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与权臣为邻-第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第17章 第十七份产业:
在镇国大长公主的回信还没有寄回来之前的日子里,谢介独自一人在书房里又仔细研究了一下天石的可使用范围。
谢介起初觉得这简直是个神器,前知五百年,后知五百载,他还搞什么租赁啊,直接当大仙给朝臣算命财源广进,岂不是美滋滋?
但很快谢介就发现,他想多了。
一方面,天石的历史介绍,也不是所有人都有的,有点类似于得是够资格上后世史书的历史名人,才会被天石记载,好比天石就扫不出宅老是个谁;另外一方面,天石已经明确的表示了,未免谢介意气用事,妄图改变历史,它能为谢介介绍的内容是很有限的,好比在介绍房朝辞的时候,天石就没有介绍房朝辞的生死,也不会介绍房朝辞还没有来得及做下的大事。
“那我娘呢?”谢介不死心,“镇国大长公主的介绍是怎么样的?”
【镇国公主,启太宗第一女,母慈献皇后,仁宗、神宗同母姐,是中国历史上最长寿的公主之一。战功彪炳,统帅千军,随祖父推翻前朝独裁,建立帝王霸业,才识胆略丝毫不逊色家中男子。
太祖时期,初封鲁国公主;太宗时,改镇国公主,下嫁鲁国公谢鹤;仁宗初年,晋镇国长公主;文帝初年,晋镇国大长公主,后改镇国大长帝姬;神宗时期……女皇时期……】
天石没有继续往下说,因为现在正是神宗进行时,女皇还没登基。
不过,哪怕只是寥寥数语,已经足够谢介开心——镇国大长公主是中国历史上最长寿的公主之一。什么叫最长寿?据谢介了解到的,前面几朝中能被称之为长寿的公主少说也得活到八十,在大启人均寿命三十三的横向对比下,他娘算是稳了。
其次,原来小舅会得到神宗这么一个号啊。比谢介以为的“荒”、“纵”、“幽”要好太多了!
虽然“神”也不见得好,但至少不是恶谥。
何为神?简单来说就是鸡肋。说他好吧,不甘心,说他不好吧,在位时又实在是没有做出什么天怒人怨的事情,实在是无法描述,后世的朝臣就只好他给个“神”了。
以谢介对他小舅闻盆子同学的了解,他能得到这么一个号,肯定是因为他早早的退位了。
换言之,女皇很快就要登基了。
所以,女皇是谁?他需不需要提前抱大腿?还是要阻止她登基,这样才能间接妨碍大奸臣房朝辞的崛起?
天石说对了,谢介就是要改变历史,明知道未来不好,还不改,他是不是傻?没有机会,创造机会也要上啊!谢介难得拥有的责任使命感,几乎都在这上面了。
至于女皇的人选,谢介最先排除的就是他娘,理由很简单,天石对娘的介绍里,在爵位方面没有任何屏蔽,这已经足够说明很多事情,好比他娘这辈子估计也就止步镇国大长帝姬了,挺好。大长公主最大的事业心也不过是上战场,她和盆子同学一样,都对皇位毫无兴趣,甚至觉得那是一个烫手山芋。如果闻天想当皇帝,那当年也就没谢介大舅仁帝什么事情了。
“聂太后肚子里不会怀的是个女孩吧?!!!”谢介终于反应了过来,并配上了一脸惊悚。
以闻盆子同学那个想退位想瞎了心的性格,他还真的有可能干出不管侄孙是男是女都让位的事情。毕竟历史上也不是没有过女人当皇帝的例子,一代女皇武则天,谁人不知,谁人不晓?
等等,武则天貌似是窜了她儿子的位啊。
“……不要告诉我,女皇是聂想容。”谢介说不上来是在和天石对话,还是在自言自语。
他如今的思想就像是脱了缰的野马,根本停不下来。
聂想容就是谢介表哥娶的皇后,如今怀着遗腹子的聂太后。以聂想容的性格,她有可能踩着自己的儿子和朝臣登上皇位吗?
谢介努力回想了一下他所知道的聂太后。
结果,什么都没想出来。
因为谢介和聂太后真心没有交集。这不废话嘛,聂想容是谢介的表嫂,在家做小娘子时大门不出二门不迈,在宫中做娘娘时也根本不会离开后宫,谢介去哪儿和她产生交集?
