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种田]医刀在手-第7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没事的也去看看吧,至少送上一程。”
  地面还带着湿意,雨水形成的水坑依旧没有消失,可整齐搁置着尸体的空地上,四角上已经架起来柴堆,柴堆旁站着一个举着火把的士兵,火油的味道随风飘散开来,焚烧的前期准备已经完成。
  昨日大雨来的突然,安置活人都不及,这些死人便任由他们遭受雨水浇灌,如今尸体浸泡了水之后,已经发胀起来,看起来更加可怕。
  士兵老远将这个空地团团围住,阻止人群靠近。
  宋衡带着诸位将领,各指挥使站于一旁,府尹大人昨日连夜写了一份讣告之词,今日走到人前,将做此事的缘由用沉痛语气一一说明。
  留在这里的尸体都是无人牵挂,人们虽然看着有些激动,可毕竟与己无关,只道是造孽。
  待府尹大人说完,突然有人喊道:“你看,是护国寺的师父们!”
  “还有怀恩寺的,那是了无大师啊!”
  “护国寺的玄悲禅师也来了。”
  只见两位禅师穿着袈裟,一手拿着法杖,一手握着念珠带领各自僧众走过人群和士兵,站于空地一边,面对着尸体和四个火堆。护国寺和怀恩寺的沙弥一字排开站于各自禅师之前,不顾地上肮脏,不顾水坑,直接双脚交叠,席地而坐。
  “这是要给这些亡魂超度吗?”
  “大师慈悲为怀。”
  两位禅师这样到来,原本带着抵触觉得不仁道的百姓,顿时安静了。
  和尚超度到底有没有用,大家不知道,可是这样做却能给人带来安慰,觉得这些枉死之人真的在佛法之下投胎转世,再焚化尸体也就不是那么难以接受了。
  两位大师会来,真是出乎宋衡的意料,不过只要能安抚民众,让人不那么激动,也是件好事。
  在护国寺和怀恩寺准备就绪后,其中玄悲大师向宋衡点了点头,于是宋衡抬起手,利落地挥下。
  举着火把的士兵瞬间点燃了柴堆。
  接着应陆瑾要求,几个士兵穿着长靴,戴着长手套和蒙住口鼻的口罩,以及包裹头发的帽子,全副武装地抬起尸体,一具接一具地扔进火堆之中。
  另有相同打扮的士兵再柴火燃烧完毕之前补入薪柴,添加火油。
  火光之下,传来和尚们诵念经文的声音,梵音重重,不知不觉围观百姓们一同垂下头,跟着祈念起来。
  他们或许不相识,同样的灾难,他们还活着,可是这些人却已经死了,此时此刻他们也愿意送上自己的一份祈愿。
  空地上的尸体足足有上百具,这样的焚烧一直持续到半夜才停止。
  在这火光之中,人们忽然后知后觉地意识到,无人认领的尸体烧了,那已经被带走的呢,烧不烧?
  这个问题陆瑾找到宋衡也在询问,他说:“最好都不要留着,腐尸最容易滋养病菌,蚊虫鼠类又最喜欢啃食,简直就是传染病的温床。”
  陆瑾强调多次,一定要将源头尽可能扑灭,宋衡也明白,可是……
  “阿瑾,我没有圣旨。”宋衡苦笑道:“人这一辈子,最终就是为了留得一份体面。要是尸体火化,死无全尸,这些还谈什么,百姓们不会愿意,那些官宦更不会愿意,而凭我一人之力,阿瑾……我对抗不了他们。”
  他昨日说出没有圣旨的那一刻,他清楚地看到各个统领,指挥使松了一口气。
  尸体火化对世人的认知挑战太大了,更何况疫病没有发生,人都抱着侥幸心理。
  宋衡第一次对陆瑾说出无能为力,他很难过,低声说:“皇上病危,而太子还做不了决断,只能等着百姓陆陆续续出殡。”
  那日泰和殿的场景历历在目,宋衡很快就明白过来。
  如今宫里头消息还没有传出,也不敢传出,怕天下动荡。
  陆瑾张了张嘴,忽然泄气道:“看来,我只能想办法研制出青霉素了。”
  宋衡听此心中一动,“青霉素可以治疗疫病?”
  陆瑾说:“应该有效,就看是哪一种病菌造成的,不过或多或少都有些用处。不过不管怎么样,死尸都不要留在城里,让尽快出殡吧。”
  宋衡道了声好,这件事他可以试试,不过看陆瑾并无太大慌张的模样,他忽然问:“你是不是想到什么办法制作青霉素?”
