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白云深处有为家-第2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吃过了饭,走的时候,几个人都给了小小一点赏钱,赞他是“义仆”,吴有为趁机道:“现在我在家无事可做,除了看看书,也叫他认识两个字,将来放出去是良籍,平民百姓,科举不敢指望,只让他不当个睁眼瞎,置办点产业,娶个好媳妇,生儿育女,不枉费他为了我,吃了那些苦。
  张升听了,也感叹道:“我也是这么想的,等我会试过了,不管什么名次,都让阿坚除籍,做个平民百姓,置办点产业,也不枉费他这么多年护着我行走天下了。”
  原来张升虽然年少,却在很早就被父母放出门跟随几位年长的学长或者老师游历,以增长见闻。
  他家原本只是个普通人家,路上救了这位阿坚,当时阿坚浑身是伤,一看就吓人,还是张升坚持救了他,花了自己的私房找人给他看病,从此之后,他就跟在张升身边不离不弃,忠仆一个,他的过去没人知道,不过大家都猜肯定不凡。
  众人都说他们主慈仆义。
  这年头,想要一个奴籍的人变成良籍,是需要有人作保的,吴有为这么说,将来需要的时候,这几位皆可给小小作保。
  当然,将来阿坚需要的话,吴有为也会给他做保。
  分手之后,吴有为就回了吴府。
  其实他很想出去走一走,但是无奈,他在守孝!
  能出来会友还得是十天半个月的一次,经常往外走是不可能的了。
  进了吴府后,去跟兄长说了一声,又打发了萱草去吴老夫人那里:“就说小老爷回来了,怕嫡母担心,特遣你去告诉一声。”
  萱草这一段时间以来,一直没出过院门,更是在老夫人那里没了脸面,让她去,她顿时兴奋得不行。
  但是在出门的时候,吴有为却叹了口气。
  而后芙蓉来找小老爷,看了萱草一眼,那一眼,让萱草犹如被冷水泼了一头。
  是啊,她现在是小老爷的二等丫鬟了。
  她不是没找过老夫人,老夫人都没见她。
  只好蔫了吧唧的去了后院上房,老夫人没有召见他,只是派了个二等丫鬟叫苜蓿的告诉她:“老夫人说知道了。
  萱草心里,哇凉哇凉的回了小院。
  从此之后倒是真的老实了不少,再也不白日做梦了。
  吴有为过了几日之后,再次有约,便轻车简从的去了。
  这次约他的是刘大夏几人,只不过白日要上班,只有下了衙才有时间,所以晚饭他是在外面吃的,跟刘大夏、刘健俩吃的,李东阳有事情没来了,不过派了人过来,他们三个吃饭的饭钱,李东阳的人付了。
  算是他没来,却请了客。
  吴有为就说起了前些日子他出来跟张升他们一聚的时候,发生的事情。
  “前些日子来了消息,八百里加急,十一月癸酉,贼陷梧州,致仕布政使宋钦之死,西南又得开战。“刘大夏这人仿佛天生就喜欢战争,两眼冒光的道:“如果能打赢,大概需要半载时光,那里山高林密,打起来磨磨蹭蹭的,快不了。
  正说着呢,外头就听见一阵马蹄声,吴有为赶紧推开窗户,往外看,却因为今天下了大雪,遮掩了视线。
  一队锦衣卫缇骑正从下面经过,马蹄飞扬间,扫起无数浮雪,雪花漫天,其中领头的人,猛地回头,一双冷若寒星的眸子,映射出漫天的风雪。


第062章 复苏的野望
  是锦衣缇骑。”刘大夏也看到了,他认识那队人马的衣服。
  吴有为倒吸一口凉气,锦衣卫!
  “朝廷开始追查此事,第一个倒霉的就是右都御史李宾、副都御史林聪,这俩人被下了锦衣卫的大狱。“刘健一边吃着小菜一 边哼哼唧唧:“这队人马还不知道又是去抓谁的呢。
  “锦衣。卫啊。。。 好威风。”吴有为趴在窗户那里看已经消失在风雪里的人马。
  后世谁不知道锦衣卫的大名?
  可怜刚才他没看清楚锦衣卫到底穿什么样的衣服。
  后世无数影视题材里,锦衣卫的衣服都大同小异,他也不知道哪个是正确的锦衣卫,据说飞鱼服超级帅!
