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在乱世当霸霸-第5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还有一个是石襄送来的那个病病歪歪的少年。他又羞又怕地低低说是想来见见姜羽,但是没见着,在门口看了看就走了。
  两人并排跪在地上,因为公孙克用了刑,因此都有些狼狈,发髻散乱,衣衫不整。
  “大人,”公孙克低声在姜羽耳边说,“这两人都不会武功,体内没有任何内力,也没听说他们懂得暗器之道。”
  “这男人听说跟赵狄有些关系,是赵狄府里管家的侄子的什么七拐八弯的亲戚。”
  “没听说,不代表不会。”姜羽道。
  “是。”公孙克耳语道,“听说男人以前是个木匠,懂些奇技淫巧,属下认为,是男人布置暗器,少年则暗地里帮着他,两人一起布下的。”
  “另外一个呢?”姜羽问。
  “另外一个暂没有参与。”
  “一个是赵狄的人,一个是石襄的人,还能凑一块儿来暗杀我?”姜羽问,“公孙克,你怎么查的?”
  “大人息怒,那男人虽然与赵狄有些七拐八弯的关系,但实际是在为石襄办事。他们自以为隐蔽,但可惜手段太拙劣。”公孙克说。
  “下回再问一句说一句,”姜羽横了公孙克一眼,“小心你的屁股,是不是想挨板子了。”
  “属下知错,”公孙克汗颜,“大人打算怎么处置他们?”
  “处置?”姜羽扫了哆哆嗦嗦跪在地上的两人一眼,“曲沃又不是我的地盘,他们俩也并非我的人,我如何处置?”
  “这少年是石襄送来的,送回给石襄便是,让石襄自己处置。”
  “这男的既然跟赵狄有关系,就送回给赵狄,让赵狄处置。”
  “是。”公孙克答应一声,当即挥挥手,命人把人拖下去了。
  把人送还给石襄,也算是警告一下石襄,让他不必再耍这些小把戏。送给赵狄,亦是提醒赵狄,石襄在搞事情。将两人都送走之后,其他小厮婢女们也都被赶出了门。
  听公孙克说完,姜羽大致也明白了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布置这样拙劣的暗杀,用的是赵狄的人,大抵便是石襄为了离间姜羽和赵狄,让姜羽误以为是赵狄想暗杀他吧。
  “这石襄的脑子果然不怎么样,全靠自己的家族底蕴。”处理了人,姜羽心情稍稍好了一些,忍不住嘲讽了石襄两句。
  “若不是石家在朝堂上人脉广,石襄一个好色酗酒,仅有些蛮力的人,怎么能跟赵狄比?”公孙克也应和道。
  偏偏这时窗外有人影闪过,疑似在偷听。姜羽目光一宁,公孙克已经先他一步出手,一柄匕首脱手而出,直直朝那人刺去。
  公孙克原本没打算要他的命,可那人反应很快,立刻就要跑,这一跑,匕首便恰好刺入了他的心脏。
  血溅到窗户纸上,公孙克破门而出,发现倒在地上的,却是石襄送来的另外一个少年。
  “大人。”公孙克看向姜羽。
  姜羽皱了皱眉,愈发觉得这曲沃已成是非之地,不宜久留。
  “拖下去扔了,不必告诉石襄。”姜羽道,“传令下去,收拾收拾,明日便启程回蓟城。”
  “遵命。”
  公孙克说完,见姜羽没有再说话,亦没有回屋,不解抬头,却发现姜羽正望着院门的方向。顺着姜羽的视线看过去,公孙克看到了戚然明。
  戚然明正看着地面上少年的尸体。


第120章 
  公孙克心里顿时咯噔一下; 这下要坏事。
  毕竟他查探的时候是秘密查的; 没有让其他人知道。戚然明也不知道姜羽被暗杀过。
  戚然明站在院子门口; 看着姜羽没有过来。但公孙克看得清楚; 戚然明手指攥着门框,攥得指节已然发白; 显然是用了不小的力道。脸上面无表情,眼里却隐藏着失望和不解。
  公孙克看了看姜羽。
  姜羽没有主动上前; 也没有叫戚然明,两人静默地对视着。于是戚然明看了一会儿,没再进来,怫然拂袖转身,头也不回地走了。
  “戚然明!”公孙克叫了一句,戚然明没搭理他。
  “大人。”公孙克转头看姜羽,有点替姜羽着急了; 怎么不追啊?
  想到昨日他主动去找戚然明的情形,姜羽亦有些气闷; 竟也转身进了屋; 说道:“他既不问过程; 不问清事实; 便直接给我定了罪; 认定我是一个滥杀之人; 我又有什么好解释的?”
