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芳菲尽-第1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这是?”
“你就收着吧,”方玉生有些别扭,不知道该怎么面对影六,“不该问的时候,话怎么这么多。”
影六把萧接了过去,在月光下,玉箫通体透润,映射出一种淡淡的青光,一看就是顶好的玉。
他倒也没和方玉生客气,将萧往腰上一别,一双眼里都是亮晶晶的笑意:“谢谢你的新年礼物,我真的……真的不知道该怎么告诉你,我有多喜欢。”
多喜欢萧。
多喜欢你。
暖炉里的炭火仍旧烧得很旺,外头飘着点点小雪,让大千国的京都,在夜色中都蒙上一层柔薄的白色轻纱。除夕夜里,不知是哪一家在新雪里,先点响了第一声炮竹,接着,整条街都开始噼里啪啦地热闹起来。天上窜起一束流光,那一点亮光在夜幕上倏忽爆开,绽出一朵绚烂的牡丹花……
人间烟火,照来年。
第四十一章·菱州
今年,大千的春,来得早。
三月刚一过,护城河就化了冻,还不到四月,人们就将厚厚的裘袄都脱了下来,再后来,四月初的时候,春花都迫不及待地探出脸来,在枝头上熙熙攘攘地吐蕊了。
本该是一片融融的好景色,可江南传来的消息却搅得这一日的早朝格外沉闷。
皇帝指着从江南送来的折子,憋着气问:“这菱州怎么回事,从去年春到今年,这都递了多少折子来要朕拨银去治水患了!这一天天的往下拨银子,为何不见成效!”
寥寥数语,字字威压。
一个臣子道:“陛下息怒,这春秋两季,确实洪灾多发,江南又向来多雨,菱州地处淮江中下游,那处河道弯曲,所以水患相较别地确实多了些……”
“多了些?这是只有些许的事情吗!都拨了几次银了,菱州知府到底做不做事!”皇帝扬声打断了那个臣子,“朕看他脑袋不想要了!”
陆开桓心下微动,他知道,皇帝为菱州犯愁不是一天两天了,而江南,是个很重要的地方,于是他上前几步,微弯了腰:“父皇,儿臣愿代您去菱州查看实情,治理水患。若父皇放心儿臣,儿臣愿立下誓言,一定将菱州的水患治理好。”
元泰帝惊奇道:“哦?……陆远达你看呢?”
陆远达宽大袍袖下的一双手握得死紧,将这事揽来的话几欲冲出口,但他想起淑贵妃的叮咛,不得不只能垂头,装作赞成的模样:“儿臣觉得,派恪王去菱州看看,此事正合适,若有恪王有信心治理水患……那便再好不过。”
皇帝略一沉思,点点头,道:“那就这样吧,陆开桓,你即刻回去收拾一下,随着给菱州送银子的队伍一起下江南吧,这对你也是个历练,去吧。”
“儿臣领旨。”
陆开桓回府就找了孟笙,想同他说准备东西去菱州的事情,在府里寻了一圈,却没找见人,于是捉了个小厮问道:“孟笙呢?”
那小厮见了陆开桓,有些畏惧,说话也磕磕巴巴的:“孟公他,他一大早出去了,不知道做什么去,去了。”
陆开桓正要抬脚去找,却见着孟笙穿过回廊,正抱着一大包东西,朝这边走来。陆开桓迎上去,揪着他的袖子问道:“去哪了?”
孟笙哑然失笑:“恪王殿下,你是还没断奶的孩子吗,怎么才一面见不到,就这么缠人的?”
陆开桓嘟囔道:“你说是,就是咯,反正我想回府就见着你。”
孟笙心底也有些软了,他往上抬了抬手臂,那一大包东西颠了颠:“昨儿个我听小丹说街上开始有青梅卖了,特意买了些,准备回来酿几坛青梅酒。”
陆开桓忙将他手里那一大包梅子接了过去,面上这才有了点笑意:“你弄这些费神的做什么,青梅酒又不是买不到。”
“可是我酿的,外头就是买不到,”孟笙凤眼一挑,里头的神采,教枝上娇花都失色,“你这么急着找我,到底是什么事?”
“哦,也没什么,就是问问你,皇上派我去菱州治水,你跟着我一起去么?”
“菱州?”孟笙的眉头蹙起,神色变得有些古怪,“去菱州……?多久?”
