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造化大宋-第9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甄琼:“???”
怎么突然说起理想抱负了?
苏颂却不管他听没听懂,笑道:“此去怕是要花上一载,恐怕没法为《造化论》审稿了。”
“没事,稿子都存着呢,等你们回来!”甄琼立刻道。反正现在《造化论》的投稿越来越多,总有能登的。况且还能寄给沈括嘛,也不知他修河修的怎么样了?
又闲谈几句,苏颂就起身告辞。等送走了人,甄琼才觉出了些冷清。两个能聊得来的朋友都外任了,以后连值得赴宴的人都没了,还真有点寂寞。然而很快,他就抖了抖肩,像是要把那些愁思全部抖落。
探索大道,本来就是寂寞的嘛。枯守在丹房,注视着火焰,在案台和书桌前度过一日又一日,经历无数次失败、挫折,乃至能威胁性命的险阻,最终得到自己探寻的结果。这才是大道的本貌嘛。
现在他已经有了一座朝廷拨款的道观,有了一群听话懂事的徒弟,一位可以探讨丹道的师兄,还有两个关系莫逆,能相互启发的好友。乃至于《造化论》上,都有了写傻乎乎东西来投稿的同道。怎么能说寂寞呢?
更何况,他还有邈哥呢!一个能分享他的荣耀,休戚与共的伴侣。比起恩师和师兄弟们,他已经够幸运了!
傻乎乎的笑容又浮上了脸颊,甄琼抬手拍了拍脸,蹭的一下又站了起来。那明矾中的金属已经近在咫尺,他也想好了,可以用碱银试着置换。碱银都能在空气中燃烧,其性必然极烈。只要明矾里的金属比它惰上那么一点,就一定能置换出来!
带着一往无前的决心,他再次大步迈入了丹房。
作者有话要说: 可能有人忘了,提醒一句,碱银就是镁啊。
王韶这一仗历史上也是大胜,不过因为羌人反复,宋军转战五十四日,跋涉一千八百多里,共攻取五州,杀敌数千,缴获牛、羊、马数以万计。现在战备升级,后路有了保障,投降的羌人也不敢反了,自然只会更加顺利。
第184章
“恩师; 绿化矾已经融水; 可要开始试验了?”清风小心问道。
“开始吧!”甄琼重重吐了口气; “元气不成,换成绿气总该能成了!”
恩师的坚持,正是清风最为钦佩的地方。之前想到了用碱银来置换矾土; 结果真弄了溶液,用湿法置换,却压根没有见到金属的影子。一旦把碱银置入矾土化成的水里; 立刻会生出一串串的气泡; 并且温度升高,溢出白絮。这可不像是置换; 反倒像是碱银同水出现了反应。
试验了十几次,各个环节都检查过了; 也单独用碱银入水,这才发现此物当真能跟水反应。只是遇冷水时气泡微不可查; 加热后变多罢了。
这下众人皆有点坐蜡。恩师却不愿放弃,冥思苦想一阵,又提出了个方案。先把矾土中的元气换成绿气; 改变其性质; 再来试验。这绿气乃是自盐酸中所得,色泽黄绿有大毒,也更不稳定,极易挥发。要是能以绿气替换元气,生出的产物必然也更不耐热; 容易置换。
于是一群人又试了起来,最终以炭、绿气和矾土混合加热,才生成了如白色粉末的绿化矾。再将之溶于水,就成了置换用的溶液。
现在可不就到了试验的时刻了吗?
清风带上了防护用的眼镜和口罩,小心翼翼的取了一片擦亮的碱银,投入了绿化矾的溶液中。在众人期待的目光中,那一小片碱银周围,泛起了密密麻麻的气泡,争相恐后溢出,跟之前用矾土时一般无二。
这是不成了?连清风都忍不住垮下了肩。辛辛苦苦制出的绿化矾,依旧没有用处啊!
甄琼看着那咕嘟嘟冒泡的烧杯,也有些沮丧。他原本以为用绿气就能成的,谁料花了半天功夫,还是没有半点用处。难不成碱银就不能跟溶液反应?那该如何处理呢?
正当一屋子人垂头丧气时,段玄霜快步冲了进来:“师叔!我师父发现了一种能治病的新金!”
“什么?”甄琼噌的一下就站了起来,二话不说冲出了房门。他研究了这么长时间都没研究出个所以然,怎么师兄就发现了新金呢?
甄琼去的已经够快了,然而赤燎子比他想到还要心急,见到人进门,就一把拽住:“师弟,我似是找到了治瘿症的根本啊!”
