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大唐第一厨-第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他心说自己在现代时怎么不多学学如何制作基础调料?厨房里用锅铲接老抽调味可爽?可惜他只会酿酒,做些加工过后肉酱,如何发酵黄豆,将其制成基础调味品一窍不通!
  扼腕叹息过后接着学习,素肉的重点是如何让鸡腿菇有肉味儿,高帽厨先将其炒软,洁白的菇身上微微泛黄,随后加入盐米酒去腥,最后爆炒后调味。如何将起炒得软硬适中,口感同肉相似是关键。
  鸡腿菇包入酱汁,素京酱肉丝便制作完毕。
  他伸手挠挠下巴,心中有了主意。
  ……
  第二日,莫文远提着小篮子帮李三娘跑腿,坊内虽有果蔬摊子,种类却没有西市齐全,再加上李三娘指明要买笋干,光德坊内的摊子可没这什物。
  笋有春笋秋笋之分,夏日斑竹也产笋,嚼起来口感同嚼蜡,又味苦,无人想吃。
  储存到今日的笋干都经过脱水处理,春日挖出来沥水切片,在阳光下暴晒几日,直至晒干笋片中的水分再收起来,放在干燥通风的环境中保存。
  储存方式都差不多,但笋干质量却有三六九等之分,故而李三娘遣莫文远去买,她曾对林大娘说过:“我儿年纪尚小,对食材的敏感却是天生的,论其好坏,就算是我都比不过哩!”
  眼下便是如此,货摊的老板见莫文远迈着小步子来了,脸上带笑:“莫大郎来了?可是帮你阿娘跑腿?”
  莫文远笑嘻嘻的,露出缺牙巴,他道:“要菇和笋干,不要外面的笋,要晒得更干好吸水的。”
  老板老神在在道:“菇要什么?白玉菇?香蕈?猴头菇?”
  莫文远盘算一下,白玉菇切丝后口感与鸡腿菇相似,咀嚼起来很有肉的感觉,而香蕈也就是香菇,是李三娘常买的,切成丁后与吸饱了汤汁的笋干加入豆酱翻炒,褐色的酱汁颤巍巍挂在蘑菇丁上,鲜香诱人。
  他道:“香蕈与白玉菇。”
  几分钟后他领着一篮子食材摇摇晃晃往家去了。
  “阿娘,香蕈与笋买来了。”
  “搁台上便是。”
  “供给寺庙的馒头,可决定了?”
  李三娘道:“香蕈笋馅儿、桃馅、酱青炒冬瓜,还有菘菜馅儿。”她皱眉道,“就是单纯菘菜馅味不够浓,还要寻些蔬菜一起烫了才是。”
  “就不知有何蔬果味道与肉相似。”
  莫文远道:“白玉菇啊。”
  李三娘万万没想到会从他口中得到答案,嗯了一声后猛地抬头。
  莫文远装可爱咂嘴巴道:“前几日阿娘做了,我和堂兄都说好吃,很有嚼劲跟肉一样。”说着他还拿出一把白玉菇道,“阿娘,晚上想吃菇。”
  李三娘可没闲心管晚饭了,羊肉猪肉多带一股腥气,她烹调时喜欢加入葱段与酱清,如果用相同方式做白玉菇,会如何?
  想到这她就把白玉菇从莫文远手上接过去道:“晚上做给你吃。”
  莫文远道:“先用油炒一下,再加入料酒,汁水更多味更香。”
  李三娘哭笑不得道:“晓得了。”
  ……
  到了饭点,莫小狗与莫文远坐在坐垫上,眼巴巴看向台前。
  莫小狗:“婶婶做了甚?好香。”
  莫文远随口道:“肉吧。”
  莫小狗:“但以往做肉味可没这么香。”鸡肉羊肉还好,与后世口味相似,但没劁过的猪总有股挥之不去的腥臊味,饶是李三娘用葱蒜压味,也挥之不去。
  但今日莫小狗却闻到了一股清新的香味。
  莫文远道:“许是换了别的肉。”
  莫小狗奇道:“莫非谁家跟耕牛死了?”
  不多时,一大碗黑乎乎的“炒肉”上桌,李三娘还切了笋丁放进去一同翻炒,用的油也是素油。
  素油即菜籽油,价格比荤油还贵,早在汉时,人们便开始尝试素油提炼,而北魏贾思勰的《齐民要术》中,也压榨取油的记载。
  长安僧侣众多,许多人又严守清规戒律,故而此地素油很有市场,无论是僧人还是富有的信众都会购买。
  李三娘见素油价高,虽有些心疼,却还是买了一瓮。
  她心说,素肉包子的价得定高些。
  “开吃吧。”
  三人的筷子齐齐扎到装满“肉”的碗中,莫小狗也不顾烫,直接塞入口中。
  “唔——”
  他含糊不清道:“太好吃了!”
