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异案铭录-第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异案铭录》作者:木异

文案

人家都是一进家门,一个娇滴滴的小媳妇问:夫君,是先用膳还是先沐浴? 
他可好,一进家门,一个英武男人横在门口:走走先吃点食儿然后上炕! 

韩琅是个好县尉,仪表堂堂,正气凛然,就是经常撞鬼。
本来日子过得还可以,可惜没多久就被一个叫贺一九的流氓缠上了。
这流氓还不是一般的人物,当过天师卖过假药,混过丐帮抢过地盘,满嘴诨话不说,还天天对他百般调笑,烦不胜烦。
直到某天韩琅忽然发现,这流氓好像看上自己了……

一个学艺不精非要去当县尉的真天师,和一个只会坑蒙拐骗的假天师,破破案,撞撞鬼,搅搅基的故事。

1、1v1,HE。贺一九x韩琅,阮平x竹贞,小心不要站错~

2、慢热,受自带鸵鸟心态,攻追了很久。

3、灵异悬疑为主,非恐怖向,有萌妖怪登场。

4、时代架空,考据无能。部分故事参考过《酉阳杂俎》

内容标签:三教九流 欢喜冤家 强强 种田文

搜索关键字:主角:韩琅,贺一九 ┃ 配角:竹贞,阮平 


    第1章 樗蒲1
    
    韩琅才刚上任没几天,就破了一桩谋杀案,还查封了一个经营樗蒲的地下赌庄。
    樗蒲又叫五木,是一种类似双陆的棋盘游戏,在前朝大为盛行,连皇帝都爱不释手。俗话说上有所好下必效之,满朝文武争相沉迷起这种游戏,严重的甚至无暇恤民理事,废寝忘食。民间更是开起无数赌庄,里头人头攒动,乌烟瘴气,哄笑和哀叫此起彼伏。有些人甚至天一亮就进去豪赌,不到输光钱财,永远不会出来。
    可以说,樗蒲成风,就是前朝灭亡的开端。
    当朝律法早已下令:赌一钱以上财物者,杖一百;私设赌庄,杖毙。于是大街小巷的赌博之风才渐渐消隐下去。韩琅抓到的这几人倒是学聪明了不少,地方设在一个隐蔽的仓房里,赌客故意打扮得朴素,深夜入内,根本不会引人觉察。
    那天一早,韩琅照例在街上巡逻。他是个刚上任不久的县尉,官职不大,巡逻这种杂役还是得亲力亲为。这会儿还是辰时,天光微明,早市也才刚摆好摊子。路上行人不多,但远远看见这个步履稳健的年轻县尉时,大多数人都笑着地招了招手。
    “哟,韩家小哥,这么早啊!”
    “什么小哥,该叫韩大人了——韩大人,我给你留了把芹菜!你看这水嫩水嫩的,晚上记得来拿!”
    韩琅有点不好意思,搔了搔后脑勺道:“诸位街坊,不是说了别叫‘大人’么,听着怪别扭的。”
    “哎,什么话!你出息了,街坊邻居的也跟着沾光不是?”一个卖包子的大娘在他背上拍了一把,就势往他怀里塞了两个裹好油纸的包子,“拿着,你赵大娘的包子,吃了够你跑十里地!”
    韩琅本想推拒的,但赵大娘早有准备,还没等他开口就麻利撤回了自己摊位。正巧来了别的客人,她一面招呼一面侧头对韩琅喊道:“别跟俺们客气!”
    韩琅只好笑着道了声谢,拨开油纸咬了一口包子:“呵!真香!”
    话音刚落,又被对门的刘叔塞了一把炒栗子,不远处裁缝铺的李婶也冲他招手,让他下午有空去取刚做好的衣服。他和李婶客套了几句,就听见旁边传来一声悠长的吆喝:“糖豆甜糕——针头线脑——绢花脂粉——小孩儿玩意儿嘞——”
    接着,一人背着货箱朝他们走来,他手里提着特制的小鼓,边走边敲得咚咚作响。这人一来,路上的行人纷纷侧头,有些甚至开始低头议论。韩琅也望过去,一听这声音,他就知道是谁了。
    林孝生,这条街出了名的走货郎。
    按理说,走货郎这种最平凡不过的行业,不应当有什么名气可言。但林孝生是个例外,主要原因是他长得实在特别了些:一张琼玉般的俊颜,眉眼如画,身材颀长,风度翩翩。背着货箱站在这市井街巷里,倒像个走错了地方的执绔子弟。
