盘,晖朝仍旧可以帮忙选地方,运输他们到全球各个角落。
晖朝运输,使命必达。
……余柏林在初步挑起了他们的渴望之后,就要做下一步准备了。
比如先把他们送去看看那一片辽阔的土地。
为此余柏林等人需要给这群旱鸭子做长期乘船的训练。有些人晕船晕的死去活来,要跨越大海去新大陆,还真难。
而且船上生活,毕竟物资有限,不会让人太逍遥。
不过这些鞑靼贵族在草原上也经历过不少被撵的东躲西藏的苦日子,船上饮食的单调让他们并不会难以接受。擅长骑马,加上强壮的体魄,对于海面上无时无刻的摇晃,也能较快适应。
鞑靼都是些雷厉风行的人,在大应余柏林的“合作”之后,就随着余柏林来到北边港口,跟着海军们联系海上生活。
他们训练了一个月,选了一批值得信任的勇士同行,前往新大陆,去“验收”将要成为他们牧场的辽阔草地。
岱钦的确是个人物。他作为首领,居然以身犯险,跟随第一批勇士出行。
有这种冒险精神,或许在之后的历史中,会有这个人的一席之地。
海军和新大陆有专门的人负责,余柏林只将人忽悠过去就算了结。接下来他的任务,还是屯田和军械。
有了鞑靼贵族的不断投靠,边疆几乎短时间之内,再难有战事。余柏林能够安心发展。
被占领的屯田已经系数收回,余柏林来的时候,农人们就已经在京城来的老农的指导下,开始播种。
种田余柏林虽然会,但是技术指导,还是交给从京城带来的农人的教导吧。
军械那边,也得到了极大的进展。工匠们已经制作出第一批火枪,虽然只有几十把,但只要制作出来了,后面再制作就快了。
封蔚在余柏林的建议下,弄出了一个火枪小队出来,专门训练火枪使用。
现在的火枪更换弹药还需要较长时间,后坐力也较强。在余柏林的经验和之后多次实践摸索下,他们编排了新阵型,即排枪阵。
在两军对峙时,先由火枪队出击,分成两排——待火枪多了,就可以好几排。在第一排射击之后,第二排立刻接上射击,第一排主动退到最后,更换弹药。这样熟练了,就能实现无缝射击。
这样,在两军交接之前,就能损耗敌军大量兵力。
之后敌军肯定会冲锋,两军之间距离渐渐减少。火枪手就退下,骑兵出场,开始短兵冷兵器相接。
在两军混战的时候,火枪就不好使了。
不过……以现在对枪支枪支的抵抗力来说,在弹药充足的前提下,敌军还有没有兵力可以冲上来,这就不好说了。
不过等着他们习惯枪支之后,这种阵营就很必要了。
因为火枪有限,所以火枪手的选拔,十分激烈。
除了封蔚能有一把,余柏林本身就有一把之外,其余将领,哪怕是勋贵,想要一把枪,都得凭本事。
别想论身份“抢夺”,有封蔚坐镇,不吃这一套。
除了火枪队之外,其余将领,都没有火枪的配额。枪支的生产必须优先满足火枪队。按照封蔚的打算,待火枪队的人员有了一千名,暂时能应对大型战斗之后,他才会将枪支先分配给将领,让将领熟练使用。
在那之前,将领想要,行,进行武力比赛,赢的人就能得到一把作为奖励。
封蔚这一举动,让想要特权的人十分不满,想要告状。
但是他们能跟谁告状?唯一能给封蔚施压的就是皇帝陛下。皇帝陛下支持谁?
给皇帝陛下施压?能跟皇帝陛下施压的人,已经被皇帝陛下弄死了。
于是将领们只得乖乖按照封蔚制定的规矩来。许多不擅长武力的将领开始天天到校场训练,就算得不到火枪作为奖励,也不能输的太难看。
余柏林在忙碌之余,没忘记借难得的机会,提升自己的身手。
在京城的时候,他觉得自己的身手还算不错。
打了边疆,和这群常年厮杀的人一比起来,余柏林就发现,自己不过是在一群花架子中显得不错,在边疆就差远了。
封蔚经过这么久的战斗训练,再加上其天赋,其身手在边疆将领中也算排行前列。给他时间积累经验,成为边疆数一数二的悍将只是时间问题。
但是封蔚这家伙不会教人,也不会留手。每次在和余柏林切磋的时候,他担心伤到余柏林,总是守势多,基本不攻击。当被余柏林攻击逼狠了,就抱头鼠窜,溜之大吉。
这让余柏林十分无奈。
余柏林多次跟封蔚强调,让他随意攻击,和跟其他将领士兵切磋的时候一样攻击。反正伤也是小伤,擦些药就好了。
封蔚事先答应的好好的,在真和余柏林对上的时候就软了,怎么也下不去手。
余柏林试了几次,不得不放弃这个最合适的切磋人选,去寻找其他人。
本来他和封蔚住一起,要是封蔚能用真实实力和他切磋,他就不用去找别人了。
对此,封蔚表示QAQ。他不是不知道余柏林不怕受伤,可他就是下不去手,只得眼睁睁的看着余柏林去找别人。
然后在余柏林和别人切磋了一身伤之后,再暗戳戳的去找别人麻烦。
在几次之后,其他人也回过味来了,也不和余柏林玩了。
余柏林:“……”
封蔚贴着墙角,悄悄溜走。
余柏林:“……”
封蔚再次上演上蹿下跳,抱头鼠窜。
此时,王府中新人也已经习惯自家王爷如此诡异的人前人后,宛若精分的画风。
余柏林痛定思痛,在收拾完余柏林之后,找上了怕水、没去训练的鞑靼们的勇士们,和这群绝对不会和他留手,也不会神经纤细到封蔚找他们切磋,会觉察到是在找茬的勇士们对练。
这群勇士们的确是真勇士,在面对挨了余柏林的揍,还会锲而不舍的去找伤了余柏林的人麻烦的封蔚,他们的表现十分热情。
打架好啊,现在草原上那群人都吓破胆了,没机会去马背上浪。其余晖朝将领又不和他们玩。封蔚武力值很强,在鞑靼中也是威名远播。鞑靼的勇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