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帝师_来自远方-第1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垂下眼眸,想起安排她为晋王献舞的杨乐工,想起女官眼中的轻蔑,想其周围人讥讽,想起自己被带走时,丫鬟如释重负的表情,刘良女双拳握得更紧,指甲扎入掌心,一缕鲜血自指缝溢出,牵成粘稠的细线,慢慢垂落。
  血珠落到地面,滚上一层尘土,再看不出原本颜色。
  弘治十八年五月己丑,锦衣卫指挥使牟斌亲点两名百户,数名校尉,携天子令赶往太原。
  同日,朱厚照头戴乌纱帽,身着麒麟服,坐在诏狱囚室,同杨瓒讲经论史,谈及观政所得。
  “父皇已下旨,命于固原、兰州、环庆等处再行开中法,着两淮、两浙、长芦及四川盐课共备五千万盐引,三月俱换粮秣,以资边储。”
  “五千万引?”
  杨瓒神情微顿。
  假使一引能换五石粮,减去各种折损,五千万盐引至少能换两亿石粮。如此大手笔,难道北边又有战事?
  “殿下,可是北疆不稳?”
  朱厚照奇怪的看了杨瓒一眼,“杨编修为何有此问?”
  “臣只是觉得,秋粮未收,纵有往年积累,一时之间,怕也凑不出这么多粮食。臣忧心有不法之人铤而走险,以次充好,以沉充新。”
  总不能说,朝廷突然换这么多粮,他感到不安吧?
  真为解决军粮问题,当细水长流。这么大的动作,当真像是火烧眉毛,要做一锤子买卖。无论从哪个角度看,事情都不太对头。
  “杨编修之言同李阁老颇为相似。”
  “李阁老?”
  朱厚照点头,接着道:“李阁老还说,所需过多,民有不济,请父皇宽限些时日。”
  杨瓒沉默。
  弘治帝明显没改主意,否则也不会颁发旨意。
  “父皇明白李阁老的苦心,却言时间紧迫,等不得。”
  “时间紧迫?”
  “孤也不甚明白。”朱厚照神情微黯,“然父皇的精神愈发不好,只道其中因由,须得孤自己想明。”
  囚室中陷入沉默,朱厚照很是苦恼,杨瓒脑中闪过一个念头,顿觉悚然。
  莫非天子要撑不住了,担心北边鞑靼趁机进犯,提前做出准备?
  “杨编修可是想到了什么?”
  “回殿下,臣愚钝,亦是不明。”
  就算猜中了,话也不能出口。嘴快的后果,极可能是项上人头难保。
  “哦。”
  朱厚照颇为失望,杨瓒趁机转开话题,讲起他在牢中读过的唐人游记。
  言及边塞风光,唐军雄浑,朱厚照立刻被转移了注意力。
  “马踏匈奴,扬鞭突厥,何等的英雄豪迈。”
  杨编修舌灿莲花,青葱少年朱厚照顿觉热血沸腾。
  谷大用和张永守在囚室旁,同样听得入神,跟着太子殿下一起热血沸腾。
  明朝宦官,有王振刘瑾魏忠贤等奸佞,亦有怀恩何鼎等正直之人。跟随太宗起兵靖难的郑和等,更是战功卓著,名垂青史。
  弘治朝不乏能束身持正的宦官。如接替蒋万,以御马监少监出任宣府镇守太监的刘清,便颇富军事才干。
  杨瓒话中描绘出的场景,不只深深吸引了朱厚照,更让谷大用和张永沉浸其中。
  他日殿下登基,垂统八荒六合,咱家未必不能出镇一方,留下身后之名。
  人性善恶,本无定论。
  孟子、荀子、告子的学说,自古争论至今。
  然无论善恶,凡非出世之人,财名利禄,美眷高宅,总有一好。
  察觉谷大用和张永表情中的变化,杨瓒心下思量,比起财禄,此二人似更好名。若能加以引导,未必不是一件好事。至于和中官过从甚密……杨编修暂无过多考虑。
  一篇游记讲完,朱厚照仍是意犹未尽。
  “殿下,时辰不早了。”
  见对方端正坐着,丝毫没有走人的意思,杨瓒不得不出声提醒。
  “还早,杨编修不如再讲一篇。”
  “殿下先时同臣约法三章,当一言九鼎。”
  朱厚照眨眨眼,样子有些可怜。
  杨瓒石心不动,坚守原则。
  约定什么时辰,必须什么时辰。天子和三位阁老都看着,翰林学士在文华殿等着,他一时心软,回头又要在诏狱多住几天。
  “好吧。”
  杨瓒不肯通融,朱厚照只得起身离开,临行不忘将游记顺走,道:“此书甚好,孤大得其味,当细品。”
  看着太子将游记塞进怀里,杨瓒深吸一口气,道:“听闻刘学士为殿下讲读《资治通鉴》,臣不才,于《宋纪》有几分拙见,殿下复来,可讲读其中一卷。”
  资治通鉴?
