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无药可医?吃糖!-第3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一行人出了毒烟林,在林外已经有黑鸦下令准备好的马车和各种物资。他们上了车,车夫就赶车去往阑州瘟疫区边沿官府设防的的据点。大约花费了六七日,他们便抵达了目的地。冷予瑾在据点外出示了自己的通行令符,便立刻被请去了据点内的主将大帐。
因为此时情况特殊,所以负责通关审查的不是一般的守卫,而是专门治灾的军队和御医。他们之前就在召集天下名医,自然也去督武司得了冷予瑾的信息,对见了通行令符上的名字,便知道他就是神医冷面阎王。
士兵只知道冷予瑾是神医,不知道他随行的人是来自幽谷毒门,因为这些人是随着冷予瑾来的,便以为是神医的学徒或者追随者之类。几位士兵护送着他们前去主将的大帐,不知是谁将冷面阎王来到据点的消息传出去了,据点内的百姓纷纷聚了过来。
冷予瑾之前在九州游历,救治了不知多少人,留下了许多传奇故事,他的名头在民间大得很。据点里的百姓听说冷面阎王来了,顿时觉得自己的家乡和被困在防线外的亲朋有救了,所以都跑来想看看这个连小鬼都会畏惧的神医长什么样子。
士兵们小心地隔开着前来围观的百姓,将冷予瑾一行人送到了主将大帐里。大将第一时间就得了消息,听到外面有动静,立刻就站了起来,走到门口去迎接他们。
“神医,久闻其名,幸会幸会。我叫董明旭,是这次朝廷派来阑州治瘟疫的主将。”董旭明打过招呼,又介绍完自己,便直接切入主题道,“神医这次来想必一定是为了瘟疫之事吧?”
“正是。”冷予瑾点头应下,将身后的五位门徒一一说了名字介绍完毕,接着说,“他们是我一位长辈的门徒,他听说我要过来,就让他们带着物资一起来帮忙。董将军,现在局势如何?”
董明旭连忙请了冷予瑾上前,指着大帐中的沙盘,和他讲述这次的瘟疫是从何发起,又是如何传播蔓延,如今哪些地方受灾,程度如何,种种。冷予瑾听了,将形势在心里描绘了出来,有了整体的把握。
董明旭说,为了防止瘟疫继续扩散,他们将瘟疫地区包围了起来设了防线,不允许任何有病症的人穿过防线。而那些看起来暂时无碍的人前来投奔,集中在防线内侧的区域安置,等过了七天的观察期后,再将他们迎入据点之中。
而更内侧的地方,则是安置了发了病了人,由佩戴了面巾和手套的士兵和大夫每日前去送药和食物。但这瘟疫迟迟找不到治愈的办法,只能减轻病人的痛苦,等他们长眠后,再将他们的尸体集中起来烧毁,埋进地里。
这听起来实在是令人绝望,但是在没有药物能够治愈瘟疫、又找不到传播源的现在,这是将整体损失减少到最小的没有办法的办法了。
“我知道了。那现在可否让我见一见患上瘟疫的病人?”冷予瑾问道。他想要去见一见瘟疫病人,实地查看后才有可能找到原因和解决办法。
董旭明回道:“今日太晚了,不如你们先安顿下来,等明日去给病人送药物和食物时,再请神医一同前去。”
冷予瑾觉得他说得在理,便应下了。董旭明便让属下给冷予瑾一行人安排了住处,又送了一些事物和日用,告知了明日去探视病人的时间。他们住的地方也是临时安札的帐篷,冷予瑾单住一间,五位门徒分了两间入住。
第二天,冷予瑾起得很早。他晨练完,吃过早饭,离约定好去探视病人的时间还早。于是他便去街上找据点里的居民说话,问他们是从哪里来的,离开前当地的瘟疫是什么状况,有没有什么让他们印象深刻的事。
据点里的居民听说神医在调查瘟疫状况,很多人都跑了过来,想要做一些贡献。因为聚集过来人实在太多,他们慢慢地就自觉排起了队,等着神医来问话。董旭明带着士兵和大夫过来找冷予瑾一起去给病人送东西时,便看见了这样一幅奇景。
冷予瑾见董明旭过来了,便起身想要往他这边走。他才刚起身,站在他前面和他说话的中年男人突然就攀住了他手,哀声道:“神医,我的妻儿还在外头受苦,求你救救他们吧!”