  还有绣春刀,也特别好看
  结果他神马都没看到呢,那些人就骑着马跑没影儿了。
  “能不威风么,天子亲军。”刘大夏赶紧伸手关了窗户,不让吴有为继续趴在那里:“这么冷的天儿,看什么呢?赶紧吃饭,当心着凉。
  “哦。”吴有为摸了摸脑门儿,不凉啊,遂乖乖吃饭。
  他们聊了一些学业上的事情,吴有为又问了一下他们会试的情形,俩人以为他惋惜自己没赶上会试,便安慰他说以后有的是机会。
  “你还年少,今后肯定能会试登榜。”刘大夏宽慰他:“说不定还能中个三甲呢!〃
  吴有为只谦虚不已。
  刘健倒是告诉吴有为:“不管别的,起码你身体要好,我跟你说,会试真的很糟罪,什么都要自己准备,还冷!你身体要是不好,考不完,就该倒下:了。
  吴有为仔细研究过古代的科举,说实话,那真不是人干事!
  现代高考还不许考场周围走车鸣笛呢,古代科举都将人关在贡院里
  还被关在一个巴掌大的号房里头,三天三夜,做文章,各种破题各种写啊!
  要说在古代考个功名,真叫个难。
  跟这两位再见之后,吴有为回了家,已经是晚上了,他又在外面吃过了,故而直接回了自己的小院子,依然派人去各处告知一声,这是礼貌问题。
  去的依然是萱草,她能见到的还只是苜蓿,去去回回,她已经死心了。
  十一月下了两场大雪,三场小雪,吴有为觉得他还是不出门的好,毕竟两场大雪他都赶上了。
  等到腊月初八吃过了腊八粥,吴有为也知道了剩下的倒霉蛋是谁了,十二月辛卯,皇帝将刑部尚书陆瑜,侍郎周琯、程信下了锦衣卫大狱。
  有不少人给他们叫屈,因为西南那边跟他们离得太远了,那些将兵打了败仗被人杀了致仕的宋布政使,关他们什么事?
  但是皇帝就是可以不讲情理的将你们都拿下!
  锦衣卫的大狱又来了几个新住客。
  这是约他出来喝茶的李东阳告诉他的,李东阳因家族世代为行伍出身,入京师戍守,属金吾左卫籍。
  他就是顺天府的户籍,在京居住,别人因为腊月都要归家,所以走的走,回去的回去,只有几个人在京过年。
  吴有为见到李东阳的时候,很是惊讶了一下,李东阳很帅,用后世的话来说,是个阳光大帅哥!
  李东阳也是对吴有为印象深刻,他虽然没去送葬,却也派人祭奠了。
  俩人坐在一起其实就喝了一壶茶,李东阳如今是翰林编修,庶吉士;也是天顺八年的传卢,即二甲第一名。
  一甲只有三个,状元,榜眼,探花。
  二甲第一名,就是传胪。
  科举制中,殿试以后由皇帝宣布登第进士名次的典礼。商衍鎏《清代科举考试述录》第三章 第三节:“四月,二十五日在太和殿传胪,典礼勘为隆重。按传胪唱名,其制始于宋代。
  宋沈括《梦溪笔谈》云:‘进士在集英殿唱第日,皇帝临轩,宰相进一甲三名卷子,读毕拆视姓名,则曰某人,由是阁门承之以传胪。“此基证也。清代之制,是日晨,銮仪卫设卤簿法驾于殿前,设中和韶乐于殿檐。。。 鸿胪寺官引|新进士就位。宣制日:‘某年月日策试天下贡士,第一甲赐进士及第,第一甲第一名某人,引出班就御道左跪,第二名某人,引出班就道右稍后跪,第三名某人,引出班就御道左又稍后跪。每名皆连唱三次。嗣唱第二甲某等若干名,第三甲某等若干名,仅唱一次,不弓|出班。唱时以次接传至丹墀下,所以是日称为传胪。唱名毕,乐作,大学士至三品以上各官及新进士均行三跪九叩礼。中和韶乐奏显平之章。礼成,皇帝乘舆还宫。”
  明朝的二甲和三甲第一名,都是传胪,但是到了清朝,则因为“同进士,如夫人”这六个字,三甲的传胪之名,没了!
  且李东阳是真的博学多才,吴有为跟他在一起,只是聊了聊他平时看的《孝经》,这个最合适了。
  因为他在守孝嘛!
