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男闺梦谈-第1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嗯,您要小心,现在外面还不是很太平。”卢卡叮嘱道。
凯尔索备了马匹,和杜真以及四个保镖正打算一同出门,贝勒爷却把他们拦住了。
“我得和你们一起,要不我不放心。”换了白衣的贝勒爷潇洒迷人,这都是为了安全考虑,穿白衣不会被联军袭击,意为“良民”,要是他着顶戴花翎,刚出门就被打成筛子了。
杜真加以阻拦:“贝勒爷您别出门,万一洋人抽风了要把您绑了,小的们担戴不起啊。”
“要抓我早就抓了,还能让我呆到今天,没事儿走吧。”贝勒爷翻身上马,先一步出了后院的大门。
神父赶紧策马追上去,紧张的说:“我走您前面。”
载堃只是笑笑,把速度放慢了,两人并肩而行。
他们见到的景象却是这样的,联军占领北京后,当地排洋、仇洋的风气大变,街头一改人人包红布、穿红衣义和团打扮,百姓家门首皆插白旗,行人亦各持白旗,上写“某某国户人”,或“某某国顺民、良民”。商铺争先贴出保护单,各国占管区居民,纷纷向洋兵送万民伞,然而他们却没有真正安定下来,联军对北京开始了洗劫,除了美国和日本军队基本没有胡打乱凿之外,其他各国军队都有抢劫和迫害,奸淫妇女的行为,八国联军中德俄两军被普遍认为在镇压义和团中最为野蛮凶悍,而且军纪较差,德军因其凶悍被冠以绰号为“匈奴”,然而真正的匈奴(蒙古人)却在八旗之中,经过两百多年的“驯化”已经变成了名副其实的“汉人”,照样提笼架鸟,手无缚鸡之力。
昔日喧闹繁荣的京城如今却是遍地瓦砾,死尸横卧,偶尔见到几个行人也是匆匆而过,满脸惊恐的。载堃看到附近有几处官宦的院落被联军洗劫了,士兵们忙着往外倒腾东西,那些不“值钱”,然而却可能是珍品的字画古书被扔在一旁,他即刻让杜真过去用银子“赎回”准备带回去保存,将来好物归原主。
来到英国大使馆前,卫兵阻挠了他们的去路,并且没收了武器,凯尔索则出示了自己的英国护照,还亮明了载堃的身份。
“堃贝勒爷,凯尔索神父,见到你们平安无事真是太好了,感谢主的慈悲!”玛丽莲夫人从破败的使馆大院里跑了出来,热情的迎了过去。
“夫人,多日不见您别来无恙!”载堃鞠躬示意,也不忘了问好。
“您太客气了,我们里面坐吧,不过现在到处都乱七八糟的,也没什么东西招待二位。”她把二人请进了使馆,找了个安静的屋子坐了下来。
“玛丽莲夫人,真的是主教大人让教民到处哄抢财物的么?”神父到现在还不敢相信这一事实,不过路上却已经见到好几起了。
她端起红茶杯,尴尬的点头:“嗯,不仅仅是教会,各国大使也基本赞同这种做法,因为现在物资极为匮乏。”
“且不谈这个,河南任丘那里为何还要杀人抵命,这件事主教也知道吧?”凯尔索的幻想几乎破灭了,在这场战争中,起初他们洋人确实是受害者,但现在他们却开始祸害别人了,标榜自己是文明人,说大清国是愚昧落后的国度,他们这种报复手段就能称之为文明吗?
“具体情况我也不是很清楚,大概也是下面教民的要求,死了太多教徒了,他们定会要求犯人伏法,现在到处都乱七八糟的,我们也控制不住,但听说清国朝廷已经要派使臣过来谈判了,贝勒爷您应该听说了吧?”她扭头问载堃,这个男人之所以留下肯定是要为朝廷做事的。
贝勒爷却摇摇头:“我真没听说,从两月前我就在家闲着了,干得最大的事儿就是把神父弄回了府,平日大门不出二门不迈。”即便要议和,也应该是派李中堂过来,奕劻王爷也会从旁协助,听说那老头也没离开京城。
“您也有您的难处,我知道的,哦,对了,您需要保护证明吧,我让我丈夫帮您开据,有了它,联军和教民不敢随便乱闯的。”玛丽莲心知肚明,他们欠载堃人情一定要还上才行,至少这个男人不是敌人,是可以拉拢的对象。
凯尔索赶忙接茬:“需要两份,贝勒爷的父亲奕漮王爷那里也得用。”
“对,对,不能把王爷忘了,您二位坐着,我去找人即刻办。”玛丽莲说完就离开房间,积极的去给他们弄保护证明了。
载堃问他:“你一会儿回教会,我就在外面等着吧?”
