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重生之君临天下-第4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姜源要来栖凤园并非一时兴起,早在年前住在昭阳王府的时候,他就打发人过来收拾了,该扔的扔该换的换,处处都是焕然一新,比他们在荷花里的新宅子看着还要喜气盈门。
君律不是个爱自夸的人,他是真心觉得自己见多识广见过的世面可以碾压世间绝大多数人,可进入栖凤园以后,君律还是看得有点呆了,而且越往里走,他脸上的呆滞表情越明显。
在世人的印象里,栖凤园先是皇家别院,后是公主私院,以优质温泉闻名。
可真正进了栖凤园,君律才感觉到姜家人有多低调,他活了两辈子都没见过这么奢侈华丽的别院。同时君律也意识到,中宗皇帝对乐怡公主的宠爱有多可怕,他住过的皇家别宫都没这么好。
姜源带着君律去了他以往惯常住的院子,君律进屋就被摆在窗边的古琴给吸引了。
“阿源,你会弹琴?”认识这么久,他还没有见过姜源弹琴,吹箫到了听了好几回。
“会一点,但不擅长,我一弹琴阿宁就笑,说我辜负了这么好的琴,后来我就弹得少了。”其实姜源的说法已经很含蓄了,姬宁说他还是小事,金乡县主听他弹琴就哭,这才是很要命的。
君律走过去拨弄了几下琴弦,眼里的惊色更深了,这可是传说中的凤凰琴。
“你会弹琴?”姜源也很惊讶,他也从来没有见过君律弹琴,甚至没有听他说起过。
君律沉默片刻,低声道:“以前练过,但是很久没有碰过了。”君律说的以前要追溯到上辈子了,他从小爱好舞刀弄枪,可君家的少主怎能不会琴棋诗画呢,因而被逼着练了很多年的琴。
卫盈曾经很喜欢听君律弹琴,说他的琴声让人感到很轻松很惬意。
君律本身不爱弹琴,成亲那会儿还庆幸过以后没人逼着自己练琴了,结果就为了卫盈,他成亲后练琴比从前还要认真。但在和卫盈决裂以后,君律再没碰过古琴,姜源没见过也就不奇怪了。
“你还记得那天的对子吗?紫竹园中赏紫竹紫竹箫吹紫竹调,凤凰台上忆凤凰凤凰琴奏凤凰曲。”姜源当然知道对子是君微对的,而不是君律,可这个对子的意境,倒是很合此时的情形。
君律挑眉笑笑,把脑中不愉快的记忆清除干净:“怎么?你想来个琴箫合奏?”
“正有此意。”姜源满意地点点头,他是弹不好琴了,凤凰琴遇上君律也是它的机缘。
“你给我点时间,我慢慢找回感觉。”既然姜源喜欢,君律不介意再把古琴捡起来,只是姜源肯定以为他就最近两年没弹琴了,可事实上,他没碰琴的时间比练琴的时间都要长了。
然而君律忽略了一点,那就是他虽然觉得自己几十年没有弹过琴了,可是他的身体,在他重生之前是每天被人逼着练琴的,不过是他回来了,才把这件事给丢开了。
因而君律在栖凤园住下没两天,就可以不太流畅地和姜源配合了,就是进步空间还不小就是了。
白日泛舟湖上琴箫合奏,夜里被翻红浪夜夜笙歌,君律沉浸在温柔乡差点就爬不起来了。
但是在栖凤园住得越久,君律心中的疑惑还是越深,比起明面上就能看到的奢侈华丽,暗地里隐藏的那些东西更让君律感觉触目惊心,原来不是姜家人不够低调,实在是低调不下去了。
“小朋友,你是不是有什么想问我的?”白天夜里全都黏在一起,君律心里有事姜源不至于看不出来。
“能别叫我小朋友吗?请改口叫夫君。”姜源以前叫他小朋友也就算了,毕竟两个人的年龄差距摆着,姜源这么叫不过分,可是现在他们都已经成亲了,君律坚决要捍卫自己的夫权。
姜源闻言笑笑,倒是从善如流地改了口:“夫君,你要问什么请直说,我猜来猜去很累的。”
此时,君律和姜源在湖心的一艘小船上,君律盘腿坐着,姜源躺着把头枕在他的腿上,两人谁也没管小船要往哪里漂,就让它随风轻轻摆动。
小船距离湖边有些距离,以他们的轻功飞过去不难,却没有被人偷听的风险。
君律低下头,手里把玩着姜源一缕散开的鬓发,低声道:“这个栖凤园,似乎太过华美了?”再是公主的嫁妆,精致华贵到这个程度也有点过了,尤其这位公主还只是皇帝的义女,而非亲生。
“我们已经很努力了,能藏的都藏了,能改的也都改了,只是……”姜源说起这个事也有点小无奈,到底是御赐的园子,他们总不能彻底推倒重建,那样只会暴露更多的秘密。
“我不是这个意思。”君律顿了顿,重新换了个说法,“栖凤园以温泉闻名,其余的名声并不显,其他人也不会像我看到这么多,我就是好奇,它是特例还是……”
中宗皇帝赐给乐怡公主的院子不止一个,要是每个都是这样的规格,想想就很可怕了。
“当然是特例了,不然我们也不会藏都藏不住。”姜源说着捉住了君律玩自己头发的手。就在君律松了口气的时候,他听到姜源又继续道:“不过其他几个院子,也差不了多少。”
“为什么会是这样?”君律盘根问底,他隐约感到这件事背后藏着一个秘密。
姜源没有直接回答君律的问题,而是反问道:“你知道成祖皇帝的生母是谁吗?”