  公孙克语塞,又道:“……话虽如此,但纪府的事情在前; 他处在气头上,对大人您有些误会,也可以理解。大人何必同他置气,同自己置气?”
  姜羽瞥了他一眼:“你现在倒为他说起话来了。”
  公孙克:“……大人您不是认准他了么?您是我主子,那他就是我主母了,两人之间总要多些理解。”
  姜羽:“……”
  “这时候头头是道了。”
  公孙克心想,兴许他是被戚然明刻玉时的认真劲儿给打动了。其实一块玉佩而已,对于姜羽而言,不是什么稀罕物。
  但即使是这样一件小东西,戚然明也愿意花这么多时间,做他并不擅长的事情,一点一点地打磨,只因为是给姜羽做的。公孙克便觉得,这个主母也不错。
  戚然明长得也不差,读过书认得字,会弹琴会下棋,变个性别就是妥妥的大家闺秀才有的水准。况且,戚然明武功还十分高强,多一个戚然明,姜羽不就相当于多了一个人保护他么?若是哪个官家小姐,别说会武了,多半会是个拖累。
  除了不能生育,别的都挺好。
  戚然明问也不问掉头就走,让姜羽也不太爽快,他心不在焉地看了大半日书,不知不觉眨眼间,天色便已黑了。姜羽思来想去,认为自己还是应该向戚然明解释一下,不能受这种不明不白的冤枉。
  不过,在解释之前,姜羽又收到了一封家书,来自荀书的。
  然而姜羽从公孙克手上接过纸条展开看以后,却发现并不是荀书写的,而是由荀荣氏执笔,纸上几行端庄秀气的簪花小楷,纸张上有水痕干后的痕迹,约莫是泪痕,仿佛执笔者一边写,一边在流泪。
  “外甥姜羽,汝舅突染恶疾,神志恍惚不清,日夜咳血,恐已无力回天……舅甚思汝,望速归。”
  很短的几句话,姜羽一眼便看完了。但看完后他又忍不住再看了一遍,才确认他没有看错,这确实是荀荣氏的笔迹,而荀书也确实患了重病。
  “大人?”公孙克不知信上写了什么,见姜羽神色不对,问道,“发生了何事?”
  姜羽把纸条递给公孙克,公孙克看完后,皱起眉:“执政大人染了重病,让您尽快回去?”
  姜羽和荀书这些年的关系并不甚亲厚,也就年节时走一走,或是因为政事而聚在一起,讨论几句。要说亲情,并没有多少。可荀书依旧是姜羽在这个时代唯一的血亲,是使姜羽不必在除夕夜独自守岁的人。
  是姜羽想把戚然明带去见的人。
  莫说本就有血缘关系,便是块石头也捂热了,这么多年怎么可能毫无感情?
  “走时不还好好的么?”公孙克道,“怎么这才月余就……”
  姜羽闭上眼,揉了揉额:“舅舅多年来夙兴夜寐,为燕国鞠躬尽瘁,早已积劳成疾。如今国内改革正进入关键时期,舅舅想必自年后开朝以来,便没有好好休息过。”
  “执政大人恪尽职守,忧国忧民……值得钦佩。”公孙克道,“可他不顾身子……”
  “舅母的意思,大抵是让我尽快回去,见舅舅最后一面了。舅舅一生夙愿未成,想必有些事情想嘱托我。”姜羽道。
  公孙克:“大人今晨已经下令,明日一早便回国,属下们今日都已收拾妥帖了。明日一早便启程,路上快马加鞭,能赶得上。”
  “希望吧。”没有征兆地来了这样一道消息,姜羽心中总有些不祥的预感,沉默了一下,又问,“公孙克,你认为舅舅是否真是染病?”
  公孙克:“大人的意思是?”
  姜羽低下头,手指摩挲着纸张上的字迹:“……当年我父母便是因变革冤死狱中,如今舅舅也……这很难让我不多想。”
  “是否会是董氏故计重施,谋害了舅舅?”
  “……”公孙克躬身:“不知京中情形,属下不敢妄言。”
  姜羽却睁开眼,眼眸微冷,隐隐透出杀意:“倘若真是如此,我便要叫董氏付出代价,让他们知道知道教训,再也无力搞出这些腌臜事。”
  若单从政治上说,荀书是姜羽十分钦佩的人。姜羽自问做不到像荀书那样,死而后已,不顾性命,只为了家国的强盛,百姓的安康。
  若是连这样的人,也因为那些保守党为了维护自以为是的固有利益,而被杀害,却无人为其张目,那燕国还有什么未来?
