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大唐第一厨-第5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莫文远听后汗颜,心道阿娘就是阿娘,手段是真高明,在如何堵住悠悠之口上也有独特的见地,更重要的是她提出的建议都很中肯,完全就是摒弃了唐代君臣的条条框框,一心撺掇自家儿子自保,这番话寻常妇人就算是心中想想,也是说不出口的,更不要说阿娘还教导他救个身份地位最高的官员了。
李三娘之眼界开阔,绝非常人可比拟的。
至于中黑羊,早以崇拜的眼神看向三娘了,眼中都闪烁着小星星。
李三娘认真道:“不管如何,西行之重在于自保,若路上遇见甚大事,令取糖之路不可前行,便立刻跑了,天大地大,有中黑羊和你一起走还怕甚,至于我等身在长安,你也不必担心,当今圣人是个仁爱的,不会为难孤儿寡母。”
莫文远听到这终于哭笑不得了,他道:“阿娘你也别多想,往返天竺大唐之间的行商僧人颇多,使者哪次出使不也都近乎全须全尾地回来了,怎会有大事摊到我头上?且放宽心,我定会好好保重自己,安全回长安。”
“若是方便,我也会忘长安城内寄些信件。”他小声道,“更不肖说中黑羊有与孙大圣相似的能耐,只要未出东土地界,我随时都可回来。”到了天竺后就没办法了,中黑羊说天竺限制他行动,不可缩地成寸。
李三娘这回也不说什么让他不要滥用中黑羊神通了,同样压低声音道:“那好,一有不对回来便是,你房间我可给你留好了,不让外人进入。”
中黑羊:“咩咩咩咩咩咩咩!”
嘿嘿嘿嘿嘿嘿嘿嘿,交给我吧!
好在娘俩对话时没有别人,真要给第三人听见了,怕是下巴都要被惊掉。
……
和西天取经不同,取糖队伍出发前无甚浩大的仪式,不过就是圣人勉励几句,正使被赋予文书,再带着御赐的宝物一同上路。
他们所走的路线与唐三藏略同,从长安出发,一路向西北走,先至兰州,后到玉门关。
汉代的玉门关修建在一望无际的戈壁滩上,唐代的玉门关位置略有转移,位于今瓜州双塔堡,隋炀帝设立伊吾郡以后,丝绸之路又开辟了由晋昌到伊吾的新北道,旅人无须绕道敦煌旧北道。
这些莫文远都是不知道的,皆是同行正使王玄策告诉他的。
同行不过数月,莫文远就已得到了所有人的好感,原因无他,他一手鬼斧神工的烹饪技术实在是让人欲罢不能,即便是再简陋的食材他都能拾掇出一锅美味佳肴,还有莫文远放在袖里乾坤中的那些干粮——
肉脯牛肉干香肠腊肠方便面……每吃一样众人就多被震撼一番,为何远行之干粮竟会如此美味!
王玄策等人初看莫文远从袖里乾坤中拿出锅碗瓢碰还有存放的干粮,都觉得此人实在是暴殄天物,竟然用神通干此事!
他们既然能被选入出使天竺的队伍,那都是见过世面的,什么幻术、神行千里之类的神通便是没有看过都也听说过,更不肖说莫文远降妖除魔的名声在外,他的俗讲总是与菩萨息息相关,此番出行更是有一很有灵性的坐骑。
有袖里乾坤之神通就不是甚事了。
但是!但是!寻常人就算有了袖里乾坤也是放兵器放珍宝放各色造价高昂之物,为什么到他这里所放物品就与吃脱不开关系了?
慧空和尚等人见怪不怪,他们早就料想到莫文远会如此行事,蹲在他肩膀上的硕鼠精与黄鼠狼精甚至欢呼出声。
而同行的官员们,在吃了一次他做的菜后就彻底噤声了。
哎,放就放吧放就放吧,做出来的吃食美味至极也配得上用神通存放食材了。
莫文远看着宏伟雄健的关口,从仅有的诗词记忆中扒拉出了王之涣的凉州词:“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词很悲壮,当年上学背诵这首诗时还没有甚体会,但现在,亲面玉门关,他却被眼前一望无际的浩荡景象给震撼到了,真实体会到了诗中的意境。
王玄策道:“且别看玉门关寂寥,附近也有我大唐的士兵驻扎,此地设千总一员,兵营驻防,我等手上有圣上之文书,可在兵营休整一至两日。”
王玄策乃天竺使团之正使,官职为朝散大夫。此番也是第一次前往天竺,但在走之前他搜集了不少资料,每到一处都能娓娓道来。莫文远很爱与此人相处,从他的谈吐中能听出对方广博的知识量,并且他不吝啬于在谈话中分享知识,与他相处莫文远学到了很多。
如果他了解历史,对王玄策的敬佩可能会更深一层,他可是不费一兵一卒就靠借兵灭掉天竺一小国的狠人!