“治水么,快则三四个月,慢则两三年……”陆开桓捕捉到孟笙的怪异神色,还以为是他嫌远,便忙接着道,“你若是不想去,我不强求你和我一同去的……”
“我去,”孟笙沉沉叹气,他根本无法忍受与陆开桓分离那么久,所以这个决定下得并不算是太难,“不是说了么,除非你不想我跟去,不然哪里我都跟着你的。”
陆开桓心底也是软的一塌糊涂,只觉得那一江春水,柔柔滚进了他的心里那片干涸的河床。他似乎是想到什么,突然对身旁人附耳说起了悄悄话:“还好你也去,不然我就要憋死在江南了。”
孟笙推开他,挑眉戏道:“都说江南多美人,说不定殿下还能在那柔情水乡,粉墙黛瓦下,偶然生出一段缘呢?”
“哪敢哪敢,”陆开桓挨着他,装出愁容满面的模样,“可惜在下已经在京城娶了一个泼辣又善妒的王妃,家中悍妻在,又哪敢出去招摇风流,惹些什么情债?”
孟笙用力捶了下陆开桓的胸膛,横了陆开桓一眼,转身就走。
陆开桓在后头笑起来,拔起步子就去追他。
春光潋滟下,一片笑声乍起,惊飞树上成双雀鸟。
三日后,陆开桓和孟笙坐上了前往菱州的马车。
他们在远行前,在路上遇见了正从西北边境赶回上京的一小只军队,领头的是那天跟着何茹一起来恪王府探望他的男子,一身黑袍在风里翻飞,英姿飒爽。陆开桓又望了一眼,瞥见了在他身侧驾马的何茹,不由一怔,随后笑了起来。
他放下帘子,靠在车壁上,听着嘈杂的马蹄声愈来愈远,眼角的笑意更深了些。
这样,挺好。
上京离菱州并不算近,带着银子自然也是要走官道,一行人走了半个月,终于在到了菱州。
陆开桓敏锐地发觉,越是离菱州近了,孟笙的情绪就越是不大对劲——此时平安抵达菱州,本来应该是松一口气的事情,孟笙挑着车帘向外看,一双眼里闪过许多复杂的神色,却并不是开心的情绪。
他们一行带着圣意到了菱州,自然是备受菱州知府的重视。这一天,知府接到消息后,早早便带着一群人候在了城门口,就是为着迎接这位如今备受圣眷,不同往日的三皇子。
孟笙微弯着腰,为陆开桓撑开帘子,陆开桓先下了马车,孟笙随着他后面下去。
“参见恪王殿下。”
陆开桓摆摆手,掏出帕子抹了把脸,他们到的时候已经是晌午了,日头正烈,马车里又闷,弄的他额上满是汗:“免礼吧,陈知府,你不在官府里候着,怎么出来到这里来了?”
菱州知府道:“殿下为了菱州的事,不远千里跋涉至此,下官理应出城迎接,不仅下官如此,下官身后这些人,并不都是官府的,有一小部分是听闻殿下来治水,特意感念殿下,所以出城迎接的。”
陆开桓的视线在他身后那群人里扫了一遍,确实看见几个不是穿着官服的人,叹了口气道:“何必如此兴师动众的,算了,都进去吧。”
“是,”那知府给身旁的人递了个眼色,那侍从忙上前来给陆开桓打着扇子,“菱州这几天确实是闷热了些,似乎是憋着一场大雨,实在是辛苦恪王了。”
这一行人里,大多都是上了岁数的官府的人,其中一个格外年轻,细皮嫩肉的公子哥就格外显眼,陈知府看着陆开桓几次盯着那人,便解释道:“这是里菱州崔家的小公子,名叫崔瀚,听说您来了,这也非要跟着来迎接,所以下官就带着他了。”
陆开桓唔了一声,也没再说,只是被一群人簇着向城内去了,他这一路被晒得头脑发昏,没有看见跟在他身后,面色僵硬苍白得骇人的孟笙,自然也就错过了什么。
陈知府给他们安排了一间收拾妥当的宅子,那宅子在菱州腹地位置,离哪里都近,采光好,里头的摆件虽不是什么稀世珍宝,但也看得出来,都是花了心思的。不一会儿,又有人送来一桶冰,分放在房内四角。
陆开桓盯着博古架上的描金芍药细颈瓶,总觉得哪里古怪透了,但他一时不好说是为什么,便想要带着孟笙一起出去走走,谁知孟笙却早早上了榻,说是累了,不出去了。陆开桓应了,自己带了些碎银便出门了。
这一出门,他心里的疑惑更是千百倍的放大了。
为什么……
为什么菱州的青年男子,这样少?