  夜里,姜羽第二次去敲了戚然明的门。
  由于荀书患病将死的消息,姜羽心里有些沉重,便觉得这满院的月色也像霜一般冷,晚风吹透衣衫,凉意入骨髓。姜羽第一次敲门后,并没有人来开门,姜羽用内力驱散晚风的凉意,敲了第二次。
  手指敲着木门,在黑夜之中发出“扣扣扣”的轻响,越发显得夜色寂寥了。姜羽贴近门,低声道:“然明,是我。”
  在戚然明开门前,姜羽在内心告诫自己,不许急躁,好好把话说清楚便是。
  屋里传来一阵窸窸窣窣的声音后,门开了,戚然明站在门口。
  “你来做什么?”戚然明问。
  “……”这个开场白太不友好,姜羽张了张嘴,“……我来解释一下上午的事。”
  “你有理由?”戚然明说。
  姜羽:“……”
  虽然确是如此,但被戚然明这样说出来,总觉得有几分嘲讽。姜羽就不明白了,解释都不听就直接发这么大火?戚然明是这样无理取闹的人?
  但是旋即姜羽又察觉到不对。
  ——他发现戚然明现在似乎有几分隐隐的不安,就好像在借由这样带刺儿的话来掩饰着什么,不让他发现。
  发现这个,姜羽反而沉静下来,问道:“你在做什么?”
  戚然明:“……”
  姜羽:“为什么我方才敲门你不开?”
  戚然明近似心虚地避开了姜羽的视线,低声道:“……我歇息了,没听到。”
  这个理由拙劣得让姜羽都不知道该如何继续问下去。他发现戚然明真是一点不会撒谎。
  姜羽抿起唇,推开戚然明,向屋里走了一步,扫视一圈,没有看到其他任何人。但是在床帐之间,隐隐约约透出来一个包裹,半开着,里面装着衣物。像是要收拾东西走人。
  姜羽回头看向不敢看他的戚然明,忽而觉得有些心累。
  他似乎无论如何也抓不住这个人,他随时会因为各种理由离去,走时悄无声息,来时又匆匆,宛如一阵风。
  明明是两个人的事,却像只有他一个人在忐忑,在不安,在努力想着化解矛盾去挽回。讽刺的是,在他想着如何解释之时,这人已经不打算听什么解释便要走了,如此不留情面。
  而戚然明似乎也没有打算解释什么。
  “呵。”姜羽等了一会儿,垂下眸,略显自嘲地笑了一声,便没再多说什么,转身走了。
  “姜羽。”戚然明追出门一步,望着姜羽的背影,又不知想到了什么,没有继续跟上去。
  离开戚然明的院子之后,姜羽在驿馆里四处走了走,并未急着回去。
  晚风微凉,拂在人脸上,似乎能让他这几个月的头脑发热都冷静下来,清醒下来。从去岁戚然明在风雪天满身是伤地跑到他家里,告诉他以后再不走了起,姜羽还真的以为自己寻到了那个人,那个可以陪着他一直走下去,成为他在这个世界唯一牵绊的人。
  他没什么亲人,荀书算一个,如今已是命悬一线,尚不知能否见着最后一面。他没什么朋友,姬春申算一个,却已彻底让他失望,再也走不到一起了。
  明明是人人景仰艳羡的睢阳君,却两手空空,孑然一身,像一片浮萍,没有根系地漂在水面上。
  终于有一天他看到了岸,却来一股浪,将他打得更远。
  既然如此,便也罢了。
  姜羽回房时,公孙克吓了一跳,他感觉自己许多年没见过姜羽这样的脸色了。上一次见还是十二年前。
  “大人,节哀。”公孙克以为是荀书的事情,给姜羽打击太大。
  姜羽走进屋,在床上躺下,闭上眼道:“以后你便没有主母了。”
  “什么?”公孙克愣了愣,“为什么?”
