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我的金手指与众不同-第2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但世事就是这般难料,这位天之骄子唯一的问题,就是他对世俗的毫不在意,他爱上了他名义上的兄长,他那位忠仆的亲生儿子。而他的主动出击,那位兄长也没能把持住自己的立场——想要拒绝他实在有些困难。
这件事被那位忠仆知道了,在威逼这小主子放手或者给信王一脉留个后人这两个选择都无果之后,这位一心认死理的父亲,假装对他们无能为力,放任自流,接着劝诱小主人“最危险的地方也是最安全的地方。”,叫他早些考上进士做官。等他上京赴考的时候,他开始修理自己的独子了,这个就相对好对付得多了。
给自家孩子下了药,以冲喜为名,给他仓促娶了门妻子,接着又是喂药,让那个儿媳妇怀上了自家的孙子,等在远方的小主人知道这一切时,自己名义上的“侄子”都要呱呱落地了。等这位信王后裔不顾一切疯了一般的赶回家时,一切差不多已经尘埃落定了,“嫂子”难产没能救回来,“哥哥”被逼着发誓要还父亲的“二十年抚养之恩”,这二十年里绝不能跟“弟弟”有任何超出兄弟之谊的来往。
这位信王后裔也是倔强,当着奄奄一息的养父的面,声称自己绝不可能因为这样,就放弃跟“哥哥”在一起,只得到“养父”一声感慨:“你果然与他不同。”连进士的名次也不知道,就开始给“父亲”守孝了。但也因此,极受元朔帝看重的这位进士,没能参加庶吉士的考试,成了多年来阻碍他在朝堂上更进一步的巨大门槛。
这个人就是户部尚书袁尚泉。
谢承宸觉得自己几乎完全无法思考了,他的眼睛牢牢盯着“袁尚泉”三个字,几次觉得自己是不是看错了,但这故事里描述的人,这名字前的职位,却只能跟一个人联系起来。
对《朝闻速报》接下来讲述的袁尚泉养父跟袁尚泉亲生父亲旧年的那一段,谢承宸几乎完全忽略了过去,他的脑海里突兀的浮现了孙太医的脸,说起袁尚泉生病原因时那神秘而暧昧的脸,再对比袁尚清去到袁府上的时间……
谢承宸默默的扭过了头,他一点也不想知道他们发生了什么,真的。
作者有话要说: 加班短暂的告一段落……QAQ
感觉到了完结的曙光了吗╮( ̄▽ ̄〃)╭
☆、69|第六十九章 一惊雷
把即将绝后的信王一脉先放到一边,谢承宸知道,前些时候发生的事情跟他们肯定有些关联,但具体这袁家兄弟在这里头参与了多少,还需要更多的调查。 谢承宸对元朔帝有种盲目的信任,袁尚泉之所以能担任这么多年的户部尚书,肯定不只是因为他在税法方面的才能。
而且就这这《朝闻速报》上的报道来看,袁尚泉一开始是没打算表现得太尖锐的,他在应考方面很有自己的一套方法,不然也不可能考中会元,他那个时候还这般年轻。只是考前他就已经约略猜到了事情有些不对,不过是没能预料得到他的养父会做得这般狠绝罢了。考试的时候心思按捺不下来,年轻人的锋芒毕露全显露了出来,就算众人理智上知道他说的全是对的,也不一定能够接受得了。
要不是元朔帝看到了他的那份卷子,说不定他就真的在二甲靠后埋没了,但也正因为元朔帝的看重,才有了谢承宸如今的忧虑。户部尚书,可是个牵一发动全身的重要位置,放在袁尚泉手中,谢承宸还真有些不安。
