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雍武史略-第1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当年一别已经五载,如今王爷雄姿英发,光彩照人,让老朽自相惭愧”王谦和胡须轻颤,微笑着说。
“本王如何能与老师相比”秦宇摆手,浅笑着说“丞相辅佐陛下,天下太平,才是国家栋梁”
“陛下和太后还在宫里等您,王爷还是快快进城”
“学生领命”
马车缓缓进城门,秦宇从车窗向外看去,京城的街道还是那般,无论何时都那么热闹繁华,他看着地上的青砖,上面也许还有自己年少纵马的痕迹。
“京城还是有点亲切”秦宇深吸一口气,勾起嘴角。
马车平稳的停在宫门外,小太监扶着秦宇下车,朱墙金瓦映的整个皇宫熠熠生辉,他看着前方的宫门,大红色的宫门配着金色的铜钉在阳光下闪闪发光,一点也看不出曾经战火血染的样子。
“王爷,请”
秦宇点点头,跟着领路的小太监进了宫门。
 
昭和殿,宣帝正襟坐在软榻上,旁边站着服侍的小太监。
“陛下,晋王正在殿外等候陛下召见”一个上了年纪的老太监进来说。
“快宣”
宣帝站到大殿中央,晋王正拾阶而上,闪耀的阳光,照在晋王的铜冠上,令他整个人更为凌厉。
“参见陛下,陛下万岁万岁万万岁”秦宇站到殿中,恭恭敬敬的跪倒。
“六弟”宣帝拉起他,亲切的说“起来吧,这一路辛苦你了”
偏殿,小太监上了茶,宣帝将所有人斥退,仔细的端详秦宇,半晌忽然笑笑。
“六弟还是这么年轻,朕倒是老了”
“陛下正是春秋鼎盛之时,哪里就老了”秦宇看着宣帝笑着说。
宣帝摆摆手“六弟不用恭维我,不过你离京多年,不回来看看朕也就算了,如何连母后都不挂念”
“军务繁忙,未能尽人子人臣之道,还望皇兄治罪”秦宇低头拱手说。
“算啦,治什么罪,朕知道你的心思,事情已过去多年,六弟也该放下了,如今回来了就好好陪陪母后吧”宣帝拍着他的肩膀安慰。
秦宇笑了一下,点点头说“臣弟记住了”
宣帝也点点头,喝了口茶说“前些日子御史的弹劾,你不用放在心上”
“臣弟惭愧,让陛下担心了”
“同朕还说这些,况且奏折并不都是针对你”宣帝轻轻叹息一声,接着说“他们是冲着朕,朕登基以来,京城内外总有些人,不死心,所以召你回来,也是因为朕独木难支”
“陛下承天受命,那些奸险小人之举,不必放在心上,陛下但有驱驰,臣弟万死不辞”
“好了好了”宣帝赶紧拉住他,失笑的说“别动不动就万死,小心母后知道,朕还是希望你活着”
“呵”秦宇笑了“臣弟知道”
“母后还在宫里等你,你先去见她老人家吧,这些事以后朕再跟你说”
“臣弟领命”
秦宇离开昭和殿,眉心微皱,皇兄一直眉头紧皱,难道京中局势比他预想的还要严重?
 
昭和殿内
“王丞相呢”
“正在殿外”
“宣”
王谦和迈着小步慢慢的走进殿内,没用宫人引导就径直去了西偏殿。
“微臣参见陛下”
“你看晋王怎么样?”
“王爷执礼甚恭,言语谦逊,而且对陛下也是情谊深厚”
“那丞相是”宣帝的话还没有说完,王谦和就抢先说“陛下,臣依旧是建议陛下,削弱晋王,去而不用”
“老师刚才不是说,六弟对朕忠心耿耿吗,如今吴王心存异动,秦正余孽尚未平息,正可借六弟的力量平定”宣帝皱眉说。
王谦和不为所动,他看着宣帝,低沉的说“陛下,老臣说的是晋王对陛下情谊深厚,并不是忠心耿耿,况且用晋王,无异于引虎吞狼,后果如何未可知”
宣帝细细的琢磨着王谦和的话,半天才开口说“丞相我们需要借六弟的兵力来震慑吴王和孔国培,这样他们才不敢轻举妄动,我们才能腾出手来各个击破,所以削弱晋王一事,从长计议,老师先回去休息吧”
王谦和还想在劝,但宣帝已经迈步离开,他就告退回去了。
 
