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大唐理工学院-第6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会寒了那些准备和他们东宫联姻的家族的心。
  所以,别小看此事,一个不好,会让太子和原本支持的家族离心离德,甚至让太子背上枉顾礼法的不好名声。
  李承乾抬起了头,说了一句,“要是徐家子说的是真的又当如何?难道为了巩固这个位置就眼睁睁地不管不顾将她们推向死亡的深渊?如此又有何资格继续做大唐的储君?”
  近侍张了张嘴,话虽说如此,但太子就不为自己想想吗?
  失去了这些联姻家族的支持,太子又如何在众多皇子中保持现在的优势。
  李承乾说道,“下去吧,此事就让徐家子去办,徐家子说得是不是对的,还得看他调查的结果。”
  此时,徐长生正拿着李承乾的令牌前往礼部和吏部,他要借人,在最快的时间内将大数据统计出来,快一刻说不定就能多救几人性命。
  徐长生骑在大白背上,手持令牌,“诸位,请接太子令,以太子监国的身份,望礼部吏部全力配合我。”
  众官员都愣住了,徐家子居然在动用太子监国的权利。
  到底发生了什么?
  太子监国以来,这还是第一次行使他监国之权。
  此时,这个令牌可以说相当于李世民的圣旨,除非李二亲自驳回,否则大唐任何官员必须遵从。
  一群官吏纷纷整理了一下衣服,恭敬道,“接太子令,有何吩咐,我礼部吏部当全力配合。”
  徐长生需要大量的人帮他整理数据,现在也不是客气的时候。
  只是他带着一群礼部吏部的官员向长安衙门而去的时候,引起了不少轰动。
  百姓惊奇,这么多官员,而且还是不同部门的官员,他们怎么都跟在徐家子后面,这是去干什么,发生了什么大事了?
  百姓猜测不已。
  而调用礼部吏部的官员,消息第一时间就传进了皇宫。
  李世民都愣住了,“太子动用了监国的权利,让礼部和吏部全力配合他?”
  “是。”
  李世民眉头一皱,大唐三省六部,居然直接动用了其中两部,而且还是向刑部之下的长安衙门而去,也就是说这事至少牵扯到了三部。
  “陛下,是否要派人前去东宫询问?”
  李世民想了想,摇了摇头,他当初让李承乾监国,就是要锻炼他,如今李承乾第一次动用监国的身份,他倒要看看是要干什么。
  此事传得沸沸扬扬,很快消息就传到大唐百官府邸。
  有些人一副等好戏看的样子,要是太子一旦处理得不够妥当,就有好戏看了,绝对能让整个朝廷吵翻天。
  皇家无小事,特别像太子这样的身份,不知道多少人在窥探觊觎,原本以为太子监国不过是身份的象征,帮助陛下批阅一些奏章而已,是在学习治理国家。
  没想到,太子居然真的动用了这个权力。
  监国,顾名思义,此时,李承乾能掌控整个国家的运行,可以说是代陛下行使所有职权,在权力之巅。
  当然也有不少人忧心忡忡,这部分人就是全力支持太子的那部分人了。
  比如长孙无忌,心烦气躁地在房间内来回走动。
  太子为何要在此时闹出这么个妖蛾子?
  太子因为和徐家子治好江南道大脖子病,以及使用隆田法让稻谷增产三倍,现在正是气势如虹的时候,就算什么也不做,现在也没有任何人能动摇他的位置。
  长生无忌心里焦急得不得了,派出去打探消息的人已经回来了,长孙无忌忍不住道,“如何?”
  “事出突然,我等能打探到的消息很少,只知道徐家子突然跑去东宫,和殿下长谈之后,就拿了殿下令牌去了礼部和吏部,到底是何原因,恐怕也只有徐家子和太子以及太子最亲近的近侍才知道。”
  至于去向那些近侍打探消息就算了,他们就算死也不可能透露一个字的,都是从小培养出来的,一荣俱荣。
  长生无忌眉头一皱,徐家子?
  如果是其他人,他或许还能猜测一二,但对于徐家子,他实在不知道怎么评论,徐家子行事从来都是让人摸不着头脑,只能用一个字来形容……妖!
  如此只有等明天上朝的时候了。
  这一幕也发生在不少官员府邸,不知道多少人在猜测,太子和徐家子到底在干什么?
