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白雪奴-第8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不必多说,本王……只是为了朝廷。”齐王是哑巴吃黄连有苦说不出,点点头,算是默认了。
赵王怒极,暴起喝骂:“你们串通一气,是要置我于死地!”
白马:“王爷保重身体,切莫过激。草民还没说到,您暗中向‘怀沙’追加赏金,想要置我于死地的事呢。怀沙帮中,恰有我的江湖朋友,能证明您出了数万两黄金。”
“你!”赵王指着白马,怒极几不能言语。
白马:“王爷可要找人前来对质?”
赵王气得发笑,道:“好、好、好!本王明白了,你们是蓄谋已久,不害死本王不得罢休!对,本王为了捉拿你这兴风作浪的罪臣之后,确实曾追加赏金,却还是没能捉住你,才让你有机会构陷我!但本王相信,陛下自会明断是非,还我公道。”
明眼人都看得出来,赵王心虚了。而赵王追加悬赏,向赵灵索命的行为,无疑更证实了他想要灭口。
“赵灵的身世虽属实,但仅凭这一张青纸,却远不能证明甚么。朕乏了,明日再议,退朝吧。”惠帝头痛难耐,说完话便起身离开。
赵王尴尬无比,大袖一甩,率先离开。许是心虚,他走到大殿门口时竟忘了迈步,被门槛绊倒在地,模样狼狈至极。
大臣们在殿上面面相觑,唯有岑非鱼指着赵王远去的背影哈哈大笑,白马见状,亦忍俊不禁。
第96章 正道
百官退朝,洛阳宫复归安宁祥和。
惠帝回到寝宫,正遇上在殿前教训奴才。他心烦意乱,本不想管束,然随意一瞥,见那被教训的小侍女竟仅穿着单薄里衣,跪在业已结冰的荷花池中,不禁皱眉,道:“皇后若心里有气,杀了她给个痛快。没这样糟践人的。”
“陛下今日回来得晚,可是遇上了什么事?”萧后一笑,让人将那侍女拖下去乱棍打死,收起凌厉神色,跟在惠帝身后走入寝宫,一面询问今日大殿上发生的事。
惠帝知道萧后耳目众多,断无可能不知赵灵之事。只不过,此刻他脑中一片混乱,索性借着向萧后讲述今日所遇,将事情再捋一遍。他将事情说完以后,总算理出了头绪,知道赵灵所言多半不假,因此对赵王深感失望,心里很是难过,摇头叹道:“外公谋反被诛,齐王私劫漕粮,眼下赵王又被人推上风口浪尖。朕坐不稳这个江山。”
萧后漫不经心地劝道:“陛下说什么丧气话?世间千错万错,从来都不是天子的错。谢瑛、齐王,说好听了是皇亲国戚,其实不过是沾了陛下的光,才有如此权威。臣子手中的权力,俱是天子的恩赐,您若觉得他们令您烦心,将权力收回就是,不该怪罪自己。”
董晗暗暗瞥了萧后一眼,目光中藏着提防,萧穆淑此话说得未免太过了。
惠帝毫无所觉,但并未被萧后带跑。他只是一味自责,道:“朝臣离心离德,就是朕的无能。”
董晗劝道:“非是圣上无能,而是乱臣贼子太过奸诈狡猾。”
萧淑穆对惠帝的失落并不上心,兀自伏案写字,问:“陛下可曾想过,赵王为何要尽诛并州军?”
惠帝闻言皱眉,他还没能接受赵王当真有罪的事实,自欺欺人般地说:“皇后这样讲,只怕有失偏颇。”
萧后笑道:“陛下不信,一是不信赵灵的身份,二是没有有力的证据,三是找不到赵王行此事的理由。”
惠帝追问:“这三件事,难道皇后都能证实?”