长信殿内,一身华服的太后半躺在软塌上,一只手拉着秦宇,满眼慈祥。
“既然如此,儿臣就先退下了,明日再进宫看望母后”
“去吧”太后替秦宇整理了一下衣领。
秦宇离开后,太后转头问向服侍自己多年的宫人储翠“翠儿,宇儿已经这么大了,看来我是真的老了”
储翠一边递茶一边说“是啊,陛下和晋王如今都已经长大,晋王也回到太后身边了,太后可以安享晚年了”
太后接过茶喝了一口,笑了笑没有说话,京城局势紧张,外面藩王多有异心,她如何谈得上安享晚年,况且这京城什么时候太平过。
秦宇离开皇宫的时候,天际已经墨黑,之前心底的沉重更甚了,尽管皇兄和母后都没有多言,但他从只言片语中,还是能感到京中局势很不好。

晋王府
小福子看着膳食备好,穿过垂门来到晋王门外“王爷,晚膳准备好了”
“又吃晚饭了啊”秦宇放下手里的书,脸上有些无奈。
本以为局势紧迫,自己马上就要忙的不可开交,可没成想日子出奇的平静,所以晋王殿下就过上了,饱食终日而无所事事的日子。
“王爷,中午您就没吃,用些吧”小福子劝说着。
唉秦宇叹息一声,跟在他身后磨蹭到饭桌旁,简单的吃了几口,就放下筷子。
“小福子”秦宇一边向外走一边说“到后园转转”
“是”
晋王府便是原来的六殿下府,不过他被加封后,陛下特意着人扩建了一番,所以比原来大很多。其实秦宇不是着急入朝勾心斗角,只是不知道如何生活,从前他除了胡闹玩乐,就是往滇城候府跑,如今有些迷茫。
“这是什么地方”秦宇忽然停下脚步,前面一片松林,鳞次栉比长得很好。
“王爷,您不记得了吗”小福子在他身后小声的说。
小福子没有随同他去燕国,留在了京城,庸和元年,宣帝又将他派给了秦宇,可是秦宇紧接着就去了北境,所以小福子就被留在京城,搭理晋王府。
“记得什么?”秦宇奇怪的问。
小福子还没回答,秦宇已经沿着林间的小径向深处走去,小福子在后面小心的跟着,心突突地跳着。
松林的中间是一片空地,收拾的极其整洁干净,空地中央孤零零的伫立一座石碑。
原来是这个啊!秦宇慢慢走到石碑前,手掌放在石碑上,掌心下一阵阵冰凉,像是真的埋着幽魂。
缓缓蹲下,秦宇看着石碑上的字‘滇城候穆绍筠之墓’,自己固执的要求刻成这个,但其实你谁也不是,手指在字迹上轻轻抚过,秦宇忽然笑了。
“小福子,把它拆了吧,建些有用的东西”
小福子愣了一下随即就说道“王爷要建什么”
“你觉得呢?”秦宇笑着问他。
小福子摇摇头说“奴才不知道”
“呵呵”秦宇看看周围的松林,微风吹过,树影闪动“建个亭子,本王喜欢这些松树”
“是”
你既然已经想好了,我也该过我的日子了,虽然我还不知道,我原本的日子该是什么样的。






