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八阿哥胤禩重生]帝子-第1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虽说是偏殿,但是卫氏这里的一应摆设都不算差,其中纵然有惠妃做好人的缘故,大约也有内务府的人看在太子的面上,对他讨好的原因在。
  现任的内务府总管大臣海拉逊自康熙五年起就开始担任这个职位了,最后还是病卒在任上的。
  看他太太平平地任了内务府总管这么多年,就晓得这人手腕不错,起码比前世太子的奶公、只任了四年这个职位的凌普要好得多。
  卫氏的容貌在皇帝的后宫里算是极不俗的,而她为人温婉,不似那些家世高贵的“满洲姑奶奶”一般骄矜,谨小慎微,颇符合皇帝的胃口。
  虽然皇帝现在较多宠幸的是庶妃王氏等由江南那边献上来的美人,但是偶尔也会念旧情,回去看看自己的旧人。
  不过他到底是皇帝,看人还是按照自己的口味来,宜妃那样脾气直爽鲜活的女子是一类,卫氏这样温婉貌美的女子又是另一类。
  再加上现在胤禩也算是出息了,皇帝宠起卫氏了,似乎有了底气似的。
  卫氏不声不响,但也渐渐地得宠起来。
  这种情况,知晓的最清楚的还是储秀宫的人,外头竟是少有听闻到消息,胤禩也不得不感慨自家汗阿玛这保密工作做得实在是好。
  知晓胤禩要出远门办差,再加上是平阳府那么个危险的地方——毕竟那里地震之后还是余震频频——卫氏担心得不得了。
  胤禩试着安慰她,但是显然效果不大。
  胤禩走的时候,她把自己抽空给儿子纳的鞋底、打的络子和缝制的荷包都拿出来,分开来看这些都是小物件,合起来竟是已积攒了许多。
  胤禩看得仔细,卫氏用的这些料子都是极好的。
  最好的料子竟然是杭州织造进上的杭绸、苏州织造进上的锦缎。
  看着胤禩眼不错地盯着那几个荷包看,卫氏赧然地将它们挑出来:“这几个可不是给你的,这是给太子的,算是额娘的一点心意,谢他这些年来照顾。你用其他的就好。”
  胤禩拉长了声音:“诶,额娘,你就多疼疼儿子呗,让我留一个下来,就留一个!”
  卫氏摇摇头,伸出手指点在胤禩的额头上抵住他:“ 你啊,若是实在想要,就早些娶个媳妇儿回来,让她给你做。”
  她一副调侃的样子,看起来很是放松。
  胤禩愣了一会,拿起她纳的鞋底:“额娘,这些我就不分给二哥了,让二嫂给他做去。反正他娶媳妇儿了嘛!”
  卫氏笑着数落他:“你呀你,真是越发的油嘴滑舌了。你看看我纳的这些底儿,哪一个不是按你的脚做的,送给太子,你好意思吗?”
  胤禩是很想附和自家额娘的话的,但是明晃晃的证据就在他怀里放着,他也不能视而不见:“额娘,这双……也是按我的脚形做的?”
  卫氏羞红了脸,赶紧把那双大了不只一号的底儿收起来:“这个不是你的,我拿错了。好了,时候不早了,你早些回去吧。”
  胤禩强留下来:“唉,额娘,先别急着赶我走啊,手上拿着一堆多不方便啊,让我先把脚上传得换成您给我纳的千层底呗。”
  饶是这样,胤禩也没拖多少时间。
  这回胤禩可以说是被“轰”回去的,这在他和卫氏见面的情况里,可以说是极少见的。
  既然额娘都说了让他把络子和荷包分给太子,胤禩让人把剩下的一堆拿回他的住处,拾出给太子的就抬脚往毓庆宫走。
  毓庆宫里,胤禩也没往里找太子,让人通传了一下,就直奔书房去了。
  果不其然,胤礽就在那里。
  胤礽的书桌上摆着厚厚的一堆《资治通鉴》,再往上是几本明实录。
  因为明史至今还在修撰,所以想要看前明的史料,一般还是依靠实录。
  有着明显的翻看痕迹的几卷实录分别属于《太宗文皇帝实录》和《仁宗昭皇帝实录》,这两本实录记载的皇帝是明成祖朱棣和明仁宗朱高炽。
