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项大人撩夫日常-第3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沈泽急忙躬身行礼,态度很端正。
  项渊这回倒是大大方方受了,上下打量沈泽一番,赞道:“沈家果然不愧百年书香门第,瞧沈公子仪表堂堂,风仪翩翩,便知其学识修养定然上佳。”
  “哈哈哈哈,抚台大人过誉。小孙儿如今才中举人,若是得空,还请抚台大人多多指教。”
  几人一面朝厅堂走,一面叙话。
  沈泽跟在沈老太爷后头,见那项渊言语中真个把自己当做小辈看待,不由越发不自在。
  明明就只小七岁,却叫他弄得像是小了十七岁!
  自己也不过不到而立之年,充什么大头长辈啊!
  项渊瞄到沈泽一脸憋屈不忿,因那小祖宗私自跑来而闹得抑郁的心情登时好转。瞧着他人憋屈不高兴,果然十分调剂心情啊。
  待到厅堂中分主宾坐定,沈老太爷旧话重提,对项渊两次救助沈慧娘表示了十分诚恳的谢意,并叫沈泽奉上谢礼,一个匣子装着三本珍本,俱是前朝名家之作;一个匣子装着两柄玉竹绸面扇子,皆是古董。
  项渊打开瞧一眼便看出这两份谢礼的价值,直言推拒太过贵重。沈老太爷摆手:“项抚台若是再推辞不受,老朽可就没脸再坐下去。这两份死物又怎么能比得上小女的性命呢?项抚台急公好义,在明知有性命之危时仍旧挺身而出,老朽着实感激万分。再者,项抚台堂堂金科状元出身,这么两份谢礼,配项抚台的身份,老朽还仍觉得不够呢。”
  这倒是实话。自打看到那位贵人出现在项渊的巡抚衙门,沈老太爷这心里头就一直没停过算计。
  若不是十分熟络,那贵人怎会出现在此?而且从刚刚两人的对话里,沈老太爷还心惊的发现,那贵人对待项抚台的态度,十分随意。能叫贵人随意对待的,已经不仅仅是熟络,而是关系极为亲密才是!
  想不到项渊寒门小户出身,到此竟有如此造化!沈老太爷都后悔只拿了这么两件谢礼过来,早知这项渊不仅深得圣人欢心,就连下一个靠山也这么早就靠了上去,说什么他都要把沈家和项渊的关系弄得再密切一些。
  圣人虽千秋正盛,可膝下却只有东宫那么一个,将来继承正统,已是板上钉钉的事。照此看,项渊此子前途真真不可限量。
  打定主意后,沈老太爷便不再犹豫,有些好就要卖的早,卖的及时,不然过了时辰,这号也就变了味儿。
  于是话题兜兜转转,两刻钟后,自然而然的转到三府人情世故上头。
  “这三府历来世家众多,关系复杂。每家每户都有一本世家名录,各种关系错综复杂,牵牵连连,咱们家的儿子女儿的,打小就要背这些个东西,认清亲戚里道,关系亲疏,不然闹出笑话,就要丢脸面啦。”
  沈老太爷话语风趣,把世家里头的弯弯绕,各种繁杂琐碎的关系,以举小例子的方式,一一说给项渊听。最后,绕道到了谈话的重点上。
  “不过项抚台记下这些,还是没用。在这三府地界,有时候办事还得看庆王的意思。”
  “庆王?”
  “恩,庆王在圣人夺嫡时立过大功,圣人念其功劳,特意把江南一地划为庆王封地。庆王管着江南一地的粮盐,日子可滋润着呢。”
  沈老太爷话只到此,领不领悟,就得看项抚台自个了。
  他能言语到这个份上,已经是交浅言深,表露出十足诚意。
  项渊自然晓得沈老太爷的意思,对他这番话也是打心底感激,二人默契的别过话头,另谈起三府风土人情来。
  足足聊有一个时辰,沈老太爷才带着深泽告辞,项渊亲自送到府衙门口,惹得沈老太爷连连推辞,见项渊实在坚持,只得带着一脸激动坐上马车。
  回首望望巡抚衙门,沈老太爷不禁感叹:“这项抚台果然是盛名之下无虚士啊,今日一会,真真叫我刮目相看。”
  说着,转头看向长孙沈泽,却只见沈泽一脸的莫名其妙。沈老太爷一噎,默默转过头,心底暗叹一口气:还是得多多锤炼才是!
