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大风起兮-第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宁王亦早就瞥见了吴子谅,难得两人想到一起去了。

       我不需要软肋,也向来不屑这点光。

       幽幽星点,照不亮心里无垠寂夜。

       不如不见。

       宁王无事不登三宝殿,不过这次是送贺礼来的。

       排场大,架子足,待掀了红绸,在场的众人都看的眼睛直了。

       来贺三殿下的,都是些有头有脸的,官场上待了这么多年,什么没见过?

       只是这宁王,未免出手忒阔绰了些。

       自打祖帝爷到今儿,有双璧传世。

       一块制成了玉玺,由当今圣上保管;

        另一块么,

        就是今天这贺礼。
 
        一众鼓吹声中,三殿下微微皱了皱眉:

       “九弟,这玉太过贵重,恐不合乎礼制。”

       倒不是推诿客气,三殿下是真不敢受这贺礼。

       这双璧本是由历代帝王掌管,如今在宁王手中,倒也有一段渊源。

      宁王降生那天,三年大旱的吴国,连下了大半个月的雨,圣上大喜,准备赐‘霖’字为名。

       似乎觉得不够贵重,差点意思,因‘玉’与‘雨’音近,诏书方拟了‘玉’字。

       老父亲又觉得单玉不妥,不足以表达喜得麟儿的喜悦之情。

       最终大笔一挥,赐了‘珏’字。

       有道是双玉为珏。为了图个吉利,老父亲随手便把玉璧赐给了自己的小儿子。
      
       也就是如今的花鹦鹉——宁王吴珏。

       花鹦鹉宁王摆了摆手,笑道:

       “三哥多虑了,也罢,若是玉璧不肯收,那么着能工巧匠打磨一番,制成了玉雕,三哥总肯收了吧?”

       众人一愣,连着三殿下都微怔片刻。

       这是……

       “在座的谁能在三哥贺宴结束之前,将这玉璧雕刻出来,本王重重有赏。”

       一时四座俱寂。

       心中却是翻江倒海:

       宁王殿下好大的手笔!

       这璧玉乃无价之宝,如今为了给三殿下讨个好彩头,说送就送;

       人家不敢接,便说换就换,当场要找人赶工做出来。

       看来外界所传兄弟不睦,不过是些流言罢了。

       众人心疼不已,感觉宁王此刻不是在召人雕玉,而是拿着白花花的银子撒着玩儿。

       吴子谅此刻混迹在一众家丁中,颇为悠闲。方才正欣赏舞乐,宁王一句话,石破天惊,众人都没了赏舞乐的心思,生怕把这烫手山芋,落在自个儿脑袋上。

       是以一众皆噤若寒蝉,恨不得把脑袋埋桌子底下。

       宁王一眼扫过去,就只有一个不怕死的,还在那儿瞧着莺莺燕燕,奉茶的手和捧茶盏的众人一样,抖抖嗖嗖个不停。

       不过众人是惶恐至极。

       而这小子,

       明显是愉悦至极。

       竟然悄悄和着乐音,打着拍子!

       宁王双眉紧锁。

       很好。

       “听闻三哥府上,近日新来了个小厮,之前还舍身护主,不知是哪一个?”

       吴子谅的手顿时不抖擞了。

       三殿下面色有些不大好看,道:

       “在座的都是王公重臣,手中能人异士比比皆是,这人原是修建行宫招来的壮丁,手脚粗笨。”

       “雕琢玉璧,必得精巧之人。一不小心毁了玉,怕是担待不起。九弟还是另寻好手罢。”

       宁王呷了口茶,在水汽氤氲中,话是说与三殿下,双目却是远远凝着吴子谅:

       “三哥,不试试,怎么知道行不行?”