谢介只从他表哥口中听过这位表嫂的日常,据说是个秀外慧中,极富才情的女子。两人郎有情妾有意,还在绘画等艺术方面有着极多的共同语言,反正就都是那种能因为花落而流泪的奇行种,再般配不过。
这对小夫妻之间最大的苦难,也不过是皇后始终不曾有孕,而文帝又坚持想要打造一生一世一双人的浪漫,死活不肯广纳后宫。
谢介长这么大,就没见过有哪家是男主人一哭二闹三上吊的不肯纳妾,而女主人吼着不孝有三无后为大你懂不懂的。
这画风洋气的,谢介至今想起来都想笑。
他表哥那么一个有匪君子的人物,却总能被表嫂气到跳脚,每个月总有那么两三天要特意招谢介进宫抱怨:“我都不急,她急什么?我们这才大婚多久啊,没孩子怎么了?我娘当年也不是一和我爹结婚就生了我的啊。阿容什么都好,就是太在意我了,怕我被人笑话……”
谢介当时还年幼,完全不想吃那碗看似是抱怨实则是炫耀的狗粮。
谢介如今也还是没想明白,表哥和表嫂之间到底是不是爱情最好的状态。他唯一知道的是,他哥到死也只有这一个皇后,而皇后,在文帝的衣冠冢前一滴泪也没有落过。
她好像很平静的就接受了丈夫战死的消息,又挺着肚子全程平静的主持完了文帝衣冠冢的葬礼,哪怕朝中对她的冷酷多有风言,也不见她有丝毫动容;最后,她平静的给新帝神宗腾出了皇宫,独自搬去了京郊的温泉别庄,过起了闭门谢客的日子。
期间,只有聂太后的母亲和大长公主去看过她。
谢介在大长公主写来的信中得知,聂太后这胎怀的很辛苦,吃什么吐什么,但她却依旧能神奇的坚持吃了吐,吐了吃。面容始终平静,连一点生理性的泪水都没有。
谢介实在是猜不到聂太后到底在想什么。
而被谢介仔细琢磨的聂太后,此时已经低调到了江左,入了凤凰山小到不可思议的行宫。
这行宫到底有多小呢?这么说吧,在修葺、扩建之后的今天,行宫的主殿依旧行使着一个有趣的活动——换匾额。
好比,遇到重要的庆典,这匾额就换上“大庆殿”;遇到需要皇上需要祭祀的时候,就把匾额换成“明堂殿”;上朝嘛,有三种匾额可以换,专门是武将上朝的时候,就叫“讲武殿”,其他以此类推。
每天天不亮,正殿的内侍就需要忙碌起来了,几乎天天都要换匾额,有时候还要换好几次。
也就是一殿多用。
行宫太小,实在是折腾不出那么多不同的宫殿来行使不同的职能。
历朝历代,都没有哪个皇帝有神宗如今过的寒碜,神宗有时候自己都替自己可怜。但他却并不准备再扩建了。因为老闻家之前的四代皇帝都没有大兴土木的传统,他们有志一同的表示,哪怕国库再有钱,国家需要用钱的地方只会更多,实在是没必要浪费在吃住上。
神宗倒是没那么高尚的觉悟,他和谢介一样,是个爱享受的。但他未来的大侄孙很快就要出生了,他私心想着,毕竟还是他在大内住的时间短,侄孙住的长。他要是修了,万一孩子不喜欢怎么办?每个人的审美都是不同的,倒不如省点力气,让孩子长大了自己折腾。
如今换个匾额就能演绎不同职能,不用来回换地方的考验体力,多好啊。神宗摸了摸自己的便便大腹,如是想。
众朝臣:官家这也太接地气了。
作者有话要说: *换匾额就等于是换宫殿了,这也是南宋初期的真事。南宋一开始是真的穷,临安的皇宫也是真的小,但人的想象力是无穷的,于是……这绝对是历史上最接地气的皇宫了,笑哭。
第18章 第十八份产业:
聂太后一身淡紫色的凉衫,不佩金玉。稳坐在凤辇之上,被人抬着过了丽正门,就到了正殿,距离之近,速度之快,引得不少初到江左行宫的宫人都在心里犯嘀咕,只有聂太后始终摆着不喜不悲的脸,好像已经没有任何事情能再惊起她心中的半点涟漪。
聂太后孕育着全大启的希望,有特权,到了正殿的丹陛石前也不用下辇,绕道旁侧的台阶,一路就被抬了上去,比神宗都要少走不少路。
正殿的匾额如今是“说文殿”,意思就是说,今天是文臣开会。
大部分的朝臣都是在两个多月前谢介被天石砸了脑袋之后,随神宗一起来的江左,赶在蛮人长途奔袭突然杀入雍畿之前,走了个干净。
而没了这些只有一张嘴巴比较厉害的朝臣,雍畿不用进行历史上本应该存在的、毫无意义的负隅顽抗,大部分百姓都得以活了下来,免去了断水断粮的人间地狱,也躲过了蛮人破城后发泄式的殃及池鱼。当然,死伤还是在所难免,却已经尽力降到了最小。
当时神宗一意孤行,要随大长公主来江左看谢介,还被不少老臣指着鼻子骂胡闹,那谢豚儿不就是被砸昏了嘛,何至于如此大惊小怪?
