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我是房产大亨-第1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不知道该怎么安慰她了。
米虹默默哭了一会儿,终于抬起头来张着泪眼问,你非走不可吗?陆军看着她满脸泪花的样子也很心疼,但只能重重点点头。米虹不甘心地问你就不能把母亲接到北京吗?陆军轻声说道她老人家年龄大了,南方的水土和南方的人她都离不开了,只有我回去。米虹知道陆军已经做了决定,要改变这个决定是不可能的了。她就问那你准备什么时候走?陆军说慢则一周,快则这几天。米虹一听又开始哭了起来,陆军从抽屉里拿出几张纸巾递给她让她擦擦脸,米虹边接过纸边说那我跟你回去看老人家。陆军说公司留我们俩在这边守项目,我家里有事不得不离开岗位,要是你跟我一起走了,我们对不起杨锦,也对不起信任我们的顾总。
米虹听陆军这样说才不再提这话题了。好不容易把米虹劝住了,陆军提议道我想约一下高平、李永根、郑文雅,和大家道个别,你也来参加,米虹红着眼睛点头答应了。
陆军约大家第二天晚上在之前“七剑客”第一次聚会的聚福园碰面。听说陆军要走,李永根和郑文雅放下了手中移师深圳的工作,早早地就来到陆军约的聚福园,高平还专门去礼品店卖了两条好烟准备带给陆军带在路上抽,米虹买了件名牌衬衫准备送给陆军。
这顿饭吃得大家都有些伤感,陆军挨个挨个地敬酒,感谢每一位桌上的朋友给与他的帮助,轮到米虹时,米虹说我要和你喝三杯,陆军说今天我陪你们大家喝,喝多少杯都行。三杯喝完,陆军把高平拉过来对米虹说,高平是我好兄弟,米虹你也应该和他喝三杯,高平借着酒劲把他也将要离开的事给大家说了一声,几个人更是把这晚的酒当做离别酒来喝了,连平常意不怎么喝的李永根都放开了,大家都把离愁别绪化作了穿肠的酒。
这场痛饮后的第二天,陆军打电话给杨锦说他马上要回A省的事情,杨静诧异得不行,在理解陆军的决定的同时也很是不舍。陆军又电话顾云,但顾云一直不在办公室,陆军又问杨锦要了顾云家里的电话,晚上打过去顾云接听了后,倍感惋惜,但陆军家里这样的特殊情况也只有答应,顾云在电话里感谢陆军一直以来在海云房产的认真工作,并表示只要陆军愿意,他随时欢迎陆军回归团队。
顾云在接完陆军电话后,杨锦打电话进来说陆军这事,顾云说现在陆军家里遇到事情,陆军是好兄弟,你通知财务在他走之前给他多算一个季度的工资,并参照去年年终奖的平均水平,按他今年实际工作的月份进行补贴,他回去后遇到困难你随时告诉我,只要在我和公司能力范围内的事,我们都应该尽力去帮忙。杨锦说好,那我去办。
陆军的船票很快就到期,送陆军上船的那天,在海南的几个哥们儿都来送行,李永根、高平、米虹把他们买的礼物塞给陆军,陆军很是感动,临上船时,陆军趁米虹上来拥抱他时悄悄在她耳边说,高平是个好人,适合做男朋友甚至丈夫,你自己衡量,米虹点了点头表示听到了。船开动时,送行的几个人眼角都湿润了,陆军的眼睛也渐渐模糊,毕竟这个渐行渐远的海岛承载了他的奋斗与汗水,承载着他所关心和爱过的人。
第四十七章 天上掉馅儿饼
第四十七章 天上掉馅儿饼
第四十七章天上掉馅儿饼
高平给米虹的最后期限很快就到,到约定的见面时间时,高平到米虹的办公室找她,米虹出来拿了一个包给高平,里面装着两件东西,米虹告诉他回去自己打开包看,然后就回办公室了。高平急忙回家打开看,包里两件东西一件是一封信,一件是一根手织围巾。高平打开信看,信里写着她感谢他一直以来的对她的关爱,但她从来只当他是哥哥,她必须忠于她的感觉,她祝福他,并给他打了一张围巾,希望他在未来的日子里感受到她姐妹般的温暖。