对话还在继续。
“我等距离兵营还有多远?”
“再行一两个时辰就行了。”
“往哪里走?”
“向东直走便是。”
……
王玄策等人身负出驶天竺之重任,身份颇高,听闻使团众人到来,玉门关驻扎的千总亲自来迎接,他与王玄策说了几句话后便询问使团中众人之身份。
说到大兴善寺的和尚之流,千总的表情还没变,但才遇到莫文远的名字,他的脸色就不一般了。
“莫文远,你说的可是长安莫大郎,开李三娘酱油铺的那位?”
王玄策在京城的时间比较长,比起李三娘酱油铺更熟悉李三娘食肆,好在他下朝时也曾帮家中娘子打过酱油,故而说道李三娘酱油铺也不至于一问三不知。
“对,就是那位莫大郎。”他说着还对身后的莫文远招招手,让他出来。
莫文远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与自己有何干系?
千总目光如炬:“尔就是长安莫大郎?”
莫文远道:“是我没错。”
中黑羊看此人眼神,觉得是个威胁,便向前用自己并不宏伟的身躯阻挡住他的前行之路,还咩咩咩咩咩,发出了充满戾气的威胁声,奈何除了莫文远,在场人族都听不懂羊在说什么,就觉得他十分聒噪。
千总忽然朗声大笑道:“可算见到你了,酱油童子!”
莫文远差点绊倒在地,酱油童子?这名声几年没听见了?而且他已经不是酱油童子而是酱油青少年了,切莫与他提这土味外号。
王玄策也错愕道:“张千总,这……”
张千总爽朗会会收道:“王正使可不知,我等边关士兵日常所用吃食,十之八、九源于莫大郎之手。”他解释道,“酱油是直接从酱油铺子买的,而各色腌菜,多是从莫大郎之口流传来,托他之福,我等的伙食也好上许多。”
他唏嘘道:“酱油真乃神物,无论是用蒸饼蘸蘸还是在米饭上浇上一勺,都能让吃食变得鲜美无比,再加上一棵酸菜,滋味甚妙。”
还有一点,酸菜很容易腌制,腌制之后也能够存放很久,就算戈壁这里气候恶劣,他们也是能够腌酸菜放酸菜的,不过就是把菜运到玉门关比较艰难,但比之以前运送各种酱料,直接送菜来还是要容易许多的。
可以说莫文远做的吃食,大大提升了边关将士们的幸福指数,让他们吃的比原来好上许多。
这样一说众人就明白为何千总是这般态度了,莫文远被一通直白夸赞也很不好意思道:“某做吃食能够有利边关将士,再好不过。”更多的话他也说不出。
士兵们扎堆在一起,千总将莫文远前来的消息传递给众人,他们在训练过后纷纷议论此事,有些距离使团驻扎队伍近的,还探头探脑,试图一观莫文远。
“那就是莫大郎!”
“还是一少年人?”
“嗨,我以为莫大郎的身量还会再高些。”
“少年人就少年人,能做出酱油酸菜,可不就是年轻有为。”
“确实确实。”
莫文远听见这些人说话怪不好意思的,又觉玉门关条件艰苦,这些将士驻扎于此,着实不易,他很想要为这些人做点什么,便对张千总道:“敢问千总眼下可有甚供应给众将士的食材,诸位将士镇守边疆,劳苦功高,我虽不才,一手做菜本事还是能拿出手的,难得有机会便想做些吃食,同将士们同吃。”
莫文远的厨名张千总大抵是听说过的,所以他一口答应了莫文远的请求,直接将他领去看了将领们的伙食。
玉门关在凉州境内,此地蛮族众多,天气恶劣,谷物农物蛮族们是不大种的,但他们牧羊却是一把好手,再加上州内有大片的平原,草场众多,故放牧之人不少,羊的价格也相对便宜。
羊价格低廉,将士们吃羊肉味的机会也相对增多,谁叫凉州地界羊肉价格比蔬菜还要便宜些。
但有的吃不代表好吃,伙房烹饪羊肉的技术十分单一,除了炙烤就是蒸煮,羊肉本身腥臊味就大,让他们一蒸,味道更是可怕至极。许多将士宁愿啃蒸饼都不愿意吃羊肉,可见滋味有多差。
现在张千总将莫文远领到食材面前,与他想的一样,新鲜蔬菜是万万没有的,羊有几头,此外就是蒸饼酱油稻谷面粉等物。
蒸饼的数量多,保质期也短,张千总嘱咐道:“能吃蒸饼就先把蒸饼吃了罢!蒸饼不耐放,发毛变绿,就不好吃了。”即便不好吃他们还得吃下去,因为军队的物资有限,浪费实在可耻。
莫文远点点道:“先吃蒸饼?我晓得了!”
