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代嫁皇后-第2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那又如何?”傅徇不知睿王葫芦里卖的什么药。
睿王缓缓道:“此女名叫孙徽柔,在臣弟府中生活了半年,后来臣弟让她扮成无忧阁的风尘女子,成功潜入了宁国公府,她在宁国公府一面替我打探消息,一面慢慢展露出她出色的手艺,终于成功引起了宁国公的注意,宁国公开始调查她,被他查出了徽柔和已故的孙大师之间的关系。”
听到这里,傅徇明白了个大概,他撑着下巴道:“所以宁国公开始利用他为他做一些见不得人的事情?”
“没错。”睿王道,“之前只是让她做一些印钞的模板或是其他人的印章之类的,这些都算不上大罪,前天徽柔突然传信与我,说宁国公要她做一个要命的东西。”
“什么东西?”傅徇问道。
“虎符。”睿王轻轻吐出两个字,抬头看向傅徇的神色。
傅徇脸色瞬间阴沉下来,浮上愤恨之色,良久,他冷笑一声,“母后这是终于等不了了吗?”
睿王道:“宁国公只让她做,却没说原因,臣弟想,大概是母后觉得皇兄已经不能为她所用,所以要起兵造反了。”
“京城禁军和离京城最近的西郊大营调兵的虎符,一半在他们将领手中,一半在朕这里,宁国公哪里来的模板能复刻?”傅徇问。
“虎符几代传下来,太后那里必然早留了拓片,徽柔手艺高,做出来的东西往往十分逼真,到时候若是宁国公拿着虚假的虎符去调兵,西郊大营的将军和禁军统领未必会看出端倪。”
“很好。”傅徇冷笑一声,“朕正愁找不到他们的把柄,如此一来,倒是正好,不如将计就计,圆她们一个梦吧。”
之后,傅徇和睿王一直在御书房谈了两个多时辰,睿王才从宫里离开。突厥的战报在第三天抵达傅徇手中,战报上写,突厥的军队由突厥世子带领,已经向边境城池进驻了五十里,并与边防驻军展开了第一次交锋。
傅徇接到战报后迅速下令要派人前去增援,他在朝堂上坚定道,此战是他登基后的第一战,只许胜不许败,于是命独孤修为大将军,睿亲王为督军,率西郊五十万大军前往边境百集城击退敌军。独孤修和睿王领旨之后,立刻点兵,一天之后大军浩浩荡荡朝百集去了。
独孤修与他父亲不同,他自小习武,又熟读兵法,傅徇曾几次夸过他的用兵才能,睿王更是理智聪慧,他们二人再加上五十万大军,此战的战况沈之秋不怎么担忧,他担忧的是另外一件事,傅徇为了打赢这场战争,几乎将京城附近的所有军队都派出去了,若是有人趁虚而入,怕是不好。
傅徇抚平沈之秋皱起的眉头,道:“伤才刚刚好,又开始操心了,太医说了,你身子还虚得很,不可劳累。”
沈之秋依旧皱着眉,“我还是担心,永寿宫太安静了,我总觉得不妥。”
傅徇之前和睿王商议出来的计划有些风险,他不想让沈之秋担心,于是没有告诉他详细的计划,只是说:“一切都在掌握之中,你放心好了。”
说罢,金福躬身进来回禀,说是赵云臣有事求见傅徇,傅徇听后直叹气摇头,命金福将人赶走不见。沈之秋不免疑惑道:“赵大人找你或许有重要的事,为何不见。”
傅徇颇为无奈:“这几天他天天来见我,我也以为是有要事,可他只是向我申请上百集去做军师,何等荒唐,我放着身经百战的军师不用,派他一个肩不能扛手不能提的御史大夫去前线做军师,他不要命我还可惜了一个大臣呢。”
“赵大人为何突然要自荐去做军师?”沈之秋也很不解。
“瞧他那着急样子,倒像是担心谁的安危,我瞧着这次的队伍中,他也只与独孤修相熟些,不过这也只是我的猜想罢了,他们之前一言不合就在朝堂上吵起来,不像是关系好的样子。”傅徇说罢,对沈之秋笑道,“别去管他,你终于能下地了,不如我陪你去外面走走,甘泉宫翻修后,小花园什么样我一直没空去瞧瞧呢,听说韫玉公子打理的极好?”
