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重生成渣攻的腿部挂件-第1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桓凛刻得认真专注,似乎每一刻刀下去,都是落在他的心间,然而,却没有任何血留下来。
  若是可以,谢盏这辈子都不想和桓凛说话的。他和桓凛的缘已经断了。
  “桓凛。”谢盏走到了他的身边,低声唤了一句。
  桓凛拿着刻刀的手突然抖了一下,那尖锐的刀剑刺进了手中,红色的鲜血顿时喷涌而出,桓凛却恍然未觉,而是抬起头,目光茫然地望着前方。
  “阿盏。”桓凛屏住呼吸,唤了一声,眼睛睁着,都不敢眨眼。
  然而,回应他的只有一阵淡淡的风。风过无痕,什么都没有留下。桓凛那莫名腾起的希望顿时灭了,一点渣都不剩。
  鲜血沾染了灵牌,那字变了色,桓凛连忙用袖子去擦,擦的淡色的衣物沾染上了一片血块,湿淋淋的。
  谢盏看着桓凛那神经兮兮的模样,知道他是看不见自己的。他无法从桓凛口中问出真相,又该去何处寻找真相呢?
  他的身世成了他转世的一个劫,让他无法安心去转世。在这二十余日里,他一定要知道自己的阿娘究竟是何人。
  自司马帝去世后,朝廷一直有些不安稳,而新帝看起来也变了许多。撕下了仁德的面具,桓凛的手段开始变得狠厉起来。盘踞江左的世家们,早已习惯了安逸的生活,是遇弱则强,遇强则弱,桓凛仁德时,世家们得寸进尺、争夺不休,而桓凛强硬起来,世家们倒不敢做声了。
  然而,今日发生的事,世家们则不得不做声了。皇帝居然要追封谢家三子为琅琊王,灵牌入太庙。世家一向瞧不上以色侍君的谢盏,若是谢盏入了太庙,便是一巴掌狠狠地打在了他们的脸上。
  朝堂上一片争吵之声,皆是说谢盏无功无德,根本不配入太庙。
  桓凛被他们吵得头疼,目光不禁落在那众人唯一的不同之中:“陈贺之,你觉得如何?”
  陈贺之是阿盏死后,唯一替他说过话的人。桓凛对他的感觉是十分矛盾的,一则有些酸酸的,似乎是嫉恨,二则这般情况下,唯一想要拉一个支持自己的人,免得弄得太僵。
  桓凛与陈贺之便隔着一众朝臣遥遥相望,陈贺之穿着宽厚的袍子,双手放在袖子中,悠悠地站在那里,那双眼中带着的情绪复杂难懂。
  “陛下,臣以为,不妥。”陈贺之道。
  皇帝的后妃也是入太庙的,皇帝死后,便是相伴左右了。兄弟与后妃,根本无法界定。
  桓凛的目光冷了下去,站起身来,身上带着一股不容忤逆的气势:“朕意已决,勿需多言。”
  皇帝转身离去,留下一众差点吐血的朝臣们。
  乌衣巷,谢府。
  王氏的身体本就有些不好,自那日皇帝来了之后,她便时常陷入了旧日的噩梦中,夜里不得睡,第二日便病了起来。皇帝将谢盏的灵位从谢府带了出去,竟要强行入太庙,入的不是司马家的太庙,而是他桓家的太庙。
  这其中的意味便截然不同了。
  王氏的病又重了几分。这一下,谢府中便又多了一个病人。
  “我就说是谢盏那个短命鬼在作祟,现在倒好了,作祟的更厉害了,竟挑到阿娘的身上。”谢则是被人抬着去看王氏的,见到她,又不由道。
  王氏被他说得气又更加虚了几分。
  “二郎,即日你便启程回荆州。”门外站着一个人,道。
  那人的年岁稍长,一身白色的宽袍,黑发如墨,眉目俊朗,他的气度是谢家几兄弟加起来都比不上的,这便是善行书、通音乐、性情闲雅温和,素有江左风流宰相之称的名士谢何。
  谢何话一出,谢则便不敢再说话了。
  谢则又被人抬了出去,房间里便只剩下谢何和王氏二来了。
  “阿尤,你宽心一些,旧日的事便莫要想了。”谢何安慰道,替她掖了掖被角。
  王氏躺在那里,脸色发白,眼泪不禁从眼角落了下来:“妾不如郎君宽心,自四郎病了,妾便愧疚不安,当年,是妾未曾护好四郎。”
  谢何叹了一口气:“若真宽心,也不会这般了。阿尤,当年的事,不是你的错。”
  谢何端着药碗,喂王氏喝了药后便道:“我入宫去看看吧。”
