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古耽]嫡子归来-第2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这样的父母,有什么资格当霍玉的父母?
  这么一想,孙老便决定把这个秘密一直藏在心里。
  霍玉的父亲,就是霍大山。
  孙老腿脚不便,只把霍玉送到了房门口,他看着霍玉一边往外走,一边还时不时地回头看他,可最终,霍玉的身影还是消失在了拐角。
  他眼眶一热,眼泪再也止不住地往下流。
  马车上,初次经历与亲人离别的霍玉一直闷闷不乐,郭湛安看在眼里,免不了心疼他。他拿出一盒蝴蝶酥,递给霍玉:“早上见你没吃多少,吃点这些点点饥。”
  霍玉接过,却不吃,闷着声音问他:“哥哥,我是不是很不孝?”
  郭湛安挑眉,这是要和他倾述了?
  不过这也好,起码比憋在心里头强,于是郭湛安反问霍玉:“怎么不孝了?”
  霍玉一本正经地回答:“父母在,不远游。爷爷身体不好,我却还要离开他,这不是不孝是什么?”
  郭湛安双眉倒竖,道:“平日里叫你读书,是让你明事理,不是让你死读书!若这样就是不孝,那我算什么?那么多离开家乡打拼的人又算什么?”
  霍玉自知说错话了,慌忙解释:“我没有责备哥哥的意思,我就是,我就是,我就是……”
  郭湛安长叹一声,知道霍玉年纪小,从小又是霍大山孙老二人宠到大的,自然不懂天下无不散宴席之道理。
  他把霍玉揽到自己身边,安慰道:“放心吧,我把吴佳留在这了,他是个机灵能干的人,会照顾好你爷爷的。还有,每个月的月银,我也会让人送过来,你不用担心孙老衣食上的短缺。如果你真的挂念你爷爷,每个月都记得给他写信,告诉他你这个月学到了什么,又见到了什么,也好让你爷爷放心。”
  霍玉点点头,悬了一个上午的心总算是放低了些。他忍不住抬头,看到郭湛安那张俊朗的脸上全是温柔,心神一晃,忍不住小声说:“哥哥,能不能、能不能让我抱着你睡一会。”
  郭湛安先是一愣,随后只当是霍玉因为刚离开亲人,怕自己也离开他,所以才想抱着自己,也好安心。
  于是,郭湛安主动伸手,侧着身把霍玉抱进自己怀里,一手垫在霍玉的脖子下,一手则绕到霍玉后背,学着小时候母亲的样子,轻轻拍着霍玉的后背:“好,我就让你抱着。”
  霍玉的一颗心几乎要从嘴里跳出来了,他微微颤抖着,大着胆子抱住郭湛安,头埋在郭湛安的怀里。
  他其实一点都不困,相反,他现在兴奋地下去跑十里地都不成问题!
  可是,郭湛安的声音充满了蛊惑人心的力量,霍玉感受着郭湛安的手轻轻拍打着他的后背,最终,还是伴着马车的摇晃睡下了。
  一连数日,霍玉渐渐从离别的低沉中走了出来。他见郭湛安这次带的人当中,一个专门算账的都没有,就重新拿出孙老给他用来学习的账单,一点点温习。
  这还不够,为了不给郭湛安添不必要的麻烦,霍玉特地从郭湛安那一大箱子书里找到了介绍西北风土人情的,等自己看账单看累了,就拿这书看。
  一行人在路上走了半个多月,终于到了郭湛安赴任的目的地——许州。

  ☆、第43章 下马威

  郭湛安此次是皇帝钦点的通判,在许州可以说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在他上头还有一个,便是许州知州。
  也正因此,郭湛安这次不能带着霍玉住在许州的府衙后头了,又因事出突然,郭湛安一行人只能暂时住在驿站,等第二日住进朝廷专门拨给官员住的宅子里。
  只是没想到,郭湛安才休息没多久,驿站里的小吏便来找他,说是知州石果敢派人来找他,有事相商。
  郭湛安只能重新穿戴整齐,去外头见那人。
  对方姓王,王九三,见到郭湛安,热情地迎了上来:“郭大人可算是来了,我家大人特地派我来和大人道个歉,原本准备给大人的宅子还没打扫干净,可要委屈大人在驿站多住几天。等宅子收拾干净了,我家大人一定亲自登门赔罪。”
  郭湛安当然是不信的,二十多天前,他就在桐花县收到了圣旨,按照规矩,调遣文书同时会从京中吏部发出,送往他任职的地点,也就是许州。
  再不济,就算当中出了差错,这许州原本的通判被免职押往京城受审,知州便该知道,不日就有新的通判来许州,为何不提前准备着?