  “婶婶这是牛肉?”
  李三娘摇摇头道:“是白玉菇。”
  莫小狗大惊:“白玉菇怎会有肉味?”
  “不,比肉还要好吃。”
  莫文远也为其味感到惊讶,这年代的猪肉实在不好吃,相较之下白玉菇伪装的肉丝味道更好。
  他道:“阿娘,这菜叫什么名字?”
  李三娘一锤定音道:“就叫素肉吧。”


第8章 
  三人吃了一顿满意的饭,饭后,莫小狗主动去洗锅碗瓢盆,李三娘则“严刑逼供”道:“做素肉的法子,你是怎想到的?”
  自家养的儿子,她当阿娘的还能不清楚,她家大郎年纪虽小,主意倒是很多,坊间谣传的神童莫过于他这样的,又加之前些日子在大兴善寺的遭遇,她越发相信大郎生而不凡,午夜梦回时,李三娘也会在榻上辗转反侧,嘟囔我儿不会是神仙转世?
  哎,管他是不是神仙转世,总归是我儿罢了。
  莫文远见装可爱也无法蒙混过关,便清清嗓子道:“素肉的做法,是我从梦里得知的。”
  李三娘狐疑道:“梦里?”
  莫文远一板一眼道:“不错,我入夜做梦,偶然看见仙人站在灶台前做素肉,随后他又将做法传我,让我应不时之需。”
  李三娘狐疑道:“真的?”她怎么听得像是他胡诌出来的?
  而且他以前灵光一现的时候就没有神仙托梦,怎么现在就突然托梦了?难道真是大兴善寺风水宝地人杰地灵,让大郎身上染了些佛气?
  她将信将疑地看了莫文远好几眼,终于放过这一话题,小孩儿在她转头后长呼一口气,心说这理由不能用第二回 了。
  他娘可不是个好糊弄的。
  但下次用什么理由?
  想到这,莫文远又忧郁地冒出了鼻涕泡泡。
  人生真艰难啊!
  ……
  八月十很快就到了,莫小狗推着小推车到大兴善寺,李三娘与莫文远跟在他身后,手上挎篮子。
  小推车是跟隔壁小商贩借来的,他今日正好有事,不欲往西市,李三娘便用五块蒸饼换来了小推车的临时使用权。
  这推车设计得妙,肚内掏空,固定不动时可添柴烧火,令笼中馒头热度不散,整一个移动灶台,此时天气热,馒头冷得慢,不需用到加热功能。
  蒸笼里放的都是素馅馒头,而三娘与莫文远篮子里的则是果味馒头,有桃馅儿,有李馅儿。
  同桃子一样,李子在北方也是大宗水果,它味道略酸,果汁揉入麦面,酸甜开胃,儿童妇女格外喜欢。
  慧远和尚在偏门处等两人,他身后还跟了好吃的胖和尚。
  胖和尚嗅觉灵敏,老远就捕捉到了空气中的面香,不停吸鼻子。
  等三人到门口后,慧远和尚与胖和尚行佛礼,将三人带入了大兴善寺内,莫文远是第一次进入寺院内部,再加上是几百年的名刹,更是好奇非常。
  大兴善寺是晋武帝年间所建,到贞观年间已有四百年的历史。
  一行人从山门东进入寺庙内,山门为二层歇山式建筑,侧面题有“庄严国土”四字,进门时,莫文远见金色屏障转瞬即逝,他不由道:“这是何物。”
  慧远和尚回头,一脸“你果然与我佛有缘”的表情,看的莫文远心口发堵,他慢悠悠道:“小郎君果然有慧根,此乃四大天王设下的屏障,妖魔鬼怪不得入寺。”
  莫文远:不!我不是!我没有!
  你休想忽悠我去说相声!
  开宝殿立于山门中轴线上,主供奉大肚弥勒佛,四大天王分随左右。
  莫文远一边看呈怒目金刚状的四大天王,一边心说这世界真是不科学。
  之后他们又路过藏经阁。
  中国古代共有四种藏书形式,分别是官府藏书、寺院藏书、私人藏书与书院藏书。
  寺院藏书收在藏经阁中,其为两层小楼,下层供佛,上层藏经,隋朝时大兴善寺内的经书数量已十分之巨,收录众经2257部,5310卷,还不包括未译梵本。
  胖和尚带三人绕过藏经阁道:“圣人欲兴佛,大开译场,令众僧翻译典籍,几年内,阁内藏书数量翻了一倍不止。”
  莫文远忽然道:“藏经阁内除了经书,还有其他类的书籍吗?”
