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重活-第11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许辉在接到这个电报之后的心情无比焦急和不安。因为吴政委地关系,他们需要尽快赶回去,好让吴政委接受治疗。但这却又让许辉无可奈何,他是一个军人。服从命令听指挥已经成为他生活中的一种惯性了。
其实,谁都知道,吴政委这一睡。已经是不可能再醒过来了。尽快赶回国去。也只不过是想让吴政委的尸体能够得到尽快的安顿而已。
许辉尽管不太情愿,但还是下达了这个命令。让潜艇在此海域附近寻找一个适合地栖身之所,坐沉海床,只保留被动声纳静默等候着。
。。。
又经过了一天的等候,史密斯已经有些不耐烦了。按说,以“阿库拉”的速度,不可能要用那么长的时间来行驶,两三天地时间,早已经足够让“阿库拉”跑到东海去了。中国海岸线那么长,其中的海军军事基地更是不计其数,难道就真必须要选择经过黄海,由大连港登陆上去?
先知先觉的史密斯从来都对自己地智商很自信,做事也很稳重沉着,他已经开始觉得,这可能是中国地一个阴谋,但究竟是怎么样,史密斯却又说不上来,总觉得这中间有不妥地地方。
就在史密斯思考着这中间的可能性地时候,巡洋舰上的通讯部门给他“报告舰长!我们截获一封密码电报,根据电报特征分析,该电报应当为中国舰艇所发出,内容未知,但根据发射电报的方位判断,发射这封电报的地点应该在东太平洋东海公海海域。距离我们大概有两百海里左右。”
“能不能判断发报舰艇至中国领海的大约距离。”史密斯听后非常担心,根据卫星信号显示,在那个海域,没有发现有中国水面舰艇活动的迹象。那么唯一能够解释的,就是在那个位置,有一艘中国潜艇。史密斯想不明白,这艘潜艇此时此刻到这么一个位置活动,究竟是为了什么?最重要的是,这艘潜艇是怎么能够躲过声纳列阵的监视,到了那个位置。按说,中国柴油潜艇的发动机工作起来声响特别大,不可能躲得过去才是啊。难道这就是中国一直标榜着的,中国自己研发的核潜艇?而按照常理,潜艇的出动隐秘性非常强。那么在这个时候,他为什么不惜暴露自己的隐秘地点,对外发了一封电报呢?对于这些,史密斯百思不得其解。
“报告舰长!对方所在地点大约距中国领海有一百海里左右。”一会之后,通讯部门回话道。
安静下来之后,史密斯开始思考起这中间的原委来,因为他的目标就是潜艇,所以他对“发现潜艇”这个说法非常敏感,很关注。
一会之后,史密斯的思路逐渐清晰了起来。对于美国海军,他从来都是那么地自信,美国海军曾经说过,只要中国制造的潜艇一发动,远在夏威夷的舰艇声纳员都能够非常清楚地监听到它的动静。那么,现在突然冒出一艘发射带有中国
码电报的潜艇,还在别人都无知觉地情况下行驶到了根据经验判断,这根本就不可能。因此,史密斯觉得,那应该不是一艘中国制的潜艇,而且还是具有较尖端隐蔽技术的潜艇。不是中国的潜艇,拥有尖端隐蔽技术,却在使用带有中国特征的密码电报,那么,这个可能性就只有一个。那艘潜艇,就是“阿库拉”。
想着,史密斯立刻拿起海图计算了起来。很快,他便发现。如果经过两三天时间的高速潜航,“阿库拉”刚好会出现在那个方位。但是,很快史密斯又有了个疑问,假如对方是“阿库拉”。为什么会选择没有到达安全海域范围的地方发射密码电报来暴露自己?而不是选择直接冲进中国领海进入海军基地去交任务呢?
因为这个问题,一向做事沉稳的史密斯没有贸然行动,而是详细地分析着这其中的关系。但就在他分析地同时,一直观察着中国海军军事演习情况的值班军官进来报告道:“报告舰长!我们发现中国海军正进行军事演习的舰艇编队中。有两艘导弹驱逐舰正在进行单独编队,似乎有脱离演习现场的迹象!”