  礼部和吏部的官员何其多,但也忙了整整一个晚上,通宵达旦,灯火都没有熄灭。
  整个长安的眼睛似乎都在关注着他们,关注着东宫的动向。
  不过,一切又显得那么平静,但所有人都知道,平静中绝对酝酿着惊涛骇浪。
  太子不可能无缘无故动用监国的权利,一旦动用,不拿出个说服所有人的缘由,必将被无数对手攻歼。
  第二天。
  还是如同往常一样,天不亮,百官就到了皇宫门口等待上朝。
  不同的是,大家见面时居然没怎么寒暄,而是对视一眼,心照不宣,其中波澜恐怕也只有他们自己知晓。
  皇宫的门打开,百官如同往常一样走上金殿,李世民也如同往常一样高高的坐在上面。
  “有事上奏,无事退朝。”老公公拉着公鸭嗓喊道。
  此时,所有的目光,或有意或无意都看向了李承乾。
  所有的事情似乎都暂缓了上奏,等待着李承乾为昨天的事情做出解释,连李世民都看向了李承乾。
  徐长生今天也没有站在他原来门口那个看都看不到的位置,而是站在了李承乾身边。
  李承乾如众人所料那样,出列,从他面无表情的脸上看不出任何东西,这个少年,明明还很年少,却透露出一股大人才有的稳重和成熟。
  “父皇,儿臣有本要奏。”
  来了,众人眼睛一缩,竖起了耳朵。
  “何事?”李世民问道。
  李承乾看了一眼徐长生。
  徐长生赶紧拿出手中一大叠纸张,交了一份给上面的公公,让他呈给陛下。
  然后又亲自在金殿上,将手上的纸张每人发了一份。
  整个身体小小的,看上去却特别的匆忙,认真,每发一份,就恭敬地道,“请大人务必看仔细。”
  那份恭敬似乎能感染人,让接过纸张的百官都慎重了不少。
  徐长生发完,这才回到李承乾身边。
  李世民和百官看着手中的纸张,眉头不由得皱得死紧,太子这是何意这不是死亡记录吗?其中有何玄机不成?
  纸张一共两份,很大两份。
  第一份上面记录的死者多是女子,而且……年龄都特别小。
  再看死因,众人不由得都哆嗦了,全都是一尸两命。
  为何太子要将如此诡异不吉利的东西摆到朝堂上来?
  不知道多少人心里都在发寒。
  连李世民脸色都不特别好看了。
  毕竟还是比较迷信的朝代,神权甚至占据了很多大比例。
  这种不吉利的东西拿到朝堂上,任谁心里都会不舒服吧。
  长孙无忌身体都在哆嗦,太子……太子这次怕是……
  有人已经忍不住了,问道,“不知太子殿下给我等看这东西是何用意?”
  “太子昨天劳师动众就弄出了这东西?”
  迷惑不解,看好戏的也有不少。
  动用监国的身份,居然弄出的是这种诡异的东西。
  连想帮李承乾说话的人,张了张嘴,都不知道该怎么说起。
  李承乾直接道,“的确,昨天劳烦礼部和吏部帮助整理的正是各位手上拿着的东西。”
  众人面面相觑,太子居然承认了,怎么看都是一副准备妥当的样子。
  好吧,太子一向就这性格这表情。
  李世民皱着眉看向李承乾,“给大家解释清楚,你到底是何用意?”
  李承乾抱拳,“这是昨天儿臣让礼部和吏部官员帮忙统计出来的女子死于一尸两命的名单,各位大人手上拿着的仅仅是今年的名单,如果有兴趣,下朝后可以找我要历年来的详细名单。”
  众人不由得一震,这只是长安一年内死于一尸两命的名单?
  可数量……好多,整整一大叠。
  有官员问道,“即便如此,又有何?我大唐生育而死的女子本就很多。”
  又有何?生育而死的女子本就很多?
  徐长生的脸都青了。
  不等李承乾回答,他就站了出来,“各位大人,可看仔细了,生育死亡的女子的确很多,但各位就没有发现什么蹊跷吗?”
