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东汉]永平纪事-第2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他最信任最孺慕的先生一举,又不知会是如何,每每思及如此,楚归便无不感到,一步错、步步错,差池一步,后悔莫及。
可是如果再来一次,他也完全无法保证不会因为窦宪,作出这样的选择。
☆、57
57
其实按说,当今天子乃藩王的亲侄子,即使是郭太后所出的四位藩王,与天子的关系,也要比窦家兄妹近上许多。而窦家兄妹能对几位藩王有所倚仗,其中内情却是颇为久远。
这大概要从光武废太子东海王刘疆说起。刘疆两岁时即建武二年被立为太子,建武十七年因郭皇后被废,数次亲自请辞太子之位,在建武十九年被封为东海王。而东海王原先即为明帝的封号,乃是诸皇子中最为富庶的封地,光武帝为优抚长子,在此基础上又将鲁郡增为刘疆封地,合二十九县,实超然于一般皇子之外。
刘疆亲自请辞太子之位对于他甚至郭氏以及四个弟弟而言无疑是最明智的,即使他当初已作了十五年的太子,但和他父皇比起来,实属螳臂当车。郭皇后被废,已经意味着谁也无法阻止光武的心意,也无法阻挡他的力量,他作为开国皇帝的威望和实力都得到空前的稳固。
阴氏被立为皇后后,立阴皇后所出的刘庄为太子,已是势在必行。但人身在其位上,真能如刘疆这般,在当了十五年太子后提出辞掉太子之位,被光武挽留两年还清醒看清形势拒绝太子之位的,这世上实属少数。
而此举,无疑对转移光武及阴氏一派的势力对郭氏家族及郭氏所出几个藩王的打击,起到了莫大作用,将郭皇后被废的损失降到了最小,即使是郭皇后弟弟郭况,仍受到天子优待,而郭氏其他几个皇子,更是无所波及了。而刘疆一母所出的几个弟弟,沛王、济南王、中山王以及后来被废为阜陵王的淮阳王,封地也较为富庶,而且缘近东海王封地,有拱卫之势。
不过这只是其一。
其二则是,在光武驾崩时,明帝一母同胞弟弟上阳王刘荆,诈称刘疆母舅郭况书信,令其取明帝而代之。刘疆封书呈给了明帝,明帝因刘荆为亲弟弟,秘而不发。后西羌反,刘荆希图天下因羌惊动有变,又谋巫术图谶,事发自杀。
其中可道之处颇多,诸如刘荆欲陷刘疆于不义之地,其心昭昭,显然是想对刘疆一派以致命打击,但不管是信的内容,还是被识破,都足以显得手段太过稚嫩。但是否是他本人起意且一人为之,却是很难说的,不可否认的是,明帝在此事上袒护了他。但当刘荆危及的是明帝的统治之时,还是难逃一死。
至于刘疆是如何做到撇清,而刘荆行巫术图谶一事,又是为何和西羌□□挂上了钩,而西羌之属,向来是窦家势力扎根所在之地;其中种种,自是不得而知了。
可以看到的是,刘疆无疑对一母同出的几个藩王、郭家、窦家,当时都是唯马首是瞻式的人物,但这几股力量并不是单纯的服从,他们也有自己的意志和利益,并且是不受刘疆控制的。
在永平元年,刘疆即病重,永平三年薨。此时窦宪已十二岁。
但几个藩王及郭家为何愿意在窦氏兄妹下注,却还有第三个更为重要的原因,即刘疆并无嫡子,在临死前曾上书称,“天恩愍哀,以臣无男之故,处臣三女小国侯”,如今的东海王刘政乃其庶子,且向来好色,世人皆知德行不佳。
而窦宪母亲乃是刘疆嫡长女,被封为沘阳公主。
无疑刘疆四个亲弟弟对他都是有很深的感情的,可想而知,他们若是有所感怀,更容易把对长兄的感情,投射到沘阳公主一脉上,而非刘政身上。如今窦氏兄妹的位置,从他们的利益出发,也有投资的价值。
藩王、贵族、朝政,种种盘根错节,本就十分复杂,都是位于大汉王朝顶端上的人物,一举一动涉及利害关系颇大,向来不是个人感情、也并不是纯粹的风险投资来实现的。
几位藩王和天子到底谈了什么,一般吃瓜群众当然不得而知,即使是朝廷百官,见到的也只是除夕晚宴上,天子与一众藩王的其乐融融。
