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秦朝的美好生活-第23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新鲜的东西不少,但是羸政总是秉持着小心谨慎的原则,东西种出来,先给牲口吃;牲口吃了半年没事后,再给死刑犯吃;死刑犯们吃了没事的,就免了死刑,改为终身苦役;然后东西就可以给周边的几个属国吃;等他们也吃没事之后,才会在大秦推广。
  如今南瓜已经经过层层试验,证明对人体无害,他才会让人给李季阳做来吃。
  尽管有个当神仙的师父,他也不想让李季阳有个万一。
  李季阳喝了两碗南瓜粥,羸政就拦着了:“少喝点,这个东西不当饱,吃点包子?五番羊肉也行!”
  光喝粥,怎么能饱呢?
  其实他们的早餐很丰盛,除了南瓜粥,五香羊肉和辣白菜,还有御膳房上进的猪肉大包子、海鲜小笼包、西红柿鸡蛋汤等等一大桌的早点。
  光是小菜就有八道之多,只是量不大,以免浪费。
  其实他们吃剩下的东西,一般都是被近身内侍们给瓜分,不会丟掉。
  不过这个不能明着说出来,因为不太合规矩,不过只要皇上和君上不说什么,大家就当没这回事。
  “那就吃个包子吧,来个素白菜馅儿的好了,不要大肉,一大早吃的那么油腻,没胃口。”李季阳不想吃肉,大早上的吃个什么肉啊?
  油腻腻的一想就很倒胃口。
  幸好姜大总管早就让人准备好了:“君上,这是海鲜馅儿的小笼包子,您尝尝?”
  海鲜起码是荤馅儿,不能让君上总吃菜啊!
  “好吧,那就吃海鲜馅儿的……。”李季阳不挑食,只要不是大油大肉的都行:“对了,用的是菜油吧?”
  要是荤油也还是油腻的吧???
  “是,是菜油,这东西听御膳房的大厨说啊,用菜油比用荤油提鲜的多。”姜大总管特别说明:“而且蘸的也有说法,这个单独配的蘸水。”
  蘸水就是酱油,御厨已经研究出了专门蘸着海鲜吃的海鲜酱油。
  这个好吃!
  李季阳刚吃了一个就喜欢上了,吃了整整一屉小笼包子,其实一屉也才六个而已。
  不过羸政满意了,特意跟姜大总管道:“赏赐御膳房,君上喜欢吃这个海鲜小笼包子,每天早上都来两屉。”
  “诺!”姜大总管也高兴了,得了赏赐不算什么,主要是让君上吃得顺口。
  李季阳也点头:“我也赏赐一份。”
  “那可好,两份赏赐,御膳房的这个月可是多发了两个月的钱财!”羸政赏赐的时候,姜大总管就是例行公事一样的应声,端的是严谨,严肃的表情。
  到了李季阳这里,他就乐呵呵的了,还打趣上了。
  羸政跟李季阳都笑了,宫中虽然人多,可能出人头地的少,御膳房,更是如此。
  得了赏赐当然好,不过一般他们都得了的是罚……。
  李季阳更对姜大总管佩服了。
  要知道皇帝有很多事是避讳不了身边的内侍们,他们的身份往往就介于皇帝地奴才、朋友、甚至是亲人之间。
  所以自古以来虽然每朝每代都严禁太监干政。
  却没有哪一个帝王能真正彻底地摆脱太监的影响,连秦始皇都不能避开。
  俩人的事情,据说第一个察觉到的就是当时的姜内侍,可是姜大总管却从来不多嘴。
  羸政对多嘴的内侍处理的特别不着痕迹,像赵高,就是例子。
  他也是进了宫,才知道,赵高被他蝴蝶了,原因是赵高竟然想当羸政跟前第一人,当然要先把他这个秦安君给除掉了。
  这还是姜大总管不经意说给他听的,据说赵高的结局并不怎么好,反正人是没了。
  所以李季阳对姜大总管很客气,把他当作管家看待,当朋李季阳看过地图,知道那里就是后世新疆以西,不过两千多年前的那里还是绿树成荫的,还不是黄沙漫天的沙漠。
  新来的西戎是来投靠的,只不过大家对犬戎的这个分支并不看好。
  但是李季阳在听说西戎的领头人姓尉迟,就感兴趣了:“你是西戎的单于?”