啊?怎么会是瘿症?这不是大脖子病吗?
甄琼被人扯到了桌案旁,一眼就瞧见了瓶中黑紫色的结晶。赤燎子已经兴冲冲的把那瓶子拿了起来:“《肘后方》不是有言,患瘿症就当多吃海藻、昆布吗?我便寻了些海藻烧成了灰,拿来炼制,看能否寻出其中缘由。结果前两天用硫酸浸泡时,此物中突然冒出了紫色烟气,凝结后,就成了眼前的晶粉……”
甄琼瞪大了双眼,瞅着那半瓶底的东西,喃喃道:“这是晶体啊,怕不是金属,而是一种石……”
“管它是金是石,此物必然才是治瘿症的关键!”赤燎子顿了顿,又有些沮丧,“只是我拿鼠、兔试过了,此物也有大毒,服食容易令小兽窒息,还能引发粪便带血,甚至暴亡。恐怕也有些腐蚀性,不知如何入药?哦,对了,此物不太能溶于水,却能融在酒精中,遇到面粉,还会变蓝……
赤燎子还没唠叨完,甄琼两眼突然一亮:“这东西能溶于酒精?”
“可不是嘛,溶后就变成了黄褐色,味道也有些刺鼻。”赤燎子立刻道。
“那试过显微镜观察吗?酒精本就能杀菌,溶进此物后,效果可有改变?”甄琼又道。
“这我倒是没试过!”赤燎子顿时也来了精神,“师弟觉得能有不同?”
“肯定会有的!”甄琼立刻道,“这么毒的东西,杀蛊必然好用,只要不致病就行!”
他已经想了起来,那些草本派的道观,可不就有一种“紫药水”吗?正是用紫药融在了酒精中,效用也相当不错,听说还能治脚气呢。只是这些东西,他们道观没怎么接触,也不太清楚其中原理罢了。
然而这个提议,已经让赤燎子打开了思路,他连连颔首:“师弟这话说得有道理,我这就试试,看能否制出更好的杀蛊药剂。只是毒性还需要控制啊,还有如何炼成丹药治疗瘿症,也是个问题……”
赤燎子已经被这些想法勾去了魂儿,都顾不得甄琼还在场了,立刻使唤起段玄霜,帮他准备器具。
看着浑然忘我的老道,甄琼心中简直说不出是嫉妒还是羡慕。虽说这紫药对他并不算太新奇,但是赤燎子还是凭着一己之力发现了此物。这要是真炼成了药,岂不是也能青史留名了?
可是师兄都做出了成果,他却还是两手空空。甄琼一下攥紧了双拳,转头就走。他并不甘心!现在绿化矾都制了出来,距离成功说不定只有一步之遥,岂能就此退却?既然湿法制不出新金,他就换成干法,开炉冶炼好了!
没想到恩师这么快就去而复返,清风小心问道:“恩师,师伯当真发现了新金?”
“不是新金,而是一种新石。不过也是个大成就,吾等可不能落于人后!”甄琼挥了挥拳头,大声道。
见恩师这幅模样,清风悄然松了口气。发现新金可是恩师最重视的事情了,现在被师伯抢在了前面,他还以为恩师会沮丧呢,谁料竟然又振奋了起来。也是,光记录在案的实验就做了三千多次,还怕一次两次失败吗?
“这绿化矾一旦加热很容易熔融,碱银的熔点也不是很高,若是把两样置于密闭的丹炉中,说不定能出现置换,提纯出新金!”甄琼把自己的打算说了出来。
“可是碱银容易与元气交融,那矾土也是吸元气的,会不会反倒又生出两种元化物?”一旁站着的明月忙道。
“所以才要密闭。制碱银的丹炉就要抽去大气,提纯新金亦要如此。”甄琼答的斩钉截铁。
清风闻言大惊:“还要真空?万一炸了该怎么办?”
碱银可是见火就燃,跟绿化矾一同加热本就不太保险,现在又要抽空气,增加压力,还真说不好会不会炸炉啊。
谁料甄琼闻言断然摇头:“哪怕每次少炼点,也要试试。大道便是如此,不试处处皆是死路。唯有试了,再能另辟蹊径!”
事到如今,似乎也想不出更好的法子了。清风咬了咬牙,最终还是用力点头:“全听恩师的!”
