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秦朝的美好生活-第14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如今三国恐怕已经饿殍遍地了!
赵国来的都是老兵,老弱病残!
虽然赵人仇视秦人,可这个时候他们更加仇恨自己的国主,因为国主无能!
同样遭受了蝗灾,紧挨着的秦国却能平安度过,一水之隔的赵国却不行了!
都这样了,赵国国主还要选美女,充盈后宫!
蒙武做了一件十分不地道的事情,他让那些俘虏回家去,把自己的家人都接到秦国来!
“你们也知道,我秦国国主向来都是雄才伟略,如今国内正在修路,正经的秦人种田没时间,你们这样的来了,完全可以去修路嘛!”他将秦国修路工人的工资跟他们一说,连赵国的人都动心了。
“真的有你说的那么好?”赵国俘虏问。
“当然,不信你可以到我军中随意一个人问一问都知道,他们家里的人在农闲的时候都去修路呢!”蒙武这一点底气十足。
三个国家的俘虏都心动了,尤其是楚国的俘虏!
再大的仇恨,在生死面前,也都不那么重要了。
或许他们可以去死,毫不犹豫,可是他们的家人呢?
蒙武劝降了许多人,这些人被他悄悄的放了回去,他们没有回军营,而是回了家,带着家里人,装作难民,跋山涉水的来了秦国。
负责安置流民的张平接到消息,立刻就安排了人手去帮着他们安家落户。
而秦国大道的平整工作开始进入全面的整修,这可比水渠那个要费事,因为每一阶段,郑国跟许义都会斟酌再斟酌,还要留够地方给秦安君搭建驿站。
工程量大,用的人也多,秦国本国的人都不够用,外来人口一来就有工作,只要干够一个月,就给发粮食布匹和盐巴,这些东西是硬通货,留下足够吃的卖钱后还能起个房子。
就是秦国的人比较毛病多,只喝烧滚了之后晾凉了的水;每隔十天半个月的都要洗澡;病了就得立刻就医,不能拖延,敢隐瞒不报的还要扣工钱!
这是李季阳强行加上去的条例。
“为什么要加这一条?”张平不是很明白。
“大灾之后必有大难,不是瘟疫就是饥荒,现在是饥荒,我怕发瘟疫啊!”李季阳苦口婆心:“尤其是人多的地方,每天都要清理干净,消毒的东西大把撒下去,谁拉个肚子都要请病假,放心,请病假的人呢,只要真的是病了,当月工资可以减半,不全扣;但是要有人隐瞒不报,当月工资全扣,一家子在工地上的也都全扣掉!”
不得不说“瘟疫”俩字太厉害了,张平二话不说就让人去执行了,而且执行的十分严格!
哪怕只是吃坏了肚子,也不让上工,惩罚了几个隐瞒不报的,所有人都老实了。
秦国这边打仗占了上风,因为他们是守城的,又因为有水泥在,几日的功夫,这城池就给加固的跟王八壳子一样坚硬了!
秦国的内政有条不紊的进行,在盛夏时节到来的时候,郑国跟许义的道路大概图已经画出来了。
而李季阳负责建设的两个宫殿,已经开始封顶了。
但是两宫太王太后在听说现在就能封顶了的时候,明显不高兴了。
第344章 居巢人范增
两宫太王太后很久没有主动召见李季阳了。
都是李季阳主动过去给她们俩请安问好的。
这次突然召见,李季阳不知道什么事儿啊!
难道是跟羸政那点暖昧被发现了?
人家祖母找上门来了?
哦,不对,是人家祖母找他来了?
也不对啊,要是真是人家知道了,还找什么呀?
要么一杯毒酒结果了他……这一点,李季阳相信她们不敢,也不能,如今他可是秦国“举足轻重”的人物。
要么就是假装不知道……这一点很有可能啊!
路上就遇到了羸政,李季阳一把抓住他:“你跟她们俩说我们的事情了?”
“没有呀!”羸政也莫名其妙呢:“我连阿娘都没说,跟她们俩就更不会说了!”