“我要亲自问清楚,或许是道听途说也说不定。”凯尔索心目中的主教是个温和善良的绅士,却没想到对方会纵容教徒们的“哄抢”和报复行为。
贝勒爷握住他的手安慰道:“从前我在禁军的时候,参与过平乱,所到之处也是一片狼藉,不光匪徒抢夺,就连禁军也会趁火打劫,这次不也一样吗,甘军也做了不少坏事,尤其是大战之后,军队的首领都会允许部下抢掠几天,这都是约定俗成的规矩了,洋人一样也会抢,不过你们毕竟是外国人,老百姓只会记得你们的坏,很少能记得你们做的好事。”
“做一件坏事,就会毁掉之前做的一百件好事,您不用在安慰我了!”他的信仰并没有动摇,但对于教廷的管理者抱有不满,他们并不是主的代言,只是平凡的人而已,不知道多年以后史学家们会如何评论这次战争,他们这些天主教人士又会扮演怎样的角色,他已经不期待了。
从英国使馆离开后,他们就去了西什库的北堂,同样是一片狼藉和瓦砾,但在现有的条件下,教堂里的一切都在恢复,不少教徒帮着维修屋舍,干得热火朝天。大家见到二人纷纷过来问候,可却有少部分人站在远处窃窃私语,像是在传他们的闲话。
载堃坐在花园的凉椅上等着神父,闲来无事就掏出烟斗,塞上烟丝来抽,再有半月就要立秋了,天气却依然炎热,连一场雨都不肯下。
“贝勒爷,您来了。”一位少年修士跑了过来,开心的说。
“呦,小影子,你现在住这儿呢?”这孩子就是和凯尔索一同被救下来的清国修士之一,小名影子,今年十六,从小在孤儿院长大,修女们就给他起了刘影这个名字,他瘦骨伶仃的,脸盘很圆,笑起来到也可爱,黑色的头发软乎乎的,刘海贴在宽阔的额头上,总爱梳偏分!
“我们昨天回来就被安排暂住这里了,等教堂修好了还要回西直门呢,凯尔索神父呢,他也来了吧?”他笑着问,抬头的时候刚好看到两位修女路过,她们交头接耳的似乎在说啥,眼睛却在偷窥贝勒爷。
“他去见主教了,我在外面等着。”载堃倒没在意,他怎能不知道周围人正愉快的谈论着他和凯尔索的“香艳传闻”,捕风捉影不足为据,只要不当时抓住,他们说得天花乱坠也没用。
“嗯,神父在您那里您会比较安全,我今天出去办事,看到很多宅院都被抢了。”小影子说着,虽说有些人是为了生存才去抢夺别人的东西,可他还是认为不妥,因为被抢的人很多都是老实的百姓,有可能他们会因此而没了活路,甚至饿死。
他也听闻很多官家子弟举家自尽的事,这些人大部分都是主张讨伐洋人的,可对方的家眷实属无辜,有陪葬的嫌疑,他并不相信所有家属都会心甘情愿的赴死,就和不是所有的义和团民都是暴民一样,他们很多只是活不下去的农民。
“回了教堂得好好吃饭,在我家两个月你也没帮着浪费多少大米。”他打趣的说,小影子吃得特别少,他觉得自己养的哈巴狗都比这孩子饭量大。
刘影低头捏着自己的手,有点儿害羞的说:“嗯,现在我们天天吃土豆,到也不会撑着。”土豆这东西很奇怪,吃多少都不会特饱,不消几小时就又会感到饿了。
“你们没粮食吧,我明天让三泉送些过来,要不你两回来住得了,现在咱家吃得虽然没以前好,但总有大米和面食。”他前几天还去仓库查了,大米还有一百多斛呢,虽然大部分都是沉米,但也够吃很久了。
小影子忙摇头:“不行,我们没理由留在您府里。”虽然他本人很希望留下,因为可以天天看到潇洒的贝勒爷,他也不信那些风言风语,凯尔索神父和贝勒爷都是正直高尚的人,他绝不允许其他人对他们诋毁,所有的谣言都是从雷欧那帮人嘴里传出去的。
“坐吧,干嘛站着。”贝勒爷让他坐在椅子的另一头,并不忌讳二人身份相差悬殊。
修士摇头:“我不敢,您是贝勒爷,我不能和您平起平坐。”
“你不是修士么,不用太在乎这套礼数,坐吧,还是嫌我抽烟呢?”他叼着烟斗问,烟丝带着一股甜香味,比较清淡,是印度产,大英监造的。
“没有,您抽烟没关系,那我坐了。”小影子说完就拘束的坐到了椅子的另一头,现在他紧张的开始拽袖口了。
