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君王阵-第4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钟离山想必已经看清,若是他还活着,做陈冰手中的人质,清平山的人必然要想尽办法救他,而陵洵和穆九也无法放开手脚组织反击,最终只会让清平山遭受灭顶之灾。所以他唯有一死,既可以打破现在的困局,也可将清平山上下所有人力物力全部交给陵洵调配。
以少敌多之战,必得万众一心,且有悲情为佐,置死地于后生。
因而他才想到了这个方法,在提出与陵洵交换的那一刻,便已经抱了必死的决心。
“大当家的!”王大此时已经跑到钟离山身边,待看清他身上的惨状,不禁发出野兽般的哭号,流着眼泪跪在原地,狠狠给他磕了几个头,用手背胡乱抹干净眼泪,哽咽道:“放心,兄弟必定为你报仇!”
王大曾受恩于钟离山,对钟离山的感情甚为深厚,因而这哀哭完全发自于真心,可谓痛彻肺腑。
众人受王大的情绪感染,再看看钟离山被折磨得不成人形,也都悲从中来,怒火滔天,跟随着陵洵,趁乱杀入陈冰阵营,一个一个全都如地狱里爬出来的恶鬼。
而陵洵也在极度的悲伤和仇恨中,更进一步激发了阵法潜能,接连几个大阵布下去,让白法师等人措手不及,一步一步被驱赶向虎口关。陈冰骑在马上,狼狈地在冲散的凉州散兵中闪躲,策马回望之际,却见虎口关如一头凶兽的巨口,正静静地张开,等着将他吞吃入腹。
自古言道,骄兵必败,而哀兵必胜。
陈冰率凉州兵攻克汉中,乘势进军清平山,本就是疲兵作战,又是带着轻蔑态度,已然种下恶果,因而当陵洵趁凉州兵乱之际,将他们驱逐至虎口关,穆九带兵倾城而出,将陈冰夹击在虎口关外血战三日,终究由陵洵亲自将他斩杀于马下,这结果也就不那么出人意料了。
白法师趁乱逃走,而那之前将农人脱光了吊在半空折辱,后又为钟离山割肉行刑的阵法师却落在陵洵手中。
“小人也只是听命行事,还望风将军饶恕!”
“我饶恕你,谁又来饶恕枉死的人?”陵洵却只是冷冷地说了这句,便毫不迟疑将人的脑袋砍下来,想到钟离山死前的惨状,心中唯有恨意。
鲜血浸湿了大红的喜袍,却看不出血色,战事结束于第三日夕阳时分,站在虎口关的半山坡往下面看去,竟分不清那刺目的一片一片红,是霞光还是人血。
陵洵手提长刀,刀上滴血,已不知沾染上多少条人命,而他只怔怔看着脚下,在尸山血海中,仿佛又回到童年的噩梦。
有人从身后靠近,陵洵神经骤然紧绷,还不等意识做出判断,身体先一步反应,举刀就要挥砍,却听后面的人唤了一声:“少期。”
陵洵动作微顿,这才放松了身体,回头看向穆九,见他一身喜服也没来得及换,不由动了动唇角,扯出一抹惨笑,“喜事变丧事,你挑了个好日子。”
穆九注视着陵洵,忽然走过来,伸手蒙住了他的眼睛。
陵洵皱眉,“你这是做什么。”
穆九叹了口气,道:“不忍看你难过。”
陵洵终是忍不住,眼眶微酸,弃刀抱住了穆九。
“重要的人一个接一个离我而去,先是父母亲族,接着是姐姐,姐夫,你说我是不是命硬?是我把他们都克死了?”
“这不怪你,不要胡思乱想。”
陵洵抬起头,眼前有点模糊,哑声道:“所以我现在只剩下你了。”
你会不会有一天,也离我而去?
这后面一句话,陵洵没有说,却不知为何,成了他心里的一根刺。
收敛尸首用了足足一天的时间,清平山上下皆披麻戴孝,为钟离山等人发丧。
幸存的凉州兵被俘,陵洵下令不许杀战俘,将这些兵将全部招安收复。而这其中最让人尴尬的一个降将,却是陈勋,相传是陈冰的亲生儿子。
“我愿意为风将军收拢凉州各部,归顺于将军!只要给我一月时间,便可将凉州户籍财政簿册尽数奉上!”