  胖和尚笑呵呵道:“那是自然,经史子集、天文地理、农学概要,只要是你想的书,都能在阁内找到。”
  莫文远:“哦~”他陷入沉思,所以大兴善寺的藏经阁是他能接触到的唯一一座中小型图书馆吗?
  嗯,可以搞搞看。
  ……
  走过几间正殿终于进入僧侣住宿区,僧众住宿区比较靠后,房子也多是长条状的低矮平房。
  他们到时僧人们正在忙碌,早课已经结束,有的僧人扛着锄头准备去种田,有的在台前忙活做面饼,有的将经书摊在地上晒书。
  见李三娘他们同胖和尚慧远和尚一起来,僧众中传来骚动。
  “慧远师叔回来了!”
  “不了也在。”
  “包子来了?”
  “我都闻到味了!”
  其实蒸笼还没有打开,但看着乱成一团的僧人们,莫文远心中感叹,美食的力量果然是无穷的!
  僧人们比较有组织性,骚乱一会儿后就整齐列队,前排的僧人用渴望的眼神看向蒸笼,竹编笼子中似乎藏有无穷无尽的宝藏。
  慧远和尚咳嗽一声道:“就按现在顺序,一个一个领。”
  大兴善寺的僧人有朴素的投票概念,只要有超过半数的僧人认同饼屋的手艺,他们就能成为供应商。
  说难也难,说不难也不难。
  胖和尚不了排在最前头,他道:“馅有几种?”
  李三娘道:“甜的有桃馅、李馅,咸的有素肉……”
  听完素肉二字不了两眼放光:“肉?”
  慧远:“咳咳!”
  不了静若寒蝉,眼观鼻鼻观口口观心就是不说话。
  李三娘打圆场:“素肉,占了一个素字当然就不是肉,都是果蔬做的,油也是素油,法师不必担心。”
  不了勉强点头,他感到了隐秘的失望,却偏偏不能在慧远和尚面前表现出来,其实他一点都不介意肉不是素的,从进兴善寺开始,他就没有尝过肉味了!想着他便咬了口馒头,下一秒,不了眼睛睁大了。
  莫文远人小个矮,抬头捕捉到了不了表情漂移的全过程,他就像是中华小当家中的食客,在咬下馒头馅后,金色的光芒猛地从缺口中崩溅而出,将他的脸照射得熠熠生辉。
  不了:也!太!像!肉!了!吧!
  他听见了幸福来敲门的声响。
  和尚一个接着一个领包子,包括慧远和尚在内的绝大多数人都选择了素肉包子,名字很能勾起人的探究欲,不了的表情又太过夸张,谁都想探馅料的究竟。
  然一口下去,就连慧远和尚都惊了,他道:“素肉是什么做的?”
  恰巧莫文远就在他边上,便回答道:“肉是白玉菇所做,用菜籽油炒了后加入料酒,与裹了豆酱的笋条一起翻炒,滋味比猪肉还要妙。”
  慧远和尚道:“然。”
  素肉包子滋味之美,实为天下罕见。
  大兴善寺的和尚多年不曾闻肉味,素肉包子满足了他们内心深处对肉的念想,只要吃过包子的就没人不投赞成票,试吃大会结束后,李三娘的饼屋高票获选,成为大兴善寺的馒头供应商。
  李三娘:是时候扩大店面了。
  ……
  同时负担酒楼与大兴善寺的供应,饼屋现在的人有点忙不过来,李三娘决定雇两个知根底的,帮忙做活。
  她没将此事交给林大娘,反而自己上西市相熟店铺老板那询问,看有没有合适的人。
  酒肆的许三郎道:“何不从人牙子那买俩年轻娘子,卖身契捏在手里,任她们做甚也翻不出风浪。”他道,“我听闻今岁长安风调雨顺,泉州等地却遭遇了十年难得一遇的饥荒,这些时日,城内也涌入许多流民,三娘可要去看看?”
  流民中不少人为了活下去插草标自卖。
  大唐律有点好,10岁以下的孩子即使出于自愿,都不可自卖,否则做抢夺、诱骗人口认定,被查出来是要杀头的,这条律令大大减少流民鬻儿卖女的可能性。
  李三娘却有自己的考量,她婉拒道:“再说吧。”
  在三娘为了人手而纠结时,兴善寺的说客又上门了,慧远和尚笑眯眯对莫文远道:“小郎君可欲到寺内学习一番?”