沈之秋有些不好意思道:“就是种了些花,算不上打理。”
说罢傅徇扶他起床下了榻,沉香立即拿来披风为他穿上,两人携手出门,去甘泉宫的小梅园赏花散步去了,沉香命小莲准备了热茶和点心,放在小梅园的角亭里面。梅园的梅花还没到开花的季节,只有光秃秃的树枝纵横交错着,蔷薇和三色堇倒是开的极好,春天早已过了,也没见怎么凋零。
傅徇牵着沈之秋的手,两人漫步于花架下,夕阳西下,余晖在他们身上投下金灿灿的光影。
永寿宫里,周太后坐在窗前,看着窗外的斜阳,面色凝重,边旗站在她身旁随着她的目光看去,两人谁都没有说话,长久的沉默后,周太后开口道:“外头传来消息了吗?准备的怎么样了?”
边旗忙道:“已经准备妥当了。”说罢略有些担忧又道,“太后,此事一旦开始,便再没有回头的余地了,到时候若是……长公主也会受到牵连。而且,我们如今没有合适的人选能担大任。”
周太后眯起眼睛,眼底射出阴冷的光,她冷道:“周家是没有合适的孩子,皇帝不是还有个儿子吗。皇帝如今这样忤逆,还是因为哀家当初养他的时候太晚了,如今他儿子年纪还小,从小养大,自然亲密一些。”
边旗不再多话,她已经明白了周太后的意思,她如今策划的这件事,就是为了逼皇上退位让贤,将皇位交给才两岁多的大皇子,大皇子还这么小,自然是太后代为理政,从小控制在手里,等他长大,也没有能力再与太后抗衡。
此计好是好,但是万一失败,便是万劫不复,边旗心里仍有些担心,可是太后上回被傅徇气了个半死,已然等不了了,她是一个不允许别人忤逆她的人,想到这里,边旗轻叹一声,无论太后做什么决定,她只能追随在她左右,她收起劝说的话,转而道:“长公主那里传话进来,问什么时候行动。”
“不急。”周太后道,“等大军到了前线再行动,届时我们将禁军掌握在手中,再加上宁国公手里的督京卫,大军都在前线,哀家倒要看看,谁还能来帮他。”
作者有话说:
我越来越短小了这可如何是好! 不要怀疑,赵大人和独孤将军是一对儿……还没发现自己心意的……CP 周末快乐,明天写老傅反杀,我最不会写这样的情节了,头秃,可能会卡文,如果卡文,申请休息一天。
第39章 反击
独孤修和睿王率五十万大军日夜赶路,终于在二十天后抵达了百集,有了这强有力的增援,百集原本的驻军顿时觉得有了底气,士气大增。为了更加鼓舞军心,傅徇决定出宫到普陀寺祭天祈福。
因为时值战事,傅徇不欲铺张,一切从简,便只带了两千禁军护驾前往普陀寺。普陀寺位于距离京城五十公里的普陀山顶峰,是北吴皇家出资修建的一座皇家寺庙,平日大多是官宦人家或是京中贵族在此上香祈福,此次傅徇要去,寺庙提前几天就清了场,确保皇上祭天的时候,没有闲杂人等打扰闹事。
得知傅徇只打算带两千禁军出城,沈之秋心中的不安越发明显,他早膳都来不及吃,听闻傅徇下了朝,忙赶去承光殿见他。傅徇下了朝正在用早膳,见沈之秋匆匆赶来,便知他没有吃饭,招呼他坐下一起吃。沈之秋心事重重坐下,说道:“我吃不下,我不放心。”
傅徇替他舀了一碗鸽子汤,宽慰道:“去的也不远,只走到普陀寺,别担心。”
“你便是体谅现在是战时,想一切从简,那也该多带些人。”沈之秋又道。
傅徇笑道:“带那么多人做什么,我又不是去打仗,你放宽心,最多五日,我便回来了,嗯?”傅徇说着捏捏沈之秋的脸,用实际行动安抚他不安的心。
沈之秋虽然还是不太放心,但是傅徇说的也有道理,他想或许是自己太过杞人忧天,遂强迫自己安下心来,心想太后再怎么大胆也不会起兵造反吧。
两人一起吃了一顿早饭,傅徇便收拾着出宫了,沈之秋一言不发地回甘泉宫,在回去的路上又细细想了这段时间以来傅徇的举动,突然福至心灵,心道傅徇该不会是在进行什么计划,准备趁此机会将太后党羽一网打尽?