  自旧朝灭,新朝立后,谢何便再也未踏足皇宫一次。他从心底觉得桓凛是乱臣贼子,然而为了谢家荣华,便一直隐忍不发,只用这些默默地表示自己的不满。
  谢何的名气太大了,北至北秦、北燕,都闻谢何风度。桓凛当年与谢何不过一面之缘,便觉其身上带着清风之气。然而因为阿盏的事,他对这位东晋名士早已没了初时的尊重。
  太极殿已经弃之不用,皇帝起居接见朝臣都已搬到西殿。
  “谢公入宫见朕,倒是难得。”桓凛道。他的面色难得舒缓。
  谢何坐在那里,脸上带着淡淡的笑:“陛下言重了,我身体不适,一直在会稽休养,近日才回建康。”
  两人又寒暄一番,谢何突然道:“子凝的灵位,还是入我谢家吧。”
  这才是谢何今日来的理由。一众世家吐血的同时,自然也将谢家置于风尖浪口了,谢何也终于忍不住了。
  看来这世上都是俗人。
  “阿盏若是入了谢家,对于谢夫人来说,未必不是一根刺。”桓凛道。
  “当年之事,不过是我们这一辈之间的恩恩怨怨,与子凝无关,不该令他无家可归。”谢何道。
  桓凛突然笑了。
  在一旁听着看着的谢盏也笑了。这世上哪来的清秀明达、公允明断的翩翩君子?不过是看谁装得像罢了。
  “当年南陵公主见谢公一眼,便一见倾心,不顾谢公已有妻子强行下嫁,欲与夫人平起平坐,共为正妻。公主嫁入谢府后,谢公并未碰她分毫,南陵公主不满之下便对谢公下药,怀上孩子。这孩子的得来并非谢公所愿,谢公不喜是人之常情。”桓凛道。
  谢盏在一旁听得已经呆了,这便是真相吗?他的母亲并非谢府的下人,而是南陵公主?只是如此,公主强行下嫁并非丑事,更有公主蓄养男宠,也都记在史书之上了。后来,南陵公主为何病逝,史书上未记载一分一毫,仿佛是要刻意抹掉那一段旧事一般?谢盏总觉得事实不止这么简单。
  当听到‘南陵公主’四个字的时候,谢何的眉头皱了起来,脸上露出厌恶的表情,那厌恶毫不掩饰,显然对她已是怨恨至极。
  “南陵确实担得上‘毒妇’二字。”谢何道,“当年我不该遵从太后懿旨,娶她入门的。抑或说,在我出征之时,便该杀了她的。”
  当年的谢家与现在的谢家不可同日而语。淝水一战后,谢家才有了足够抗衡皇权的能力。但是在那之前,谢家上面有王家和庾家,皇后是庾家的,南陵公主又是庾皇后的长女,受尽宠爱,谢何根本没有能力可以拒绝。谢何抗婚,便意味着得罪司马家和庾家,很有可能被打压的一蹶不振,陈郡谢氏也就此没落。
  看着谢何面无表情地说着要杀了那可能是他母亲的人,谢盏的心中有种说不出的不快。无论原因如何,但是亲疏有别,他已经站在了他的母亲那边。
  “两位夫人都身怀有孕,然而北秦屡屡挑衅,谢公不得不出征与北秦一战。南陵公主面上愿与王夫人平起平坐,心中却不忿,恰好王夫人与她的身孕不过前后几日,她便愈加怨恨起来。趁着谢公不在,南陵公主屡次谋害王夫人。听闻王夫人生育的时候,差点一尸两命。”桓凛道。
  谢何的面色彻底变了:“她千方百计地对阿尤下毒,却没想到毒竟然落到了自己的肚子里。报应不爽,阿尤没事,她却毒死了自己。”
  淝水之战,谢家功劳居首,后来元熙帝继位,庾家势力没落,谢家风头正盛,元熙为了安抚谢家,便将这段旧事压了下去。南陵公主也因此成了史书上记载寥寥数笔的人。
  原来这便是史书上可以要抹除的丑闻。南陵公主嚣张跋扈,却没想到竟然嚣张跋扈到这种程度,趁着谢何不在,竟想谋杀了王氏和她腹中的孩子。
  谢盏心中突然有些惶惶然,如果他的生母真是这般的人,那么谢何和谢家兄弟那般对他根本是情理之中。谢家愿意将他养大便已经是恩惠,王氏给他吃穿,令他读书,替他求亲,竟是宽厚仁慈了。
  应该是他对不起王氏的。
  只是在他的想象中,他的母亲不该是这般狠毒的人啊。她可以不是满腹诗书,但是至少是温柔如水的,她可以脾性不好,但是至少不会无故害人。
  这番话后,谢何自然没有了顾及大局,顾及谢家面子的心情了。想到南陵公主的恶毒,他又如何会令谢盏的灵位入谢府?