  朱厚照顿觉头皮发麻,忙不迭摆摆手,逃之夭夭。
  原想着明日就来,若要讲读《资治通鉴》,还是多等上几天。说不定杨编修狱中无聊,会将此事忘了。
  怀抱不可能实现的期望,朱厚照起驾回宫。
  独坐囚室,杨瓒翻开藤箱,不禁摇了摇头。
  《资治通鉴》,大部头中的大部头,单是《宋纪》便有十几卷。杨小举人读过几卷,却没能详解。同太子讲读此书,还真是自己给自己找麻烦。
  不过,今日为太子讲了一本“闲书”,总要有所补救。希望天子和三位阁老能网开一面,千万别和他计较。
  相比杨瓒,狱卒却是喜眉笑眼。
  自己搜罗的书,不只合杨小探花的意,更让太子殿下喜欢,如何能不高兴?日后在家族牌位前上香,在族人面前道出,更是天大的脸面。
  杨探花果真是文曲星下凡,天生的贵人!
  翌日,朱厚照没来,杨土却被狱卒带了进来。
  “杨土?”
  “四郎!”
  牢房门打开,书童立时红了眼圈。
  “四郎,我总算见着你了!”
  越过杨土的肩膀,杨瓒看向狱卒。
  狱卒忙笑道:“小的到福来楼送信,这位杨土小哥却是不信,跟着在诏狱外守了几日。牟指挥使下令不许放人进出,小的也没办法。”
  那为何现在就放进来了?
  “是顾千户见这小哥忠心,许他见杨老爷一面。”将钥匙挂回腰间,狱卒继续道,“不能耽搁太久,申时末必须离开。”
  杨瓒点点头,狱卒不再多言,转身走远。
  杨土哭得打嗝,杨瓒一边安抚他,一边漫无边际的想着,无论顾卿出于何意,这份人情,他都是欠下了。
  人情债不好还,为何他却觉得自己赚到?莫不是在诏狱日久,思考回路已发生变化?
  站在囚室中,杨编修很是费解。
  
  第三十六章 离心
  
  足足两盏茶的时间,杨土才冷静下来。虽不哭了,却是一个接着一个打嗝,话都说不明白。
  “四郎……嗝!”
  杨瓒无奈,只得倒了半盏温水,让杨土捏着鼻子喝下去。土办法,是否能起效,杨瓒也拿不准。
  连灌两盏温水,杨土终于能利索说话。抹抹嘴角,自怀中取出一封家书。
  “四郎,族里来信了。前日送来,我一直揣着。”
  “可是快脚?”
  杨土摇头,道:“是和族里有往来的行商,按照快脚留的地址,将信送到福来楼。”
  “我在诏狱的事,你可说了?”
  “四郎放心,我都没说。”
  “对方也没问?”
  “问了。”杨土道,“我说四郎在翰林院点卯,不巧错开。他还要往南边走货,急着赶路,就没多问。临走留下两只箱子,说是给四郎的表礼,族里都晓得,不能推辞。四郎不在,我也没敢打开。”
  给他的表礼,族里都知道?
  杨瓒接过家书,将桌上的两碟点心推到杨土面前,道:“这是宫里的点心,我不喜甜,你都用了吧。”
  宫里的?
  杨土很是惊讶,盯着盘里的糕点,一个不到两指头宽,印着花纹,样子极是精致。
  拿起一块,不确定的看向杨瓒,牢房怎么会有宫里的点心?