第四十二章·接风
他们到菱州的这一晚,陈知府派人来请陆开桓,说是在府里为陆开桓办了洗尘宴。陆开桓左右不好推脱,便应下了那来传话的人,在晚上换了一身崭新的墨蓝色长袍,准备赴宴。
孟笙仍在榻上躺着,面色有些苍白,眉头拧着,似是被梦缠住了,陆开桓上前轻推两下,孟笙呻吟一声,总算是抖着长睫睁开了眼。
“怎么了,”陆开桓扶着孟笙坐起来,这才发现他出了一背的冷汗,后背的衣料全被打透了,“做噩梦了吗?”
孟笙点点头,抿着唇不发一言。
陆开桓给他倒了一杯水,温声道:“不要怕,那都是做梦,都过去了……”
窗外传来两声鸦叫。
孟笙许久才缓过神来,他将水喝了个干净,抬头看着陆开桓新换的衣裳,小声问:“你是要出去吗?”
“是,”陆开桓摸了摸孟笙柔软的发顶,声音和缓,“陈知府说给在他府里为我备了酒宴,要为我接风洗尘,我已经应下他了,你去么?”
不知怎的,孟笙听了这话,脸色似乎更加难看了些,他摇了摇头:“不去了……你留心些……早些回来。”
“那我叫人把饭菜送进来?”
“不用了,”孟笙半闭着眼,又躺回榻上,缩进薄被中,恹恹的,似乎是全身都被抽走了力气一般,“你走吧。”
陆开桓伸手去探孟笙的额头,可手背传来的温度,不像是生了病。他捏着孟笙那软绵绵的手,沉吟片刻,问道:“你是不是乍来江南菱州,有些水土不服?要不要找个大夫来瞧一瞧?”
孟笙似乎是被他扰得烦了,脸埋进枕头中,不耐的声音闷闷地透出来:“我本就是菱州人,哪来的什么水土不服?……你还是赶紧去吧,不要再同我耽搁时间了。”
陆开桓心中一跳。
孟笙竟是菱州人?他之前,一直未曾听孟笙提起过,就算是前世,孟笙对他的身世故乡也从不提及。若是偶然说起,也只是只言片语,所以他并不知道孟笙的故乡就是菱州。
但此时不容陆开桓细想,因着距离他和陈知府约定的时间已经快到了,陆开桓不得不起身赶去赴宴。临走时,他嘱咐了厨子做点汤煨着,若是里头那位饿了,就送点热汤进去。
陈知府为他们安排的宅子离陈府并不远,坐着马车,穿过一条街,没一会功夫就到了。
陆开桓原以为只有知府和他,没想到还有第三人——席间坐着那个午时,在城外同陈知府一道来接他的小公子,崔瀚。
三人坐下后,陆开桓与陈知府寒暄几句,两人共饮了几杯酒。崔瀚坐在一旁,似乎是在找什么,视线一直在陆开桓身后游荡。他找了许久也没见着那个想见的人,憋不住问陆开桓:“王爷,今日与你一同下马车的那位大人,没有一同前来吗?”
“大人?”陆开桓摸了摸下巴,唇角不由上勾了勾,“他是我身边的内侍,本王叫他上车来服侍的,不是随行的官员……不知崔小公子找他,可是有什么要紧事吗?”
崔瀚摇了摇头,目光中流露出几许迷茫和怅然。
原来,原来他竟是个宦官吗?
那人从那马车里下来时,日光澈澈,尽数倾落在他脸上,映得那一双上挑的凤眼流转生情,四散辉光。柔软润红的唇,似是谁将一抹多情的朱砂,绘在了无暇美玉般的脸上。
他所见过的所有江南烟雨,竟都比不过这惊鸿一瞥。
“没、没什么要紧事,”崔瀚将面前的酒一口饮尽,竭力压下纷乱的思绪,“不过是随口问问。”
陆开桓落眼,心下一声冷哼。
陈知府笑了笑,忙来打圆场:“王爷似乎对崔公子感兴趣?他只是被家里人送来下官身边历练历练,学些东西。若是有什么冒犯的,下官替他赔个不是,还请王爷见谅,他年纪小,不懂事。”
“家里人?”陆开桓眯着眼摸了摸下巴,觉着似乎抓住了什么重要的信息,“崔瀚小公子……可是菱州的那个崔家的?”
