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悍"夫"-第3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邵云安这回可是一桶酒、一斤茶都没留,全部由安公公和蒋康辰带走。而与邵云安这边直接联系的人就是蒋康辰,第一笔的茶、酒生意做完后,蒋康辰会派心腹到永修县,以后由这名心腹直接与邵云安接洽,必要的时候蒋康辰也会亲自过来。蒋康宁是官员,出于避嫌,生意上的事情日后会尽量少由他出面。
  安公公要带走的不仅是茶、酒,还有菊花茶、茉莉花茶、玫瑰花茶、竹叶茶的制茶方子,各类果酱的制造方子、近百道菜肴的方子和二十几道简单的甜品。所以蒋康辰这回回京不仅要开茶叶铺子、果酒铺子,还要开花茶铺子、果酱铺子兼甜品铺子以及酒楼。所有这些铺子和货物的销售邵云安都会分得一到两成的利。蒋康辰与邵云安签了契书,邵云安让王石井签了名,按了手印,包括肯定最挣钱的茶、酒契书。他的这一做法令蒋康宁和蒋康辰都很惊讶,邵云安表示王石井是家主,家里的田地、宅房都是在他名下了,那家里的大头收入就要在王石井名下。
  王石井自己也没想到邵云安会这么做,不过他也没推,冷静地签了自己的名,按了手印。别人可能会怕他日后做出什么背叛邵云安的事,他自己心里清楚,他名下的契书再多,这个家实际当家的都是邵云安;家里挣的银子再多,手握财政大权的也是邵云安。邵云安这么做是喜欢他的表现,他心里高兴。
  安公公和蒋康辰要回京了,除了要带走的货物之外,邵云安也得准备点特产。借着暖房的名头,邵云安从空间里拿出好多菜,茄子、白菜、韭菜、豆苗菜、白萝卜、南瓜,让蒋康辰和安公公带回京去吃。这些菜他都装在木箱里,撒了点灵泉水可以保鲜十几天都不会坏。空间里王石井种下的菜都可以吃了,茶树也长得很快,羊奶子最晚再半个月就可以结果了。至于黄瓜、西红林那些的邵公安就只能偷偷和王石井吃。
  除了这些菜,还有邵云安晾晒的螃蟹脚、桃胶、蘑菇干、木耳什么的。这螃蟹脚和桃胶安公公和蒋康辰还真没见过。这时候的人还不知道这些东西的价值。邵云安告诉两人螃蟹脚和桃胶的功效,一听对身体好,安公公当即表示他会带给君后,言谈中透露出君后的身体不大好。
  邵云安不由得好奇:“君后千岁是哪里不舒服吗?烤蟹脚和桃胶有点寒凉,若是体质偏寒,可不能多吃。”
  安公公叹息一声,担忧地说:“千岁早年随皇上出征受了伤,后来又小产过一次,那之后身子就一直不大妥当,常常腹痛,太医们又查不出到底是怎么回事。皇上与君后感情甚深,日夜忧思啊。”
  邵云安从蒋康宁那里知道君后是没孩子的,他问:“是小产后身体不好的,还是受伤之后留下了毛病?”