  倒是李东阳,还说了一些经史子集的东西,吴有为是后世过来的人,他看的书,都是前辈们总结的精髓,跟李东阳竟然聊的挺好,没有冷场,而且每每发言都很精辟,李东阳心里对这个小师弟更加的看重了一些
  临分开的时候,李东阳还感叹:“可惜,你现在身上有孝,不得去拜见座师。”
  “过了明年就除孝了,何必着急?”吴有为想了想,终究没忍住,告诉李东阳:“西涯兄,陛下最近身体好么?〃
  李东阳一愣:“尚。。。。”
  “那就是不太妙,西涯兄有个准备吧,千岁爷那里,您提个醒。”吴有为犹豫了半天才道:“都说久病之人春秋难过,一旦挨过去了,便能再多活一季。
  李东阳倒吸一口凉气,皇帝陛下去年秋天的确不虞,但是后来好了,依然勤勤恳恳的上朝议政,现在吴佣却点了他。
  吴有为的意思很简单,让他提前做准备,而且让他提醒千岁爷,在明朝,能称为“千岁爷”的唯有东宫住着的皇太子。
  “你这。。。。“李东阳知道,若非当他是自己人,吴佣绝对不会说这种话,殊不知那刘大夏,杨一清他们都跟吴佣见过面,甚至吃过饭,自己只是请他喝了壶茶,但是经过接触,他认为这个吴佣有才,绝对是能聊在一起的人。
  “消息不用问,保证是真的。”吴有为能说什么?
  他能说他后世来的,记得可清楚了,他记得这么清楚,是因为后世有好多影视作品,记得英宗皇帝是死在春天的,而且是正月里没的。
  英宗皇帝是个传奇啊,明朝唯一一一个复辟的皇帝,前半生骄傲自大,做皇帝被俘,失败而归;后半生勤勤恳恳,可惜,生了个儿子却是个恋姐的。
  “好,多谢有为贤弟!”李东阳郑重一拱手:“为兄就不送你了。
  “在此别过。”吴有为也一拱手。
  俩人分开之后,吴有为坐在马车上,小小和他在一起,外头两个常随驾车往回走。
  他今日卖了李东阳一个大人情,现在的李东阳还年轻,又负有盛名,正是意气风发好时候,若是二三十年后的李东阳,肯定对他的消息来源死扣到底,四五十年后的李东阳,更别提了,首辅大臣,想卖他一个人情,做梦!
  那个时候的他,早就滑不留手了。
  趁早下手有,稍后下手就没了。
  回了吴府,依照规矩,还是派萱草去打招呼禀告一声。
  因为最近腊月了,都冷了,吴有为也不想继续出去了,就乖乖在家歇了几日,家里如今吃饭依然素净,但是好歹有个白切肉、清蒸鱼之类的不腻口的荤菜。
  他倒是在家待着舒坦了,大房那边吴瑛不舒服了。
  原来吴有为三次出去会友,皆是他的同窗,甚至是考中进士当了官的翰林们,吴英自幼被吴孙氏拘在家里装病,以博得父亲的愧疚和怜爱,早就不耐烦了。
  后来请了先生,也只是在家读书,曾经想出去在书院读书食宿,也不知道是不是真的身体不好,在书院里他是吃不好也睡不好。
  那是当然的了,吴孙氏待他如待珍宝,什么都是最好的,在家有娇俏的丫鬟,利落的书童,干脆的常随,以及博学的老师。
  吃的穿的用的戴的甚至是铺盖都是有讲究的,书院哪里比的了?
  再加上他一直在家装病,十多年了,除却舅舅家几个小一点的表兄弟能认识,其余的还真没几个认识的人!
  他想的是,等小叔叔出门会友,他也出门,这样的话,能“偶遇”一把,就不信那个没用的敢在外人面前不介绍他是谁!
  等跟那些人熟了,就用不上那个没用的了。
  结果他才出去三次,但是前两次都是赶上下雪天,怪冷的,他母亲看的严,绝对不会允许他雪天出门,只能耽搁了,现在好不容易不下雪了,他想出门,结果那边却不动
  什么意思?
  等了几日,实在是等不得了,眼看着就小年了,大家都在准备过年,怎么可能还有时间出 i 门会友?
  吴瑛在他的小书房里转悠了半天,最后只好叫他身边的一等大丫鬟芳草去看看萱草。
  芳草是吴老夫人送给大孙子的,是个年纪轻轻但是样貌平常的侍女,只是气质很好,也略认得几个字,平时也能收拾一下书房。
  只是萱草的那个院子,并不容易进,芳草试了几次都不得其门而入,只好在晚上的时候,去找萱草。
  顿时,萱草的心,又活了。
  这段时间在小老爷的院子里,她打扫庭院,手都冻红了,穿的再也是冷的,不止身体冷,心也冷了。
  原先已经沉寂了的那颗野心“嗖”的一下子,它又回到了原地!