    他的生意一贯好得惊人,手中那“惊闺”鼓一敲,十里内的姑娘都趋之若鹜。他话不多,气质儒雅,许多人都猜他是不是个落魄的读书人。尤其是附近的姑娘们,年轻的可能还有些害羞,已婚的少妇就不再收敛,没事就抓一大把糖果,或者挑几朵好看的绢花,然后趁机递个秋波。不管林孝生搭不搭理,她们都一副心满意足的模样。
    所以,街上的男人普遍不喜欢他。
    除了韩琅。
    “早啊!”韩琅和他打了个招呼。他们两个现在是邻居,林孝生搬过来有半年多了,两人年纪相仿,韩琅又是个自来熟,就跟他混成了朋友。
    这会儿,林孝生已经走近了,表情淡然地冲韩琅点了点头。旁边的刘叔见状嗤之以鼻,小声对韩琅道:“这小白脸就知道讨女人喜欢,男人长那样,哪儿成得了大气?”
    年近四十的李婶也笑了笑,她这年纪,对漂亮后生已经不感兴趣,反而更在乎一些家长里短的闲事。于是她意味深长地打量了韩琅一眼,道:“还是韩大人这样的,长得就一表人才,人也出息。”
    刘叔赞同地点了点头。韩琅的确长得不差,身材颇高,体格匀称,一看就是个标准的练家子。他跟林孝生不同,肤色略深,剑眉薄唇,很有男人的干练和英气。李婶说完,若有所思地望了他一阵,忽然嘀咕道:“对了,韩大人怎么还没有婚娶的打算?再拖下去可不好啊……”
    韩琅一听这话锋不对——李婶估计又想拉着自己说媒了,忙找借口说自己还有事要忙,该告辞了。刚抬腿走出几步,正巧和那货郎擦身而过,不知道是不是错觉,他觉得那人冲自己笑了一下。
    啧,又看他笑话呢。
    他也没当回事,随口道:“你后头放的那俩风车歪了。”
    林孝生“喔”了一声,由韩琅帮他扶正,道了声谢就走了。
    韩琅继续巡逻,一路走下去,四处都有人冲他打招呼,有些还想拉着他话家常。也没办法,韩琅爹娘去得早,从小吃百家饭长大的。他父亲也是个县尉,九品芝麻官,帮县里人做了不少好事。施恩图报是人之传统,何况韩琅一个人孤苦伶仃的也可怜,周围街坊邻居想着能帮一把就帮一把,十多年过去了,真把韩琅拉扯大了。
    被众人围着,弄得韩琅有些尴尬,只好说自己在执行公务,被县令知道了肯定挨罚。街坊们听后都是不以为意的样子,这县尉可是他们看着长大的,耽搁这么一会儿,至于么。
    “怎么,吃了公家饭,就忘了自家人啦?”有人乐道,“大家伙儿还不是巴结巴结你,省得那些个衙役成天耀武扬威地欺负人,现在有你罩着,咱们可都轻松了!”
    韩琅知道他是在开玩笑。这时又有人接了一句:“就是!最近催租税的都不敢打人喽!”
    这一句引出不少附和。韩琅嘴上应着,心想那可不是自己的功劳。前不久刚出了件惨案:城东有人死在一个小池塘里,但不是淹死的,腹部一个硕大的刀伤,伤口一看就和衙役的佩刀吻合。本县县令是个胆小怕事的老头,明面上早把事推到强盗身上去了,不过暗地里觉得不大放心,就嘱咐手下查清此案。
    于是众衙役都规矩了不少,生怕怀疑到自己头上。韩琅查了一天都没有结果,现在正是一筹莫展的时候。想到这里,他意识到现在真不能耽搁时间了,巡视完街道,最好再去案发现场看看。于是他匆匆和街坊们道了别,一边琢磨案情一边加紧步伐。这案子要再拖下去,估计都得成悬案了。
    到了中午,天渐渐阴沉起来,没多久就飘起了小雨。春雨绵绵,天变得比翻书还快。等韩琅到了地方,四周光线已经昏黑得犹如傍晚一般。他嘟囔了一句“烦人”,先找了一处遮棚躲避,想着等雨过去再说。
    雨水浇湿了碎石铺就的路面,顺着纵横交错缝隙缓缓流淌,蔓延至韩琅的鞋跟。他把脚往后退了半步,下意识地顺着路面向前望去,忽然觉得有一道阴冷的视线从暗处掠了过来,正不动声色地打量着自己。
    韩琅从小习武,当即觉得寒毛直立,心中升起一种说不清道不明的感觉。那视线就晃了那么一瞬,很短暂,又很锋利,像一把寒光凛凛的匕首擦着他的脖颈滑过。他不禁抬起右手摸了摸自己后颈,就在这一刻,他的余光瞥到远处的墙角有一个人影,是个非常模糊的形状,仿佛一团浑浊的烟雾。
    他不禁愣住了,无端觉得那人有话要对自己说。
    “何事?”他开口问道。话音刚落,那模糊的轮廓忽然清晰起来,分明就是一个穿鸦青色衣衫的男子,尖嘴猴腮,眼小且窄,有些唯唯诺诺的样子。他背上背着个孩子,似乎一两岁的年纪,已经睡熟了。