“真的?”李季阳半信半疑。
“当然,你不是还没答应我呢么?”羸政无辜的眨了眨眼睛。
“那她们俩找我干什么?”李季阳就更没头绪了。
“不怕,我跟你一起去。”羸政趁机拉着李季阳的手往前走:“有我在,她们闹不起来。”
这么久了,羸政跟两位祖母还是不远不近,亲近不起来,反倒是他那小弟弟扶苏,几乎是在三个女人的溺爱中成长的,要不是有羸政这个当哥哥的把握尺度,很容易就会让扶苏成为一个纨绔公子。
幸好这孩子心性也不坏,还很听话。
俩人一起到了地方,立刻就被宣见了。
不过两宫太王太后看到羸政来了也没个笑脸儿,这是很少见的事情。
李季阳跟羸政坐在一起,跟受审的犯人一样,心里七上八下的没底。
“政儿,小阳,听说慈安宫和慈宁宫建好了?”华阳太王太后先开了口。
“是,已经封顶了,但是还不能入住,里头还得收拾收拾。”李季阳赶紧开口:“就是铺个大理石地面之类的,还有柱子也都要好好的收拾一番。”
“听说都已经建成了?”很少开口说话的夏姬太王太后也开口了。
“是已经建成了,但是细节方面还得继续。”李季阳又很快回话。
两宫太王太后脸色更加不好看了,羸政坐在那里好像是知道了点什么,但是他没吭声。
“小阳啊,虽然说建立宫殿给我们俩个老太婆住是好事儿,但是也不能随便糊弄啊!”华阳太王太后不高兴了。
“这么短时间内建立起的宫殿,能住人吗?”夏姬太王太后更是直切要害:“会不会冬天很冷,夏天一下雨就漏水啊?”
“可能睡着觉呢,就坍塌了?”华阳太王太后更具备想象力。
李季阳算是听明白了,他这宫殿建设的太快,两宫太王太后以为是个豆腐渣工程,糊弄她们俩呢!
或者他当初就是图个好名声,至于质量问题,完全不在乎!
“哪儿能啊!”李季阳赶紧说明:“给您二位盖的宫殿,那用的都是最好的材料,大梁都用的千年铁衫木!”
“是吗?”明显,两宫太王太后不信啊!
“是真的,小阳的水泥,他都给您二位用上了,最新的建筑材料,还有,那大理石地面光滑如镜,纤尘不染,他打算给两个宫殿都铺上。”羸政在一边替李季阳解释了一下:“因为是新的建筑材料,建成之后,宫殿万年不坏,连维修……好吧,或许需要点维修,但是绝对不多!!能不维修的房子,才是好房子。”
两宫太王太后将信将疑。
“您二位放心,等竣工之后,去看了就知道了!”李季阳知道现在说什么都是枉然,除非让她们俩亲眼看到成果。
“那好吧。”两宫太王太后也没别的办法,宫殿已经盖起来了,再想扒了也不是什么容易的事情。
再说了,那工地被围的水泄不通,连人想爬进去看一眼都不行……守卫特别森严。
李季阳一个劲儿的逢迎两宫太王太后,两位老太太如今拿他没办法,只能暂时相信他。
在这里用了一顿点心,俩人才联袂告辞离去,直奔赵姬的宫殿。
因为李季阳突然想起了一件事情,见到赵姬第一句话就是:“干娘你放心,等这两个宫殿建造完成了,我给您也建造一个!”
“建造什么?”李季阳说莫名其妙,赵姬都没听懂。
“建造一个宫殿!”李季阳豪气干云的道:“到时候给阿娘的宫殿上,用上琉璃瓦,或者玻璃瓦也行,能一睁开眼睛就看到天空!”
赵姬疑惑的看向羸政:“小阳喝多了?”
“没,在两宫太王太后那里就用了些点心,根本没饮酒。”羸政哭笑不得的拉着李季阳坐好:“阿娘不会跟你计较这些的。”
他知道李季阳是觉得,自己给两宫太王太后盖了宫殿,阿娘什么都没有,他心里过意不去其实,阿娘真的不在乎这些。
赵姬听明白了,叹了口气:“先把两宫太王太后的宫殿建好就行了,我听说了一些不好的流言,说那房子建的跟茅草屋似的……这是不是太快了点儿?起码建个三五年的……也好啊!”
“干娘你想多了……。”李季阳满脸黑线:“那两栋宫殿建起来,只要不是人为破坏,起码能耸立个千八百年的,要是维护的好,万年也不难。”
赵姬明显不信啊!