“你知道是谁乱说我和神父的坏话么?”载堃在这儿坐了半小时,却已被围观多次了,想来已经有更多人相信了“谣言”。
修士点头:“嗯,知道,他是本堂的神父,从法兰西来的雷欧,他在这里有很多同乡,和好多修女也说得来,所以凯尔索神父就被孤立了,尽管他汉语讲得很差,又没能找来很多资助,但还是有许多人相信他,他纯粹是嫉妒。”
贝勒爷磕磕烟斗,若有所思的说:“原来如此,神父从来不和我讲这些,也不告诉我谁在背后捅刀子,我心里有谱儿了,谢谢你告诉我。”
“不谢,我们也经常和那些人争执,说他们胡说八道,但他们就是相信,而且主教大人好像也……。”小影子话还没讲完,就看到凯尔索神父从走廊另一边过来了。
☆、断翅的天使
载堃起身迎了过去,关切的问:“看你脸色不好,他和你说什么了?”
神父低垂着头,小声答道:“我……和他吵了起来,这是我第一次顶撞他,那些事他确实知情,我也没什么好说的了,他本来让我立刻搬回北堂,但我拒绝了。”他的心情十分低落,就好像从天上摔到了地上一般,他甚至不知道今后该干什么,是否应该留在教堂。
“你这么闹很难再和他相处了吧,有什么打算么?”贝勒爷柔声问,他觉得凯尔索应当有所领悟了,适逢乱世,即使是神的殿堂也难得清净。
“费恩修士和我聊了一会儿,他一直鼓励我遵从内心的意愿,我打算终止圣职不再做神父了……而且我好像怀孕了。”神父用最小的声音说了后半句话,这几天他早晨又有些恶心,于是刚才就去找费恩号脉,被告知已经有了身孕。
载堃喜出望外,控制不住的想抱住对方,但人多眼杂,他也不能太造次,于是便追问:“我就说你得有了,咱两那么努力还能没硕果?”
“别再这儿讲这些了,回去吧。”神父脸红的说,随后走到小影子跟前,亲切的和孩子说话,叮嘱了很多,没说几句修士就哭了起来。
“我舍不得您,您要是走了,我们连个讲真心话的人都没了!”小影子抹着眼泪,但怎么说神父也算是离开了是非之地,而且就连他现在都有些动摇了,他是否愿意继续呆在教堂里学习圣典,最终成为一名神父,待他成为神父后会不会还遇到类似的事件,他们到底做没做有利于大清国百姓的善事,他不想被任何人说教,只想用自己的双眼和内心去体会,然而这些日子他得到的答案却是否定的。
“你们要努力学习,即便将来不留在教会,日后也能有维生的手段。”他劝慰着少年修士,但眼下需要解决的却是身份问题了,如果被获准离开,他就恢复了普通人的身份,不再享有居留权,必须找到雇主,或者干脆做生意才能获得大清国的长期签证。
“嗯,我会努力的,您也要好好的,不管您将来做什么,您永远是我的恩师。”小影子紧紧的握住神父的手,不愿意松开,好像一放开这个人就永远走了,不会再回来似的。
“你随时都可以来我家,神父会住在我那儿的。”贝勒爷走过来说道,再这么耗下去天就要黑了,现在外面乱,他们得趁着白天赶回去。
下午,四点多,一行人才回到贝勒府,杜真还专门跑去王爷府张贴了英国的保护证书,王爷本人跟着太后,皇上“西巡”去了,刚好赶上一群俄国联军要砸门抢劫,就让同去的卢卡给拦下来了。还好两个宅子距离不远,骑快马只需要十分钟,出了啥事也好照应,王府留了十几个人看门护院,比较容易被趁火打劫。
晚上,两人躺在床上商量以后的事儿,眼下最重要的是保住肚子里的孩子。
凯尔索解除圣职之后,打算仔细考虑下今后的出路,学医是很不现实的,需要大把时间还要回英国继续深造,养育孩子也非常耗费精力,两者权衡,他只能取其一了。
“你不用考虑出路,你的出路就是我,我养你们!”载堃搂着心爱的人说,如今他们已经是三个人了。
凯尔索表示不赞同:“我念了那么多年书,能讲汉语,不出去做事怎么行?”如今他自己切断了翅膀,已经没有退路了,如果完全依附载堃生活,他将来会失去更多东西,他不想今后过那样的日子。
“等你把孩子生下来,咱们再来谈吧。”贝勒爷不想因为这件事和天使争执,他觉得让凯尔索舒服的呆在家里生好几个孩子是最好的安排,至于居留权他会去想办法的。