  如今各个部族都跟匈奴人学,管自己的头人叫单于。
  “是,尉迟是我们部落的名称,在习得秦话后,知道要有个姓,才算贵重,可我们的部落并不擅长这个,就以部落名字为姓。”
  李季阳记得尉迟是以部落名命姓。
  在五胡乱华的时候,苻坚就攻灭鲜卑拓跋部族,建立代国后来拓跋郎复国,改国号为魏,史称北魏。
  与此同时,鲜卑族中又崛起一支尉迟部落,号尉迟部,如同中华之诸侯国。
  后来尉迟部随孝文帝进入中原,被命以族名尉迟为姓,称尉迟氏。
  这边是后世尉迟氏起源的记载。
  唐朝的时候,更有尉迟大将军数位。
  李季阳听了他的话,缓缓的开口道:“西北地区有一个氏族部落号‘尉迟’,其祖先是中亚胡人的一个分支,使用印欧语系伊朗语族东伊朗语,其族首领的世家姓氏叫做‘Vj…ca’,译音为‘尉迟’,其意是‘征服者’、‘胜利者’。尉迟一族后与鲜卑拓拔部联合,被称作‘西方尉迟氏’,后逐渐崛起成为一支部落,被鲜卑拓拔部大人称之为‘尉迟部’。”
  这话说的详细,大家听得认真,可是却让尉迟部落的来人听的一头冷汗。
  秦国有个男皇后,被庄襄先王亲自册封为“秦安君”,这事儿只要有意,谁都能知道。
  只是他们没想到,这个男皇后竟然这么厉害,他们尉迟部落的事情,连当年的犬奴单于都没知道的那么清楚,而一个秦国深宫里的男皇后竟然知道的这么清楚,怪不得是神仙的徒弟呢!
  这下子更不敢隐瞒了:“启稟皇上,尉迟部落苦啊!”
  如果有可能,他们也不想随便臣服于秦国,可是不臣服不行!
  虽然没听清楚那些什么中亚胡人是什么,但是他们的组成部分的确是曾经被犬戎吞并的部落遗民。
  所以他们才会那么干脆利落的脱离了犬戎,成为西戎。
  犬戎派人来联系他们,要他们进献人口,牛羊和马匹,以及金钱等物,怎么可能?
  犬戎如今被秦国打的跟流浪的孤狼一样,虽然凶狠却没看不到曙光。
  他们有钱有人还不如投靠秦国!
  起码秦国的人对周围属国虽然冷漠却不会打压,更不会没事儿做就欺压他们玩乐。
  “你说的这些,跟我们秦国有什么关系?”李季阳端着茶碗看着里头的茶叶道:“犬戎虽然不为我大秦所容,可你们……也是犬戎的分支。”
  出身注定了他们比别的属国和部落低一头,而且,秦国也不会过于相信他们。
  其实在李季阳看来,秦国除了自己人,一点都不相信外人尽管那些属国年年进贡,部落年年进献,可秦国对他们一点都不变,不听话就打,听话就那么过。
  他们遭灾,秦国也不赈济。
  除非他们并入秦国,成为秦人。
  成为秦人要求很多,管束也更加严格,但是不可否认,谁也不敢欺负秦人,因为一个秦人不好了,所有的秦人都会为他报仇!
  “小部只求安稳,绝对不会背叛秦国!”西戎的使臣几乎是颤抖着说话。
  “空口无凭,你就是说破天,也没用!”李季阳放下茶盏:“说吧,犬戎还要你们干什么了?”
  西戎的使臣一哆嗦:“……他们让小部……诈降……。”
  犬戎不仅要西戎的人和东西,还要他们做诱饵,诈降秦国,要么里应外合,要么引诱秦军。
  给人给东西,西戎都不能忍受,更何况是要他们做诱饵?
  谁不知道秦军一向对外族人狠厉?一个不服就是揍,两个不服就直接杀了好么!
  听到西戎这么说,羸政笑了:“犬戎还是那么龌龊。”
  这是秦国皇帝第一次开口,结果就骂了犬戎!
  “行了,你们的请求,朕知道了,既然要臣服于大秦,大秦也不差你一个部落,不过,想要获得大秦的庇护,也得看看你们的诚意,这样吧,一万犬戎人,要活的,能说话的,活蹦乱跳的,青壮年,抓住一万,献俘给大秦,就算是你们的诚意了。”羸政一甩衣袖:“下去吧!”
  要不是场合不对,李季阳真的想笑出声!
  阿政也学坏了啊!
  犬奴一共才多少人口?
  除却老弱妇人,青壮才有多少?
  被秦军一路狗撵兔子的跑了这么久,还能剩多少?
  再损失一万人口,还都是青壮,部落的中坚力量,不得活吞了西戎啊!