  谢何告辞离去,桓凛的脑海中突然有什么东西一闪而过,包括前几日,他在谢府之中,见到王氏的事。那妇人清新秀雅的眉眼从他的脑海中闪过,桓凛不由得道:“谢公,你可否觉得阿盏的眉眼与谢夫人很像?”
  
  第038章 身世(四)
  
  终于还是如了桓凛的愿,谢盏的灵位入了太庙。
  入太庙并非简单地将灵位放入太庙中便可以了,而是要经过一段冗长的仪式。再加之还有封王的相关事务,这仪式便更加长了。主持这一仪式的是陈贺之。
  陈贺之本是言官,这太庙之事应当由钦天监负责,让陈贺之来做这等事便有些莫名其妙了。皇帝下命令时,语气意味深长。陈贺之倒是镇定,坦然地接受了皇命。这其中的意味,陈贺之又岂会不知?
  说是封王入太庙,其实重点在后者。谢盏姓氏是谢,又无功绩,何德何能能封王,皇帝要的不过一个让他顺理成章入太庙的理由。总不能直接将他封为皇后,再送入太庙,这太直接了,这让一众朝臣情何以堪?又令那显阳殿中的皇后情何以堪?
  虽然说,此时的皇帝可能不会在乎这些了。但是桓凛还是要顾念着阿盏的想法的,以皇后入太庙,便真的坐实了两代佞幸的名声了。
  而陈贺之做的事,便像是将皇后送到皇帝身边一般,区别在于,皇后是男子,而且死了。
  陈贺之感觉到了桓凛对自己莫名的敌意,尤其是在对谢盏的事上,若是其他人,或许觉得莫名其妙,而陈贺之,却像是突然了然。
  他其实是心中有鬼之人。
  “陈大人,仪式已经完毕了,您还在这里作甚呢?”与他同行的官员见他直直地站在太庙门口,目光落在那一众牌位之上,不由地问道。
  那里面摆的都是桓氏祖先。功不及主,对于桓凛大肆追封自己祖上的事,士族之间颇有怨言的。然而站在桓凛这边,便也知道他这般做的理由了,谯国桓氏一直被一众士族看不起,桓家两代人,出生入死,不过想为桓家讨个尊位。桓凛为帝,又怎可能不趁机尊其祖宗?
  所以纵使桓凛是楚第一代君王,太庙中的灵位依旧很多。
  陈贺之的目光直直地落在一个地方,目光幽远:“初见时风神秀彻,那时便好奇,他会归于何处,却没想到竟是在此处。”
  “陈大人,您在说什么呢?”那人听他低声囔囔,好奇问道。
  “我在思考晚上是吃烤猪耳,还是腌猪蹄。”陈贺之看着眼前肥头大耳的同僚,一本正经道。
  那人被他盯得头皮发麻,都在这般地方还想着吃,那人顿时没了好奇之心。陈贺之本来就疯疯癫癫,他就不该多问。
  生前不在一起,死后灵位摆在一起又有何意义?
  谢盏对于桓凛的所作所为感到费解。当然,这并不是最费解的,桓凛本来恨不得他死,如今又像是爱他至深,甚至要死后同穴,才是怪异。
  他总觉得自己的魂魄跟在宋砚身边几日,这桓凛就像突然换了一个人一般。又像是那十年不过一场梦,如今这个桓凛才是他们朝夕相处时的那个桓凛,那个爱他至深的桓凛。
  然而他已经死了,他们的缘在他喝下那杯鸩酒的时候便彻底断了,爱与不爱于他也无甚意义了。
  生与死已是他们二人之间最大的隔阂。
  他此时心中想的念的,莫过于他亲生母亲的事。
  他的母亲真的是南陵公主吗?
  那个名字对他来说完全陌生,他无法想象他的母亲会是这样的人。
  虽是一人一鬼,话都通不了,桓凛想得其实也是这个问题。
  当局者迷,因为那段惨痛的旧事,恐怕整个谢家都不曾正眼看过阿盏,所以也不曾想到这一层面上去。而于他而言,阿盏的容貌已经刻在心底,当他初见王氏的时候,便觉得有些眼熟。他之所以将那句话说给谢何听,也是看不惯他对阿盏避之不及的模样。
  只是这根本是毫不相干的两个人也会有相像的,他未曾见过南陵公主,说不定阿盏的眉眼更像南陵公主呢?