※
这些日,甄琼又忙碌了起来。据说是因为赤燎子炼出了新丹药,才激得他也上了心。对于这争强之心,韩邈是没什么法子,只能吩咐人好好瞧着,自己也时不时过去看看,免得又把人累病了。
不过每到这时,韩邈就免不了有点泛酸。琼儿对于大道的在乎,可是远胜其他。就算他再怎么费尽心力,也夺不去更多的注意了。要说寂寞,肯定还是有些的。可偏偏他喜欢的是个男儿,还有开宗立派,青史留名的宏愿,压根不会以他为天,绕着他打转。然而发酸之余,韩邈也明白,除了大道外,琼儿最在乎的兴许就是他了。比起那些惊世骇俗的成就,些许寂寞又算得了什么?
这日,韩邈照常叫了几个掌柜,安排商行诸事。正谈到一半,门外突然传来一阵吵杂声,旋即,大门“砰”的一声被推了开来,就见一个人影飞奔而入,也不管四周围得都是人,就那么一头扎进了韩邈的怀抱中。
“邈哥!邈哥!我寻到了!”
那声音大的惊人,跟搂住他的颈项的力度一般,韩邈呼吸一下就乱了,抱住了怀中之人。那人身上有各式各样的气味,刺鼻的,焦臭的,发酸的,甚至还有不小的汗味,然而他连收拾都没有,径直跑到了自己身边,一头扎了进来。
心似被狠狠揉了一下,韩邈用手拍了拍他的脊背,轻声问道:“可是炼出新金了?”
屋中,那些有眼色的掌柜已然退了个干净,再也没有外人搅扰。然而甄琼可不管这个,从那怀抱中挣了出来,把一个小小的玻璃瓶塞了过来。
“这便是新金!自明矾中炼出来的!特别容易吸元气,比碱银稍惰,但能轻易换出其他金属,溶于酸液也能溶于碱液,至于其他特性,我还没能探明。不过它是从明矾里提炼出的,只要找对了法子,说不定也能大量开采,不逊于铜铁呢!”甄琼浑身都在发抖,语速噼里啪啦快得惊人,然而他拿瓶子的手却十分稳当,像是要把世间最珍贵的宝物递在了韩邈手中。
那瓶中,有一块金属,银亮色泽,还不如绿豆大。就那么孤零零躺在瓶底,根本瞧不出新奇。
韩邈抬起头,对上的是仍旧兴奋的双眼。
“邈哥,这是我造出的,你来给它取名吧!”甄琼是从丹房跑出来的,衣服都没换,更来不及吃饭补眠。这些事儿,又哪有给邈哥报喜来的重要。这可是新金啊,实打实的新金,花费了他整整五年时间方才炼出。这份足能留名青史的功绩,他一定要让邈哥与他同享!
那人的脸也是脏的,有红有黑有白,跟只猫儿一样。可是他神情如此郑重,甚至胜过当日他递出婚书时的模样。
韩邈笑了,笑着攥紧了那只小小的玻璃瓶。另一只手提起了笔,毫不迟疑,在面前的账簿上落下了一个墨字。
那是个“侣”字。
韩邈拿着笔,看向甄琼:“既然是你我二人的新金,以此为名可好?”
那是爱侣,是道侣,是伴侣,也是生死相随,休戚与共。
甄琼的眼睛顿时亮了,开心的笑了起来:“这个名字好!对了,还要加上两笔!”
说着,他抢过了那根笔,又在那端正俊秀的字上画了歪歪斜斜的两道:“既然是金,就要用‘钅’部才是!”
那个字,就这么变成了“铝”。一个从未有人见过,但是后世必为天下知的新字。
韩邈笑着抽住了甄琼手中的笔,扔在了桌上,双臂一展,把人抱在了怀中。一个混着花香的吻,印在了染着炭灰的唇上。
受了力道牵动,那被握在掌心的小瓶里,豆大的金属翻了个滚,撞在了杯壁上,又轻轻巧巧落回了原地。
(正文完)
作者有话要说: 明天就是高考了,先预祝参加考试的宝宝们都能超水平发挥,取得理想的成绩!