第18章 京城风起
六月,京城一日热盛一日,秦宇坐在凉亭里,一边监督修建花园,一边瞎指挥,王蒙走到他身旁“王爷,宫中来人,让您进宫一趟”
秦宇看着前方随口问“哦?又是太后召我吗”
“是陛下”
陛下?秦宇转头有点惊愕的看着他,随即笑着说“备马”
“是”
昭和殿
王公公看见晋王立刻迎了上去“参见王爷,陛下在里间等您呢”老太监躬身请安。
“多谢王公公”秦宇说着就进入殿内。
偏殿,宣帝坐在榻上,正低头想着什么,见秦宇进来才松开眉头。
“臣弟参见陛下”秦宇微微躬身行礼。
“六弟来了,坐下吧”
“皇兄刚刚在想什么?”秦宇坐下说。
宣帝笑了笑没有回答,反问“京师人心思异,朕很苦恼,六弟可有良策”
“不知道皇兄说的是何人?”秦宇不疾不徐的问。
“秦正余孽”
“皇兄想让臣弟如何做?”
“哈哈六弟,朕就是不知道才问你,况且朕不信六弟自己没有办法”宣帝还是选择信任晋王,用人不疑,所以他想听听晋王有何妙计。
“臣弟想问”秦宇半低下头说“陛下是否想动刀兵”
“吴王在外不稳,最好不要动兵戈”
秦宇点点头,他也不想动兵戈,大雍如今局势,妄动兵戈有可能引起诸王混战。
“那只有减其羽翼,徐徐图之”
“六弟觉得从何人开始好”宣地点点头,认同地问。
“光禄勋杨敬一”秦宇果断的说。
杨敬一先皇的旧臣,秦正党第二人,尽在御史大夫孔国培之下,宣帝登基后,他虽然表面臣服,但心中却有拥立秦正幼子的想法。
昭和殿外,一轮圆月正当空,照的御阶前纤毫毕现,倒映的远方的建筑一片模糊,秦宇站在殿外,端详了一会儿,敛起神色离开皇宫。
 
吴国建业
一身月白色长袍的清秀男子,正坐在书房看公文,忽然一个身穿黄色莽袍,高大英俊的男子推门进来,一边走一边说到“玉思,京城有消息了”
“王爷,慢着点,消息又不能跑”付玉思说着接过吴王手里的信笺。
“怎么信上说什么”
“王爷,没看吗?”
“没有,我想跟你一看”吴王憨笑着说。
付玉思看着他的样子笑了笑说“陛下单独召见晋王了,直到晚上晋王才从宫里出来”
“他们说了什么?”吴王拿过信笺看了看
“不知道,不过陛下应该是要动手了”付玉思思索着回答。
“对我们吗”吴王问
付玉思摇摇头,说“应该不会,我想应该是御史大夫一党,陛下应该想先平定京师”
“那就让他们折腾吧,我们作壁上观”吴王又露出那憨厚的笑容。
“没错”付玉思叫来一名侍卫吩咐说“密切注意京师情况,随时报告”
侍卫退下,付玉思扭身看向一旁的吴王,略有些不解的问“王爷怎么这么早就从军营回来了?”
吴王笑了笑,拉着他的手说“我听说你昨日头疼,我担心你就回来了”
付玉思伸手替他整理一下发髻,一定是忙着跑回来看自己,连衣服都没换就过来了“我没事,王爷不要担心了”
“我陪着你,咱们休息一会儿吧”吴王拉着他的手臂,就要离开。
“王爷”付玉思拦住他“等我看完这些公文就去”
“这些折子总也看不完,就放那吧,不还有相国他们嘛”
吴王不由分说的拉着他走了,付玉思跟在身后,有些好笑的看着身前的吴王,多少年了,还是一如初见时毛毛躁躁。
 
