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悍"夫"-第7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左域正色了不少,叹了口气。
  “康瑞啊,为父心里早已把你当成是我的亲子了。箬箬过世也有三年了,你身边总要有个人照顾你。你还是要再娶一个。是男是女都无妨,为父不忍看你如此孤单呀。”说到这里,左域也想到了自己的女儿,眼圈就红了。康瑞的心里也不好受,他是真的喜爱自己的夫人,他哪里能再好命的遇到与自己情投意合的另一半共度一生呢。
  “爹,此时以后再说,我现在心境通明,只想做些事情,暂时还没这份心思,日后若遇到有缘的,我会再娶的。”
  左域看了康瑞一会儿,点了点头:“你能想开最好。”说完,他还又叹了口气。
  康瑞见状,问:“爹,家中可是出什么事了?”
  左域又是一声叹:“是擎天。他自去年年中起身子就不大爽利,现在更是已经病得下不来床,每日腹痛难忍。找了许多的大夫看诊,各有说辞,但没一个见效的。你妹妹现在整日以泪洗面,亦哥儿也无心读书。唉!”
  康瑞愕然:“擎天去年就病了,爹您怎么不告诉我?”
  左域道:“告诉你也是徒增烦恼。”马上,他就又打起精神说:“你难得来京城,不说这些。这次你与你师父一同进京,可是有何要事?”
  康瑞道:“是有些事情,但不是什么要事。我也该来京城看看您了。自我离京后,京中旧友不时邀我回京,今次也可与他们小聚一番。恩师如今把书院交给了我,他闲来无事,找翁老叙旧,我便随他一起进京了。爹,茶酒之事还请您暂且保密,此事牵涉甚广,师弟夫夫如今仍只是普通之人,宫中的意思是避免太多人注意到他二人。”
  左域闻言马上点头道:“为父会绝口不提,别人问起,我便说是朋友相赠。”
  “谢谢爹的体谅。”
  妹夫病了,而且病了很久,康瑞就提议把他给岳父的固元膏拿给妹夫吃。他也不知固元膏能否有效,但总归没坏处,再者,固元膏现在也是拿钱也买不到的好物。等回去之后,他让邵云安再给岳丈大人做一些便是。


第112章 
  岑老的女儿和女婿接到他们来京的消息后,当晚就带着儿子过来了。一家人也得了不少邵云安和王石井送的礼物,特别是岑老的女儿岑雯依,又是紫罗兰色翡翠石手串,又是好看的手拿包,还有京城有价无市的固元膏等稀罕物,岑雯依与其夫洛展舒夫妻二人也是惭愧不已。这爹娘认的义子对他们如此厚礼,他们却是什么表示都没有。洛展舒当即就表示要备一份厚礼等岳父岳母回去的时候带给小弟一家。可以说,邵云安的大礼攻势很顺利的拿下了兄姐两家人,为他们一家日后与兄姐这边良好的关系奠定了重要的基础。
  岑老的儿子女儿只当两位老人是闲来无事到京城看看儿女和孙子,丝毫不知岑老是有重要的事在身。那些绝世书籍,岑老并没有透露给儿子和女儿知道。休息了一晚,第二天一大早岑老就起来了。以要去拜访师兄为借口,岑老带着邵云安送给师兄的礼物,携夫人一同去师兄的府上。
  翁老在新皇登基后就退出了朝堂,他虽接受圣命掌管京师国子监,本身却不担任国子监的任何职务,只是以帝师的身份坐镇国子监,实际负责国子监一应事务的是国子监祭酒与其他相关人等。翁老每日会去国子监溜达一圈,无事他最多一个时辰就会回府,若有事这回府的时间就不好说了。正因为知道师兄的这一习惯,岑老才很早起来要赶在师兄去国子监之前登门。
  岑老到的时候翁老刚吃完早饭。倒不是翁老赖床起晚了,而是翁老习惯早起之后先打一套健身之术,再诵读一遍名家佳作,然后才吃早饭。早饭也素来简单,清粥小菜配馒头。
  得知师弟来了,翁老立刻让下人把师弟带到正厅去,又让人去请夫人与他一同迎客。来到正厅,翁老惊喜极了:“月白,弟妹,你们何时来京的?怎么没有提前告知师兄,我好派人去接你们。”
  “师兄,嫂子。”岑夫人行礼喊了声,随翁老一同进来的翁夫人走到岑夫人面前,高兴地扶住她:“你们呀可是来了。写信催了你们多少次,你们就是不肯来。这次来京城,可要多住些日子。”
  岑夫人只笑不语,岑老道:“我的儿子女儿皆在京城,哪里还有让师兄去接的道理。我之前也定不下具体的日子,定下来了也因忙着他事忘了给师兄写信,这是师弟的不是。所以师弟今日带了赔罪之礼还望师兄与嫂子不怪。”
  “哈哈哈。”翁老笑道,“是你给我的赔罪之礼,还是某位晚辈托你送来的‘孝敬’呀?”