神父发愁的说:“等京城安定了,福晋他们回来,我不能住在这里的,肚子会越来越大,瞒不住别人了。”
“这我到是想好了,北极阁有个院子,原本是吏部一个官员的宅子,我看他之前有意出售,还问了价,等他从外地回来,就把宅子买了给你住,虽然不是三进的宅子,可也有前后院,一共十间房呢,等孩子大了再让他们另外购置宅院。”他说道,那宅子自己已经去看过,门窗墙壁都是新的,还安了玻璃,冬暖夏凉,附近住的也多是官宦富人,并不喧闹。
“您安排吧。”他目前还没有独立生活的能力,只能听任此人摆布了,全身上下加起来连十两银子都没有,像样的房子都租不起。
“你现在终于是我的人了。”载堃并没有觉得有任何不妥,只为了天使肯留下来感到高兴。
侧躺过来的凯尔索背对着他,若有所思的说:“我做梦也没想到会有这么一天,当年我踏上大清的国土想的只是传教,感化更多的百姓,让他们生活得更好,如今我却成了您的……情人。”
“后悔了?”载堃搂着他的肩膀微笑着问。
神父摇头不语。
贝勒爷平躺下来,闭上眼睛自答:“后悔也没用了,我没打算让你再从我身边离开,你生是我的人,死是我的鬼!”
反正他已经万劫不复了,也就管不了死后是否下地狱了,能做个有归宿的鬼也不错?他下意识的摸了摸自己的肚子,忽然感到很温暖,无论怎样只要有孩子陪伴他就不会再彷徨,即使有朝一日被嫌弃,被丢下,他也不会有任何怨言。
九月份,北京城的局势稳定了下来,城内恢复了平静,只是撤离的人们还没有返回家园,他们仍然在观望,皇室逃往西安途中,命令各地官兵剿灭义和团。9月7日,清廷发布上谕,称“此案初起,义和团实为肇祸之由,今欲拔本塞源,非痛加铲除不可”。同时,清政府派庆亲王奕劻及李鸿章为全权特使,与各国和谈。
贝勒爷也估摸着,大概他的悠闲日子要过到头儿了,只要和谈结束,太后和皇上摆驾回宫,一切又犹如往常。但不知道这次又要赔多少天价的银两才能了事,如果说之前的赔款是洋人欺人太甚,大清国是受害者,而这次的事件却属于自找了。
搞外交不能“记仇”,一切要讲究实际,找到双方共同的契合点,尽量达到彼此都满意,所谓的弱国无外交未免过于偏颇,目前的大清国只有在列强中不断的周旋,寻找生存地盘才是上策,说难听一点儿就是“挑拨离间”,李鸿章是这方面的老手儿。
对于外界的消息,载堃是通过报纸获知的,每天早晨他都会差杜真去东交民巷买英文报纸,带回来读,现在他可以看懂大约一半的内容,不明白的就问凯尔索,还把常用的单词标注下来反复背诵,抄写,用这种方法提高词汇量。
“你说我自荐去总理衙门当差,如何?”贝勒爷拿着报纸问,边上的天使正在撰写英文教材。
“您不是愿意保家卫国么,怎么又想做外交官了?”凯尔索并没抬头,贝勒爷有时候像个孩子,会说些异想天开的话。
“外交可是重中之重,对大清国来说现在它才是最主要的。”载堃总结了最近的经验,有了新的领悟。
“但您的英文水平还不行,至少您要能通读报纸,流利的撰写文章才可以。”一板一眼的人说道,按照现在的程度来计算至少还需要两年,载堃才能算是学会英文。
他放下报纸,伸了个懒腰:“按照你的说法,李中堂都没资格和洋人谈判了?他也只懂一点儿英文而已。”
“做事要尽善尽美,您把太多的时间浪费在看闲书和玩儿上了。”凯尔索指指对面书架上的香艳小说,除此之外,贝勒爷每天都要玩儿鸽子,喂鱼,训小狗,晚上一熄灯就开始在自己身上腻歪,即便暂时不能欢好,也要摸个够本儿,大好的时光都荒废了。
“两位都在呢,念英文,好!”萧谦已经可以杵着拐杖下地了,他每天都会来客厅坐坐,傍晚再回房睡觉,相比起之前的颓废,现在可是荣光满面。
“不在家又能干嘛去,现在没啥能玩儿的地方。”载堃说完就招呼仆人泡茶,想和此人吹吹牛。
副统领坐了下来,惆怅的叹息:“哎,八大胡同逛不成,媳妇儿又不在身边,寂寞难耐,贝勒爷您答应过给我找个女人吹箫吧,别说话不算话,这一个月把我憋坏了!”