  庶出的小老爷和嫡出的大少爷,谁最后能继承吴府?当然是嫡出的大少爷了!
  这个念头犹如疯狂的杂草一样,在心底慢慢滋生,她是要当大少爷的女人,绝对不要做一个扫院子的二等丫鬟。
  摸了摸已经冻的不成样子的手,萱草立刻眼中精光爆闪。
  芳草岂能不知道萱草的心思?
  只是她当做自己什么都没看出来,反而握着萱草的手可怜了半天,第二天来看她的时候,就带了一罐杏仁绵羊油。
  隔天晚上又来,送了一点胭脂水粉。
  萱草的父母兄弟看了,都说让她想清楚,萱草的母亲曾经也幻想过给老爷当妾室,但是看前头几个姐妹都折了进去,夫人收拾她们犹如捏死个鸡崽子,老夫人半分不拦着她就死心了,专心跟着厨娘学做面点,终于安稳到了现在,曾经的姐妹,如今连骨头渣子都不剩下了。如今看到女儿这样,犹如看到了当年的小姐妹,也是这样野心勃勃,最后却化为了红颜枯骨。


第063章 天子归去
  “如果女儿成了大少爷的房里人,生个一儿半女,将来也能给家里人除籍,成为良民。”萱草知道自家兄弟都是聪明人,偏生是个奴才命,嫂子虽然不吭声,但是也是家生子,是个奴婢。
  一家子的奴才,她知道什么才能让他们动心。
  果然,这话一说,一家人的眼睛都亮了,唯有母亲,深深的叹了口气。
  生个一儿半女,那就是吴家的孩子,哪怕是姨娘,也得给几分面子,生了二小姐和三小姐的两位姨娘,其中一个就是家生子,一家子都被抬了良籍,成了平民百。。。。。。 从这一刻起,萱草决定不惜手段也要达成目的,第一步,就是要做一个有用的人。要在大少爷面前露脸,只是,她想的挺好,可小老爷不出门,谁也没办法。是年岁末,琉球中山、哈密、安南、乌斯茂新春入贡。时间过得很快,小年过后便是除夕,大年到了。
  吴家这个除夕过的不错,起码餐桌上不再一片素裹,白切肉,清蒸鱼,羊肉烩白菜,清炖牛肉。
  这是关外贩卖过来的草原上的牛,价格昂贵,明朝的耕牛是不能吃的,那个更贵,而且耕牛如果有个好歹,是要罚钱的,朝廷对耕牛很重视。
  大门上依然不贴任何喜庆的东西,对联也没贴,只用黄表纸在自家正厅的「门上贴了个福字,算是过年了。
  守夜与去年差不多,只不过小吴琼因为跟吴有为熟悉了,对小叔叔比较依赖,一晚上都跟小叔叔在一起玩儿。
  吴有为也喜欢小家伙儿,正好哄孩子,也省得跟吴俊没话找话,怪尴尬的。
  第二天便是大年初一,日子到了天顺八年。
  李东阳自从跟吴有为会面以来,一直对他的提醒耿耿于怀,自己也真的做了很多准备,甚至因为他一直是个名人,跟千岁爷也说得上话,递了话过去,某一日跟千岁爷会面,提醒了一番。
  虽然这很不恭,但是千岁爷却面露哀荣:“谢谢西涯先生提醒。
  他竟是连这个年都过的马马虎虎,心里有事情,吃东西都没味儿。
  而过了除夕,便是天顺八年。
  八年春,正月乙卯,帝不豫。
  因为是新春正月里,很多活动都需要皇帝露面,偏偏皇帝病了,起不来了,好在李东阳得了吴有为的提醒,早有准备,又有几位内阁大臣商议好,在己未的时候,皇太子摄事于文华殿。
  京中顿时风声鹤唳了起来。
  吴家更是守孝的人家,这个时候更是关紧了门户。
  吴俊带着吴孙氏回了一趟娘家,也就是他大舅哥家,也不知道得了孙镗什么话,两口子回来之后,虽然依然守孝却洋溢着一身的。。。 欢乐!
  吴有为看他们俩觉得这里头恐怕有事儿!