  明仁宗时期为乃父所上的庙号乃是太宗,及至嘉靖朝,因武宗朱厚照绝嗣而入继大统的嘉靖帝想追封其父兴献王为帝,要将太庙中供奉的九位皇帝的排位移一个出去。
  按照礼制,应当被移至太庙后面的偏殿祧庙中单独供奉的应当是明太宗朱棣,但是嘉靖帝还没有那个胆子移这位的牌位,干脆改了庙号,使朱棣由“宗”变“祖”,与开国皇帝一道永远供奉在太庙中央享受后世的祭祀,移了后头的明仁宗的牌位。
  明成祖朱棣是一个猛人,这不必多言,在他的映衬下,他的儿子仁宗显得比较暗淡无光。
  可是胤礽现在看的偏偏就是朱高炽的实录。
  无论是做太子的时间,还是皇帝老爹活的年岁以及掌握的权柄,胤礽确实和朱高炽有着许多的共同语言。
  胤禩对此视而不见,只用了一句“二哥你今日这么有兴致”就带过了。
  在路上,胤禩就换上了卫氏专门给他打的络子和特别缝制的荷包,因为这两样东西是满人衣裳里比较重要的装饰,胤礽很轻易地就看出了其中的不同。
  “我还当你是来与我道别的呢,怎么,新换了饰物,来与我炫耀了?”胤礽调侃地看着胤禩。
  胤禩撇了撇嘴,将卫氏让他带给太子的荷包和络子拿出来:“哪能啊,我这是给二哥你送东西来了。”
  胤礽是太子,自幼长在富贵堆里,眼力极好,一眼看出这些东西与胤禩新换上的是一样的做工,用料却是好上不少。
  “这是……?”胤礽看着胤禩。
  胤禩一挥手:“我额娘专门做的,说是感谢二哥这些年对我的照顾,聊表心意,二哥你可别嫌弃啊。”
  胤礽笑道:“不嫌弃,良贵人真是有心了。说来我还是沾了你的光,若不是你要去办差,我怕还收不到呢。”
  “二哥你说笑了,是我沾了你的光才对,额娘常说她和我都多受你照顾了。这回我去看额娘,她那边的用度好上了不少呢。这些是早做好的,可不是什么我要去办差了才想起来的。”胤禩这么说道。
  为了表现自己的羡慕之情,胤禩还特意将自己的荷包拿出来对比:“咱们俩的络子都一样,顶多就是颜色有点分别,可是你看看这荷包,我额娘新做的都落到你手上去了!她好容易有几样好的料子,非要裁出来自己做,最先做好的就先给你了,我的都还没做呢,我缠了她好久也没让她答应把给你的分我一个。”
  胤礽摸了摸料子:“我这里倒有同样的料子做出来的,你要的话,我让人做出来给你,至于这个……我就笑纳了。”                        
作者有话要说:  之前觉得自己写得太干了,一章就带过一节剧情,然后现在发现,只要我想水,还是能水很多的哈哈哈【小天使们别打我!
话说回来,我跑去无cp的页面找了各种榜单,都没有发现自己的文【尴尬】【努力坚强】小天使们都是从哪里看到的我这篇文的啊哈哈哈
好奇ing

☆、办差

  
  胤禩没有成婚,也没有外出开府,需要告别的人不多,胤禛虽然成了婚,但是和别人的关系都不怎么好,所以道别也没花多久的时间。
  灾情紧急,二人受命以后,次日一早与马齐会合,就带着几队人马上路了。
  马齐出身富察氏,是满族老姓,再加上他能力不俗,上回太子监国的时候,便是马齐与阿兰泰、佛伦等分三班值宿的紫禁城,因此颇得皇帝的看重。
  胤禛、胤禩与马齐俱都骑着马赶路,只从表面上看,胤禛也没显出什么差别来。
  山西就在直隶边上,从京城出发到山西并不需要太长的时间,就是平阳府在山西南边,中间还有一段路好走。
  胤禩他们的打算是一路直行,到山西以后,过平定州,直入太原府,先寻巡抚噶尔图,让他负责调集粮款,然后直接前往受灾最严重的平阳府。
  这次的平阳府大地震波及范围广泛,受灾的当然不只平阳一府,而是整个晋南地区。
  胤禛原本不同意去太原府,按理说,发生了这么大的事,噶尔图这个巡抚怎么可能还安然地待在太原府那里不动弹?