看完这封信,高平内心有点小小的伤感,虽然他早猜到结局多半就是这样,但还是曾经那么真诚地心存侥幸。这伤感过后他又感到一种前所未有的释然,他终于能够以平和的心态来端详面前的这一方精致的浅灰色手织围巾了,他感受到了米虹织这围巾时融入的关切,心里涌起了一股暖流。
离开海口的那一天,高平没有通知任何人,他想默默地离去,船起锚离开岸边,他站在甲板倚着栏杆,看港口送行的人群和船上的人互相挥手致意,心里不禁想到还是陆军你这小子好,离开海口有我们这么多的人送,我呢,比你可凄凉多了。正在他有些自怜自艾时,码头人群中间出现了一袭紫衣,喊着他的名字向他挥手,他使劲眨了眨眼睛终于看清了那是米虹,他不知道她是怎么知道他今天离开的,但却能分明地听见她在反复地喊着“高平,保重!”,听到米虹的呼喊,他禁不住也向她挥手致意,眼眶湿了又湿,直到码头从他视野里渐渐模糊,最后消失。
陆军和高平走了,再加上李永根和郑文雅也去了深圳,海南市场一派颓势,“金蓝天下”也卖不动,米虹觉得继续呆在海口实在痛苦,正当她准备打报告去北京新公司的时候,杨锦一个电话要她尽快把手上的工作交接给公司指派的另一个新人,她必须马上收拾行装到北京新公司报到。而与米虹同时接到指令的还有在海南坚守的伍继中。
新公司“宏润实业”挂牌后,顾云把全公司的员工集合起来,进行了为期三天的内部整训,整训中他除了要求大家要加强学习保持斗志外,还特别强调员工之间要互信互爱,要团结一致,开拓新局面。这团结一致的要求主要就是给伍继中和汪小青打的预防针,因为他深知京城不比海口,皇城根下求生存谋发展,那更得精诚团结,惕厉自勉,容不得内耗自损三千。
整训刚完,建国就找了顾云一趟,说有新消息给他说说。建国说现在上面已经决定要大力探索企业改制和经济运行的新模式,他们正在找愿意配合改制探索的股份制企业,据说这拨企业可能会得到由相关部门指定的定向资金募集。宏润实业公司是新成立的公司,已经赶不上这一拨了,但可以去争取下一拨,在争取到之前他会找人帮忙斡旋,努力让宏润实业公司能参与这一改革中去。顾云直觉觉得这是一个绝佳的把企业做大的机遇,他请建国对这件事情一定要上心,需要他怎么做尽管发话。
建国很快就给他引见了一个分管的人,这人叫武胜利,听了顾云公司的情况后,就表态回去后尽量做工作,争取能在增补的名额或下一拨首选的名单中把宏润公司加进去。顾云按建国事前的交代花了大代价精心准备了一方老印给武胜利,武胜利一直推辞,建国看这样不行,就给顾云说这印他先保管,下来后他瞅机会以他的名义送出去,顾云觉得这样很稳妥,建国也可以绝对相信,就答应了。
好消息很快传来,建国通过武胜利接上了相关部门的线,在建国和武胜利的安排下,顾云见到了主事的人,并陈述了宏润实业的情况,并表达了愿意为股份制企业改革和经济改革探索做排头兵的意愿。对方对顾云在南方的工作经历很感兴趣,对顾云的表态更是满意,最后原则上同意愿意把这一情况带到讨论会上去。临走前武胜利希望顾云代表宏润实业给这一改革建言献策,顾云回去后整了个“万言书”呈上去,然后就是等待回音。
这次会面结束不到半个月,武胜利就叫顾云去他那儿,然后扔给顾云一个定向募集资金的指标,说本来这一拨是没有可能来考虑宏润实业公司的,但中途有一家公司申报资格和资料出了问题,那家公司只好退出,现在空出了一个名额,本来也有好多家公司在争,他大力举荐宏润实业,很艰难才争取到这个机会。武胜利问顾云愿不愿意来填这个空缺?顾云想都不想马上表态说愿意,并连连称谢,说您受累。武胜利对顾云的感激还算满意,就接着说,名额我是帮你们争取下来了,但只剩一周时间来准备相关资料,我担心你们能不能按时上交合格的资料?顾云立即表态说请您放心,我们加班加点地做,一定会按时弄出来。
武胜利接着说这是针对股份制公司定向募集资金的名额,他叮嘱顾云回去自己去搞定发起的官方研究机构,然后尽快弄好申报资料,尽快呈上去。顾云离开时,武胜利说小顾你上次的“万言书”不错,还有点理论水平。顾云口中谦虚,但心里挺美。