随着这中年男人的哀求声响起,周围的人纷纷克制不住内心的愁苦,有些人跟着出声喊了起来,有些人低头默默擦眼泪。冷予瑾看着这些人,在这一刻,他的内心也深深地被这种悲苦的情绪所感染。
他搭上了中年男人的手,沉声道:“放心,我定会尽我所能。这世上,没有我治不好的病。”
中年男人放开了他的手臂,和其他居民一起目送冷予瑾和董明旭他们离开,心中升起无限的希望。
董明旭将这一幕看在眼里,却有些不赞同,他低声对冷予瑾说:“神医,我知道你本事极大,但这瘟疫自古以来便是无解之症,如今你给予他们太多希望,若是最后你也束手无策,恐怕他们会将情绪发泄到你身上。”
冷予瑾知道他要说什么,也知道他是出于好意才提醒自己,但他在刚才的问话中隐约有了一个猜测,只待之后见了病人去证实了,所以才敢说出那番话。于是他回道:“谢谢董将军好意,不过我对自己有信心。”
董明旭也听闻过他的怪性子,见他听不进劝,便摇摇头不再说了。而且,他心底也有着期盼,万一冷予瑾真能对付瘟疫,那真是天下之幸事。
一行人穿过防线的关卡,来到了防线内侧安置病人的区域。董明旭让士兵和大夫按照之前的安排去给病人们分发食物和药品,自己陪着冷予瑾去看病人。他们都带着面巾和手套,但是走在这片区域时,仍旧小心翼翼。
冷予瑾就近走到了一位小女孩的床前,蹲下身去,和她说明了来意。小女孩虽然有点怕他,但见他身边跟着的是之前见过的董将军,还是听话地让冷予瑾为自己诊脉,又察看了五官和身上的状况。之后冷予瑾又细细问了她一些情况,她也如实照答了。
问完话,冷予瑾看着又开始咳嗽起来的小女孩,心里一动,从怀里摸出了一个瓷瓶。这个瓷瓶里装着糖丸,最初是为了让啼莺在喝了药之后能缓解一下苦味,后来啼莺不用喝药了,他却习惯随身携带了,像是一个幸运护符。
他从瓷瓶里倒出一粒糖丸,递给了小女孩,略显僵硬地笑了笑,安慰道:“你很坚强,会没事的。”
小女孩握着这粒糖丸,眼里涌出一点泪来,她哽咽地答道:“谢谢大夫。”
冷予瑾对她点了点头,又如此察看和询问了另外九位病人。直到其他士兵和大夫都做完了事准备回去时,他才停了调查,跟着董明旭一起返回了防线据点。
他们先去了主将大帐,冷予瑾先说了一下自己收集到的信息和想法,他觉得这次瘟疫的症状与一百五十年前的那一次十分相像。当年虽然也没有找出治愈的办法,但有几位治灾的大夫提出了一些猜想,冷予瑾根据自己的推演,觉得其中两种值得改进后一试。
“我听到好几位都提起有人发过咳嗽高热最后却又安然无恙,再仔细一问,发现他们都从事过猎人的工作,并且都有与熊搏斗的经历。当年也有人提出类似的观点,所以我想应该能从熊身上找到治愈办法。”冷予瑾最后做了一个总结,说道,“若是董将军能活捉一头熊来,我便能马上开始试验。”
“我知道了,会尽快让人办好。”董明旭应下,突然听见帐外有士兵来报,便让人进来说话。
士兵走进大帐,他见冷予瑾也在帐内,接着松了口气。
董明旭问:“何事?”
士兵答道:“防线外侧关卡有一人想要过关,他自称是神医的徒弟。我们不知该不该放行,所以前来禀报。”
冷予瑾听了,立即追问道:“可是林七?”
士兵看过那人的通行令符,答道:“正是。”
冷予瑾不知心中究竟是冷是热,他下意识地就运起了轻功,连一句交待的话都来不及和董明旭说,飞身出了大帐,往关卡处赶去。
作者有话要说:
大家新年快乐!谢谢一直陪我到现在的小天使们,爱你们=3=
我想在我回学校之前我大概经常不能八点半更新了,家里事情多,希望大家能理解。
感谢仃零扔的1个地雷
第66章 第六十六章
啼莺在防线的关卡处等着士兵前去禀报,眼巴巴地瞧着关卡里的情况。忽然一个熟悉的身影出现在视线中,啼莺心里又欣喜又紧张,下意识地拽紧了自己的衣服。
冷予瑾很快就来到了啼莺面前,他喊了一声:“徒儿。”就将人抱进了怀里。短暂的拥抱结束后,他扶着啼莺的肩,仔细地将人从头到尾地打量了一遍,确认没有受伤的迹象,才放下心来。
放心之后又有些恼意,他问啼莺:“你怎么跟过来了?”