  “别多问,现下不好告诉你。待我出了这里,自会同你说。”
  太子殿下到诏狱的次数越来越多,停留的时辰也越来越长。狱中的茶水点心不能轻易入口,伺候的中官便从宫里提来食盒,每次都要为杨瓒多带上两碟。
  “这里清净,茶水膳食却不好。待孤回宫之后,让御膳房给杨编修送来。”
  朱厚照纯粹出于好心,杨瓒死活不敢接受。
  无论出于何种因由,表面上,他都是诏狱里的犯官。
  太子殿下三天两头跑来,足够惹人眼。从宫里送来膳食,明摆着告诉旁人,诏狱里有猫腻。
  思及种种后果,尤其言官撸袖子上言的场景,杨瓒生生打了个激灵。
  杨瓒坚拒好意,朱厚照没辙,只得打消念头。
  张永知机,干脆在点心上下功夫,次次换着花样,琢磨着杨瓒的口味,甜口咸口一样一碟,还带来宫里的香茶。
  “杨编修既然伤好了,茶该换一换。”
  茶叶和御膳不同,杨瓒爽快收下。朱厚照了结一桩心事,终于有了笑脸。
  由此事,杨瓒对太子殿下的性格又多出几分把握。
  心思单纯,喜怒形于色,看谁顺眼,必是一门心思的对谁好,当真是个孩子。换成寻常人家,还能夸上几句。在天家,却是不能忽视的隐患。
  每次留下的点心,杨瓒都只动两块,余下的多送给狱卒。
  捧着碟子,狱卒千恩万谢,就差把杨瓒当做玉佛供起来。
  其他的狱卒自然是眼热,暗地里嘀咕:这老小子交了鸿运,不过收拾出一回囚室,托人搜罗一箱杂书,就得了这般好处。宫里的点心,哪怕不入口,只看上两眼,也是天大的福气!
  狱卒间的碎嘴,自然传不到杨瓒耳中。
  顾卿得校尉回禀,令人传来狱中班头。隔日,诏狱中的气氛便为之一变,再无人暗中私语,先时得意的狱卒也收敛不少。
  这些变化,杨瓒察觉到几分。
  有人就有江湖。
  哪怕是小吏,彼此之间也会争权夺利,分出个高低。
  自那之后,太子留下的点心,哪怕再不能入口,他也会就着茶水吞下去。给狱卒的好处多换成银角和笔墨。
  狱卒之子不能进学科举,能识字会算账,他日子承父业,也是极大的优势。
  杨瓒专门默出几篇大字交给狱卒,教以简单的算学。后者的感激更甚以往,像是金砖在前,也比不上这几张纸重要。
  偶尔回想起狱卒弓着腰,脸涨得通红的样子,杨瓒不免有些唏嘘。
  抛开思绪,杨瓒安坐椅上,展开家书,一字一句的读着。
  杨土捧着点心,一口一块,两张碟子顷刻就见了底。
  吃完最后一块,杨土又灌下半盏温茶,再不打嗝。想和杨瓒说话,只见对方看着家书,眉头越皱越紧。
  “留下礼物时,送信的行商可说了什么?”
  “没有。”杨土摇头,随即又似想起什么,猛的一拍大腿,道,“我记起来了,送信的行商和十太爷家有亲,他家的闺女还差点和四郎定亲。”
  什么?
  杨瓒顿时一激灵,差点定亲?为何杨小举人不知道?
  “四郎自然不晓得。”杨土笑弯了眼,道,“这事是早年间提的,没到老爷跟前就推了,说是八字不合适,犯冲。”
  “八字不合?”
  “我娘当时听了几句,貌似是太太说,四郎年纪小,无需急着定亲。且三郎还没定下,做弟弟的不能越过兄长。”杨土道,“太太还说,四郎要读书上进,科举做官,再怎么说也不能商户结亲。”
  “后来呢?”
  “后来?自然是亲事没做成。”
  杨瓒听完,神情不见半点轻松。
  按照杨土所言,信上所写之事便不能不重视。
  十太爷家出面说项,为行商之女同杨瓒做亲。
  对方年纪和杨瓒相当,人才品貌皆好,且不是做妻,而是为妾。碍着孝期,先口头约定,等杨瓒出孝娶妻后再论其他。
  口头约定,不过礼,不声张,不定期。
  不像嫁女,更似迫于外因的权宜之计。
  仔细琢磨,杨瓒很是想不通。
  真有心思攀亲,乡试之后即可,何必等到今日。万一他几年不娶,岂不是耽搁大好芳华。更何况,将女儿送人做妾,岂是什么好事。
  “东宫选妃”四个字流过脑海,杨瓒猛地一愣。
  难不成,这才是原因?
  牢房外,狱卒弯着腰,小心回话。
  顾卿双手负在背后,听完狱卒所说,道:“今后凡太子不在,皆可许其探视,无需再做回禀。”
  “是。”
  “下去吧。”
  狱卒躬身行礼,头也不敢抬,小心退走。
  顾卿回身,拿起自刑科签发的驾帖,道:“来人!”