“不知道。”君律坦白地摇摇头,玉牒上写着“母不详”,他当然不知道了。
作者有话要说:
包子已经在酝酿中了,安稳的日子也没几天了~
第91章 求援
君律老老实实回了句不知道; 随即又反问道:“难道你知道?”
成祖皇帝的生母是谁; 堪称大衍皇朝最大的秘密,君律曾经执掌后宫七年,可他从来不曾找到答案。
君律带着求知的眼神看向姜源; 不想他竟然摇了摇头; 神情略显无奈地道:“我也不知道。”
君律闻言有些失望; 可又觉得理所当然,君家都不知道的事情; 姜家为什么就能知道,再说他在宫里还找过线索呢; 真的是一无所获; 显然是有人把相关的痕迹全部抹去了。
“不知道你还问我?”君律搞不懂姜源的意思了,他到底想对他说什么。
姜源挑了挑眉,翻身坐了起来; 面对面望着君律; 片刻方道:“我知道乐怡公主的生母是谁。”
“这很重要吗?”君律下意识就脱口而出; 武安侯夫人又不是多重要的人; 名字没被记下来不足为奇。
但是马上; 君律就推翻了自己的想法; 武安侯夫人不重要姜源说她做什么,于是他又问道:“是谁?”
明明方圆几十丈之内都没有其他人; 姜源还是四下望了眼,才压低声音道:“中宗皇帝。”
君律一时没有反应过来,他们在说乐怡公主的生母; 怎么又提到中宗皇帝了,但是看到姜源的表情又严肃又认真,君律猛然意识到,他就是在回答自己前面的问题,然后整个人都不好了。
如果他没有理解错的话,姜源的意思应该是说,乐怡公主是中宗皇帝“亲生”的。
可是这怎么可能,卫家的皇子从来没有下降的先例,他们甚至不太会有这样的意识。当皇子多好,进一步就是九五之尊,哪怕到不了那个位置,去了藩地也是海阔天空,哪里不比下降舒服了。
便是卫盈当年为他生了卫央,名义上也是他嫁给卫盈,卫央也是算作他生的。
但是中宗皇帝当皇子的时候并不是那种没有实权的王爷,他战功赫赫手握兵权,深得兴祖皇帝和仁宗皇帝两代帝王的信任,废帝倒行逆施,他干净利落取而代之,显然不受制于任何人。
姜源是乐怡公主的嫡系后裔,他说乐怡公主是武安侯和中宗皇帝的亲女儿,君律虽然感到惊讶,却不会怀疑,只是他想来想去,最后得出一个结论,中宗皇帝对武安侯绝对是真爱。
然后君律就想到一个流传多年但人们普遍不相信的传言了,那是有关成祖皇帝的身世的。
“阿源,你说成祖皇帝会不会也是……”时间过去太多年了,这样的传言在民间几乎没有了,君律也是前世在冷宫待了很多年,才从一些老宫人口中听说,当时受到的冲击非同小可。
“你别问我,我真的不知道。”姜源拒绝深入讨论这个话题,可他显然也是听过那种传言的。
乐怡公主是中宗皇帝的亲生女儿,十月怀胎亲自生的那个“亲生”。君律再看栖凤园就不觉得有什么不对了,中宗皇帝只有一子一女,儿子继承了皇位,女儿给再多赏赐也不算过分。
“我娘跟我说了,嫁鸡随鸡嫁狗随狗,所以夫君,我的嫁妆以后就全部交给你打理了。”跟着君律去了琅琊,姜源哪里看不出君律在未雨绸缪什么,他对他的做法没有任何异议。
