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帝业_何其温良-第2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而西北方向的战事不断有情况传来,邢征远还是不愧为西北大将,而且毕竟大璟国力雄厚,而西北城的建立也是功不可没,总算是扳回了一城,取得了一些个胜利,也让元乾明松了口气。
  但是,很快东南方向也传来了元承的战报,说是东南水贼趁虚而入,对过往的商船大肆劫掠,导致东南沿海一带人心惶惶,商家们都不再出海,居民的收入大打折扣。
  因此,元乾明本来就还没好净的身体又一次病倒了,还不仅仅只是旧病复发,而是新病老病一起上,一晚上就病倒了,一整张脸一点血色都没有,御医们整日整夜地跪在承露殿外边都不敢离开,生怕一个不小心,这国家的主人就换了。
  这样一来,元青青就又成了监国,太子还是暂时换不了的,因为皇后一直待在元乾明身边亲自照料。元乾明时而清醒时而昏迷,清醒的时候也总是能看到皇后在自己身边,就算是真有换太子的意愿,也不能成行。
  这次再处理起来政事,元青青还算是得心应手了一些,但仍旧是习惯把意愿叫到书房里来,就算是不问问题,有这个战略同盟在身边陪着,心里也还是会放心些的
  所以,来南书房的大臣们总会看到传闻中太子人选竞争最为激烈的现太子和三皇子相当和谐友爱地坐在一起,偶尔还说句话,相视笑一笑,气氛无比融洽。
  书桌上堆着很多元乾明还没有来得及处理的奏折,元青青都一一翻看了,心里憋屈得很,因为有不少都是说现任太子性格过于软弱,不能担此大任,还是宜令三皇子担当。
  “哼!”
  元青青随手一扔,把手中的奏折扔到了地上。
  元源就坐在旁边的圈椅上,在明好的初秋日光里读书,被晃动了心神,抬眼看去:“何事令大哥这么激动?”
  “你瞧瞧,多少人都是说我性格软弱!你说说,我当真软弱么?!软弱到哪里去了?!难不成还真要我找出来一个嚷得最凶的杀了才不这么说?!”元青青端起来邓三福呈上来的茶杯,豪饮了一杯,压了压火气。
  “大哥西北一行,便得了胜仗,怎会是懦弱之辈?他们目光短浅罢了。”元源安慰道。
  “你自然没事了,都是说你性格沉稳,适合担当大任的!”元青青真的不高兴了,有些口不择言。
  “若是我真想当,大哥就不会坐在这里了。”元源轻飘飘的一句话,就把元青青噎得什么话也说不出口,邓三福有些看不过去,想要开口帮着自己主子说几句,凭什么他若是相当就能当,明明现在我家主子才是当今太子。
  邓三福上前了一步,话还没有说出口,就听到元青青的吩咐:“邓公公,你先到外头去,莫要让人进来。”
  “……”邓三福无奈,只好出去了,把门带上,临了还恶狠狠地剜了元源一眼。
  “大哥怎么了,还把帮手给使唤了出去。”元源也知道邓三福的性子,看自己语言上欺负元青青,是肯定要开口说话的。
  “嗨,他又不知你说的是真的。”元青青的话被噎了回去,气也被噎了回去,兀自肚子疼一疼,发作是发作不出来了,“你若不同我抢,底下的几个——不成气候。”
  现在朝中说的都是元源,丝毫没有地下几个小皇子的事,而元青青又已经“搞定”了元源,其实还是不怎么担心的。
  “大哥这样想最好。”元源一直都不觉得元青青真的会放心自己,现在看来,还真是自己多虑了,按照元青青的性格,要是你对他好,他会加倍对你好,“不过在自己宫中还要小心些,夫人可是将门之女,相信腿脚也不会差。”
  元青青心有余悸地点了点头,一个耿文浩就已经让他心跳加速了,要是再让其他的人知道了,还活不活了。


第62章 新旧交替
  “好了好了,不如,来聊一些以后之事吧。”元青青实在是不想再想这些烦心事了,“你说,我若是当了皇上,你想要什么官?”