  正月还没完,年味儿还没散去,己巳的时候,听说皇帝好了点儿,却在有精神的时候,下了遗诏,其中有一条,便是“罢宫妃殉葬”。
  宫妃殉葬,自古有之,却在皇帝的手上结束了,而且他留的是遗诏,后世子孙想改也改不了了。
  庚午,上崩,年仅三十有八。
  当一阵一阵的钟声传来的时候,整个京城都陷入了哭声里。
  皇帝薨逝,天下素缟。
  吴家也不例外,幸好吴家因为守孝,一些东西都是不犯忌讳的,而且白缟都是现成的,只要在【门前搭上就行了。
  全家再次穿着孝服,不知他们一家,全天下都给皇帝服丧。
  皇家的守孝期跟平民不一样,俗话说得好,国不可一日无君,所以皇家是按日度月,一般人家守孝是二十七个月,而皇家只需要守孝二十七天,就得正常的上朝。
  不然一个国家的皇帝要是两年多不工作,这天下就得乱了。
  所以很快,二月亿未的时候,上尊谥,庙号英宗,葬裕陵。
  历史上对其赞日:英宗承仁、宣之业,海内富庶,朝野清晏。大臣如三杨、胡淡、张辅,皆累朝勋旧,受遗辅政,纲纪未弛。独以王振擅权开衅,遂至乘舆播迁。乃复辟而后,犹追念不巳,抑何其感溺之深也。前后在位二十四年,无甚稗政。至于上恭让后谥,释建庶人之系,罢宫妃殉葬,则盛德之事可法后世者矣。
  《明史》中记载:宪宗继天凝道诚明仁敬崇文肃武宏德圣孝纯皇帝,讳见深,英宗长子也。母贵妃周氏。初名见浚。英宗留瓦剌,皇太后命立为皇太子。景泰三年,废为沂王。天顺元年,复立为皇太子,改名见深。
  天顺天顺八年正月,英宗崩。
  乙亥,即皇帝位。
  以明年为成化元年,大赦天下。
  免明年田租三之一。
  浙江、江西、福建、陕西、临清镇守内外官,诸边镇守内官,正统间所无者悉罢之。
  下番使者、缉事官校皆召还。
  闹哄哄的正月里一片白,人也没有心情欢声笑语,整个年前半段过的热闹,后半段过的凄凉,连正月十五都没好好过,到了二月,英宗的葬礼才算结束。
  只是这一年的时间里,依然是天顺八年,宪宗即位,这一年也不能改国号。
  后宫也没封赏,只是依然要处理朝政大事。
  三月的时候,下了几场雨夹雪,还挺大,但是农人高兴”了,这么一来,春天就不会干旱‘了。
  四月的时候,便开始了春耕,一年之计在于春,古代对春耕秋收的重视,是现代人无法理解的,什么事情都得给这两件大事让路。
  吴家的庄子上也开始了春耕,吴有为暂时无事可做,只是这一日,有人来找他。
  门子来告诉吴有为,是个庄子上的人。
  吴有为想起了原主记忆里的那个小庄子,就叫了人进来。
  是个老实巴交的庄户汉子,穿着虽然是细布做的七成新的衣服,却洗的很干净。
  “小的吴二,给小老爷请安。”来人一见到吴有为就跪地磕了个头。
  吴有为一愣:“吴二?”
  赶紧翻找原主的记忆,这个吴二竟然是原主那个庄子上的庄头。
  庄头就是这个时期,大户人家所设田庄的管理人。
  “哦,是你呀,你来有事情?”吴有为和气的问话,并且叫他起来回话。
  吴二站起来后也很拘束,其实要不是长时间没有小老爷的消息,他也不会找来吴府。
  “回小老爷的话,眼看着就要春耕了,您看今年的田地,还是照往年的规矩来,或者您想改种点什么?”吴二还从怀里掏出了两张银票:“这是去年和前年的产出,因为您没去,小的一直都留着呢。”
  那是两张银票,一张五百两,两张一千两。
  京中钱庄的票子,到那里就能凭借银票提现银。
  “剩下的一些散碎银子,小的采买了一些庄子上用的东西,分给佃户们了。”吴二垂首道:“马上就要除孝了,恐怕会分家,老太爷生前就已经给您在那里建了个院子,只是尚未修整好,老太爷就去了,小的也挪了一些钱财,将那里修缮了一番。
  吴有为这会儿已经在原主的记忆里翻出来这一一段了。
  吴二是吴老太爷生前在外面捡到的乞儿,被吴老太爷带回来养大了,后来在他长大成人之后,弄了良籍放了出去做平民百姓,因为当时吴老太爷仿佛知道了些什么,自己留了一手,没跟家里的妻儿说,就在外面攒了点人手。
  一直到二儿子去世,小儿子中举,吴老太爷才将这些人手召集起来,因为他们都是在外面生活的,跟吴府没关系,吴老太爷用着也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