       三殿下多么通透的一个人,瞧见这光景,就已然明了:

       这九弟根本醉翁之意不在酒,借着献礼的幌子,今儿个就是要拿捏这吴子谅。

       众人一听这话,瞬间如释重负,都不由松了口气: 

       看来这小祖宗心下早就有了盘算,这半大天兜圈子,合着是在这儿等着呢。

       三殿下面上不动声色,语气却是冷了:

       “宁王,这未免太过强人所难了罢。”
       
       宁王但笑不语,只管盯着吴子谅,丝毫没有退一步的意思。

       不过一场贺宴,兄友弟恭还没来得及唱完,气氛已经剑拔弩张。

       吴子谅被一双双老奸巨猾的眼睛盯着,上下打量,仿佛要掀了皮肉,看到骨子里去。

       好瞧瞧这小子到底几斤几两,敢招惹了宁王。

       今儿这动静,小殿下不像是来叙旧的。

       倒像是来寻仇的。

       至于什么仇,众人可就说不好了。

      总不会是情仇就是了。

      吴子谅只好迎着冷嗖嗖的低气压,一步步走上前去:

      “多谢宁王抬爱,小人自当领命。”

       正诚惶诚恐、努力营造出觥筹交错、和谐气氛的众人,都是一怔。

       反应过来后,都盛赞三殿下府里——

       藏龙卧虎。

       人才辈出。

       初生牛犊不怕虎。

        ……

       的确,众人为了不驳了三殿下的面子,一个劲儿的打圆场,搜肠刮肚,真的是已经词穷了。

       没想到这不知天高地厚的傻小子,就这么直愣愣的应了差事。

       众人心里明镜儿似的: 但凡这雕刻玉件儿、都是慢工出细活。现下明月高悬,所剩不过几个时辰,如何完的成?

       就算赶工雕刻成了,短时间求不得精细,自然有不少毛病。宁王见多奇珍异宝,定不会满意,若恼怒怪罪,嫌失了身份,到时候又有几个脑袋够砍?
       
       果然,宁王噙起一抹笑,悠悠道:
   
       “本王也不难为你,不过讨个彩头罢了,你且放开手脚,也不拘什么样式束缚。做得好了,自然有赏。”

       宁王嘴角挑起抹笑意,似闲话家常般关切道:

       “只一点,这玉也算难得,若是办砸了,三哥大度,饶得了你,本王却是不行。”

       众人额角冒出冷汗,也不敢动手擦,悄无声息地滴落在长袍上。
       
       四周俱寂。
   
       
        
       





第5章 第五章
       吴子谅好不容易刚放下了茶盏、又马不停蹄的接过了玉璧。端茶倒水吴少倒也忍了,至于这雕琢刻镂么……

       吴子谅深深叹气,仰天长叹:

       这恐怕不是恩典,

       ……大抵是催命符罢。

       吴子谅额角跳了跳,认命道:

       “还请三殿下、宁王和诸位大人稍坐片刻,草民手脚粗笨,耗时略久些,一个时辰后自当献上。”

        宁王点头允了,嘴角噙着抹笑:

        “公子可要快些,本王翘首以待。”

       众人见三殿下面有忧色,纷纷摇头:

       这是三殿下府里出来的人,若被拿捏到错处,毁坏御赐之物,可不是一荣俱荣,一损俱损么?

       难怪三殿下担忧。

       这好好的贺宴,此刻暗流涌动,倒像是鸿门宴一般。

       不过吴子谅是感受不到了。

       水袖轻舞,素手抚琴,这些都离吴子谅远去,吴子谅被带到一方雅室,由宁王特意拨出来的四名近卫看着。

       可谓插翅难逃。

       这边宴上,众人亦胆战心惊,终于捱过了一个时辰,见那厢放出了人,手里捧着红绸,缓缓走上前来。

       众人觉着,这小子委实可怜了些:

       瞧这速度,老牛拉车也比这快多了。

       不过话又说回来,明知呈上去就是一死,谁又不害怕呢?

       走的慢些,拖得一时是一时。
      
       不过是人之常情罢了。

       纵然苟延残喘,也想要求得一丝生计罢。

       三殿下面色凝重,宁王也慢悠悠凑了过来。

       吴子谅叩首,缓缓道:

       “草民恭贺三殿下行宫建成,雕虫小技,比不得能人异士,献丑了。”

       红绸掀起的一刹那,众人都不由得屏息凝神:

       雕梁画栋,水榭厅堂,这俨然是三殿下刚建成的行宫模样。

       再细看,里面的小人儿一个个推杯换盏,觥筹交错;霓裳水袖,舞姿曼妙。台下台上,形态各异,可谓纤毫毕现。正是方才宴饮时众人情形。

       这鬼斧神工之作,莫不是鲁班再世么?