  安公公道:“君后受过几次重伤,还中过一次毒,身子原本就不好,后来有孕后也没能保住孩子,之后身子就更差了。”
  在这里住了七八天,每天被邵云安的美食和甜品伺候着,这件事安公公也不避讳。最主要的是邵云安和王石井对待自己的态度常常让安公公忘了自己是太监。别看安公公算得上是有权势的人,可在别人眼里,他就是个六根不全的阉人。别人对他的尊重也大多是碍于他的身份,又有几个是真正尊敬他的。
  安公公这样的人,别人对他是真心还是虚意,他看得是清清楚楚。邵云安对他的尊敬里没有暗藏的鄙夷,跟他说话有时候会没大没小,却不是轻蔑,反而像是把他当成一个普通的男性长辈。也因此,安公公才会愿意跟邵云安说这些。
  听安公公这么说,邵云安暗想那就是身体有暗伤又导致流产伤了根基,经常腹痛不会是流产没弄干净吧?君后一直没有孩子,听说皇上还很疼他,这次让君后负责茶、酒的生意也能看出皇上对这位君后的感情之深,不是说皇上的后宫也没多少人么。
  安公公道:“回去后咱家让太医看看君后能否服用,若君后能用,吃了也有养身之效,日后就还请邵小哥多留意这螃蟹脚和桃胶了。”
  邵云安赶忙说:“安大人可别这么说。不过是一点螃蟹脚和桃胶,莫说君后千岁能不能服用,哪怕是给皇上、给安大人您用都是不错的。这些我本来也不打算去卖,以后收集了我就让康辰大哥给您送过去。”随后,邵云安犹豫道:“我没生过孩子,但我知道这怀孩子前身体一定要调理好,不然很容易流产,嗯,就是滑胎。如果母体偏寒,就不容易怀。君后千岁受过伤,怀孕前不知身体是否调理好了。”
  邵云安庆幸自己经历过大嫂生孩子的过程,不然他哪里懂得这些。不过想到君后可是男人,他在心里打了个哆嗦,还是接受不能啊!
  安公公马上道:“千岁的身子几次受伤后一直不大好,千岁还中过一次毒,那次有孕时也正值多事之秋。”说到这里,安公公神情悲伤。
  邵云安想想,说:“安大人,我做点固元膏给君后千岁吃吃看。若君后千岁吃了感觉不错,以后我就固定做一些让康辰大哥送过去。”
  安公公的表情立马一变:“固元膏?”
  邵云安道:“是用芝麻、核桃、红枣、阿胶和黄酒等物蒸出来的一种固本培元的膏状物。”
  安公公马上道:“那你把这方子写下来,若千岁吃得好,就让宫里的御医做。”
  邵云安道:“可以。不过这固元膏听着做起来容易,但要根据服用的人身体情况调整用量。脾胃虚寒的要加入温补的食材,若有需要还要加入构杞、蜂蜜等物。最主要的是这固元膏做之前阿胶要先在黄酒里泡十天。这黄酒不是外面卖的那种,也是我自己酿的,但因为要用粮食,我也只酿了一小罐,本来是打算留给妮子长大后用的。另外这制作的水也有要求,我们秀水村的山泉水甘甜清透,安大人您泡茶的水就是山泉水,我是担心宫里做的固元膏和我自己做的功效上有差别。”
  安公公喜道:“无妨。若御医们做的不好用,咱家再来找邵小哥你。不若这样,咱家等这固元膏做好了再回京,这茶和酒就先让康辰带回去。”
  邵云安道:“只要安大人您这边安排好就好。我这就去准备。”
  安公公期待地说:“这就烦劳邵小哥了,希望千岁他服用过后确有效果。”
  邵云安之所以揽下这个闲事一是因为皇帝与君后的感情;第二,生意现在由君后负责,若君后身体违和或有个什么意外,换了他人谁知道会生出什么意外。固元膏不过是打掩护,真正要用的是灵泉水和灵乳。至于给妮子酿造的黄酒就更是胡扯了。空间里好几缸上好的花雕,都是他以前用灵泉水自己酿制的,随便拿出点来就行。大燕国有黄酒,不过多用于药用,因为要用粮食做,产量也少,口感也不够纯粹。好在这里有阿胶,邵云安倒也不必找借口了。