等他们前脚走,蛮人后脚长驱直入,众人发现自己因此躲过一劫之后,就再没人敢逼逼了。
当然,也有想逼逼的,好比自认为如果他们没有离开,蛮人肯定攻不入城的理想家。他们内心把镇国大长公主定义为了京师沦陷的罪魁祸首,逃避似的根本不去深想以当时雍畿那冗官积弱、毫无准备的情况,要怎么抵御膘肥马壮的蛮人,靠纸上谈兵吗?
不过这些人也就是敢在心里想想而已,他们还要仰仗“罪魁祸首”顶在最前线出生入死的打仗呢,怂的一比。
全国文化水平最高的人聚在了一殿之下,吵架却吵的像是普通人去菜市场买菜。神宗管不住他们,也不想管,偶尔还会在他们撸袖子打起来的时候负责吃瓜。顺便点评,文人打架,忒没看头。国土都失去了大半,也不知道这些人哪儿来的劲头内斗。
斗的主题还特别的匪夷所思。
好比今天的这个。
起因是镇国大长公主今早才从应天府送回来的一封金字牌疾脚递。
信中的内容点燃了一部分本就暗搓搓不爽闻天的朝臣的怒火,不是应天府的战情有变,而是……一个自称。
闻天这个人吧,一向是很随性的,特别是她小时候出身乡野,长大后又有了不拘小节的军旅经历后,自称“我”都已经是她最高级的文雅了。说的激动了,各种老娘啊老子什么的都有可能脱口而出,并且这才是常事。
这天不巧也是如此。
然后,朝臣就因此而莫名其妙的吵了起来。
礼仪院上书表示:“男子、妇人,凡于所尊称臣若妾,义实相对。今宗室伯叔近臣悉皆称臣,即公主理宜称妾。况家人之礼,难施于朝廷。请自大长公主而下,凡上笺表,各据国封称妾。”(摘自宋朝真实奏章)
这话的意思很简单,大长公主应该对皇上自称妾,不称就实在是太不像话了。
大启的女子大多都是自称妾或者奴家的,这本身没什么问题,但问题是,太祖在位时就明确的表示过,我的孙女绝不会自称妾或者奴家,闻天就是闻天,独一无二的闻天。太宗在位时,自然也没人敢和他逼逼你要不要让你女儿称妾。等仁宗继位了,上书才多了起来,仁宗虽然心软,但在大女兄的这个问题上也没有让步,只委婉的改了法律,表示了本朝公主可以有“表章不称妾”的特权。
之后的文帝、神宗一直沿用此例,直至今天。
神宗之所以任由朝臣吵,不插话,是因为在他看来这个问题根本不是问题,他女兄想和他称呼什么,就可以称呼什么。哪怕她自称他爸爸呢,那也是他们姊弟之间的事情,这些人简直是狗拿耗子多管闲事。
朝臣吵了也是白吵,神宗是不会松口的。
但神宗也知道自己说不过这些从事吵架事业十数年的专业人才,所以他在暗搓搓的等着朝臣们吵累了,他在出其不意,一锤子定音,打他们一个措手不及。
偏偏神宗还没等到那个时候,聂太后就到了。
聂太后在对待这些个把她的丈夫教成了个圣父的文臣们的想法方面,和谢介是一样一样的,没由来的厌恶。如今听到他们又在丢了芝麻捡西瓜的纠结一些没pi用的字眼,那真的是怒从心中起,恶向胆边生,直接就踹开了殿门。
吓的胖胖的神宗差点从皇位上骨碌下来。
聂太后眼角上挑,檀色点唇,冷艳到了近乎于狠辣。她似笑非笑的扫了眼朝臣,倒也没有骂人或者怎样,只是问了句:“帝姬称妾,是能让我军收复失地,还是能让蛮人缴械投降?”