       三殿下眉目终于舒展,眸中蕴着暖意:

       “这礼,我收下了。”

       宁王眸色幽深,声音淡淡道:

       “三哥府中之人,果然个个深藏不露,受教了。”

       宁王盯着吴子谅,开口道:

       “说吧,想要什么赏?黄金百两,良田百倾,可够么?”

       众人暗衬,宁王果然财大气粗。正纷纷感慨这小子好福气时,谁知这小子敛了衣袖,一揖拜下:

       “多谢宁王抬爱,草民别无所求。只希望过几天安生日子。”
 
        
       吴子谅虽说什么都不求,但是到底,还是被三殿下提拔成了王府侍卫长。
        
       那日宴席,宁王当众拂袖而去。

       三殿下倒是如沐春风,嘴角微扬,回屋前特意叫住吴子谅,也没说什么,不过寒暄了几句。

       临起身的时候,笑了笑:

       “子谅,之前试探于你,是我多疑了。”

       “从今往后,你我坦诚相待,再无猜忌,如何?”

       大约看到吴子谅讶然神色,三殿下忍不住笑了,拍了拍他的肩,缓缓开口:

       “有道是日久见人心,不急在这一时。”

       “子谅,我等你的答复。”

       不待吴子谅开口,三殿下就仙气飘飘的走了。

       吴子谅颇为怅然:

       这事情,怎么就偏偏和预想的不一样呢。

       难得人手不够,被调拨来做个端茶倒水的闲职,顺便还能瞧瞧美人儿,听听琴曲,甚是顺心畅意。
      
       谁知不到一盏茶的功夫,就被拎了出来,手里捧着块自己十条小命都赔不起的玉,外面还有人尽职尽责的报着时辰。

       还好,不学无术的吴少,旁的不敢说,这雕刻的手艺,还是拿的出手的。

       吴子谅小时候,被家里的小丫头片子缠的没招,要星星不敢给月亮,有天见一小孩儿手里的木雕,这丫头眼睛瞬间亮的像手电筒,便走不动道儿了。

       吴子谅拿糖和小孩儿换,半天小孩儿不肯撒手,问打哪儿买的,小孩儿也说不清,市面上跑遍了,也没找到一模一样的。

       小祖宗一哭,吴子谅便没辙了,硬是自己瞎折腾了一天,把老爷子自个儿亲手种的、院外最得意的几棵杨柳树,剜下来几块,挨了好一顿板子,才勉强划拉出个模样。

       吴子谅递给这丫头的时候,心想肯定交不了差,这小祖宗又得闹一阵儿。

       谁知道这小祖宗没啃声,小胖手伸出来,握住吴子谅满是划痕的手,眼泪“吧嗒、吧嗒”地掉。
      
       自打这以后,按理说被老爷子家法伺候,合该收敛收敛。可吴子谅非但没长了记性,反而每天不是找点小木块儿、就是去翻翻小石头。

       除了不去碰大柳树——老爷子的心头好以外,其余的,都能一个人琢磨半天。

       方圆百里以内的木头,基本都遭了秧。

       吴子谅的手艺渐渐长进,小祖宗先是在旁边眼巴巴的等着,后来就在病床边静静地瞧着,再后来,吴子谅把自己雕刻最成功的一件儿,一把扔进了火中,只剩一撮灰。

       也是个木雕,是照着那个小祖宗模样刻的。

       只是再也不会有一双眼睛,在旁边急切的等着。

       吴子谅没荒废了这手艺,只是以后愈发疯魔了。

       小时候是些木块,最多是把蜡烧热、融化了以后刻。现在是什么贵刻什么。金、玉都是好材料,一样也没逃过吴少的法眼。

       花鸟鱼虫,亭台楼阁,吴子谅什么都刻,唯独不刻人像。

       圈儿里的人都知道这一点,便不去触他的逆鳞,都只道吴少刻出来的东西,堪比3D打印,可能手艺人都有些个讲究,也没深究。

       有时候温香软玉在侧,一叠声地撒娇,要他刻一个瞧瞧。吴子谅也只是笑笑,旁的一概不提。

       没什么好讲的,不过是想,若是人还在……

       这些小玩意儿,都是你的。

       往往夜深人静,把最近刻好的摆一排,连同晚上新刻好的,一并烧了。

       火盆还是十多年前的,旧了些,却一点儿没变,尽职尽责,立在房间一角。

       这些雕刻的小玩意儿,有的化了烟,有的化了灰,有的燃不尽,就那么搁在那儿。

       天就该亮了。

       一晃十来年,也就这么过了。

       人这心里要是搁太多事,未免太苦。

       若是能勘破,便知晓放下二字,才是真正难得。

       是以,吴子谅又一次凭着手艺,躲开了一劫。

       风波过了几日,是夜,吴子谅正准备去巡夜,忽然窗户被一阵风吹开,吴子谅正要去关,忽然手腕被人紧紧攥住:

       “吴大人,你这日子过得不错。”

       吴子谅暗暗称奇:

       这好端端的九殿下,怎么就偏爱夜行?

       之前夜访牢狱,今儿个又是夜探三殿下行宫。
       
       宁王殿下看起来气色不错。

       但是心情不佳。

       经验告诉吴子谅,这个时候该敬杯茶了,不然到时候出什么岔子,自己的小命,就又落在这小祖宗手里了。

       吴子谅将茶递过去,关怀道:

       “殿下一路辛苦,先饮杯茶,再议旁事,身体要紧。”

       宁王冷笑一声,还是将茶接了过去:

       “吴大人近日高升,看来良禽择木而栖,我这尊小庙,是容不下吴大人这尊大佛了。”

       ……好像奉了茶情况也没什么不同。

       吴子谅笑道:“殿下说哪里话,倒教在下听糊涂了。不是殿下派我前来,留意三殿下行踪么?”

       宁王淡淡道:“你少给我揣着明白装糊涂。前几日的事,怎么讲?”
       
       吴子谅略一思索,恍然大悟,哭笑不得道:

       “宁王厚爱,是小人不识抬举了。其实小人所求并非钱财良田,这些左不过,都是身外物罢了。”

       “在下想求宁王一个恩典,若小民犯了王法,还请法外容情。宁王心胸宽广,想必不会计较。”

       宁王冷哼一声,脸色总算和缓了。

       “说吧。”

        心下的猜疑终于解了,但是蓦地,有些失望。

       果然,芸芸众生,谁又能一心清净,不染尘灰。

       那人月下朗朗清辉,一身疏朗,道自己别无所求。一口回绝了自己的封赏。

       萤火之光,倏忽又亮了起来。

       谁知转眼,三殿下升他任侍卫长,便点头应了。

       既希望他一身傲骨,又见不得他独独对旁人俯首听令。

       既愿他归顺自己,又不想见他如此快便回转,仿佛少了些什么。

       宁王思绪万千,忽然有一只手,紧紧握着,却是轻轻放到面前。

       宁王一抬头,便看见吴子谅的眼,怔住了。

       若是这人眼里此时装着你,肯付与你一星半点的温柔,方才知,这里面藏着三千大千世界,盛着四万八千春秋轮回。

       宁王倒吸了口气,便听见吴子谅轻声说:

       “殿下不妨打开看看?”

       可能是卸下了心事、现在没什么防备;也可能吴子谅忽然温柔的眼神,宁王不由自主的,应了声。

       “嗯。”

       吴子谅忽然笑了,缓缓展开了手掌,掌心里,是一尊小的人像。

       吴子谅柔声道:

       “喜欢么?”

       吴子谅也不知自己到底怎么了。

       从前心里,不过白茫茫一片。

       那句话怎么说来着?

       任尔来去,不过都是浮光掠影。

       脑海中,不知何时,就忽然有了这样一个人。

       既然有了,便不由自主,刻了起来。

       待刻完一看,才知道自己着了魔。

       也晚了。

       宁王怔怔地看着,只觉得天下再也没有一副像,能雕刻的这样好了。

       这眉眼顾盼神飞,少年锦衣加身,衣领花纹都纤毫毕现,一身骄纵。

       不是自己,又是哪个?