  借着拿材料掩护,邵云安火速进入空间找出花雕、冰糖、蜂蜜、枸杞和红枣。核桃和黑芝麻外面有。倒出一小罐花雕,放入阿胶浸泡着,邵云安与下固元膏的方子交给安公公,并交代这东西一天吃两勺就够了,若有任何不适就停止服用。不仅君后可以吃,皇上只要脾胃不虚寒也能服用。邵云安还直言会给安公公也做一些,安公公笑着收下。
  安公公临时更改了行程,第二日,蒋康辰带了八辆马车把邵云安储存的所有果酒和茶叶全部带走了,他将不做停留直接从河道登船回京,蒋康宁亲自送兄长上船。安公公又暂时留在了王宅。自那日之后,王老太非常的安静。原本想找机会往蒋康宁跟前凑凑的王春秀别说找不到机会了,蒋康宁那晚返回县衙后就没再来过,新宅这里住着两位贵客,王春秀再大胆也不敢上门来。
  安公公每日留在王宅好吃好喝的呆着,虽然没有好酒和好茶了,但邵云安做的饭菜和那一道道的甜品让他是流连忘返。若不是甜品的技术太考验人,安公公都想再开一个正经的甜品店了。邵云安给的那二十道甜品方子都是很简单的甜品,可以搭配果酱的。新宅有一个很大的烤炉,邵云安现在没什么事做,孩子有人送他就整天琢磨着做甜点吃。两个孩子每天的甜点都不重样,岑老和岑夫人也沾了光,两个孩子每次过去都会带甜点过去,连带着赵丛博和王衍也有了口福。
  阿胶泡了整十日,邵云安开始做固元膏。黑芝麻、核桃、桂圆肉、枸杞干炒后全部磨成粉。泡过的阿胶连着黄酒一起熬煮,煮软烂之后放入以上混合粉,加入蜂蜜,放一点冰糖开始搅拌。现代的做法用搅拌机全部搅拌成粉之后上锅蒸,但这里没有搅拌机,只能用古代的方法。邵云安喜欢做甜品,他大嫂在家自己做固元膏的时候就拉他来打下手,所以古代和现代的方法邵云安都会。
  不过他给安公公的方子里没有冰糖,这个时候可没冰糖这种东西。当然,他做的这份固元膏精华在于灵泉水和灵乳。天冷,皇宫也有冰窖,邵云安就多做了一些,分装了四个罐子,包括安公公的一罐,他还做了简单的防腐处理,皇上和君后两人可以吃到来年的三月。邵云安也叮嘱安公公,最多吃到四月,到四月若没吃完就不要再服用了,需要做新鲜的。
  邵云安做好固元膏的第二天安公公就启程回京,看得出他很心急这件事。送走了安公公,邵云安和王石井算是彻底松了口气。两人倒不是歧视太监,而是安公公的身份毕竟高贵,住在家里总会有些拘谨。王青和妮子平时都不敢往前凑,吃饭的时候两个孩子也不怎么敢伸筷子。古代可没有人权,邵云安再有一副现代的灵魂也不敢随便拿自己的小命开玩笑。不谨慎点分分钟给人杀掉杀掉。
  安公公前脚走,后脚蒋康宁就来了。蒋康宁来邵云安只有轻松,他一来,邵云安就问:“大哥,京城那边的情况怎么样?”
  蒋康宁露出一抹轻松的笑容,说:“为兄来就是来跟你二人说此事的。”
  邵云安一看他的笑脸马上跟着笑了:“大哥坐下说,我给你泡茶。”
  蒋康宁挑眉:“你还有茶?”
  邵云安打哈哈:“总要留一点嘛。”
  “呵呵,你呀你。为兄还真有点馋了,不瞒你,你留给为兄的那些茶都被大哥拿走了。”
  “啊?”
  蒋康宁无奈极了:“大哥说你给我的那些茶和酒加起来怎么也值好几千两银子,现在挣银子要紧,皇上和家师那边都各匀出了一半茶出来。”
  邵云安咋舌:“皇上那么缺钱啊。”
  蒋康宁叹道:“只会比你想的缺钱。你那固元膏做成了吗?”
  邵云安道:“做成了。昨天刚做好,安大人今天就走了,你可见着了?”
  蒋康宁道:“我亲自去送的,回头就过来你这里了。”顿了顿,他道:“你可还有黄酒?”