啼莺坦然地迎着冷予瑾的视线,郑重地回答:“我一定要与师父同在一处。你不带我,我就自己跟来。你要是不让我留下,我就在这里等着不走。”
“你……”冷予瑾不知该说他什么好。
冷予瑾不带啼莺来,是不想让他涉险,可现在他自己跟来了。想到他一人骑马赶路,若是路上出了什么事,冷予瑾就一阵后怕。啼莺平时很听冷予瑾的话,可偶尔在涉及到他的事情上时,就会像现在这样倔。
“罢了。”冷予瑾最终还是妥协了,他拉着啼莺,嘱咐道,“你跟着我,不要独自行动,千万保护好自己,别让我担心。”
见冷予瑾同意自己留下来,啼莺将憋着的气吐了出来,笑着应道:“嗯!”
冷予瑾从啼莺手里接过拴着马的缰绳,对身边一直在观望的守关士兵说:“这是我徒弟,前来帮我一起治瘟疫的,还请放行。”
士兵见他承认了啼莺的身份,立即将关卡的围栏打开,让他们牵着马往里走。冷予瑾将啼莺带到了主将大帐,马交给了一旁的守卫,牵着啼莺走进了帐中。
“董将军,这是我徒儿,林七,也是来帮忙的。”冷予瑾为两人互相介绍,“这是朝廷派来阑州治瘟疫的主将,董明旭将军。”
“见过董将军。”啼莺上前做了一揖。
董将军哈哈笑了两声,说:“林大夫见外了。守关的士兵不知道神医收了徒弟,所以才拦下了你来汇报,还望你不要介意啊。”
“董将军麾下纪律严明,我十分敬佩,哪里会介意。”啼莺回道,接着从自己背上的包袱里拿出一件东西来,递给了董明旭,接着说,“这件面罩是一位长辈给我的,他还教了我制法,若是能给参与瘟疫救治的士兵和大夫们都配备上,一定大有助益。”
冷予瑾闻言看去,发现那是幽谷毒门特制的下半脸的面罩,在穿过毒烟林时佩戴以隔离毒烟侵袭。他出谷时虽然得了这个面罩,也闻得出其中的药材配方,但不知这特殊面罩的制法。当时他没有想到这件东西也能用于防范瘟疫传染,听啼莺说起才了悟。
董明旭戴上这个面罩,发现自己能够畅通地呼吸,并且没有吸入任何颗粒,呼吸间的药味也没有造成大太的不适。他见这件东西做得十分精妙,便问啼莺:“这样的东西,它的制法恐怕是一门一派的立命之物。你所说的这位前辈为了苍生如此慷慨,可否告知其姓名?让大家知道他这份功德。”
啼莺拱手道:“谢董将军好意。只是这位前辈不愿扬名,特意交代我不可透露。他说,只要瘟疫得退,这些都不算什么。”
董明旭感叹道:“天灾无情,人有情。”说罢,他又想起随冷予瑾而来的五位门徒和许多珍稀的药材物资,跟着问道,“这位前辈可就是之前给神医派了人和物资的那位?”
啼莺答道:“不是。不过他们门派相同。”
董明旭点头,又说:“那可否请你们取一个能纪念这两位前辈的字为这个面罩命名?”
啼莺听罢,看向了冷予瑾。冷予瑾已经听出来给啼莺面罩制法的人是幽谷昭了,心中对他的评价立刻拔高了许多。此时听董明旭提出要取名纪念,冷予瑾低头想了想。
“不如取名为悠吧。此字与两位前辈的门派有关联,而且字意为久远。希望此面具能给百姓带来平安久远。”冷予瑾说。
“好。那便如此命名。”董明旭应下,对啼莺说,“林大夫先稍事休息,待我找来据点里的工匠,再请你与他们说明如何制作这个悠面罩。”
冷予瑾接着说:“那我也去研究一下,改进面罩中所用药材,使之更适用于防范瘟疫。”
三人将事情说定之后,冷予瑾和啼莺便向董明旭告辞,返回了冷予瑾所住的帐篷。此刻两人独处,默默无言地看着对方。明明才几天不见,却都觉得分别了很久。
“师父,我好想你。”啼莺先开了口,拉着冷予瑾的手,问他,“你想不想我?”
