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八阿哥胤禩重生]帝子-第2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太宗皇帝逝后,科尔沁部几乎霸占了大清皇帝的后宫,其他的蒙古部族自然不服,尤其是阿巴亥部。
  崇德年间,五宫之中只存在科尔沁与阿巴亥两个蒙古部族的女子,她们互相之间的争斗不见刀光,却依然血腥,而两个本就不和的部族更是冲突激烈。
  虽然两部的祖先都是成吉思汗的弟弟——当然不是同一个人——但是在草原上,黄金家族之间的争斗更为血腥,如此久远的血缘并不能成为他们心慈手软的理由。
  虽然最终科尔沁部取得了胜利,但是那时候他们还需要其他的支持。
  阿巴亥部出嫡女远嫁入京,因当时的顺治帝年幼,嫁给了时为摄政王的多尔衮做福晋。
  多尔衮一系和皇家的恩怨就不用说了,后来为了安抚阿巴亥部,顺治帝纳了阿巴亥博尔济吉特氏的一个女子入后宫,此女即为端顺妃,知者寥寥。
  崇德朝和顺治朝,大清后宫堪称是科尔沁部女子的天下,即使顺治废后,欲立董鄂氏上位,最终还是被他的母亲孝庄文皇后一手阻拦,无奈地立了现在宁寿宫里的那位皇太后为后。
  总而言之,就连科尔沁部都已经衰落的现在,乌尔锦噶喇普只是个阿巴亥部的郡王,他也不敢保证自己的女儿一定无恙。
  虽然阿巴亥是他们这一支的部族名,但是并不代表这不能作为人名,当年多尔衮的母妃、除非乌拉那拉氏的大妃,其名正是阿巴亥。
  乌尔锦噶喇普娶这个名字倒没有咒自己的女儿像那位大妃一样倒霉的意思,他们的部名即为阿巴亥,他为女儿取此名,可见对女儿的珍爱。
  康熙倒不像他想的那么小心眼。
  皇帝出面,息事宁人地说了几句场面话,场上要是还能闹得起来就怪了。
  弄了这一出,胤禩倒没什么,胤禟、胤俄想要热闹一番的心思却是淡了很多。
  康熙显然也知道自己几个儿子的不快,清点完了猎物,夸奖了猎物最多或者表现不凡的几个人几句,便让他们回自己的帐篷换衣服去了。
  不过回来的时间一定要早,因为晚上的宴会马上就要举行了。
  皇子们的帐篷本就集中在一个区域,只是相隔的距离不同。
  胤禟、胤俄在规定距离的限定范围里离胤禩最近,若是没有什么限制,怕是他们俩恨不得就住在胤禩边上,一掀帘儿就能看见人才好。
  老五胤祺是胤禟的亲哥哥,方才发生的事,因他回营的时间比胤禩他们早,自然是从头看到了尾,此时散开回了营帐,换好衣服以后就找了过来。
  向来出巡塞外,老五算是最吃得开的一个。
  他小时候养于太后膝下,除了宫制规定的那些或是必须学习的满语、习俗以外,一应规矩,太后都是按照蒙古那边的风俗把他养大的。
  直到九岁,他都没有读过汉文,所以皇阿哥里没少说他的闲话,甚至整个紫禁城也议论纷纷。
  他倒是没发过火,又因为他这个明显的缺点,反而对其他兄弟不太有威胁,人缘是诡异的好。
  皇帝也给他捧场,评价这个儿子是“心性甚善,为人敦厚”,也就是说,胤祺这人吧,基本上就告别阴谋诡计了。