  却说之前项渊和沈老太爷在前厅相谈甚欢,赵慎在后头书房正在核对周青林从通平府遣人带来的账册,就见管事的进来,一脸为难道:“正君,分配到后罩房粗使洒扫的管青,不满被分配到的活计,正使性子呢。”
  赵慎挑眉,想了想,吩咐管事:“带他到偏厅,我亲自来问问。”
  管事的应声下去安排,赵慎又坐了会,这才起身去往偏厅,到那后一瞧,换了一身粗使衣衫的管青,仍旧端着大家公子的派头,孤傲着一张俊颜,倔强的站在地中央。见赵慎进来,管青也不过咬咬嘴唇,却仍旧僵着身子一动不动。
  赵慎摆手示意要想上前呵斥的管事退下,瞧瞧管青,赵慎不由觉得好笑。待坐定,赵慎直接开门见山问:“既已安排你做事,为何不做?”
  管青一副受了天大屈辱的摸样,神情分外悲戚,咬牙道:“我自幼熟读经史百家,学得是圣人之言,行的是君子之事,怎么能做洒扫那类粗活?!”
  赵慎更是好笑,问:“依你之见,你到了巡抚衙门,该做什么?”
  管青一噎。
  但凡被送过来的人,自然是打着爬了抚台大人床的主意。他虽明白,却因不愿,对项渊毫不在意他也是暗喜于心,可在他的想法里,即便没打算收他,留他在府衙,那也是要好吃好喝供着啊,何曾见过就这么打发人去做粗活的?
  管青嘴巴开开合合,说不出话。他想说自个做不来洒扫的粗活,想说他就想安安静静呆在府衙内宅,闲了看看书,喝喝茶,偶尔还能出去逛逛打发日子。可不知为何,对上赵慎冷冷清清的眉眼,他竟一个字也吐不出来。
  “我们老爷是不收什么小侍的,你又被不由分说的送进来,不做活计,难不成还要我供着不成?”
  赵慎眉眼露出十分明显的讥诮,上下打量管青一遍,道:“不想做活计,瞧样子也不愿许了人家,你这幅做派,难不成还想回去说什么楼里馆里的好吃好喝的养着去?”
  这话就说得什么不客气,管青刹时白了一张脸,嘴唇哆嗦着,挺直的腰杆也像霜打过似的,隐隐弯下去。
  “学不来个眉眼高低,又抛不下身段做活养活自个,你这身傲骨,到底靠什么撑着?你自诩一肚子学识,却除了给那些掏了银子捧场的臭老爷们赞扬赞扬外,又有了何用处?”
  管青恍恍惚惚的下去,再不提他不愿做洒扫的事。
  项渊从后头绕进来,给赵慎鼓掌,笑赞:“媳妇这嘴皮子也蛮厉害啊,说得那管青真真是哑口无言,无以应对,只得灰溜溜败走。”
  赵慎站起身,望望管青远去的背影,轻叹口气。
  “真不知他整日里都想了些什么!还真以为进了这衙门,就得被好吃好喝好伺候着,不过是罪臣之后,他以为自个凭个什么?一肚子天真,一脑门迂腐,不好好敲打敲打,这么个性子,哪里是活得长久的。”

    
第84章 起风前
  管青被赵慎毫不留情面的抢白一顿,偃旗息鼓,默不吭声的缩回后罩房,也不再嫌弃干的是粗使洒扫的活计,每日跟着同房的下仆一同天麻麻亮就起床,不甚熟练的开始扫院子,掸水,虽磕磕绊绊,经常出错,到是再没叫嚷过。
  赵慎使人暗地里留心查看,见他似乎安定下来,便抽了大半人手,只留下一人盯着。便是管青真个有问题,也得给人个机会表现不是?