  “王爷。”元源始终都是这么想的,“在南方给我块地,我便过去,绝对不会耽搁大哥治国之事。”
  没想到元青青居然是摇头拒绝:“不行不行,你是要留在这里的,我要封你做大官,做我的左膀右臂,绝对不能出去。”
  元源想了想,也还是点头了,反正时间长了肯定会嫌自己说话不好听,早晚会把自己扔出去,到时候再走也不迟。
  元青青满意地笑了,居然有元源这个战略同盟在这里,相信自己肯定搞得定一朝天子一朝臣的换季时节,而且还可以过渡得很是平稳。
  又到了冬天,和上一年的暖冬不同,今年的冬天早早就来到了,西北粮食歉收,大军的口粮堪忧,而东南又闹起了水患,再加上贼寇作乱,百姓们流离失所,民不聊生。
  在内忧外患之下,元乾明病得更严重了,而邢菲的肚子还不见起色,皇后已经不止一次告诉元青青一定要赶紧得个孩子,给他父皇冲冲喜,但这次是元青青一百个不愿意,根本就不情愿碰邢菲,还把邢菲禁足在新屋子里,连东宫都不让她出。这下,邢菲连出去找人诉苦的机会都没有了。
  冬雪也是早早就来到了人间,腊月刚到,鹅毛般的大雪就落了几场,河水也封了冻,人都能在上边走路。
  大雪纷飞的一天清晨,元青青这在邓三福的陪同下,沿着青石路一步一滑地走向南书房。就听见了远处叫自己的声音,只见一个小太监一步一滑地扑倒在自己面前,嘴唇不住地哆嗦。
  “急什么,成何体统?!有事慢慢说!”元青青装出一副严厉的模样,这一年以来已经是得心应手了。
  “是。皇,皇上他,昏,昏迷了!”小太监一字一哆嗦,终于说完整了。
  元青青还以为是什么大事呢,挥了挥手就要让他退下了:“不就是昏迷了么,秋天以来都昏迷多少次了,哪次不是平安度过?无妨。”
  “不,不一样,御,御医说这次情,情况煞是危,危急,皇后娘娘让太子殿下赶紧去,去呢!”小太监也不知道是哪宫的,说话结结巴巴,总算是说完了,把元青青急出了一身的汗。
  既然是皇后叫,元青青就不敢不去了,因为之前几次元乾明昏迷,皇后都没有来通知他,只是在情况好转之后派一个机灵的小太监过来禀报一声。而这次,居然直接让人来叫他过去,看来元乾明能不能熬过这一劫还难说啊。
  元青青赶紧让邓三福拐回去把马车叫过来,坐上马车就开始心急如焚地往承露殿赶,还好是有惊无险地到了地方。
  “母后!父皇情况如何?!”元青青掂着衣角,一溜小跑就赶快钻了进去,头上肩上落的都是雪花。
  皇后心情沉重地摇了摇头,脸色不是很好:“入冬以来,鲜少清醒,没醒过来几个时辰,吃吃药喝了几口汤,就又昏了过去。这次,御医也说情况不容乐观,先等等罢,希望你父皇能熬过这一劫。”
  元青青点头,现在心里已经没有元乾明第一次受伤的时候那么慌乱了,毕竟已经代理政事这么长时间,就算是揠苗助长也长得挺好的了。
  元青青先是进去看了一眼,元乾明近段时间又消瘦了不少,两边脸颊都凹陷了下去,牙关紧锁,双目紧闭,没有一点苏醒的迹象。
  御医的脸色也不怎么好看,一直都是用老参吊着元乾明的性命,现在看来,也应该是吊到了头,续命的可能少了很多。
  元青青看元乾明一时半刻也醒不过来,索性让邓三福去南书房里取了前一日没看完的奏折过来,一边在外厅翻阅,一边等着元乾明的情况。
  可是到了晚上,元乾明仍旧是没有苏醒,御医们都摇头说怕是不行了。
  到了凌晨时分,恰是最黑暗的时刻,元乾明居然苏醒了过来,而且精神还不错,把元青青激动的,但是看看身边的人,似乎情绪都不大健康。
  邓三福小声提醒了四个字——“回光返照”,元青青马上恍然大悟,跪在外边,等着元乾明叫人进去。
  元乾明第一个叫的就是元青青,这让他松了口气,看来自己真的就是以后的皇上了,谁抗议都不行。