  现在他急匆匆地跑来,是为了劝告自己的弟弟,等会儿不要太过追究。
  乌尔锦噶喇普是阿霸垓右翼旗扎萨克郡王都思噶之孙,从蒙古六等封爵来看,郡王不是个很低的爵位,而在爵位名前加“札萨克”,是明确说明这个爵位的拥有者是有实职而不是仅有虚爵的。
  阿巴亥部和科尔沁部都是漠南蒙古这边的重要支柱,将蒙古分为漠南、漠北、漠西三个区域,漠南毫无疑问是和大清关系最好的一部分。
  然而就是这样的关系,整个漠南的札萨克亲王与闲散亲王加起来也不过四五人,札萨克郡王绝对不会满十五人,即使加上闲散郡王也不会超过二十这个数。
  蒙古的关系图,胤祺或许是皇阿哥里最清楚的,所以说,阿巴亥部的那个小女孩家世绝对不算低。
  胤祺倒也不是怕了他们,主要害怕自己的几个弟弟一不小心就招了桃花难以脱身。
  蒙古女子性情奔放,而他小时候,太后闲来无事就对他兴致勃勃地讲述的“奇闻轶事”绝对不少。
  因恨生爱,身份高贵的女子遇到看她不顺眼的男人反而使尽浑身解数要嫁给他的故事胤祺就听了不只一耳朵。
  他听的时候是感慨女子敢爱敢恨,但是换到自己的弟弟身上,他就有点敬谢不敏了。
  女子倒是敢爱敢恨了,问过人家的意见没?
  双方成就姻缘也就罢了,最后男子断然拒绝了女子,反而落下一身骂名的,又是招谁惹谁了?
  胤祺现在怕就怕这样的事情发生在胤禩他们三个的身上。
  胤禩想完胤祺讲述的桥段,觉得这已经不是熟悉一词能概括的了,简直就是上辈子小十的翻版嘛!
  中间的过程,当然,是各有不同的。
  胤禩倒是不怕自己拒绝了会有什么骂名,他只是害怕康熙到时候来个金口玉言,这就惨了。
  事实上,他们出塞之前,这一年的大选就已经结束了。
  老五的嫡福晋和侧福晋是定下来了,可是老太太不满意啊,觉得还不如从蒙古给老五找个身份高贵的贵女,不过老五已经定亲了不能反悔,眼见着他们不成了,谁知道小的会不会就此做了牺牲被拿来顶包啊?
  前有宁寿宫里的老太太在今年出塞前对皇帝的殷殷嘱托,后有阿巴亥部的小姑娘穷追不舍,指不定到哪一步就来个因恨生爱,胤禩深深地觉得塞外很危险,他们还是回紫禁城来的安全。                        
作者有话要说:  看资料看到自己疯魔。
嗯,崇德五宫什么的,必须拿出来和大家分享一下,就算水我也要分享!
五大福晋,不就是五个皇后嘛,遥想当年,宇文赟同志就是这么玩的。不过皇太极高明的地方在于,这五个女儿,三个出自同一部族,还是亲姑侄;另外两个也出自同一部族,她们全都姓博尔济吉特。
至于宇文赟的五后同立,朝野都知道这皇帝不靠谱的后果就是……北周被他玩没了。宇文赟自己死得早,宇文阐小同学很苦逼啊。宇文赟的正统老泰山怒为女儿出气【不】,后来他成了隋文帝【微笑】。

☆、出继

  
  胤祺和胤禩的担心是对的。
  天知道乌尔锦噶喇普郡王对他女儿说了什么,开宴前还一副刁蛮公主模样的阿巴亥如今在皇帝面前的进退举止不知有多么小心谨慎,此外又不失爽朗大方。
  不怕人家刁蛮,就怕人家知礼,结果怕什么来什么。