藩王在京城都留了近半月,然后便各自回了藩地。不管过程如何,但是改立太子的消息还是传了出去。
去年自太子一事之后,楚归被释放,大宋贵人下了掖庭暴室,又被打入冷宫,赵太傅便一病不起,不久就薨了。天子给了赵太傅无上的荣誉,谥号正侯,但不管怎样,文臣还是失去了说话最具分量的精神领袖般的人物,话语权的此消彼长,此时在朝廷中还是显而易见。至少,诸位藩王对天子决意改立太子起了莫大作用。
但先传来的,却是大宋贵人服毒自尽的消息。朝廷百官和百姓倒都没有很惊讶,大家都一副很老练的样子,到如今形势,太子大势已去,大宋贵人又身在冷宫之中,服毒自尽也正常不过。自然,窦皇后也是有莫大嫌疑的。什么都阻止不了百姓没有证据但能无所顾忌地猜测和想象。
这天夜里,太子名下的一处别院后门,深更半夜驶入一辆不起眼的马车,一名小太监从其中扶下来一名身着素衣,形容憔悴但风韵犹存的年轻妇人,身后还跟着一名丫鬟,正是大宋贵人。
建初七年夏六月,废皇太子刘庆为清河王,立四皇子刘肇为皇太子。
一切终究还是尘埃落定。
楚归心中背负的石头也终究落地,只不过没有轻松,反而是砸出了个血窟窿。
如今小皇子刘庆也不过四岁多,他也不能真正认识到这一切对他有什么改变。他只知道自己搬出了自记事起便一直住的宫殿,身边侍候的宫人也只剩下了几个最熟的。最难以接受的还是,先生每天不能按时给他来讲课了,也不能每天都来陪他了。
那天宫里传来他母妃身亡的消息时,他一直憋着眼泪不哭,等见到楚归便一下子扑到楚归怀里,眼泪像决堤一样花花留下。他都难过得说不出话了,虽然他很想问先生答应过他的事。
当他晚上,楚归便带他偷偷出了宫,在那院子里见了大宋贵人,只是大宋贵人从今以后再也不是大宋贵人了,她让人称她宋夫人便好,让小庆儿私下唤她娘。
将大宋贵人藏在太子别院并不保险,天子和窦皇后很容易发现端倪,但楚归与窦宪说过,让他们知道但默许,对于小庆儿来说,便是最保险的。而大宋贵人从此不再存在在这个世上,便已经达到了他们的目的。
知道母妃还活着,小庆儿便坚强了许多,如今先生也不能时常来看他,他只觉得这个宫殿变得好大、好寂寞。
虽然太子换了,但天子还是没换掉楚归的太子少傅一职,让他仍像每日一样,照常给太子上课。只是对楚归而言,上课的对象从两个小家伙变成了一个小家伙。
四皇子、如今的小太子倒是特别听话的很,他如今才三岁多,也没太明白到底发生了什么,为什么他住在了他太子哥哥的宫殿里,他被人叫太子,而他的太子哥哥不仅不住在这,也不和他一起上课了。
他母后教导他,让他不要随便乱说话,随便问出来,他心里很疑惑,但也没敢问先生,他很想问,但是他发现先生总是有些心不在焉的。没有太子哥哥陪他一起上课,他也有些心不在焉,虽然他看起来还是很认真的样子。
大概人长大了,知道得多了,记得多了,便没法那么容易从过去的影子里摆脱出来。楚归总是忍不住想起小庆儿还是太子时在这里的样子,在他眼皮底下从个一岁多的小孩,变成了如今四岁多的小团子模样。
小庆儿乖巧得很,对他又很依赖,转眼便没来上课了,他一时间还真习惯不了。
这天,大概离小庆儿离开东宫没过几日,楚归在给如今的小太子授课时,一大一小都有些心不在焉,楚归眼角一瞥,竟然发现门外露出小庆儿毛茸茸的半个小脑袋,充满了渴望看向这里。
楚归心里一时又惊又喜,连忙过去将小庆儿抱过来软语问道,“小皇子,你怎么会在这呢?”
小庆儿在楚归怀里有些不知所措地绞着自己的小手指,有些害怕地答道,“我想先生了,我能和太子弟弟一起听先生讲课吗?”
楚归一时心里酸软得不行,瞧他这小模样,眼眶都一下子酸的不行的湿润了,他将小庆儿紧紧抱在怀里,紧紧闭上了眼睛,才没让眼泪夺眶而出。他不知道为何这短短几天,小庆儿便从原来一个爱撒娇但活泼的孩子变成了如今这副有点畏缩的模样,也不知道这么小的小孩子,是如何在短短几天内这么顺地改口叫太子弟弟!