  “有。大哥可是想要固元膏?”
  “嗯。”蒋康宁的脸上浮现伤感。邵云安急忙问:“大哥,出什么事了?”
  蒋康宁看着邵云安和王石井二人,沉默了良久后,问:“你二人可知当初在县学为兄为何对你们多加维护?”
  邵云安愣了愣,摇摇头。蒋康宁叹息一声,说:“你二人的遭遇让我想到了家兄。”
  “康辰大哥?”
  蒋康宁又沉默了许久,这才缓缓道来。


第61章 
  蒋康辰与蒋康宁的爷爷曾富至内阁首辅大臣,先帝晚年昏庸,蒋家受难,虽翁老极力相保,仍未能救下蒋康宁的爷爷与父亲,蒋家也从此衰败。蒋家其他人走的走,散的散,蒋康辰和蒋康宁得翁老照应,留在就在蒋家兴盛时,蒋康辰与安国公府三子的嫡子武简订有婚约。蒋康辰与武简互相心属,但蒋家出事后,安国公府对这门亲事就有了不满,尤其是武简的母亲武王氏。
  那时,蒋康宁已有功名在身,再加上顾及安国公府的名声和翁老的面子,这门亲事仍如期举行。可这也开始了蒋康辰的痛苦磨难。世家对男妻本就忌讳,武简又是三房的嫡子,蒋家又已衰落。蒋康辰嫁入安国公府不到三月,武王氏就逼着儿子武简娶平妻、纳妾。武简以刚新婚为由拒绝,武王氏就对准了蒋康辰。
  蒋康辰原本就因家中受难身体和精神都遭受了打击,刚新婚就受到婆母的刁难,心情更是抑郁。成亲一年,蒋康辰—直未能有孕,武王氏的逼迫也越来越变本加厉,甚至不经过儿子的同意就舍了两房妾室给儿子。武简对蒋康辰那是真心喜爱,即便母亲抬了妾室,他也不从。可武简又不是每日在家,武王氏把所有的不满都发泄到了蒋康辰的身上,没有娘家依仗的蒋康辰还要遭受三房侧室姨娘的冷嘲热讽。
  就这样极度抑郁地在国公府生活了三年,蒋康辰终于有了身孕。可这并没能让他摆脱苦难。武王氏看中了兵部侍郎的嫡女,那女子也心仪武简,武王氏以蒋康辰有孕不能服侍夫君、武简又看不中妾室为由,再次提让武简娶平妻,武简自是不肯。武王氏便一次次去找蒋康辰,让他劝说儿子,并直言男妻生育困难,若蒋康辰执意不肯,就是要断他们武家这—支的血脉。
  蒋康辰岂能愿意自己的夫君娶平妻,又无法反抗婆母,心情极度抑郁下孩子差点没能保住。武简为此大发雷霆,武王氏也被丈夫训斥了—番这才暂时熄了让儿子娶平妻的念头。蒋康辰最后还是生下了孩子,是一个男孩儿。有了这个嫡子,蒋康辰和武简以为—切都将风平浪静。可随着孩子长大,却发现孩子不正常。孩子不会笑。等到孩子再长大一些,孩子不仅不会笑,甚至不说话,对外界的动静毫无反应。孩子好像失了心魂,他能—整日坐在—个地方—动不动。武简央求爷爷出面请了御医,御医诊断后得出孩子是得了失心症,这种症状无药可医。
  这下子武王氏有了完全的理由让武简再娶。这回不是娶平妻,武王氏以蒋康辰生下怪胎,丢了安国公府的脸面为由,逼武简要么休妻,要么降蒋康辰为妾,最终就是要武简另娶。面对儿子的失心症、婆母的逼迫,抑郁了多年的蒋康辰崩溃了。翁老得知此事后亲自出面,因蒋康宁是他的学生,他就认蒋康宁为义子。原本翁老也要认蒋康辰为义子,蒋康辰婉拒,他如今的身份若翁老认他为义子怕要引来国公府的忌讳。但有翁老与蒋康宁这一层关系,翁老直接找上安国公,由安国公出面,蒋康辰与武简和离。