“这么信任我?就不怕我卷款私逃?”姜源的嫁妆实在太丰厚了,君律莫名感觉肩上的担子有点沉重。
“你能逃到哪里去?”姜源自信满满地挑眉一笑,“你要真敢逃走,我可就把你儿子给扣留了。”
“不敢不敢。”君律连连摇头,虽然儿子暂时还没有影,可只要他够努力,也就隔得不远了。
君律和姜源在栖凤园住了一个多月,其间姜源服完了最后一颗素云丹,永安王府的世子也正式换人了。
若不是永安王派人送来急信,乐不思蜀的两个人根本就不打算回城,世外桃源的日子过着太舒服了,回去就是各种烦心事不断,就算你不惹事,事情也会找上门,躲都躲不开。
当然了,这样的想法君律和姜源都只是在心里想了想,并不敢奢想梦想成真。
收到永安王的来信之前,他们其实已经讨论过要不要回去,只是具体日子还没定下来罢了。
“怎么?岳父大人也想你了?”君律他们住在栖凤园,人虽然不回去,可园子里有什么新鲜的山珍野味,都是要派人送回两边王府的,安康长公主和谢王妃也打发人送了不少东西过来。
倒是永安王和昭阳王的表现比较矜持,顶多也就是随信说上两句,今天永安王专门叫人送信来,君律在意外之余也忍不住调侃两句。
谁知姜源并没有回话,反而是脸色变得越来越凝重,君律察觉事态不对,忙问道:“发生什么事了?”
姜源叹了口气,把信递给了君律,沉声道:“铁勒进犯朔州了,具体情形你自己看。”
君律闻言大惊,铁勒进犯朔州,这在他的记忆里可不是发生在今年的事,到底是哪里不对了。
君律接过信,一目十行地看了起来,越看越是触目惊心,哪里是铁勒进犯朔州这么简单,他们攻占了明城,杀死了当地郡守,还掠杀百姓万余人,这是近百年内从未发生过的耻辱。
再往下看,君律的脸色更难看了,凤台关告急,武安侯霍博请朝廷派兵救援。
“怎么就到这个地步了?之前一点消息也没有,突然间明城丢了,凤台关也告急了?”君律知道铁勒迟早会搞事,可那要等到舒翰弑兄上位以后,在那之前双方并不会爆发大规模的冲突。
一方面是对自己的记忆太过信任,另一方面也是军中无人力有不逮,君律没在舒翰身上花太多心思,现在的他也没能力在舒翰身边埋钉子,他把更多的注意力投向了皇子们的纷争。
姜源轻轻摇头,神色一片茫然,他虽然不通军事,可霍家世代驻守凤台关,他和君律成亲的时候霍家婶子还特地带了女儿过来道贺,那个时候也没听她们说起朔州有哪里不对。
“凤台关丢不起,要是凤台关出了问题,朔州危矣。”想起淳化年间的往事,君律神情肃然。
淳化十二年,大将军温弘临阵退缩,致大衍军队死伤惨重,丢失朔州北部九郡。长宁王姬越,翟王卫城,昌平君卫坤战死凤台关,朝中舆论哗然。英宗皇帝下旨将温弘满门抄斩,以儆效尤。
尽管凤台关保住了,温家也被灭了九族,可事情并没有就这样结束。翟王妃上奏要求废后,英宗皇帝不准,还把温皇后所出的福安公主下降长宁王世子姬玄,试图平息争端。