  说到这里,陆瑾立刻振作起来,他将自己的猜测与宋衡一说,道:“不知道宋槐回来了没有,但愿汤山没有受到影响。”


第153章 诚王府异样
  宋槐回来的很晚; 陆瑾问:“不是说汤山不远吗; 怎么去了那么久?怎么样; 有没有影响?”
  宋槐抹了把脸上的汗珠; 先喝了口水,之后对陆瑾说:“汤山山体有裂,很多池子变成了冷潭。我在山上寻了一周; 才发现几个热池。”
  陆瑾揪起的眉头顿时松了松,幸好他不用另外想办法。
  “得召集工匠一起去看看; 帮我想想办法。”既然有了温泉; 陆瑾就不等了,“明天一早就去。”
  “我现在就去找人。”宋槐立刻站起来。
  “那好歹吃点东西再走啊!”陆瑾说着; 一个亲兵端着两个馒头走过来,宋槐抓起两个馒头; 回头对陆瑾扬了扬,表示知道了。
  工匠们也都聚集在城西; 可相比穷苦百姓,他们那片的房屋却坚固不少。因为给宫中朝廷做东西,手头上相对富裕; 再加上搁置着不少价值连城的半成品,屋子也不敢不牢固。
  是以地龙翻身时; 屋子倒塌的虽然有; 但是不多。
  不幸遇难的也少,多是受了些伤。
  宋槐很快找来了一些工匠,陆瑾于是拿着他那份简易示意图给这些工匠说明他的需求。
  他不懂建筑; 不懂技术,他只知道他需要一个屋子,能够产生源源不断的沸腾水蒸气至少半个时辰,杀菌完毕后,水汽温度能够人为控制下降,用来进入实验。为了保持屋内无菌的环境,需要不断通入无菌的空气,所以通入之前这空气自然也得经过水蒸气灭菌。
  “那需要一个很大的风箱,否则怎么往那屋子里鼓入空气?”
  “空气不能直接进入那屋子,得先经过高热水汽。”
  “先别想那空气,怎么将这个屋子整出来。”
  “屋子肯定建在水上,将水煮沸就来了。陆大夫让建在汤池子上,水本身就热的,这样烧开就容易了些。”
  “怎么煮?你能直接将汤池子煮了?池子是你家的锅啊,说煮就煮?”
  “哎,你这人说话……”
  “我怎么了,说的没道理?”
  “得了得了,吵什么,正事不干了?”
  “那……得先将水引出来,干脆再找一个地方挖一个浅些池子,池子底部封牢,上面盖屋子,下面再挖,用于烧柴。”
  “这倒可以,不过这水不能引得太远,不然凉了。”
  “就在汤池子边上。”
  “就是一个大炉子嘛!”
  “那空气呢?”
  “干脆再整一个这个的屋子,小一些就是,将空气先鼓劲这个屋子,通过蒸汽后再进入那屋子。”
  “也行。”
  “好像可以。”
  “明日一早先去看看,咱们再回来修改。”
  不过一个晚上,工匠们就给出了一个方案来,第二天一早,陆瑾和他们便实地考察去。
  幸好汤山的情况比陆瑾想的要好,地震之后,山体在逐渐恢复,不少冷池在慢慢变暖。
  工匠们沿着一处较大的暖池,开始丈量地方,画出图纸,争取尽快动工。
  他们已经得知陆瑾做这些的用途,干活比任何时候都卖力。一家老小皆在京城,谁都不愿意发生那样可怕的瘟疫。
  而另一边,宋衡找到护国寺和怀恩寺的两位大师,说明了来意。
  “虽说这有些不近人情,不过此时此刻也顾不上那么多,还请两位大师帮忙,带领僧众尽快劝说百姓们这两日内出殡,不要再等了!”
  人死后一般停灵三到七日不等,可连日灾祸加上雨水阻隔,很多忽然死去的人连白事用具都没有备齐,时间至少被拉长到了五日,甚至七日。
  这么长的时间,这个天气和湿度,尸体定然腐臭。
  两位大师俱是德高望重之人,他们也深知疫病的可怕,宋衡这样请求,他们自然答应。
  护国寺的玄悲大师道:“我等自会尽全力。”
  然而丧葬之事重于一切,这等思想根深蒂固,哪怕护国寺和怀恩寺在人们心中素有威望,也无法让人违背孝悌人伦听从他们。
  效果并不理想,第二日出殡人虽较平时多了不少,可跟庞大的死亡人数相比还是忽略不计。
  没有圣旨,无法用强硬手段,嘴皮子说干了也无济于事。
  宋衡无法只能再一次进宫。
  他在泰和殿门口看到了摇着头从泰和殿外结伴走出来的内阁重臣。
  重臣们看到宋衡,纷纷打招呼。
  宋衡一一回礼,问道:“诸位大人在此,是来面见皇上的吗?”