菱州崔家,盘踞在菱州已经有两朝之久。崔家以贩丝绸起家,生意越做越大,甚至与西域都做起了生意。如今崔氏布庄已经开遍了大千国各地,而崔家是大千国内也数一数二的名望甚重的家族了。再则,崔家中出过一个二品的臣子,三个三品官,一个皇贵妃,两个贵妃,到如今已算得上是菱州的世家了。
“正是,”知府笑道,“如今崔家家主是崔小公子的亲舅舅,见他整日在家游手好闲,才把他送到我这里来的。”
陆开桓起筷,夹了一口芙蓉鱼,那鱼肉料理得很好,滑嫩鲜美,别有一番江南风味。他忽然想起,前世他刚登【基那一年,户部查账的时候,他曾亲自要了各地缴税的账目翻了翻,夜里闲时,又找着前些年的比对了一下……他犹记得这菱州每年贡税确实不少,能排到前五,是别的较穷的四五个郡县加起来的总贡税银两,确实是个富庶之地。
但这几次水灾,来势汹汹,据他所知都是很大的。遭此天灾,应该会用许多银子来安置流民,料理后事,照理说应是一片民不聊生之景,可他今日去街上闲转的时候,却发现这菱州和他想象的实在是太大相径庭了。
菱州街上不仅非但没有满街流民,反而可以称得上是一片和乐。虽然来往行人是少了些,街上冷清了些,但大体上,完全看不出这是一个多经水灾的地方。来往的人穿着大多还算得体,街上的商铺也都井井有条,从表面来看,他只能看出这是个江南富地,一点其中的苦处也窥探不到——菱州看起来平静且安泰,似乎真的除了天灾以外,再没有什么值得忧愁的事情了。
有时候,平静不是一件好事,尤其是,过于平静。
陆开桓心中起疑,想起在街上看到的要么是妇人幼童,要么是老叟老妪,且这些人看到他身后跟着的两个侍卫,都隐隐面露惧色。他斟酌再三,还是开口问道:“陈知府,为何菱州街上行人中,青壮男子这般少?”
那知府一愣,随后放下酒杯,道:“菱州的大坝几次被冲毁,冲毁了就要再建,这样才能防止更多的伤亡损失。这菱州大多数青年男子,都被征去修建新的大坝了,官府也并非让他们白做,去修建大坝的男子,都是按日结工钱的。菱州又要安抚民众,又要出钱来赶着时间修坝,这才入不敷出,屡屡上折请户部拨银。”
“修建大坝……”陆开桓喃喃,眼中闪过一丝厉光,“坝,筑了几次都被冲毁,这是否说明此法并非是最好的法子……本王以前对这些略有涉猎,菱州这般情景的洪水,易疏不宜堵,为何不挖通几条河道,将水引到别处去?”
陈知府面色僵硬,半晌道:“菱州的情况并非殿下想的那么简单,下官也找了专擅治水的才人来看,他们都说此水不易疏,还是应该筑坝。这次四月的水灾,因为之前有所准备,所以菱州受灾并没有那么严重。殿下也应该看到了,那些受灾的民众,下官都已经将他们都安排在新的住处,街上也基本恢复了往常的情形。此次受灾,是我们少估量了那洪水来时的高度,这次将坝建得再高些,以后十年之内应该都不必再担忧了……殿下还是不要再为此事忧心了。”
陆开桓眉头轻皱,虽然这陈知府每句话都说得好像有理有据似的,但他总觉得什么地方还是不太对劲,说不出来的奇怪。但此时他心知不能打草惊蛇,欲知内情,还要徐徐图之。陆开桓举起酒杯,勾起嘴角道:“知府说的有些道理,那改日你带着我去瞧瞧那河坝?”