  姜羽道:“出去罢,我累了,明早咱们便出发,不必管他了。”
  公孙克满头问号,姜羽却已毫不留情地将他赶了出去。
  公孙克一头雾水,他笃定这两人之间定是有什么误会,可姜羽显然不会告诉他。公孙克只好跑去问戚然明。
  然而,他敲了半天的门也没人开,只好自己推门进去,却发现房间内空空荡荡,并没有人。


第121章 
  翌日一早; 旭日初升。
  自燕国而来贺寿的车队; 在曲沃滞留了大半个月; 终于启程回去了。
  赵狄和石襄二人都来送姜羽; 在城门口时停下,望着那车队逐渐消失在清晨的薄雾之中。
  来时姜羽的马车里是两个人; 回去时却只剩下他一个。这大半个月发生的事情太多,姜羽有些疲倦; 躺在马车里昏昏沉沉地补眠。
  马车颠簸,睡不太安稳。
  姜羽想尽量抽空自己的思绪,却是徒劳。他想到了很多,本不愿像个弃妇一样一般咀嚼所谓的曾经,所谓的许诺。但记忆从来不受人操控。
  初见时只觉得这人脸好看,武功好,神秘; 不想后面会有这些牵扯。从最初的试探一步步走到如今,也不过一年余。
  姜羽来这里十一年; 却独独是这一年才有了色彩; 宛如除夕夜里天空的那朵烟花。浩渺无垠的夜空只有那一抹亮色; 短暂却令人目眩神迷; 无法忘怀。
  但烟花就是烟花; 总有消散的时候。他到底是要踽踽独行地往下走的。
  车队出发不久; 曲沃驿馆的客房里迎来一位夜不归宿的黑衣侠客,这人自然便是戚然明。
  “睢阳君啊,今晨便走了。”
  “你不是睢阳君那……怎么没跟着一起走?”
  走了?戚然明望着瞬间空下来的驿馆; 有些惘然。
  是自己干涉他太多,这几日太冷漠,所以让他不耐烦,便走了么?
  戚然明失了魂一般离开了驿馆,摸摸自己跟着姜羽后从来空荡荡的钱袋,心想:又得露宿街头了。
  独自在乱世流浪的日子总是太过辛苦,若能幸福安康,谁愿颠沛流离?
  尤其是在曾经感受过温暖,对未来有过憧憬,奢求过有人陪伴的日子之后,这种辛苦便更觉得难以忍受了起来。
  昨夜石府的人听见打斗声,闯进石襄卧房时,便见他们身子才好了一些的主子,肚子上又多出一个血洞。那剑刺得深,血止不住地往下流。
  这自然是戚然明干的。
  自从那日发现驿馆送来的饭菜有毒起,戚然明由于与姜羽之间发生了些矛盾,不便去问他,所以只好自己私下查探,得知是石襄下的毒。戚然明便想着,虽然姜羽没中毒,也该教训教训这家伙。
  如此残忍恶心,拿人喂狗不提,竟又把主意打到姜羽头上,用那样拙劣的手段。啧,不教训一番说不过去。
  但戚然明身上有伤,不方便,所以等了两天。
  那日之所以不给姜羽看那玉佩,不过是因为玉佩尚未完成,他想将玉佩彻底完成之后,回到了蓟城,再送给姜羽。虽然不值当什么,却也是他辛辛苦苦亲手做出来的。
  姜羽不是什么贪财之人,这样的礼物,这样的惊喜,他想必会喜欢。戚然明很期待姜羽收到玉佩时的样子。
  姜羽戴着他送的玉佩,他们再一起去见舅舅。
  舅舅要是想打断姜羽的腿,那还是打他好了。姜羽从小就是个贵公子,娇生惯养的,虽然上过战场,到底不比他,是从死人堆里爬出来的,皮糙肉厚,打也不怕。
  之所以想多留两天,也是为了昨夜的事。
  姜羽杀了石襄送来的少年,戚然明虽然气愤,虽然不解,但也没打算因此就和姜羽一拍两散。他知道姜羽待他好。
  夜里,他按照计划,在行囊中翻找夜行衣——由于长时间不穿,已经不知道丢哪儿去了。然而才找到一半,姜羽来敲门,他怕姜羽责备他伤还没好,便要四处乱跑,亦怕姜羽担心。所以匆匆将行囊收起来,却没有收好,被姜羽看到了。
  他知道姜羽在生气,却也不知如何解释。
  他其实只是想为他做什么。
  戚然明骨子里,就如同姜羽所说的那样,是个很简单的人。姜羽待他好,他就想回馈什么。
  姜羽走后,戚然明在曲沃待了两天,意外碰上姬重的人。
  姬重潜入曲沃两日,刚到就听说姜羽走了,他本想趁着姜羽还在,说不定戚然明也在,就来见见戚然明,却错开了。
  戚然明不想与姬重打交道,便悄悄溜出了曲沃城。