“嗯?”听到这个消息史密斯觉得有点奇怪了,这种情况显然不是很合理。正在进行编队对抗演习地中国海军。为什么会突然抽出两艘导弹驱逐舰单独编队。准备撤出演戏现场。这其中,一定有什么原因驱使他们这么做。
就在史密斯揣摩着这件事的时候。通讯官又跑进来报告道:“报告舰长!我们刚刚又截获了一份中国舰船发出的电报,内容未知,电报发出的地点,与上一封电报相同。我们分析,有一艘中国舰艇滞留在了那个位置。根据卫星显示,那个位置没有中国水面舰艇!对此,我们分析,这应该是一艘中国潜艇发出地电报。”
通讯官说完之后,史密斯恍然大悟地对站在他一旁的大副下达了命令:“马上命令联合编队所有舰艇!最高航速,向南太平洋东海方向前进!”说完,史密斯点了点通讯官拿来的地图上由通讯部门侦测出的发电报地中国舰艇具体方位。
史密斯一旁的大副根据他的命令对全部地舰艇下达了命令,下达完后,大副一脸疑惑地看向史密斯,似乎不明白他为什么要下达这么一个命令。
史密斯轻蔑地瞥了一眼大副说道:“你知不知道,中国有一本书,叫做《孙子兵法》。里面讲述地,是中国古代战争时候地计谋运用。如果能够将这些计谋运用纯熟,那么在战场上,你就可以做到以少胜多,或者是毫无损伤地获胜!我告诉你,中国人,现在就是在跟我们玩计谋!”说着,他挺得意地停顿了一下:“我想想看,这些中国人跟我们玩的这套计谋叫什么来着。”史密斯说着摸了摸鼻子,皱眉思考了一会,突然猛拍大腿说道:“对!《孙子兵法》中有一套计谋叫三十六计,现在他们用地,应该是一条叫做‘声东击西’的计谋。”
大副听得莫名其妙,一脸茫然地望着史密斯。
史密斯得意地笑了笑:“看来你还是经验少,《孙子兵法》是西点军校的必修课,目的就是要研究中国人的谋略。现在他们之所以在黄海海域摆出了这么一副军事演习的架势出来,其目的就是为了将我们拖在黄海海域附近。因为他们知道,有我们和日本的八八舰队,中国潜艇水兵凭着简单的学习和训练了几天,根本不可能将‘阿库拉’平安地从我们眼皮底下开进中国领海去。所以,他们把我们吸引在这,目的就是为了让‘阿库拉’绕过我们,从东海悄悄地进入中国领海范围。可惜的是,套用一句中国古代人说的话,叫‘人算不如天算’,他们没有想到,苏联的‘阿库拉’当然是好东西,却已经年久失修,缺乏保养,再加上想要操作这样一艘先进的核潜艇,不是简单地训练几天就能够实现的。根据现在的情况分析,那艘‘阿库拉’现在大概就坏在东海公海海域。你知道,中国海军为什么只抽出两艘导弹驱逐舰来吗?为的就是想继续迷惑我们,好让那两艘导弹驱逐舰前往东海去接应‘阿库拉’。现在你告诉我,现在这种情况。我们现在应该怎么做?”
大副恍然大悟地说道:“对!我们一定要赶在中国的导弹驱逐舰到达那个区域之前,解决掉‘阿库拉’地问题!”说完之后,大副不由敬佩地说道:“舰长!还是您对中国人更了解啊!看来这次任务完成之后,我也该去找本《孙子兵法》来研究下,看看这帮中国人到底还有些什么计谋。”接着,大副又颇为轻蔑地说道:“看来,中国人只会用一些小聪明,仔细的分析,还是能够从一些蛛丝马迹上发现他们的漏洞。不过。舰长阁下,我很想知道,您现在的这种做法,用他们中国人《孙子兵法》中的计策来表述。您这应该是什么计谋?”
史密斯颇为得意地说道:“这就叫‘请君入瓮’,这个意思就是说用敌人的圈套来对付敌人自己!”史密斯并不知道,他洋洋得意的这个计谋,并没有收录在三十六计中。虽然有点类似于“将计就计”,但确实不过是一个中国人常用的成语罢了。
“嗯!‘请君入瓮’,您又给我上了一课!”大副竖起大拇指,对史密斯称赞道。
。。。
随着美日联合舰艇编队紧跟着中国两艘导弹驱逐舰编队之后。高速驶离了黄海海域,朝着东海海域狂奔而去,两艘中国的两艘导弹
编队很快进入了史密斯地视线当中。
“贝尔纳普”级巡洋舰上。史密斯得意地在舰长室享受着咖啡。他非常清楚。中国水面舰艇目前的技术水平,还不足以在速度上与美日联合舰艇编队的速度相提并论。
果然。没一会,情报官进来报告道:“报告舰长!随着我们舰队的异动,中国导弹驱逐舰正在以他们地最高航速向东海海域驶去,大约三十分钟之后,我们的编队就可以赶上并超过它们!预计,我们将比中国导弹驱逐舰提前一个小时到达预定海域。”
史密斯听后满意地点了点头:“嗯!足够了!有一个小时的时间,干什么都行了。我想,等到中国导弹驱逐舰到达的时候,我们已经在返航途中了!”