       而这雕像所用材料,正是那日送到三殿下府上的玉璧。

       吴子谅见宁王怔在一旁,不由得失笑,将他手牵过来,把玉雕人像放在他手心里,笑了:

       “在下想求的恩典,便是这个。”

       “殿下心中有山河万里,一方玉石,自然算不得什么。只是自古双玉为珏,又合着殿下名讳,还望殿下不必勉强自己,割爱转赠了旁人。”

       “完璧无从带回,此物全当做个念想。”
       
       “在下私自留了一小块残玉、雕刻人像之事,还望殿下开恩,万万不要绑了小人,送到官府去才好。”
        
       宁王惊觉,那人若眼角含着笑意,自己便只能怔在原地,倏忽天地间,不过这一人而已。

       宁王声音喑哑:“怎么?你怕见官么?”

       那人却以为他受了凉,伸手替他关上了窗,笑了笑:

       “若还是宁王殿下相送,那倒也没什么。”

       宁王自恃冷静,今夜却头脑一热,脱口而出:

       “那日你费尽心力替三哥雕刻了许久,也像这样说了一番花言巧语么?”
       
       吴子谅眉梢微扬,似乎此时心情颇佳,望向宁王,悠悠道:

       “殿下当日难道不是颇有兴致?”

       “还说什么‘公子可要快些,本王翘首以待’么?”

       “在下这话,自然只讲与殿下听了。”

       宁王听见那人揶揄,面上只觉得火烧火燎。

       当日不过是泄愤,只当他完不成,等他讨饶,故意说的气话。

       今日再听,总觉得,好像真是自己眼巴巴等着的。

       听闻那人替三殿下挡了刀,眼线来报时,心下竟莫名有些担忧。

       再听到后来的诸事,眼线事无巨细,一并回禀。

       本该放下心来的。

       将这人密派去行宫,三殿下信任倚重,此事应当愈加稳妥才是。

       却心中郁结,怒意难平。

       究竟是道行不够,着了那人的道。

       现在方才醒悟,

       却是迟了。

       吴子谅倚着窗,眉眼染了笑,就这么静静望着。

       宁王终是招架不住,轻咳一声:

       “你且好生休息,本王这便走了。”

       吴子谅也不开口,只是把手轻轻搭在门框,拦住了宁王去路。

       那人嘴角噙着抹笑,也不言语,只是继续这么静静望着。

       屋内气氛委实有些旖旎,宁王耳根红的滴血,正要一把推开这人。

       吴子谅耳力极好,伸手轻握住宁王挥起的手腕,借力一带,往屋内连退了几步。

       宁王正要发作,吴子谅打了个手势,示意噤声。

       宁王方才发觉,门口有一阵轻轻的脚步声,由远及近,到了门口。

       宁王心下一惊,便听得房门轻扣。

       门外温润音声,丝丝缕缕,缓缓流入屋内:

        “子谅,是我。”

       宁王后背骤然生起一阵寒意。

        今夜,怕是避不过了。








第6章 第六章
       这声音宁王再熟悉不过。
    
       除了三殿下,还能有谁?
    
       宁王不知想到了什么,忽然眼里有了怒气,盯着吴子谅看。

       吴子谅知道这小祖宗在想什么,无奈笑了笑,俯身对他耳语道:

       “殿下是想和我一起见见三殿下,还是委屈一下略微避一避?”

       吴子谅的声音贴着耳廓,直往人心里钻。

       宁王自知夜潜皇子府,罪名不小,自己虽同为皇子,不请自来,也不甚妥当。

       然而总觉得,此时如果避一避,似乎就占了下风。

       吴子谅将宁王请进了屏风后,开口道:

       “殿下请进。”

       三殿下走进屋里时,吴子谅正捧着一卷书,茶盏却放了两个。

       三殿下一贯仙气飘飘,旁人的私事从不过问,也不戳破。

       吴子谅便是料到了这一点,又因事发突然,时间委实仓促,这才敢把人安置在屏风后,茶盏就任它摆在原位。

       不然这两位殿下平日里一见面,便水火不容,此时见面,定是剑拔弩张。

       何况今日是宁王理屈,到时候闹起来,自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