  皇帝这回带了八个儿子过来,下手左边前排坐着四个,右边前排坐着另外四个,一人一桌。
  坐在胤禩他们三个前边的是老七胤佑,对面的胤祺细微的动作不断,不断提醒着胤禟和胤俄冷静下来,
  晚宴是在一处大帐里举行的,大小可以说是缩小版的太和殿,塞下百来个人完全没问题。
  地上铺着厚厚的毯子,每张方桌的后头都放着一方坐褥。
  虽然大清嘴上强调满蒙亲和一体,在塞外会盟的时候,也多方拉拢蒙古王公,但是该讲的礼制还是要讲,该分明的身份还是要区分。
  胤禩他们是皇阿哥,底下的坐褥就是金黄色的,胤禔纵是升了亲王也没和弟弟们有什么区别,想换成太子的杏黄色过过瘾都没份儿,要知道胤礽连皇帝独有的明黄色拜褥都享受过了。
  当然,也不排除康熙是故意要给这个儿子一点教训。
  胤禔实在是太过得意忘形了。
  亲王、郡王,除非皇帝特赐,否则的话还得按照自己的品级来,金黄一般是皇子专用,所以整个大帐里,也只有胤禩他们八个人的坐褥是这样的。
  那边阿巴亥被她阿爸专门带来,两人用的坐褥都是一样颜色,可见这郡王其他不说,宠女儿绝对无人质疑。
  梁九功唱了喏,康熙皇帝施施然走到他的御座上坐下,宣布开宴。
  一群人吃得欢,皇帝也和底下人有说有聊,就是不提之前胤禩他们和阿巴亥的冲突。
  等到菜上了好几道,每人前面上了一个小鼎,里面是煮得烂熟的肉,喷香无比。
  康熙面前的小鼎里装的是熊掌,其余人的小鼎里都只是熊肉。
  熊掌名列“八珍”之中,皇帝食用它自然无人置喙,其余人吃的是同一只熊身上出来的肉,皇帝既表达了亲近,又立起了自己的身份。
  这是在塞外,康熙也没让试读太监在这种时候搅了兴致,负责给他往碗中分肉的事就移到了梁九功的身上。
  在梁九功捣鼓的时候,康熙状似无意地提起,他们用的这只熊正是胤禩、胤禟他们几个射回来的那只熊。
  皇帝说了这句话,就已经表明了他的态度,若是乌尔锦噶喇普郡王识趣儿,阿巴亥也乖觉,那这件事就算过去了。
  毕竟皇帝金口玉言亲口说了,这东西是他的几个儿子和侍卫一起猎回来的猎物,那就代表他觉得之前导致冲突的那件事,错的可不是胤禩他们。
  阿巴亥好像没听懂的样子,乌尔锦噶喇普转过头去看了看女儿,好容易呼出一口气来,转而连连夸赞胤禩等人当真是“虎父无犬子”,龙子凤孙果真不凡。
  虽然他的文化水平不足以说出什么让康熙、胤禩等通学典籍的人耳目一新的话来,但是奉承话总比坏话好听。
  胤禔好不容易猎了两只虎来,宴上当然有用虎肉做的菜肴。
  其实猛虎好猎,虎皮难得。
  胤禔的箭术确实不凡,两张虎皮都是完好的,皇帝也不刻意打压他,也拿出来一一展示了,自然又得来一番夸赞。
  胤禔对此照单全收,没觉得有什么不对。
  本来如此热闹的宴会,之前的冲突也已经化解了,总不会出现什么幺蛾子了,谁料到上头的康熙自己却是突然一阵叹气。
  皇帝这样的表现,自然引得一群人的关注。
  他这样显然是有话要说,底下多的是闻弦歌而知雅意的人,科尔沁部的一位亲王就自动自发地递上了话头:“圣上为何叹气?”