他在御花园猛地停下脚步,回身去望向宫门的方向,心里懊悔不已,刚刚应该极力要求和他一起去的。他双手紧紧交握着,心里担忧更甚,不管有什么计划,只盼傅徇能平安回来。
傅徇前脚刚走,宁国公府就接到了周太后的密函,宁国公将密函看完后放在烛台上烧掉,让人叫来孙徽柔。孙徽柔一副国公府丫鬟的打扮,但是周身的气质又比丫鬟要清雅一些,她恭敬站在宁国公书房里,手上拿着一个木制盒子。
“可是完成了?”宁国公看着那个木制盒子问道。
孙徽柔答道:“已经完成了,请国公爷鉴定。”说罢上前一步,将盒子递给宁国公。
宁国公接过盒子,缓缓打开来,只见盒子里面的黄色绸布上安安静静躺着半块虎符,宁国公将虎符拿出来放在灯光下细细看了很久,脸上露出激动不已的表情,他笑道:“真是好手艺啊,做的简直和真的一模一样,一模一样!”
孙徽柔微微垂首,谦虚道:“国公爷谬赞了,奴婢手艺其实不及爷爷十分之一,只学到了皮毛,若能助国公爷一臂之力,也算徽柔报答了国公爷的救命之恩。”
“好!有了此物定然所向披靡!”宁国公道,“若此事成了,定记你大功一件!”
孙徽柔面露高兴之色,忙行了个礼,“奴婢多谢国公爷。”说罢见宁国公一心都在虎符上面,便道,“若是国公爷没有别的吩咐,奴婢就先退下了。”
“去吧。”宁国公点点头命她下去了,孙徽柔刚走出门,宁国公唤了一声“来人”,书房里立刻闪身进来四个劲装的侍卫,宁国公沉声吩咐道:“将她关押起来,没我的命令,谁都不许见。”
“是。”四个侍卫领命去了。
宁国公拿着虎符,眼底的光在灯火下,变得阴狠而又野心勃勃。他们宁国公世代为武将,在北吴成立之初,南征北战,立下汗马功劳,起初手里的兵权远远不止于此,曾一度坐到了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位置。先帝在时,因忌惮他们手里的兵权,便开始打压制衡,前前后后以各种理由撤走了宁国公手中大半的兵权,如今只剩下督京卫和京郊两座城镇的驻军还在他们手中,兵权不如从前,在朝堂上的地位便不如从前,这种落差是他们不能接受的。如今新皇登基已经快四年了,对他们的态度依旧冷淡,宁国公不禁开始担忧起自己的未来,若是再过一两年,傅徇的皇位坐稳之后,再来打压他们,那他们可真是一点好处都捞不到了。
倒不如趁现在,亲手将自己从前的风光挣回来,反正背后靠着周太后的权力,一个女人又能嚣张几时,等此事成了,再将她一脚踢开就是。
宁国公打的如意算盘在他看来万无一失,这次傅徇祭天祈福便是最好的时机,普陀寺那种荒芜的山上,等自己携带大军前往,还不是如瓮中捉鳖一样容易。
得知傅徇已在普陀寺安置下来,宁国公便开始着手准备了,他连夜召集了自己掌管的督京卫集合待命,又亲自带着虎符前往禁军和西郊大营,说傅徇在普陀寺遇到了危险,特派人回来命自己带兵前去救驾。
禁军统领跟着傅徇去了普陀寺,剩下的副统领本来就和宁国公的外戚沾了点亲故,见宁国公亲自前来,又拿着虎符,毫不犹豫就信了,连符都没有验,便迅速召集了剩下的禁军听命于宁国公。
西郊大营的军队大部分已经随睿王去了前线,如今只剩下不到一半,宁国公要调走三万,徐将军不如禁军副统领那般好糊弄,就算是宁国公亲自来,他也走了标准的流程,拿出自己手里的一半虎符,与宁国公手里的校验,验过之后,发现并无不妥,宁国公还执有皇上的手谕,这才信了他的话,立刻调遣三万将士,交归宁国公使用。
西郊大营的将士加上督京卫再加上禁军,一共足足凑了五万大军,连夜出城,赶往普陀山,此次造反,宁国公亲自上阵指挥,他的儿子做先锋,直击普陀寺。
或许是傅徇听到了风声,大军到达普陀山脚下的时候,就有一队禁军在此设下了埋伏,宁国公没有料到这一层,但是他仗着人多,硬生生闯出了埋伏圈,之后,他命军队分为两组,一组急攻,一组缓缓跟进,虽然普陀山的地形易守难攻,但是傅徇只带了两千人,根本没有还手之力。
急攻的那组很快扫清了沿途的阻碍,一直打到普陀寺的头天门,寺庙里的武僧在山门口摆阵迎接,面对着浩浩荡荡的军队,无异于以卵击石。
宁国公的儿子袁朗带着急攻的队伍在山门口喊门,他大叫:“普陀寺众僧挟持陛下,有造反嫌疑,臣特来救驾,众将士务必保证陛下安危,对阻扰者,格杀勿论!”