  如此一来,犬戎和西戎,必定水火不容。
  不管西戎的目的是真心想求得秦国庇佑,还是假意投诚,两个部族之间,绝对再无安宁,更别提守望相助之类的话。
  西戎的使臣觉得自己嘴里含了一枚苦胆,苦涩的让他想去死一死!
  下一个出来的使臣,行了大礼之后,一开口一股奇怪的腔调,不过他的来处十分让李季阳好奇。
  因为他说:“西域楼兰国使臣,拜见大秦皇帝陛下,拜见大秦秦安君!”
  众人都为之侧目,尤其是刚才下去的西戎使臣,他刚才只拜见了大秦皇帝陛下,没说拜见秦安君!


第521章 番外三
  众人一愣之后是,随后就对楼兰使臣刮目相看了!
  聪明人啊!
  就连羸政都觉得这个楼兰使臣不错!
  起码比刚才的那个西戎的使臣讨喜!
  “楼兰啊……。”李季阳很感兴趣,因为后世楼兰已经成了一个——迷,沙漠中的古国,西域三十六国之一。
  张骞奉命出使西域,当时在现新疆境的西域三十六国,后世经过考察,发现了乌孙、龟兹、焉耆、若羌、楼兰、且末、小宛、戎卢、弥、渠勒、皮山、西夜、蒲犁、依耐、莎车、疏勒、尉头、温宿、尉犁、姑墨、卑陆、乌贪訾、卑陆后国、单桓、蒲类、蒲类后国、西且弥、劫国、狐胡、山国、车师前国、车师后国、车师尉都国、车师后城国,三十四个国,除此之外还有大宛、安息、大月氏、康居、浩罕、坎巨提、乌弋山离等十几西域国。
  其实并不是限定那三十六国,只不过跟中原有来往的就这三十六个。
  西域三十六国指西汉西域都护府所辖之下的“城郭诸国”
  和“行国”的大概数。
  在汉代,塔里木盆地周围以及天山山谷地带,分布着许多小国,人口多者八万余人,少者近一两千人。
  由于当时这些小国有三四十个,所以班固所著的《汉书》
  中称其为“三十六国”,又由于他们多以城郭为中心,故又称“城郭诸国”。
  西域三十六国的地理方位以“匈奴之西、乌孙以南、葱岭以东为界”。
  按照《汉书》的相关记载和有关辞书表述,首先,西域三十六国并不包括乌孙国和大宛国这两个同样属于西域都护府管辖的国家。
  其次,三十六国也不是一个定数,只是一个约数。
  再次,这些国家都属于朝廷的管辖,不属都护管辖的国家列明“不属都护。”
  只是现在秦朝强大,占据的国土十分广阔,也在追击匈奴犬戎等敌寇的时候,顺便灭了不少小国。
  而且秦国的兵将实在是人受不了占据了一个城池就称国的,区区一个城主就敢以一国之主自居。
  干脆都打下来吧。
  于是,秦国在灭了六国之后,往外扩张,地方没占多大块,国却灭了二十几个,带回来的各国国主好几十个,被羸政一股脑的都丟去了六国城。
  李季阳仔细看了看楼兰使臣,他长得有些像是混血儿,但是比起后世新疆人还是差了点什么,嗯,就是没有新疆人那么好看,这个楼兰使臣还是有着胡人血统的样子,大胡子,深眼窝,只不过没有胡人那么强壮的身体,看身材还是很像中原普通人。
  “是的,楼兰。”楼兰使臣很会说话:“我楼兰上下愿意成为秦国皇帝陛下手中的弓箭和长矛,为陛下前驱虎狼,扫平障碍!”
  在他们那里,这话是用来表忠心的,一般听到这种说法,就知道对方是绝对臣服了。
  可是这是在大秦!
  文臣们的眼光齐刷刷的扫向了武将们:看到了没?有人跟你们抢饭碗了!
  嘿!
  武将们怒了!
  秦国本身不缺人才,军事学院那里每一年都有毕业生出来加入军中,更有各种新型武器层出不穷,哪怕是蒙家三兄弟,都觉得有压力了,更别提普通的武将们了。
  自己人跟自己人有压力也就罢了,你一个外来的,才第一次见面就敢跟我们抢差事,什么意思?
  想打架吗?
  尤其是几位老将军,顿时就不干了:“我大秦兵将多如天上的星子,你一个区区楼兰也敢跟我们比?”