顾云从武胜利那儿出来就直奔建国那里,建国看了资料,兴奋对顾云说天上真的掉馅儿饼了,发起的官方机构我帮你找,资料的填写和准备你来搞定。两人分头行事,建国做通了几家官方研究机构的工作,顾云则安排人熬更守夜地弄出了需要上报的资料。
这一切停当后,在武胜利的特别关照下,相关流程走得特别顺畅,很快顾云他们就只需要一起讨论先期融多少资进宏润实业了。顾云考虑到宏润实业账上本来就有六千多万,再融资的话至少需要四千万以上,凑齐一个亿就能做些事情了,他于是提议填个五千万,结果招来伍继中、汪小青和建国的一致反对,反对的理由是既然有这么千载难逢的机会能募集到几乎可以忽略不计利息的资金,那怎么也得多融一些。最后还是汪小青提议的2个亿得到了几个人普遍的认同,顾云最后本着试试的心态忐忑不安地把2亿募集资金的报告递交上去,心里却直怀疑这样大胆的资金要求能不能得到有关方面的认同。
事情的发展完全出乎顾云的意料,这2个亿的募集指标非常顺利地批了下来,据武胜利说还有比宏润实业的指标额度更高的申报这次上面都批了的,顾云心里虽然有些小小的怅然若失,觉得自己还是申报少了,但能拿到这2个亿的指标已经足以让他们喜出望外了,也就不敢再奢求更多的福分了。
有了这2个亿,宏润实业的腰一下子就粗壮了很多,顾云他们几个人也就有了做很多事情的构想,顾云最后统一了大家的认识,先从老本行房地产开发做起,挣到钱再做其他。
第四十八章 兵分两路
第四十八章兵分两路
土地是房地产开发的核心,房地产开发其实本质就是如何取得和运用土地,让其价值最大化的过程,好的地块和资金之间有着天然的吸引力,宏润实业有了近4个亿的资金,自然需要寻找好的地块,好的地块资源持有方也在寻找地块的归宿。在和几家土地持有方谈过后,顾云在心里对意向地块进行了初步筛选,然后召集伍继中、汪小青、杨锦、米虹开会商量拿地的事情。
顾云说城市规划的相关资料你们都看过吧,我已经和三个方向的“地主”接触过,有望京科技园区、朝阳门外的商业集中区、西北方向名校片区,我都觉得不错,但我们手头的钱只有那么多,你们说怎么弄?
汪小青倾向于先在商业中心区开发,商业中心区靠近市中心,周边地段价值已经有牢实的基础,将来做出好的商业地产项目,升值会事半功倍;伍继中则倾向于先在当下还没起来的望京地区拿地,他觉得那将是这个城市一个核心蓝筹地区,现在与其占用大量资金做实际开发,不如拿到升值空间大的区域集中资金多拿优质地块赌未来升值空间,杨锦说他觉得两位老总说得都有道理,但他认为名校区域的未来升值空间也很大,可否在兼顾两位老总的意见基础上同时考虑在名校区域先下手拿些地块。米虹在做会议记录,听他们三个人就有了三种不同意见,偷偷地觉得好笑,却不敢笑出声来。
顾云听完大家的意见后,起身走到会议室的黑板前拿起粉笔在黑板上画起来,他在朝阳商业区和望京新区、名校区之间划了几条线连接起来,黑板上三个板块形成了一个横躺着的“T”字。顾云把粉笔重重地顿在“T”字的横躺这的一横上面,这一横连接着朝阳商业区和望京地区,顾云说,我们资金虽然上亿,但仍然有限,要把有限的资金用到刀刃上,小青和继中说得都对,杨锦分析也不错,但据我所知,名校区自身的规划仍存在较大变数,所以我觉得应该先中重点争夺二三环之间朝阳商业区的地块进行实际开发,同时以较低价格抢占望京地区的土地,前者帮助我们公司树立标杆开发项目,在获取实际的销售利益的同时帮助公司树立品牌,后者可以帮助公司进行优质的土地储备,为公司持续开发和发展奠定基础。至于名校片区,等她自身的规划定型了后还是可以考虑拿地的。