萧淑穆不答,而是话锋忽转,对准董晗,道:“赵灵其人,董晗最是了解,不如让他给陛下说说清楚。”
惠帝眉眼间带着怒意,道:“你们到底有多少事瞒着朕?别以为朕不过问便不知道,先前是你们暗中派孟殊时去江南拿人的。”
董晗连忙跪下,道:“陛下息怒!臣结识赵灵,确是意外。”
萧淑穆全不把惠帝的愤怒放在眼中,避重就轻道:“董晗不能生育,收些义子承欢膝下,没甚不对。赵灵不是被人卖到青山楼么?明珠蒙尘仍是明珠,董卿慧眼识英,将他认作义子。赵灵聪明机警,很快便为董晗和孟殊时牵线搭桥,让孟殊时替我们办事。”
惠帝亲自上前去将董晗从地上扶起,低声道:“朕心里乱糟糟的,不是怪你。地上冷,快起来说话。”
萧淑穆满脸不屑,甚至不用正眼看那两人,头也不抬地说:“本宫被赵王盯得紧,不敢陪陛下处理公务,日日在后宫听妇人们嚼舌根,知道赵灵和孟殊时孟大人曾有过一段故事。故而,赵灵攀上董晗后,便拉了孟殊时一把,将他引荐给董晗。只是,他两个没能走到一起,陛下可知为何?”
惠帝躺在软塌上闭目养神,“别问朕,你直说就是。”
董晗见状,连忙跟过去,躬身于榻边帮惠帝捏肩,一面说:“孟殊时曾为幽州军,参与过玉门一战,当时带人追击赵桢并谎称他已死的人就是他。赵灵怎会同仇人在一起?孟殊时心中苦闷,曾向微臣说过此事。”
惠帝也聪明了一回,疑惑道:“那他为何不将赵王的罪状一并向你陈明?”
董晗:“人微言轻,孟殊时就是个当兵的,他纵使原原本本地把事情说来,臣也不会信。”
惠帝点点头,知道是自己想得太简单了。他对谢瑛谋反一事耿耿于怀,害怕重蹈覆辙,当即吩咐道:“你将孟殊时传召入宫,朕要当面问他。不,他今日是否在宫中值守?若他不在宫中,你还是亲自走一趟,免得事情传到赵王耳中,令他心寒。”
董晗迅速步出大殿,朝禁军卫所行去。
孟殊时虽已升官,但因得萧后信任,仍领同李峯领殿中禁军,可算是帝、后的心腹。两人俱知今夜定不平静,便都找了借口,留在卫所中内待命。
毕竟,谢瑛死后,赵王在朝中独大,不仅仗着自己的身份处处压着楚王一头,更严厉管束萧淑穆,早已成了萧淑穆和楚王的眼中钉。楚王正直,不会阴谋暗害,但萧后却是个毒妇,她要对付赵王,即使赵王行事没有纰漏,她亦能找出成千上百个由头发难。如今并州军的旧案被提重新翻开,萧后怎能不抓住机会,对赵王一击毙命?
然而,孟、李两人都在待命,董晗独独传了孟殊时去面圣,这令李峯心中多少有些不是滋味。其实,不怪他嫉妒,原本他同孟殊时一同勤王,功劳都一样,可孟殊时却因攀上了齐王而平步青云,官衔生生比他高上一级,他心中怎能服气?
闲话休提,话分两头。
却说孟殊时等了一日,早在心里打好了腹稿,面圣时对答如流,很快已令惠帝确信,赵桢的确在自己手下逃过一劫,且赵灵就是赵桢的儿子。
然而,即便玉门旧事常在孟殊时心中浮现,此番向惠帝坦陈,他仍旧忍不住悔恨痛心,跪地三叩首,道:“请陛下治臣的罪!”