  众人一愣,难道真有什么蹊跷?冤情?这不可能。
  不由得又多看了一会儿,翻来覆去地翻阅,但也就是简简单单的死亡记录啊。
  这时,有个小官小声的嘀咕了一声,“死亡的女子中,绝大部分都是年纪比较小的。”
  众人一愣,看了看,还真是,不注意的话,还以为全是年轻少女,其实其中也夹杂了一些其他年龄的女子,只是数量太少,一时间没有发现。
  不少人皱起了眉头,这能说明什么?
  百官你看看我,我看看你,也没明白。
  徐长生痛心疾首,“诸位看完这些还不明白吗?为什么一尸两命死的都是年轻女子?”
  徐长生的声音在金殿上传向每个人的耳朵,“据统计,十一到十二岁怀孕生育者,死亡率……百分之五十。”
  “十二到十三岁生育者,死亡率……百分之三十。”
  “十三到四岁生育者,死亡率……百分之二十。”
  “……”
  “十六到十八岁生育者,死亡率百分之五。”
  整个朝堂都是徐长生的声音。
  不少人还在发愣,而有些人心中一震,翻来覆去的查看手上的资料。
  这是来自长安衙门户籍的统计,绝不会有假。
  每当徐长生说死亡率的时候,不知道多少人心底都在发颤,死亡率居然这么高……
  在古代,生产本来就十分危险,更别说年幼了,那真的是与天争命。
  徐长生的统计是很有说服力的,几乎让人无法辩驳。
  徐长生连续说了好多,这才深呼吸了一口气,“各位大人,可看明白了?女子生育向来危险,特别是年纪小的女子,那是在让她们去死,让大唐的百姓无辜送死。”
  抛地有声,整个朝堂都为之一惊,拿着手上的资料都有些颤抖,无辜送死?
  心底发寒地相互看了起来,“怎会如此?”
  “这些记录来自长安户籍,肯定做不得假。”
  “居然死亡率这么高,我们平常经常看到这种事情,但从来没有统计过,居然高到了这种程度。”
  “这到底是为何?”
  不少人看向徐长生。
  徐长生一拱手,“诸位大人,这只说明了一点,年幼女子身体都还没有长健全,并不适合生育。”
  众人一愣,是这个原因吗?
  徐长生道,“让她们年纪轻轻就嫁人生子,这是在谋害她们性命。”
  众人又是一震,连李世民都震了一下,但手上的资料统计,都在证明,徐家子的说法并没有错,活生生的例子啊,而且还是无数例。
  这时,李承乾拱手道,“父皇,儿臣恳请父皇修改大唐律,凡未满18的未成年女子,不许婚嫁,如若违反,视同谋害。”
  18,这是徐长生提出来的,在他看来,18其实已经算早生早育了。
  朝廷百官互相看了看,原来太子殿下昨天不惜动用监国的身份,就是要修改大唐律。
  大唐律是行为准则,一般是不允许修改的。
  有人反应过来,“陛下,此事不可,我大唐正是需要人口之际,如若限定女子18才能婚嫁,岂不是让我大唐生育能力大减,长此以往,岂不是……”
  徐长生刷地看向此人,有些事情,他是不能让步的,哪怕得罪一些人。
  “大理正吴大人?吴大人也是科举出生,难道没有学过算学?还是不懂人伦悲剧?一个女子18后生育,也不过是晚了几年而已,要是提前婚嫁生育,大概率出现死亡,吴大人敢负责吗?再说,拿人口来讲,正常生下来那才叫人口,死了那才是什么都没有了,而且,现如今,我大唐妇人,一般会养育几个孩子,只要安全的活着,那才是为我大唐提高人口的上策。”
  “你……强词夺理。”大理正脸色一黑,要他负责,他怎么负责,自古以来不都是这样,说道,“历朝历代,自古以来都是如此,徐家子却要妄自改变礼教法度,也不知道安的什么心?”
  “安的什么心?”徐长生一笑,“我才要问吴大人安的什么心,据我所知,吴大人家的公子要迎娶明威将军家的小女儿了吧?是觉得长生坏了你攀附权贵的道路?明威将军家的小女儿如今才十三,也不知道明威将军知道你为了攀附富贵不顾他家女儿死活,会作何感想?”