京城
东城内的一家豪华的酒楼里,一锦袍青年坐在窗边闷闷的喝酒,王蒙看了看他,压低声对旁边的两人说“就是他,别出了差错”
二人应了一声,不动声色的向那边靠去“唉,这京城的鬼天气也太热了”其中一人坐下开口。
“六月的京城就这样,不过我在京郊有座庄园,那能凉快不少,改日我们去那”
“何必改日,就今日吧”这人等不及的说。
“明天?不行最近有不少流民,前几日到我的田庄上一通捣乱,护院赶了好久才赶走,正在收拾呢”另一人推拒的说。
“什么流民?没听说最近哪里有天灾啊?”
“说起来也不算流民”那人笑笑,回答说“前几日杨平丰公子在那附近置了一座宅子,占了附近农民的地了,农民没了地可不就是流民”
“没人告官吗?”
“瞧你说的,杨平丰是杨敬一大人的公子,谁会管这事”
“确实如此,那就等几日吧!”
说者有心,听者有意,两方一拍即合,之前坐在那里的锦袍公子站到二人身边,拱手施礼。
“打扰了,不知二位刚才说的可是真的?”
“你要干嘛?”一人戒备的说。
“别误会,最近家中老人生病,正准备积德行善,听闻附近有流民,所以小生是想到此处搭建粥棚,周济流民”
“公子善良”另一人拱手笑着说。
青年笑了一下,谦虚的说“哪里,在下有一事不明,杨平丰也是名满天下的才子,何必干这种事呢?”
“名满天下又如何,才子难道不爱财吗,况且此事做不得假,西郊的流民还在那,公子自己去看就是了”之前那人有些不满的看着他。
另一人摇摇头说“事涉及权贵,只怕早被人平息了,即便府衙来人询问,恐怕也不会有人敢提及”
“也是”另一人附和着,转头对那位锦袍公子说“看来公子的一番好心,要空欢喜了”
锦袍青年像是没有听见规劝,付了钱就匆匆出门,王蒙看着他离开,也起身离开酒楼。

晋王府 
秦宇正躺在凉亭里的竹椅上晒太阳,小福子在一旁给他打着扇子。
“王爷,事情办好了”王蒙站到亭外。
“怎么样?”秦宇继续晒着太阳,动都没动。
“那人去西郊了,末将派去跟着的人说,他见了那个人,相谈许久,直到晚上才回城”王蒙将昨天发生的一切告诉秦宇。
“不错,本王在西郊可是给他留了个大惊喜”秦宇眼角一弯笑着说。
“王爷,西郊有什么?”
“西郊有催命符”他语气慵懒。
王蒙皱了皱眉,没明白秦宇的意思,秦宇也没打算解释,稍微严肃的说“密切注意廷尉府,那人出现立刻来报我”。
“是”
“没事退下吧,别挡住本王晒太阳”
王蒙脸色一囧,看看天上斗大的太阳,这么烈的阳光王爷不热吗?
秦宇又重新闭上眼睛,一丝微笑爬上嘴角,孔汉文御史大夫的族侄,现在任殿前侍郎,没有人比他更合适,挑开这幕大戏了。
孔汉文喜欢大学者管文博的女儿官飞燕,屡次上门提亲,但是管文博哪能喜欢这种纨绔子弟,将自己的女儿嫁给了得意门生杨平丰。
孔汉文怀恨在心,但也一直没有办法,于是秦宇就送他一个办法,西郊可不是什么大才子占田,而是一件能要人全族性命的大事。

两日后
布告栏前,一圈百姓围在旁边,一个中年汉子盯着告示,不解的嘟囔“丰国候?没听说啊?”
“你们这些年轻人知道”旁边一个老者,应该是个老儒,捏着胡子说“当年滇城候获罪,先帝下令罪诛九族,丰国候被牵连其中,也论罪了”
“哦”中年汉子点点头,又问“既然论罪了,这丰国候之子,怎么还出来上告”
“你懂什么”老者瞪了他一眼,压低声音说“先帝十八年,滇城候被平反,但是被牵连的勋贵却没有一同平反,这安息身为丰国候后人,如何能甘心,安氏一辈子背负叛逆罪名,自然要告状”
“这都多少年了,才到廷尉府告状”
“还不是杨家人,否则人家说不定早就平反了”
百姓一唱一和的闲聊着,那名老者,捋捋胡须,摇摇头走了。
晋王府
秦宇正在湖边喂鱼,王蒙从门外走来站到他的身后说“王爷,孔汉文今早带着安息进入廷尉府”
“那咱们该去皇宫了,可不能让廷尉大人抢了先”
“王爷,我们不等陛下召见吗?”
秦宇白了一眼王蒙说“谁说本王去见陛下了,本王是进宫见太后的,来人备车”