  “不如打下楼兰,看看他们多厉害。”
  “就是,蕞尔小国竟敢与我大秦兵将相比。”
  楼兰的使臣吓坏了:“小臣不是,不是那个意思。”
  “那你是什么意思?”李牧大将军就差拍桌子跳起来了。
  楼兰使臣都要哭了:“小臣就是想求大秦皇帝陛下能给我们楼兰做主,犬戎、匈奴,一个个的经过楼兰,我们楼兰苦啊!”得,这位也跟西戎一样,是来告状兼求援的。
  历史上,曾有方士言:灭秦者胡。
  惹得秦始皇屯兵三十万,严守北方门户,更有好几次深入草原,撵得犬戎和匈奴狼奔兔脱,其余的胡人更是不在话下。
  西戎的遭遇,楼兰也经历过,西戎还好,起码人家够狠,打不过犬戎还能打得过别的部落,拆东墙补西墙,还能维持住自己的生计,楼兰不行,楼兰人本身体格就比匈奴犬戎人薄弱,加上地方也不大,有身处沙漠边缘地带,实在是跑不了也扛不住,不然谁会千里迢迢跑来大秦都城朝拜呢。
  “你喜欢这个楼兰?”羸政小声问李季阳。
  “喜欢。”李季阳点头:“他们那里虽然是沙漠边缘,却有不少的水源,人口也还可以,就是地段不好。”
  “怎么不好了?”羸政不太明白。
  李季阳小声道:“那里经常有大风,很大的风,遮天蔽日,吹起来的沙子能把楼兰给埋了。”
  羸政瞪大了眼睛:“真的假的?”
  作为第一个皇帝,还是个内陆出生长大的,实在是无法想象,那得多大的风啊?
  “下次有机会,让师父带咱俩去看看。”他们现在最多是身强体健,能长命百岁,因为还担任皇帝和皇后的身份,师父也不敢教他们俩别的,只能让他们吐故纳新,等他们什么时候放下了肩上的责任,什么时候再正式教导他们入道修真。
  “那么大的风……。”羸政有点不想让李季阳去冒险,不过随后想到师父是老神仙,什么样的大风没见过?也就放心了:“行,下次有机会,让师父带咱们俩去看看。”
  他们俩说完了,看到下头被挤兑的楼兰使臣,怪可怜的,李季阳就想起了前世的新疆。
  维吾尔是一个很有意思的民族,那里男的既有胡人的长相;又有汉人的温文尔雅的气质,只可惜,在外族人看来就是不够健壮。
  可是女孩子们都很漂亮。
  尤其是晗香公主的传说。
  让后世的每一个人都心生向往。
  还有楼兰美女的传说,那千多年前的女干尸,是跟马王堆女尸齐名的考古界瑰宝。
  想起马王堆女尸,李季阳就看了一眼坐在武将堆里的辛胜辛胜似有感觉,抬头看到秦安君正在看自己,于是呲牙一乐,他最近轮值回到了都城,感觉都城虽然好,但是没有在边关热闹,想着过了年就回去。
  看着傻乎乎的辛胜,多年前那个小青年,现在也是一方要员了,镇守将军,统兵十万,所向披靡。
  “好了,楼兰使臣说的,朕知道,嗯,虽然你楼兰对我大秦可有可无,不过你既然来了大秦朝贡,那就是大秦的属国了,犬戎匈奴如果再去,就告诉他们,敢在冒犯,我大秦铁骑,必定踏过他们的毡房,抢夺他们的牛羊马匹。”羸政一开口就杀气腾腾:“沙漠那么大,埋上一个犬戎,匈奴的,也能埋得下。”
  楼兰使臣大喜,一个劲儿的磕头:“陛下万岁!秦安君万岁!”
  就时下而言,“万岁”二字绝非出自歹意,更不是暗指什么,因为在宋朝之前,“万岁”这种称呼,不是皇帝专用。
  也就李季阳,在秦始皇称帝的时候,才这么规定,而对方喊“万岁”,把他也包括进去,并非故意,只是觉得,秦安君果然如同传说中的那么好。
  在来之前,他就听人说,讨好皇帝不容易,讨好老神仙更是难上加难,只有讨好秦安君,才是最好的,因为秦安君是一个充满智慧的人。
  果然,他事事都带着秦安君,哪怕被人为难,他也挺了过来,秦安君真是他的贵人。
  等楼兰使臣下去了,别的使臣就有眼色多了,尤其是乌兹来的使臣,磕磕绊绊的求皇帝陛下和秦安君可怜乌兹,减少乌兹钢的朝贡数量,他们愿意用比减少的乌兹钢两倍重量的金子朝贡。
  “金子?”羸政淡淡的指了指脚下踩着的砖:“看到这砖头了么?”