  大理正吴大人气得脸都黑了,“你……陛下,臣参宣仪郎口无遮拦,随口污蔑下官清白。”
  徐长生,“我的资料已经统计得清清楚楚,道理也讲得明明白白,你不顾我大唐女子的死活,以历朝历代的礼教法度为由出来反对,按照你这么说,我们要不要遵守上古先民住山洞吃生肉的礼教法度,这些更加久远。”
  争锋相对。
  李世民见快吵起来了,说道,“够了,金殿议事,不是用来争吵的,既然各有争论,大家就讨论一下吧。”
  徐长生以为,他的证据也拿出来了,道理也讲清楚了,大家应该都清楚早婚早育的害处了。
  但……
  让他想不到的是,金殿之上居然分成了旗鼓相当的两派。
  一派占他这边,觉得事实俱在,延迟婚嫁年龄事在必行,正如徐家子所说,过早婚嫁就是让她们去死,不知道会形成多少人伦悲剧,将手上的资料拍得啪啪响,证据都在这里。
  另外一派,居然真的以自古以来皆是如此,贸然更改,不知道会引起何等后果为由,拒不接受。
  徐长生看得瞠目结舌。
  他们连最简单的道理都听不懂吗?
  而且,让徐长生更加惊讶的是,在反对的人,居然还有几个一直支持李承乾的官员。
  徐长生心中一动,突然明白了什么,这几个官员,似乎家里都有小女儿和李承乾有联姻的传言,最近的确有不少消息传出,正在为李承乾选太子妃,太子嘛,妃子肯定不止一个。
  如果18才能婚嫁的条例通过,这些人家的小女儿没有一个能满足要求。
  这对他们来说,攀附不上太子,简直就是在断他们的仕途,怎么可能答应。
  其他人恐怕也是因为家中子女早就有联姻的对象,目的各有不同,但肯定是不允许被破坏掉,阻挡了他们发展,所以肯定也是不会答应的。
  徐长生脸上苦笑,他本来以为,他只要将其中厉害关系说清楚,就能很快通过,没想到,居然这么个情况。
  是啊,看似一个简单的推迟婚嫁年龄,其中的复杂关系却是牵一发而动全身。
  但,有些事情,他不可能放弃。
  看着争吵得面红耳赤的两派人,徐长生深吸了一口气。
  然后看向对面跳得最高的那人,徐长生又从怀里拿出一叠纸翻了起来,然后看了过去,“太常少卿陆大人,去年三月,你大哥之女,你的亲侄女,年芳十四岁,死于难产,你现在如此,回去之后如何面对你大哥和孤嫂?难道要出现更多的悲剧你才甘心吗?”
  徐长生已经足够理智了,要不是为了说服这些人,他能跳起来指着对方的鼻子骂,这可都是一条一条活生生的生命啊,为了利益就不顾及别人甚至自家亲人的生命了吗?
  徐长生翻了翻手上的资料,看向另外一人,痛心疾首,“上牧监荀大人,你……你小女儿今年五月,以十三岁之龄,死于难产,如今你不仅没有一丝愧疚,还要阻挡这条法令,你扪心自问,你对得起你那冤死的小女儿吗?”
  徐长生现在也不怕得罪人。
  他手上的这些资料,是一些世族大家的户籍资料,本来专门剔除了出来,保护大家的隐私,不准备使用的,但现在……
  整个朝廷都安静了下来,要是细查,整个朝廷上,哪家哪户,没有发生过这样的悲剧,就算没有发生在自己身上,但仔细一想,他们的亲戚朋友家里没有发生吗?