  只听他的称呼,就能明白,他是归藩已久的漠南蒙古的人。
  蒙古人的多以“汗”来称呼皇帝,康熙帝因此又被称为阿木古朗汗,不过漠南蒙古的科尔沁、阿巴亥等部到底归顺已久,算是和大清最亲近的一帮蒙古人,因此许多时候也用“圣上”、“万岁”这样的称呼来称呼皇帝。
  康熙也没有隐瞒的意思:“朕思及新诞幼子,心中难安啊。”
  皇帝如今算是正值壮年,有儿子出生不稀奇,但是说思及刚出生的儿子内心难安,这就新奇了。
  富贵人家,谁会嫌孩子少?皇家就更不用说了。
  他们是八月份出巡的,六月的时候,庶妃王氏又生了一个阿哥,排行十六,已取名为胤禄,现在也不过几个月大。
  康熙口中“新诞的幼子”就是他。
  看着底下人面面相觑,皇帝也没停住话头,而是继续讲:“每每思及朕子孙绵延,朕之手足却无人祭祀,朕心中,实在是痛心得很啊!”
  皇帝这一番话说完,底下人就分成了两拨,一拨是蒙古人,满不在乎的样子,就等皇帝说完这件事,等会儿他们该吃吃该喝喝,虽然面上装了样子,但是也不是分辨不出来。
  另一拨就是随驾的诸大臣、八旗子弟,还有皇阿哥们了。
  要知道康熙现在说的东西实际上是大清的内政,和蒙古这边没关系,但是对于满族勋贵还是很重要的。
  知晓内情在心里腹诽,除了福全和常宁两位王爷,陛下你的兄弟,死得最晚的一个也有十来年了吧?前面那么多年都干什么去了,现在来说自己对亡弟手足情深?
  当然,一群人也就只在心里想想而已,面上不仅不能露出来,还要纷纷出言为君分忧。
  祭祀算什么,只要皇帝愿意,下令配享太庙,不管是他哪个兄弟,都能长长久久地得到祭祀。
  怕就怕,醉翁之意不在酒。
  康熙一说起这个话茬,不少大臣、勋贵就想起了当时京中流传甚广却没有多少细节的一则谣言。
  陛下欲以皇子出继兄弟。
  如果他们的猜测是真的,那么这里就是皇帝陛下选择的“发难地”。
  怎么看,皇帝也不像是在某个皇阿哥出生的时候就打定了主意要把他送给兄弟做儿子的,所以说,一定是最近有些人锋芒太盛,让皇帝感到了不悦,认为应该动手去制约。
  胤禔是皇长子,虽然不像皇太子胤礽,但也有着特殊的身份意义,绝对不会被贸然出继。
  总而言之,就是神仙斗法,凡人遭殃,直亲王这么狂妄嚣张都没事儿,他们这些旁观的,以及不知道哪位皇阿哥,会这么倒霉。
  胤佑不知道想到了什么,脸色很苍白。
  胤禩却是已经被皇帝知会过了,晓得要被出继的那个是自己,淡定得很。
  或许从出继的这个消息的告知上来说,皇帝对他算是不错。
  勋贵、大臣们犯了难,他们给皇帝陛下搭话吧,到时候被出继的那位肯定会恨死他们,不搭话吧,他们现在就可以死了。
  对他们来说,这种两难的选择题,当然是把眼前的困难给度过去再说,因此纷纷出言安慰。
  有想要折中的,认为可以“以宗室子承继香火”。
  然而这种做法却是很傻的,因为皇帝想要的不是让自己的兄弟有香火,他主要想做的是将自己的一个儿子出继过去,提出这种做法的人,本身就将皇帝的意图和结果颠倒了。
  晚宴的后半场,就在一群随驾的勋贵、大臣人心惶惶中度过的。
  当然,最着急的还不是他们,而是其他的皇阿哥。
  胤禟和胤俄两个倒是没什么感觉,胤禟的爱好是赚钱,胤俄自己没了额娘,受庇于太子,出继不出继的,都没什么关系。
  而且皇阿哥出继,非同小可,皇帝这么做,就像是送儿子一样,对被出继的儿子也是有所亏欠的,那出继以后的待遇,为了弥补,绝对不差。
  皇帝既然在塞外出巡的时候就抛出了这个炸弹,自然不会等到回京的时候再引爆。
  没过几天,皇帝给皇孙辈定下了排行以及字旁,皇孙辈取弘字,选日旁,目前得名的皇孙只有一个毓庆宫大阿哥,不过据说皇帝已经给其余儿子的长子都留好了名字。
  皇长孙名为弘昭,胤禩的记忆里,没有哪个侄子是这个名字。
  昭者,日明也,引申为凡明之称,庙有昭穆,昭取阳明,穆取阴幽,宗庙总皇帝排位的供奉就是按昭穆划分的。
  如今太庙之中,太宗皇帝神主牌供奉于昭位,世祖皇帝神主牌供奉于穆位,按照排序,今上康熙帝驾崩之后也供奉于昭位。
  继任的皇帝驾崩后供奉于穆位,弘字辈的皇帝驾崩以后,神主牌是供奉于昭位的。
  内中意蕴十分充足。
  而且,“司马昭之心”这句俗语里的司马昭,后来被追封的西晋太&祖文皇帝,可就是这么个名字啊!