  “昭阳啊。”元乾明明显是有些灯尽油枯的感觉,脸上黯淡无光,招手让元青青跪到他身边去。
  元青青赶紧照做,抓着元乾明干枯了许多的大手,感觉就像是握着一把骨头:“父皇……”
  “你也知朝中对于太子的人选总是颇有微词,而朕之所以仍旧是选择你,一是遵循古制,年龄最长者任之,二是皇后之子任之,三是任之而无大过者不废之。”元乾明一口气说了这么多话,还得歇歇,喘口气,才能继续说下去,“而你也知,你三弟昭原的确天资聪颖,是个不错的人才,日后朝中定还会有人拥护他,咳咳……”
  元青青赶紧给元乾明顺气:“三弟性情平和,不会顺了这些人的狼子野心的。”
  元乾明一边摆手一边摇头:“这可不一定啊,皇位面前,这至高的权利面前谁人不会动心?还是要提防着些,早作打算,总归是没有坏处。”
  元青青其实是想到了他九叔——元承,心想九叔不就没有想抢皇位的打算,不然以九叔的军事才能,父皇肯定比不过。但他还是知道这种话不能说出来的,尤其是在这个时候,说出来说不定元乾明临走之前还能把太子人选给换了。
  “是,儿臣一定牢记在心。”
  “还有啊,宫中我培养了一群暗卫,待你上任之后,他们自会前来找你,不必担心,你宫中那些个小孩儿自然可以全部交由他们带领。”
  “小孩儿?”元青青重复了一下才反应过来元乾明说的是谁,不仅咋舌,已经昏迷了这么长时间,居然该知道的还是知道,可却不知道自己和元源结盟的事。
  “咳咳咳咳……”元乾明又是一阵咳嗽,都带了血丝,“朕,朕知你现同昭原交好,但他心机深沉,难以揣摩,就算是现在交好也仍旧是要存着一份心的,你可知晓?”
  “是,儿臣一定谨记此言,凡事多留一份心。”虽然元乾明从小就对自己颇为严格,但是现在看着他的模样,元青青还是有一种莫名的感伤涌上心头,眼泪就直接涌了出来。
  元乾明感觉手上一凉,抬头一看,更是叹了口气:“唉,朕的这些个皇子中,能为朕哭的,估计也就只有你一个喽……还有些事,我要交待于你母后,你去叫她来,然后在这儿等着。”
  “是。”元青青胡乱摸了摸眼泪,到外边去叫皇后,发现文武百官还有后宫的嫔妃们跪倒了一片,气氛相当压抑。
  元乾明不过是和皇后交代了一下后宫嫔妃的处理办法,没有皇子的直接让她们削发为尼入了皇城近郊的寺院,而育有皇子的则可留在宫中,抚育皇子长大成人后另做打算。
  到这个时候,元乾明双眼已经快要无法聚焦了,勉力伸手摸到枕头底下,抽出了一卷圣旨,然后交到了元青青手中。
  “儿子,替为父,继续打理好,这江山!”
  说完,元乾明的眼神就涣散了,嘴角却是浮现出一丝笑容,双手无力地垂下,咽了气。皇后直接就哭出了声,趴在元乾明的床榻边就起不来了。
  元青青的双眼也模糊了,他也不知道自己为什么要哭,但就是单纯地觉得有一丝的悲伤涌上了心头,紧接着鼻子一酸,眼泪就涌了出来。
  “昭阳,你出去罢,让我同你父皇再待一会儿。”皇后哭了一阵子,总算是说出了话。
  “母亲说笑了,朕——才是皇上。”元青青深吸了一口气,说出了这句话,眼泪也总算是止住了。
  皇后愣了一下:“是……让哀家再在这里待一会儿,皇上倒是该去宣读圣旨了。”
  元青青梗着脖子,转头出了门,面对着跪倒了的群臣宣读了元乾明刚给的圣旨,说得就是让自己的当皇帝,其中也有涉及到后宫之事。反正宣读完了之后,后宫的妃嫔们哭倒了一片,都是那些没有生育的,对于她们来说,这一生,算是完了。
  元青青轻轻地叹了口气:“夜已深沉,各位——回家去罢,明日早朝不上,全城哀悼。”
  大臣们一个个的都退下了,那些个支持元源的已经开始紧张地准备后路了,就怕元青青马上对他们下手,打一个措手不及。
  台阶下的人都走完了,元青青还是站在台阶上,眼神没有聚焦在任何一点上。邓三福看了一会儿,拿了件披风出来。
