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古耽]嫡子归来-第1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不过福全有自知之明,知道自己这身体可撑不下去了。贾欢带来的人没几个,各司其职,眼下他可不能倒下,得赶紧去休息,明天一早再来替吴佳。
  一入夜,郭湛安的情况就变得糟糕起来。
  他浑身烫得厉害,身上的汗止不住地往外冒。霍玉把郭湛安柜子里头的里衣都拿了出来,一件件轮流在火盆边上烤,再替郭湛安换下身上湿漉漉的那一件。
  当中郭湛安醒过几次,都是被霍玉喊醒的,喝下那苦涩的药后,又陷入沉睡当中。有一次,因为霍玉连喊了十几声郭湛安才醒来,等郭湛安又睡下,霍玉只能靠着床沿呜呜哭着,又不敢发出太大的响动,免得惊扰到郭湛安的休息。
  到现在,霍玉才发现,自家哥哥也是个普通人。虽然看着风光,好像什么难事到了他手上,都能轻描淡写地解决,但这只是其他人看到的假象而已。
  事实上,郭湛安付出的远比其他人更多。
  故事里头的县令多威风呀,什么事情都不需要做,一个命令下去,自然有师爷、衙役去办。
  可自己哥哥呢?头一天来桐花县的时候,还要自己打扫屋子;被人误会了,又要在大雪天进山里头找人,为的就是还自己一个公道;现在修建水车沟渠,大雨天也没个人帮忙,只能自己冒雨出去检查那些石料木料是否被雨淋湿了。
  要是自己过去在山寨里头稍微用点功,现在就能帮上忙了,也不至于让郭湛安一个人累得躺在床上,高烧不退。
  过了子时,郭湛安的烧退了。
  可没等霍玉开心多久,躺在床上的郭湛安又在睡梦中喊冷。
  霍玉把火盆挪近了一些,又从柜子里头拿了床被子,铺在郭湛安身上,再让吴佳整了个汤婆子过来,用棉布细细包好,塞到郭湛安脚下。
  可郭湛安还是觉得冷,不住地用沙哑的声音喊着:“娘,我冷。娘,娘你在哪里?你不要我了么?”
  霍玉实在是没办法,把双手凑到火盆旁边,感觉足够热了,又朝着掌心呼一口气,这才把双手贴到郭湛安冰冷的脸颊上。
  郭湛安在睡梦当中,只觉得浑身发冷,仿佛置身在一汪深潭之中。这深潭像是凝固了一样,没有一丝波澜。郭湛安身在其中,费力地想四周探寻方向,放眼望去却都是无穷无尽的黑暗。
  深潭之下,生出无数双手,扯住他的身体,不停地把他向下拉。郭湛安挣脱不得,只能顺着不停下沉。
  就在这绝望之中,他感觉到脸颊上传来一丝温热,这股温热以星火燎原之势传遍全身。原本束缚住他身体的压力全都消失了,郭湛安忍不住向温暖传来的方向再靠近了一些。
  霍玉看到郭湛安原本紧紧皱着的眉头有些松动,知道自己这法子奏效了。他赶紧缩回手,打算再去火盆旁烘一会,结果半路被郭湛安给抓住了。
  郭湛安侧过身,没有睁开眼,霍玉却知道他在渴望温暖。
  霍玉咬咬牙,干脆把身上衣裳脱了,只剩下里头的单衣,然后小心翼翼地掀开被子一角,快速钻了进去,再把杯子掖好,不让夜里的寒风透进来。
  他把头贴在郭湛安的胸膛上,双手从郭湛安腋下穿过,勉强能抱住郭湛安。霍玉的双脚则搭在郭湛安的腿上,脚丫子直接踩在郭湛安的腿上,一股寒意就顺着脚掌心传遍了全身。
  霍玉打了个哆嗦,并没有退缩,因为郭湛安被他这么一贴,原本一直难受到反复折腾的人渐渐就安分下来,复而又睡了过去。
  被在乎的人这么抱着,前不久才情窦初开的霍玉又高兴,又羞涩,心里头还带着点小激动,心头仿佛生出了一只百灵鸟,替他欢呼雀跃着。
  被窝里有了一个霍玉在,总算有了好转,暖洋洋的被窝让坚持了一整天的霍玉有些犯困。
  睡意阵阵袭来,霍玉却不敢睡,他算着钟头呢,要是错过了喝药的时间可不好!
  等送药的吴佳过来,一开始没见着霍玉,再仔细一看,被窝里隆起了一大团,显然是多了一个人。
  吴佳把药放下,大起胆子凑近一些看,就看剑被窝外面露出半个脑袋,不是霍玉又是谁?