  曲沃一直没传出嬴喜被抓到的消息,想来也是已经逃了出去。
  出了曲沃之后,戚然明忽而感到茫然,就像他当年被嬴喜从秦宫送出来之后。彼时他终于逃离了梦魇之地,却因为对外界一无所知,而不知何去何从,满心地茫然。
  刚出来那段时间,他很无助。
  身上虽然有嬴喜给的银两,完全没有俗世生活经验的他,很快将那些音量败光了,接下来便没有吃的了。
  戚然明饿了两日,不擅与人打交道的他,试着做起了偷鸡摸狗的事,勉强裹腹。幸好他武功不错,所以从没被人抓住过。
  那一年冬,他便在雪地上捡到了同样流落在外的姬重。
  姬重给了戚然明方向,给了戚然明许许多多从没有过的东西,包括第一次对一个人产生不可名状的悸动和欲望。
  只可惜,这份悸动尚未壮大,就被姬重的卑劣与伪善给掐死在了萌芽里。因此戚然明心想,他或许是因此才格外担心姜羽也会像姬重一样。
  不过,现在说这些也没什么意义了。
  ……
  由于赶着见荀书最后一面,姜羽一路上快马加鞭,披星戴月,让整个队伍都跟着他一起夜以继日地行走。终于于半个月之后,赶回了蓟城。
  然而命运弄人,姜羽依旧没见着荀书的最后一面。当他风尘仆仆赶到荀府时,荀府的府门两侧已然挂上了白灯笼。
  姜羽疲惫的脚步顿在荀府门外,听到府内传来隐隐的哭声。
  他忽而有些不敢进去了。
  为什么他当初要离开蓟城?为什么他要去见什么劳什子嬴喜?为什么他不留在蓟城和荀书一起参与这场变革?
  他明明知道这其中的凶险,却冷漠地袖手旁观,好似燕国与他无关似的,好似荀书与他无关似的。
  ……可十一年前,他初来这世界,寄生在一个十五岁丧父丧母的孩子身上,荀书是第一个抱他的人。
  荀书特意从蓟城赶去无终,去接那个病得快死的外甥,一见面,就把瘦小的他抱起来,紧紧搂在怀里。
  现在荀伯文那孩子没了父亲,今后又该如何生活?也像他一样,靠着自己孱弱的身躯支撑整个荀府么?可他的灵魂毕竟是个成年人,而荀伯文却是个彻头彻尾的孩子。
  “睢阳君。”门口的小厮脸上带着哀恸,看到姜羽后,向他行了一礼,哽咽道,“老爷昨夜丑时便已去了,您回来晚了些许。”
  此时临近晌午,不过几个时辰而已,却偏偏迟了。
  姜羽的脚步踉跄了一下。
  公孙克忙扶住他,低声道:“大人小心。”
  看上去与荀书不亲近的姜羽,这一路上却是格外焦灼。或许是因为荀书,或许是因为戚然明,亦或者二者兼有,姜羽这一路休息得都不太好,浅眠,易醒。
  “睢阳君保重身体。”那小厮道,“夫人和少爷都在等您,请进吧。”
  姜羽松开公孙克的手,一步步走进去。府里显得格外冷清,又或许是因为荀书新丧,使得这府邸看起来有些阴冷。
  除了隐隐约约的哭声,整个府邸都静悄悄的,从大管事到最普通的杂役,脸色都有些沉重。主人家一死,小主子尚且年幼,这偌大的府邸如何撑得起来?那他们这些人又该何去何从?
  荀书对待下人并不刻薄,月银都尽量宽厚。虽然荀书清廉,但荀荣氏家底厚,拿了不少嫁妆出来补贴家用。若是没了荀书府邸的差事,他们又上哪儿去找这么好的差事?
  穿过前院,到了后院,姜羽在荀书的卧房前停住脚步。
  哭声便是从那里面传出来的。
  是荀荣氏的声音。
  姜羽不知道荀荣氏这样端庄得体,精明能干的女人,有一日竟也会哭得这般伤心。
  有小厮打算进去通报,姜羽拦住了他,静悄悄地走了进去。
  卧房内,荀书正静静地躺在南窗下的床上,着白布青缣的丧服,床榻东侧置备着酒食,以供鬼魂享用。荀伯文才十几岁,眼睛已经哭得肿了。他一直是在父亲严厉的教导下长大,虽然偶尔也会对父亲心生怨怼,但打从心底里,仍是敬爱这个父亲的。
  姜羽掀开衣摆在荀书床前跪下来,举起双手,击掌,而后俯身下去,给荀书磕了个头,如此三次。
  荀荣氏这才将哭红的双眼转过来,看向姜羽。她用手帕拭了拭眼泪,低声道:“姜羽回来了。”
  “姜羽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