。。。
经过这么一天时间异常焦急地等待,许辉终于等来了海军司令部发来的电报。看到电报后,许辉终于感到了一丝安慰,他果断地下达了命令:“各单位注意!前方障碍已经清除,根据海军司令部的命令,我们这就回家!全速前进,驶往大连港锚地!”
这个命令几乎让全艇的官兵们都欢呼了起来,确实,“回家”这个词,对于他们来说,是多么地动听和悦耳啊。
“阿库拉”缓缓地挪动着修长地身躯,宛如一条水下的旗鱼,欢快地游向了回家的路上。
。。。
为了“阿库拉”地顺利归来,中国海军司令部地参谋们可谓是绞尽脑汁,他们清楚,毕竟这次地潜艇贸易,无法得到苏联和中国政府的公开承认。但是,这对加强中国海军军力而言,无疑是非常关键和必要地,如何保证“阿库拉”和艇上官兵的安全,成了他们的一块心病。
为了解决“阿库拉”遇到的困难,中国海军司令部经中央军委的批准,制定了这个调虎离山的计划,显然,现在这个计划奏效了,相信现在“阿库拉”地回家了。
。。。
经过六七个小时的高速航行,美日联合舰艇编队终于抢在了中国导弹驱逐舰的前头赶到了预定海域。
就在他们准备采取行动的时候,不远处的水面一阵翻腾,一艘潜艇缓缓地浮出了水面。这个情况让美日联合舰艇编队的所有官兵们都感到意外,紧接着,他们看到潜艇顶部的舱盖打了开来,几个穿着中国海军制服的水兵走出了潜艇,正挥着手跟他们打着招呼。
史密斯听到情报官的报告之后,几步抢到了舷窗前,他要看看,这到底是怎么回事。映入史密斯眼帘的,赫然是一艘中国夏级弹道导弹核潜艇。
史密斯现在真的完全糊涂了,他真想不明白,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就在这个时候,又一名情报官送来了一封电报,电报是由美国五角大楼直接发过来的。
打开电报一看,史密斯才知道,就在一个多小时前,“阿库拉”已经顺利地停泊在了中国海军渤海舰队大连港的锚地。电报中,史密斯受到了上级的严厉的质问,要求史密斯尽快提交报告,解释这次行动失败的原因。
史密斯看完电报后,眼前忽然一片黑暗,他突然觉得罗伯特艇长也许会比他更幸运一些。
。。。
“阿库拉”在许辉的指挥下,缓缓地驶入了大连港的海军潜艇锚地。随着舱盖的打开,亮的军乐,瞬间传入了许辉和所有潜艇官兵的耳中。这个时候,许辉下达了这次任务的最后一个命令:“全部都有,整理着装,列队出艇!”
码头上,陈兆军和渤海舰队的主要领导正焦急地等待着水兵们的离艇,就在不久前,许辉通过电台,已经通报了这几天潜艇上发生的各种事情,包括吴政委牺牲的情况。
当许辉带着潜艇官兵们列队下艇的时候,岸上所有的军人都严肃地举起了右手,向英雄们致以最高的敬意。医护人员第一时间将许辉和艇上所有人员都送上了救护车,他们必须马上接受辐射检查和治疗。潜艇检修人员迅速进入潜艇。
陈兆军这个时候也颇为激动,其实他很想进到“阿库拉”里去看一下,可惜的是,由于潜艇动力舱出现的故障,导致艇内辐射剂量严重超标,在检修工作完成之前,这艘潜艇上不可能再出现检修人员之外的人了。
许辉和艇上其他人员乘坐着救护车很快离开了码头,但是,码头上其他的人都没有动,他们在等待着,等待着检修人员打开动力舱,将烈士吴盛林的遗体抬出来。大家都期待着能够向烈士致以最高的敬意。
经过检查,检修人员,在不久后,打开了潜艇动力舱,泄露的管道经过吴盛林的处理,已经不再泄露。
当覆盖着八一军旗的烈士遗体被缓缓地抬上潜艇时,海军军乐团奏响了哀乐。“脱帽!”随着值班军官一声令下,现场所有的军人们整齐划一地摘下了军帽。“默哀!”值班军官的声音震撼着所有人的心弦,大家默默地低下了头,为我们解放军的烈士,中国海军的英雄,沉痛地哀悼着。
陈兆军颇为感慨,他没有想到,中国军人为了让中国的国防现代化和海军的发展,竟然能毫不犹豫地献出自己宝贵的生命。他们永远都是最可爱的人!