  “二少爷,药送来了。”
  原本正犯迷糊的霍玉一听药送来了,一个激灵,睡意登时全无。
  “什么时辰了?”霍玉担心自己错过了时辰,多问了一句。
  “卯时了,药煮好了我就送来了,二少爷,您睡着,要不我来喂少爷?”
  霍玉一看自己的处境,的确,郭湛安死死地抱着他不撒手,他随便一动,郭湛安就抱得更紧了。
  霍玉不免有些害臊,自己都十三岁了,还被哥哥抱着睡,还被其他人给看见了。他一个男子汉大丈夫,这说出去多丢人啊!
  好在吴佳是个没眼见的,没看出霍玉的害臊,听到霍玉闷闷地“嗯”了一声,把郭湛安叫醒,自己就转身去捧药碗。
  郭湛安迷迷糊糊醒来,就感觉自己怀里抱着一个巨大的汤婆子,再仔细一瞧,居然是霍玉!
  “你怎么跑这来了?万一传染了病气怎么办?”休息了一整天,郭湛安的声音没有那么沙哑了。
  霍玉低下头,小声回答:“我看哥哥浑身发冷,就想着给你取暖。”
  郭湛安不知该说他什么才好,虽然知道霍玉这么做是为了自己,可怎么就不替自己考虑考虑呢?
  吴佳这时候正好把碗捧过来,递到郭湛安面前,恭敬地说道:“少爷,您该喝药了。”
  郭湛安接过碗,仰头把药全喝了,又吩咐吴佳:“去把昨天的郎中找来,给二少爷看看。”
  吴佳收了碗,应道:“是。”
  等吴佳走了,霍玉才开口问:“哥哥,你没事了么?”
  “没事了,发了身汗,烧全退了。”郭湛安说着,便要起身。
  霍玉忙拦住他:“还是等大夫看过再说吧。”
  郭湛安却执意起身:“你睡着,我不睡了。”
  霍玉一愣,抬起头来,牢牢看着郭湛安,问道:“哥哥是嫌弃我睡在这里么?”
  郭湛安笑着捏了捏他的脸颊:“你小家伙说什么呢?我不习惯有人睡在我旁边而已。你继续躺着,等大夫过来看看。”
  霍玉却起身了,低着头,闷声不响地把自己衣服穿好,又双手趴着床沿下了床,穿上鞋子。
  他低着头朝郭湛安行礼说:“哥哥病刚好,我做弟弟的不敢打扰,我回屋去了。”
  郭湛安奇怪于霍玉态度的突然转变,问道:“你怎么了?不开心了?”
  霍玉依旧没抬起头,回答道:“困了,哥哥,我先回去睡一觉。”
  郭湛安不疑有他,又想起这床上指不定还有自己留下的病气,便嘱咐霍玉回去好好休息。
  霍玉就这么低着头离开了郭湛安的房间,就怕有人看见自己通红的双眼,和脸上那两道泪痕。
  直到钻进自己被窝里,霍玉才死死抓着被角,放声痛哭。

  ☆、第28章 来信

  郭湛安病好后,发现霍玉变了很多,更重要的是,他和自己生疏了。
  贾欢带来的人里头有三个护院的,其中领头的叫武鑫,据说以前是少林寺里的武僧,后来还俗,到了郭家当一个护院,又娶了个老婆。武鑫在郭家因为一件事而成了郭湛安的心腹,这次武鑫来桐花县,把老婆也带来了,在厨房干活。
  听到霍玉想和自己学武,武鑫愣了一下:“二少爷,这武艺可不是一天两天就能练成的。练武可苦了,每天天一亮就得起床扎马步,打一套长拳,更不用说其他的了。您还太小,乖乖读书就成了。”
  霍玉摇摇头,说道:“不小了,我都十三了!武大叔你几岁开始学武的?”
  “我四岁去的少林寺,”想到自己刚才说的话,武鑫又补充了一句,“二少爷您学武做什么?我是家里穷,养不活我,只能去少林寺。”
  霍玉不愿意说:“哪有那么多理由,我就是想学。我不是二少爷么?你不应该听我的么?我今天开始就天天扎马步,你什么时辰起床练功,我就什么时辰起床练功!”
  这二少爷要学武可是件大事!
  武鑫是个实诚人,没那么多弯弯绕绕的心思。霍玉既然成了二少爷,他当然只能应下了。不过他也知道,这县衙里真正做主的是郭湛安,所以等到了下午,郭湛安处理完公务,武鑫便把这件事告诉给郭湛安。
  郭湛安一时还以为自己听错了:“他要学武?”