这时四皇子走上前来,拉了拉楚归的衣袖,糯糯的奶音道,“先生,你让太子哥哥和我一起上课好不好?!”
这时只听小庆儿更为清楚的奶音纠正道,“我不是太子哥哥,你是太子弟弟!”
四皇子黑溜溜的眼睛疑惑地眨了眨,像是没太弄明白,但见到他哥那副表情,还是乖乖地点了点头。
楚归心中一时百味杂陈,将四皇子也抱在怀中,摸了摸他的头。
☆、58
58
天子对三皇子也不是没有感情的,三皇子立为太子时也才一岁多,做了近三年的太子,身为一国储君所受的教导不能说很多,但是较其他皇子而言,却是得到了明显更多的天子的关注。
再怎么说,三皇子也是皇帝亲子,又没了母妃,被废了太子之位也全是大人之间的事情,被立被废与年幼的三皇子本身都无多大干系,如今天子对三皇子也并不是全无一点怜悯和愧疚之心的。
因而在楚归禀告天子后,天子也很自然便答应了,三皇子与过去倒是和四皇子换了个位置,每天上午早早便由宫人带来在东宫与四皇子一块上课了。
三皇子如今从东宫搬到了椒风殿,如今他已被封为清河王,因年幼虽不用就国,但吃穿用度上自是按规制不缺的,虽然身边熟悉的宫人没剩几个,但交锋殿内安排侍候的也还不少。
楚归数次到椒风殿内看过他,偌大的宫殿只有三皇子一个小孩,还是太孤单了些。但是三皇子倒像是习惯了,也没对这段时间以来自己人生际遇的重大变化有什么反应,不知道是因为太过年幼无法意识到,还是在他小小的心中,他意识到他经历过了不幸,但他重要的东西都没有丢失,便也像以前一样活泼。
转眼又是一年寒冬,窦宪将他带到京郊别院住的时间更长了,这样的日子可遇不可求,一年上头也就那么几天,窦宪自是索求个本,楚归也由得他胡来,两人都有些乐不思蜀。
蹭过了所有能用的休假,两人才回京。等到再入东宫讲学时,楚归才从三皇子身边急急跑来通传的宫人处得知,三皇子着了凉,已病了好些时日,不能来上课了。
楚归让小太子自己温习功课,急急忙忙到椒风殿,才看到三皇子发着高烧躺在床上昏睡不醒。他心里急得不行,不由得带上些怒色道,“你们是怎么照看三皇子的?!都这么长时间了怎么还不转好?!有传太医吗?!还有这宫殿,竟然连个地龙也没有!”
一向在三皇子身边侍候的老人从未见过楚归这么生气的样子,一下子噗通跪到地上,哀泣道,“楚大人,这宫中除了含元殿、长乐宫、长秋宫和东宫,其他宫殿是再无地龙的,到了冬天都是炭例。都是奴才没用,才让小主子受了凉。”
说着又拿衣袖抹了抹眼泪道,“也有太医与小主子开了药,奴才自是不敢不尽心,亲自为小主子煎了药,每日按时服送,只是这么长时日也未见好转,反倒严重了些。”
楚归自己心中也有些心乱如麻,他是未预料到大宋贵人服毒自尽的消息会在这么多注意不到的地方给三皇子带来这么多麻烦。三皇子还是个小孩,很多事情自己是没法顾好的,想来当初他身为太子,又有大宋贵人为他打点,这些问题自是不存在的。
而如今他在众人看来,他只不过是个被废掉了太子之位、不受宠的皇子罢了,母妃都不在了,还惹了皇后的眼,捧高踩低向来是人之长事,三皇子还小不懂,而宫人也是随主子荣辱与共,这些原来东宫里的老人也说不上什么话。
至此楚归心中大概也明白了是怎么一回事。这么偌大的宫殿,宫中分发下来的炭例不够,三皇子年又体弱,很快便感染上了风寒。太医令大概也是个见风使舵的人,派了个不太中用的太医过来,即使开了药也不见好转,高烧不退,反倒日益加重昏沉不醒。
楚归一时担心,头脑发热不及多作思考,便直奔含元殿想找天子,一时间他想的是天子毕竟是三皇子生父,如今三皇子病成这样,怎么着天子也会管的。
大冬天的,他跑得汗如雨下,椒风殿离含元殿的距离还真够远,绕老绕去足足有好几里。所幸他身轻脚程快,不足片刻便到了含元殿,却只见含元殿门口紧紧关着,天子身边的大太监守在门口。
楚归急急走上前去,去被大太监拦住了,他心急道,“张公公,三皇子病得厉害,我要急着见圣上!”