“是!”众将士大呼!
傅徇在寺庙里听到这一声对话,止不住冷笑,造反就造反,还打着勤王的旗号,真是脸大。听着外面的打杀声音越来越近,普陀寺众僧又急又气,急的是人少恐抵御不了进攻,气的是他们凭空污蔑普陀寺的名声。
住持站在傅徇身边,凝神听着外面的动静,捻起手中的佛珠,对傅徇拜一拜,缓缓道:“陛下,老衲觉得时机到了。”
傅徇放下手中的茶盏,安静听了一会,外头的声音确实已经杀到三天门来了,傅徇于是点点头,“可以收网了。”
住持回一个礼,冲站在门口的一个长老示意,长老立刻推门出去,不多时,普陀寺众僧房屋舍,后山丛林中,一齐涌出无数个身穿盔甲的将士,他们速度之快,吓得那些不知情的僧人呆若木鸡,一时不知道自己身处在何方。
很快,外面原本单一的攻打声变成了交战的厮杀声,傅徇隐藏在普陀寺的将士数量并不多,只有一万人,但是各个都是精锐,很快就将宁国公的先锋队打得节节败退。
袁朗不知道傅徇竟然留了这么一手,当下就吓个半死,但手底下一点没有放松,甚至比此前进攻的更加凶猛。傅徇既然设了埋伏,那就说明他必然知道了他们的计划,此事已经开始,断然没有回头的余地,只能破釜沉舟,背水一战了。
袁朗另派人下山通知他的父亲宁国公,要他派第二队迅速上山增援。宁国公得知这个消息,也是十分震惊,他没想到傅徇竟然是特意做了个局引他往里钻,想到这里,他气极了,下令剩下的将士迅速上山增援。就算傅徇有埋伏那又能怎样,一个普陀寺能藏的了多少人,他五万大军齐上阵,不信攻不下来。
可是他们后续的部队还没走到山门,身后便传来了马蹄声和呼喊声,一群黑压压的骑兵迅速朝他们冲来,带起的尘土飞扬,漫天灰尘中宁国公甚至看不清他们到底来了多少人,只认出了冲在最前面的将领是睿王。
他心里猛地一沉,便知道完了,他们此时身处半山腰,退无可退,只能迎面接上睿王骑兵的攻打,步兵打骑兵,本就实力悬殊,更何况睿王带来的骑兵还是精锐部队。
原来他竟然没有去百集,原来从一开始就是一个圈套!
宁国公被睿王斩下马的时候,才后知后觉地想清楚这一点。
“宁国公企图谋反,在场所有将士,不知情者立即放下兵器,本王暂且饶你们一命,执迷不悟者,杀无赦!”睿王振臂高呼。
宁国公带来的将士有的终于明白过来自己在助纣为虐,有的在这种混乱的情况下根本搞不清楚谁对谁错,他们只知道要想保住自己的小命,此时停手是最好的选择,于是纷纷放下武器,宁国公这边一下子军心涣散,彻底没了抵抗之力。
周太后坐在永寿宫假寐静等消息,手里数着一串佛珠,突然,佛珠串线毫无缘由地断了,紫檀木的佛珠七零八落掉落在地上,崩的到处都是。周太后心里一惊,倏地睁开眼,坐起身来。
边旗正巧推门进来,整个人前所未有的慌张,周太后见状更是不安,忙站起身问道:“情况如何?”