  当然,皇长孙的名字,如果不想那么多莫名的深意的话,也就是皇帝对孙儿的祝愿罢了,可是眼下,另一件事更为重要。
  随着皇长孙的赐名而来的,是皇八子胤禩的出继。
  康熙帝亲拟圣旨一份:
  “朕获承天序,钦若前训,用建藩辅,以兄弟王。纯靖亲王隆禧孝友宽厚,温文敬肃,然天不假年,以致早夭。今有皇八子胤禩,温文敏裕,博厚宽仁,着出继纯靖亲王,承纯亲王之位。”
  皇帝的这份圣旨,大意就是他登基之后按照祖宗规矩给自己的兄弟们封王,纯亲王隆禧是个好的,只可惜早逝了,因此他要将品性与隆禧十分相似的八阿哥胤禩出继,继承亲王爵位。
  如果说皇长孙的取名在皇子里只引起了一点小波浪的话,那么八阿哥出继纯亲王,一下子就从贝勒变成了亲王,就在皇阿哥里引起了轩然大波。
作者有话要说:  嗯,八爷出继了,内斗和外政都可以开刀了。
话说皇长孙我本来还想取弘昊呢哈哈哈后来想想,这是嫌他死得不够快啊,就改成了这个。历史上也是老康孙子的名字,不过那孙子是雍正年间生的,名字和老康没关系,我想了很久才定下来的,不想改了哈哈哈

☆、夷讯

  
  还没等胤禩他们回京,整个京城的消息就已经传疯了。
  八贝勒出继纯亲王,皇帝放出的这个信号有许多种让人猜测的可能性。
  八阿哥是贝勒,这个年龄受封,在康熙朝可是独一份儿,再加上他和太子交好,摆明了车马入了太子&党,说他不受宠都没人信。
  而纯靖亲王隆禧,虽然是康熙的弟弟,但是人都死了多少年了。
  有一句话叫人走茶凉,看现在的恭亲王常宁就知道,这位爷不知道哪里得罪了他的皇帝哥哥,现在已经失宠了。
  若不是他还活着能喘气儿,指不定京城的人已经忘了恭亲王是谁了呢!
  纯靖亲王隆禧他死后没几年,纯亲王这个爵就没了继承人,那时候怎么不见皇帝想起自己的弟弟来啊?