顾云分析完后汪小青他们几个都觉得说到了点子上,杨锦觉得还是老大想得更深更远一些。顾云看大家都没什么意见,就开始安排具体任务,他让汪小青全面负责朝阳商业区的地块购置和项目的拓展,伍继中全面负责在望京地区进行土地分析、购置,乃至开发。杨锦配合汪小青工作,米虹配合伍继中工作。任务分配既定,几个人都没什么意见,大家于是开始分头工作。
汪小青的动作非常迅猛,很快就谈妥了二环外面积不算太大的一块地,但也足够修个二十万平方米以上的商业中心了。汪小青在给顾云汇报时建议在这一地块上修建一个商业综合体,即汇集集中商业、品质公寓、高档酒店为一体的建筑群;这样一来商业、公寓、酒店三种产品形态之间可以相得益彰,互相提升品质,也可以让这一项目一炮而红。顾云觉得汪小青的思路很好,就表示将全力支持汪小青这样去做。汪小青和顾云在这个问题上达成了共识后,又共同商量定下了这个项目的案名为“新世纪中心”。
在汪小青的工作顺利开展的时候,伍继中在望京的寻地过程中却遇到些阻碍,因为这个片区是被规划为科技园区和地区级商业文化服务中心的,大片的优质地块理所当然地就被划给科技企业使用。而伍继中看上的地块中绝大多数就属于这些规划用地,当地相关部门管事的人是伍继中儿时玩伴的好朋友,也不忽悠伍继中,就给他讲纯粹为房地产开发储备地来拿地恐怕拿不到什么理想的地块,最好是能结合科技项目立项,以配套商业文化服务中心的模式来运作难度会小很多。伍继中回去给顾云一商量,顾云正忙着帮汪小青协调国土部门的事情,就觉得这事情有些费神,他给伍继中说这事要按你朋友的朋友的说法去找科技类项目来立项或合作,也不是不可能,但实在就是有些折腾,但关键是即便折腾了也不能肯定就能拿到理想的地块。
伍继中见顾云有些打退堂鼓的意思就有些急了,他给顾云分析他对这个片区未来的升值空间十分看好,他说他按顾云的要求去细读了一下城市总规,在规划中明确两次点到名字的就有望京,说明这地方真还有大的潜力,他表示再困难他也愿意去做,折腾就折腾他和米虹就是了,也不会折腾到其他人。顾云见伍继中坚持,也就答应伍继中按他自己的想法去弄,需要他支持他会尽全力。伍继中见顾云同意他的意见,就马上说这件事需要你帮忙找找经济部门的关系,请他们给我们推荐些可以合作的企业或者优质的项目。顾云说我给华行长打个电话,请他出面协调一下。
华新接到顾云电话后马上联系,因为他平常接触科技企业老总多,很快就找到了愿意一起合作的企业特峰科技,伍继中把跟特峰科技的老总余励说宏润这边拿地有路子,资金也不缺,但需要技术项目为名目,事成之后一定重谢。这余励是个有远见的人,做事也很爽快,说那点钱对我们公司意义不大,我希望这个项目我们一起来做,土地我们一起来拿,我们共同成立一个项目公司,哪怕特峰科技只当小股份东,也是大家一起在做事,感觉会好很多。
伍继中虽然直觉觉得这样可行,但不敢贸然答应余励,就回去请示顾云,顾云问他意见,说我不是说了这事你全权负责吗?伍继中说行得通,但就是得新成立项目公司,顾云说那是小事,但新公司我们必须控股。
得到余励的认可后,伍继中和余励鼓捣起了一家项目公司“步信高新科技”,然后余励把过去特峰的新技术项目装了进去,有了这些东西垫底,伍继中一口气拿下了300多亩地,在上报资料中是这样安排土地用途的:建设一座具有国际先进水准的新技术孵化基地,同时配套中型商业文化服务中心。
这块地拿下后,伍继中和余励在地面上修了一些简易厂房,立了一幢简易办公楼,然后就开始静静地等土地升值。
第四十九章 低价收进黄金地
第四十九章低价收进黄金地
汪小青找的二环外的地在朝阳门外临近三环外的地方,这是汪小青一个哥们儿的叔叔的关系,当初顾云派汪小青做先遣队先到北京新建公司,汪小青有些排斥,因为他对北京不熟。汪小青初到京城,即便顾云一早就给华新、建国等哥们儿打了招呼,要他们关照汪小青,但汪小青很清楚到了这地界,不逐一拜码头是不行的,汪小青争取到顾云特许从财务拿20万给他作为接待费自由支配,不够还可以问顾云要。这样一来,交际便不再是个苦差了,汪小青自然也乐得广交朋友。京城地面讲究的就是个份儿,汪小青有顾云不够就加的话撑着,出去结交朋友时出手大方,豪气十足,时时展示着宏润的实力;身边的朋友很快就多了起来。