王大听说陈勋是陈冰儿子,恨不得徒手撕了他,可是陵洵却在虎跳峡对峙时看到过陈勋,知道他和陈冰并不是同路人,可以一用。再者,他们如今实力还很弱小,凉州那么大一块地界,陈家已驻守多年,根基颇深,想要由他们自己一口吞了凉州不太现实,倒不如交给陈冰的儿子继续管理。
因而在与穆九商量之后,陵洵力排众议,放陈勋回了凉州。而他则趁陈冰战死的消息未传出之前,火速攻下了汉中。待西北狼陈冰被清平山区区一介匪寇斩杀的消息传开,汉中已经是陵洵的地盘,其他人想要惦记,已经晚了。
但是陵洵却没有想到,就是这一次决定,让他与清平山的人生出了嫌隙,他们向来习惯于听从钟离山,从未将陵洵当成主公,因而对他的独断专行颇有微词。
大局初定,终于到了入土之日。
陵洵按照钟离山的遗愿,将他与陵姝合葬。抱着小外甥,举行过祭拜仪式,陵洵并没有立刻离开墓地,而是坐在钟离山与陵姝的坟前,发了许久的呆。
他忽然想起在很小的时候,父亲曾将他抱于膝头说的话。
他说,这天下,终究是由白骨堆起来的。
可他没有想到,乱世初现,他所见到的白骨,依然是至亲至爱之人的。
第93章
汉中号称天府之国,自古以来便是富庶之地,然而近一年中几经战火洗劫,当地已是民不聊生,秋收更是受到严重影响。如今眼看着就要入冬,贵族商贾还好说,平民的存粮早就被军队征收干净,能不能活过冬天都成问题,据说已经有不少人去城郊挖野菜根囤积。
陵洵只用了不到一个月的时间便攻下汉中,当地的官员似乎对阵法师颇为忌惮,一听说这次新入主的是阵法师,全都噤若寒蝉,还不等陵洵开口,便已在城门口恭恭敬敬站成一排,双手奉上户籍簿册和财税账目。
清平山从将士到士兵,全都穿着孝服入城,空气中弥漫着肃穆沉重的气氛,引得城中百姓纷纷躲入家中,只开了窗户缝偷偷往外看。
街道上除了入城兵士的脚步声和马蹄声,竟再也听不到别的,安静得仿佛死城。然而陵洵的内心却比这街道上还要死寂,一个念头不停地在脑中盘旋——他已是汉中之主,而这是钟离山拿命换来的。
“汉中城,百姓苦,豺狼走,虎豹来。”
不知从哪里忽然传出小儿歌声,将这凝重的气氛打破。
陵洵终于回过神来,循着声音望过去,却见两个汉中兵将一个只有四五岁的小孩抓住,他身边的汉中当地官员诚惶诚恐道:“主公,这小儿说的歌谣乃十几年前流传,豺狼是指十年前贪狼国来犯,虎豹是说秦超派到各地的巡守太监。”
十几年前宦官当道时,是有过那么一阵,由朝廷派遣巡守太监到地方,履行刺使之职。
陵洵也不管这官员说的是实情,还是单纯为了不得罪他而找的借口,只一勒马缰,道:“放了那个孩子,到底是豺狼还是虎豹,咱们走着看看。”
汉中官员也不明白陵洵这话是什么意思,是生气还是没生气,不过既然他吩咐将那唱歌谣的小儿放了,旁人也不敢多说。小儿的娘早就等在旁边,吓得差点晕过去,见陵洵发话放人,忙搂住孩子,连连磕头告罪,躲进自己房里去了。
陵洵进驻汉中后,一律免除前州牧在时所设立的苛捐杂税,甚至主动从清平山运粮,按着户籍簿上的人头接济。而穆九也带着一些阵法师,利用阵术修缮残破的房屋以及农耕设施,让那些受战火波及的人家不至于居无定所。
这两项举措实行下去,汉中百姓总算缓过一口气,觉得那传说中杀人不眨眼的山匪兵,也不见得有多坏,最起码人家进城之后没有烧杀掳掠,而陵洵一张好脸更是十分占便宜,等到半个月之后从汉中城离开时,不仅街上挤满了人,还不时有人当街下跪磕头,在家里做了吃食,用篮子装着往陵洵跟前送,更有那豆蔻少女见了陵洵脸红耳热,脉脉含情一路注目,可谓与入城时的情景形成鲜明对比。
越来越多人见了陵洵,开始悄声议论,觉得清平山的当家的不似土匪出身,甚至觉得他自有通身贵气,像个少年将军。