但谢承宸隐约还有一个想法,元朔帝既然没让守孝归来的袁尚泉破格参与到后一批进士的庶吉士考试中,一个原因当然是当时急需袁尚泉这样一个人才,另一个也是为了阻碍他入阁的道路吧。袁尚泉如果考上庶吉士,虽然资历积累会晚上两年,但并不会影响到元朔帝利用他的才能,而且前途只会更加光明。
可是元朔帝当年,对一个所有人都知道他非常看重的年轻人却并没有这么做。户部尚书是很重要,却不如阁臣更加接近朝政的中枢了。不愧是元朔帝,哪怕是防备,人家做得也是明明白白,却叫人几乎无法察觉。
谢承宸接着看报纸上的内容,这是最后一个前朝末裔的介绍了,而且是确定了已经绝后的两脉之一。在这个故事开始之前,报道先简略的介绍了个故事,一根筷子很容易折断,六七根筷子捆成一把,想要折断它们就比较困难了。接着感慨了两句,这前朝六王后裔,如果团结一心,在种种机缘巧合之下,只怕早就能够颠覆谢氏江山了,哪怕他们不能成为皇族,但这江山也不会姓谢了,只怕到处烽烟,民不聊生。
那边境小城经营多年的礼王一脉,手上有兵有粮,这一代仅剩的刘氏小将,又是个天生将种,完全可以做一先锋,那投靠戎族的智王一脉,若是与礼王一脉精诚合作,谁敢说他们不能在边境上占据一地呢?占据七八座小城,封住进入那块小平原的山口,就是个进可攻退可守的好据点了。
武力方面不错,财力和管理方面也不会差,信王一脉的后人如袁尚泉,在这个方面可以说是如今大衍数一数二的人才了。仁王一脉暂且忽略掉,宫中还有贤王一脉留下的暗子,要是那女人得到消息,内外串通好了,趁着谢承宸去看谢承远的时候暗杀他,留下徐太后领着幼子,整个大衍就要乱起来了。
可惜这几脉还一直保留着多年来互相保密,暗自争斗想要拼出个高下来的传统,哪怕有过短暂的合作,在谢氏的追查下,这个联盟很快也会因为各种利益纠葛而破裂。这些人互相完成着自己的谋划,倒是内部消耗了彼此很大一部分有生力量,在某种意义上是便宜了谢承宸。
不过……谢承宸拧起眉头,这些人给旁人造成的伤害,还是永久的留了下来,比如说谢承远的身体……也不知道还能不能治好了,边境那几座遭遇无妄之灾的百姓们,又何其无辜?
对于已经确定绝嗣的剩下的义王一脉,谢承宸因着逐渐袭来的困意,显得就没有那般在意了。只是因着那点莫名的触动,坚持继续往后看而已。
但很快,谢承宸就瞪大了眼——曾经当过皇族真这么占优势吗?又是一脉不知道走了什么运,一连好几代都能进到皇宫里的前朝后裔。不过义王一脉与贤王一脉不同,他们找到的路子,是成为内侍。
谢承宸的目光在“内侍”两个字上打了个圈,他打了个激灵,一下子就清醒了起来,坐直了身子,认真的看着后头的内容。与贤王一脉送进宫的保姆宫女类似,这些经过刘氏族人精心培养的后人们,很快也在宫中崭露头角,而且因着人脉的代代相传,比起一般的小内侍,他们更容易受到主子的信任,更能混出个模样来。
但不幸的是,受到家族内斗传统的影响,义王一脉选择的效忠对象,几乎都站在贤王一脉选择的对立面。而且他们的运气比起掌握有更多宫廷秘方的贤王一脉更糟糕,选中的妃子不仅在宠爱子嗣上输得一败涂地,而且娘家还有人出了大事,参与到争夺太子之位的斗争中,随着支持的对象一起输了个干净彻底。这位娘娘面前得脸的大太监,连同他在宫外的族人一起被牵连进来,算作造反的一员予以清算。
这义王一脉里,最后就剩下了一户,这一户人家的男主人抄家时年纪很小,连自己姓刘都是别人告知的。他妻子早逝,后娶的妻子对元配留下的儿子十分厌恶,逼着劝诱着这男子,把儿子送去当了内侍。家里那点家产就全是她的了。