有一次一个哥们儿叫汪小青和包含孟学富在内的几个好朋友到一个老字号聚餐,席间喝到兴致处,那哥们儿说起汪小青还没有女朋友,在座的都觉得很是惊讶,汪小青也喝得有些高,就开玩笑说哥几个别光顾着惊奇,给兄弟我介绍一个才是正事,众人于是起哄道老孟身边不是有很多素质特高的姐们儿么?孟学富拿起一个小啤酒杯开玩笑道只要汪总用这个杯子和我单独喝三大杯,这件事就包在我身上。汪小青真的就一口气跟孟学富喝了三杯,后来一群人去唱歌,汪小青跟孟学富轮流去卫生间吐,吐完又接着喝。这恶梦般的酒局后,汪小青成了孟学富的铁哥们儿,当汪小青无意中提起想在东二环外拿地修商业中心,正在找门路时,孟学富也就无所保留,说这事儿你早说啊,我叔叔能帮得上忙。
当孟学富把汪小青带到他叔叔家时,汪小青才发现这孟学富的家族还真是世家,孟家叔叔听了汪小青的陈述后没表态,只叫汪小青回去准备一些资料,后头通过孟学富拿给他就行了。汪小青不知道这孟家叔叔的来头,出门时问孟学富道你叔叔是?孟学富说具体你别问,想要朝阳门外那片儿的地就把他老人家逗高兴了,我给你说他老人家就喜欢收集点儿字画儿,尤其是米芾的字,你自己体会吧。
当时汪小青觉得这事儿大,从孟家叔叔家出来直奔顾云办公室,顾云听了这话头后觉得这是个好机会,就让汪小青安排人准备相关资料,同时满世界搜名人字画,也让建国帮忙打听这孟家叔叔的来头。建国没多久就回话了,说顾云如果你说的这个人的名字是对的,那你就找他办,应该八九不离十,如果找了这个人还搞不定,我再来帮你找人办。
不到一周,汪小青准备好了资料,顾云也从一个香港朋友那儿买下了一幅古春江图、一幅米芾的字,把这些东西和资料一起备好,亲自和汪小青登门拜访孟家叔叔,孟学富自然陪同。孟家叔叔看了资料依然没有表态,看到春江图时脸上有微许惊讶,当看到米芾的字时则明显是被震动了,他手把条幅仔细端详,口中啧啧,频频点头。当汪小青说把书画送给老人家时,孟家叔叔断然拒绝,说我也就这瘾,看看就满足了,顾云、汪小青见这情势也不敢把字画强留下,只得收起来带走,临走时,孟家叔叔写了一张字条给孟学富,让孟学富出门后交给汪小青,让汪小青去找找字条里的人。
出得门来,孟学富把字条打开,几个人发现是一个人的电话号码,汪小青按字条上的号码去找人,结果异乎寻常地顺利,他们如愿地以相当低的价格以协议出让的方式拿到了这块二三环之间的黄金地块,剩下的就是按之前顾云和汪小青商量好的做市中心高端商业综合体,顾云他们想要好好感谢相关经办人和孟学富,孟学富说感谢就不要了,要不大家成立个项目公司,大家入股,我们自己再去找人来帮我们做股东。顾云知道他们的这种想法后,觉得这样最稳妥,也便于操作,便让汪小青马上答应下来。
新项目公司成立后,项目的建设进度很快,在顾云他们宏润加快建设的同时,东二三环这片儿都在动,顾云他们的商业综合体“新世纪中心”旁边几乎是同时在修建几个商业中心,新世纪中心这座建筑正在陷入高端商业中心的群落森林中,变成这座森林中的一棵参天大树。
时间过得很快,到元旦节时,李永根和郑文雅到北京来旅行结婚,杨锦和米虹为他们俩口子接风洗尘,正好顾云在和杨锦说事情时听说了这件事,他一高兴就主动要求出席一下这场聚会,还叫米虹帮他准备了一份礼物给李永根他们。席间,顾云问起李永根他们在深圳发展怎么样?李永根回答说我和文雅在郊区拿了块地,针对新兴的白领阶层来建品质公寓,郊区的地便宜,土地成本低,我们可以把更多的钱用到建设小区综合配套上和后续服务上去,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