  众人低头看了一眼,纷纷点头。
  “这是金砖。”
  众人:“……!!!”
  卧了个大槽!
  众人立刻都低头,细细一看,果然,那一层透明的不知道什么物质的东西下,是泛着金色光芒的砖块,平时谁没事会注意脚下的砖块啊?而且他们都是坐着的,有坐垫隔着,前头是桌子,上头冬天放茶炉可以随时喝到热茶,夏天放冰盆,上头放着冰镇的各种果子,可以随便吃。
  更有的人带着的国书、奏折之类的放在上头,等于是一个多功能的办公桌,谁没事趴桌子底下看地上铺的是什么呀?
  没想到,这金銮殿已经够金碧辉煌的了,竟然连铺地的都是金砖!
  果然是“金銮殿”啊!
  乌兹使臣的脸都白了。
  “我大秦不缺金子,只缺乌兹钢。”这意思很明显,我们不要金子,就要乌兹钢。
  众人对此沉默了,大秦这么有钱,还缺什么?
  当然是大秦缺什么他们就给大秦进贡什么了。
  乌兹人真是不识好歹,要是他们,肯定连钢矿都给进贡了乌兹使臣无法,只好请罪,羸政没有怪罪,可也没答应少进贡,只好灰头土脸的回到了座位上。
  他是最后一个出列的使臣,随后便是各国的贡品展示,当然不是全都弄进来,礼单进来就行了,一个礼单一个内侍高声朗读,读完之后便收起来,退到一边。
  这一念就是大半天,等念完了,羸政象征性的表达一下对贡品的满意,然后就开始宫宴。
  歌舞上,丝竹响,各种大菜走起。
  秦朝除了国力强大,吃食也是让附近的附属国趋之若鹜的一个理由,到了秦国,你才知道什么是“饭”,什么是“菜”
  秦国的调味料在一些偏远小国里甚至可以当做通用货,一袋一斤的五香粉,可以在那些小国里换到一头牛,两头羊,或者一个年轻漂亮的女奴。
  十三香是只有国主和贵族才能享受到的高贵调味料。
  除此之外,还有玻璃制品,水晶琉璃,绫罗绸缎,太多太多的东西,都让那些附属国羡慕,却升不起嫉妒的情绪,实在是嫉妒不起来。
  都说秦国有神灵相助,悬在空中的那大型的玉舟,让所有的人都不敢对秦国不敬,生怕被神灵惩罚。
  歌舞的时候,还出来了一队异族舞娘。
  颇有波斯风格,只不过穿的太少了点儿。
  李季阳看的很认真,羸政直接捏碎了手里头的酒杯。
  姜大总管很淡定的给他换了一个新的酒杯,然后私下里吩咐:“让她们都下去,来一组翘袖折腰舞。”
  穿那么少,秦安君还看的那么仔细,皇上不高兴了。


第522章 番外四
  翘袖折腰舞,穿的的确够多了,但是贴身。
  长长的舞袖,纤细的腰肢,如花的容颜,粉色泡泡直往外冒,这些舞姬都是十五六岁的年纪,如花似玉。
  没有了外邦舞娘,看一看本土的舞姬也可以。
  而且这可真是海选出来的舞姬,秦朝后宫接手了其他六国,这些舞姬不一定都是老秦人。
  衣带宽宽,水袖流连。
  李季阳依然看得津津有味,羸政的脸色又黑了,姜大总管一看,更犹豫了,最后还是让人将舞姬撤了下去,但是也不能没有歌舞啊!
  这个时候,几个秦国武将不干了,喝的有点多,也有可能是故意的,他们几个上来舞了一把剑。
  秦国的剑舞,其实就是舞剑。
  而且是几个男子执剑而舞,大气,豪爽,却也杀意凛然。
  弄得使臣席那边,一个个紧张的大气都不敢喘一口,生怕下一刻,被那些舞剑的将军们给一剑刺穿喉咙。
  倒是李季阳依然看的乐呵呵,因为这种机会不多,秦国的将军们,哪个不是真正上过阵的?
  那真的是“一舞剑器动四方”啊!
  反正他配着吃了好大一碗的红烧排骨,配白米饭,那叫一个香。
  可是他目不转睛的看着别的男人舞剑,羸政又心里不舒服了。
  姜大总管头都大了,异族舞娘不行,中原舞姬还不行,换了男人上来,更不行,皇帝陛下难道要这宴会就干吃饭?
  那成什么了?
  这么多国的使臣都在呢。
  最后羸政出了个损招儿,他让人来找李季阳,说皇太后有请。
  新年是宴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