张公公作为天子身边的老人,自是知晓楚归在天子心中的分量,但还是一脸为难道,“楚大人,你就莫要为难老奴了!陛下正与司空大人在内商量机要之事呢,吩咐谁都不许进。”
楚归此时正如热锅上的蚂蚁,本想直闯,却只听里面传来司空第五伦大人的声音,“陛下,窦大人身为皇后嫡兄,出入宫闱,掌管禁兵,且臣听闻故往其骁勇善战,在边关之时屡立战功,如今又年富力强,权势鼎盛,广结四方之士。陛下不可不防啊!”
楚归心中一惊,未料竟意外听到此等辛秘,固然天子对外戚防范之心并不稀奇,但这么被他撞见,还是向来老道的司空第五伦进言,楚归不可谓不心惊。
他不由自主身子后退一步趔趄了下,转身便跑了。张公公见状便心知不妙,知道应是被他听了什么,可他向来宫中装聋作哑惯了,耳朵也不如楚归聪敏,一时也不知楚归听到了什么。
楚归即使心慌脚乱地跑掉后,也没敢把三皇子的事落下。对小孩子来说,最怕的就是长时间不退的高烧了,烧坏了脑子可是一辈子的大事。楚归也管不了太多,直奔太医署找到王太医,又威又逼又诱将他带到了椒风殿。
王太医人虽油滑得很,但医术却是不赖的,要不然也不会有让大宋贵人假死的法子。而王太医胆子小归小,不想惹事是一码,但在不危及自身性命的前提下,还是有着一颗医者父母心的。
王太医为三皇子把了把脉,抹了几把胡子,晃了晃头又叹了几口气,才开了方子,一副沉重的语气对楚归道,“得幸楚大人发现及时,也幸得是找了老夫来,要不然活泼可爱的三皇子都要废了哦!”
楚归听得心中一绞痛,死命捏着拳,还是对王太医拜了几拜,王太医连忙扶起,一副苦瓜脸道,“大人还是不要折煞老夫了!老夫半条命都快给大人折腾没了!”
楚归见王太医这幅瓜皮油肚的苦瓜脸,不由觉得滑稽,故作嘲讽道,“王太医如今不是过得好好的么?!”
王太医也不与楚归多作纠缠,说好每日定时来观察复诊后,便离开了椒风殿。楚归等着三皇子身边的大宫人煎好药后,天幕微黑,才离开椒风殿。椒风殿离长秋宫并不太远,他思来想去,还是转道往长秋宫求见窦皇后。
皇后身为帝王内眷,楚归作为朝臣,在深宫中瞎转悠本就是于礼不合,还未接见便求见皇后,更惹非议。但一想到王太医所说之话,楚归便顾不了太多还是直直去了长秋宫。
此时窦皇后恰用过晚膳,在长秋宫中的院子里散步消食,听闻楚归的求见,有些惊讶,但宫中之事她大概知道的也是差不离的,今日的也自是如此。只不过她没想到楚归竟会来找她。
窦皇后在楚归要求下屏退了众人,在院中见了他。时间本就不多,楚归也不啰嗦,直接开门见山道,“皇后可曾还记得臣当初提出的一个要求?!”
窦皇后似笑非笑道,“哦?!难道楚公子要兑现了?!”装作思考的样子疑惑笑道,“本宫倒不知道如今又何值得楚公子兑现这个要求的事情啊?!再说本宫能做到的,圣上和兄长定能做得更好。”
楚归有些惊讶地看着窦皇后,但失色也只是一刹那,后宫多年的浸润,人总是会变的,眼前这个早就不是窦家大妹而是窦皇后了,只是数年来见的次数实在屈指可数,他也从未真切地见识过。
他很快便掩了神色,不动声色道,“当初也是臣年少轻狂,不知深浅,才给皇后提了几句,其中曲折如今再多说也无益。只是如今,臣恳请皇后多怜惜三皇子几分,尽到做嫡母的本分,让三皇子平安健康地长大。”
楚归这番话中之意不可谓不严厉,言外之意便是窦皇后对三皇子并未尽到本分,也并未有所怜惜,但窦皇后却并无以为恼,只是面上带出几分讥笑道,“没想到楚公子竟是如此妇人之仁!早知如此又何必当初呢!不过既是楚公子提出作为交换的要求,本宫自是会答应,而且说到做到的。”
得了窦皇后的肯定答复,楚归不再欲多留,转身便想走,却只听窦皇后在背后道,“当初楚公子提出这个要求之时,本宫就曾十分好奇,不知道楚公子会为了谁提出什么要求。本宫本以为你心中大概是有什么要求的,只是时机未到才未说而已,本宫如今也是这般认为。只是没料到楚公子竟然为了个小毛孩妇人之仁,放弃了这么大好的机会!”