  这些都无法确定。只是当初属下向桓凛禀报阿盏的身世时,他也是觉得难以置信。阿盏那般清新秀雅的人,怎么也不像那个恶毒公主的儿子。阿盏是谢家几兄弟里最像谢何的人,谢何内里是什么样的人不好说,外表上绝对是风姿卓绝的名士。
  他无论怎么猜都只是猜测,于是便着了人去查。只是这是二十年前的事了,那些旧人死的死,走的走,要查起来并不简单。
  夜里,桓凛坐在殿外的院子中,手中紧紧地握着玉佩,目光则盯着那清亮的月亮,默默地算着日子。
  下个月十五,他就可以见到阿盏了吧。
  任何人都有趋利避害的本能,而那害一旦严重到令他彻底崩溃的可能,人也会下意识地完全杜绝了那种可能。因此在桓凛的意识中便是,下个月十五,阿盏一定能活过来。
  这已经成了他唯一的期待。他唯一能做的便是等。
  谢府之中同样不得安宁。
  近几日,王氏的病突然好了一些,只是心中郁闷积压,脸色依旧不好看。
  “谢郎,你可是有心事?”王氏看着窗边站着的谢何,不禁问道。
  自谢何入宫以来,她便发现他有些不一样了,像是一副心事重重的样子。
  谢何的目光落在王氏的脸上,盘桓许久,不像留恋,反倒像是在思索什么。
  王氏被他看得有些不自在:“谢郎,你在看什么?”
  “阿尤,可记得当年王大人说过一句话,说三郎和阿休是最像的。”谢何突然道。
  谢盏与谢芝兰最相像,无论是样貌,还是气质。当年,四郎也不是没在宫中走动过,元熙帝为何独独挑中谢盏,便也说明了这个道理。而他们二人,本不是同母所出,为何生得最像?他想到了桓凛的那句话,若桓凛说的是真的……结合这几年他与夫人的所作所为,根本无法接受这种事实。希望是他多想了吧。
  “谢郎这话是何意?”王氏聪慧,自然知道他话中有话。
  谢何却突然转了话题:“阿尤,当年东边院子里的下人,是都处置了吗?”
  王氏的眼神冷了下去:“是啊,全杀了,谢郎怎么突然问起这件事?可是进宫后陛下说了什么?”
  谢何迟疑了一下,然后道:“无事。阿尤,你好好歇着吧。”
  谢何从王氏的院子出来,心事更加重了,又去了四郎的院子。四郎自幼身体不好,都是从娘胎里带出来的毛病。
  四郎一病,整个谢家便紧张地不得了,谢则年后便留在了谢家,而谢何也特意从会稽赶了回来。
  四郎自幼身体不好,谢氏夫妇和谢家年长一些的孩子都觉得,是因为四郎还在王氏腹中的时候,南陵毒害王氏,导致诞下的孩子也体弱多病。因为那些旧事,谢氏夫妇格外宠这个孩子,也养成了他娇生惯养的性子,什么都要最好的。
  谢何还未走进房间,一股浓重的药味扑面而来。他刚推开门,一个药碗便从里面被扔了出来:“我不喝了,苦死了,就让我死了算了!”