    因为衣服颜色和雨幕太接近了,自己一时看花了眼也是可能的。想到这里,韩琅索性向前走了几步。离那人还有一丈之遥时,对方终于抬头望他。不知是不是光线问题,他总觉得那人的瞳孔特别小,好似一双眼只有眼白一般。
    那孩子也是,虽然睡熟了。但脸色和裸露在外的皮肤都有些发青,总觉得病怏怏的。
    韩琅迟疑了片刻,心中有了一种不祥的预感。这时那人伸出了一只手,示意韩琅接住什么东西。韩琅又问了一遍:“你怎么了?”对方还是不答,手腕动了动,像在催促。
    韩琅最后还是接了,感觉一个木块似的东西坠进了自己手心,凉嗖嗖的。
    “这是什么?”
    他还没来得及看,就听见后面有人喊自己名字。一回头,原来是卖包子的赵大娘正举着一把伞急匆匆走来:“哎,韩大人啊!你怎么站这儿淋雨呢!也不带把伞。”
    话音刚落,一把伞就撑在了自己头上。韩琅忙把伞柄接过来,这才发现自己袖子已经淋得透湿,再一低头,水就顺着额角往下流,差点迷了眼睛。
    “哎哟,这是站了多久了?赶紧擦擦。”赵大娘不知道从哪儿掏出来一块手绢,踮着脚尖,就要往他脸上抹。韩琅神色略窘,口中说“没事没事”,就接过来随便糊弄了几下。
    面前的赵大娘还在絮絮叨叨的,说韩琅都二十多岁了还这么稀里糊涂的,从小就这德行,孩子没了爹娘,就是可怜。说着说着就把自己说感伤了,弄得韩琅只好不知所措地站在那儿。过了一会儿,赵大娘突然像想起什么似的猛一激灵,拽着韩琅的袖子就道:“这里……这里该不会是前几日死人的那个地方吧?”
    韩琅如梦方醒。还真的是,旁边就是那个池塘,尸首就是那里头发现的,腹部挨了一刀,脸泡得面目不清,早就没得救了。这时他突然想起旁边还有一个男人,可再侧身望过去时,那个青衫男子已经消失得无影无踪了。
    动作也太快了点,不会是……那种东西吧?
    说来有些丢人,韩琅这个县尉,不怕血淋淋的尸首,偏偏就是是怕鬼。别人或许是对未知事物的恐惧,但韩琅不是,他从十岁起就看得见那些不清不楚的东西,它们也总喜欢往他身边凑。没事就看见一个半透明的影子挂在房梁上,或者早上起来身边有双鲜红的绣鞋,这些事情一开始只会带来恐惧,后来变成烦躁,再后来又成了厌恶。
    他父亲是某位天师的旁系传人,但没做那行,转而当了县尉。这方面的事情父亲教了他不少,可他依旧充满反感,自欺欺人,只想假装自己什么都看不见,安安心心当个普通人。
    现在也是,他虽然有了鬼怪方面的联想,但依旧还是往“人”的方向考虑。说不定那人只是走得太快,自己没注意而已。赵大娘叫了他几声都没听见,干脆在他胳膊上掐了一把道:“怎么了?不会是受凉了吧……还是撞邪了?不行不行,这地方不能久留。”
    说着就拽着韩琅往外走,韩琅心里有事,两条腿完全是下意识地跟上赵大娘的步子。雨已经很大了,到处都灰蒙蒙的,他一时也看不见那人往什么地方走的。只觉得周围都一片阴沉,唯独剩下哗啦啦的雨幕,像一道昏沉的屏障,把他和他身边的世界隔开了。
    赵大娘还在絮絮叨叨地说着话,无非就是数落他不懂得照顾自己。他觉得心里有些暖意,舒适又熨帖,所以忘了问赵大娘刚才有没有看到什么青衫男子。
    赵大娘是出来买菜的,手里还提着东西,韩琅干脆把人送回家,还顺手借了把伞。刚出门就遇见两家人吵架,他又停下来调解了半天。反正他这九品县尉就是管这些琐事的,自己又是个热心肠,等事情办完,天都黑了。
    案子还没顾得上查呢。
    现在出去有些晚了,本来想拜访那附近的住户问问情况,可这时间去终究不太好。正犹豫着,手自然而然地擦过腰间革囊,突然一线灵光闪过,那人不是给自己一个东西,他放哪儿去了?
    翻开革囊一看,还真在里面。是个雕成银杏形状的木块,很小,一面涂黑,一面涂白。他借着亮光细细翻看,发现黑色那面雕着一头牛的形状,白的那面,则是一只雉鸡。
    本朝虽已禁赌,但韩琅照样认识这东西。这竟然是一枚樗蒲的骰子!
    作者有话要说:  林孝生和韩琅不是西皮,不是西皮,不是西皮!重要的话说三遍!
    