  忘了?
  郭湛安不信。
  怕这是在给郭湛安一个下马威呢!
  强龙压不过地头蛇,郭湛安不欲在自己头一天到许州就和自己的上峰起冲突,于是便道:“这本就与大人无关,也麻烦你替我向你家大人带句话,就说登门道歉就不必了,只是我明日便走马上任,大人以后若有要事相商,就来驿站找我。”
  王九三脸色一变,让他家大人来驿站找他,岂不是摆明了告诉大家新来的通判没地方住,只能可怜巴巴地住在驿站里头么!
  本来许州知州石果敢料定了郭湛安这个探花郎好面子,住在驿站里头多丢人的事情,自然不会随便让他人知晓。没想到郭湛安非但不藏着掖着,反而还摆明了要让许州众人都知道,新来的通判只能住在驿站里头。
  其实,石果敢这个人好面子,便当天下所有读书人都像他这样,凡事一定要光鲜亮丽,哪怕里子早就破烂不堪,也不能让他人知晓。偏偏没料到郭湛安是个不按理出牌的主,根本不把他这种小伎俩放在眼里,反而给了石果敢一个难堪——新来的通判只能住在驿站里,这是知州刻意为之,还是御下不严,让下属怠慢了新来的通判呢?
  可是王九三话已经说出口,此时要是说那宅子早就备好了,就等着郭湛安入住,岂不是打石果敢的脸?
  是以,王九三只能皮笑肉不笑地说道:“通判大人放心,我一定会转告给知州大人,尽快让大人住进宅子里。”
  郭湛安倒是笑得自然:“有劳了。”
  里间,霍玉正跪坐在一堆箱子中间,检查是否有东西遗漏。他见郭湛安进来了,便起身道:“哥哥,明天这些东西都放哪里合适?还有,皇帝赏赐的那些,又要放哪里呢?还有那些大米蔬果,明日都要去采办起来。”
  郭湛安招手,示意霍玉过来:“不用急,我们还要在驿站里多住几天。”
  霍玉皱起眉头,问道:“出什么事了么?”
  郭湛安满不在乎地说:“原本给我准备的宅子还没收拾干净,咱们这几天就住驿站里头,吃也就将就些。”
  霍玉被郭湛安教导了几个月,也猜到石果敢的目的,登时怒道:“这知州大人好大的气派!居然让哥哥住在驿站里头办公!”
  “你气什么?我都还没生气。”郭湛安伸出手指在霍玉鼻子上点了一下,又说道,“再说了,就算他让我搬进去,我也不会答应的。”
  霍玉一愣:“为什么?那咱们就一直住在驿站里么?”
  郭湛安笑着说:“怎么会一直住在驿站里呢?传出去像什么话?三皇子在西北这几个月里,石果敢可没明里暗里给他下绊子。一个知州罢了,居然敢欺负到皇子头上来,就他一个人,能有这么大的胆子?”
  霍玉一点就通,担忧道:“这人如果是四皇子的人,那哥哥岂不是危险了?难怪哥哥不住进他准备的宅子里,谁知道里头有多少门道等着哥哥呢!我上次听说,这人在许州做了五年的知州,根基很深,哥哥在这连个帮手都没有,实在是太危险了!”
  郭湛安又说:“放心,在许州我也不是孤身一人,还有你不是么?”
  霍玉心尖一颤,似乎要渗出蜜来,赶紧摇头说道:“我不算什么帮手,不过还是能替哥哥挡灾。”
  郭湛安不由想起苍山之中霍玉替自己挡下的那一剑,收起笑容,训道:“这种话以后不能说了,我认你做义弟,可不是让你替我挡剑的!我还指望着你快点长大,我们兄弟二人闯出一番事业来。”
  这是要一直和自己在一起的意思么?