  武简不愿意和离,但他知道,若让蒋康辰继续留在国公府,最后的结果恐怕就是蒋康辰的身死。武简深爱蒋康辰,却无法反抗国公府的家规与母亲的孝道帽子,他把自己名下的铺子、田地送出—大半给蒋康辰,还把他与蒋康辰唯一的儿子武沫熙留给蒋康辰,并允许蒋康辰给儿子改名为蒋沫熙。国公府自然不愿意,不管这孩子是不是废人,都是国公府的人。蒋康辰以自己的婚事相逼,若爹娘不同意,他就不再娶,剃了头发当和尚去,又有翁老出面,国公府最终答应了。
  蒋康辰带着自己呆呆傻傻的儿子离开了国公府。三月后,武简迎娶兵部侍郎的嫡女。那段日子,蒋康宁一直守在兄长身边,武简再娶的那—睦,蒋康辰昏倒了,之后断断续续病了—年才慢慢调养过来。为了儿子,也为了弟弟,蒋康辰逼自己振作。他没有把武简留给他的铺子、田地退回去,尽管武简与他和离,又再娶,可他也知道武简的不得已。他不好受,武简只会比他更不好受。有这些铺子和田地,蒋康辰的日子不会难过。
  可正是因为这些铺子和田地,武简新娶的正妻武柳氏与武王氏对蒋康辰更加不满。蒋康辰的背后虽然有翁老,但翁老毕竟只是蒋康宁的“义”父,而且不能什么事都去找翁老。国公府权大势大,即便是皇帝昏庸也没有拿国公府如何。武王氏和武柳随蒋康辰归还铺子和田地,这回武简说什么也不再退让,可他对蒋康辰的保护更是令武王氏和武柳氏怨恨异常。
  蒋康辰不愿武简难做,退回了大部分的铺子和田地,只留了两间铺子和二三十亩地。皇帝的身体日益衰败,帝位争夺进入自热化,国公府也进入了风雨之中,武王氏和武柳氏这才收手,蒋康辰也得以能平静。之后,太子顺利登基,其中翁老功不可没,国公府又曾站错队伍,武王氏和武柳氏不敢再如之前那样逼迫蒋康辰。
  蒋康辰归还了大部分的铺子和田地,武王氏也就不再找他的麻烦,但武柳氏不知是出于嫉妒还是她与武简成亲后一直未有所出,仍处处针对蒋康辰。这些宅门的事情蒋康辰和蒋康宁自是不会去找翁老,蒋康宁出京做官,蒋康辰更是一人吞下所有的委屈。
  蒋康辰与武简和离了六年,直到现在,蒋康辰仍不时会受到武柳氏的刁难。不是铺子被砸,就是田里的庄稼被毁,有时候甚至会有人直接上门闹事。武柳氏不闹人命,就是用小打小闹恶心你。这些小事又怎么能让翁老出面,有时候翁老知道了会把蒋康辰父子接到府中住了几日,武柳氏能安生一段时间,但蒋康辰回家不久后她又派人来闹。蒋康宁之所以现在都未娶妻就是放不下自己的兄长和侄子。兄长一日不能安宁,他一日不娶。
  在县学见至邵云安,对方也是受到婆家的欺辱,他没有忍耐,而是跑到县学来找夫子评理。邵云安与王石井的遭遇让蒋康宁感同身受,也敬佩邵云安的果决,也遗憾邵云安可以这样反抗婆家,但他的哥哥面对势力庞大的国公府却只能—步步退让、忍耐,只有等他位极人臣的那—天,他的哥哥才有可能远离这些磨难。