  岑老也笑了,不避讳的说:“那师兄就当师弟我是借花献佛吧。”
  “哈哈哈。”
  翁老可不是第一次收到来自遥远的秀水村的礼物了。最近的一次,安逸回京的时候,邵云安就给翁老带了不少礼物,这次岑老来京,邵云安又给翁老带了一些,有固元膏,新鲜的蔬菜,新颖的点心、糕饼。而最令翁老大喜的是岑老给他带了一点茶叶和一小壶羊奶子酒,这都是他“省”下来的那一份中匀出来的。翁老的茶叶和酒早就“招待”完了,眼下正馋着呢。
  翁夫人的手拿包也同样是不可少的,还有一只紫罗兰翡翠石手镯。别的不说,这翡翠石头手镯就太贵重了。以翁老的身份,他又如何不知这翡翠石头的稀有。翁老直说不能要,翁夫人喜欢是喜欢,但夫君这么说来,她也不好收下。
  岑老道:“嫂子收下无妨,石井这次解了一块原石,虽说不大,但做几样首饰还是绰绰有余。这一来是孝敬长辈,二来也是让咱们给这提前做个宣传。”
  翁夫人:“宣传?”
  翁老到:“石井和安哥儿好像跟安大人又在捣鼓什么新路子。安哥儿说着翡翠石首饰一定要戴上,让京城的贵妇小姐们都能看到,日后他有大用。”
  翁老马上听出其中的意思了。京城的动向他最清楚。他知道君后正在秘密筹备一个什么拍卖行,还知道君后最近又开始琢磨开首饰店了。这邵云安又叫得了翡翠石的女眷们把首饰戴上,他点点头:“既然是有用意的,那夫人就收下吧。他日多接几位命妇的拜帖。”
  翁夫人宝贝的摩挲着镯子,喜笑开颜:“安哥儿和石井这两个孩子我虽没见过,可一定是懂事又孝顺的好孩子,每回有人从他们那儿回来,都要给我们带些礼物。月白、霜吟,你们呀真有福气,得了这么两个好孩子。”
  岑老摸着胡子笑,岑夫人也是笑得幸福,翁老看得有点闷得慌,对岑老说:“你可真是好命啊。”
  那话中的酸气惹得岑老更是大笑出声,就是翁夫人都笑了。
  翁老看了夫人一眼,翁夫人止住笑,对岑夫人说:“霜吟,他们师兄弟有三年没见了,让他们说话去,你陪我看看云安和石井送了些什么新鲜菜,我叫厨房中午做些好吃的。”
  “好。”
  两位夫人很有眼力的把地方留给肯定有正事要谈的夫君。翁夫人叫人来把岑老带来的东西全部搬走,两位夫人随后也走了。
  没有外人了,岑老却抱起他刚刚一直放在手边的竹箱站起来说:“师兄,找个安静的地方说话。”
  翁老起身:“去我的书房吧,我喊人来帮你拿。”
  “不必了,我拿得动。”
  翁老见岑老坚持,也不勉强,对箱子里的东西好奇了起来。
  两人来到翁老的书房,岑老把竹箱放在翁老的书桌上,打开。里面有一个被绸布裹起来的长盒子。岑老拿出来放到一旁,然后说:“师兄,你看看这里是什么。”
  翁老走近一看,眼睛顿时就瞪大了。箱子里放着的是书,而最上面的一本书的封面上赫然写着《孟子》二字。职业习惯让翁老立刻意识到了某件重大的事情,他伸手拿起了那本书。
  岑夫人和翁夫人在翁夫人与翁老居住的小院偏厅里说话。翁夫人泡了岑老带来的金丝皇菊,桌上还摆着邵云安亲手制作的各式点心,好不惬意。翁夫人说:“都说好人有好报,你们是遇到好报了。”
  岑夫人笑着说:“云安和石井这两个孩子确实是出人意料,特别是云安,他那脑袋都不知是怎么长的,那么多鬼点子。说起来我和月白还要感谢康宁呢。咱们呀都是沾了康宁的光。云安和石井是先认了康宁做大哥,这才与我家月白熟稔起来,也才能做我们的儿子。”
  翁夫人欣慰的说:“现在康宁算是入了皇上的眼了,康辰又成了内官书记,得君后赏识,老天总算有眼呐。”接着,她满是嘲笑的说:“安国公府那边现在怕是悔得都想跳护城河啦,那武王氏和武柳氏去找康辰回来,结果连康辰的面都见不到,现在整个京城都在笑话安国公府。要我说,这就叫活该!”