  “这儿风大,皇上还是进屋里去罢。”
  元青青深吸了口气,这么长时间,这个称呼终究还是变成了自己的,这个世上最孤独的位置终于——也变成了自己的。


第63章 尘埃落定
  元青青没有再返回东宫,而是回到了南书房,让邓三福去通知人着手办理元乾明的葬礼还有皇陵的选名事宜,自己就关上了朱红色的大门,没有点蜡烛,在一片黑灯瞎火中席地而坐,收到的最后一道圣旨也随意散开在旁边。
  就这么待了好一会儿,听着外边的脚步声慌慌张张地由远及近,到门口停下了,然后就是一个人的小声说话,元青青也听不进去是什么,眼神落在窗户纸透进来的窗棂轮廓线,却也没有看进去什么。
  过了一会儿,响起了小心翼翼的敲门声,元青青懒得回答,动了动身子,屁股有点坐麻了。
  邓三福推开了门,有些讶异室内的黑暗,适应了一会儿才找到了元青青的位置。
  “皇上,西北的军报。”
  元青青闭了闭眼睛,伸手,邓三福赶紧放了上去,又把旁边的灯笼点亮,并且拿来了一盏油灯,举到元青青脸边。
  元青青很快就读完了,无非是说邢征远在得知元乾明病重之后极为悲痛,导致作战失利,又一次被坤罗打败,退后百里有余,还希望能够先同外夷言和,进皇城前来祭奠之后再返回西北休养兵力。
  元青青把一张薄薄的纸片往旁边举了举,靠近油灯,一缕青烟,纸片被点着了。
  邓三福大惊:“殿……皇上!”
  元青青没有说话,感觉有那么一点点的累,但是手没有动,任由纸片点起了火,映亮了他仍旧是略显清秀的小脸。
  不过是一眨眼的功夫,纸就被烧没了,火舌还把元青青的手指给燎了一下。
  元青青也丝毫不在意,从地上爬了起来:“去,把三弟叫来。”
  “是。”邓三福把元青青送到了桌前,油灯放在桌上,便退出去叫人了。
  元源还没有离开皇宫,所以邓三福很快就把人叫来了。
  “皇兄。”元源主动换了称呼,并且是跪在地上。
  元青青起身,把用自己进步了不少的狗爬字写成的圣旨草稿拿在手上,走到元源身前后扔下:“三弟瞧瞧,这样可好?”
  元源粗粗地读了一遍,皱着眉头,拿不太准元青青的意思了:“皇兄为何突然要治邢征远的罪?西北正在打仗,这样做怕是会使军心不定,而非有益于战争胜利啊。”
  “可他已经输了!”元青青初登皇位,难免有些着急稳固自己的位置,“还说要回来!他有何脸面进城?!他又有何脸面来见父皇?!”
  元源这才明白了,元青青刚刚肯定是得知了西北大败的消息,而元乾明已经与世长辞的消息也肯定还没有传到西北去,因此邢征远肯定想着以自己之前的功绩,再加上这次的兵力损耗,元乾明应该会采取缓兵之计,暂时让士兵们休息片刻,结果没想到奏疏传来的时候天下已经换了主人。
  这场战役原本就是因为元青青才打起来的,因此对于他来说,根本就没有退路,也不可能会同意邢征远的请求,这就等于是大璟的新皇上向西北的区区小国服了软,低了头,这是绝对不可以发生的事情。
  也是因为这一点,元青青对于邢征远很是气愤。西北那么强的兵力,居然还能一败再败,若是放在平时,是肯定要治他军罪,并且邢征远还要继续戴罪立功,继续带领士兵同坤罗打仗。
  所以元青青的做法倒也还是正确,只是这个时机太过于暧昧。元乾明刚刚离世,元青青刚刚上任,正是人才更替的时候,可西北仍旧是个禁忌之地,在那里,邢征远说的话远胜过朝廷,元青青不得不忌惮三分。
  元源默默叹了口气,安慰一下:“做倒是可以这么做,只是言词莫要过于激烈。皇兄也知道西北的情况,暂时还是不可以激怒邢征远的,不然到之后西北门户大开,受苦的还是我大璟百姓。”
  元青青就是刚刚被激了一下,特别平静地发了发火,在元源的安慰下慢慢恢复了平静。
  “那你以为,应当如何?”