  林阁老说:“皇上已有两日不曾上朝,听闻龙体抱恙,臣等便前来探望,只是……”
  吏部尚书姜大人道:“我等午后便来求见,应公公道皇上喝了汤药已经睡下,可如今天色变暗,皇上却一直昏睡未醒,宫门即将下钥,臣等只得先行离开。”
  宋衡闻言朝泰和殿一看,眉间微皱,“太子可在?”
  林阁老道:“在,太子殿下眉目忧愁,神色疲惫,可见担忧皇上病情,已多日未歇,臣等不愿多打搅,便出来了。”
  “宋大人这是有要事要禀?”
  宋衡点了点头。
  “唉,皇上不醒,太子虽监国,可终究……”另一位阁老说了一半没有再说下去。
  姜大人问:“宋大人可是为了灾情而来?”
  宋衡再次颔首。
  姜大人看着宋衡,不禁脸上露出为难来,他欲言又止的模样,让宋衡有些疑惑。
  这时远处传来下钥前的钟响,姜大人最终在其他大臣的催促下匆匆离开。
  宋衡看着姜大人的背影,忽然对身旁的宋杨道:“你去看看。”
  太子捂着脸坐在泰和殿寝殿之外,听见熟悉的脚步声,连忙站了起来,仿佛看到救星一般,喊道:“舅舅。”
  太子的表情简直要哭了,宋衡心里一沉,忙问:“怎么回事,可是皇上……”说着他不由地望向寝殿的帷帐。
  闻言太子连连摇头,“没,没有,父皇午间才喝了药,一直睡到现在。”
  宋衡提起的心差点岔了,连日的奔波忧心,再被这么一吓,整个人顿时烦躁起来,若不是理智还存在着,他真的想以下犯上地揍他一顿。
  “那究竟怎么了?”宋衡尽量让语气平和一些,可还是重了。
  太子的身体几不可见地抖了抖,下意识地往后退了两步,生怕宋衡冲过来似得。
  然后瞪着眼睛往宋衡身后瞄,欲哭无泪地小声说:“陆大夫没来呀……”
  宋衡使劲地揉着鼻梁,目光在殿内一转,问:“应公公呢?”
  跟太子说不清楚,不如找个能好好说话的。
  应公公听见声响从寝殿内走出来,瞧见宋衡,脸上不禁露出一个笑来,“国舅爷来了。”
  太子往他身边靠了靠,应公公瞧着宋衡的脸即将裂开,无奈道:“皇上昏睡了两日,上次动静大了些,各宫各院得了消息都跑过来要侍疾。太子殿下安抚这个,呵斥那个,好不容易将娘娘们,皇子们都送回去,又大发了轮番面圣的大臣,实在够呛,国舅爷便多体谅他吧。”
  应公公这么一说简直到了太子心坎里去了,瞧着宋衡的表情都够委屈。
  他已经很不容易,太子做了这么多年,就今年才有储君的样子。
  闻言,宋衡的表情不禁缓了下来,心说是他着急了。
  “当然,国舅爷身上担子也重,救灾安抚都要您过问,一心为国为民,怪道皇上器重,太子殿下也当谅解一二。”
  “舅舅辛苦。”太子说道。
  应公公两边各安抚一下,终于能够好好说话了。
  宋衡于是问道:“发生何事让太子如此慌张?”
  说到这个,应公公脸色微滞,他出去让小太监关了殿门,站门外把守后回来说:“国舅爷忙于灾事不知,自朝臣请求皇上下罪己诏始,皇上便命暗卫紧盯诚王府。”
  “诚王?”宋衡低头思索片刻之后,忽然抬头看向应公公。
  应公公见宋衡已想到关键,忍不住心中一叹,继续道:“都说地龙翻身乃是帝王昏庸失德所致。可国舅爷应知皇上素来勤政爱民,于国事上,兢兢业业。老奴伴驾多年,看得更为清楚,折子批到深夜乃是常事,实在无可指摘。”
  宋衡点头。
  “然而如此灾难,若帝王无罪,又是何人之罪?”