“想。”冷予瑾回道。
这几天夜里睡觉时,他总觉得怀里空空的,十分不适应。空闲时也时不时会想啼莺现在在做什么,有没有好好吃饭,一个人待在幽谷里会不会无聊。谁知道这人竟然骑马跟了过来,这一路上也不知道有没有吃苦。
“你这一路上还顺利吗?没有遇到什么危险吧?”冷予瑾问他,“你不要瞒着我。”
啼莺突然有点不好意思地低下头,闷声说:“危险倒没有,但确实不太顺利。”
听他这么说,冷予瑾就紧张了起来,跟着问:“怎么了?”
“师父想不到吗?你们坐马车,我一人骑马,我却还晚到了这么久。”啼莺顿了顿,有点懊恼地说,“我竟不知道自己这么辨不清方向。”这一路上,他迷路了至少三次
冷予瑾忍不住笑了,他抽出手拍了拍啼莺的脑袋,回道:“没事。大概是你没有独自出行的经验,所以才会如此。下次我们外出,你来带路,锻炼锻炼就好了。”
“好。”啼莺应着,扑到冷予瑾怀里,抱着他,也跟着笑。
两人就在帐中这么贴着抱着,腻歪了好一会儿。
董明旭下令在据点中召集所有工匠,第二日就带着这些工匠来找啼莺。啼莺仔细地将面罩的制法教给了他们,又看着他们做出了第一批面罩,经过检验之后,这批面罩就能放入药物重复使用了。
冷予瑾花了一天时间改进了面罩中的药物配方,然后将配方交给了董明旭。董明旭将配方抄录分发给据点中的大夫和士兵,让他们一一配好放入面罩当中。最后制成的第一批悠面罩,首先分发给了近几日要去给病人送物资的人。
当据点内所有士兵和大夫都用上了悠面罩的时候,之前冷予瑾提出需要用来试验的熊也被董明旭派出的士兵给活捉了回来。他们用铁笼子关着这只熊,护送到了据点当中。董明旭得知了这个消息,连忙派人去请冷予瑾过来,又将熊运到了制药的地方。
啼莺到的当天和冷予瑾聊了很久,从他那里得知了他的想法和计划。他一向是心善的,便觉得对熊有些残忍,但想想防线内正在受苦的苍生,也明白此事必须为之。于是他研究了一下麻药,考虑多少分量能够让熊沉睡,希望到时候能尽量减轻熊的痛苦。
冷予瑾知道他的性子,所以今日本来不想让他跟着自己来见这只熊,免得他心里难过。但啼莺却觉得不该逃避,最终仍是跟了过来。
董明旭见他们过来了,连忙上前对冷予瑾说:“神医,他们用陷阱捉了这只熊,除了后脚有受伤,别的地方都完好,你看看可以用于试验吗?”
“没问题。”冷予瑾回道,“那几人都是与熊搏斗过,受过不同程度的伤。熊主要是以前肢和头嘴进行攻击,也就是他们与熊接触的部位应该就在头嘴和前肢,与后肢无关。”
董明旭听罢便放了心。
啼莺看着不远处笼子里趴着的熊,瞧着他无精打采的样子,心里有些不忍,便小声问道,“既然与后肢无关,可否让我给它受伤的地方上些药?”