  马齐却是比较了解噶尔图这个人,再加上胤禩有前世记忆,开了作弊器,最后他们还是决定转道太原府,做一些先期准备也是好的。
  山西这次是地震而不是旱灾、洪灾,所以倒没有什么难民往直隶这边来,就算有,应该也都留在了山西境内。
  不过到底发生了大灾,怎么也不可能和平常一样。
  可是一路行来,并没有什么变化。
  到了太原府的那天,胤禛甩脸就走,连噶尔图的脸都不想见。
  作为钦差,他们并没有遮掩自己的行踪,顶多是胤禩多派了点皇帝暗地里给的人手去探查情况,因此沿途各地早就晓得了他们的行踪。
  他们到达的那天,噶尔图设了大宴,将太原府这里的官员都叫了来,给钦差们接风洗尘。
  又因为胤禩、胤禛是皇子,身份高贵,少不得巴结。
  胤禛虽为人冷酷阴沉,但确实是想为民做实事的,见此情状,连与噶尔图虚与委蛇都不肯,直接拂袖而走。
  马齐倒没有胤禛这样的底气,满族老姓之间盘根错节,各人互相之间都是亲戚,而且到了巡抚这样的位置,已是大员,说不准什么时候噶尔图就被调回京中,到时候低头不见抬头见的,何其尴尬。
  更何况在这官场上,讲究的是和光同尘,四阿哥做得的事,他可做不得。
  胤禩笑眯眯地待在马齐边上,没什么表示,看起来倒是比胤禛要好相处的多。
  胤禛那一出把人弄得好不尴尬,好在马齐与胤禩好相处,一顿酒宴下来,也算是宾主尽欢。
  宴后噶尔图还笑得别有深意,道是有好东西想让钦差们品鉴一番,这回马齐与胤禩都用明日还要办差,时候不早了,他们要早些回去休息的理由给推脱了。
  胤禩回了他们下榻的地方没多久,胤禛就砰砰地敲起他的门。
  他们这是在外头,规矩不像在宫里一样守得严,也没个什么院子落锁的讲究,胤禛很容易就过来了。
  外头准备值夜的高福进来禀报,胤禩摆摆手,干脆自己过去把门打开,把胤禛迎进来。
  胤禛早已洗漱完毕,看着脸上透出酒晕的胤禩,一副恨铁不成钢的样子。
  左右他的年纪比胤禩大,这回的差事又是以他为主的,而且胤禩的行为确实不像样,他数落起人来更是有理。
  胤禩听着胤禛絮叨,面上看着恭谨,确实一副漫不经心的样子,把胤禛气得不行。
  “八弟,你到底有没有把我说的话放在心上!”胤禛疾言厉色地训斥道。
  胤禩的依旧笑眯眯的:“四哥,你放心,我可没忘了我们这回出来是要做什么的。只是噶尔图毕竟是这里的长官,咱们强龙不压地头蛇,之后还有要他出力的地方,不能太不给人面子了。”
  “可是你也不能就这么放任不管吧?噶尔图今日宴请的地方,乃是此地最出名的酒楼,为了讨好钦差,他也少不得要挖空心思,只说他今日整顿的这桌席面,你说,要花掉多少银子?这些银子拿去赈灾能活多少人命?用到这种地方,砸下去都听不见响儿!”胤禛越谈越激动,说到后面,竟拍起了桌子。
  胤禩抬起手,做了个往下压的手势:“四哥你也别那么激动。噶尔图不把心思放到正道上,是要处置,可是即便是汗阿玛,怕也是要等到平阳府的事情缓下来以后再对他进行处置。今日宴席上,我也与他说起这件事情,他已答应要出三千两银子,在座的也都纷纷响应,只今日在酒宴上,我便已筹到了三万两,怕是户部先期调来的粮食和其他东西也不值这么个价钱吧?”
  胤禛听罢,更是愤愤:“若果真如你所言,真不知这山西省的人搜刮了多少的民脂民膏,当真是该死!”