  撇过管青不提,赵慎自打到了河间府,到是多了一项应酬。这头的人似乎都很爱交际,不说官场上的老爷们,时不时就要出去聚一场,喝酒听曲,游湖狎妓,便是内宅里的妇人哥儿们,也是三不五时的便有各种名目的请帖送来,今个赏花,明个踏青,不是孩子满月便是老人寿辰,一个月里头,到是有十几天是要出去应酬。
  赵慎很不习惯,他是个哥儿,虽然也归到内宅这头,可自打和项渊成亲起,他就从未被内宅拘过,从来都是大大方方的出去跑生意开铺子,比爷们也没什么区别。便是之前在通平府,也是一样。可来了河间府,动不动就要被内宅妇人请去一起喝茶聊天,对着一堆女人干坐着听她们聊衣裳首饰聊妾室小侍,更尴尬的是,河间关中江南这三府地界,小哥儿为侍司空见惯,随便哪个官宦人家后宅里都放着几个,那些个正室又一个鼻孔出气,对霸占夫君宠爱的小侍个个恨得咬牙切齿,谈起来,俱是嘲讽不屑的口吻。赵慎每逢这个时刻,就极为尴尬。
  他虽为正室,可却是个哥儿。这三府地界,极为少见哥儿为正室的,他不是看不出那些个妇人对他表面恭敬,眼底却暗藏不屑。只是,既然身为巡抚大人的正君,这种时刻就容不得他退缩,他也不愿退缩。官宦人家,内宅交际也是一门学问,各位正室通过名目繁多的宴席、赏玩,互相刺探情报,或暗通曲款,特别是一些不方便官员自己出面的事,常常便是借由内宅妇人的嘴,心领神会,送到各自府上。
  勉强着勉强着,赵慎到是发现一些乐趣。河间府里,项渊品级最高,连带内宅中他的身份也是最高,每次宴席,都不必他刻意结交活络气氛,便是他一眼不发,其余那些个妇人也能把宴席气氛炒的热热的。接连几次,他便发现有趣的规则。
  这些个妇人,隐约是分成三派的。其中最为活跃,且人数最多的,以淙子之前提过的布政使高大人的夫人,陈氏为首;第二个派系人数相对略少,以按察使周大人的夫人,许氏为首;最后一个派别,其实几乎都称不上派别,因为她们的人数实在太少,只区区三人,隐隐是吴左参议的夫人,以乔氏马首是瞻。
  前两派的人虽各自不对付,但是却都不约而同的一起孤立最后的三人。
  赵慎搁心里头仔细琢磨过,觉得有点意思。于是再次参加完宴席回来,窝在书房一面瞧项渊写字,一面闲谈着把他的发现絮叨出来。
  项渊凝神提气写完一幅大字,自个瞧着挺满意,便放下笔,接过赵慎递来的帕子擦擦手,道:“这三府地界的人,可不比通平府,个个心里头九转十八弯,一不小心就能被他们带沟里去。你说的那三派,高大人家的,是江南庆王派的拥趸,周大人家的,是河间府世家拥趸,剩下那三人,俱是寒门小户出身,又没法子融入另外两派,所以只得这么不尴不尬的处着。”
  “庆王?”
  赵慎一下子抓到了重点。
  项渊失笑,点头。
  “若不是那日沈老太爷过来,提点了那么一两句,我这心里头其实还不敢肯定。”
  圣人暗地里给了项渊差事,可信上又没明说,只一味含含糊糊,语气什么的也委婉得很。项渊自打接到暗信,就一路琢磨。不是没猜过庆王,一来他对即将调任的三府地界不熟,二来主要是庆王一惯名声挺好,圣人也多次夸赞,让他一时有些举棋不定。等听了沈老太爷的话,项渊算是明白为什么他读圣人的信总感觉不太对头。
  想来也是,圣人不可能明着对他吩咐:我觉得我那弟弟不大对头,你去查查他。那之前每逢大节庆下夸赞庆王的话,不都成了做戏?这不是自打嘴巴嘛!
  而且这三府地界不对头的可不止庆王,不过项渊揣度圣人的意思,若是把庆王拉下马,这头欺上瞒下、横行乡里的世家,就会暂时放放。不然动荡过甚,恐怕于三府治安不利。
  摸准圣人的脉,项渊便可以放开手脚做事。只不过,眼前还有一件头疼事。
  “淙子,贵人什么时候回去啊?”
  在太子到的第一天,项渊便把他的身份和赵慎交代清楚。赵慎万没想到,有朝一日他居然能见到身份如此贵重的大人物,一时手足无措,还不如项大壮在太子面前放得开。
  说到这个,项渊也是直想叹气。他没料到太子胆子这么大,居然敢只带着个随身伺候的内侍就出了京城,还一路跑到河间府来找他。若不是他清楚暗处藏着不下一个连的人在保护太子安全,恐怕要被这个不按常理出牌的太子吓掉半条命。
  这可不是他项大少那个时代,这里皇权至上,动辄生死。太子关乎国家根基,哪怕是小小的不测,都能引发朝廷天下震动。
  要知道,如今圣人,活下来,并平安长大的儿子,可就只有太子一人。
  他项大少如今有妻有子,可不想被牵连的无辜丢了命。
  “放心吧,他不会呆太久。家里头也不会同意他一直呆下去,再等十天半个月,那头必定来人接他回去。”
  项渊信心满满,就是没料到,临走前,这个小屁孩太子,还给他折腾出那么大的事来,差点自个丢了命不说,也险些叫他也一起跟着去阎王那喝茶。
  *
  布政使高敏行午膳喝了点小酒,这会子酒意上头,想想后院新抬进来年轻娇嫩的小侍,心头一热,脚步不由朝偏院拐去。
  正快活着,不妨外头伺候的下仆隔着门提着嗓门道:“老爷,前头高都头来了,说是有要紧事禀告老爷。”
  高大人一脸不痛快,刚想扔个茶杯把人骂走,转念想到他吩咐高都头去办的事,不得不压住脾气,由着小侍伺候他穿戴好,不紧不慢朝前院书房走去。
  “大人,出事了!”