  莫文远已经与李三娘商量好了,他道:“若我前往,藏经阁内的书是否能随我翻看?”
  慧远和尚道:“小郎君对何种书籍有意?”
  莫文远大大方方道:“经史子集之用、春耕秋实之法、炮凤烹龙之术,我皆有兴趣。”
  李三娘听闻藏经阁后也心动,她早逝的郎君就是清贫读书人出身,她也希望儿子能多读书,就算不考个一官半职,看书明志也是好的。而莫文远也有自己的盘算,以后他拿出新菜的做法,榨取豆油的方式,不就可以说从前人书中所得?
  既能丰富阅读量,又能找到合理的理由,真是一举两得。故而他与李三娘约好,如果能出入藏经阁,便到兴善寺中学习。
  慧远和尚点头道:“若是这些书,倒无妨。”
  莫文远点头道:“善,我欲往兴善寺学习。”
  慧远和尚闻后大喜,恨不得高歌一曲俗讲中的唱段,心心念念的小白菜竟同意入锅了!
  仿佛看见了新一代对外可降妖除魔,对内可在灶台忙活的得道高僧!
  莫文远:“……”
  不,我真的只是去寺庙读书的,目标是推动当代饮食发展,走美食发家致富的新道路。


第9章 
  莫文远并不是天天去兴善寺,其所在的靖善坊紧贴大明宫,与靠近西市的崇德坊相去甚远,用两条腿走,光是每日在路上所花时间就有一个时辰不止,他五岁不到,需要充足的休息,不会自我虐待,每日赶路。
  慧远和尚与李三娘说好了,三日派人来取一次馒头,届时会有毛驴筐载馒头,以便运输,莫文远就坐在毛驴背上一同前往大兴善寺,晚上坊门关前再派人将他送回。
  对此安排,母子俩都很满意,李三娘还专门帮莫文远做了个小挎包装水罐。
  她的针线功夫不比做饭手艺,很是普通,除非是贴身穿的小衣服是她不放心亲手做,其他都是直接包给擅针线的娘子,小挎包是在莫文远的指导下做成的,很有报童包的味道,外表不很好看,胜在针脚细密结实耐驮,挂在身上既可以解放双手,又能装很多东西。
  不了法师都将报童包捧在怀里啧啧称叹:“好包啊好包,改日我也做个。”他以为包是李三娘做的,赞赏道:“想不到三娘不仅在吃食上从不率由旧章,做针线也是如此。”
  莫文远才不抢风头,他道:“过两日让阿娘画个图样,给大师你带回去。”说完嘻嘻一笑,牙齿漏风。
  ……
  藏经阁内的书不可带出寺院,莫文远都是一早先进去挑书,随后带出来看,寺院并不禁止借阅者抄书,故而三娘专门给他买了纸,再按照莫文远的要求裁定成册,以线装订,令他写在线装本上抄笔记。
  他字算不上多好,只能说一笔一划写得工整,与抄书的僧人相比差的远了。
  莫文远很懂规矩,进藏书阁前先洗净双手,晾干,路过一楼时更是对供奉诸佛拜拜,跟他一同进阁的僧人心中熨帖,心说此子不愧与我佛有缘,总角之年未至就如此懂礼,竟一点都不像是平民百姓家的孩子。
  士族的小郎君小娘子在他这岁数都不见如此乖巧。
  经书、史书、农书、医书、杂记……唐代书没有在封面印名字的爱好,其装订形式更不是现代的线装书或者胶状书,无书脊可言。眼下距离雕版印刷术普及还有近两百年,书本的唯一流传形式就是抄书,故而摆放在藏经阁架上的是一卷卷卷轴,只有将卷轴打开才能看见其中的文字。
  藏经阁内管理卷轴的和尚跟莫文远介绍书籍种类,最后他在杂记中抽了一卷,带到光线明亮的书房里看了。
  大兴善寺除了寺庙之外,更是长安最大的译场,聚集来自世界各地的禅师,翻译梵文经的天竺僧人,前来学习的日本僧人,都在此行走。
  有了译场名头,兴善寺便不可同其他小寺庙一样,僧人除了做早课就是坐禅、外出做法事,他们中很大一部分都要学习。
  寺院内除了正殿以及和尚休息的寮屋之外,还盖了书房,制式同书院内的书房相似,莫文远被安排在一偏僻的小书房内看书,相对其他房间,这里的人最少,即使小孩子无聊了也不怕他打扰太多人。
  他的座位旁有僧侣几人,有的年纪大,有的年纪轻,忽看见一稚子进门像模像样地看书,也很惊讶,年轻的和尚心不够定,在抄写佛经的同时偷偷用眼角的余光看他,倒是莫文远不动如山,一双招子黏在卷轴上。
  说来也神奇,他随手一拿,拿到了道家的炼丹笔记,莫文远边看边吐槽,佛教莫不是也搞“知己知彼百战不殆”的套路,战略上蔑视敌人,战术上重视敌人,想要跃过道教抢信徒,就要了解他们的所作所为?