  岑夫人用绢帕捂嘴笑,然后说:“以后呐还有叫他们更后悔的。熙哥儿呀快好啦。”
  翁夫人愣了下,大叫:“熙哥儿好了?!”
  岑夫人道:“还没有完全好,但已经明显开始好转了。我们走的那天,临出发时安哥儿告诉月白说熙哥儿会自己穿衣服穿鞋了,对身边的事情也开始会反应了。有一次妮子,也就是云安和石井的女儿哭,熙哥儿还会哄人了呢。”
  翁夫人大喜,双手合十对着老天就直喊:“菩萨保佑,真是菩萨保佑。”放下手,“康辰出京了,等他回来知道了,怕是要高兴疯了。”
  “可不是么。说不定我们这次回去后熙哥儿恢复得更多呢。熙哥儿可不是什么傻子,他呀聪明着呢。不管是玩什么,咱们谁都玩不过他。”
  翁夫人高兴坏了,想到康辰那个可怜的孩子就要真正的苦尽甘来了,她都不禁眼角犯湿。
  “夫人。”
  翁夫人马上控制了下情绪:“进来。”
  翁夫人的贴身嬷嬷走了进来:“夫人,老爷派人传话,老爷午饭在书房与岑老爷一同用饭,叫两位夫人莫要等他们。”
  “知道了。那中午我二人也在房里用饭。”
  “是。”
  嬷嬷出去了,翁夫人说:“他们两师兄弟怕是有说不完的话了,不管他们。”
  岑夫人点点头。
  傍晚时分,岑夫人独自回到儿子的府中,却是岑老要留在翁府住上几日。岑夫人回来是收拾些衣服什么的,她也要陪岑老住几日。
  永明帝正在君后的景幽宫中和君后一起吃饭。君后代齐攸的脸色很是苍白,永明帝脸上的轻松了解他的人都可以看出他是有些勉强的。君后这几日身子不大好,很久没有过的腹痛又开始了,更是连饭都吃得少了许多。永明帝差点一纸圣旨命邵云安进京为君后做饭,被君后劝阻了下来。
  安公公原本想回宫伺候,君后叫他安心做事。那些生意关系着大燕国的经济宏图计划,耽误不得。他的身子多年都是如此,他已习惯了。
  伺候的卓公公收到一位小太监的眼色,他脚步无声地走过去,低声问:“何事?”
  “帝师求见,同来的还有永修县县学院长岑月白。”
  卓公公一听,马上回身走到永明帝跟前,说:“皇上,老帝师求见,永修县县学院长岑月白也来了。”
  如果说永明帝以前对岑老的印象不够深刻,那么现在绝对深刻得很。他马上说:“带帝师和岑月白到御书房去。”
  “是。”
  永明帝伸手握住君后冰凉的手:“朕去御书房,你要不要去躺一下?”
  代齐攸努力打起精神说:“皇上莫担心臣,老帝师与岑月白前来定是有要事。”
  永明帝用力握了下君后的手,站起来。
  “皇上起驾——”
  永明帝表情沉重的走了,代齐攸慢慢收起脸上努力做出的笑容,一手按住今日一直在痛的腹部。不能放弃,不能就这样放弃,他与他还有许多许多的日子要走下去。
  皇上一进御书房,岑老立刻下跪:“草民岑月白叩见皇上,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快免礼,来人,赐座。”
  原本兴奋了一天的翁老冷静了下来,出声问:“皇上,可是出何事了?”
  永明帝难掩怒容地走到龙椅前坐下,也不避讳的说:“君后这几日腹痛,太医院那帮庸医还是什么余毒未清!余毒未清能总是腹痛?!朕真想砍了他们的脑袋!”
  翁老和岑老脸上皆是一惊,翁老道:“不若,贴皇榜吧,邀天下名医为千岁诊治。”
  永明帝沉重的说:“朕是怕,皇榜一贴,有人会趁此作乱。”
  翁老和岑老马上想到了。是啊。君后是多少世家的眼中钉肉中刺。只要有君后在,皇上的眼里就不会有其他人,也不会选秀纳妃,他们就没有机会送自家的女儿进宫,生下皇子。
  岑老问:“皇上,难道,那个固元膏没用吗?”