  霍玉心慌慌的,整个人像是麻了一样,目不转睛地盯着郭湛安,恨不得立刻把自己的胸膛剖开,把自己的一颗心捧给郭湛安看:“哥哥放心,我一定会陪着哥哥。”
  两个人又说了会话,商议好了等搬进另外的宅子后,带来的人要怎么安排,又要买些怎么样的小厮和丫头,零零总总。
  霍玉毕竟还小,这段时间来车马劳顿,他渐渐就困了。又因为霍玉在大雪天被人遗弃,自小就有不足之症,郭湛安平时也很注重霍玉的作息,便领着霍玉回隔壁的房间,叫来贾欢守着这房间。
  驿站房间数量有限,郭湛安和霍玉只能睡一个房间。好在这个房间不小,霍玉就睡在外头的美人榻上。美人榻上原本铺有厚厚的垫子,但霍玉心想这大夏天的谁睡觉还用垫子的?就自作主张把垫子收了起来。
  郭湛安也没来过西北,但从隔壁房间出来,便觉得这边的晚上太冷了。他先让霍玉靠在美人榻上,后者已经睡过去了,郭湛安只好自己去找垫子。结果他在房间里找了一圈,也没见到霍玉收起来的垫子。
  郭湛安不放心让霍玉一个人睡在外面,本来就因为一路奔波身体不适,万一再着凉了怎么办?
  虽然郭湛安不习惯和人一起睡,但现在也顾不得这些了,只能把霍玉抱到里间,脱了鞋袜放在床上,又帮他把外头的衣裤全脱了,只留下里面的中衣,替人盖好被子,自己则睡在靠外的这一边。
  霍玉第二天醒来时,郭湛安已经不在了。他发现自己居然睡在里面的床上,先是一惊——昨天他实在是太困了,一沾上美人榻就睡过去。他只记得郭湛安领着自己进了房间,其后的全都不知道。
  哥哥呢?难道是那个知州上门找茬来了?
  一想到这个,霍玉赶紧下床,穿戴整齐,也不用其他人帮忙,自己打了盆水洗漱,匆匆去外面找郭湛安。
  他走得太急,拐角处一个不当心,就撞上了福全。
  福全哎呦了一声,见是霍玉,赶紧说道:“二少爷,撞疼了没有?”
  霍玉摇摇头,他哪里就那么娇嫩了?
  “福全,哥哥呢?”
  福全见他着急,只当是他有要事,说道:“少爷一大早就带着贾欢出去了。少爷走之前还交代了,今天难得不用赶路,二少爷可要多用些饭菜,细嚼慢咽。”
  霍玉这时候哪里还有心思用早饭?他生怕郭湛安是去找知州的,那知州可是这边的地头蛇,自家哥哥说不定就吃亏了,他怎么还能在这慢条斯理地用早饭呢?
  “许州知州的府衙在哪?我去找哥哥。”
  福全摇头说道:“二少爷,小的也不知道。要不,我去给您问问?”
  霍玉一想,让福全问回来再告诉他,实在是浪费时间,便道:“不用了,我自己去问。”说罢,一溜烟就跑了。
  福全自然是不肯放任霍玉不用早饭就跑出去的,郭湛安走之前可是交代过他,必须让霍玉多吃一点。这十几天的车马劳顿,霍玉年纪最小,又里里外外亲自料理郭湛安的饮食起居,哪怕郭湛安呵斥他两声也不肯罢休,是他们当中最劳累的。
  等福全追上霍玉的时候,后者已经向驿站的官吏打听到了知州府衙的地址,正要跑出去呢!
  结果没跑出去两步,就迎面撞上了人。
  “哥哥?”霍玉顾不得揉揉自己的额头,先上下好好把郭湛安打量了一番,确定郭湛安没有吃亏,才安心。
  郭湛安走进来,伸手在霍玉额头上弹了一下:“一大清早急急忙忙做什么去?”
  不说还好,一说起这个,霍玉就想到自己的“正事”,说道:“哥哥一大清早去哪里了?那个知州有没有仗势欺人?哥哥没吃亏吧?”
  郭湛安听得云里雾里:“谁去见知州了?来,我替你引见一个人,这是我在京城中的好友,算得上是远房亲戚,也是三皇子的伴读,姜言年。”
  霍玉这才注意到,原来郭湛安后头还跟着一个人。
  这人和郭湛安差不多的年纪,差不多的身高,体格则要比郭湛安再壮硕一点,但粗略看上去,两个人并无太大差别。
  此时,姜言年正兴致勃勃地看着霍玉,见霍玉的目光转到自己身上,就冲霍玉眨眨眼,说道:“表弟,你这个义弟我似乎在哪里见过。”
  郭湛安笑骂道:“少过来攀亲戚,这是我在桐花县认的义弟,活这么大头一回离开桐花县。你见过?你在哪见过?”
  “这不是想不起来了么,”姜言年习惯了和郭湛安这样的相处,一边走,一边继续说道,“这天底下那么多人,大概是和谁的眉眼有些相似吧。”
  郭湛安想到霍玉的身世,心念一动,问道:“谁的眉眼?”