    第2章 樗蒲2
    
    再次前往案发现场时,已经是第二天上午了。
    韩琅握着那骰子思索了一整夜,隐隐觉得青衣人拿这东西给自己,一定是有所暗示。会是什么?他没有头绪。而且青衣人有可能是……那种东西,自己拿着这玩意儿,恐怕不太安全。
    他想一会儿,转身去翻父亲留下来的旧书,学着上面的内容给自己画了个符篆待在身上。这回他安心多了,出门去挨家挨户打听了一遍,问问有没有谁见过类似打扮的人。
    可惜没有收获。
    倒有一个人给了条奇怪的线索,他一听韩琅的描述,就自言自语地嘀咕了一声:“听着怎么这么像王家老三呢。”
    “王家老三?”韩琅依稀觉得这名字在哪儿听过,连忙追问,“他住哪儿?”
    “那边,”对方抬手一指,又侧过头来,递给韩琅一个意味深长的眼神,“你真是新上任的县尉大人?”
    这边离他住的地方远,有人不认识他也正常。韩琅没多想,就应了一句:“是。”
    对方皱了皱眉头,怀疑地打量韩琅一番,才哼笑了一声道:“王家老三死了,被强盗杀了,你连这都忘了么?”
    这话犹如当头一棒,砸得韩琅脑袋嗡嗡作响。
    “就是那个王家老三?”
    “天底下哪有多少王家老三,”对方撇了撇嘴,“他老子死了,他把老子留的钱败光了,成天只知道偷鸡摸狗,现在也死了。他家就这德行,呸,提起来都晦气。”
    说完,这人转身就把门关上了,也没给韩琅再提问的机会。韩琅心里头还七上八下的,如果说王家老三已经死了,那他昨天看见的是什么……?
    果然还是……遇见了?
    不过,只是长得像而已,搞不好王家老三有个弟弟呢,王家老四之类的。他抚了抚胸口,自我安慰道。接着他又敲了敲这家大门。没人来开,他干脆就大喊了一句:“哎——王家老三有兄弟么?”
    他人探出半张脸道:“没有!”
    “孩子呢?就一两岁大。”
    “说了没有就是没有,他家全死光了!”
    “……”
    好吧,真逃不开的。
    韩琅攥紧了符篆,决定去王老三家里调查一番。那人住在角落一间小屋里,门是虚掩着的,窗户也破了几个洞。人一死房子就空了,整幢屋子里里外外都散发着一股人走茶凉的阴郁气息。
    早春的气温偏低,这屋里尤其寒冷,韩琅在官服里还穿了一件短掛,却还是冷得瑟瑟发抖。屋子很小,而且出奇的空。一张床榻,两把椅子,一个灶台,连个储物的东西都没有。米缸是空的,炉子里木柴只烧得只剩一寸多的渣滓。已经受潮,散发出一股霉味。
    显然这人很久没有开火做饭了。
    韩琅蹙着眉头,总觉得自己离真相稍微近了一点。王老三显然是个穷人,穷的一点油水都没有。房子四处漏风,修不起窗户,家里的东西可能都变卖了,却连温饱都难解决。
    刚才那人说过什么来着?王老三的老子死了,他把家里的钱败光了,只能靠偷鸡摸狗度日?
    韩琅手上还攥着那枚骰子,将它翻来转去,浸得湿漉漉一层汗。俗话说,奸近杀,赌近盗,莫非……
    接着他又发现了问题,既然说王老三是一个人住,可灶台边的碗筷却有两套。床头还摆着一个破布娃娃,脏兮兮的。
    正在这时,外头传来一阵脚步声,一个三十来岁的妇人站在破口的窗前观望了一会儿,看到韩琅以后明显犹豫了片刻,却还是推开门走了进来。
    “我来替我那口子陪个不是,”她小心翼翼地开了口,“刚才,没惹怒大人吧?”
    韩琅摆了摆手,这妇人看起来像个好说话的,而且胆小,怕得罪官差,自己稍加施压,应该能从她嘴里问出什么。于是韩琅道:“我来调查王老三死因,有几个问题,你最好如实作答。”
    妇人点点头,有些畏缩地望着他,顿了一会儿才道:“王老三……不是被强盗杀死的么?”