  宋衡说:“不过巧合罢了。”
  应公公笑了,“国舅爷明白人。然而像您这样的太少了,或者说愿意说句明白话的不多了。不然群臣不会请皇上下罪己诏。”
  “罪己诏有用或无谁也不知,不过走个过场,给天灾落个出处,安抚天下罢了。”宋衡道。
  应公公称是,“可罪己诏一下,若灾祸再起呢?哪怕走个过场,也会走进人心里去。纵观皇上登基至今,若有遭人诟病之处也只有先帝遗诏册封皇上一事。一旦灾祸又起,有心人真不会联想于此吗?”
  宋衡皱眉道:“可那已经是三十年前的事了。”
  应公公苦笑地看着他说:“皇上若身体康健,自是不怕,可他的时间已经不多了。如今暴雨已下,疫病若再一起……一旦肆虐开来,为了安危,只能暂时离京,圈禁发病之人。”
  “那时候会有人质疑父皇皇位的正统,将天灾归结于皇位得来不当,是上天要求还位与诚王。”太子接下去说。
  最后宋衡问:“所以诚王府究竟做了什么事?”
  应公公道:“今日凌晨,诚王府派出多匹快马,朝东西城门而去。”
  “东西城门?”
  应公公点头,“是。”
  “截下来了?”
  “暗卫一发现动静,就立刻跟上,可那些都是死士,武艺高强,终于击杀了数名,抓住了两个,只是有一个逃了,并从他们身上搜出了一封血书。”
  应公公说着将血书取出来交给宋衡。
  宋衡低头一看,眉头皱的更紧,血书上盖着诚王私印,并不会错,然而他依旧觉得蹊跷。
  “那抓住的两个口供有了吗?”
  应公公说:“有,皆说是诚王下令拼死将血书带回封地,其余一概不知。”
  “津州在东边,那为何还要去西城门?”
  应公公道:“逃走的就是往西城门去的。”
  宋衡将血书收起来,还给应公公道:“虽说一切都指向诚王,可总觉得没那么简单。诚王一家皆在京城,他这么做就不怕皇上一怒之下杀了他?与其说是诚王有此心,我更相信有人故弄玄虚,对了,齐王呢?”
  太子道:“齐王兄今日还请命为父皇侍疾,只是孤念他年纪也不小,便让他回去了。”
  宋衡闻言瞥了他一眼,没说话。
  应公公想了想说:“自从皇上下令让齐王就封,他便卸了所有差事,朝堂之事一概不管。”
  太子这才反应了过来,说:“舅舅是怀疑……”
  “别轻举妄动,既然对方已经有所动作,很快会有其他消息传来,等着便是。”
  应公公道:“老奴也是这么想的,所以至今未请太子下令围住诚王府。只得等到皇上醒来再做定夺。”
  此言一出,宋衡就知道不管诚王有没有这个心,日子已是到头了。
  不过宋衡并不关心诚王的死活,他来的目的是请命焚尸。
  然而太子一听就摇头道:“舅舅,不是孤不愿意下旨,而是内阁根本不会通过,孤虽监国,可此等关乎人伦之事定是要内阁通过才能行事。”
  太子毕竟不是皇帝,可若等到内阁通过,黄花菜都凉了。
  应公公建议道:“国舅爷不如先回去,老奴一直守着皇上,若他醒了,便请皇上下旨。”
  太子也跟着点头。
  宋衡无法,只得先行出宫。


第154章 疑似疫病起
  宋衡出宫门的时候; 天已经暗了。
  他站在宫门口; 瞧着远处万家灯火,不禁深深地呼出一口气。
  京城繁华; 人口密集; 地震只能影响一方,可若是瘟疫起来; 这些景象怕是再也看不到了。
  然而他又想到今日诚王之事; 心情又是一沉。
  不仅是他; 宋家军,还有各个官兵; 也不仅是陆瑾,还有其他医者,乃至百姓们都在全力救灾; 为预防瘟疫努力着,为全城的性命担忧着。
  可是总有人,为了一己私欲; 趁着灾祸; 兴风作浪。
  “大人。”宋杨走到他身边。
  “姜大人可有言明?”
  宋杨说:“有人在打探三十年前皇上登基之事。”
  宋衡闻言侧首,“谁?”
  “不知。”
  “那他如何知晓?”
  “姜大人说; 有人将信塞进他的书房; 问了一圈,没有一个下人看见。”
  “信上怕不只这些吧?”
  “是,信上言明皇上来位不正,引起天怒; 若不矫枉过正,必将引来更大的灾难。”
  “矫枉过正,将皇位让给诚王吗?”宋衡眼神冷冽起来,“信呢?”