还是羸政开口:“阿娘,小阳说的是真的,那些人的话不用听,他们肯定是别有目的,谁乱传您就直接收拾了吧。”
“那……好吧。”赵姬也跟两宫太王太后一样的态度,觉得这么短时间建起来的宫殿能有多好?
后宫的风言风语就没有消停的时候,大家嘴上不说,心里肯定想啊!
不过影横也安慰李季阳:“小阳放心吧,等建好了他们看到了就知道,水泥有多神奇了!”
“哼!”李季阳恶狠狠的道:“事实胜于雄辩!”
羸政听了点点头:“小阳说的真好!”
好不好的,李季阳憋了一口气,非要好好干不可,不把慈安宫和慈宁宫打扮的金碧辉煌他不算完!
从宫里回来后,李季阳继续看着工程进度,屋脊已经起来了,琉璃瓦也给运去了,琉璃瓦是他在空间里烧制出来的,在眼光下一照特别烨烨生辉。
第二天是休沐日,李季阳没进宫,他在家就能看到宫里建筑情况,然后记录了一下需要,他下次进宫好放给他们。
正想着的时候,羊飞英来了。
“公子,有人来了。”羊飞英一进来就跟李季阳汇报了:“是来做门客的。”
“哦,纯雅!”李季阳喊人。
纯雅冒了出来:“公子。”
“给我更衣,梳头,我要见客。”李季阳懂规矩,这个时候他就得出去,还要表现的很尊重对方的样子。
等李季阳穿戴整齐跟羊飞英出去的时候,他还问羊飞英:“来人叫什么呀?”
“来人是楚国的,据说是逃难过来的,没有什么家眷了,不过看起来不怎么落魄,应该是出身良好。”羊飞英跟李季阳一边走一边汇报:“他姓范,名增。”
李季阳一个跟呛差点儿趴那里:“你说什么?”
“公子,您怎么了?”羊飞英扶了他一把。
“没事,就是有点惊讶。”李季阳扶了扶自己头上的帽子。
到了前院大堂的时候,一个中年人正在欣赏李季阳书房的装饰,此人虽然布衣但是气质很好,神色恬淡,没有突然见到富贵的那种惊讶,不过对李季阳的摆设很感兴趣,尤其是那对对联。
“范先生。”羊飞英出声叫他。
中年人回头,这人面目说不上英俊,但是很耐看,气质有些文质彬彬,眼睛清澈有神。
“这位便是秦安君。”羊飞英给他们俩做介绍:“这位是范先生。”
李季阳咽了咽口水。
中年人一拱手:“增,拜见秦安君。”
李季阳的脑袋嗡嗡响!
记得有记载说范增是公元前二七七年出生,也就是秦昭襄王三十年的时候,他就出生了。
到公元前二零四年才逝世,他第一个让人称道的就是年纪,年逾七十反秦!
范增是居巢(今安徽巢湖西南)人,平时在家,好出奇计。陈胜大泽乡起义时,他年届七十。
秦末农民战争中为项羽主要谋士,被项羽尊为“亚父”。
公元前二零六(历史上记载的是汉元年)随项羽攻入关中,劝项羽消灭刘邦势力,未被采纳。
后在鸿门宴上多次示意项羽杀刘邦,又使项庄舞剑,意欲借机行刺,终未获成功。
这便是“项庄舞剑意在沛公”的典故。
汉三年,刘邦被困荥阳(今河南荥阳东北),用陈平计离间楚君臣关系,被项羽猜忌,范增辞官归里,途中病死。
宋朝大文豪苏轼曾经著《范增论》。
只是无论是野史还是正史,范增的形象都是一个充满了睿智的老者,现在的范增呢?
三十六岁的年纪,正是男人的黄金时段,而且他不是毛头小子了,没有了那股冲劲儿,现在的他,看起来很是成熟稳重。
最主要的是,他是来给自己当门客的啊!
“范增?居巢人?”李季阳下意识的问了人家的名字和居住地。
“正是,想不到秦安君还知道在下的户籍。”范增也很惊讶,他是来当门客没错,但是他现在没什么名声,秦安君竟然知道他。
居巢也就是后世的巢湖市,那里在商时地属南疆,故名南巢。
《尚书》李季阳早在拿到手里的第二天就看过了,他现在不知道为什么,有点过目不忘的意思了,他记得里头的《仲虺之诰》:“成汤放桀于南巢。”
周时为巢(伯)国地。
春秋时,为楚的属国。
四至大致东到昭关(今属含山县),西至庐江,南达长江,北到巢湖。巢国多次被吴国所占。
《春秋》有记载:鲁哀公十二年(公元前四八三年),“公会吴于橐皋”,即后世的柘皋周元王四年(公元前四七二年),越灭吴,巢国还楚。
也就是说,范增认真算起来,还真是楚国的人,怪不得当年他扶持项羽呢!