  说着,高都头凑近高大人,附耳嘀咕一通。说完,也不敢抬头看高大人铁青的脸色,只垂着头束手退下去乖乖站好等着挨训。
  “蠢货!怎么能闹出这么多人命来?!不是就叫你们叫那起子刁民见见血吗?怎么就蠢得真的下死手呢,啊?”
  高都头心惊胆战被高大人喷了一脸口水,见他端茶歇口气,急忙表白:“真不是故意的,谁知道他们那群人平日里瞧着个个壮得跟头牛似的,结果不过几拳几脚下去,就似纸糊的般倒地不起了。”
  事到如今,高大人再憋一肚子气也无济于事,狠狠灌了几口茶,问:“确定了,就死了五个?”
  “确定了,就五个。”
  五个还成,人不算多,压一压就过去了。
  “你去账房那支些银子,每家送十两去,叫他们不要惹事,最好乖乖收了银子。许家湖那快先不动,带上你那一队的过去围着,防着那起子刁民出尔反尔跑出来坏事。今年庆王那头的孝敬,就先从张家港出吧。”
  高都头领命下去,高大人揉揉眉头,出了人命叫他心底有些不安,虽说早前也不是没出个这档子事,可是今年新来的项巡抚,却总叫他心里头不踏实,时不时有种头悬利剑的感觉。
  定定神,想到庆王,高大人缓缓出了口气。
  许家湖那头,当日起冲突的地方已经清理完毕,可若是细看,还是能瞧出地上一块块晕开的暗黑色的印迹。
  王清站在远处木着脸瞧了好一阵,然后转身回到家里。许老太太佝偻着身子一遍遍擦拭刻着儿子名姓的黑色牌位,干涩的眼眶却是连泪水都掉不出来。
  “娘。”
  王清进来,站在门口背阳处。许老太太望过去,王清背后全是一片灿烂的阳光,看不清脸色。
  “娘,日后还望你多保重身子,小丫就托给娘照看了,王清在这里可娘磕头了。”
  许老太太眼底一阵酸涩,却仍是流不出泪来。抖着嗓音道:“清哥儿,大山已经没了,你若是再出事,叫我老婆子带着小丫可怎么活?听娘的话,算了,左右挣不过命,日后咱娘几个相依为命,好赖活着,啊?”
  王清缓缓的摇摇头,隐在背阳处的脸,一阵扭曲,恨意滔天,道:“不,大山死得那么惨,我定要为他报仇!”
  许老太太踮着脚几步上前,抓住王清的手,忍着悲伤,劝道:“你一个小哥儿,能有什么法子!听娘的啊,咱们不干胳膊拗不过大腿的事,小丫那么小,你咋舍得啊。”
  王清眼泪刷的就流了下来,好一阵,他抬起袖子,狠狠一擦,扭头朝外头走。
  “娘,小丫就托付给你了。日后若是问起,就跟她说,阿爹,死了。”
  许老太太赶到门口,扶着门框,眼睁睁瞧着王清头也不回的出了门,转眼没了身影。

    
第85章 打架
  项渊抬头就瞧见李启乾正举着个糖人逗项大壮。可怜项大壮平日里被管得严,糖这类东西从来都是只看不能吃,见着李启乾举着说要给他吃的糖人,顿时来劲,挥舞着小胳膊一蹦一蹦的朝上够。
  李启乾丝毫不觉得他一个十四五的半大小子逗一个三岁不到的小儿有什么丢人的,兀自乐得欢。
  项大壮够了一会,连糖人的角都没摸到,兴致大减,也不蹦了,小嘴一扁,眼珠子一转,就坐到院子里的石凳上,捏着手指玩。
  “再来够啊,够到就给你吃。跟你说啊,这糖人可甜了。”
  项大壮抬头瞅瞅李启乾,没吭声。
  李启乾再逗一会儿,见他还是不起来,也没了兴趣。伸手把糖人递到他跟前,道:“好了,拿去吧。”
  项大壮不动,低着头继续玩手指头。
  李启乾蹲下,细细打量他的脸色,觉得可能把人家小孩子逗不高兴了,于是难得有些心虚,转而开始哄项大壮,好话说了一箩筐,又许下明个带他出门看大船的愿后,项大壮这才矜持的接过糖人,咬了一口,甜的眉开眼笑,再也装不住不高兴的样儿,扔给李启乾一个又得意又欢快的眼神。
  李启乾:(⊙o⊙)…
  他这是被一个不到三岁的小屁孩涮了?!