张千总听他爽利的应答,放心不少,只等看他能做些什么样的成品出来。
他又道:“这几头羊都是活羊,可要我找人料理了再送来?”
莫文远道:“不用不用,我一个人也使得。”
他没有说谎,有了厨神系统的补助,莫文远又勤于练习,这么多年下来,他几乎就是个全才,精通各种刀法烹饪之术。
庖丁解羊也是如此,这可是他从小学习到的能力,这么多年下来技艺早已到了纯熟的地步,就是肉贩子也不一定肢解得比他好!
难得有机会小事牛刀,莫文远自然不会放过。
他配备上了最大的一把刀,莫文远有一套刀具,无论是大开大合的切骨刀,还是最后精细雕刻的小刀,都在配备之中。每把刀有每把刀的用法,最大最长的那把是他专门用来切骨解羊与猪的,一年下来,动刀也就寥寥几次。
切骨大砍刀做的与现代大马革士刀有异曲同工之妙,刀面上布满了花纹。正是这种纹理让刀更加锋利,可以吧皮肉完美分开。
莫文远挥动它,就好像是在驱使自己身体自己手脚的一部分,运用自如。
羊的骨头被堆在一起,羊的肉被堆在另一边,骨头上的肉被剃得干干净净,阳光下看不见一点儿血丝,肉被按照部分放在盆中,切骨刀改换一般菜刀,开始剁碎。
打看见羊肉与饼时,他就知道菜该怎么做了,兵营人多,做菜多精致是不可能的,莫文远决定按照大锅饭的做法,量足味好即刻起。
羊肉被切成了不大的小块,放入大鼎中,也多亏了易牙鼎的千变万化之能,他工作轻松不少。
葱姜蒜是容易保存容易种植的调味料,即便是在遥远的凉州也是应有尽有,大葱切成段,大蒜掰成一瓣一瓣,生姜切片,种种调味料被一起扔进大鼎中。
花椒在没有辣椒的唐代被大量种植,他反手抓了一大把扔进鼎中,除此之外莫文远还扔了一种香料,此香料是他走上丝绸之路后才开始用的。
此香料名为毕拔,《齐民要术》中有记载过此类香料的用途,它原是印度的香料,又被人带回东土种植,其味辛香,略带刺激,唐人将其称为长胡椒。
内陆的气候并不适合种植毕拔,倒是凉州等地有颇多天竺行商经过,带来不少毕拔与其种子,本地偏干的土壤很适合养育它。
莫文远第一次接触此类香料,就被其低廉的价格与同胡椒相似的作用给震惊到了,然后当然是,不要钱地拼命往锅里撒了!
遮盖住羊肉腥臊味的方法有很多,选择本就体味轻的上等羊肉,用香料浸泡的方式去味,片成薄片后再洗干净等等等等,不过显然,眼下情况并不适合这些方法,所以他决定用毕拔的辛辣味盖住羊肉的腥味,等一锅炖下来后食客吃在嘴中只能感觉到肉的鲜美与让他们浑身热血沸腾的辣。
各种调味料与羊肉混合在一起,莫文远开了瓶酒,再开了罐豆瓣酱倒进去,随后用大木棍用力翻搅,搅拌均匀。
蒸饼交给中黑羊帮忙处理,他的要求并不高,只要用刀把蒸饼切薄切成条就足够了,中黑羊的人形有很不错的刀功,切出来的条条能够完美达成他的要求。
易牙鼎变得更大更脆更薄,少量的,将士们一天可用的油被倒入了易牙鼎的地步,力大无穷的莫文远将油荡漾开,薄饼条条被下入锅中,他用铁铲翻炒,让其表面染上诱人的金黄色。
羊肉紧随其后,它们裹挟着酱料被一起倒入其中,水珠与油花接触,“滋啦滋啦”的油炸声猛地传入众人耳中,白色的烟雾在锅顶部升腾,旷野荒漠的凉风将羊肉焖饼的香味传递到四面八方。
“好香!”