    韩琅不想多做解释:“总之,王老三平日里是个什么样的人?”
    “他啊……他不是什么好东西,”妇人说着环视周围一圈,目光里渐渐露出鄙夷,“他们家以前还算有点积蓄,但这王老三是个窝囊废,啥事都不会干,只知道混吃等死。一开始还有人想帮他,结果他看成天一副挨打受气畏畏缩缩的模样,心里就来气。那德行,好似街坊邻居们欺负他了一样。”
    “他可有什么仇家?”
    妇人摇摇头:“这就不知道了。他干过些偷鸡摸狗的活计,也就是东家摸个鸡蛋,西家捞个铜板的本事。后来胆子肥了,越拿越多,大伙儿正商量着要不要去报官,结果倒好,他直接死了。”
    “那他是什么时候开始偷的?”
    “老早以前了,今年才变本加厉的。以前他老爷子还有点家产,今年不知怎么的就让他败光了。对了……”
    那妇人说着,忽然迟疑地瞟了韩琅一眼。韩琅立刻会意,刚把头凑过去,就听对方压低声音道:“有人说,王老三可能在赌……”
    说完就不吭声了,露出一个惧怕的神色。现在禁赌令就贴在城墙上,百姓们当着官差的面,当然都不敢提那个字。韩琅手里攥着那骰子,要让人知道了,肯定也是得挨板子的。
    不过韩琅面色上没什么变化,只点了点头表示知道了。又问王老三最近的举动,妇人说他白天都在家,傍晚出门,不知道去哪儿了。
    韩琅脑子一转,蹙紧的眉头稍微舒展了些:看来,案情有些眉目了。可当他问起王老三是否有儿女,或者有其他小孩暂住,妇人却坚定地摇起了头。
    “从未听说。”
    韩琅收回笑容,再次蹙眉。
    妇人离开之后,他又跑了几家当铺,果然有人见过王老三带着东西来换钱。以前都是些小玩意儿,铜扳指银链子之类的,今年以来值钱的货色越来越多了。“上回拿来玉镯子,他说是祖传的,我一看就不信,”当铺伙计说,“后来我把他赶出去了,要我说,八成是偷来的。”
    先不想那个孩子的事,韩琅已经基本确定,王老三肯定是赌钱去了。好啊,光天化日朗朗乾坤,竟然还有人开地下赌庄。想到这里,韩琅已经摩拳擦掌,自己上任以来终于碰见了大案子,总算是可以干点巡逻以外的正事了。
    于是韩琅马上去了县衙,本来还想和县令汇报一声,结果主薄摆了摆手道:“钱大人说受了风寒,早早就回去了。”
    “这样啊,”韩琅无奈道,“那下回再说吧,我先走了。”
    主簿习以为常地点了点头,跟他们这些文官不同,县尉本来就是个到处跑的差事,一整天见不着韩琅也是正常的。
    韩琅并没有走远,出去以后就把自己手下的捕快都招了过来,嘱咐道:“你们查一查,最近哪个衙役晚上经常出去的,还有那些单独值夜的,一并报上来。”
    “老大你脸色不好啊,”一个年轻的捕快插嘴道,“这都未时三刻了,又忙起来忘了吃饭罢?”
    韩琅这才想起来,的确,一早到现在什么都没吃。当即不耐烦道:“少罗嗦,赶紧办事!”
    话音刚落,他手又碰到了之前拿到的骰子,心情一下子烦躁起来。这下也顾不得多说什么了,拔腿走了出去。
    几个捕快一直目送他离开,老捕头立刻对插话那个道:“怪了怪了,这新来的韩大人平日里挺和善的,今天怎么这样?”
    这人露出一副“阁下有所不知”的表情,解释道:“老大没吃饱饭的时候脾气就特别不好,忙起来又经常忘了吃饭,所以就成这样了。”
    捕头才恍然大悟地点了点头:“原来如此。这新官上任,咱们都没摸清他脾气呢,以后得小心些了。——不过,你怎么知道?”
    这人搓搓手,嘿嘿笑了起来:“我认识老大好几年了,他是我们那条街上的,从小习武,可厉害哩。”
    捕头露出了然的神情:“嚯,难怪你
返回目录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