  “可不是。”武鑫回答道,“这二少爷看着有肉,不过我看他身子骨还是虚,练功多苦。少爷,不如您帮忙劝劝?”
  郭湛安想到今天霍玉今天上午在书房读书时那模样,摇摇头,说道:“既然想学,你看着他点。”
  武鑫无奈,这一个两个主子都发话了,他只好应下。
  等武鑫走了,郭湛安让吴佳去把霍玉叫来。霍玉虽然不愿意面对郭湛安,但他还是整了整衣服,低着头过来了。
  郭湛安见霍玉低着头的模样,心中不知怎的生出一股气来。他挥挥手让吴佳退下,这才问道:“怎么,都不想抬头看我了?”
  霍玉还是低着头:“不是的。”
  “不是?”郭湛安冷笑一声,“不是怎么不敢抬头?”
  霍玉这才不情不愿地抬起头。
  这一抬头可把郭湛安给吓了一跳!
  “你咬嘴唇做什么?”
  “没什么。”霍玉下意识又咬了一下嘴唇,“哥哥不用担心。”
  郭湛安有些烦躁,又有些无奈,他伸手按了按眉心,耐下性子问道:“霍玉,你到底是怎么了?有不顺心的事情么?”
  霍玉摇摇头:“没有。”
  郭湛安追问道:“那为什么今天在书房的时候,我教你写字,你把我推倒了?”
  霍玉迟疑了一下,没敢说出自己的心里话,随便找了个借口:“哥哥你突然靠近,把我吓到了。我就是那么一顺手,你别往心里去。”
  郭湛安又问他:“那你突然想跟武鑫学武,是为什么?”
  霍玉哑声回答:“我想当一个有用的人。”
  “然后就能离开我,出去闯荡了?”
  霍玉一惊,赶紧摇头说道:“不是的,我、我不想离开哥哥!”
  郭湛安叹了口气:“霍玉,你到底是怎么了?我们兄弟之间有什么话不能说么?你对我有恩,你想要什么,便说出来。”
  你!
  霍玉闭紧嘴巴,他甚至连大气都不敢喘一口,生怕会不小心把这个答案说出来。
  霍玉无法想象,当郭湛安知道自己那点龌龊的心思以后,会怎么样。
  他怕极了,他怕郭湛安讨厌他,他怕郭湛安觉得他恶心,他怕郭湛安会逼迫自己离开,再也不见自己。
  十三岁的霍玉,已经知道他与郭湛安之间是永远都不可能的。
  什么酒坛酒杯,不说别的,自己什么身份,郭湛安又是什么身份?能被郭湛安认做义弟已经是自己几辈子修来的福气,不能再奢求什么了。
  也罢,既然是兄弟,那便永远做兄弟吧。
  郭湛安那句话,如醍醐灌顶,让霍玉茅塞顿开。
  他握紧拳头,等心情勉强平复下来,才回答说:“哥哥,我真的没什么。只不过看到哥哥遭了这么大的罪,我心里难受,想快点能帮上哥哥的忙。”
  这话说得合情合理,就算是郭湛安,也抓不出里面的错来。
  他走到霍玉面前,一手搭在霍玉的肩上:“好弟弟,你放心,将来我们兄弟一定能出人头地。”
  霍玉点点头,强颜欢笑道:“哥哥要是没事,我就回去了。明天开始就要和武大叔学武,还有好些事情要准备呢。”
  郭湛安点点头,放他回去。
  等离开书房,霍玉见四下无人,便带着点窃喜和难过,一手搭到肩膀上。
  那是郭湛安搭过的地方,现在摸上去还能感觉到上头的温度。
  霍玉突然想起那个雪夜,郭湛安牵着自己的手,宽大的掌心温温的,干干的,给了自己无穷的勇气。
  霍玉现在每天早起,先跟着武鑫扎马步,打一遍长拳,再练基本功。然后回屋换好衣服,和孙老一起用早饭。上午还要练字、看书,等午睡起来,再去院子里打拳。
  下午也不能松懈,除了上午没看完的书,霍玉还要和孙老一起学打算盘,看账本。当然了,郭湛安的账本霍玉不能看,他看的都是孙老特地给他准备的。说白了,就是孙老瞎编出来的。
  郭湛安在一旁瞧了几天,看霍玉的确没有异样了,这才放心,继续监督沟渠的建设去了。
  就在沟渠建好前的几天,去西北送信的贾欢回来了。
  贾欢一路风尘仆仆,顾不得回屋洗去身上的尘土,换一身衣服,就急匆匆让吴佳去找郭湛安,自己则赶紧就着温水吃了三个馒头。
  郭湛安回来,带着贾欢去了书房,只留下他们两个人,又让福全守在外头,这才问道:“三皇子怎么说?”