整个大殿瞬间鸦雀无声,好像说什么都不对。
谁也没有见过一向柔柔弱弱的聂太后这一面,也未想过聂太后会有这一面,她爹也在殿上,就站在房朝辞的不远处,花白的胡子,懵逼的脸庞。这、这真的是我那个往日里生怕说话声音大了也会惊到人的闺女?
聂想容曾是雍畿有名的才女,写词作画,抚琴饮茶,再没有比她更符合文帝艺术细菌的名门闺秀。
但如今这位闺秀……貌似异变了。
最终,还是身着方心曲领朝服的房朝辞,突然提高了声音,尊了声:“太后。”然后就带头跪了下去。
其他朝臣这才如梦初醒,在羊群效应下,跟着房朝辞一起磕头跪拜,齐刷刷,黑压压。不管聂太后刚刚有没有出言不逊,也不管她是不是只是一介妇人,她都怀着文帝的孩子,那是连神宗都亲口认下的下一任储君。哪怕不是冲着聂太后,也是该给她的肚子请安的。
不过,总有人拎不清,要不走寻常路。摆出一副哪怕你是太后,你不对,我也要说你的大义凌然。不跟着跪拜,反特立独行的站着指责:“太后怎可学那寻常村妇,如此鲁莽入殿?”
其实这人更想说的是妇人怎可干政,是要学那武曌牝鸡司晨吗?
“那吴大人倒是告诉哀家,见上不拜,是何礼?”聂太后不慌不忙,早在房朝辞一唱一和跪下的那一刻,不跪就已经是要被架到火上烤的原罪了。
吴大人这么多年的架也不是白掐的,虽然已处劣势,却还能咬牙坚持:“不经通传,才是对官家的大不敬。官家是你的叔父,不敬不孝,恃宠而骄。”
神宗终于不再看热闹,准备站出来表示,朕不介意啊,求吵架不要带上朕。
但不等神宗说话,突变已发,本还能游刃有余的与吴大人继续斗下去的聂太后,毫无准备的突然迎来了一阵腹痛收缩。随着身体的本能反应,她第一时间用双手死死的护住了自己的肚子。绝不能让檀郎的骨血有事!
突如其至的痛和冷汗是做不得假的,连吴大人都被吓了一跳,这聂太后不会如此脆弱吧?经不得半点的冲撞?
反应最快的还是房朝辞,冷静起身指挥:“还不快来人,扶太后去偏殿,宣和安大夫和稳婆。”
稳婆?!
要生了?就现在?就此刻?
神宗彻底傻了。
***
在聂太后出现意外的时候,谢介还一无所知,正在和他娘置气。
因为他等啊等,盼啊盼,好不容易才等到了他娘悄悄夹在金字牌疾脚递里顺带手给他的回信。结果信中的内容并不如他意。大长公主的信写的很直白,也很简洁:“给老娘听话!不许胡闹!多和朝辞亲近,不然等我回去削死你!”
谢介:“……”
这房朝辞怕不是个妖精吧?他到底给我娘下了什么妖法?降头吗?!
宅老在一旁苦劝:“连殿下都是这么觉得的,您要不要也,咳,忍一时风平浪静,退一步海阔天空啊。”
谢介:“忍一时越想越气,退一步……退你麻痹啊啊啊!”
作者有话要说: 老娘*:这真的是宋朝女性的一种自称→_→
上书让长公主改成妾*:这个也是宋朝的真事。
金字牌疾脚递*:皇上的专属快递,全国最快,没有之一,理论上只能用于和皇上通信,文中这种捎带给别人回信的情况是不存在的。
第19章 第十九份产业:
谢介和房朝辞的梁子算是就这样结下了。
谢介秉承着“众人皆醉吾独醒”的精神,觉得自己浑身上下都洋溢着一种孤胆英雄式的戏剧,虽千万人吾往矣的悲壮。
可以说是很戏精了。
【什么叫戏精?】谢介不解的问天石。
天石诡异的沉默了。
【要你何用?】谢介别提多嫌弃天石了。
天石却死板的回答:【我治好了您的病。】
是的,谢介被砸之后的昏迷后遗症已经不药而愈了,这自然都是天石的功劳。也就谢介这种不敏感的人才会到如今才发现,早在他拿到天石的当晚就开始不再想要呕吐了。哪有人上午还四肢不协调的平地摔,晚上就精神奕奕、神采飞扬了呢?这肯定是有什么非自然力量介入了。
谢介强词夺理:“胡说,隔天早上我还又一次摔了一次呢!”