  项大壮很满意,吃到了糖,还得到明个出门的承诺,心满意足的一边咬着糖一边朝后头去,走了几步,还记得回头提醒李启乾;
  “说好了,你不许忘啊。”
  李启乾哈哈笑几声,对随时随地都跟在他后头的内侍墨书道:“果然是项大人的种!”
  墨书可不敢随意接话。
  太子能肆意打趣项大人,他若是也敢这么没轻没重,怕是项大人没恼,太子第一个就不能饶他。
  出了宫门,他作为太子身边得用的内侍,自然是被人捧着奉承着小心讨好,可他却不敢在项大人面前端架子。
  没跟着太子一起来河间府前,他私底下瞧着太子在宫里一日比一日快活,就知道每隔一段日子太子必催的书信那是顶顶重要,而能写信过来的项大人,在他心里的分量也是直线上升。能和太子成为亦师亦友的人,能简单吗?!
  他还是小心伺候为妙。
  项渊在里头把太子和项大壮之间小小的交锋瞧个清楚,心里头有些小得意。他项大少的儿子,打小就是这么的聪明伶俐!
  对他涮了李启乾一顿,项渊不仅没担心,反而颇有种扬眉吐气的感觉。若要他形容,这位大梁帝国靖安朝的太子,活脱脱就是一个中二期的熊孩子。头脑聪慧,性子别扭,满肚子看这个不忿,瞧那个不爽。比他强的,他嗤之以鼻,比他弱的,他又满脸不屑,整个中二病晚期。
  来河间府不足一个星期,项渊就被他折腾得不轻,连带都没时间好好理清头绪,仔细思量该如何打开局面。
  揉揉额头,再忍个几天,就快了,那头很快就会来人接走这尊大佛,他也好腾出手来好好料理料理三府这一摊子乱事。
  李启乾在京城里皇宫大院里关得久了,这次好不容易偷溜出来没被圣人立马提溜回去,心底便明白圣人这是在稍稍纵容他一下,感动之余,不免又高兴的恨不得一天十二个时辰都在外头晃荡。
  答应项大壮要带他出来看大船,李启乾也不含糊,第二日天光大亮,就带着项大壮出了巡抚衙门,身后跟着小心伺候的牛二宋大,还有七八个项渊选出来的亲随,俱是身高体壮的汉子。
  燕凉河一望无际,清波荡漾,河上两层的走商大船,渔家小舢板,大户人家出游的私家船,往来穿梭,热热闹闹。项大壮兴致冲冲的扒在石拱桥的栏杆上,宋大一脸担忧的双手扎着在身后虚虚护着。
  “好多船啊!呀,那边那个好大、好高,好多人!”
  李启乾被项大壮这么一番感叹叹的暗地里发笑,顺着他小胖指头指着的方向看过去,果然河中央有艘异常庞大的双层帆船,不知载了什么货物,吃水很深,缓缓在河中央行驶。
  慢慢皱起眉头,李启乾总觉得那艘船给他的感觉不太对,正想叫身后伺候的墨书把千里眼拿出来他再仔细瞧瞧,就听项大壮极度兴奋的声音嚎的响了起来。
  “哥,哥,你快看,那头有人打架!”
  李启乾顺眼看过去,果然靠左岸边的一处停泊口,有两艘小舢板撞在了一起,船上不管是艄公还是船工个个撸着袖子,推推嚷嚷,隔空骂娘。
  墨书撩起眼皮快速扫了眼李启乾,见太子一脸兴味的顺着项安珏(过了周岁,终于起了大名)手指的方向遥望,默默垂下视线。
  这位项大人家的小公子,乳名叫壮壮,太子和他到的第一天,就听项大人的正君嗷的一嗓子喊:“壮壮,你要是再敢把青菜偷偷扔掉,阿爹就给你做一大碗过来!”当时墨书差点给跪。别人不知道,他可是很清楚,皇后没薨前,经常能听到皇后叫太子的乳名,壮壮,壮壮,今个壮壮吃什么了,玩什么了,明个壮壮读什么书了,识什么字了。不过自打皇后去后,宫里头就没人再叫太子乳名,见面全都是恭恭敬敬的口称太子殿下。项大人家的小公子也真是运气,太子得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