这可怜的男孩子进了宫,遇到了害得整个家族覆灭的内侍前辈,这才知道家族的过去,知道自己的身份,可是这时已经无能为力了,他父亲在他净身进宫后不久,就抱病而亡,后母生下的女儿似乎是被传染了,跟着也夭折了。后母变卖了所有的家产,攒足了厚厚的嫁妆,又找了人嫁了。
也就是说,义王一脉已经绝后。知道这个消息,只是苟延残喘的老内侍一病呜呼。名义上是他徒弟的小男孩,就独自在这后宫里磕磕绊绊的成长了起来。
谢承宸简直要被这吊胃口的报纸给逼疯了,什么叫“成长了起来”?如果说是地位的话,这宫里也只有三个主子的身边才能称得上是有了点地位,旁的宫里如今连个主子也没有,里头的宫女内侍们,仅仅只能说是让这个宫室显得没那么阴森恐怖罢了。在慈安宫里住着的那些太妃们如今也没了什么权力,身边的内侍们不过是陪着熬日子罢了。
而谢承宸记忆力不错,他几乎是瞬间就想起了曾出现在他和母亲弟弟身边的眼熟的几个太监。这个范围已经很小了,谢承远现在还小,他身边的人虽然在宫里也有两分体面,不过年纪也对不上,他们也没可能接触到机密的战报,直接就可以忽略掉。同样的原因,徐太后身边的几个内侍,也都能被排除,只剩下一个人进入到了谢承宸的视线之中。
就是每天代表徐太后给谢承宸送爱心补汤的王义,没看见他名字里还带着个元朔帝亲赐的“义”字么?换做是一年前的谢承宸,根本不会有这般猜测,只是经历得更多,最重要的是知道了元朔帝那个叫做苏梓先生的马甲,他总觉得元朔帝再做出什么事来,他都不会惊讶了。
不要说会担心养虎为患什么的,后宫里的人元朔帝处理起来更是毫无忌惮,他甚至不需要给旁人任何一个说得过去的理由,也没有朝臣会多此一举的问上一问。元朔帝在前朝上还放着一个袁尚泉呢,那位处理起来也很简单,只要说出这人是前朝信王后裔,就不会有人再为他打抱不平。
就算这人愣头青一般,想要牵涉进来,他的亲眷手足也绝不会允许的,事涉谋反,这是要拉着大家一起陪葬啊?!
隐约感悟到了一点用人的诀窍,不用太担心有能力的臣子会有什么缺点,在不影响大局的情况下,这些缺点当然无伤大雅,但若是有什么异变,这可就是一大把柄,可以善加利用了。反而是那些用圣人的言行要求自己的臣子,名声太好,有时候反而不太好办了。尤其是他们自以为正义,却与朝堂与谢承宸的想法恰恰相反的时候。
脑海里飞快的转动着思绪,谢承宸几乎是迫不及待的翻开了下一页,还是有字符的,幸好没让他再去翻下一本奏折,但是紧接着,谢承宸的脸色一下子沉了下来,在这张纸上,谢承宸见到了一个熟悉的,在此时此刻却显得那样陌生的名字——何达,谢承宸身边陪着他一起长大的总管太监。
说实在的,谢承宸在之前划分嫌疑人范围的时候,何达这个名字,一直是在他的名单之内的,只是不知道是不是私心使然,谢承宸宁愿去怀疑那个每天顶多与他见上一面的王义,却下意识的忽略掉了近在咫尺的何达。
谢承宸的眼中几乎要冒出火光来了,如有实质般的视线,紧紧盯着那个名字,几乎要把这字纸灼烧起来,捏着奏折的手指绷紧,几乎立刻就要暴怒而起,把这写着荒唐文字的纸张揉成一团,又或者是依着心意,把它撕成谁也看不清楚自己的粉碎。
但最终,谢承宸还是平静了下来,在身旁那个偷摸着打瞌睡的小内侍意识到不妥之前,他看起来已经与平常没有什么两样了。
他也是刚刚才意识到,他身边留守着的这个小内侍,是何达收的徒弟。这么一点点不妥,是不是就会惊动到仍觉得自己的举动缜密无比的何达?