惠帝摆摆手,现在有罪的人太多了,孟殊时这样无足轻重的人,他哪会放在心上?他随口宽慰道:“你能有甚么罪?不知者无罪。孟卿向来正直,朕喜欢正直的人。回去值守罢!你所说的话,朕不会让旁人知道。”
惠帝说罢,起身走出寝宫,挥退左右,只让董晗一人陪着。
天寒地冻,大风扬雪扑面。天空黑沉沉一片,仿佛预示着暴雪将至,今夜注定不能是一个平静的夜晚。
惠帝冷得打了个哆嗦。四下无人,他不再有许多顾忌,不顾帝王仪态,用嘴哈出热气暖手,感慨:“阿晗,又起风了。”
董晗忙扯起衣袖,为惠帝遮挡风雪。
惠帝推开董晗的手,任凭凛风如刀割面,勉强振奋精神,道:“朕在想,以父皇的英明睿智,当年怎会错判?朕知道,你们都不喜欢赵王,朝中有许多人都想对付赵王,可赵王、齐王、楚王,他们都是朕的亲人,朕不想同他们为敌。唉,我……”他烦闷地来回踱步,“我不想当皇帝了!”
董晗:“陛下莫说气话。”
惠帝:“你知道我说的是真心话。自即位以来,我一直如履薄冰,我没有父皇半分果决,面对自家亲人的明争暗斗,常常不知该如何自处。”
惠帝心善,作为帝王,他太过仁慈,他头脑简单、心思纯良,尚且做不到为了更长远的利益而牺牲仁义公道。他没有考虑过推翻旧案会对先帝,乃至大周朝产生甚么样的影响,他想公正地查办赵王,唯一担忧的、不舍的,只是他同赵王间的亲情。
董晗明白惠帝的犹豫。他虽同萧后见解不同,但为了让惠帝安安稳稳、自由无拘地坐在龙椅上,也想要置赵王于死地。他看到了惠帝心中那点怀疑的火苗,便决定再扇一股风,道:“陛下,其实当年的事,说来也简单。”
惠帝:“怎么说?”
董晗随手摘了片竹叶,拿在手中慢慢翻折,道:“陛下可还记得,您还是太子的时候,冯飒老将军曾在先帝面前暗讽你无能?先帝气极,将师父们都叫去饮宴,把你独自留在东宫写文章。”
惠帝苦笑,道:“冯司空说得对。我愚笨驽钝,写不出锦绣文章,还是皇后请人为我捉刀代笔,才勉强应付过去。”
董晗:“陛下只是不精于此道罢了。”
惠帝摇头叹息,道:“当时,我唯独不明白一件事:父王明知文章并非出自我手,为何假装没看出来?他还拿着文章去向冯飒炫耀,冯飒亦都故作不知,甚至赞我写得好。可我清楚自己的斤两,知道父王保住我的太子位,只是看上我儿聪颖。他倒不如将皇位还给老齐王,方不至于令王叔心中郁郁,病逝京中。”
董晗失笑,道:“微臣同陛下提起这往事,就是想说这么个道理——先帝属意您,您写的文章,假也是真;先帝不喜欢齐王,他得了病,真也是假。”
惠帝恍然大悟,抚掌道:“你的意思是,父王其实知道并州军谋反案的真相,他没有说,因为赵王是皇亲,他控制并州的兵权,能拱卫王室;而赵家人是外人,他们掌握兵权,只能令世家的势力扩大,危及王室的利益。至于老齐王,他虽是父亲的亲哥哥,但总比不过我这个儿子亲近,当年他暴毙京中,是父王不让人替他治病?”
董晗不置可否,只道:“赵铎是曹魏旧臣,老齐王即位的呼声超过了您,这两人相互扶持,先帝怎能不忧心?诚然,他们都忧国忧民,都深受老百姓爱戴,但这恰恰就是他们的罪——因为天下姓梁,不姓赵;天子是您,不是老齐王。为人臣者,忠君爱国,国是天子之国,非是百姓之国,故而,忠君远比爱国重要。他们一味爱国,却不知忠君,实在是太僭越了!”