也不知怎的,这传言越传越广,到最后,似乎所有人都默认了“少将军”的称呼。
陵洵在汉中待了半个多月,又返回清平山,去给钟离山烧七七。
七七是“烧七”中最后一个七,因为距亡期已经很远,关系不太亲近的人,通常都会忽视掉这一天。所以当陵洵回到清平山时,果然没见到有人去给钟离山祭奠,这不禁让陵洵想到“人走茶凉”。不过他也愿意落个清净,屏退了旁人,自己一个人带着香烛纸钱去找钟离夫妇说话。
然而还未行到钟离山和陵姝的坟冢,陵洵却闻到烧纸钱的味道,不禁心念一动,发现这味道传来的方向并非钟离山墓地,而是向旁边一条狭小的山道拐去。
他好奇为什么会有人在那里烧纸钱,便循着味道找去,才猛然意识到,原来这一天不仅是钟离山的“烧七”。
还有一个人,也是和钟离山同一天离世的,只是因为某种原因,这个人的死,仿佛被清平山上下刻意忽视了。
“师父,这些是你最爱看的书,我把它整理出来,今天就烧给你吧……没有我提醒,你在下面看书时也要注意,要按时休息,别熬坏了眼睛,还要记得吃饭……”
樊诚蹲在一个小小的无名坟冢旁,一边烧东西一边抹眼泪,声音哽咽。
陵洵没有惊动樊诚,远远地看了许久,直到听见这些,才缓缓叹了口气,走上前。
“谁?!”樊诚很警觉,立刻站起身,几脚踩灭了火堆,似乎非常害怕被人发现他在偷偷祭奠吴青。
其实陵洵对吴青的感觉很复杂,一方面恨他入骨,若是没有他,清平山不至于被一夕间攻破,钟离山也不会为了救他而陷入包围,走上绝路。可是另一方面,吴青也是一个可怜人,为情所困,成痴成狂。
“当家……将军……不,主公……”樊诚一时间竟不知该如何称呼陵洵,似乎觉得怎么称呼都透着别扭。
“还像以前那样称呼,叫我风爷吧。”陵洵倒是不介意,摆摆手,让樊诚不必拘谨。
樊诚应了一声,便低着头不说话。
陵洵看到樊诚脚边堆着一些竹简和书册。
樊诚有点心虚,忙解释道;“风爷,我不是有意要祭拜我师父的!只是,只是这些书籍都是他生前常看的,我想他在地下肯定也想看……”
陵洵见樊诚结巴得实在是难受,便道:“祭拜死者乃平常事,你这么紧张做什么?”
樊诚眼圈却一下红了,抽着鼻子道:“大家都恨透了我师父,说我师父通敌,要将他挫骨扬灰。还是我偷偷收敛了他的尸骨,将他埋在这里,又哪敢让人知道我在祭拜他?”
陵洵也不知道说什么好,他很想学会宽容,说一句“死者为大”,可是他却做不到,只要一想到钟离山,他就无法对吴青释怀。
樊诚见陵洵并没有如何表露出厌恶,便大着胆子,又将火堆燃起来,蹲下一本一本给吴青烧书,对陵洵道:“不管别人怎么说,我师父其实本性并不坏。当年若不是他把我捡回来,我早就饿死在深山里了。师父教我认字读书,又让我和大当家的习武,师父很聪明,看什么都是一学就会,就连那云里雾里的奇门遁甲之术,也能研究明白。我小时候常常想,就这样和师父,还有大当家的在一起,过一辈子该多好。谁知道,谁知道后来大当家的娶了夫人……”
说到这里,樊诚便没有再继续往下说,大概是怕谈到陵姝,惹陵洵不快,不过陵洵倒是已经听出来,对钟离山娶妻这件事,樊诚恐怕是站在吴青那边的。
“风爷,我,我能求您一件事么?”沉默了许久,樊诚忽然抬起头,目露期许地看着陵洵。
“什么事?”
“大当家与夫人感情极好,我师父生前求而不得,可不可以,可不可以让他在死后,与大当家的葬在一起?”
陵洵自然知道,樊诚所提要求,乃吴青毕生所求,然而他却没办法答应,只随意捡了一本吴青的书,拿在手中翻看,不去看樊诚。
“不可以么?”樊诚却不放弃,继续追问。
陵洵眉头微皱,放下手中的书,抬起头,严肃看着樊诚,“阿诚,你以为将钟离大哥与我姐姐合葬,是我的意思吗?”