  胡思乱想一会儿,他差点都被自己逗笑了,好在莫文远还记得自己在书房,周围静悄悄,没让自己笑出声来干扰到其他人。
  看着看着,其中一段描述倒是吸引到他了。书中文字描述的是汉时淮南王刘安发明的炼丹术,描述时深情并茂,还配有图。
  莫文远不通炼丹术,那些图印在他眼中就像是诸葛武侯的八阵图,令他眼花缭乱,迷惑不解,但迷惑着迷惑着,他却明性了其中一幅图的真谛。
  上说淮南王刘安为求仙问道,重金招揽江湖方士,并同他最为信任的道人在八公山上求仙问道,炼丹著书,其中一位方士建议以山泉水磨制豆汁,又在其中加入石膏、汞水等等,意图炼成丸药,结果出现一方如二八年华女子肌肤般水滑白嫩的“白玉”,取名菽乳。
  豆汁、石膏……莫文远大惊,他们研制出来的不就是豆腐吗?!
  一时间与豆腐有关的各种食物名称跑入他脑中,莫文远由着性子在笔记本上奋笔疾书:豆腐、豆干、豆腐皮、豆浆、炸豆腐皮、素鸡……
  他越想越兴奋,素鸡可是“素肉”最好的材料了,比白玉菇的口感还要近似于肉,而且更便于烹调出各种味道;豆腐就更不用说了,冻豆腐、鲜豆腐,而且它和炸豆腐皮做馅也很好吃,他们家饼屋生意大爆炸指日可待。
  最最最难能可贵的是,和需要化学方法发酵的各种酱汁调味品不同,豆腐莫文远可是会做的!他们酒店的豆腐都是厨师亲自点卤做成,打广告的时候也算是一个卖点,而且杂记中记载了菽乳的做法,他根据其内容重制豆腐绝对是“师出有名”!
  他的脑海中已经建立起了庞大的豆制品王国!
  一定要让豆制品的美味席卷长安!
  耳边传来久违的系统任务触发提示音:
  [任务:探究豆腐的源头(1/1)]
  [奖励点:100]
  莫文远被系统的大方给震惊到了,上次做出桃子酱也不过才给了10点奖励点,现在仅仅是发现豆腐就给了100点,可见在种花国的美食历史上,豆制品占据了多么崇高的地位!
  他的思绪徜徉在豆制品海洋中,却没发现身边的年轻法师眼睛粘在了他的笔记本上,他纠结许久还是决定喊声放飞思想的同桌。
  年轻法师咳嗽一声道:“这位,小施主?”他也不知如何称呼莫文远是好,观他年纪也不过和寺内小沙弥类似,但打扮却是俗家子弟,看的书更是藏经阁的藏书,一般的小沙弥哪里能碰得到?
  莫文远道:“我?”还伸手指了下自己的鼻子。
  年轻僧人肃容道:“是。”
  为了不影响他人,他们的对话声音都小小的,莫文远无端感觉自己回到了现代图书馆,学生说话不敢大声,生怕惊扰到他人。
  莫文远从喉咙里挤出声:“大师,有何事?”
  年轻和尚道:“小施主手上的……书,可否借我看看?”
  莫文远啊了一声,看向自己的笔记本,他只在上面涂了些豆腐的字样,心说和尚肯定不知道这些名字是什么意思,就把本子给他看了。
  年轻和尚接过时小心翼翼,好像捧着什么不世出的珍宝,他将薄薄的书页一一翻过,感受轻薄纸张在手指间流过的触感,又很珍惜的抚摸麻布做得封面。
  李三娘找了一块用不着的硬麻布做封皮,稍稍收边后将麻布与书页用针线穿在一起,这不是什么技术活,就跟报童包一样,莫文远稍微提了两句就做出来的。昨晚之后李三娘少不得吐槽两句,言明书本皮太厚,她好不容易才找到了合适的粗针头穿过纸张,最开始甚至要一身力气的莫小狗用蛮力穿过去。
  面对劳顿的阿娘与帮了大忙后憨笑的莫小狗,他当然只能撒娇卖痴,让两人享受一番为人母与为人兄长的乐趣。
  身为现代人,莫文远已经习惯了翻书方式,但在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