冷予瑾眼神温柔地看着他,说道:“去吧。”
啼莺得了冷予瑾的许可,从附近的台面上找到几瓶伤药和帕子,抱在怀里往笼子那边走。
笼子里趴着熊因为受了伤,对外界坏境很是敏感。刚才有守卫在旁护送时,它就一直狂躁不安地撞着笼子。后来守卫走了,它才慢慢地安静了下来,如此趴着休息。现在见又有人靠近,它立时狂躁了起来,撑起身子就冲啼莺发出了怒吼。
啼莺被吓了一跳,站在原地不敢动弹。冷予瑾见状,立刻运起轻功,瞬间便落在了啼莺身边。他揽着啼莺的肩,仰头怒视着笼子里的熊。那熊本来暴躁得很,见了冷予瑾过来还想再吼,突然被他怒瞪,本能地就停住了。
董明旭看着眼前这奇怪的一幕。冷予瑾和熊对视许久,那熊竟然不敢动作,到后来甚至发出了极其可怜的呜咽之声,俯下身体做出了求饶的姿态,显然是怕极了冷予瑾。董明旭第一次见冷予瑾,的确觉得他生得凶相,倒是不知道他竟然连熊都能吓退。
冷予瑾见熊服软了,便对啼莺说:“你去吧。我盯着它,它不敢动作。”
啼莺心中情绪复杂,又是崇拜冷予瑾,又是觉得这熊可怜,又有点气愤为什么人和动物都不知道冷予瑾其实非常温柔。
不过这回啼莺抱着药物靠近笼子时,那只熊大概是被冷予瑾吓怕了,反而对着他发出了亲近的低吟。啼莺往熊受伤的后脚上抹药物时,这熊顶着冷予瑾肃穆的视线,觉得脚上刺疼也不敢动一分。
董明旭看到最后,忍不住低声感叹:“喝!不愧是神医。”
他身边的士兵们也纷纷点头,看向冷予瑾的眼神充满了崇拜。他们费了老劲才搞回来的熊,冷予瑾连手都不用出就能将它压制,这等本事根本就不是凡人,肯定有什么神通。
作者有话要说:
让师父好好装个比!嘿嘿嘿~
感谢仃零扔的1个地雷
第67章 第六十七章
这段时间啼莺除了帮着冷予瑾进行试验,负责悠面具的制作分发以外,一直在照顾这只用于试验的熊。到后来,这只熊也明白了自己的处境和局势,看见啼莺出现就表示出亲近之意来。冷予瑾见这只熊不再威胁啼莺,也就不去吓他了。
如何用熊来进行试验的具体过程不提,花费了近十日,冷予瑾真的从熊身上寻找到了治愈瘟疫的办法。还好需要的只是熊的唾液等分泌物,不需要伤及熊的性命,只是大范围使用需要捕获大量活熊来提取。
具体的医治办法便是用熊的分泌物兑上熬制过又晾凉的药渣,然后在病人手臂上划一道见血的伤,将混合起来的药物敷在伤口上,而药汁则服用入肚。每日如此两次,坚持到发热又退热之后,病人便不再咳嗽,再调养几日,便能痊愈。
董明旭将此法在自己据点负责的区域内先小范围地对情况紧急的病人施用,最后参与治疗的四十余人只有两人最终没能熬过,其余人皆奇迹般地恢复了健康。他赶紧将此法加急上报朝廷,又分发给其他据点和防线,并率先在自己的防线区域全面推广。
到了七月下旬,董明旭所在据点的情况已经稳定了下来,绝大多数病人已经熬过了发热,进入了恢复期。冷予瑾用将近两个月的时间,真的为沅国苍生带来了奇迹。据点里无论是平民还是士兵大夫,几乎将冷予瑾当做半个菩萨来看。
因为冷予瑾看起来不容易亲近,据点里的人都很克制地远远作揖或打招呼道谢,不敢贸然上去打扰他。但啼莺却不一样,他作为神医的徒弟,看起来面善又平和,据点的里人便纷纷与他搭话,给他送东西,让他将心意传达和转交给冷予瑾。
因为已经找到了治愈的办法,瘟疫不再凶险,冷予瑾便不再要求啼莺时刻跟在自己身边,也让他多多与据点里的人接触,帮人看个小病小痛的。这日啼莺从制药所回到他与冷予瑾所住的帐篷,一路上又被据点里的人轮番上来搭话送礼,最后抱着一堆杂七杂八地东西回去了。
冷予瑾见他进来,抱着一堆高到眼下的东西,连忙走过去将这堆东西接下,放在了一旁已经堆成小山的礼物堆上。放好了东西,他便拉过啼莺的手,帮他揉着手臂,问他:“累不累?下次别收了。”
啼莺笑了笑,说:“师父做了这么大一件事,他们想感谢的心情我能理解。”虽然东西都不贵重,就是一些吃食日用,现在堆在这里他们也用不了。但只要他替冷予瑾收下了,那些人心里就会舒坦一些。
“也就是看你面善好亲近,才总找着你。”冷予瑾想了想说,“我去跟董将军说一声,就以我的名义设立一个捐赠物品的地方。他们若是想感谢我,就将礼物捐出来,之后再分给其他受灾逃难的人。”
啼莺听了也觉得是个好办法,这些东西他们用不着,但却可以拿去帮助更多的人。于是他应道:“还是师父想得周到。”
冷予瑾给他揉完了手臂,又拉着他到床边坐下,然后去一旁的案几上拿起了一个信封,走过来交到啼莺手上。他说:“这是扶伤写来的信。虽然是写给我的,但我觉得也是写给你的。”
啼莺听到扶伤的名字,心里升起怀念的情绪。他低头看了一眼信封,上面的字迹比起两年前扶伤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