他瞥了萧谦一眼:“你现在行吗,元气都没恢复,不怕虚了?”
“您这话儿说的,咱俩都一块儿玩过女人,您还不了解我?”他年龄比载堃大几岁,但那方面还是很行的,所以他必须有好几个婆娘。
神父不禁望向自己的男人,表示疑惑,不是说了不再找烟花女子交欢了么,莫非对方不守信用?
载堃干咳了两声,假正经的说:“我让三泉帮你寻个去!”这小子乱说话,晚上他又要被念了。
“您可别让他随便乱找,花柳病治不好的,您阿玛府上还有丫头吗,赏一个给我得了?”他知道贝勒府现在没有女人了,但不远处王爷的宅院里或许还有。
翘着脚的载堃翻着白眼儿答道:“王爷府上的丫头你也敢惦记,你嫌我皮痒不成,我可不想再被他抽打……不如这样吧,我叫三泉到城里转转帮你买个清白人家的姑娘,最近卖儿卖女的挺多的,你也算积德了,往后就收了做妾吧。”
“我肯定会收了的,要是能生个一儿半女就更好了。”萧谦乐呵呵的说着,虽然他女人多,但却只有一儿两女,他想要五六个孩子,在这几个孩子当中总会有一个成器吧?
“你还真以为自己铁打的,就你现在这样儿能洞房吗?”载堃讥讽的问。
萧谦连连点头,笑着说道:“我自有办法。”
“吹牛吧你!”贝勒爷不相信,受重伤的人能和黄花大闺女洞房。
三人正说着话的工夫,杜真走进来交给神父一封信。
“主教写的?”看到凯尔索凝重的表情,贝勒爷就明白了。
他点头,之前要终止圣职的事已经写了信告知主教,这次必然就是回复了,其实大概的内容他已经猜到了,他读完了信,才低声答道:“他说让我再考虑一下,一般教廷都会拖一段时间才给处理的,因为有些人会反悔。”孩子已经两个月了,再有七八个月就要出生了,生下孩子他还要抚养,已经断了翅膀的天使再也回不去圣坛了。
“别在乎这些,咱们好好过日子。”事到如今载堃还是怕神父改变主意,但他又拿准了情人不会堕胎的软肋,以此作为长期的“枷锁”把天使束缚在自己身边,虽然卑鄙却也无可奈何。
“我再写封信吧,事情总得解决。”凯尔索说完就拿出信纸,又再写了一封信。
坐在一旁的萧谦则叹道:“没想到你们洋和尚还俗是这么麻烦的事儿,搁我们大清国也就一顿饭的工夫嘛。”
“毕竟梵蒂冈是个国家,规矩肯定多,咱大清国规矩也不少啊,但愿这次教训能让他们少点规矩,多点实惠。”贝勒爷话里有话,不过他也明白想改变这些老顽固的想法难于登天。
傍晚,三泉儿果真从城南买了个小闺女回来,洗了澡,打扮了一下到也算清秀,萧谦特别满意,当晚就洞房了。
辛丑条约签订之后,津京局势逐渐稳定,在贝勒爷的举荐下,萧谦去天津加入了武卫右军,根据《辛丑条约》的规定,作为战败国的中国,不能在天津市及京津铁路沿线驻兵,袁世凯就从武卫右军挑了3000人,换上警察制服,接收天津的防务,变相收回了京津沿线主权,这支三千人的部队就是中国最早的警察队伍。仅用了半年时间,天津就被外国人描绘成世界上拥有最好的警察制度的城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