  “记不得了。”
  三个人进了房间,福全识趣地下去张罗早饭,姜言年也不客气,直接坐下来,饶有兴致地看着霍玉,说道:“你既然是我表弟的义弟,也叫我一声哥哥来听听。”
  霍玉手足无措,不知该不该听他的,只好把目光投向郭湛安。
  郭湛安笑着推了姜言年一把:“你少吓唬我义弟,他还小着呢。”
  姜言年转头去看郭湛安:“还从没见你这么维护一个人,我哪吓唬他了?他再有一个哥哥也不是什么坏事,好弟弟,你说是不是?”
  要是别人,多半会顺势答应,又或者婉转拒绝,但霍玉却是死脑筋,一本正经地说:“我是哥哥的义弟,不是你的义弟。”
  姜言年一愣,随后拍着大腿大笑起来:“你这个义弟,真是有趣。”
  霍玉只当是自己给郭湛安丢脸了,听到姜言年的笑声,面红耳赤,恨不得地上有个洞好钻进去。
  好在郭湛安及时说道:“你笑什么?我这义弟的好,你还不知道。你再捉弄他,我立刻让人打你出去。”
  姜言年这才勉强止住笑声:“别啊,你赶我出去,你住哪?”
  霍玉闻言,好奇地看向姜言年。
  就见姜言年冲着自己眨了眨眼睛,说道:“你这哥哥心思多着呢,早就让我替他置办一处宅子,还不告诉你。”

  ☆、第44章 乔迁

  霍玉心中满是好奇,却不问姜言年,反而去看郭湛安。
  郭湛安无视姜言年在一旁发出诸如“你这义弟也太乖了吧,我也想要这么听话的弟弟”之类的抱怨,夹了小半块腐乳,放到一旁的小碟子里,随后又把小碟子推到霍玉面前,说道:“你先乖乖吃完,我再告诉你。”
  霍玉听了,果然乖乖低头用饭。他急于想知道答案,又不敢吃太快——他知道这段时间来自己饮食不规律,没少被郭湛安训——免得郭湛安不高兴就不告诉他了。
  姜言年在一旁看得目瞪口呆,不由对郭湛安竖起大拇指:“你这人是哪辈子修来的福气,居然找了这么听话的义弟。”
  郭湛安伸手反扣桌子:“闭嘴,吃饭。”
  姜言年也是饿了,他一大早就起床,绕着军营跑了五圈,又把事情交代给副官,啃了个红薯就跑来许州了。
  他是姜家的嫡长子,只要不出意外,姜家将来就是他的,虽然皇帝不喜,但姜家始终是百年世家,不管是清流还是显贵,都有人奉承。姜言年脾气其实不小,虽然觉得霍玉这人长得粉雕玉琢,很是可爱,让人见了就想亲近,可眼见自己在霍玉面前几次三番讨了没趣,也就消停了。
  三个人用完饭,霍玉似乎是想到了什么,问道:“哥哥,今天不去衙门办公么?”
  “今日休沐,明天再去也不迟。”
  “再说了,”姜言年在一旁插嘴,“今天你们还要搬家,哪有时间去衙门?”
  “今天?今天搬家?”霍玉一时不明白,“可是昨天知州不是派人来说,哥哥的宅子还在打扫么?”