“您的……咳咳……那什么,请坐,请坐!”李季阳很想说“您的大名谁不知道啊!”
但是想到这个时候的范增,还没什名气呢。
“谢秦安君。”范增没想到传说中的秦安君竟然这么年轻,看起来……好像未成年。
不过他不敢小看秦安君,能让诸侯国的国主都忌惮三分的人物,当年的战国四公子也没他有影响力。
最主要的是,他还有一个神秘莫测的师门,至今为止,据他所知,诸侯国都暗中查访,愣是没摸到他师门的门槛儿。
第345章 终究会发光
哪怕是墨者,也有国家摸到过他们的老巢啊!
秦安君的师门,没有墨者那么有名,没有墨者那么激进,但是却有着墨者所没有的神秘。
“范先生,您是来自楚国,楚国的情况如何?”李季阳打算好好跟范增聊个天。
“楚国如今……是真的不好了。”范增叹了口气:“楚国如今都食不果腹了,可他们那些王公贵族们,还想着享乐,民间人口大量流失。”
剩下的话范增顿了顿,没说出口。
李季阳明白,都流失到秦国来了。
经过聊天,李季阳才知道,范增能来,也多亏了楚国自己作死。
为什么呢?
楚国没在秦国捞到好处,再加上蝗灾,楚国如今可以说是民不聊生,偏偏秦国的日子却越过越红火。
于是楚国威胁韩国,联合赵国,找秦国的麻烦,没有军粮他们就征用了平民的粮种,没了粮种,也就没了希望,平民早就大量涌向了秦国,而范增在老家是小有资产的人,可是就算是他这样的,也被迫逃离了家乡,因为楚国已经不计一切后果的非要伐秦!
连小资产阶层都被波及了。
但是像范增这样的人,会死不可能跟平民们一样,来秦国修路,但是他的资产在楚国缩水的很严重,在秦国的现在,他顶多算是个平民。
他有理想有抱负,不想默默无闻一辈子,于是来了咸阳城,他本来想考虑那里的,因为很早之前,就有人来请他,来人是吕不韦派来的,不过他到了秦国之后,发现吕不韦在秦国的名声……不太好!
弄假内侍真男人入宫;女儿生活不检点,还都死了!
又说吕不韦个人生活奢侈糜烂,门客三千,什么样的都有!
更有人怀疑吕不韦心思不纯,招揽门客是为了效仿“田氏代齐”!
他就对吕不韦有点儿……。
后来听说了秦安君,他对这个人更好奇,而且秦安君的名声很好,就连那些流民们都对他说好话,因为去年冬天秦安君给他们发了好多棉被,流民们更对秦国国主十分欣赏,因为他不分国籍,只要落户成为秦国的人,他们就能领到秦国给配置的最低级的赈济物品。
暂时没有田地可以种植,就给他们安排工作。
流民尽管来秦的很多,可除却个别人,其他的都没有死掉!
而且不管老人孩子还是妇人,秦国都接收,不像燕国,燕国如今也接收流民,但是他们只要青壮,而且青壮年是去当兵,抵御外族。
老人孩子和妇人都不要,而且到了燕国,不管你乐意不乐意,青壮都抓走,老人孩子和妇人都撵走。
这个时候还没军女支这么个封建毒瘤的存在,不然估计妇人们也难逃一劫。
秦国就不同了,人家老人孩子和妇人都要,而且给安排工作,活不重但是生存完全没问题所以他就来秦国了,到了秦安君府。
李季阳跟他聊了许久,范增是个注意细节的人,而且走一步看十步,虽然会让人觉得他没有大局观,但是一仔细推敲,就会发现,这些细节有的时候是能决定成功与否的关键。
甘晶如今掌握大局,张平掌握民生,韩非完善法律,韩方负责赈济和安排流民,李斯和王结冲锋陷阵,得罪人的活儿俩人争着去。
他们还真就缺一个在细节上给他们完善的人!