陈知府嘴角似乎更加僵硬了,他思虑片刻,才接过话来:“殿下是来查办此事的,自然是什么时候想去看,派人来通知下官即可,一切都听殿下差遣。”
“好,好。”
陆开桓大笑着饮下手里那杯竹叶青,一双眸里明明暗暗,浮动万千墨色。
酒入喉间。
他想,这竹叶青酿得差些意思……还没方玉生宅里存着的好喝。
第四十三章·旧事
陆开桓的手臂习惯性地往旁边一搂,却没有摸到那个熟悉的身体,手指只触到一片冰凉。
这种凉意让陆开桓醒了过来,他睁开眼从床上起身,烦躁地揉着发胀的额头,努力找回几分清明来。
他昨夜在陈知府那里被灌了不少酒,离开的时候被夜风一吹,回来就发晕了,踉跄着倒在床上,像是被抽了所有的骨头一样,像瘫烂泥似的,睡得极沉。
陆开桓半夜起来吐过一次,吐后觉得舒服了不少,又迷迷糊糊一头栽倒,睡过去了。半梦半醒间,似乎有一只带着凉意的手轻柔地摆弄着他的头,又有温热的帕子为他轻轻地擦脸、擦手,接着似乎身上的衣服也被褪了去……鼻尖萦绕着那股子淡淡的香气,熟悉又令人安心——那是只属于孟笙颈间的味道。
于是陆开桓再次放任自己沉沉睡了去,等再次醒来,身侧却没了那个人的身影。陆开桓沉思片刻,从一旁随手取了件干净的长衫披在肩上,推门出去,拦了个扫地的侍童问道:“孟大人呢?”
“孟大人一早就出去了,”那侍童眨巴眨巴眼睛,“我瞧见他好似是往露霖山的方向走了。”
这侍童不是陆开桓随身从上京带来的,而是陈知府派来打扫看门的菱州本地人。陆开桓叹了口气,耐着性子继续问:“露霖山怎么走?”
问出了路,陆开桓闪身回了屋,极快地换了一身衣裳,牵出一匹马便出府急追而去。
不知为何,他心底隐隐觉得,这次一定要追上孟笙,不然就会永远的……错过什么。
错过了,就再也解不开了。
陆开桓被晨风灌得难受,微低了头,从腰间抽出刚拿的马鞭,扬手狠狠甩在马臀上,那黑马吃痛,长嘶一声,撒开蹄子跑得更快了些。
到了山下,他一路急奔,急促的脚步在露霖山的青砖路上连成一片回音,扰乱了这山间一片幽静,他在树丛间寻觅,衣摆不时会勾到山间交错横生的枝叶,牵扯出沙沙的细响来。
越是寻得久,越是心里慌乱,陆开桓找得心烦意乱,正当随手拨开面前一片半人高的乱草时,看到的景象差点让他一口气梗在喉咙里提不上来,几近昏厥——
孟笙手里拿着一只极利的金簪,手正缓缓向上抬着,那簪尖一路上移,正是对准了细长白净的脖颈……
陆开桓心里一时大乱,此情此景,让他似乎又回到了那个冰冷的夜,怀里抱着那个再也不会看他一眼、再也不会同他讲一句话的孟笙。
那种触手冰冷的感觉,他此生决不愿再感受一次。
他觉得全身的血液都被冻成了冰碴,来不及想些什么,他拼尽全力地嘶声喊了出来:“孟笙!——”
孟笙被这一声大喊吓了一跳,手里的金簪一颤,还没来得及反应,就觉得身旁刮来一阵风,接着他手里的东西就被人抢走,后背抵上一个炽热的胸膛,耳畔俱是那人的惊喘:“孟笙,孟笙,不要,不要离开我……求求你,不要走。”
这声音,孟笙熟悉得不能再熟悉了……是陆开桓。
陆开桓声音里掩不住的痛苦和哀求令孟笙也愣住了,孟笙的手轻轻搭在那紧紧环在他腰间的大手上,安抚道:“我不走,不走……你先松开些,让我看看你,好不好?”
一阵微风穿林而来,吹得树叶交拂,沙沙作响。
陆开桓像是一头绝望的野兽,眼底一片赤红,被什么魇住了一般,一呼一吸俱是粗重的颤抖。孟笙花了好大力气才在他怀里转过身子,看见他眼底迷茫的神色,不由轻叹一声:“子真,你这是怎么了?”
陆开桓平日里的沉着与睿智似乎在这一刻都丢尽了似的,他只觉得脑中嗡嗡直响,两世的记忆交错,那些他心底最深的恐惧、最痛的回忆,一幕幕都在眼前如同走马灯一般地轮转,叫他根本没有能力去思考。
“你拿着金簪干什么?”陆开桓的嗓子全哑了,他深吸一口气,将人又抱得紧紧的,“别做傻事。”
“傻事?”孟笙被他揉进怀里,脸埋在陆开桓的胸膛上,听着那里杂乱一片的响声,半晌才反应过来……他不由唇角弯了弯,手也摸索着搂上陆开桓的背,“你不会是以为,我想不开要自尽吧?”
听到自尽两个字,陆开桓抽了一口气,不由将人搂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