赤燎子炼出的不是紫药水,其实是碘单质,融入酒精就是碘酒了,确实对皮肤病有一定疗效,不过需要脱碘,还是要遵医嘱谨慎使用啊。
不纯净的镁金属在1792年由Anton Rupprech加热苦土和木炭的混合物首次制取,甄琼采用的是半吊子的皮江法,纯度会更高一点。而钠和钾都要等电解实验出现才能提取了。
铝的电解比钠钾更复杂些,主要是温度在很长一段时间内没法达到要求,在发现冰晶石前,通行的是金属钠或是钾汞齐与氯化铝一起加热制取,所以价格才会那么昂贵。既然如此,金属活性在铝之前的镁,理论上也能置换出铝。
至于为啥没法用铝盐溶液置换,是因为钾钠镁的活性都太高,会先跟氢离子反应生出氢气。当然,都是胡乱查资料推论的,小说言,姑且博君一笑吧。
行文至此,也算可以做结了。会导致北宋骤亡的隐患被一点点排除,有些是潜移默化,有些是阴错阳差,还有些可能会产生变数,但是大方向肯定不会再错的那么离谱了。
之后还有些闲笔,会从更多视角出发。毕竟是国运之变,再按照原本的写法未免也太千篇一律了。不过惯例还是先请两天假,缓一口气再来码番外。还是要感谢一路跟下来的小天使们,如果你们有什么想看的番外,也可以提出来,看能不能写一写。
第185章 番外一
荒僻的河岸上; 一支人马缓缓前行。为首者是个年约四旬的官吏; 并没有骑马; 而是骑着一头健硕的驴子。头上戴着斗笠; 腰间别着炭笔,因天气太热,衣袖都挽起大半,露出被日头晒黑的手臂。
这幅打扮,若不是还穿着官袍; 简直跟河边船夫相差无几了。
那人却不管旁人的目光; 在一处地势略高的地方下了驴; 让几个伴当支起了个木架; 凑在那个上面方方正正的木箱前; 观察起河岸; 边看还边对身边人说些什么。那几个小吏也不敢怠慢; 各个拿着炭笔在纸上写写画画,不知在计算什么。
一群人全神贯注; 对头顶的烈日不闻不问; 有人却先受不住了。一大早就陪同在侧的郭县令忍不住上前一步,低声道:“都水使; 前面就要到鄙县县城; 何不先用个饭; 等到下晌再来测量?”
说是用饭,其实是为了避避日头,稍作歇息。谁料对方并不承情; 只摆了摆手:“吾等都带了干粮,不妨事的。”
这哪里是妨不妨事的问题啊!那县令一脸苦相,却也不敢再废话什么,擦着汗躲到了一边。
如此忙忙碌碌大半个时辰,好不容易得出了自己想要的结果,那官人才命人收起木架,又上骑上了驴子。举袖擦了擦汗,他看了看天色,便道:“如今还早,再测两处吧。”
这下莫说那陪同的县令,就是身边小吏都有些叫苦不迭。瞧出手下人心思,那人冷冷道:“如今离入秋也没多久了,再不确定修缮方案,一旦溃堤,谁能逃过?”
这一句,倒是让众人都安静了下来,郭县令也不敢多言。这位沈都水使者可是朝廷派来治河的,只要跟治河相关,皆归他管。自己一个小小县令,又岂能违逆?诚惶诚恐陪着上官,一行人继续沿着河岸视察起来。
一口气自晌午看到了日头西落,众人才回到了县城。也不参加县令设的接风宴,沈括先一步到了府衙二堂,观察起刚刚摆开的偌大沙盘。若是让寻常百姓瞧见这沙盘,定会惊诧莫名。并非一般的山河鸟瞰图,这沙盘上画的乃是条河,或者更准确的来说,是一条中途分了岔的大河。
仁宗朝景祐元年,黄河第一次溃堤,自潭州横陇改道。然而新河道并不稳固,十四年后自澶州商胡决口,夺御河入海,横陇故道日渐淤废。数年后,朝廷下定决心,开六塔河复横陇故道,谁料故河道不畅,当晚就造成决口大溃,河北成千里泽国。
而这场大灾还不算结束,嘉祐五年大名府魏县河决。黄河一分为二,一支自商胡河北流,一支则新辟六十米河道东流,经沧州入海。这才构成了沙盘上这一河二分的奇景。
旧道淤塞,新道浅窄,对于这二分的黄河,朝廷已经议了十年也没议出结果。到底是复故道,还是开新道,谁也没法定论。而在此时刻被派来治河,肩上重担可想而知。
“把今日的数据汇总图上。”只看了沙盘一眼,沈括就开口吩咐。
一声令下,十来个小吏、匠人都忙碌了起来。一部分计算数据,另一部分则听从指挥,捏出地理形貌。这也是大半年来,一群人的首要的任务。
没错,沈括半年来只是修复河堤,研究地理,还未开始正式修河。而这“怠慢”,已经惹得天子和朝廷诸公动怒了。
“都水使,现在不是画沙盘的时候吧?”也没吃饭,郭县令瞧着忙碌的众人,实在忍不住开口,“朝廷已经有意堵住旧道,让黄河自新道入海。如何合拢旧道,加固新道,才是重中之重。画沙盘岂不耽误时间?”