范增这就来了!
正好,李季阳决定推荐给羸政,范增在历史上能让莽夫一样的项羽,跟流氓头子刘邦争天下争的半斤八两,可见他的厉害,可惜,后来楚霸王嫌他烦,估计也是因为人老了,啰嗦了一些,就给了一笔钱,撵回来家,老头儿气不过,半路上痈疽复发,死翘翘了!
“今日一席话,胜似十年书!”李季阳握着这位历史名人的手:“等我入宫后,一定跟国主举荐您!”
范增有点受宠若惊:“在下只是来当门客的……。”
他没想过一席话就让秦安君将他举荐给秦王,这也太快了吧?
“您放心,您的才能,在本公子这里当门客屈才了,如今朝中缺人才啊!”李季阳感叹不已:“国主举行冠礼之后,朝中风气都变了。”
他也不瞒着范增,跟他说了朝中这些大人们的事情,一个个的,现在不敢拿大了,但是也消极怠工。
羊飞英也跟着他一起告诉范增:“王绾那廝出尔反尔,被国主收拾了一回还不消停,后来又被国主给收拾了。”
这事儿不算是秘密,就连“赔了女儿又折前程”的典故都说了。
把个范增都逗笑了!
不过也侧面证明了一件事情,秦安君真不拿他当外人。
“先生如今落脚何处?”李季阳聊完了正事,就打听起了私事。
“如今在咸阳城内的一所客栈,山水客栈。”范增的家业早就没了,带了一些钱财傍身,随身两个常随,四个老仆,还有两个照顾他的嬷嬷,两个半路上捡来的小丫头。
就这些人了。
“没有……成家吗?”李季阳惊奇了。
“成了,夫人……难产而亡。”范增笑道:“后来就没心思成家了。”
其实是范增的原配并不是他喜欢的类型,但是父母命,媒妁言,他那个时候就想着成亲,让父母安心,于是就成了,结果第三年媳妇才有了身子,可是到了生的时候,难产,一尸两命|之后就有人说他命不好。
没女子嫁给他,这么一拖就拖了几年,最后族里甚至要给他过继儿子,他才看明白,他们家的富有让族里起了私心,败坏他的名声,是为了不让他成亲有后,因为庶子他们族里就可以不承认,没想到他连个妾都没纳,正好,眼看着三十了,再加上日子不好过,这些人对范增家的财产更是虎视眈眈,要不是有他们进谗言,范增的家业也不会败得那么快。
走的时候,他跟族里断了关系,甚至分了族谱,以后跟他们,毫无关系!
要不然也不会就带着这么点人远走他乡,来了秦国。
李季阳惊愕,好么,哪怕是范增,也是个被族人挤兑的货!
怪不得人刘邦还有妻族吕氏帮衬,而项羽除了他,就没几个智囊。
不过范增也是真厉害,一个人能跟那么多人斗,还丝毫不落下风!
“也别住客栈了,这几日就在府里住着,等着国主的召见!”李季阳赶紧让羊飞英去:“请羊先生去帮忙安排。”
“诺!”羊飞英意气风发。
他丝毫不介意后来的范增能爬的比他快,现在吕不韦还找他呢!
范增倒是觉得对不起羊飞英,他也怕羊飞英心里不痛快,但是俩人在去客栈的路上,羊飞英就直接告诉范增了,自己不着急出仕。
他都想好了,等解决了吕不韦,秦安君肯定对他有补偿,到时候他的仕途将是一片坦途。
李季阳等范增走了,立刻就进宫了,连衣服都没换。
夏日炎炎,羸政就穿着最薄的衣服,在屋里纳凉的同时,正在看奏章,前线的捷报频传,收拢的流民越来越多,李斯的统计,流民跟秦国自己的平民一比,已经有了惊人的五比一!
也就是说,五个秦国人,一个流民!
这比例,十分惊人啊!
秦国的人口啊,增长的太快了!
三国联军打了快两个月,愣是没走进秦国国境一步!
他们士气不行,后勤更不行,秦军大营里每个都有冰山纳凉,可三国联军没有啊,后勤供不上不说,中暑的人比比皆是。
而秦军大营不只有冰山纳凉,还有解暑的绿豆汤,防疫的药汤,两三天就洗一个澡。
打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