  他信任贾欢,要不然也不可能把这么重要的消息让贾欢带过去。如今贾欢从西北回来了,说明三皇子必然是收到了自己那封信。所以,他干脆开门见山,直接问李绍钧有什么想法。
  贾欢说道:“三皇子说,他在军营多有不便,您的那封信他已经烧了。让我给您带句话,您信上说的事,可以是大功,也可以是大过。所以,千万不能交给其他人!您看准了,是时候就直接上报给陛下。还有,您说的那几个名字,有几个是老四外祖家提拔的,他那边也会做准备,最好用这件事让老四吃吃苦头。”
  李绍钧所说的老四,自然是他的四弟,当今的四皇子李绍锦了。
  李绍钧和姜言年被派去西北牧马,他郭湛安从翰林院到了桐花县,这些事情里头有李绍锦的影子。
  李绍钧和李绍锦二人已经势成水火,就差搬到台面上来了!
  郭湛安是李绍钧的伴读,自然是李绍钧一派的,这些事情不用李绍钧交代,他也会这么做。
  不过既然李绍钧都传话了,说明西北那边也准备用这件事情当引子,把火烧到李绍锦身上!
  李绍钧话中提到几个名字,郭湛安稍一细想,就明白了。
  华贵妃得宠后,柳家顺势成了朝中新贵,柳翩翩的父亲曾经主持了两次科举,招揽了不少门生。
  “那几个名字,你还有印象么?”
  贾欢忙道:“有,三皇子口述给我,我不敢忘,每天都在心里默念。如今啊,都刻在脑子里,忘都忘不了了。”
  郭湛安拿出名单,说道:“你报。”
  贾欢接连报了七个名字,又说:“三皇子还交代,这几个人只是他知道的,里头说不定还有他也不知道的,要少爷小心为上。还有,西北那边最近也隐隐有异状,似乎和少爷信中提起的那件事有关。三皇子说,少爷若是能快刀斩乱麻,那是再好不过了。”
  郭湛安点点头:“我明白了,你这几天好好休息,不用忙别的,去外头挑两个可靠的小厮回来,照顾二少爷起居。”
  “二少爷?”贾欢奇怪了,“京城来人了?”
  郭湛安旋即想起自己认霍玉做义弟的时候,贾欢已经去西北了。
  再想起京城里自己那个所谓的弟弟,郭湛安冷笑一声:“不是京城里头那个,是霍玉。如今他是我的义弟,你以后见了,记得放尊重些。”
  贾欢向来会看脸色,当下应承道:“是,那我先去问问二少爷,看他喜欢什么性子的,话多还是话少的。免得话多的嫌烦,话少的嫌闷。”
  “你去吧,只有一点,要懂规矩的,别跟沈放一样。”
  贾欢心中一凛,自下去忙活不提。
  等贾欢离开,郭湛安把自己一个人关在书房中,看着桌案上的白纸黑墨,思索着接下来的对策。
  按照本朝的规矩,县令若有奏上报朝廷,要先交给本县所在的府,又府衙里专门人士看过之后,再上交给州,最后才能送交吏部。若有急奏,便给绕过这些,直接上交吏部,免得拖延时间。
  这功劳自己得独吞,所以必须绕开州府。只是吏部里头也有好几个人在这名单上,其中一个还是吏部侍郎!
  所以,吏部这条路只能算下下策。
  上奏的门路倒是不急,眼下要决定的,是先把屋中那些有皇帝私库和塔鞑印记的银子交上去呢,还是等抓住同伙之后,一起送上去。
  若是往常,郭湛安自然是要等到抓住同伙,一网打尽后,再一并上报朝廷。
  一来,现在把这些银两交上去,无异于打草惊蛇,最坏的结果就是那些同伙再也不出现;二来,这人赃俱获,功劳才大,他在皇帝和朝廷上的印象就深,他的政治资本够足,以后的仕途就更顺畅,也好免于被其他人报复。
  只是,李绍钧让贾欢传话,西北有异状,说明西北也有人被收买了。李绍钧和姜言年在西北想必是察觉到什么,又有人在一旁虎视眈眈,才选择口述给贾欢。
  那头催的急,这边却没有动静,郭湛安难免陷入两难之境。
  巧妇难为无米之炊,那些同伙不出来,郭湛安就算有通天的本事,也不能变两个活人出来呀!