这也是郭县令最忧心的事情。他的县可是在旧道范畴内,若是能让黄河改走新道,对于他的压力可是小了不少。现在这位沈都水却根本不理朝廷命令,难不成还想疏通旧道?两条河道一起修,可是万万办不下来的!
“新道不稳,绝不能闭塞旧道。”沈括听到这话,不由皱起了眉头,“我已上书天子,阐明此事。”
阐明就有用吗?郭县令更焦急了:“朝廷欲以天险拒辽国,这黄河水道,自然也要拱卫京畿。若是北流,岂不入辽国境内了,还有何险可守?都水使不可自误啊!”
若只是修河道,何必如此麻烦?还不是天子和朝廷诸公想要以天险遏制辽国,再添一层屏障。也正因此,他们必然会希望河水东流,走新河道,而非北流的旧道。这么明白的事情,这沈括还要违命,岂不是给自己找麻烦吗?
闻言,沈括盯住了那县令,冷冷道:“河北乃是北地屏障,河南乃是中原腹地。若是擅自动河道,一旦发水,两地尽毁,还谈什么天险?再险也要有人来守,百十万流民难道能让国朝安定吗?”
这话顿时让郭县令噤声。他也是一县之长,有守土安民之责。若是黄河真出问题了,他可是难辞其咎。只是这般义正词严,真能担下这祸害了北地百载余,三五年一溃堤的大河吗?若是修不好,还不是要贬斥流放,摊上个骂名。
郭县令越想越是忧心忡忡,沈括却不理他,再次转向了沙盘,认真看了起来。当年商胡决口时,尚且年幼的他曾亲自前往,见识到了极为高超的三节下埽合龙门法,也被滚滚大河的威势震慑。他别旁人都更清楚黄河的危险,也明白朝中“开河如放火,不开河如失火”之言的由来。
然而时值此刻,倒悬的黄河已经成了头上的利刃。难不成要仿效仁宗朝,争执内斗十数载,最后仓促修河,致使一夜溃堤吗?两害相加,自然要取其轻。为了御敌而放弃北道,实乃取死之道。他既然来了,就不打算让步。视察河道,检视水文,乃至造出模型,测验方案的可行性,为的不正是能少死些人,让沿河百姓少受水患吗?
瞧了一会儿,沈括转头对身边吏员道:“那犁沙船的实验可有进展了?”
那小吏立刻道:“加重铁爪分量,仍不堪大用。扬起的泥沙还是会在下游堆积,反而威胁堤岸。”
沈括不由叹了口气:“若是如此,这犁沙就不如挖沙,疏浚河道,不如疏浚入海口。”
在来到大名府后,沈括就命人挖了一条小河,模拟出黄河的地理水貌,再以玻璃为壁,可以直观的观测几种清淤手段的可行性。犁沙船就是其中一种,乃是一个选人呈上的疏浚河道之法。具体就是把铁龙爪挂在船底,以铁爪扬起泥沙,使得沉积的淤泥顺流直下,从而疏浚河道,减少溃堤的隐患。
这法子得到了王安石的大力推崇,想要营造“浚川杷”来扬沙清河。沈括却不是盲从之人,立刻命人制了尺余长的小船,挂上铁爪,先在实验用的河道上拖行扬沙。结果却大不如人意。铁爪是能一时扬起沙尘,但是顺流飘上些时候,就会再次沉积,根本达不到泥沙入海的目的。而且拖动铁爪时,若是水深,则杷不能见底,若是水浅,则杷深陷泥中,难以拖拽。如此一来更是费时费力。
清淤的确是治理黄河的关键,但是只扬沙是万万不够的。
不再看沙盘,沈括回到书案前,继续翻阅起了成堆的案牍。数百载治河的方案,他尤为看重东汉王景的治河法。王景乃是东汉明帝时的水利大家,在他的主持下,黄河下游至入海口千里堤坝加固,开数道水门节制水流。自东汉初年至唐末,黄河八百载安流,全赖此人之功。
然而当年王景的治水法,放在现在却不足用了。一是朝廷乏力,拿不出修缮千里河道的人力物力,二则是局面大大不同,自唐末起战乱不止,河道渠坝年久失修,早就不堪用了。更要命的是黄河如今上游在西夏境内,下游又数次改道,紧邻辽国边界。这要怎么放心大胆修河?也难怪历任都水使者都是缝缝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