  小半个时辰后,一名锦衣校尉飞驰入承天门指挥千户所,带来顾千户手书。
  千户所正门大开,校尉力士齐出。
  为首一名青衣百户,手持刑部驾帖,直入城东状元楼,拿下正在楼中秘会饮酒的宁王府右长史和三名京官。
  状元楼掌柜一并被抓,酒楼被查封,伙计厨役俱未能走脱,全部押往北镇抚司。
  同日,京中另有一家医馆,一家绸缎庄,两家米行被查封。东家伙计,无论有没有牵涉,均被押入大牢。
  锦衣卫手握实据,以上皆是各地藩王设在京城,或打探消息,或同京城官员勾连,干涉朝中,各有图谋。
  查封的多是宁王和晋王的产业,相比偌大京城,不过片鳞半爪。
  主要目的是给其他藩王提醒:手段再高,事情做得再机密,也有言语漏泄,东窗事发的一日。朝廷不追究便罢,一旦下狠心,无论是谁,都难逃法网。
  是生是死,是安享荣华还是被圈禁在方寸之地,二者必择其一。
  锦衣卫大张旗鼓,如虎狼之势,盖地而来。
  收过藩王厚礼的京官,皆是心惊肉跳。同宁王府和晋王府有所牵涉,更是寝馈不安,惶惶不可终日。唯恐锦衣卫马上踹门,将其押入诏狱。
  相比之下,京城百姓并未受太大影响,仍津津乐道东宫选妃之事。
  随诏令下发各地,北直隶各府已选出上百适龄少女,陆续举送京城。
  打着各府旗帜的大车沿途行过,香风一路飘卷。
  左家娇女,绿鬓红颜,微掀起车帘,看呆了路边少年郎,痴痴然被石头绊个跟头,摔个灰头土脸。爬起来,大车早已行远,耳边似有银铃笑声传来,不知是真是幻。
  北地娇女临到神京,南地美人才刚刚启程。
  近三百少女乘船过江,一名腰系桃红裙,着窄袖褙子,梳三小髻的豆蔻少女立在船头,年纪虽小,已是皓齿红唇,柳腰花态。
  回首遥望送至江边的父兄,少女不由得眼角微红,俏颜染泪。
  “夏氏女,何故停留船头?”
  背后传来尖锐的语声,少女忙擦掉眼泪,转身福礼,不出一言,匆匆返回船舱。
  京城,文华殿中,朱厚照尽量挺直背脊,坐得端正。
  翰林学士刘机微微点头,继续讲读《隋纪》第三卷。语气抑扬顿挫,过程引经据典,讲得十分到位。
  若弘治帝在堂,必是聚精会神,不漏一字。朱厚照却是耳际嗡鸣,听得极为痛苦。
  待刘机讲完,朱厚照更是两眼蚊香圈,完全记不得刘学士都讲了些什么。
  “殿下有何疑问,臣必详解。”
  疑问?详解?
  朱厚照张张嘴,硬是说不出半个字。
  “殿下都明白了?”刘学士很是诧异。
  朱厚照违心承认,换来两篇课后作业。晴天霹雳,犹如一块大石头砸在头顶,险些当场掀桌。
  送走刘学士,太子殿下仍是气不顺。
  他当真不明白,和杨瓒讲读经义,仿佛有说不完的典,道不完的故,每次都能酣畅淋漓,直抒胸臆。为何换成学富五车,三位相公一并推举的刘学士,就变成一句话都听不懂?
  换成以前,他不想学,压根不会在意。
  现在他想学了,仍是听不懂,气自然不顺。
  砰!
  气恼之下,朱厚照终于掀桌。
  刘瑾捧来茶水,正想讨个好。结果被巨响吓了一跳,以为又是自己惹得太子不快,忙跪在地上,瑟瑟不敢出声。
  “刘伴伴为何跪下?”
  出过气,朱厚照低头见到刘瑾,很是奇怪。
  刘瑾无比委屈,当真想说一句:殿下,您都气成这样,像要拆屋子,奴婢继续站着,是想再挨一记窝心脚吗?
  这时,有中官在门外报,坤宁宫来人请太子殿下。
  “母后?”
  朱厚照微愣,立时忘记刘瑾,唤来谷大用,道:“谷伴伴随孤去坤宁宫。”
  “奴婢遵命。”
  说话间,朱厚照已走出偏殿。
  刘瑾跪在地上,半天不知该怎么办。
  虽是他自己跪下的,但太子殿下没叫起,他能起来吗?万一被当成把柄,这几日的伏低做小都要付诸流水。
  张永从殿外经过,无声冷笑。
  让你往前凑,该!跪着去吧!