  郭湛安只觉得心中一股闷气憋着,干脆起身离开书房,打算去外头走走,看看能不能想出个主意来。
  他一开门,外边站着的霍玉转过头来,一双乌亮的眼睛看到郭湛安的一瞬间,亮了不少。
  郭湛安有些意外,这时候霍玉该午睡了,怎么跑到书房外面站着?
  “你怎么在这?吴佳呢?”
  霍玉站久了,脚底发麻,回答道:“吴佳说肚子痛。”
  郭湛安不悦地说:“什么时候这么不守规矩了,让他守着门,居然还跑了。”
  霍玉笑着替吴佳辩解:“肚子痛哪能忍呀,而且我过来的时候,他都痛得快满地打滚了。他还说了,因为是我,才敢让我替他。换了别人,他还不敢呢。”
  “哦?他还专门挑少爷支使?”
  “哥哥胡说什么呢,那是因为哥哥在里头有重要的事,别人他不放心,只有我他才放心。”霍玉说着,还伸手捂住嘴巴,生怕自己笑得过于开心,被郭湛安给发现了。
  这还是霍玉这些天来头一次这么平和地和郭湛安说话,郭湛安觉得心情好了不少,说道:“走,带你去瞧瞧沟渠挖得怎么样了。”
  霍玉跟在郭湛安身后,眯着眼睛看着郭湛安的背影,悄悄伸手摸了摸自己的胸口,这才喜滋滋地跟上。

  ☆、第29章 引蛇出洞

  不知从何时起,桐花县中流传出了这么一个说法——不归山中藏有大量金银,只消找到其中一件便富可敌国。
  有人不信,可很多又有人传出来,村子里的李虎,在进山打猎的时候捡到了好几个金元宝!
  有人按捺不住心中的好奇心,跑去找李虎问个究竟。李虎打着哈哈,连说没有,那人不信,等到了晚上,偷偷趴在李虎门外头偷听,果不其然听到里头李虎和自家婆娘说话间泄露出诸如“元宝”、“发财”、“不归山里头”等等字眼。
  这谣言越传越凶,不过几天功夫,就有人提着锄头悄悄进山寻宝去了。
  进山的人越来越多。后来干脆也不再偷偷摸摸了,每家每户起个大早,各自扛着锄头,相互招呼着进山寻宝,不知道的还当是众人约好了出门踏青呢!
  桐花县人虽然眼馋这宝藏,但好在大家也不是什么勾心斗角的人,只想着先来后到,谁先挖到这宝藏就是谁的。
  就连陈撷浩也忍不住宝藏的诱惑,带着儿子进山寻宝。
  眼看着就要完工的沟渠一事也只能暂时搁置——没人干活了,全跑进山里寻找传说中的宝藏去了。
  “大人真是好主意!”这日,李虎从山中归来,将从山中猎到的小鹿处理干净,留下皮子在家中让自家婆娘鞣制,新鲜的鹿肉则送到县衙来。
  郭湛安笑着让贾欢收下,送去厨房,又让福全重新沏茶:“这鹿肉来得正好,昨天霍玉还吵着要吃嫩嫩的鹿肉。”
  李虎喝了口茶水,笑着说:“二少爷正是长身体的时候呢,要吃啥,别的没有,肉我李虎还是拿得出来的。”
  郭湛安笑笑,摆摆手让福全退下,等屋中只剩下他与李虎二人后,问道:“外头怎么样了?”
  李虎放下茶杯,回答道:“这段时间有不少人跟着我哩。”
  谣言里说李虎发现了金元宝,故而有些人便偷偷摸摸地跟踪李虎,想借此知道宝藏的下落。
  可这宝藏的谣言是郭湛安授意李虎放出去的,本就是子虚乌有的事情,他们跟得再紧,也找不到宝藏的影子!
  郭湛安点点头:“那你行动就不便了,可有别的安排?”
  李虎点头说道:“按照大人的吩咐,我有两个兄弟,是过命的交情!不过我也没告诉他们这事与塔鞑有关,只说是外头的仇家最近可能要找上我,让他们这段时间帮我留意有没有形迹可疑的人。”
  郭湛安嗯了一声:“你这么做很好。”
  收到李绍钧的传话后,郭湛安知道自己不能再守株待兔了。于是他选择主动出击,叫来李虎,让他放出不归山中有神秘宝藏的谣言。
  他们从地下室里找到的还有大批金银,李虎甚至从中拿了两个出来,随便扔在不归山的草丛里,就等着被人发现。
  昨日,那两个金元宝总算是被人发现了。好在桐花县的人还有些脑子,知道这件事知道的人越少越好。因此,不归山中有宝藏这件事,只在桐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