昭和殿,宣帝正坐在预案上看奏折,小太监进来禀报说“陛下,廷尉大人求见”
终于来了!宣帝眼底一亮,放下奏折说“召晋王入宫”
“陛下,晋王早就进宫了,正在太后那呢”站在一旁的王公公回禀。
“哦?”宣帝一愣,随后了然,笑着对小太监说“告诉谷爱卿,朕现在有要事要处理,让他先等一会儿”
半个时辰后,谷磊站在殿门外,焦急的来回走动,额头沁出些薄汗。
“谷大人,陛下让你进去”
“有劳王公公”谷磊赶紧整理一下衣冠,进入大殿“臣谷磊参见陛下”
“免礼,谷爱卿有什么事找朕?”
“廷尉府有人状告管博文,迫害忠良,臣来请陛下示下”
“是怎么”宣帝刚要询问,王公公又进来回禀“陛下,晋王来请安”
“六弟”宣帝微微一笑,有些欣喜的站了起来,赶紧吩咐说“快叫进来”
谷磊瞥见宣帝的样子,没有插嘴,没有片刻,晋王进入大殿。
“臣弟见过陛下”秦宇施礼。
“不必多礼”宣帝摆摆手。
“刚刚在母后那里回来,想趁出宫前再来看看皇兄,哎,廷尉大人也在啊”秦宇看着谷磊有些诧异的说。
“见过王爷”
秦宇点点头,识趣的说“既然皇兄有事,臣弟就先告退了”
“不碍事,你先坐着,一会你陪朕说说话”宣帝指了指旁边椅子,继续问谷磊“爱卿,你刚才说什么?”
“回陛下,丰国候之子状告管博文迫害忠良,微臣想知道陛下是否要亲自过问?”管文博的案子事涉当年,所以他必须先回禀陛下。
宣帝想了一会儿,疑惑的问“哦?安息状词是如何说的?”
“回陛下,安息指证管博文于福德十四年曾参与迫害滇城候穆正风,并且在之后的平反中,欺瞒先帝,得以脱罪,而且还暗中阻拦安息进京告状”
“呵呵”宣帝还没说话,秦宇在一旁端着茶杯好笑的说“笑话,管大夫在福德十四年还是梁王府幕僚,如何能迫害滇城候”
“王爷,如何知晓?”谷磊转身问。
管博文是当世大儒,清高自矜,若说他迫害忠良,谷磊是不太相信的,但是若与当年梁王府有关,那么他就的掂量一下了管博文是不是只迫害忠良。
“本王府内的宾客,曾与管博文同在梁王处做幕僚,闲谈间多有称赞管大夫的才学”秦宇无所谓的说。
谷磊闻言皱眉“王爷,是否记错了,据臣所知福德十四年,管大夫早已脱离梁王府在京任职谏大夫”
“是吗?福德十四年嗯那一年本王才刚刚出生,许是记错了”秦宇不好意思的摆摆手说。
“敢问王爷,那位王府宾客可还在?”
“当然”
谷磊点点头,转头对宣帝说“陛下,臣认为此事关系重大,应该彻查到底”
“爱卿尽管去查,朕自会全力支持”宣帝对谷磊宽厚的说
秦宇也站起来说“廷尉大人,若需要那位宾客作证,本王即刻召他来京”
“多谢王爷”
谷磊离开皇宫,见过宣帝后,他忽然觉得此案恐怕不简单,他有一种山雨欲来的感觉。