樊诚一呆,愣愣地看着陵洵。
“钟离大哥临死前的最后愿望,就是要和姐姐合葬在一起。他为我们而死,我又怎能辜负逝者遗志?”见樊诚沉默,陵洵又随手捡起另一本书,颇有深意地看了樊诚一眼:“你师父造成如今后果,正是因为看不清。世间之事,有太多是强求不得的。切记,你也不要太过执念,步你师父后尘。”
樊诚觉得自己好像被陵洵那一眼,看了个通透,脸蓦地一红。他倾慕于师父,这个隐秘一直被他深藏在心里,难道竟被看出来了?可是等他再抬起头,想窥一窥陵洵的神色,却发现陵洵面色大变,正急促地翻看着手中的一本书。
“这本书是哪里来的!”陵洵声音忽然变得严厉起来,倒是把樊诚吓了一跳。
“这,这是师父托人买来的奇门遁甲口诀啊……”
陵洵一目十行地又快速将手中的书从头到尾翻看一遍,越看心越往下沉,听樊诚说这书是托人买的,眼睛不禁眯起,竟隐隐露出杀意。
“托人?托了什么人?在哪里买的?”
樊诚这时也意识到,这本书可能有些问题,更不敢乱说,仔细回忆许久,才道:“好像是托了岳清掌柜……”
“放屁!”陵洵怒喝一声,将樊诚后面的话吓了回去,揪住樊诚的衣领,几乎将人提起来,“你敢乱说一个字,我就杀了你!”
“是真的啊!”樊诚也吓坏了,忙不迭道:“还记得岳掌柜的赏鸟茶会吗?就是那天,师父从岳掌柜那里得到的这本书!”
第94章
吴青的这本书,看上去只是记载了奇门遁甲之术的普通书籍,然而若要让一个水平高些的阵法师来看,便会发现这书中的问题。书中每一个字都很正常,但仔细留意,部分字迹的比划是用一种更深的墨迹写成的。而这些由重墨写就的比划,刚好共同组成了隐秘的阵术符文。
陵洵曾在小凡子给穆九的那本《阵史》上读到过,阵术史上不乏危险性极高的阵术,被列为禁术,而吴青这本书上的阵术,正是迷魂阵的变种,能扰乱人心,多被用于对付不懂阵术的普通人。受阵术影响者,轻则行事反常,脾气暴躁易怒,重则神魂不宁,被心魔折磨至疯癫。
不仅如此,这书的最后,还附了几张简单的阵术符文,却以奇门遁甲的形式显现,教人利用特殊器物的摆放方位,而影响阵眼中的人。阵术不同,所产生的效果也不同。其中有一种阵术,便是能加剧人内心的情绪,比如一个人对另一个人本持有一分怀疑,受阵术影响,这怀疑心会成为十分百分。还有一种阵术,竟与春药作用相当,人常居于阵眼中,会时常觉得情欲难填,渴望淫乱之事。
陵洵如今终于明白,为什么有一段时间钟离山举止反常,时常被头疼所扰,甚至怀疑是他给甘儿下毒。原来他并没有冤枉吴青,这其中必定与他脱不开关系。然而这本包藏祸心的书究竟是如何流到吴青手中?
事到如今,他已不相信这仅仅是个巧合。
陵洵强压着心中惊疑,不动声色将书收了起来,并告诉樊诚,不能让任何人知道他们见过面,更不可再提到这本书。
“此事关乎重大,甚至可能连累你的小命,若是有人问起,便说所有书都给你师父烧了,而且要第一时间将问这件事的人告诉我。明白吗?”
樊诚原是个机灵的人,虽然不清楚到底发生了什么,但总归知道这事与师父息息相关。他一直跟在吴青左右,深知吴青虽然行事偏激,却不至于背叛大当家,故意放敌军入清平山。再联系近一段时间吴青的古怪,他隐约猜到几分实情,因而郑重应诺,发誓不会让任何人知道这本书的存在。
“风爷!若是您能查出真相,还我师父一个清白,阿诚这辈子愿意给您当牛做马!”樊诚说罢,便跪在地上给陵洵重重磕了几个头。
“这件事我自然会彻查,你无需如此。”陵洵看着眼中重新燃起希冀的少年,再看看吴青那无碑无名的一抔黄土,不禁感叹,吴青这一生,能得一个这样真心待他的徒弟,也不算荒凉到底。
思及此,陵洵忽然又想到了自己。乱世人命如草芥,谁都不知道活了今日,还有没有明日可活。那么如果轮到他自己,来日土馒头跟前,又有何人会为他真心流泪?