  “是,四哥说的是,我已派人将他们出的银两都记下来了,只待回京便交由汗阿玛看。现在嘛,且让他们也出份力。”胤禩安抚道。
  胤禛瞧了他几眼:“原来八弟早就打定了主意,看来是我以小人之心度你君子之腹了。时候不早了,你也早些休息吧。”
  胤禛也不傻,经过胤禩的一番解释,他已看出他这弟弟走的是和光同尘的路子,但是“和光同尘”与办实事是不冲突的。
  而且胤禩的后招倒比他这个当面甩脸给人看还要狠,是既得了别人的好处,又要让人为自己办过的事付出代价。
  平阳府算是个不错的地方,并不偏远,但是在直隶与其掌控区域内,又不算是中心,因此容易做出政绩来。
  前任的平阳府知府是石文晟,满姓瓜尔佳,是太子妃的叔叔,因为在平阳府知府的任上做出了成绩,得到皇帝的越级提拔,升为贵州布政使,同年转为云南巡抚。
  后头继任的,也就是现在的这任平阳府知府叫做王辅,是汉人,官做的不错。
  平阳府的大地震过后,地面上基本上没剩下多少房子,就连官衙都被震塌了,死了多少人至今还没统计好。
  地震开始的时候是四月初六戌时(夜间八点左右),这个时候许多人家已经熄灯入睡了,这也造成了地震发生的时候,很多人没有反应过来便丧生于此次大灾中。
  地震造成城垣、衙署、庙宇、民舍尽行倒塌,所以当胤禩他们终于到达平阳府的时候,见到的几乎都是简易的茅草房,连木头搭建的房子都没多少。
  按照知府王辅的说法,是担心余震再将房子震垮,还不如随便搭个简陋的房子,起码塌的时候压不死人。
  因为衙署也塌了的缘故,王辅以及下头的知县等,也有家眷不幸丧生。
  王辅眼底泛着淡淡的青,凑近了闻有股脂粉味儿。
  胤禛是已经成婚的人,自然知道王辅身上那股香味是哪里来的,正因如此,他一直沉着一张脸,没给王辅好脸色看。
  好在胤禛对人都是一股淡淡的样子,王辅也没看出什么来。
  胤禩有前世的记忆在,再仔细观察一番,倒很容易得出结论。
  他们不仅是钦差,还是皇子,大臣之间,地位还分上下,下级见上级也要仪容整肃,更何况这王知府要见的是他们这两个皇阿哥兼“天使”呢?
  王辅应当有很长的一段时间不曾好好休息了,身上的脂粉味应当是拿那些掩盖自己的面色的时候留下来的。
  不过官家女眷互相之间也多有攀比,味道浓烈的脂粉属于下品,并不是什么好货色。
  王辅拿这样的东西遮掩,可见平阳府这里的情形坏到了什么地步。
  平阳府的府城还不是受灾最严重的,辖下各州县上报的情况里,受灾最严重的是临汾、洪洞、浮山三县。
  报告里将情形描述成“城廓房舍存无二三,居人死伤十有七八。更可惨者,斯时之烈火烧天,黑水涌地……伤残余生,何可堪比”,读来便觉触目惊心。
  此次灾情之严重,乃是康熙朝历年地震里少有的。
  不用胤禩提醒,很快胤禛就发现了王辅的异样,晓得自己怕是错怪了他。
  再加上王辅在接待他们的时候,对此次灾情如数家珍,可见是投入了极大心力的,胤禛对他的态度大为转变。
  谈到其他州县的时候还好,谈及受灾不算严重的襄陵县,王辅言语之间吞吞吐吐,似有什么难言之隐。
  他们是钦差,但是最先要保证的是受灾最重的几个地方,旁的州县,若是实在来不及,便不去看了,而襄陵县,原本就在这“来不及”的一堆里。
  然而王辅这样子,简直就和明说襄陵县上报的情况有问题一样。

☆、勘探

  
  王辅是知府,级别已经不算低了,但是说起襄陵县的时候,依然吞吞吐吐。
  襄陵县的知县名为诸来晟,字孟嘉,康熙二十四年乙丑科三甲同进士出身,康熙三十年的时候就调任到襄陵县为知县了。
  虽然皇帝历来宣称“满汉一体”,但是汉臣的官阶升起来总比满臣要慢,若是两方起了冲突,倒霉的也绝不会是那些满臣。
  诸来晟与王辅同为汉人,平日里对他也多有巴结,这个时候在钦差面前说道此人,王辅脸皮不厚,心中也是过意不去。
  了解了情况之后,胤禛几乎是当即拍板决定,他和胤禩去往襄陵县实地考察,马齐在这里先行分配对各县的补助物资和银两。
  地震,又称地龙翻身,自古以来,百姓便将其与洪灾、旱灾一道视作上天降下的惩罚。
  自大清入关以来,便几乎年年有大灾,尤其是今上继位以来,更是大灾小灾不断,旱灾、洪灾、雪灾、风灾、地震、日食都发生过了,最严重的一次地震发生在皇城根儿前,康熙十八年的时候京师大地震,波及六省共计两百余州县,此次平阳府地震,虽然波及的范围没有京师大地震广,威力却是丝毫不弱的。
  大张旗鼓地去探查固然方便快捷,但是恐怕搜集不到更多的东西。
  胤禩与胤禛商量了一下,竟是突发奇想,要白龙鱼服,装作灾民混入人群之中。
  除却士子官吏以外,寻常百姓,便是离家百里也是少有的,也不怕他们发现什么端倪。
  胤禛却是不同意,胤禩这样做实在是太危险了。
  君子不立危墙之下,胤禩还非得自己给自己找麻烦。
  若是没有皇帝暗地里派来的人手的话,胤禩也是不敢冒险的,但是他也不好和胤禛明说,自己还另负一身任务,皇帝还给他派了一批暗卫好手来保护他,绝不会出事的。
  按照胤禩记忆里的情况来看,襄陵县受灾严重,县令却粉饰太平,少不得激起民愤,若是真的有白莲教、天地会的人在此活动的话,襄陵县正是最好突破的地方。
  胤禛最后还是没有拗过胤禩,正因为如此,认为自己不能放着胤禩一个人冒险的胤禛决定和胤禩一起进行伪装。
  这个时候,胤禩突然理解了胤禛刚才苦劝未果时的心情。
  都已经这么忙了你还来添什么乱啊!