正文 第一百九十章 吴凤瑶
更新时间:2008…11…2 23:38:55 本章字数:10858
兆军刚开始对于整苏联的核潜艇完全是心血来潮,他到,国家竟然会为此而付出那么多,“阿库拉”对国家的重要性竟然会引来他国那么强烈的阻截,导致中国军人为此而献出了宝贵的生命。虽然陈兆军对海军不是很了解,但他毕竟是在部队长大的孩子,对于军人的这个奉献精神,还是很敬佩的。他相信,这个事情,恐怕早就捅到陈伟雄那里去了,要是处理不好,老爷子指不定会拿他怎么样呢。
不过,事已至此,陈兆军也没有办法了。他现在能做的,就是尽量去帮助这帮冒着生命危险把潜艇开回来的官兵们,特别是对于献出了生命的吴盛林,陈兆军认为自己很有必要去做些什么。
陈兆军脑子里并没有什么系统的计划,他只想着,到医院去挨个地看一看从苏联回来的潜艇水兵们,表达一下自己心意。不过,一个意外的情况打乱了他的行程。海军司令部一名军官来邀请他到海军司令部观看烈士吴盛林牺牲前所拍摄的一段录像。
。。。
对于这次事故和吴盛林的牺牲,海军司令部的军官们看过录像后,颇有微词,不少参谋们纷纷议论着,在他们看来,海军已经按照苏联方面的要求,将潜艇维护检修费用都交给了陈兆军,可是现在的情况是,潜艇不过是进行了简单的维护,甚至防核服都没有按照规定要求进行装备。这么看来。这笔维护费用中的很大一部分,没能用在这艘“阿库拉”潜艇上。
参谋们地这些议论很快传到了司令员的耳朵里,司令员想了很久,然后下令,任何人不许再议论这个事情,按照海军司令员的说法,陈兆军不是军人,他能够为了海军的建设出这么大的力,作出这么多的贡献。就这个功劳而言,给予他任何奖励都已经不为过了。他是一个商人,趋利是在所难免的。所以,我们不能够再苛求别人什么。不过。随后司令员让参谋请陈兆军来看一下录像,他只想让陈兆军了解一下,“阿库拉”发生事故时的情况。他觉得,这有必要让陈兆军知道。
。。。
在小会议室里。海军海舰队司令以及一些参谋亲自陪着陈兆军再次观看这个由潜艇监视器保留下来的录像。整个过程,陈兆军都是在兴致勃勃地观看着,录像带都不是能够很清楚地反应每个角落地详细情况,但是根据人物对话和可以拍摄到的表情。可以想象出当时紧张精彩的情况。当录像播放至“阿库拉”遭遇“洛杉矶”那个片段的时候,陈兆军激动了起来。
“看来我当初把米哈依尔硬留在艇上还是对地!”陈兆军兴奋地说道。录像很清楚地反应出了米哈依尔的表现,观看这个录像的每一个人都清楚地知道。没有米哈依尔。这艘潜艇是回不来的。
坐陈兆军一旁地海军渤海舰队司令员听后说道:“对。小陈!这个事情上我们要感谢你,按照一般的惯例。他一个苏联人,是不合适再等上我们中国海军的舰艇的。正是因为你地坚持,‘阿库拉’和我们的海军官兵们,才能够顺利的回来。”
录像继续在播放着,当看到潜艇因为张铁诚地惊慌失措和无组织无纪律导致潜艇受到二次攻击地时候,陈兆军非常地气愤,他清楚一个军人应该有气节,像张铁诚这样胆小怕事,绝对不会是一个好军人,他不知道海军一般对这样地情况是如何处理,但是他明白,如果这样的事放在陆军身上,在战争时期,若有人发生这样情况地话,很有可能会被当场执行战场纪律。想当年,朝鲜战场上,邱少云这样一个反政战士,为了不暴露目标,任凭烈火烧焦身体也一动不动,直至壮烈牺牲。可是张铁诚因为胆小怕事,差一点就断送了“阿库拉”和全艇官兵。
“司令员伯伯!这个张铁诚实在太可恶了,你们怎么处理他?”陈兆军实在忍不住问了一句。
“对于这个人,你放心,虽然现在他还在医院里,可是,等着他的,将是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军事法院的惩罚。对于这样的人,我们是不会放过他的。他必须为他做出的这一切,付出代价!”渤海舰队司令员狠狠地说着,可以想象此时此刻,如果张铁诚在他面前,说不定会马上变成一具尸体被抬出会议室。这是一个有血性的军人。
录像渐渐地播放到了发生核泄漏的情节,当从录像中传来米哈依尔大声叫骂的时候,陈兆军有点糊涂了,他问道:“这个防核服是不是必要装备?”