“是甚味?”
将士们的口水已经从喉咙中涌出来了!
羊肉裹挟着豆瓣酱,被炒至棕色,金黄色的饼皮上酱料摇摇欲坠,毕拔等调味料均匀地分布在菜中,热气冉冉升起。
将士们排成长龙队,捧着碗打饭,吸饱了酱汁的蒸饼变得扁平,一点点油花足以让其绽放出诱人的焦香为,羊肉块上豆瓣酱摇摇欲滴,毕拔的辛辣盖过了腥味,纯然的肉香在鼻孔中钻啊钻。
他忍不住了,先架起一块肉,塞入口中。
嗯!
水与酒相混合,在翻炒的过程中挤入肉的夹缝中,每块羊肉已不仅仅是羊肉,他们中还有酱油的鲜,还有豆瓣酱的咸,还有新香料的辣,肉在口中咀嚼,随着每一次牙齿上下开合,都有更多的料汁挤出,牙齿中满是豆子的香味。
蒸饼的味就更妙了,被翻炒过的面饼本就是无上的美味,更别说他们还吸饱了汤汁,外壳酥脆,内里柔软,会吃的将士都先用面饼擦过碗中的料再塞入口中。
这是蒸饼?这是羊肉?
天知道羊肉与蒸饼怎会有如此好的味!
第73章
出玉门关往西走就是沙漠; 千里黄沙,一望无垠。
黄沙间行走的并非就只有使团成员; 丝绸之路上有许多西域的胡商; 深目高鼻携带大量货物; 遇见使团成员后有的就地做生意,卖些他们需要的食材香料; 有的则是点个头就向前接着走。就莫文远看来,丝绸之路中的沙漠远不如他想的那般荒芜; 甚至还挺热闹。
在沙漠边缘他们偶遇胡商车队,恰好莫文远的香料用了大半,准备补充,其他人也有些要买的物什; 便与沪上队伍进行交易。
他想不到的是; 在胡商的货物中竟然发现了一物。
“这是何物?”莫文远指向种在花盆中的棉花颤颤巍巍道。
胡商道:“此物名为白叠子,乃是一种花。”
花???
莫文远表示这答案自己以前完全没有想到过,不过真要说的话; 棉花棉花,好像也是花的一种?
那胡商见莫文远不说话,以为他也被白叠子的花朵给惊到了; 此花在东土大唐卖得很贵,只有达官贵人才能买得起; 街上是万万见不到的,他解释道:“此花样式与寻常花朵不同,价格也很贵; 然其花期也长,只要不主动摘取白花,便能一直盛开。”
莫文远道:“那此花价格如何?”
沪上道:“小小一盆就要五十两。”
价格也太巨了!
胡商道:“郎君若真想要,不妨去天竺各国看看,此花在天竺种植,据说梵衍那国等地有大量的白叠子种植在河岸旁,在那些国度,白叠子不很值钱,种子更加便宜。”言下之意莫文远可以到那些地方弄点种子回来。
“但据说白叠子之种不是任何地方都可种的,就我所知大唐几乎无人种植此花,郎君可要想好了。”
莫文远连忙谢过对方的好意,决心等到了天竺好好囤点棉花种子,最好能在国内大量l种植,当然了,他现在身处使团队伍中,如果能说服王玄策等人,让他们看见棉花的可应用之处,不愁带不回来。
王玄策等人买好需要的货物,看莫文远还在同胡商聊天,便走过去看看道:“莫大郎可有看上眼的货物?”
莫文远笑道:“有是有,然而此物要价太高,我囊中羞涩不欲购买,准备到天竺再看看此物。”
王玄策好奇道:“甚物?”
莫文远用手一指棉花道:“便是白叠子。”
白叠子在唐代着实是小众物,便是见多识广如王玄策都没有见过,他看此花又听闻了白叠子的价格,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实在不知莫文远为何想要购买此物,总不能是被花之外表倾倒了吧?在他印象中莫大郎并非爱花之人。
莫文远道:“此物之妙用,光看这一点点花是察觉不出的,还是待我等到了天竺找到种植田再说。”他张嘴又开始鬼吹,“王正使可信,我在梦中浏览菩萨之住所,南海普陀山紫竹林,在那地看了无数的珍惜植物,每种都有利于天下百姓,白叠子是普陀山种植的花之一。”
菩萨:???