惠帝虽完全明白董晗所说的道理,可他仍觉得难以接受,愤愤道:“这世上总会有大公无私的人,大禹治水,三过家门而不入,父王为何不明白?而且,若他们都蒙冤受屈,为何满朝文武没有一个敢站出来替他们发声?”
董晗无奈,道:“赵家父子、老齐王,确实大公无私,可谁也不能将他们的心扒开来看,事关江山社稷,不容半点差池,只能疑罪从有。先帝不是不明白,他如此决断,想必亦是于心不忍。再者,朝臣为人臣,俱知忠君应在爱国前,皇帝所说所做,只要利于朝廷,他们都不会反对。至于那些认死理的人,譬如曹跃渊、周瑾,陛下看哪一个有好下场?”
惠帝摇头,眉目间带着难掩的失落,道:“我不明白,真的不明白。”
董晗怕惠帝伤心,便换了话头,不再提先帝,而是说:“微臣想,赵王对并州军痛下杀手,道理亦是如此。”
惠帝不解,道:“赵铎在曹魏时,几乎不曾参与过三国纷争,一直只在玉门戍边。及至大周开国,他亦是不曾说过一句大逆不道的话。并州将士,无论是胡是汉,都只是想护卫家园,纵使战事吃紧不可临阵换将,他们何错之有?怎么就危及江山社稷了?”
董晗轻叹一声,道:“幽、并、凉三州,本是赵王的封地,他在京中谋事时,自然乐得赵铎为他戍边治军;等到您坐稳了太子位,他自知无缘帝位,便将视线转回自己的封地,赵铎若真的聪明,便该及早教权。试问,哪一个藩王,能忍受旁人比自己更受百姓爱戴?哪一个藩王,能忍受军士敬服旁人更胜自己?杀五万并州军,换回自己的绝对权威,这在王爷眼中很是值得。”
董晗顿了顿,想必他说出此话,心中亦感悲哀,过了片刻才道:“更不用说,并州军被剿灭以后,匈奴乌珠流上位成为右贤王,同大周言和修好,换来胡汉间数十年的和平。先帝龙颜大悦,赏赐赵王十万兵力充实边关。”
惠帝听得目瞪口呆,不知该说些什么,不敢再深究帝王心术,只道:“你说得很对,朕、朕经不起第二个谢瑛了。”
董晗点点头,道:“微……皇后,还有微臣,都会一直陪着陛下,请您莫要过度忧心。”
惠帝想到皇后,无奈地笑了笑,道:“若无穆淑,我就没有今天。可皇后脾气狠戾,不循常理。思来想去,我真正能信任的只有你。”
“谢陛下赏识。”董晗双目濡湿,别过脸,不愿让惠帝看见,“冯司空虽说向来不偏不倚,但总归从前是不看好陛下的。臣觉得,孟殊时忠君爱国,往后可以重用。”
惠帝想到孟殊时,总忍不住想他同赵灵“在一起”的模样,不禁脸颊泛红,道:“他们真的在一起?”
暮色霭霭,大风又吹起雪花。
点点冰晶纷扬浮空,一面雪白,一面映着晚霞的紫红。冰晶的边缘白而透亮,闪着夕阳的红光,仿佛能反映出世间万象。
董晗看着惠帝,笑而不答,把一只用绿竹叶折成的蚂蚱递给他。
“阿晗……咳、咳!”惠帝同董晗说过话,忧心一扫而空,乐而忘形,张嘴就灌了口冷风,发出一连串咳嗽。
董晗劝道:“陛下回去吧?”