司令员没有说话,边上的一个参谋为陈兆军解释着:“是这样的,如果核潜艇上不装备防核服,那么核设施出现了故障,将无法检修。后果,就可想而知了。所以,装备防核服是必须的。”
陈兆军听后勃然大怒,直接大骂起来:“***西罗诺夫这个混蛋!必备装备都不给我装上!太可恶了!”
一边听着的人,谁都没有说话,大家不知道该说些什么,这个情况让陈兆军不由地愣了一下,他忽然反应过来,或许在大家的印象里,关于必备装备的问题,并不像他想象得那么简单。这毕竟牵涉到了钱的事。
“司令员伯伯,你放心,我想一会您把这个录像带给我复制一份,我会去找西罗诺夫要个说法,帮你们把维护费用给追回来。”陈兆军也不知道该怎么解释这个事了,毕竟当时处理这个事情高度机密,款项如何交接,只有陈兆军和西罗诺夫清楚。
海舰队司令感慨地叹了一口气,对于陈兆军的情况。他也略有
在他看来,怎么说陈兆军都算是根正苗红,况且也不人,他不该,也没有道理在这件事情上做出什么不合适的:“小陈,这件事还是算了!苏联的确是穷啊,西罗诺夫的日子的确也不好过,他能做到这一步已经不容易了。”
陈兆军当然不干。在他看来,且不说钱多少,但这是一个公平交易,你情我愿的事。西罗诺夫承诺的,就应该为自己办到,打了这么长时间的交道,自己就从来没有在西罗诺夫身上做过什么手脚。西罗诺夫这么做,实在是不合适。
舰队司令没有再拒绝陈兆军的要求,交代一旁坐着地参谋说道:“一会把录像带中这个部分的内容复制一份交给小陈。”
陈兆军没再说什么,他知道现在说这些已经是多余的了。需要的,不过是以后地行动。
录像继续播放着,很快便播放到了吴盛林坐在动力舱钢铁地板上虚弱地与艇上的其他官兵们对话的场景。
现场的人。包括舰队司令在内。他们都已经不知道观看了多少次这个录像了。但每次看到这,都会为其中地一幕幕对话而感动。陈兆军第一次看到这个场景。眼眶也禁不住湿润了。
对于吴盛林的这个人,在陈兆军的印象中,用后世的话来说,应该算得上是一个很婆婆妈妈地人了,陈兆军对他的感觉不是很好。而现在,陈兆军才知道吴盛林的伟大,就跟那些潜艇上地官兵那样,陈兆军也同样为自己曾经地误解思想感到内疚,强烈地愧疚心,使得陈兆军心里很难受,很想为这个烈士做点力所能及的事。可是,人都已经死了,再做什么恐怕都没什么用了。直到吴盛林临死前地最后一句话,才让陈兆军想到该如何去做。
“司令员伯伯!我想能不能让我一起到吴盛林家里面去看一下,看看能做点什么?”最后,陈兆军泛红着双眼问旁边的司令道。
“可以,这个没有问题,我安排。我想这两天,我安排一个参谋跟你一起到吴盛林烈士的家里,将抚恤金和烈士的遗物,送交到烈士的家属手中。”司令员心里面颇为赞许,在他看来,这不愧是部队的孩子,还是有觉悟的。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