英宗皇帝此举造就了福安公主郁郁寡欢的后半生,也没保住温皇后,更是开启了大衍皇朝最混乱时代的序幕。
康懿皇贵君赐死温皇后,英宗皇帝哀痛难逾,随即驾崩。温皇后所出的皇太子登基,试图为温家翻案,引起群臣不满,被康懿皇贵君废为齐王,也成了大衍皇朝历史上第一个被废掉的皇帝。
那一次,凤台关只是险些丢掉,可引发的后遗症却是困扰了朝廷上下数十年,大衍皇朝元气大伤,一直到兴祖皇帝时期才重新恢复元气。
霍博不是温弘,他肯定不会临阵退缩,可他要是坚持不到援军赶到……
君律已经不敢再想下去了。
作者有话要说:
包子已经在发酵了~
第92章 腐烂
都说远水解不了近渴,可凤台关这个位置之于大衍皇朝实在是太重要了; 它是整个中原的北大门; 朔州以南一马平川,一旦凤台关失守; 京师重地便再无屏障可依。
正是因为凤台关如此重要; 淳化年间的战事才会那般惨烈,为了弥补温弘临阵退缩引发的恶果; 大衍皇朝付出了三位王爷和十万将士的性命,才把铁勒人拦在了凤台关以北。
更别说随后接踵而至的废后、帝崩、废帝都一系列连环反应,说是毁掉了皇朝数十年的积累毫不为过。
齐怀王被废后; 康懿皇贵君立了他的胞弟卫惜为帝,即后来的宪宗皇帝。
如果还有其他的选择,当时的朝臣是很不愿意立温皇后所出的皇子为帝的; 但是英宗皇帝独宠椒房; 仅有的两子一女都是温皇后所生; 要是避开二皇子另立宗室子; 变数太多了。
已经处在风雨飘摇中的大衍皇朝经不起更多的打击了,出于大局考虑; 尚了福安公主的新任长宁王姬玄支持了二皇子卫惜; 避免了朝局的进一步动荡。
宪宗皇帝比他的兄长聪明太多了,他登基后只字不提有关温家的事,而是首先加强了对凤台关防线的巩固。经过宪宗皇帝和神宗皇帝两代人的努力,大衍皇朝重新恢复了元气。
到了永嘉年间,长宁王姬清收回河南地; 彻底光复朔州,凤台关从此不再是直面铁勒的第一防线。在凤台关之前,算上宪宗皇帝当年设立的天庸关,合计有三道防线,说是固若金汤绝不过分。
姜辰告诉姜源和君律,在霍博上书给皇帝的折子里提到,铁勒人是直接杀到凤台关前的,他事前没有收到任何战报,也因此准备不足,失了先机,陷入了被铁勒人围困的险境。
神佑皇帝闻讯怒不可遏,当场就骂了起来,他骂的不仅是武安侯霍博,还有前面三关的守关将领。
大衍皇朝和铁勒攻守异形一百多年了,再说居安思危,现在的边关将士肯定做不到前人的高度警惕。可接连三道防线被人破了,后面的凤台关竟然毫不知情,这个问题就有点严重了。
是铁勒人有内应打了个措手不及,还是派系纷争互相推诿晾成大祸,又或者是霍博夸大其词……
姜辰的信太简短了,信息量极其有限,姜源和君律简单收拾了下,匆匆赶回了渝京。
他们没回位于荷花里的新宅子,而是直接去了永安王府,霍家和姜家原本就是一家人来着。
出乎姜源和君律意料的是,长宁王和安宁长公主也在他们府里,倒是姬宁不在,姜渊也不在。
“爹娘,姨父姨母。”姜源挨着叫了声就直入正题问道:“凤台关的情况怎么样了?”