昭和殿
“六弟何必多此一举,不直接进宫见朕”宣帝见谷磊离开才问他。
秦宇笑呵呵的回答说“直接进宫岂不是太显眼了,谷大人会怀疑的”
“为何要瞒着谷磊?”宣帝疑惑的问。
“谷大人,为人刚直,绝不是曲意迎合君心之人,若让他知晓真相,恐怕此事不会顺利”
谷磊的正直在京城是出了名的,要是他直接来找陛下,然后不巧说了管文博的事,任谁都会怀疑的,既然是作戏,就做的像一点。
“既然如此,朕换了他”宣帝半低着头,此事关系重大,他不想谷磊坏了他的事。
“陛下,刚直有刚直的好处,谷大人来办此事,正好杜绝天下的悠悠之口”秦宇若有所指的说。
宣帝微怔,随即了然“没错,六弟所虑周详”
谷磊的刚正,正好向天下人证明,管文博和杨敬一咎由自取,绝不是什么朝廷斗争,也可以让天子置身事外,免得落下破坏先皇旧臣的名声,被天下士子中伤。先帝当年正是因为滇城候一事,虽然胜了清党,却输了德行,被天下士子,非议许久。
物尽其用罢了!秦宇轻笑一下,站起来说“臣弟立刻回府,召那位宾客入京,先行告退”
“好”宣帝站起来送他,送到殿门外忽然说“六弟,皇兄多亏有你”
“我当然要帮皇兄”秦宇笑笑,快步离开。
宣帝负手看着他,心底闪过一抹复杂的情绪。






第19章 陈年旧案
御史府
孔国培坐在后院的椅子上,脸色铁黑的看着面前站着的青年“混账东西,谁让你把他带回来的,你知不知道你惹了多大麻烦”
“叔父”孔汉文双腿发抖,哀声说“侄儿不知道啊,侄儿只是想整一下管家和杨平丰,不知道会出事”
孔国培看着他的样子,越看越来气,站起来一脚踹在他的肚子上,孔汉文被踹倒,又立刻爬起来跪直。
“废物,你自己没用,还去怪人家”孔国培说着还要动手,一旁站着的孔汉文父亲赶紧拦住他“大哥息怒息怒,汉文已经知道错了”
“老五,平时他在外面丢人,你们也不知道管管,现在好了,终于惹出祸事,你们还要袒护!”
“大哥,汉文是有错,但大哥何必如此动怒,怎么说也是那管家的事,与我们何干,大不了我和汉文登门赔礼,然后再陪他们一些财物便是”
孔汉文的父亲心里不忿,此事毕竟管家错在前处,怎么就全都是汉文的不对。
“愚蠢!愚蠢!”孔国培看着他们父子的样子,一阵生气,刚要再开口教训,管家打偏门进来“启禀老爷,杨大人来了,要找老爷,看样子挺生气的”
孔国培脸色一变,吩咐管家带人去客厅奉茶,转头对那对父子说“人家找上门来了,你看看与我们有没有关系”说着一甩袖子就走了。

花厅
杨敬一坐在椅子上,脸上有些焦急,小厮奉上茶,杨敬一碰也没碰,时不时的抬眉看向廊外。
刚听说亲家遭了官司时,他还奇怪谁如此大胆与他过意不去,本来也没在意,可是一打听才知道,是之前被他拦下的安息告到廷尉府去了。杨敬一虽然有些着急,却很冷静,安息被阻拦不是一天两天了,怎么会突然就能到廷尉府了呢。
又派人打听了一下,才知道居然是御史大人的族侄帮忙,安息才能进京,杨敬一这才暴跳如雷,这孔国培难道想除掉自己?
“杨大人远道光临,有失远迎,有失远迎”孔国培笑意盎然的进门。
“见过御史大人”杨敬一脸色很冷“卑职有一事不明,令侄带安息状告管大夫,不知御史大人是什么意思”
孔国培慢慢的坐下,轻呷一口茶说“杨大人,此事我已经说过小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