忽然被戳。
莫文远与观音菩萨之关系王玄策也在俗讲中听过,他也想不到看上去温文尔雅的莫大郎会假托神仙之名信口开河,故而表情严肃道:“竟然是在梦游普陀山时看过的花,定有其值得称道之处,等到天竺后还请莫大郎告予我等此花的特殊之处,若有利于民生定要带回大唐呈给圣人。”
听见王玄策这话,莫文远几乎是心花怒放,心说要的就是你这话!
中黑羊比较懂莫文远,听到菩萨出场就知道他在吹牛逼了,但等王玄策离开后他却咩咩咩咩咩上前问道:白叠子可以怎么吃?
他理所当然认为莫文远看重的植物肯定是能吃的,白叠子就他闻来气味平平,连花香都没有,却难免有特殊之处,否则他为何拽出了菩萨?
可惜的是,中黑羊此次却失算了,他道:“白叠子还真不可吃。”
中黑羊:???
仿佛被欺骗了感情。
……
等莫文远走到龟兹国时,他在凉州城内托人送往长安的书信终于到家了。
临行前是说一有甚不对就让中黑羊驮着莫文远归家,但这不是没什么不对的?所以他便一路踏踏实实消消停停跟着使团队伍走,就偶尔有机会送信回家,给家里人报平安。
是日,李三娘正坐在后院里算账,忽然听见有人在院落前朗声道:“光德坊李三娘在否,莫大郎莫文远有信件来。”
李三娘听见此话立刻一个猛子蹿出去,哪管衣着是否妥帖云鬓是否松散,她简直就像沙漠中的渴水旅人发现了绿洲,满心满眼都是“水,水,水,水,水”,此时此刻,信字在她脑海中不断回荡,恨不得立马就读到莫文远亲写的文字。
那送信之人常常干此事,见到李三娘如此形状也不奇怪,立刻把信给她,还说在凉州看见莫大郎,他精神饱满,身体很好,让李三娘不必担心。
李三娘回屋拆信,赵二娘此时也在长安店,听闻莫文远来信,立刻进屋里子看。
信件内容很多,写了满满三张纸,前一张写了沿途见闻,像是玉门关外大漠孤烟之场景,以及凉州的地产风貌都一一介绍过,为了为了防止李三娘担心自己,莫文远还说自己身体健康,让阿娘切莫担心。
写着写着就开始讲些他沿途发现了哪些美食,又寻到了什么新吃食做法,还道凉州的羊肉价格低廉,只有长安城羊肉不到一半的价格。
便是她看此价格都感心动:“若是能把凉州城的羊肉运到长安来卖就好了。”她沉思道,“或是在本地加工了羊肉到我们这卖?便是天高路远,路上又有折损,价格上还是占优。”
赵二娘道:“若真能加工倒也可以,但有甚羊肉加工后的吃食可保存如此之久?凉州到长安实在是路远,几个月是要走到的。”
“确实,哎,待我再想想吧。”
……
转眼间,旅途已过去大半,莫文远等人进入了龟兹国的领地。龟兹是古代西域大国,也是丝绸之路上的中西交通要冲,此地不仅受到了古中国文明的影响,古印度文明,希腊文明,波斯文明也同样给此地留下了深远的影响。
初进龟兹地域,满目都是黄沙,这黄沙与玉门关的还不同,并非戈壁,而是真正属于沙漠地带的黄土沙粒,别说是莫文远,就算是中黑羊看后都震惊了,他“咩咩咩咩咩”问询道:此地可以住人?
莫文远道:“大概是不能吧。”他抬头对王玄策道,“王大夫,龟兹国之人可是住在此地?”
“龟兹人并非住在沙漠中,黄土中间有绿洲,他们以绿洲为中心,建立城市。”
慧空和尚对此也颇有了解,有传说佛教是从龟兹传入中原,早在几百年前龟兹就深受佛文化影响,信徒众多,正史中唐玄奘写《大唐西域记》就有记载:“伽蓝百余所。僧徒五千余人习学小乘教说一切有部。经教律仪取则印度。”
他道:“龟兹国之都城名为伊逻卢城,依山傍水,群山环绕,佛寺众多,住持曾与龟兹僧人交谈,言此地僧侣佛法精深。”他道,“据说龟兹之人所用言语也与梵语类似。”
莫文远和中黑羊听后,都觉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