  李承乾再次拱手道,“父皇,儿臣恳请父皇修改大唐律,凡未满18的未成年女子,不许婚嫁,如若违反,视同谋害。”
  有人想要反驳,徐长生就像小狮子一样,狠狠地瞪着他,然后拿着手上的资料。
  这些反对的人,难道良心不痛吗
  下一次,他绝对忍不住破口大骂。
  这时,几个一直静观其变,从来没有开过口的大佬终于开口了,刚才的争吵,或许在他们看来如同闹剧一样,又或者在给他们做参考吧。
  房玄龄第一个站了出来,“陛下,微臣觉得太子所言甚是,此事关乎人命,又岂能因为礼教法度而置之不理。”
  徐长生眼睛都亮了,终于有明事理的了,房老头,你好样的,下次送你好东西。
  徐长生赶紧道,“房相所言甚是,哪怕是从发展我大唐的人口来讲,只要会算账的人,都应该知道,怎样才是好的。”
  长孙无忌也站了出来,“陛下,此事关系重大,甚至影响我大唐未来的发展,的确应该有相应的大唐律来规范。”
  徐长生点点头,谁说不是,看看,大佬就是不一样,都不用像他一样和别人打口水仗,刚才可把他急死了,还在担心要是通不过可咋办。
  长孙无忌继续道,“不过,我看这些资料上的统计,也未必就得延迟到18,根据资料显示16也是可以的。”
  徐长生张了张嘴,在他看来,18都已经算早婚了。
  这时,李承乾看了他一眼。
  徐长生一愣,心中一叹,这里是古代,延迟到16婚嫁,已经是十分难得的了。
  18在所有人眼中,那都是嫁不出去的老姑娘。
  原本反对那群人,一咬牙,“陛下,如若此条例通过,臣等觉得十六最为合适,如若再延迟,影响实在太大。”
  他们在让步。
  徐产生叹了一口气,他能做的也只能到这里了。
  又有几个大佬出来说话了,魏征唐俭杜如晦等,他们看得可清楚了,徐家子证据确凿,又是为大唐女子谋生路,无论如何此条条例都会通过的。
  所以他们的意见也是一样,此事必须以大唐律规范,至于婚嫁的年龄倒是可以商确,18的确晚了一些,以手上的资料来看,16最为合适,再低死亡率就会大大提高。
  徐长生松了一口气,虽然婚嫁年龄没有按照他的来,但也算是取得了成功。
  李世民看下面商量完毕,说道,“着令三省六部修改大唐律,并宣传修改此条大唐律的原因。”
  毕竟是和历来的礼教法度有冲突,必须得大肆宣传理由,避免引起不必要的动乱。
  徐长生开心得都笑了。
  不过有不少人却对徐长生怒目而视。
  他这一举动,不知道破坏了多少联姻多少利益关系,不知道要惹出多少事情来。
  正所谓上面动动嘴,下面跑断腿。
  徐长生一点也不介意,瞪他就瞪他吧,反正他的目的也达成得差不多了,他问心无愧。
  这时候,房玄龄又拿起了另外一份质料,问道,“不知道这些又是记录的什么?”
  剩下这份质料就比上一份复杂一些了。
  死亡年龄不同,性别也不同,连死亡原因都各不相同,完全看不出规律,不像上一份,一看就知道死的多是年幼少女,而且还是一尸两命。
  徐长生又认真了起来,“各位大人请看,他们虽然年龄性别死因不同,但他们身前却有一样是相同的,那就是他们要么身体畸形,要么智力不全,而且死亡原因多是因为被抛弃等。”
  众人一愣,统计残缺之人的死亡几率干什么?
  但有刚才的先例在,也没有人出言质疑。
  而是看向徐长生和李承乾。
  李世民也看着手上的资料,说道,“这又有何蹊跷在里面?你这个统计的方法,倒是能让我们看到我们平时忽略的一些东西。”
  皇帝就是皇帝,果然眼光独到。
  其他人也点点头,就像刚才的生育死亡率极高这一点,他们虽然在生活中有所接触,心里明明朦胧的有一点概念,但就是拿不准原因,但看着徐家子提供的这个统计资料,一目了然就能看出,生育死亡率高全集中在早育上,就算他们想反驳都没办法,只得接受现实。
  但现在这份资料,却完全看不出来什么,哪怕徐家子刚才解释,这些人都是身体畸形或者智力缺失,但除了这个也没有什么相同点。
  徐长生心道,这份资料的确复杂一些,他不解释清楚,估计没人能够看得懂。
  徐长生平复了一下刚才争论的心情,说道,“这份资料上的确还有共同的点,只是比较隐蔽,很难看出来。”
  连房玄龄看了半天都没看出个所以然,问道,“有何共同点?”
  徐长生迎向所有看向他的人的目光,说道,“记录上九成身体有缺陷的人,他们的父母皆在三代近亲以内,所谓三代近亲就是……”
  朝廷上都是徐长生的声音,“所以通过统计的资料可以看出,三代近亲之内婚娶,有四成概率生出的孩子,或身体或智力会出现问题。”
  “此话当真?”房玄龄惊讶的问道,毕竟这个说法还是第一次听说,这个时代可是十分崇尚亲上加亲的。
  徐长生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