谢承宸不想在这种时候,为着何达而另生枝节,他更不想放过他,这样一个辜负了他信任的人。
作者有话要说: 今晚还有一更……不过会很晚了,明早八点前还有一更……【自己作的死,无论如何也要作完(PД‘q。)·。'゜】
☆、70|第七十章 一刻痕
为着要维持自己那点风度,谢承宸就算气得要掀桌子,面上还能保持基本的平静,他甚至还强迫自己,继续看《朝闻速报》上对何达的报道。
在之后的多年里,他不知道有多少次又想起这个夜晚,又想起自己做的这个决定,不知道是该庆幸自己选择了继续看下去好,还是懊悔自己为什么没能忍着这点愤怒,等着第二天安排妥善了再翻阅比较好。
但那时候,就算觉得自己还能有别的选择,或许别的选择能让他做得更好,但事实是,这一切都已经成为了过去,他对此只能懊恼犹豫,却没有再度更改的余地。
不过幸好他想起这件事的时候,并不算多。
《朝闻速报》的报道,有时候真的会让谢承宸感到一种难以言明的恐怖,它到底是如何知道这一切的,这世上真有无所不知的人吗?像是他之后看到的内容,简直像是有人藏进了何达的心里,把他的一切隐秘都翻了出来,而这被窥探隐秘的人却浑然不觉。不过谢承宸也只是感慨了一句罢了,他对何达到底是如何选择,如何走到如今这一步的,并不太感兴趣。
不过《朝闻速报》的编者对此很感兴趣,在他的笔下,谢承宸看到了一个跟他印象中的何达完全不同的人。一直以来看着都非常细致认真,不苟言笑,几乎有些过分了的何达,年少未入宫时,是村庄里的孩子王,小村庄里整日回荡着他的笑声,村中的秀才愿意主动教他读书,甚至还打算把自己的女儿许配给他——这一切都被他后妈给毁了。
对造成这一切的人,何达难道不恨吗?他当然是恨的,只不过他早早就报复了回去,刘家之前遗留下来记载着秘药药方的药谱,他父亲不识字不知道,他跟着秀才认全了字体,而且不吝于实践,他下手杀的头两个人,一个是他的父亲,一个就是他继母生下的孩子,这些人不知道,他拜别父母的最后一碗茶,就是之后的催命符。
至于最大的仇人,他肯定不会轻易放过,早早料到继母在面对两大打击之后,贪财的她可能做出的举动,他给继母备下的药物发作时间比给他父亲的要晚上三个多月,足够拿着钱财以为能够重新开始的继母,在人生地不熟的外地,容貌尽毁,浑身发烂,熬上三个月受尽痛苦而死。
那个时候,何达才不过十岁,因为样貌清秀,他看起来清纯无害,谁也想不到,他居然就已有了这般狠辣的手段。谢承宸看到了,也只觉得毛骨悚然,一时之间居然觉得有些恍惚,他这真的不是在做梦吧?他竟一点也看不出何达居然是这样的人。
而且这么多年来,何达也没有表露出一丁点在药物方面的天赋,这报纸上说的,几乎完全就是另外一个人。
另外一个人什么的,这当然是不可能的,何达进宫之后,如何降到自己家族中的老前辈,自然也是因为他之后的动作。净身入宫的,除了被父母亲人送来的孩子,或者是懵懵懂懂,从小被作为预备内侍培养的少年,还有在外头混不下去,自愿投身入宫的成年男子。
虽说入宫之后,这些人的前程如何,可能大不相同,但在蚕室之外,他们可以说是暂时平等的,那么自然是身强力壮的成年人更占便宜。几次冲突之后,原本好好的,力气最大的那两个内侍,突然暴毙而亡,这主管召纳内侍的太监,仗着自己跟何达家族前辈之前还有那么两分情面,之后就把他叫了来。
见到这几乎一脉相传的手法,老太监还有什么不知道的呢?很快何达就成了老太监的弟子,之后再没显现过明显的戾气,反而与众不同的时刻绷着张脸,严肃示人,反倒因此得了元朔帝的眼缘,把他调到身边观察了两年,再分派过去照顾谢承宸——到此谢承宸总算得到了点安慰,不仅仅是他这么多年来一直认错了人,当年父皇也看错了。
之后的部分,也就差不多是谢承宸与何达的日常相处了,谢承宸自己看着,在觉得幼时的自己果然很可爱的同时,也忍不住自己内心的强烈恶心感,想想因着前些日子的战报泄露,到底有多少无辜的百姓付出了自己的生命作为代价,他就很难不为自己的轻信而感到痛苦和愧疚,要是他能早些发现不妥……
他是愿意相信在报纸描述中,当时没比谢承宸大上多少的何达,是真的改邪归正,也没想过要断送谢家江山和谢承宸的性命的——只要何达愿意赔上自己的一条性命,以他神出鬼没的下毒手法,谢承宸只怕早就已经凉透了,哪里还能等得到今天?
可是……是什么刺激到了何达,让他在此之后暴露出了隐藏了十几年的面目?
谢承宸咬着下唇把奏折又翻过一页,手指尖冰凉,他瞪大了眼睛,指甲在那一行字下划上了道深深的印痕,大意是何达深恨谢承宸被夏亦真带坏,他之后的所有行为,就是想要破坏掉夏亦真在军事上的功绩,让他输得一败涂地。
这个理由简单得让谢承宸都不知道该如何评说,一股怒火在他心头熊熊燃起,他自己该如何选择,作为皇帝的他难道还不清楚吗?就算是两个男人在一起,他又没有后人,不愿意娶个皇后回来摆样子,这些都是谢承宸自己的选择,就算有一部分夏亦真的原因,那也只是一小部分而已。夏亦真自己从来没有向谢承宸提出过什么。
再往下看,谢承宸终于没忍住,狠狠的一甩手中的奏本,脸上气得通红:“去,打开寝宫宫门,就说朕身体不适,去请御医来!”