天石履行职能,认真分析:【我不可能出错,你的身体在当天晚上就好了,至于第二天的第二次平地摔,那也许还是因为四肢不协调,但四肢不协调的原因绝不是长期昏迷,而是小脑不发达。】
最后一句谢介自以为懂了:【你脑子才不好使呢!】
天石:【我没有脑子,只有运算速度。你摔倒也有可能是你的潜意识作祟。好比,你其实只是傲娇,心口不一,嘴上说着讨厌,实则恨不能和房朝辞融为一体。】
谢介:【我们还是说说小脑不发达的事情吧。】
和天石长期混在一起的结果就是,谢介历史知识没知道多少,倒是学了很多奇奇怪怪、语出惊人的新词汇。
谢介两手修长的五指,很有韵律的互相碰撞着彼此,露出一个邪气的笑容,黑白分明的大眼睛骨碌碌的转动,怎么看怎么像是话本小说里的大反派,而不是忧国忧民、准备惩奸除恶的大英雄:【所以,我们要怎么对付房朝辞呢?】
天石:【……我们?】作死不是你一个人的事情吗?
***
神宗的皇后苏大丫,在第一时间得到了聂太后意外早产的消息,并尽可能快的赶赴了正殿。
比起聂太后,这位闺名叫大丫的皇后,明显才更符合朝臣口中村妇的定义。苏皇后也确实出身吴淞江附近的一个小渔村,说不上来是属于华亭县还是嘉定县(在现代其实都属于上海)。而她能从一个没见过市面的捕鱼娘,一跃飞上枝头变国母,自然是因为一项在民间流传已久的糟粕活动——娃娃亲。
若老闻家还是江左乡下种地的,那这门娃娃亲自然是门当户对,可闻家早已今非昔比,哪怕是盆子那两百斤的尊容,也有大把的高门贵女想嫁,盆子和大丫怎么看怎么不般配。
可这个世界就是如此神奇,因为仁帝病重时一句“做人当重诺”的遗愿,在哪怕太宗和慈献皇后都已双双驾鹤西去的情况下,神宗还是娶了苏皇后。两个没文化的凑在一起,偏偏还互相嫌弃,婚后的日子自然是鸡飞狗跳,怨偶到曾一度让后来登基的文帝表示,父皇当年是病糊涂了才会赐婚,若两位长辈过的实在是不开心,他可要做主让他们合离,并承诺一定会继续把苏皇后当长辈敬重、荣养。
结果,这对吵吵闹闹好些年的夫妻反而不干了,双双默契的表示坚决不合离。等文帝哭笑不得的不准备“棒打鸳鸯”了,他们就又回到了初始模式,仿佛连对方呼吸的方式都让他们看不顺眼,能为此最少吵个七八百回。
这么一对帝国夫妻,朝臣自然是不可能放心把国家的希望寄托在他们的孩子身上的。神宗和皇后也没孩子,不知道是为什么。
苏皇后膀大腰圆,粗声粗气,但心其实是极好的,虽然与神宗之间人头都要打成狗脑子了,也并没有因此迁怒闻家其他的人,很有长辈样子,她本身的年纪也确实比神宗大一些,年少时期的苦难令她显得更加会照顾人,有时候甚至会过于热情。
听到太后恐有不好,苏皇后就带着人一路狂奔的来帮忙了。真的是一路狂奔,满脑门子的汗,她并没有乘轿,因为觉得那玩意还没她跑的快。
进朵殿(偏殿)前,苏太后还不忘埋汰一下神宗的成事不足败事有余。
“你能干个什么?要我说,你这皇帝趁早别干了,还是回家遛鸟吧,省的丢人。”苏皇后说话是真的不客气,可其实从她的话里也能听出她对神宗的了解,神宗除了吃喝玩乐以外没什么爱好,就只有养鸽子能得他的芳心。
神宗很不服气,在苏皇后面前永远当不了和气的胖子:“你以为这个皇帝我很想当吗?要是为了给我大侄孙先占着坑,我何苦来遭这个罪?”
“你以为皇位是地里的萝卜啊,还占个坑?!”苏皇后话糙理不糙,把群臣想要腹诽的话都说了出来。
“你!”神宗一看就要来劲儿。
依旧是房朝辞,在关键时刻挺身而出,阻止了这两加起来好歹也有大几十的帝国第一夫妻,恭恭敬敬,和和气气,把一个送进了临时变成产房的朵殿,又把另一个请上了龙椅。
聂太后这一生便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