  永明帝很难过的说:“朕以为有用,现在看来,却是无用。朕自服用固元膏后,初时无甚特别之处,可这几个月服用下来,确实感觉到精神气足了许多。可对君后……”永明帝的难过让翁老心中的激动与喜悦也消失了大半。
  深吸了口气,永明帝问:“帝师这么晚进宫定是有要事吧?”
  翁老整理了一下心情,躬身道:“皇上,老臣之所以此时进宫,确实是有要事要禀报皇上。”
  翁老抬身看了下左右,永明帝示意,在御书房内伺候永明帝的贴身太监退了出去。翁老亲自抱起放在一旁的竹箱走上前,放在永明帝的御案上。
  “皇上请看。”
  永明帝狐疑的看了眼翁老,打开竹箱。箱子里装的是书,永明帝抬头:“书?”
  “皇上请细看。”
  永明帝拿出一本书,更疑惑不解了:“《论语》?”
  永明帝没有翁老那么博学,还以为是什么他没看过的书。翁老做了一个让皇上继续看的手势,永明帝拿起书翻开第一页。
  “子曰:‘学而……’”永明帝抬眼,正色了几分。他又看回书上,仔细看了第一页的内容后,他再次抬眼:“帝师,这是何书?居然还有朕不识得的字。”
  翁老:“皇上再看看其他的。”
  永明帝放下《论语》,拿起下面那一本。
  “诗……经?”
  仍是翻看了一页,永明帝放下《诗经》,拿起《中庸》。而当他拿起一本唐代名家诗选后,他意识到了什么,看向翁老和岑老的眼神充满了震惊。
  “陛下……”翁老双膝跪下,行叩头大礼,“奇人降世,佑我大燕;盛世将至,天命陛下。”翁老抬起头,两眼满是激动的热泪,“这些书,即便是老夫都未曾得见一本。其中随意一本,都将在我大燕掀起惊涛骇浪。自永明四年十月,奇人为陛下奉上新茶与新酒,为陛下勾画大燕经济昌盛之道;今,奇人又为陛下奉上千古绝书,开我大燕学子之明智。陛下洪福齐天,得奇人相助,老臣,即便是就此死去,也死而,无憾呐……”
  “陛下……”岑老也跪下,把这些书的来历告诉皇上,就是邵云安对他解释的来历。永明帝是心头巨震。
  “陛下真龙之身,天命归之,我大燕必兴!”翁老的激动是溢于言表。永明帝心中的难过也被冲散了许多。他双手放在箱子上,渐渐握拳。
  “朕,必重兴大燕!”
  “陛下……”


第113章 
  永明帝回到景幽宫已是两个时辰之后了。君后代齐攸已经歇下。永明帝在床边看了一阵君后睡得并不安稳的脸,心中的豪情再次变成了深深的担忧。给君后掖了掖被角,永明帝把一件东西放在他的枕边,轻声离去。
  第二日天刚蒙蒙亮,君后就醒了。腹部疼痛,他很难入眠,每晚必须点上助眠的熏香才能睡上两三个时辰。他一醒,伺候他的卓公公就马上拉开床帐,拿来一杯水,把他扶起来伺候他喝下。
  身边是空空的,君后问:“皇上呢?今日上朝?”
  卓公公扶着君后躺下,回道:“皇上昨夜回来看千岁已经睡下了,就回寝宫歇息去了,不想吵醒千岁。皇上还送了一件礼物给千岁。”
  顺着卓公公的手,君后看向枕旁,卓公公双手拿起来递过去。君后接过,手指摩挲了几下,抬眼:“可是翡翠石?”
  卓公公笑道:“还是千岁眼厉。皇上走的时候奴才看到皇上的腰上也挂了一个,跟千岁您的是一对。”
  君后笑了,交给卓公公:“以后本君就戴这块玉佩。”
  “是。”
  通常,每月的初一、十五和最后一天会上朝,每六天有一天的休沐。如果有重大的事情需要商议,皇帝的内官会提前一天通知大臣们上朝,其余的时候皇上在东临殿处理政务,接受进宫面圣的大臣。批改奏折或者宣大臣进宫,皇上会在御书房,天冷了会在暖阁。大臣们不上朝的日子要么进宫向皇上汇报工作,上奏事情;要么就是在自己所在的衙门坐堂。
  代齐攸腹痛,永明帝也没什么心思办公。去内阁转了一圈他就去景幽宫了。代齐攸刚起来准备吃早饭,他刚才醒是醒了,因为身体实在是不舒服,他一直躺着休息。代齐攸的面色很苍白,一看到他,永明帝的心情就沉重了不少。
  “皇上。”
  “别起来。”
  永明帝快步走到君后面前按住他,不让他起身,然后在他身边坐下。代齐攸微微笑道:“臣这里有南瓜小米粥,皇上要不要喝一碗?”