小内侍一下子从瞌睡状态震醒,他模模糊糊的打量了一番谢承宸的侧脸,看到果然是一片潮红之后,他动作敏捷的转身跑了出去——皇帝生病了,他这个守夜的人,当然是又一定责任的,但要是动作快,表现得好一点,说不定还能挽回点旁人对他的评价,又或者是减轻些罪责。
很快,整座宫殿都灯火通明了起来,因着御医要来,轮值禁宫的侍卫们也飞快的布防完毕——这让谢承宸不由得松了口气。皇帝是天下人的主人,可谢承宸却不敢去赌一个可能,在这座何达经营多年的宫殿里,有多少人曾经受到过他的恩惠,又有多少人愿意为了何达,献出自己的命来。
说来也是可笑,谢承宸居然还会担心这些小人物们的看法。但史书已经证明了,就死在身边侍从、宫女手下的皇帝不是没有,而且还不止一个。在这个时候,他越发要保住自己的安全。
而这个时候,谢承宸也终于有精力,伸出颤抖的手再度翻开手中的奏折了。不是感慨《朝闻速报》的消息传得居然如此之快的时候,但这上面的内容实在迅速得叫人难以置信,这只是发生在两个时辰之前的一场战争。
集合了北部边境几乎一半力量的最终一战,北部将士精心准备的计谋,居然已经被邬骨族人识破,他们将计就计,反而以相对于大部队来说极少,对于先锋军而言占据绝对优势的兵力,把边境军的先锋围困在一座大概只有两米高泥土城墙的堡垒中,只等着把他们一网打尽,用敌人的鲜血武器来面对随时可能追赶而来的大部队了。
那可是夏亦真领到北部边境的嫡系部队,谢承宸甚至都能叫出他们中很多人的名字,他们还有些曾经保护过谢承远,他们一起去过双溪寺,一起……然而这些人,如今……或许有一部分已经永远的再睁不开自己的眼睛,而另一部分,则挣扎在那个几乎一点防备也没有的小城里,等待一个未知的,可以想见十分惨烈的结果——而这一切,都是因为谢承宸身边的一个人,何达。
在夏亦真他们更换了向朝廷事无巨细的汇报方式之后,朝堂里隐藏的这个内奸,已经很久没能发挥出自己的作用了,只看着边军稳扎稳打,一直在取胜,如今看起来只差一点点就能收复所有失地,再用手中的蛮族俘虏跟蛮族们谈谈条件,把被掠取的边民给换回来了。
但是一夜之间,天翻地覆,原本近在眼前的胜利,一下子又变得遥不可及起来。先锋军被困,主将被神射手偷袭,昏迷不醒,手下的几员大将受人挑拨,又或者是一直显得优柔寡断一些,难以在这种时刻排除杂念,站出来坚定不移的挑起这副重担——唯一一个能做到这般的人,还被困在那座无名土城里。谢承宸一想到这里,心就揪成一团,他实在是太难受了,在等待的过程中,他只能用思考来排遣这种灼烧内脏般的焦虑与痛苦。
这一代的前朝后裔们,实在是出了太多的人才了,一个将种,一个在税负经济方面首屈一指的天才,一个不知道思维还正不正常的炼药师兼战略分析师。
何达确实是不知道夏亦真他们定好的作战计划,谢承宸都还是刚刚才知道呢!但是这并不妨碍他用天才般的头脑,通过各种渠道收集的调动马匹、粮草的记录,以及对李芳芳和夏亦真风格的研究,列出了一份几乎跟事实没有什么出入的作战计划。
而不知道这份计划全是何达臆想的蛮族人们,在疯狂般的智王后裔们的游说下,不仅相信了这计划的真实性,还为此投入了他们全部的实力,这才有了这个可怕的结果。
这一切看起来实在有着太多的疏漏,要达成如今的结果,几乎只可能用命运来解释了。
谢承宸端坐在自己的椅子上,一言不发。
作者有话要说: 明天早上还有一更……短小的QAQ
☆、71|第七十一章 一席话
也正是因为北方的变故牵扯了谢承宸太多的心思,等他意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