惠帝望了眼已经结冰的湖面,牵着董晗的手,往大殿里走,“有时候,朕会异想天开:天下哪儿那么容易被别人夺去?自古敢篡逆的人,没有几个能得善终。说句大逆不道的话,当年曹家只剩孤儿寡母,梁……”
“陛下!”董晗一声,他知道惠帝想说什么——昔年曹氏幼帝孤弱,梁周趁机逼宫,如今周朝惠帝羸弱,身边虎狼环伺,仿佛天理循环,报应不爽。
然而,皇帝是不能说这些的。
董晗岔开惠帝的话头,道:“陛下请莫要泄气,天道在梁不在曹。”
“我失言了。算,不提也罢。”惠帝自嘲般笑了笑,“我早就说过,自己不是当皇帝的料。”
董晗:“今日在朝堂上,陛下做得很好。经过谢瑛的事,您老练了许多。”
惠帝摇头,道:“今日审问赵王,我其实并未考虑这许多,只是觉得他做错了事。”
董晗:“陛下觉得,赵王有何过错?”
惠帝想了想,道:“我记性不好,从小就是学过就忘,唯独记得念书的第一天,袁师傅教我写了一个‘正’字。”
董晗提醒惠帝,不可自称“我”,而后说到:“臣记得。袁师傅说:正,守一以止;方直不屈,谓之正。子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君子持身正道,刚正不阿。”
惠帝叹道:“宁可正之不足,决不斜之有余。你还记得呢!朕觉得赵王行事不正,则当受罚,以儆效尤,如此方不至于失尽人心。反正,朕已经这样丢人现眼,不如任性一回,把案子办了,不枉做一回手握天道的皇帝。大家不都说么?但行好事,莫问前程。”
董晗:“陛下登基前夜也说过这话。臣都记得。”
惠帝忽然没头没脑地问:“若朕不是天子,你还会记得?”
董晗不假思索道:“臣遇见陛下的时候,陛下还在哭鼻子呢。”
梁衷大笑,道:“阿晗喜欢朕,所以,纵使朕做了错事,你也不会指出来。”
董晗摇头轻笑,道:“您是天子,想做什么便做什么。臣总是会陪着您的。”
惠帝:“走吧,还有两个疑问,等着朕回去确认。但想必皇后已经帮朕找到了答案。”
世人都说惠帝愚痴,事实当真如此?董晗从不这样认为。惠帝,只是不适合做杀伐决断的天子罢了。
※
夜色笼罩洛阳城,大理寺中一片死寂。
廷尉吊死公堂,他手下的官员们看不清形势,惶惶然不可终日,什么案子都不敢再接,个个在家称病谢客,强行暂停了一切事务。
府衙森严,至夜更显寂寂,黑暗中唯一的声响,便是巡逻官兵所发出的整齐脚步声。循着这脚步声,穿过公堂、绕开后院,通过一条竹林掩映下的青石小路,便能见到守卫最为森严的大牢。
大理寺牢房特殊,共有两院,东院关押待审的犯人,因时人喜好吃寒食散,洛阳街头常有浪荡子因吃多药粉而冲动犯事,罪责不大不小,皆被塞在东院反躬自省。走过东院,再穿过狱卒的卫所,便能进入关押重犯的西院。
西院中犯人不多,灯火昏昏,只有丙字牢前燃着篝火,火上架着两口大锅,羊汤冒着滚滚白烟,鲜美的气味令人垂涎三尺。
此刻,岑非鱼坐在丙字大牢前的走道上,牢狱逼仄,走道十分狭窄,他身材健壮、手长脚长,如此勉强坐着,直觉浑身不自在,时不时伸脖子、晃脑袋,更越过围栏,把长腿伸到丙字牢中,活像个被强行塞进笼子的大老虎。
他手里捧盛满羊汤的海碗,嘴里啃着羊腿,却一脑门的官司气,念叨着:“冬吃萝卜夏吃姜,萝卜生津润肺,素有‘小人参’的美誉。你不要挑食,只晓得闷头扒饭可怎么行?总是这副狼吞虎咽的吃相,若让那姓孟的看到,还以为我不给你饭吃呢。”
“你睁大眼睛看看清楚!”白马夹起一根人参,杵到岑非鱼鼻子底下,“你家萝卜长得跟人参一模一样?”