边旗噗通一声跪下,哭道:“败了。”
周太后浑身失力,跌坐在椅子上,手里剩下几颗佛珠也应声而落,一颗砸在她的鞋子上,转了两圈,才咕噜噜滚下去。她只觉得天旋地转,脑袋里似乎有无数人在吵闹呐喊,吵得她无法安宁,她瘫软在椅子上,用力撑着头,面如死灰,这次是一点颜色也看不到了。
第40章 选择
宁国公造反一事在京城引起轩然大波,袁朗在普陀寺当场便被斩杀,宁国公及其党羽被生擒,押送回京,关在天牢里,平日和宁国公来往密切的朝臣也或多或少受到了牵连,或是被抓,或是被调查。独孤丞相趁着时机在朝堂上参了宁国公一本,将他平日暗中调查出来的东西全都汇报给了傅徇,其他人见状,纷纷上前告状。经大理寺调查整理,宁国公府共有罪证六十八条,其中最大的是意图谋反,最小的是强占他人土地。
傅徇雷霆大怒,亲自审理宁国公谋反一案,最后宁国公被削去爵位,判腰斩,宁国公府男丁流放番州,永世不得回京;女眷没为宫婢,世代不可摆脱奴籍。谋反案中其他的同谋亦被削去官职,判了斩立决,工部尚书周渊虽然没有直接参与谋反一事,但因为他和宁国公平日来往密切,也被傅徇摘了乌纱帽,丢进了大牢里。
长公主傅蕴从皇室除名,贬为庶人,和驸马爷袁弘轩一起被赶出了京城,任他们自生自灭。
至此,周太后所有的势力全都被斩断,傅徇没有问周太后的罪,因为在这场谋反案中,她并没有出面,世人并不知是她在背后指使的。但是傅徇对周太后亲族的处置,无疑比问罪她更令她绝望,傅蕴被赶出京的时候,七公主傅冉尚且哭着在承光殿门口求情,永寿宫的大门却一直紧闭着,恍若丝毫不在意。
傅冉哭的累昏了过去,傅徇着人将她送回储秀宫,他在书桌前写着对宁国公一干人等的处置圣旨,沈之秋站在一旁替他磨墨,全程一言不发,傅徇写完一行字,抬头看他,见他表情还没有松动,不由得有点懊悔,便放下笔,哄道:“我都安全回来了,你就别再恼我了。”
沈之秋依旧沉默地研磨,傅徇一把抓住他的手,凑到他跟前,赔笑道:“韫玉?秋秋?”
沈之秋听着他奇奇怪怪的称呼,皱眉道:“陛下自重。”
“终于肯说话了?”傅徇将他的手握在手里轻轻揉捏,笑道,“那天我刚从普陀寺回来的时候,你冲上来就一把抱住了我,都顾不上旁边还有人,怎么现在倒开始生气了。”
沈之秋看他一眼,“这么危险的事,你为什么不提前告诉我一声,你知道我在宫里接到消息的时候,有多着急吗?”
“我就是怕你担心才没告诉你的。”傅徇将沈之秋拉过来抱在怀里,让他坐在自己腿上,双手环住他的腰,低语道,“我是想解决完一切再告诉你的,没想到还是让你担心了,不过看你为我这么着急,我很欢喜。”
沈之秋被傅徇抱在怀里,丝毫动弹不得,他和傅徇近在咫尺,傅徇说话时,嘴还若有似无地碰着沈之秋的鼻子,沈之秋心里软的一塌糊涂,此时再大的脾气也尽消了。他刚刚不说话只是依旧后怕,这样危险的计划,万一哪里出了纰漏,后果将不堪设想,但是傅徇一切平安,他就什么都不怕了。他难得的主动靠近傅徇,与他脖颈相交,低下头喃喃道:“一切终于都结束了。”
傅徇将沈之秋往上托了托,捧着他的脸,额头与他互抵,含情脉脉看着他,“进宫时你与我的交易,现在算是完成了,韫玉,谢谢你一路陪着我。”
沈之秋想起那个交易,心里有些好笑,当初还真是年少轻狂,怎么敢大言不惭地跟皇上做交易,便有心逗傅徇,“交易既然已经达成了,陛下该许臣出宫了。”
傅徇正色道:“这是自然,朕一言九鼎。”
沈之秋微微一愣,环抱着傅徇的手就松了下来,傅徇看着他微妙的表情变化,忍不住笑了,他掐一把沈之秋的腰身,笑道:“等这些尾事处理完,我带你出宫去玩,马上又要到除夕了,今年我们在宫外过年好吗?”
此出宫非彼出宫,沈之秋反应过来又被戏弄了,转头就在傅徇的脖子上咬了一口,他下嘴轻,傅徇“嘶”着倒吸了一口凉气,倒不是疼的,而是痒的。之前忙于各种事务,他已经很久没有和沈之秋亲热了,此时被沈之秋一撩拨,整个人都火热起来。他抱着沈之秋,将他用力按在怀里,使坏地向上一顶,沈之秋就感觉到了他的变化,意识到自己点了火,沈之秋下意识就要逃,但是傅徇已经扯开了他的衣领。初冬的季节,沈之秋的肌肤裸露在外,也没有感觉到冷,很快被傅徇的亲吻覆上。亲吻之下,沈之秋也动了情,他挣扎着道:“去……内室。”
现在还是白天,他们就在承光殿的小书房里,万一金福或者雪竹进来回禀什么事,一定撞个正着。傅徇却仿若未闻,他一手托着沈之秋的后脑勺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