  郭湛安笑着摇摇头,说道:“那我昨日是不是也和你说了,他准备的宅子我们不会住进去的?我已经拜托姜言年替我们寻了处住所,本来是想晚间再带你去的,不过现在先带你去看看也无妨,等会贾欢他们就会把东西送过去。”
  姜言年洗干净手,在一旁说道:“时间仓促,这许州也不是什么丰饶的地方,虽然不是我自夸,但好不容易找到这么一处合适的地方,这段时间你们要多将就一会了。”
  许州极大,姜言年找的宅子占地要比桐花县的县衙大上许多。这宅子据说是曾经西北的某位将军的故居,可惜这将军刚过而立之年便战死沙场,并没有留下子嗣。虽然有朝廷每月发的银子,但失去顶梁柱的将军家人们渐渐负担不起庞大的日常开销,只好将宅子卖了,搬去了他处。
  这宅子姜言年是从一个商贾手上买来的,那商贾在西北的生意日益缩水,最近决定回江南老家。因为以前住着的将军年纪轻轻就战死沙场,在众人看来很不吉利,甚至到后来还有传言说住进这宅子的人日后必然不顺。因此,虽然商贾要价极低,也鲜有人问津。
  姜言年和郭湛安两个都不信这种怪力鬼神的主,对于这种传言很是不屑。而且这时候郭湛安虽有皇帝的赏赐,但除了金银,那些如意玉石都是不能动的。而且,他在西北也不知道要呆多久,钱财必须要省着点,再压低了些价格,就买了下来。
  不过,这事郭湛安没打算和霍玉说。当初他们从苍山出来,他知道霍玉特地去庙里为他拜佛求平安,要是把这事告诉他,还指不定要怎么担惊受怕呢。
  商贾已经离开了,留下一个老管家守着。之前姜言年只是付了一半的订金,表明剩下一半要等郭湛安来了再给。
  如今正主终于来了,老管家领着三个人在这宅子上上下下转了一遍。
  这是一个三进的院子,绕过四角雕有瑞兽的影壁,走一段路就是正堂。正堂左转,是仆人小厮住的地方,武鑫他们来了,便住在那。
  经过正堂再往后,正房住的自然是郭湛安,东厢房住的则是霍玉,旁边还特地准备了一个小书房,专门给霍玉用来做功课的。
  正房再往后,则是花园。西北风沙大,又易缺水,所以花园里种的多是耐寒耐旱的草木,虽然不比霍玉以前见过的花红柳绿,但也是别有一番西北风情。
  虽然这宅子布局简单,但每个房间都比桐花县那时候的要大,三人一路逛到花园,花了小半天的时间。
  “怎么样?够气派吧?”姜言年指着花园里的池塘说,“按照你要求的,已经让人去采办锦鲤了,到时候霍玉你可不要偷偷摸鱼吃哦。”
  霍玉正好奇地踮着脚看那池塘,冷不丁听到姜言年点他的名字,摇头说道:“锦鲤又不好吃,我才不会偷偷摸上来吃。”
  “这你都知道?那可比你哥哥强多了。”姜言年笑着把郭湛安幼时的糗事告诉霍玉,“他头一次进宫,胆子大得很,我姨母,也就是已经过世多年的皇后娘娘,让我们三个去花园玩,结果你哥哥就仗着天热穿的少,撸袖子就要去池塘抓里头的锦鲤吃。”
  郭湛安似笑非笑地看了姜言年一眼:“我还记得当时有个人,听说要去抓锦鲤,第一个扑腾下去的,是谁来着?”
  姜言年脸色一变,随后咬咬牙,说道:“是我,怎么着?还不是你一肚子坏水,说吃了锦鲤就过目不忘,我才下去抓的?”
  郭湛安笑着接下姜言年对自己的评价:“虽然没吃到,也没有过目不忘,但你现在好歹也是学富五车,我也算是大功一件了。”
  姜言年一笑,刚想张口说话,突然想起随后的那些往事,感觉到心中一沉,脸上的笑容也淡了三分:“若是早知如此,我当时就不该那么野,再早两年好好读书,说不定如今又是另一番景象了。”
  郭湛安知道他说的是什么。
  姜后虽不得宠,但对于管理后宫很有手段,虽然李崇浩那时候偏宠华妃,但凤印始终牢牢在姜后手中。因此,当时的李绍钧和他们两个,几乎可以称得上是后宫三霸王,没少干出吓哭宫女急哭内监的坏事来。
  时过境迁,昔日的小霸王们都各自成长,要面对的也不再是那些背不出来打手心的小事,而是朝堂上险恶的用心和难防的冷箭。
  霍玉看郭湛安和姜言年兴致一下子差了许多,虽然不知道究竟是为了什么,但他猜想多半是回忆起了当年在京城中的岁月。
  他伸手扯了扯郭湛安的衣袖,小声说:“哥哥,我有些冷了,我们出去吧。”
  郭湛安伸手摸了摸霍玉的后脑勺:“好,我们就出去。”
  说完,郭湛安又扭头去和一旁的老管家说:“今天上午是临时起意,没有带那么多银子。按照约定,我下午会再来一趟。”
  老管家束手道:“自然,郭大人不必心急。对了,西北日夜温差极大,小公子年纪还小,白天贪图凉爽穿得上,夜间很容易着凉感冒的。”
  郭湛安点点头:“多谢。”
  三个人离开宅子,姜言年指着后头的大门说道:“牌匾我已经给你做好了,你是通判,那商贾比不上你,所以我特地把门做大了,三开门,符合你的身份,免得这许州有人不长眼睛来得罪你。”
  霍玉睁大眼睛,看着那气派的大门,问道:“大门也有这么多讲究么?”
  “当然了。”姜言年指着那大门,讲给霍玉听,“你看,这大门是开在一角的,对不对?本朝的规矩,京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