  谢何没有立即进去,而是不由得想着,南陵的身子里也是种了毒的。
  王氏并非普通的弱女子,总不能一直被人害着。南陵势大,却比不过王氏聪慧。这也是后来两败俱伤的原因。
  怀疑的种子一旦种下了,往日里看似理所当然的事,也充满了疑点。谢何走了进去,四郎躺在床上,整个人都瘦了一圈,表情很不开心。见了谢何,他便收敛了那些戾气,平和着气息道:“父亲来了。”
  谢何有些心不在焉,只是盯着四郎的脸看着。他生病许久,整个人看起来十分惨白,谢何不知为何突然想到了当年他从战场中归来时,看到南陵躺在棺木中的样子。
  “阿爹,二哥呢?他说要带我出去走走的。”四郎问道。
  “你的年岁也不小了,还想着玩的事。”谢何的语气不由得有些严厉。
  谢何待他一向宽容,四郎不由得有些不自在:“反正我也活不了多久了,还不如多玩玩。阿爹,我最近总觉得有个人站在门口看着我,像极了那个短命鬼。”
  “谢盏的年岁与你相当……”谢何道,心中有些不快。
  “所以他死了便非要拉着我吗?”四郎面色笼罩着一层阴郁之气,往床上一躺,捂着胸口又咳嗽起来,咳得像是要把五脏六腑都咳出来。
  谢何不由地有些心神不宁,四郎毕竟是一直宠着的,许多事都成了习惯。他安抚了一番,才离去。
  走出来的时候,外面明明是大太阳,他却觉得自己身上像是萦绕着一层阴气。
  王氏身体不好,谢何本是不想提这件事的。只是他想了几日,最后觉得疑点越来越多,多到不能再继续隐瞒了,终于跟王氏提起了这件事。
  王氏听闻这件事后,先是一惊,下意识地想要反驳,然而反驳的话到了喉咙口,还是咽了下去。四郎是她养了二十几年的儿子,如今突然有人说四郎可能不是她的儿子,她自然接受不了。
  “我细想过了,三郎的眉眼,是和你有点像。”谢何道。
  谢家兄弟姐妹,样貌都有相像的地方,而三郎和阿休最像。阿休本是有些随王氏的……
  王氏闭着眼睛深吸了一口气,还是觉得太阳穴一阵一阵地抽疼:“谢郎,让我好好想想,我要好好想想。”
  当王氏不是果断否决他的时候,谢何便觉得心沉下去了一些。王氏这般表现,便是她也想到了一些事。当年,王氏生育的时候,谢何不在身边,所以王氏知道的事,显然比他多。
  王氏一向是沉稳内秀的,看着王氏这般无措的模样,谢何便不再多言,只是坐在一旁陪着,心事也越来越重了。
  
  第039章 身世(五)
  
  夏日午后,偷得浮生半日闲,她躺在院中的竹椅上,撑着脑袋眯了一下眼,再睁开的时候,身边已经多了一个堪堪竹椅高的小娃娃,那娃娃扎着两个小髻,一双眼睛乌溜溜的,唇红齿白,正盯着她看着。她被瞧得心都化了,不由地伸出手去摸了摸他那毛茸茸的脑袋。小娃娃地眼睛突然一亮,伸出肥嫩手便抓住了她跌落下去的衣角,稚嫩而笨拙地喊了一声:“娘娘。”
  小娃娃先是试探地喊了一声,见她没生气,又一连喊了几声“娘娘”。像是得了什么趣一般,越喊越得劲。
  她养了许多孩子了,身边带着的也是一般大小,却没想到被这陌生小娃娃一唤,心中还有这种喜悦感。她刚想问是哪家的孩子,却突然看到了他脖子上挂着的长命锁。这是她亲自着人打造的,一共两个,四郎身上一个,另一个挂在谁身上不言而喻。
  那本来可爱的小娃娃在她眼中突然变得面目可憎起来,她的眼神冷了下来,再也没给过那小娃娃半分笑意。
  她抽身离去。身后的小娃娃跌跌撞撞地追着她喊“娘娘”,喊的她心烦意乱。待转了几个弯,那刚学会走路的小娃娃哪里追的上,那叫声也终于消失了,她也终于松了一口气。
  画面突转,暗沉沉的气息压在她头顶,那个房间如同古老的怪物,张开血盆大口,似乎要将她吞噬一般。
  她鼓起勇气才走了进去,古怪的药味扑面而来。
  “夫人,公主殿下怕是不行了。”老嬷嬷尖锐的声音在她耳边响起。
  她浑身发麻,忍着恶心的感觉往前看了一眼,这段日子,南陵公主瘦了许多,皮包骨的身体已经完全陷在了被子里。她看过去的时候,南陵正好看着她,她脸上的表情很诡异,似笑非笑,就像在嘲讽她的愚蠢一般。
  南陵的脸越来越诡异,她突然从梦中惊醒,坐了起来。
  “阿尤!阿尤!”谢何喊了两声,没有反应,点亮了等,便见王氏苍白着一张脸坐在那里,像是陷入魔怔之中,外人怎么喊都没有反应。
  谢何将被子披到了她的身上,又用湿巾擦去她额头上的冷汗,便那样静静地陪她坐着。
  半晌后,王氏才从魔怔中醒了过来,呆愣愣地看着谢何一样:“谢郎,我……”
  谢何伸出手环住了她的肩膀:“阿尤,别想了,我那日不过胡言乱语罢了,这种事怎么可能发生呢?谢府上下这么多人,就算能欺瞒的了一两个人,又如何欺瞒得了几百人?”
  说到后面,已经不知道是安慰王氏,还是安慰自己了。
  王氏在谢何的怀里默默地流了一会儿泪,等再躺回床上,闭上眼睛,却怎么也睡不着了。王氏虽不说,但这接二连三的失控意味着什么,谢何也猜到了,他心里沉甸甸的,又如何能睡得着?
  第二日,谢何便约了几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