  “好。”
  代齐攸看了眼永明帝挂在腰上和他明显是一对的玉佩,伸手执起。玉佩坠子上共有大小不同的玉佩,玉上透明的地方如水一般,绿色的地方就有如飘在水中的绿叶。如果邵云安在,会解释这是冰糯种飘花绿玉佩,不过他说了这是王石井弄来的,怎么能表现得自己对玉这么有研究呢。所以,一律都是翡翠玉,别人要如何鉴定就不是他操心的事了。
  永明帝执起君后的玉牌挂饰说:“这是岑月白带来的,你我的是一对。”说着,他从君后的手中拿起自己的那条挂坠,和君后的那条拼接起来,上下两块玉佩的一侧正好可以完整的契合在一起。
  “整个大燕,恐怕就只有这一对如此别致的玉佩了,朕以后都戴着。”
  “臣也戴着。”
  君后抬头,看着永明帝的双眼充满了眷恋。永明帝鼻子一恸,用力抱住了代齐攸,说不出话来。代齐攸抱住永明帝:“皇上,臣会一直陪着皇上的,皇上不要担心。”
  “齐攸,你答应我的,不能食言。”
  “嗯,我答应你的。”
  卓公公侧过身去抹眼泪。在永明帝和卓公公没有看到的地方,君后猛地紧了下颚,似乎非常的痛苦。
  “齐攸,朕跟你说一件大好的事。”
  君后立刻恢复正常的表情,放开永明帝。永明帝看了眼卓公公,卓公公立刻示意在场随侍的人退下,他也退了出去。
  没有外人了,永明帝低声说:“昨日帝师与岑月白给朕带了一样珍贵的礼物以及一件关系到我大燕百年昌盛的大事。”
  君后立刻惊喜的问:“是何礼物,是何事?”
  永明帝道:“帝师带来了二十多册书,却都是从未在世上出现过的,就是上面的字有许多朕都不认识。”
  君后急问:“那这些书是如何来的?”
  永明帝笑了,带着几分豁然与喜悦:“是‘那位’奇人,献上的。”说时,他拿起了君后的玉佩。君后惊讶,永明帝详细地述说了一番,然后在君后的震惊中,说:“朕想请他进京辅佐朕,但帝师和岑月白阻止了朕。他们说那人的心不在朝堂,只想做做他的‘小’生意,若召他进京,反而把他推到了朝堂的风口浪尖上。而且,那人的所作所为到目前为止也是在帮朕,朕不必强求他是否在身边,朕想想也有道理。”
  君后道:“帝师和岑月白是对的。在外人来看,他就是个会酿酒会制茶,会做些新奇玩意的人。但若皇上您让他进入朝堂,那就不同了。那人虽说不在朝堂,可他为皇上拟定了燕国经济发展之宏图,如今又为皇上献上绝世书册,这就是在辅佐皇上。皇上鸿福,如此奇人愿意为皇上效力,愿意助皇上重振燕国大业,”君后代齐攸站起来,跪下,叩首,“皇上天命所归,又有奇人相助,我大燕必兴!”
  永明帝急忙扶起君后,抱住他,声音发哑:“朕从来不求什么天命所归,朕只求朕的君后身体能康健起来。朕更希望,那奇人能治好朕的君后。”
  代齐攸努力咽下悲伤,露出一抹笑容:“臣,会一直,陪着皇上的。”
  不想气氛过于难受,更不想代齐攸因此更影响身体,永明帝扶代齐攸坐下,道:“对了,那人送上玉佩还有另一个意思。他要朕与君后戴上这翡翠玉佩为首饰铺子先做一个什么宣传,要广而告之。这翡翠石稀少,朕听岑月白的意思,日后还要在拍卖行拍卖,有朕与君后的先行宣传,价格就会抬得很高。”
  君后看着永明帝直笑,永明帝不解,君后道:“首饰铺子的事臣倒是听安泽提过。不过观那人之言行,那人却是认定了皇上乃明君呐。”
  永明帝还是不解:“此话怎讲?”
  君后道:“翡翠石稀少,那人却敢要求皇上为翡翠石广而告之,这明显是不担心皇上会要他交出自己手中所有的翡翠石。不仅是这翡翠石,他在茶叶和酒上也没有避着皇上什么,若不是认定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