甭管神佑皇帝现在有多愤怒,眼下都不是他追究责任的时候,在援军赶到之前,凤台关得靠霍博死守,他不仅不能训斥他,还得派人安抚他,要算账也要等到局势稳定以后。
至于天庸等三关的将领,一个被砍了,一个被俘了,还有个失踪了,让人都不知道该说什么。
昨年,铁勒使团来访,双方关于边市的谈判破裂了。君律心里明白,这是神佑皇帝要对铁勒动手的征兆,他想逼铁勒人先动手,这样自己才有名正言顺出兵的机会。
在神佑皇帝的概念里,铁勒并不是个难缠的对手,他们早就被长宁武王和昭阳桓侯给打散了打怕了,近百年来一直对大衍皇朝称臣纳贡,他要对付他们,并不是多费力的事情。
君律很想说,神佑皇帝太不了解草原上那些逐水而居的游牧民族了。弓马骑射是他们生活的一部分,不管被打得有多惨,只要男丁还没死绝,一二十年也就缓过来了。
铁勒之所以对大衍皇朝臣服了这么些年,在于兴祖皇帝之后的仁宗皇帝、中宗皇帝、成祖皇帝、睿宗皇帝都是强人,有他们镇压着,铁勒人翻不了身。
但从先帝登基开始,这样的情形在慢慢发生变化,只是边市交易互惠互利,大衍皇朝握住了铁勒的经济命脉,先帝又愿意对铁勒做出一定程度的退让,才把这种关系维持住了。
如果神佑皇帝不作死,在他的有生之年,铁勒人未必就会有反心。毕竟不打仗不死人也能过得不错,谁还上赶着找死不成,铁勒人不是笨蛋,他们心里也是有小九九的。
只是君律虽然想到了皇帝的做法会引起铁勒的反弹,可他没有想到,他们的行动会来得这么快,快得让人毫无防备。
“非常焦灼,最要命的是霍博缺粮草缺药材。”论本事,现在的武安侯霍博肯定不及当年跟着中宗皇帝开拓灵州的霍青阳,可要是物质充足,他也不至于连个凤台关都守不住。
闻及姜辰此言,姜源和君律面面相觑,两人都在对方眼中看到了显而易见的不可思议。
凤台关是什么地方?边关重镇,北疆大门。霍博的部队常年驻扎在那里,各色供给都是户部和兵部调拨,怎么能缺了粮草和药材这样的关键物资,是不是太过儿戏了。
姜源微微启唇,可是没等他开口,长宁王姬羽又道:“不仅是粮草和药材,据说前线的武器和冬衣也有问题。”早春二月,江南已经是鸟语花香了,可朔州却还是滴水成冰的冰天雪地。
君律彻底无语了,他早就知道这个曾经辉煌无比的皇朝已经在走向末路了,可他今天才发现,大衍皇朝的腐烂程度,还是超过了他的想象和底线。
“皇上想好派谁去救援了吗?”太久没有打仗了,从上到下都没经验,神佑皇帝的选择目标很有限,不是东城大营就是西城大营,好歹演习经验是足够的。
姬羽摇了摇头,叹气道:“没有,朝上还在吵呢,吵得差点翻了天,皇上又迟迟不发话。”
君律这回连问话的力气都没有了,他甚至觉得卫盈前世能当二十多年皇帝才被人推翻已经是很幸运了。
“这有什么可吵的,不是姨父就是二皇子。”难道还有更好的人选吗,姜源理解不能。
果然,姜源猜对了,皇帝犹豫再三,最终派了卫盛带兵前往凤台关。可让所有人都想不通的是,在随行的人员名单里,竟然有君律的名字。
第93章 离别
让二皇子卫盛带兵前往凤台关驰援武安侯霍博; 这是朝上大多数人都能猜到的。
毕竟皇帝打压异姓王的趋势太明显了,平时让长宁王姬羽练兵没什么; 虎符是在皇帝手里; 没有皇帝的命令; 他调动不了一兵一卒,带兵离京就是另一回事了,皇帝未必信得过长宁王。
二皇子则不然; 他是神佑皇帝的亲儿子; 皇帝再是多疑,比起外人总是要更相信自家人的。
只是卫盛已经是事实上的皇长子了; 母亲徐贵妃又是后宫诸妃之首; 再让他领了兵立了功; 其他皇子就算是彻底没有机会了。当年的中宗皇帝凭什么废帝; 靠的就是手里的兵权。
当然,卫盛以往并没有上过战场,虽说演习时表现不错; 可到底和实战还是有区别的。也有人因此忧心忡忡; 觉得皇帝的决定太过冒失,要是凤台关守不住,后果可就不堪设想了。
不过这样的人并不多,更多人还是对卫盛充满信心; 大衍皇朝一百多年没有打过败仗了,区区一个铁勒算什么。这些人显然是忘了,不败的一百多年里; 有八十多年是根本没有开战的。
只有极个别人看得更深想得更多,铁勒的铁骑能不声不响摸到凤台关,还能把霍博困得无力突围,显然是早有准备势在必得,这同时也说明,大衍皇朝自身的问题不容小觑不容忽视。
君律算是其中看得最深想得最多的人了,他根据长宁王等人给出的信息分析出,天庸等三关沦陷的主因不在于铁勒人有多厉害,而是派系之争造成的。每个人心里都有小九九,都想自己少出力少损失,打得过上下齐心的铁勒骑兵才是怪事。凤台关缺衣少食武器不足则是吏治腐败的后果,兵部开出的计划是没问题的,户部划拨的银子也是足额的,但是层层划拨下去,问题可就大了。
君律不担心卫盛的能力,那是他前世见证过的,只是这一趟回来,卫盛就彻底没有退路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