  “皇兄若真是想要一泄心中怒火,说说还是可以的,只是言词要再斟酌着使用些,还应是以鼓励为主。”
  “哼!他败了这么多次,居然还是以鼓励为主?!”元青青不情不愿的,但还是重新铺开了纸张,思考了一下,下了笔。
  元源看元青青开始写字了,自己还在地上跪着,想了想,还是问了一句,毕竟身份已经不同于以往。
  “皇兄,小弟腿酸了。”元源说得一脸无奈,还是真没跪过这么长时间。
  “起来起来,过来看着。”元青青是给忙忘了,也是给气忘了,头也不抬,嘴里边直接说着话。
  元源慢慢地爬了起来,先揉了揉膝盖,慢悠悠地晃到元青青身边。其实对于元源来说,元青青还像是之前那个没有什么心机的小太子,并不是太怕他,而且两人也已经结了盟,并且元青青已经当上了皇上,他也没有什么威胁了。
  元青青的言词倒还真是柔和了不少,但仍旧是表达了不可能言和的意思,并且告诉邢征远此战不胜,就没有什么能够救他的了。
  元源用手指摩挲了一下下巴,看来元青青的执念倒还真是不轻啊,估计和邢征远之间的梁子算是结下了,以后还得要慢慢把西北的兵力重新给收回来,估计是一件很难办的事啊,最好的办法就是邢征远此战获胜,但是身受重伤不治身亡,但——难度系数太大了。
  “可好?”元青青前段时间都在处理奏折,也恢复了不少,官话已经练得手到擒来了,很快就又搞定了一份。
  元源点头:“嗯,不过依臣弟之见,还是以密信的形势发往西北,惊动的人少,有利于军心稳定。”
  元青青同意,胡乱点了点桌子:“你来,抄一份发过去。”
  “我?”
  “对啊,我的……朕的字,不,墨宝,怎能如此轻易便示于人前?”其实是元青青了解自己的狗爬字,不想这么丢人,准备好好练练字。
  元源不赞同地摇头:“皇兄还是应当亲自书写,不然以后的密信,便不只有皇兄一人知道了。”
  元青青觉得元源说得也在理,要是自己想要偷偷摸摸办点什么事儿,可写下来的没人相信是圣上御笔,那可就麻烦了。
  等元青青终于抄好了,紧张出了一身的汗,虽然不怎么喜欢邢征远,但信还是要好好写的,不能让人看不起。
  元源看看桌上的密信,又看看元青青,欲言又止。
  “说,怎么突然不敢说话了?”元青青瘫倒在椅子上揉胳膊。
  “皇兄当真不用回去问问皇后的意见?毕竟也是岳父大人啊。”
  元青青整个人都愣住了:“你——若是不说,我都忘了……罢罢罢,不改了,再加几句话。”
  元青青其实是表达了一下你女儿现在是我明媒正娶过来的夫人,是现如今皇后的最佳人选,你还是一定要打胜仗的,不然我们都没有好果子吃。
  邢征远在收到元青青密信的同时也得到了元乾明已经辞世的消息,被元青青明里暗里的威胁激得怒火涌上了心头,三两下就把密信给撕成了渣渣,猛一跺脚,地上的尘土都飞起来了一圈。
  可是又无可奈何,因为元青青说得倒是很对,自己的女儿邢菲现在是大璟皇后,自己要是此战失利,邢菲又没有皇子,连皇后的位置都不一定能坐得上,更不要提能不能坐得稳了。
  很快,邢征远就组织起了反击,总算是取得了一些个小胜利,把失去的土地抢回来了一些。
  这让元青青稍稍松了口气,又给东南方向的元承发去了密信,并且传旨说今年的赋税可以酌情减少,甚至免除,以休养生息,恢复百姓信心。
  而元乾明的下葬仪式也已经选好了时间,地点和建造是他自己选的,早就已经完成,元青青也抽出时间来选好了陵墓的名字。
  “皇上。”现在邓三福变成了那个天天陪在皇上身边的人,“孙高亭求见。”
  “孙公公?”元青青已经连续几天都没有怎么合过眼了,想着赶紧把挤压的事情处理完,就能够恢复正常了,“让他进来。”
  孙高亭一进门就跪在了地上,双眼通红,也不知道是熬了多久,哭了多少次,没了元乾明,他的好日子也就算是过到了头。
  “皇上。”
  “孙公公起来说话。”元青青也算是逮到了一个空隙休息一下,揉了揉太阳穴。
  “老奴有一事相求,若是皇上不答应,老奴便长跪于此。”
  “你说。”
  “老奴一声服侍皇……璟明帝,看着他长大,如今却是……还求皇上能够允许老奴守在明帝陵前,只求仍旧陪伴左右。”孙高亭说着说着眼泪就又出来了。
  元青青听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