  胤禩好说歹说,承诺一定会保证自己的安全,还是没能说动胤禛。
  胤禩不出事当然好,但若是出了事呢?到时候吃挂落的可不是单独行动的胤禩,而是年长的胤禛!
  于公于私,胤禛都不放心自己这个八弟撇下自己单独行动。
  为此,在胤禩隐晦地谈起他的足疾的时候,胤禛反而表示,若是他们一起行动,正可以用足疾当作借口,在沿途更细致地进行观察。
  胤禩最后实在是无可奈何,只能和胤禛一起上路。
  负责保护他们的侍卫也纷纷变装,好好的钦差队伍弄得是灰头土脸的。
  好在胤禛也想到不能一点风声都不放出去,好歹留了一部分人下来作幌子,在他们后头启程往襄陵县走。
  既然是装作普通民众,那就没有了什么代步工具,都是靠自己的脚走的。
  为了表现得逼真,也不能穿他们自己那些厚靴,最后一群人弄了堆草来编成的草鞋上的路。
  就算是这样,他们的情况看起来还是要比其他人好许多。
  地震与旱灾、洪灾不一样,华夏人安土重迁,若不是实在活不下去,他们是不会离开故土的。
  地震只是震塌了房子,若是家中还有粮食,怎么着也不至于到无路可走的地步。
  当然,那只是一般情况。
  襄陵县的现任县尊诸来晟是一个贪得无厌的货色,民脂民膏搜刮得是相当的心安理得,襄陵人已隐隐被逼至山穷水尽的境地了。
  王辅那边收到了风声,不忍治下百姓没了活路,才会对钦差提起襄陵的异状。
  当然,就算钦差现在不知道也没什么问题,襄陵县内,已有一群男子集合起来,准备到府尊那里去诉苦求情,他们襄陵县的县尊是个没人性的货色,据县里的读书人说,府尊倒是好说话的很。
  如果诸来晟如实上报襄陵的伤亡情况,那么此县每户人家都能分到每间一两的盖房银,还有大口二两、小口七钱五分的埋葬银。
  诸来晟自康熙三十年任襄陵县令,不知搜刮了多少钱财,襄陵县不少人家是家无余粮,再加上他此次隐瞒不报,连救济银都没得领,不少人家是生生绝了活路。
  地震的时候除了震塌了房屋,还因为有些人家起了火,当此之时又没人去灭,竟生生成了烧天烈火,还有些断层之处,黑水涌出,总之分外混乱。
  单独的地震不算最可怕,火灾也是,但是二者相加就非常可怖了,此时襄陵县内,家有余粮的人怕是没有多少。
  动物总是比人要灵敏的,地震之后,想要进山打猎都要做好好几天空手而归的准备。
  山里能吃的菌菇一类的东西总有被摘完的时候,一个县那么多的人口没了现成的粮食,官府也指望不上,想要吃饱只能自己去山里采野菜、菌菇,手脚慢的甚至割起了饥年才吃的树皮,实在是令人喟叹。
  襄陵这边情况不好,总会有人到外县乃至府城去,好歹能领些救济,胤禩他们顺着人流走也不算突兀。
  但是那样的话,就和他们原本想去襄陵的初衷背道而驰了。
  最后还是他们在路上停留了两天,让两个侍卫回去带了一些粮食来。
  粮食装在钱袋大小的布袋子里,看起来很像朝廷分下来的救济粮。
  每个人塞两包在身上,配上已经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