方珂坐在门厅前的小案边,正在帮岳清理账,案桌上还摆着一大盘点心,每写几个字,就要往嘴里塞上一块,依旧是笑眉笑眼,在一片愁云惨淡的清平山,他这行为不免显得有些没心没肺。
陵洵走进岳清的院子,原本只看见方珂一个,然而他才走了没几步,头顶忽然飘下来一个影子,却是方珏如鬼魅般落下来。他那和方珂长得一模一样的脸,还是一如既往的不高兴,手里抓着白绒绒一团,正是那雪信哥。
“这雪信哥不是从锦城带来的那只?”陵洵看了看那雪信哥,问方珏。
方珏点点头,“是岳掌柜用十日草残渣喂养的那只普通八哥。”
“风爷,您来找岳掌柜吗?他今天一早启程去汉中了。”方珂见陵洵来,开心地丢了笔跑过来,顺道又往嘴里塞了块点心。
“他不在就算了,我问你也是一样的。”陵洵指了指方珏,又往天上一指,示意他去外面房顶守着,方珏愣了一愣,看了方珂一眼,便二话不说直接运轻功飞上屋顶。这是多年以前就有的习惯,每当陵洵有什么重要的事要与人商谈,都会让方珏去屋外看着,以防隔墙有耳。
方珂见此情景,脸上笑容一凝,终于觉察出陵洵神色不太对劲,忙将嘴巴里的点心嚼吧嚼吧咽了,连眉眼间的笑意也收敛不少。
“风爷,您有什么事要问?”方珂下意识压低声音,整个人都变得警觉起来。
“坐下说话。”陵洵走到案桌旁,低头随手翻了翻,那是清平山这一年的账簿。
方珂难得见陵洵如此严肃,不免心有惴惴,回忆自己最近是不是做了什么缺德事,传到了陵洵耳朵里。但是搜肠刮肚想了半天,最近唯一干的坏事就是把小凡子奶奶的点心方子给偷了。可是偷了他也没有外传啊!只是自己照着方子做了点心吃,也不至于让风爷恼他吧?
“方珂,你们两兄弟跟了我多久了?”
方珂还在那里胡思乱想,忽听陵洵问,不禁呆了一呆,才道:“我和方珏九岁那年被风爷救下,到如今已经六年了。”
“六年……”陵洵出了片刻神,“当年我遇见你们时,也就和你们现在这般大。”
方珂道:“可是风爷像我们这般大时,已经独个儿开起了益州最大的绣坊,我们怎么能比?若不是风爷路见不平,我兄弟两个恐怕早就被悍主打死了。”
陵洵当年遇见方珂和方珏两兄弟时,正在押货的路上,碰到一富商毒打两个小奴,因看不过才施以援手,为此还险些招惹了当地豪强。后来他才知道,原来那富商有某种特殊的爱好,不知玩死了多少小男孩。方氏兄弟是双生子,又生得好看,被那人买回去打算做娈童,哪想到两个小家伙反抗激烈,险些将那人的东西咬断,这才招致杀身之祸。
原本他救了人,就想放他们自由,可是这对孪生兄弟却哭求陵洵将他们带走,他可怜两人年幼无依,才将他们收在身边,并发现两人于轻功天赋异禀,就特地找了武学师父栽培。
陵洵还记得,他以阵术入刺绣的第一件成品,就是方珂脚上那双鞋,穿上那双鞋,虽然不至于缩地为寸,却可大大提升轻功,方珏因为得到鞋的时间比方珂落后几天,还着实闹过别扭。
“一晃六年,我也算是看着你们长大。”陵洵心生感慨,看着方珂,不禁莞尔,只是那笑容看上去有些惨淡,“你们也知道我在这世上已无亲人,只当你们是亲弟弟,倘若有朝一日遭逢大难,能托付之人,恐怕也只有你们。但我却不知道你们心中所想,唯恐是我一厢情愿。”
“风爷,好好的您怎么说这样的话!”方珂有点慌了,还从不曾见过这样的风爷。在他心里,风爷永远都是玩世不恭的,是成竹在胸的,是那个在道上八面威风让人忌惮的美貌活阎王,又何曾有过这样神色萧索的时候?“再说,您不是还有穆先生?还有岳掌柜,还有锦绣楼这么多同生共死的弟兄!我和方珏……怎么敢当!”
陵洵却直视着方珂的眼睛,似有咄咄逼人之意,“我如今就要交代你和方珏一件事,不知你们是否愿意。”
方珂毫不犹豫道:“只要风爷吩咐!”
陵洵审视地看了方珂半刻,知道他这话是真心实意的,终于扔出最后的底牌,叹道:“我知道你近两年一直跟在岳掌柜身边,与他亲近。因此这话我只问你一次,你若不愿,我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