“啊——”岑非鱼张大嘴,顺势在白马夹来的人参上咬了一口,咀嚼两下,露出一副惬意神情,“这萝卜好像是有些人参味儿?许是苻鸾眼睛不好,让他买萝卜,错买成了人参。人参有什么不好的?不仅滋补,而且很对你的病症。”
瞧这打蛇随棍上的无赖相,倒像是白马在上赶着喂他似的。
白马欲哭无泪,不愿让岑非鱼再占便宜,把手收回,啃萝卜似的将剩下的人参吃了,气鼓鼓道:“我有什么病症?你才有病呢。”
“那天你夜里做梦,说匈奴人来了,让你姐姐快跑。”岑非鱼摸了摸白马的额头,帮他把汗擦掉,“梦寐惊魇,恐怖不宁,是心气不定、五脏不足而致。你的病尤甚,还伴有别的症状。”
白马一听便知,岑非鱼又在说胡话了。
从前,岑非鱼非说白马长得太单薄,变着法子让他进补,但经邢一善治疗,如今白马的体格已远比常人硬朗,觉得每顿饭吃饱就行,不必再浪费银钱。而且,补品吃多了,人便血气奔涌,更容易生出冲动。
白马越想,越觉得岑非鱼目的不纯,怒道:“在路上的时候,你成日让苻鸾送好东西给我吃,安得是什么心,我难道不清楚?不与你计较罢了。日日吃人参、鹿茸,吃羊肉、喝羊汤,不要花你的钱?而且,还吃得我、我……”他面色微红,埋头继续吃饭,“反正我不要再吃了,要吃你自己吃!”
“你看看你!喜怒无时,朝差暮剧。”岑非鱼没脸没皮,阴暗龌龊的心思被人识破,不臊反笑,伸出手指勾勾白马的下巴,“二爷这锅汤,专用来治你的病。人参补心气,菖蒲开心窍,茯苓、远志更是补肾气的好东西。一锅下去,保管你五志归常、心神安定,飘飘欲仙了。”
白马看岑非鱼那嘚瑟劲儿,本想生气,却憋不住笑,一巴掌把他伸进围栏的手拍开,道:“牢里阴暗,看你胖成这样,在此待着必定不舒服。吃饱了就回去,别腻腻歪歪的,我难道就不想你么?过两日就出去了。”
白马目前仍是戴罪身,毕竟身在洛京,明里暗里被无数双眼睛盯着,在赵王被定罪前,他须老老实实地坐牢,不能太过放肆,反引他人猜疑。
岑非鱼却不管这许多。先前在入京路上,他就一直跟在楚王的车队后面。如今白马坐牢了,他仍旧大咧咧地出入牢房,派苻鸾在丙字牢中铺满皮毛垫子,又天天搜罗京中美食送来。
原本,大理寺这样庄严的地方,是不容别人自由来去的。可岑非鱼天不怕地不怕,若有哪个不长眼的人胆敢挡他去路,他便将“丹书铁券”取出,对着日光一晃,仅仅是光芒便能闪瞎别人的眼。几日下来,官兵们不一定叫得出他的名,但只要见到他,不待他开口便会让开道来,道一句“您有丹书铁券,您先请!”
白马亦是无可奈何。他管不住岑非鱼,只能牢牢守住牢门,说什么都不让这人走进牢房,嘴上说是怕他图谋不轨,其实只是怕他沾上自己的晦气。
两人日日隔着一道围栏一同吃饭,也不嫌麻烦。幸亏白马乐善好施,常常把吃不完的东西分给左右“邻居”,如此,岑非鱼才没有被他们的白眼给淹死。
岑非鱼语气暧昧,笑道:“赵大侠也想我?是哪一种想,怎样的想?”
白马正欲怒斥岑非鱼不要脸,忽听外头传来一阵喧哗,见狱卒出外查看而久久未归,不由心下一紧。然而,他低头看了一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