  费尽心思找出一个已经除爵了的近支爵位让自己的儿子继承,皇帝绝不是厌弃了自己这个儿子那么简单。
  既然不是厌弃,那就是要重用了。
  按照胤禩的年纪,猛然从贝勒升到亲王,这是新君继位以后他的兄弟才有的待遇,单从身份上说,胤禩现在可以算是皇阿哥里排名第三的人物。
  纵是三阿哥胤祉和四阿哥胤禛,现在都还只是郡王呢。
  当然,胤禩已经被出继了,从身份上来说,他已经不算是皇阿哥了。
  称呼上来说,他倒是可以继续喊皇帝“汗阿玛”,因为像保泰之类的近支宗室,被养在宫里的,为了表示亲厚,也是一律喊“汗阿玛”的。
  只要皇帝承认他,胤禩这位身份特殊的亲王就能做很多事。
  胤禩和太子胤礽交好,这是很多人都知道的,近期直亲王胤禔飞扬跋扈,比太子还嚣张,这也是许多人都体验过的。
  现在来看,八阿哥胤禩的出继,就是康熙对此做出的反应。
  以胤禩的纯亲王来抗衡胤禔的直亲王,胤禩的亲王爵是不稳,但也是货真价实的亲王爵,有他帮助太子,在斗争中,直亲王胤禔永远是被压制的一方。
  而胤禩被出继的身份,也代表着他不会再有为了储位背叛太子的可能。
  如果胤禩真的一心一意要抢皇位的话,当然不甘心这样的安排,不过现在在他看来,出继给纯靖亲王隆禧,是一条不错的出路。
  亲王掌握的资源和贝勒是完全不同的,他特殊的身份会成为许多人眼里的香饽饽,巴结他的人绝不会少到哪里去,而讨好他就是间接讨好了太子,想挣从龙之功也很容易,若是日后太子失败了,他一个早就出继的亲王,也不会受到太严重的损失,最次不过打压罢了,不过康熙皇帝亲口所言的出继他给兄弟承继爵位,就代表他最后受到的惩罚绝不会像上辈子那样。
  总而言之,他几乎立于了不败之地。
  当然,占着这么一个身份,不好好利用,就太对不起胤禩自己了。
  亲王的爵位能够让胤禩冲破许多年龄的限制,参与许多从前参与不了的事务。
  如果他九岁的时候是一个亲王,不,只是一个贝勒,跟随索额图等人前往尼布楚的事情就能变得简单许多。
  当然,现在也不晚。
  等到回京以后,胤禩就接到了皇帝吩咐给他的差事,很巧,和他当初去往尼布楚签订与前世不同的新条约还有些关系。
  当时和大清作战的时候,俄罗斯已经陷入了内乱。
  数年前,俄罗斯的沙皇费奥多尔去世,王太后的嫡子彼得继位。
  费奥多尔的父王阿列克谢一世并不只有一位王后,前王后的子女体弱多病,而现王后的孩子却聪明健康,前王后之子费奥多尔继位数年后无嗣而崩,因此继承王位的变成了已升为王太后的现王后之子彼得。
  但是前王后的家族不甘,联合沙皇与前王后的第三女索菲娅,发动俄罗斯的近卫军射击军进行了政变,拥立体弱多病的伊凡五世与彼得一世共登帝位。
  并且理当名正言顺继位的彼得一世是第二沙皇,体弱多病几乎不能理政的伊凡五世才是第一沙皇。
  两位新王都很年幼,因此索菲娅公主就依靠第一沙皇伊凡五世之姐的身份,掌控了朝政,成为了摄政公主。
  尼布楚条约签订之前,大清和俄罗斯打的那些仗,都是在索菲娅公主当政期间进行的。
  一直到尼布楚条约签订的那年,彼得一世即将亲政,按照他比伊凡五世健康许多的身体状态,最后的朝政大权一定会落在他的手上,摄政公主索菲娅绝不能容忍。
  就是因为俄罗斯帝国的内斗纷争,胤禩才把握住了机会,签订了一份和前世不同的条约。
  事实上,知道他们内斗的时候,大清就派出了许多人去调查。
  一直到康熙三十三年,征伐噶尔丹落下帷幕,俄罗斯已经不能在草原上给大清增添麻烦了之后,大清甚至设置了俄罗斯馆,由理藩院管辖。
  虽然设置的时间相同,但是这一世,大清的俄罗斯馆作用与前世可是大大的不一样。
  康熙交给胤禩的,就是一个和俄罗斯有关的差事。
  俄罗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