  坤宁宫中,王太后和吴太妃正翻阅娇女的名单和画像,不时让皇后过目。
  哪怕最终决定权在两人手中,好歹是皇后的儿媳,总要有个眼缘才好。万一不得皇后喜欢,乃至生出厌恶,日后内宫必不得安生。
  “皇后同哀家一起看看。”
  画像上的女子多出自保定、真定等府,不乏流官和边军之女。经过宦官和女官择选,品貌尚佳才能上呈宫中。
  王太后选出两张画像,皆是身材丰盈,五官秀美,气质温婉。
  “这都是北边的,南边的还要几日才到。”
  原本该是各府一并评选,但天子身体愈发不好,王太后和吴太妃只能打破规矩,抓紧时间。哪怕不能立即决定太子妃,也要挑出品貌最佳者,以供再选。
  “这两个也不错。”
  同样是玉貌花容,吴太妃挑出的人,眉眼间多带着几分英气。
  几张画像摆在一处,王太后微顿,将自己选出的放在一旁,细细看着另外两张画像,不着痕迹点头。
  英气些也好。至少不会像自己,憋屈二十年,在深宫苦熬。
  王太后转向皇后,问道:“皇后觉得如何?”
  关了这些时日,张皇后多少品出些味道。且太后不比太妃,是她正儿八经的婆婆,架子自然不敢乱摆。哪怕心中有气,面上也要压下去。
  “太后娘娘觉得好,自然是好。”
  王太后皱眉,被吴太妃压住袖口,摇了摇头。
  “这么多的美人,看花眼也是常理。”吴太妃道,“不如先留着着,等南边的进京再选。”
  “也好。”
  王太后点头,令女官收起画像,和吴太妃联袂离开。
  礼送两人出殿,皇后转过身,坐到椅上开始生闷气。为儿子挑媳妇,她竟是不能做决定,如何能不生气。
  朱厚照行到坤宁宫,恰好遇上王太后和吴太妃。
  “见过太后,太妃。”
  “好孩子。”
  两人对朱厚照十分喜爱,得知是皇后叫他来,眼神都有些隐晦。
  “既是皇后叫你,你便去吧。”
  王太后不想多说,被万妃苦压二十年,什么事没经过,什么人没见过。先前还想着能帮皇后扳正过来,现下却是觉得希望渺茫。
  目送朱厚照走进坤宁宫,王太后和吴太妃对视一眼,生出同样的念头,天子着急为太子选妃,请她二人掌没目,八成不只是担忧寿数。
  “真是这样,人必得好好选。”
  “高皇帝定下的规矩,实在没法。”
  “未必。”吴太妃摇摇头,轻声道,“我着人打听,被赦免的功臣里,两三家都有适龄的姑娘。”
  “功臣?”王太后问道,“可是正统年蒙冤那几家?”
  “太祖和太宗年间都有例,只要不是重臣,勋贵功臣家的姑娘也可入选。”
  “这……”王太后沉吟片刻,道,“要不然,先问问天子的意思?”
  “此事宜早不宜迟。”
  “你容我再想想。”
  吴太妃点点头,两人都不再多言。
  坤宁宫中,皇后见到太子,并未如先前一般抹泪。
  朱厚照行礼坐下,刚想舒口气,却听皇后开口,要召寿宁侯和建昌侯进宫。
  “母后要召舅舅进宫,是为何事?”朱厚照皱眉。这不当不正的,进宫做什么。
  “不过是见上一面。”张皇后笑道,“你两个舅舅也想见见你。”
  “见我?”
  张皇后犹豫了一下,到底还是开口道:“听说两淮等地的盐课要发盐引?”
  只一句话,朱厚照就冷下了表情,一股凉意从背后升起,看着皇后的目光突然变得陌生。
  父皇已收回两个舅舅的牙牌,不许两人进宫,他们是如何同母后联系?
  母后口中的“听说”,又是从何而来?
  
  第三十七章 山陵崩一
  
  “母后,父皇确下旨意,行开中法,令两淮江浙四川等地发五千万盐引,以备边储。”
  朱厚照看着张皇后,沉声道:“旨意刚发不久,官文尚未至金陵,母后如何得知?”
  “这……”
  发现朱厚照神情有异,张皇后顿了顿,才道:“是你舅舅送信。”
  “舅舅?”
  提起寿宁侯和建昌侯,皇后又红了眼圈,道:“你两个舅舅虽有爵位,名上好听,却没多大本事,不能科举从军,也做不了什么营生。眼瞅着孩子都大了,孙子都有了,家里的境况却是一日不如一日。好在家里有田庄,又有俸禄的米粮,朝廷发盐引,便想着……”
  “母后。”
  打断张皇后的话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