  宋杨交给他,宋衡打开一看,顿时起了杀意,他将信还给宋杨道:“不会只有姜大人有,定然还有其他大臣收到,你派人去查查,看看哪些大臣收到了,私底下在接触谁?”
  “是。”
  “笔迹呢?”
  宋杨道:“姜大人请国子监聿大人对过,暂时找不出相应之人,笔迹羸弱,不像是用惯用的手写出来的。”
  国子监聿大人是当朝公认的书法大家,连他都看不出来,想找出蛛丝马迹不容易。
  而陆瑾则召集了人手,开始收集霉变的果子。
  如今秋季,早桔已熟,然而经过暴雨一打,纷纷掉落,一两天的功夫就发了霉。
  这个时候这些霉变的东西难道不是更容易引起疾病吗?
  要不是陆瑾信誓旦旦地说果子上的青毛能够提取杀灭病菌的药物,不然众人会以为他疯了。
  疯就疯吧,人们一边吐槽,一边还是帮忙取下果子上的青毛,收集。
  同时温泉上的无菌蒸汽屋已经开始搭建,为了尽快完成,几乎将城西的所有能工巧匠都聚集起来。
  人多力量大,没几天的功夫就造了个大概。
  宋大人虽然要不来焚化尸体的圣旨,可是除却这个,其他预防疫病所需的东西,不管是药材还是火碱,都调了过去,几乎搜刮了全京城。
  医疗区的大夫们在治疗病人之余,其他时间都开始连轴转地调配火碱水,驱虫药,让士兵洒向各井口及水源,还有其他肮脏污秽之地。
  同时将防治措施沿街沿巷地宣传出去,让百姓们知道,一同做好防微杜渐的准备。
  然而偌大一个京城,就是光光城西城北这两处受灾最严重的地方,所需要的药材和火碱也是一个庞大的数字。
  这个时候可没有后世工业化的生产,这两样东西出产速度皆小的可怜,不过两天就告罄了,只能节约地用在最关键的地方。
  “这样不够的。”陆瑾道。
  京兆府尹说:“这已经是京城几乎所有的了,宋大人正在想办法从隔壁县城调配,可送过来需要不少时间。”
  “怕是到那个时候就来不及了。”陆瑾叹道。
  正说着,于大夫匆匆跑了进来,他面色发白,看见陆瑾说:“陆大夫,您快去看看,医疗处抬进来一个士兵,全身发热发汗,身上有伤口,伤口渗血,带气泡,散发着恶臭……”
  陆瑾的神色顿时一变,几乎是立刻吼道:“隔离!马上将他单独安置!包括所有接触过他的人一同单独隔离!”
  陆瑾这样的反应,京兆府尹也跟着面色发白,他几乎抖着问:“陆大夫,是不是……是不是疫……”
  “我马上过去看看,大人请稳住,灾民那里请立刻派人去查看,凡是有类似症状的立刻送过来!”
  陆瑾说完,跟着于大夫跑出去了。
  府尹大人艰难的咽了口水,接着叫来心腹,立刻吩咐下去。
  末了嘱咐一句,“暂时不要声张,以免引起恐慌,马上叫上各指挥使,通知宋大人。”
  等陆瑾到达医疗处的时候,发病的士兵和将他抬进来的都已经被单独隔开安置。
  陆瑾和于大夫穿上手术服,带上口罩、帽子和手套,走进里面。
  那士兵神智还清醒着,躺在板床上,目光定定地看着陆瑾,他年纪还很年轻,似乎比陆瑾都小。
  “陆大夫,我是不是得瘟疫了?”
  陆瑾走到他身边,坐下,掀开他的衣服,露出腿上的伤口。那是一道被钝物撕开的伤口,已经肿了起来,没有愈合,反而脓包渗着血。
  “伤口怎么来的?”他尽量平静地问。
  士兵说:“挖一块木板的时候太匆忙,划开了。”
  “太不小心了。”陆瑾的手指在伤口周围按下。
  士兵笑了笑,“没办法,下面有个小姑娘,哭得厉害。”
  手指下意识地一顿后才松开,陆瑾赞叹道:“你很勇……”
  然而看着上面留下的白色痕迹,陆瑾突然没了声音。
  于大夫见陆瑾死死地看着那白色痕迹不说话,刹那间他明白了,拳头慢慢握紧,垂下了头。
  过了一会儿陆瑾抬起头来,对着士兵说完这句话,“你很勇敢。”接着他又站了起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