楚归身子一滞,顿了片刻后还是终未回身说什么,疾速离开了长秋宫。他心中自己又何尝不感叹,当初为了让窦宪身首异处的结局能得到一线生机,他给窦皇后多提了几句,其中因果早已搅成一团,他也不知到底是他的错还是历史的错;只是没想到,他最后反倒为三皇子用掉了这个他一时为己的冲动、又背负了许久心里折磨得来的请求。
他心中不禁觉得可叹可笑,果然人算不如天算。
作者有话要说: 今天从外地回来,飞机晚点了五个小时,现在才码完,对不住等俺的小天使了。。。累崩。。。
☆、59
59
楚归回到椒风殿时,三皇子还在昏睡之中,肉肉的双颊通红,看得令人心焦。他让宫人备了布巾和脸盆,不断地给小庆儿擦着额头。在楚归去长秋宫的时候,宫人已勉强给小庆儿灌了些流食,现在看着小庆儿睡得要沉了些。
现在小庆儿也才四岁多,正是初初开窍之际,啥都是将明未明,说他不懂吧,偏偏现在对啥都敏感的很,说他懂吧,可毕竟是个小孩子,真正能懂的又有多少。
楚归准备又在小庆儿床边守一夜了。如今这情况,天子来看看就了不得了,大宋贵人是根本没法进宫的,小庆儿身边的宫人又不顶事,宫里的人个个都是踩高捧低的,连小庆儿他们放不放在眼里都是问题,毕竟现在不管是宫里还是民间,小孩长不齐夭折的多了去了。这情势要小庆儿身边的宫人去争个啥,也是难为他们。
天色微暗,宫人通传天子驾到。楚归回避一旁,天子看过小庆儿,询问守在一旁的宫人情况后,没像楚归以为的会立即就走,反倒是问了句,“楚大人用过晚膳没有?”
这话都没有对着楚归问,却是对着一旁的宫人问的,宫人立即战战兢兢回道,“楚大人一直照顾三皇子,还未来得及用晚膳。”
天子转身对跟着的张公公道,“命人将御膳传到椒风殿来,朕与楚大人一道用膳。”
张公公微微躬身便退了出去。
楚归眉头一跳,不禁用手捂了捂额头,但是他心道小庆儿还在床上昏睡着,天子也不能拿他如何,就一道用个晚膳又能有啥。
为天子服务的工人效率都是杠杠的,没一会饭菜便在外间备好了。天子没让他们摆在饭厅里,而是摆在外间的暖阁里,离小庆儿也近。
楚归一整天忙乎,担心小庆儿的病情,又去长秋宫走了一遭,也没啥胃口。坐在软榻上准备三下五除二快速搞定,却没想对面那人慢悠悠地,还自斟自饮,大有要弄到深更半夜的架势。
楚归有些不耐,几次都想起身看看小庆儿咋样了,但一想到对面的人可是天子,扔下他一个人用膳,他胆子还没那么肥呢。那人也当作没看他他挣扎的样子,直到楚归实在忍不住想起身时才慢悠悠道,“我已命张公公亲自看着庆儿了,让你陪我用完一顿饭都这么难吗?!”
楚归有些发窘,只得乖乖地端正身子坐好了。这时那人又将一只杯子放到他跟前,还与他倒了杯酒。楚归心里直发毛,他可是知道自己酒量的,他将酒杯推到一边却没想被那人捉住了手腕。
那人另一只手举起酒杯道,“楚大人对庆儿和肇儿爱护有加,尤其对庆儿,我这个做父皇的,要敬你一杯。”
楚归面带迟疑,他是真心不想喝,可是他还没蠢到天子敬酒不喝的地步,心头一凛,暗下决心,便想转退为进,一口将杯中酒饮尽,又给自己斟满,对那人道,“这杯臣敬陛下。微臣有个不情之请。”
那人未料到楚归竟会有此举,颇有些惊讶,不禁笑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