  蒋康宁这辈子最大的心愿就是让哥哥的生活回归平静,让哥哥能有一个幸福的家,所以面对与哥哥有相似遭遇的邵云安和王石井,他愿意出手相帮。王老太某种程度上像极了武王氏,两人还都姓王,郭招弟则像武柳氏,所以蒋康宁也是毫不心软地给了王老太三十大板,并判郭招弟入牢。不能不说,他是迁怒的。侄子变成今天这样有极大的原因是武王氏对兄长的迫害,哪怕是兄长怀有身孕的时候都没有放过兄长,蒋康宁不知多少次想把板子打在武王氏的身上。而武柳氏的所作所为蒋康宁也都牢记于心,日后他必报复回来。
  蒋康宁在说到兄长的遭遇时,尽管十分的忍耐,但眼中仍是充满了愤恨的血丝。兄长虽只比他大两岁,却处处爱护他。兄长对国公府的一次次忍耐又何尝不是为了他。邵云安和王石井听了也是格外难过,王石井握紧邵云安的手,若不是他媳妇儿强悍,就算他再硬气,面对自己的亲娘,他最多也就是分家,又如何能做到今日这样彻底与那边断了关系。
  邵云安给蒋康宁泡了杯热茶,放到他的手边,问:“熙哥儿是如天宝那般吗?”
  蒋康宁深吸口气,摇摇头:“不是。他就像是失了心。给他—块木头他都能玩上一整日,却不与任何人说话。他能听到声音,但你与他说话他却不会理会。他也会自己穿衣、吃饭,可却—次‘爹’都没有喊过。他整日就是坐在那里,对着手里的木头或其他东西看是—天。”
  邵云安沉吟:“难道是,自闭症?”
  “云安?”蒋康宁神色一紧,“你知道此症?”
  邵云安缓缓点头:“我没见到熙哥儿。不好说。他表现得呆傻吗?”
  蒋康宁急道:“不呆傻!我给他买的九连环他玩得很好,解开的速度比我都快!他最喜欢的东西之一就是九连环!”
  邵云安—拍手:“那八成是自闭症了。这也不算是失心症。所谓自闭症就是活在自己的世界里,不与人交流,不与外界交流。熙哥儿喜欢九连环,这说明他在这方面很有天分。”
  蒋康宁立刻激动地问:“可能治愈?”
  邵云安道:“是否能治愈我不敢保证,但若症状不严重,还是有很大的机率治好的。他喜欢九连环,说明他的智力至少不低下,这样的孩子即便不能痊愈,但通过—定的治疗也能恢复一些,最多就是不喜欢与人打交道。这算是自闭症里最好的情况了。”想了想,他道:“熙哥儿这样其实与康辰大哥怀孕期间心情一直抑郁有关,若康辰大哥怀孕的时候心情舒畅,生下熙哥儿之后周遭的环境也平和温馨,熙哥儿恨本不会有自闭症,所以归根结底是国公府的原因。”
  蒋康宁握紧了拳头,咬牙:“我也这么认为。”
  邵云安道:“武柳氏总是去找麻烦,对熙哥儿的治疗不会有好处的。若康辰大哥舍得,不如把熙哥儿送到我这里来。村子里空气好,环境简单,家里又有青哥儿和妮子两个小伙伴,还有其他的孩子陪他—起玩。我会照顾好他。换个环境说不定对他的病情有疗效。康辰大哥现在又要忙生意,把熙哥儿送过来,有大哥你这个,嗯,舅舅在身边,康辰大哥也不必担心。”
  蒋康宁越听越觉得邵云安的提议很好。他激动地说:”我这就写信给家兄。云安,大哥又欠你一份人情。”
  “大哥你太见外了。康辰大哥和熙哥儿的事谁听了都会难受,更何况是我和井喷。若康辰大哥愿意,不如趁着过年前就把熙哥儿送过来,若康辰大哥舍不得就和熙哥儿—起过来过个年。我给熙哥儿多做些好吃的,说不定熙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